㈠ 八下語文人教版3單元知識梳理
學習目標:、掌握生字詞。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課時間: 月 日 第一單元 【新聞】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新聞結構的三要素 中路軍:紛紛潰退 毫無鬥志 新聞的三個特點 西路軍:與中路軍一樣 記敘的六要素 東路軍:較為頑強 但一舉擊潰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一層:導語 第二層:背景 我軍主動 第三層:回顧 敵軍必敗 第四層:預言 怎樣閱讀敘事性作品 1、 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 劃分層次,理出線索。 3、 概括段意,畫出重點語句。 4、 歸納中心:弄清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為什麼寫。 5、 分析寫法:可從語言特點、結構安排、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範例1 怎樣把握《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一文的主要內容? 分析: 1、這是一篇新聞稿。要迅速了解新聞的主要內容,是看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從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戰役的壯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可以想像,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冒著炮火,奮勇挺進,直取對岸的景象。可以想像,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該是多麼激動振奮! 2、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導語。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餘華里。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戰役的全局,敵陣業已沖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3、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列表如下: 時間 兵力 渡過兵力 中路軍 安慶—蕪湖 20日夜—21日夜 30 萬 30萬 西路軍 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三分之二 東路軍 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 主體部分還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鬥志的原因,我軍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敵軍則被自己玩弄的和談陰謀瓦解了鬥志。 解答: 這篇新聞真實地報道了我軍渡江戰況,宣告了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國民黨反動政府已面臨徹底崩潰的局面。 相關知識鏈接:什麼叫新聞? 1、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述評四類。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2、新聞的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3、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映迅速,語言簡明准確。 4、新聞的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範例2 如何整體把握《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一文的主要內容? 分析: 這一則新聞沒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內容,需要劃分層次。 第一層,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指出南陽守敵棄城南逃的背景、時間。 第二層,背景材料,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第三層,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背景。 第四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這一層又 分三點具體報道取得的主要成績。 第五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暗淡。 讀這一則新聞,可以感知,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後,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場的主動權,經過一年多英勇奮戰,蔣介石全軍崩潰之勢已成,敗局已無可挽回。 解答: 這則新聞,重點報道了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的情況,並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鬥志。 解題方法鏈接 1、 看標題:標題大都能揭示新聞的主要內容。 2、 看導語:導語是正文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3、 看主體:這是導語之後對內容作進一步敘述說明的部分,也是表現主題、深化主題的決定性部分。 4、 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它有時隱含在主體之中。 5、 看結語:它一般是對新聞主體的總結,有時也隱含在主體之中。 2 蘆花盪 情節 傳奇色彩 蘆花盪——美 人物 立體美真實美 環境 詩情畫意 老頭子性格特點:老頭子是一個抗日英雄的形象,他愛憎分明、智勇雙全、自信自尊、老當益壯。他是千千萬萬普通而又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代表,這一形象表明: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3 蠟 燭 母親的眼淚 戴黑色的圍巾 老婦人 紅軍戰士 兒子的英勇 用結婚的喜燭 體現血肉情深 中心思想:通過寫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和蘇聯紅軍烈士的故事,贊美各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年代用血肉凝結起來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跡 「贊譽」 破爛 驚人傑作 諷刺、 譴責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視人類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國人民 中心思想:雨果以人類的良知嚴厲譴責本國強盜政府,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極大尊重和同情,表達了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珍視。 第二單元【散文】 學習目標:1、掌握生字詞。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課時間: 月 日 5 親愛的爸爸媽媽 記憶沉重 看紀念演出 美麗 來到紀念地 回顧歷史 參加座談會 參觀紀念館 呼喚和平 面向現實 中心思想:本文記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參加的一次悼念活動,再現了半個世紀前一段殘酷的歷史,表達了世界各國熱愛和平的人們的共同呼聲:永遠不要有戰爭了! 6 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的由來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饒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節 過年吃橘 淳樸善良 長毛故事 無知愚昧 《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作者在安排材料時,是以作者少年時代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為線索貫穿全文的,其變化過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煩的形象在先抑後揚、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7 背 影 朱自清 第一次――點題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 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 2.蹣跚的背影 線索 背影 第三次――離別的背影 3.艱難努力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本文以「背影」為線索,以車站送別為中心展開。 第一部分(第一段)開篇點題,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憶與父親在車站離別的情景,具體寫「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第一層(第二、三段)寫送別時的家境,為寫「背影」渲染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第四、五段)寫離別前父親對「我」的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 第三層(第六段)描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父親愛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寫別後思念,再現「背影」,抒發深切的思念之情。 《背影》是傳統課文,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 8 台 階 李森祥 造 新 屋 非常要強 老實厚道 不甘人後 父親是一個非常要強的農民,他有志氣,不甘人後,他要自立於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長遠的生活目標,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父親又是一個老實厚道的農民,他用誠實的勞動興家立業,不怕千辛萬苦。同時,父親身上有著中國傳統農民所特有的謙卑。當九級台階造好後,他卻不好意思坐上去。 9 老 王 傴(yǔ):彎(腰)曲背。 攥(zuàn):握。 惶恐:驚慌害怕。 荒僻(pì):荒涼偏僻。 塌敗(tā):塌陷破敗。 取締(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骷髏(kū lóu):乾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 滯笨(zhì):呆滯笨拙。 愧怍(kuì zuò):慚愧。 1.「常坐」、「說著閑話」(總說) 2.「失群落伍」、「單干戶」、「破舊三輪車」(境況) 3.一隻眼是「瞎的」、另一隻眼也有病(外貌) 4.「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敗的小屋」(居住環境) 5.「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價相等」、「最老實」(老實) 6.「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卻還不放心」(善良) 7.「湊合」著「維持生活」、「病了」「總不見好」(生活困難) 8—21.送香油、雞蛋(詳寫) 22.「總覺得心上不安」、「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的善良是基於平等觀念和人道主義精神。各人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狀況的懸殊,但是人是生而平等的,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這樣才能平等對話,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帶有很強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個動盪年代,照樣尊重作者夫婦倆,是因為認准他們是好人,知恩必報,他雖然出身低微,但是精神上沒有受到任何污染,堅持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極其純朴的善良。本文語言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蘊含深刻,意味深長。有點瑣碎的小事,閃爍著善良的性格美,即勞動人民的難能可貴的老實厚道。讀楊絳的散文,就好像在看生活錄像,一切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既不貶損,也不誇張。相反,如果本文寫到楊絳經常到老王家去獻愛心,那麼老王感受到的僅僅是施捨,就不會從內心深處產生真切的感激之情,而且文章也毫無韻味了。這並不是說獻愛心不好,而是寫散文應該追求真實,是兩碼事。因為「善」與「美」,如果脫離了「真」,就會大打折扣。 10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誠信無私 終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勞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貧窮-----待人寬容 信客身上有任勞任怨,誠信無私、待人寬容、善良厚道等優秀品質。 表達方式 功能特點 方法分類 記敘 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議論 針對事例或現象發表見解,常用以點明主旨。 擺事實、講道理 說明 對事物或事理解說,使人有所知。 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 列數字等 描寫 細致刻畫,使對象具體化、生動化。 環境描寫、人物描寫 抒情 表達內心感受、情感。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第三單元【說明文】 學習目標:1、掌握生字詞。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 授課時間: 月 日 說明文的閱讀,要明確有關的知識點,把握其文體特徵。 一、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說明文的分類:按照不同的標准,說明文可分不同的類別。 1.通常,依據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說明目的是使讀者了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的特徵,我們稱之為事物說明文,如《松鼠》、《中國石拱橋》等;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說明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個事理,我們稱之為事理說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等。其實,在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 2.我們還根據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 三、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所謂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徵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㈡ 求八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重點篇目及重點語句分析
這個不怎麼巧,我也剛剛學八下。但我是我們們班語文課代表。有老師的語文書,再加上專老師告訴我屬們的,簡單地告訴你一些。望採納。
人教版第一課應該是朱自清的背影吧?
老師說,有四篇記必須會
《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岳陽樓記》、《鄒忌諷齊王納諫》
《細柳營》是主課,但不需要背,理解意思方可。
古詩詞中,六單元的《十五從軍征》、《詠喇叭》不必備
七單元全背
六七單重點就這些了
*記住:1,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只是一個孰,是誰的意思
孰與,是表示比較,與。。。比誰更。。。。
與徐公孰美的熟,是仔細,現在寫作「熟」
不要記混
2,細柳營中,軍細柳的軍,是駐軍的意思
至霸上及棘門軍的軍。是軍營
上自勞軍的軍,是守軍。
3,默寫課文時,記住要仔細,認真。
㈢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知識梳理
八下期末語文復習資料(人教版)之現代文第一單元知識梳理資料介紹:
1 藤野先生
一 文學常識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首次使用「魯迅」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先後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本文選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
1 未識藤野——與藤野相識、相處、離別——懷念藤野
2 中心:以表現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為中心選材
3 線索 明線: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線:愛國情 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憎惡,離開東京前往仙台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途徑的日墓里的水戶(愛國思鄉,學醫的主要動機)
仙台的職員對自己的優待(為下文寫藤野先生做正面襯托。)
日本「愛國青年」尋釁(為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
寫課堂上看電影(與藤野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4 以事寫人——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
添改講義——工作認真、一絲不苟 糾正解剖圖——嚴格要求、尊重科學
關心解剖實習——誠懇熱情、熱情無私 了解裹腳——認真求實的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
5 人物描寫 外貌、動作(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聲調緩慢而很有頓挫)——生活儉朴、治學嚴謹
6 情感:感激(無私的幫助、學術的影響);敬重(偉大);懷念(收集講義、掛照片、寫文章);愧疚
三
1 「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具體生動地表現上野的櫻花鮮艷而美麗的特點。
2 「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諷刺清國留學生盤辮子的丑態,表現作者對他們的厭惡、鄙夷、反感之情。
3 「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
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運用反語的修辭手法,諷刺清國留學生解散辮子的丑態,暗示作者對清國留學生的失望厭惡之情。
4「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全文起了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與「東京也無非是這樣」相呼應。
5 作者寫1—3段的用意是什麼?追述在東京的所見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為下文見到藤野先生埋下伏筆。同時,活畫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揭露其腐朽靈魂,表達作者的憎惡之情與愛國之情。
6 作者寫清國留學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看櫻花、盤辮子的細節來進行形褒實貶的描寫,其描寫角度,除視覺外,還從聽覺角度進行,如「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響得震天」
7 這篇文章題為「藤野先生」,但用很多篇幅寫清國留學生的生活,寫了到仙台途中想到的事,還寫了日本「愛國青年」尋釁和看電影的事件,這與寫藤野先生有什麼聯系?本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線索,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的高貴品質。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是作者離開東京前往仙台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寫途徑的日墓里的水戶表現作者的憂國之情,這是作者學醫的主要動機。寫仙台的志願對自己的優待是為下文寫藤野先生做正面襯托。寫日本「愛國青年」尋釁是為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寫課堂上看電影是作者與藤野先生告別的直接原因。
8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厭惡失望——愛國(憂國憂民——痛苦根源)
9 「愛國青年」:運用反語手法,諷刺了狹隘的民族主義,與藤野先生形成對比
10「正人君子」:運用反語手法,諷刺了走狗
11「物以稀為貴「:自嘲——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12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雙重否定表強調,突出了中國人精神的麻木不仁,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痛苦根源)
13 如何表現愛國情?二3+對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為他能不懷民族偏見,真誠幫助中國學生;把懷念先生的深情化為實際行動,寫些為「正人君子」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14 我看到先生改講義吃驚的原因是什麼?藤野先生是醫學教授,批改講義上的專業知識是他的職責,而他還幫助訂正文法上的錯誤,所以我「吃一驚」,這更能突出先生高度負責的精神
15 「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能否刪去?不能。一來它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來也表達我深深的自責之情。刪去不能達到這種效果
16 改講義事件中,我對「過了一個星期,大約是星期六」的時間還記得這樣清楚,原因是我尊重先生,被他的沒有民族偏見的精神所感動,所以對藤野先生給我修改講義的印象非常深刻
17 「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對作者後來棄醫從文有什麼影響?「匿名信事件」寫弱國人民受歧視,作者希望祖國強大。「看電影事件」寫中國老百姓愚昧麻木,不覺悟,這正式造成我們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這兩件事促使作者棄醫從文
㈣ 8下語文人教版文言文重點提綱
文言文課內閱讀篇
一、閱讀《與朱元思書》回答1—7題
風煙俱( )凈,天山共色。從( )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 ),千丈見底,游於魚碎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 )邈( ),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囀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 )天者,望峰息心;經綸( )事物者,窺谷忘反( )。橫柯( )上蔽,在晝尤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解釋段中加橫線的詞。
2.理解填空。
(1)本文總領全文的句子
(2)作者描繪異水時,抓住了 的特點;描繪奇山時,緊扣 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3.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寫水流勢湍急,《三峽》一文中哪句與它有異曲同工之妙?
4.文章的主旨句是哪句?
5.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景的?
6.翻譯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事物者,窺谷忘反。
7、關於本文抒發的思想感情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表現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B.流露了作者否定仕宦生活的心情。
C.作者幻想逃避現實、寄情山水,有想過隱居生活的消極處世思想。
D.作者為了功名利祿極力攀高,只因太累,寄情山水以放鬆身心。
二、閱讀《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給下列加點的注音
①造飲輒盡( ) ②簞瓢屢空 ( )
③短褐穿結( ) ④銜觴賦詩 (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①每有會意: ②造飲輒盡:
③環堵蕭然: ④晏如也:
⑤不戚戚於貧賤: ⑥不汲汲於富貴:
3、翻譯:
(1)好讀書,不求甚解
(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詩人,我們在上學期曾學過他的散文《 》。
5、文章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麵塑造了一個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贊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不求甚解」一詞按現在的理解帶有貶義,為什麼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送東陽馬生序》,回答1~5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詞。
①弗之怠 ②門人弟子填其室
③援疑質理 ④卒獲有所聞
⑤同捨生皆被綺綉 ⑥腰白玉之環
2.翻譯下面各句。
①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②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本文中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自己求學的勤且艱?
我的概括:
4. 文章給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作者求學的經歷給了我們怎樣的啟迪?
我的感受:
5. 思考
①任意寫出一句與「磨難」有關的古詩文或名言警句,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
我的積累:
②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
我的觀念:
三、閱讀《小石潭記》,回答1~4題。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①從小丘西行 ②魚可百許頭
③以其境過清 ④斗折蛇行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凄清寒骨,悄愴幽邃。
3. 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並說出自己的理由。
我的理解:
4. 本文從哪幾個角度寫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種表現手法?寫出了水的什麼特點?
我的理解:
四、閱讀《岳陽樓記》選段,回答1~5題。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①去國懷鄉 ②春和景明
③把酒臨風 ④吾誰與歸
2.文言翻譯。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用原文填空。
①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態。
②文中與「悲」相對應的八個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喜」相對應的八個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 ,「退」指:_________ _______。
4. 問題探究——由「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幅對聯,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哪兩句話?這一名句傳誦千古,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名句的時代意義。
我的探究:
5.拓展延伸——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發展的世紀,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與否,就取決於科技是否發達。我們將是祖國的建設者、主力軍,我們又該有怎樣的憂樂觀呢?
我的抱負:
五、閱讀《醉翁亭記》,回答1~6題。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
①林壑尤美 ②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③醉翁之意
④晦明變化者 ⑤傴僂提攜 ⑥頹然乎其間
2.我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②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 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調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
②文中照應「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課文內容,我能將對偶句補充完整。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___ 歐陽修___
5.第③段描寫了哪幾幅畫面?其中主要畫面是什麼?為什麼這樣說?
我的理解:
6. 醉翁亭現已成為安微省著名古跡之一,結合課文的閱讀,假如讓你當一名解說員,你該如何解說。(寫要點即可)
我的解說:
六、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1、《與朱元思書》文中總說的句子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側面表現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小石潭記》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跟《與朱元思書》一文中的: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既表現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寫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五柳先生傳》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點的句子是:閑靜少言,不慕榮利,與其相呼應的是「贊語」中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兩句體現了五柳先生的品德。歸納出五柳先生生活狀況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與「不戚戚於貧賤」相呼應的句子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3、《馬說》(韓愈)一文中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描寫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寫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或懷才不遇的人時常感嘆的句子)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體現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材,鳴之不能通其義。食馬者的愚蠢無知的表現: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4、《岳陽樓記》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及滕子京政績的背景是: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具體描寫「岳陽樓大觀」的句子是: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悲的兩個四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亦矣;表現遷客騷人因物而喜的兩個四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亦矣;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碧;
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表達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由「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這副對聯,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5《醉翁亭記》文中描寫早晚四時的句子。 早:日出而林霏開 晚:雲歸而岩穴暝
春:野芳發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陰 秋:風霜高潔 冬:水落而石出;
奠定全文抒情基調、貫穿全文主線的千古名句(破題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別有用心,用《醉翁亭記》中的一句話概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主旨句是: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寫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6(1)、《酬天樂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一詩中,包含詩人無限心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詩中運用典故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詩中有一聯是千古名句,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6(2)、《赤壁》作者發揮想像,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感慨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3)、《過零丁洋》概括寫出詩人被捕前的全部經歷的詩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寫出國家和個人的境遇的詩句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寫出兩次抗元,遭受失敗後的心情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表現詩人誓死報國,表現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4)、《水調歌頭》道盡千載離人心願的句子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中樂觀曠達、與親人共勉的名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此事古難全」中的「此事」指:人的「歡」「合」和月的「晴」「缺」;寫出詞人內心矛盾的句子是:「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6(5)、《山坡羊•潼關懷古》詩中以動寫靜、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揭示出歷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強大的統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終的滅亡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說明無論朝代的興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詩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7(1)、《飲酒》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原因是(心遠地自偏)。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優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句被王國維譽為「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7(2)、《行路難》中表現詩人內心愁苦、無所適從的詩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表現詩人慾行無路,心緒茫然的句子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暗用典故的詩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表現詩人不怕困難,充滿信心,有遠大抱負和堅定信念的名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博大寬廣胸襟的詩句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現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詩:(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002年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已超過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感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7(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相映的句子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寫北方風狂雪早的詩句是: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以春花喻冬雪的詩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百花開;寫沙漠冰封、愁雲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意境相似的詩句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詩中從側面反映天氣異常寒冷,戰爭非常殘酷的詩句是: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7(5)、《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後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龔自珍載著「浩盪離愁」辭官還鄉,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現老一輩革命家鞠躬盡瘁,甘願犧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質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課外古詩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課外古詩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李商隱)
課外古詩3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贈從弟》(劉楨)
課外古詩4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課外古詩5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王安石)
課外古詩6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李煜)
課外古詩7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七、文言字詞
(一)、通假字
1、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
2、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
4、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喂養。「材」通「才」,才能。
5、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6、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
7、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8、同捨生皆被綺綉:「被」通「披」,穿 。
9、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
10、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
11、玉盤珍羞直萬錢:「羞」通「饈」 ,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1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見」通「現」,出現。
(二)、詞類活用
1、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向高處伸展和向遠處伸展。
2、以樂其志:樂,形容詞使動用法,使……樂。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5、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6、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緼袍敝衣,名詞作動詞,穿著舊棉襖、破衣服。
7、手自筆錄:手,名詞作動詞,動手;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8、心樂之:以…為樂,形容詞意動用法。
9、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10、下見小潭: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11、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12、似與游者相樂:形容詞作動詞,嬉樂,逗樂。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詞作狀語。
14、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15、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詞作動詞,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後,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後。 19、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20、名之者誰?名,名詞作動詞,給……命名。
21、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翼,名詞作狀語,像鳥的翅膀一樣。
22、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第一個「樂」,形容詞作意動用法,以……為樂 。
23、泉而茗者:泉,名詞作動詞,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詞作動詞,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詞作動詞,端著酒杯。
25、紅裝而蹇者:紅裝,名詞作動詞,穿著艷妝。蹇,騎驢。
26、作則飛沙走礫:飛,動詞使動用法,使……飛;走,動詞使動用法,使……走。
八年級下冊古詩句默寫檢測題(一)
一、名句識記
1. ,病樹前頭萬木春。 2.東風不與周郎便, 。
3. ,零丁洋里嘆零丁。 4. , ,此事古難全。
5.傷心秦漢經行處, 。 6.山氣日夕佳, 。
二、理解背誦
1. 《登幽州台歌》中,抒發詩人獨立於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之情的詩句是 , 。
2. 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體現詩人觀察景物的句子
3. 《相見歡》中描寫庭院中的清幽景色的句子是 , 。 。
4. 《清平樂•村居》中最最能表現童真童趣的句子是 , 。
5.詠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寫得最絕:「 , 。」
6.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的詩句是: , 。
7.杜牧的《赤壁》: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 , 。
8.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佔有相當的比率。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 , 」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王勃更是樂觀,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語遠方朋友。
9.《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文天祥崇高民族氣節的兩句話是: , 。
10.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 , ,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 , 。
11.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詩中發出了「 , !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喊。
12.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表明,他載著「浩盪離愁」辭官還鄉,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 , 。
13.李白的《 行路難(其一)》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信抱負必能實現的積極昂揚的豪氣)的名句是: , 。
14.李商隱的《無題》中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的詩句是: , 。
15.〈〈登飛來峰〉〉:詩中蘊含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的、且與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詩: , 。
16.李白也有最具憂愁、苦悶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中的是:「 , 。」
17.「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出自 (作者)的作品。
㈤ 八年級 下人教版語文復習要點
語文八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卷
(測試時間:120 分鍾,滿分100分)
一、語言積累與應用(11分)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4分)
迸 射 懺 悔 污穢 杳 無消息
2. 選出下列詞語字形有誤的一項( )(3分)
A、侏儒 質問 誠惶誠恐 期期艾艾
B、酒肆 繽紛 黯然失色 抑揚頓挫
C、愚鈍 犀利 無可置疑 鶴立雞群
D、遷徙 凄慘 冥思暇想 藏污鈉垢
3. 下面語段中有兩個病句,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加以改正。(4分)
①有關醫學人士與心理學家認為,一些青少年長期迷戀上網,會患上一種病——「網路成癮症」。②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有:精神依賴、茶飯不思、記憶力減退和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病,而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網。④為此,專家建議,我們在強化網路監管的同時,也要有效的尋找治療疾病的方法。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見: ;第 句是病句,修改意見:
二、古詩文積累及閱讀(21分)
4. 課文背誦默寫(7分 每空1分)
(1)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______,_____。(吳均《與朱元思書》)
(2)但願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
(3)同為送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了王勃樂觀豁達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用「 , 。」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友人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4)《過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義凜然的句子__ _,__ __。
閱讀下列兩個語段,回答問題: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5. 解釋下列加點詞。(2分)
①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 ②造飲輒醉( )
6. 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2)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7. 「不求甚解」一詞按現在的理解帶有貶義,為什麼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 (2分)
8. 本文是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操? (2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9. 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後基調不同,前四句________,後四句_______,前後形成鮮明對比。(2分)
10. 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出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2分)
三、現代文閱讀:(28分)
(一) 課內閱讀:(10分)
《藤野先生》選段
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並且說,此後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
可惜我那時太不用功,有時也很任性。還記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將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但是我還不服氣,口頭答應著,心裡卻想道:
「圖還是我畫的不錯;至於實在的情形,我心裡自然記得的。」
學年試驗完畢之後,我便到東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學校,成績早已發表了,同學100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這回藤野先生所擔任的功課,是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學。
解剖實習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興地,仍用了極有抑揚的聲調對我說道:
「我因為聽說中國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擔心,怕你不肯解剖屍體。現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為難的時候。他聽說中國的女人是裹腳的,但不知道詳細,所以要問我怎麼裹法,足骨變成怎樣的畸形,還嘆息道,「總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11. 揣摩「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一句,這樣寫的用意是 ( )
A.交代了藤野先生教了「我」三門功課。
B.表明了藤野先生授課之多、時間之長。
C.強調了藤野先生長期堅持給「我」添改講義。
D.反映了藤野先生在醫學修養方面廣博而精深。
12. 聯繫上文,對「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那樣的畫」的具體意思,理解准確的一項是( )
A.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解剖圖)那樣的畫。
B.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血管圖)那樣的畫。
C.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骨骼圖)那樣的畫。
D.以後你要全照著黑板上(神經圖)那樣的畫。
13. 對「現在總算放心了,沒有這回事」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現在總算放心了,中國人向來很敬重鬼。
B.現在總算放心了,中國人並不敬重鬼。
C.現在總算放心了,你不肯解剖屍體。
D.現在總算放心了,你不怕解剖屍體。
14. 對末段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藤野先生向「我」了解裹足方法和足骨畸形情況,「我」感到難以應付。
B.藤野先生打聽中國女人裹腳的情況,反映出他對中國婦女的極大的同情。
C.藤野先生因為沒有看過中國女人裹腳,所以對裹腳的具體情況不了解。
D.藤野先生希望親眼看看裹腳的情況,表現出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索精神。
15. 從選段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有什麼品格?歸納不當的一項是:
A.生活儉朴,待人熱情,為人率直。
B.對教學認真負責,對學生嚴格要求。
C.沒有狹隘的民族偏見,對「我」關懷備至。
D.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精神。
(二) 課外閱讀:(18分)
走出地平線
記得少年時代,自己剛剛懂得一些世事的時候,就常常這樣問自己:我能夠走出地平線嗎?
站在故鄉原野上向四周望去,有一個灰濛蒙的大圓環繞著我;向天宇望去,也有一個灰濛蒙的大圓環繞著我。這兩個大圓本是重合著的。孩童的時候,看見這個大圓就有了一種庇護感、安全感;後來年歲漸長,便以為它是鳥之籠了。少年人有的是爛漫的奇思,在一個紅花黃葉點綴秋光的清晨,我忽然異想天開:走,到地平線外看世界去!
在村頭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個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線上。我走進那個村子,並沒有看見一條灰濛蒙的線從街中穿過;原來,它還在遙遠的天邊上。我又繼續向它走去,它也繼續向後退去,它和我就這樣不離不棄,如影隨形。我感到了地平線對人的愚弄。它實在是刺痛了一個無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
後來,我慢慢地發現,在平地上認為是地平線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氣中認為是地平線的地方,在陰雨天氣中就不是;孩子認為是地平線的地方,在大人眼裡就不是;在視力正常人眼裡是地平線的地方,在視力不正常者眼裡就不是。原來,地平線並不是可以觸摸的實體,只不過是一種視覺罷了。再往深處去想,它竟是大地對人類的一種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的立足點高於別的地方,與這種居高臨下的心態相適應,就出現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線。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平線,都有屬於自己的封閉的圈——由自己建構的環形山,誰想讓自己的「環形山」裡面積大些,誰就得站得高些。視野越開闊就越看得清地平線。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連地平線也不曾見過。他們平素里放眼環睹,見到的無非是重樓千尺,高牆四壁,人車爭路。把地平線還給孩子吧。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
隨著視野的延展,當我把視點移向別人,移向身外的廣大世界,我郁悶的心似乎八面來風了。原來,地平線竟是以自我為中心覽世閱人的產物,是一個人遠眺世界的目力極限,只要這個立足點不變,就永遠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以自我為中心,即使你的身軀很魁偉,看到的也仍然是一個圈子;而當你想到身外還有別人,想到別人也在審度這個世界,你就全知道,在別人目力不及之處,你就在他的地平線之外;當你想到這星球上的芸芸眾生,每一個人都有視物極限,你不會知道,我們腳下的大地每一處都是地平線;當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與過的雙面體,想到兒時雖然沒有追上地平線,卻憑借它的誘惑,它的前導,走出了父母溫暖的懷抱,看到了別處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獲太陽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緩緩轉動的風車木輪,你又會對地平線表示百倍的感謝了。
人之所以感覺到世界封閉,人生在世如藏身巨蚌之一隅,或許,是他的思想還沒有沖破牢籠?
沖破思想牢籠,就要擴展自己的襟懷,就要想到這星球本是眾人的星球。我不敢說,立身於聖潔的珠穆朗瑪女神高入雲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見地平線,但是我敢斷定,在茫茫星際飛行的太空船上,是決然看不到地平線的。
(作者賈寶泉:有改動)
16. 作者所說的「周遭的地平線」是怎樣形成的?下面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2分)
A.地平線的形成,既有地理的原因,又有視覺和心理的原因。
B.地平線原來並沒有,是一種視覺效果,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
C.以為自己的立足點高於別的地方,「居高臨下」,形成了地平線。
D.地平線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天和地這兩個大圓自然重合的結果。
17. 為什麼說「人,只有感到了圈子的存在,才有可能走出圈子」?下面的理解哪一項不恰當?(2分)
A.以地平線形成的「圈子」為喻,說明人是有局限的,看不到這一點就不能超越自我。
B.人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局限性,然後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認識達到新的境界。
C.這個「圈子」是不確定的,隨著視野的延展,「圈子」會擴大,但它永遠存在。
D.自己「周遭的地平線」是一個「圈子」,認識到了它,才能突破心理上的地平線。
18. 下邊的詩句中哪句可以用來揭示本文的主旨?(2分)
A.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B.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19. 文中的「地平線」指什麼?「走出地平線」有什麼含義?(4分)
20. 聯繫上下文,說說文章兩次寫兒時追趕地平線有什麼用意。(4分)
21. 作者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平線」,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40分)
題目:原來,我也很
要求:
1、記敘文
2、先把題目補充完整,題目橫線上可填「能幹」、「脆弱」、「受歡迎」等等
3、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和班級。
4、字數600字左右。
答案:
1.略
2、D
3、第③句,修改意見:刪去「阻止孩子不上網」中的「不」。
第④句,修改意見:將「有效的」調至「尋找」後面。
4、(1)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千里共嬋娟
(3)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①處所 ②往、到
6不為貧賤而憂慮,不熱衷於發財做官
簡陋的房子空空盪盪的,不能遮蔽大風和烈日
7、因為五柳先生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這與他「不慕榮利」的追求有關,讀書是為求知的滿足,精神的享受。)
8、表現了陶淵明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操
9、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
10、放眼望去,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這樣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雖有病樹但萬木依舊爭春。(所描寫的畫面須扣住「千帆競發」「萬木爭春」)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11、C 12、A 13、D 14、B 15、A 16.D 17、C 18、B
19、「地平線」是一種視覺感受,是以自我為中心覽世閱人的產物,是一個人遠眺世界的目力極限。「走出地平線」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沖破思想的牢籠」,「擴展自己的襟懷」
20、說明地平線是一種心理「視感」,是一個功與過的雙面體,不斷地超越它,就會有不斷的進步。
21、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覽世閱人」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封閉的圈子,只不過站的高度不同,視點就不同,其目力所及也就不同。
你把這做做 或許會有幫助
㈥ 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文 重點知識歸納
►整體掃描
本冊課本共7個單元。五個現代文單元共19篇課文,分為記敘性散文、現代詩歌、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其中,戲劇文學、演講詞和報告文學是本冊教材出現的新文體,也是教學中的新內容。兩個文言詩文單元包括9篇古文和10首詩詞,多為歷代名家名作。全冊還有三次綜合性學習、兩次寫字練習。
►重點再現
第一單元是四篇課文都是記敘性散文,有的敘事,有的寫人。結構上,都有一條明顯的線索;寫作手法上,以敘述、描寫為主,夾以恰當的抒情、議論。首先,要掌握散文的線索,這是解讀散文的關鍵。《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永久的悔》以吃的東西「白的、黃的、紅的」為線索,《鐵騎兵》以離開大隊的騎兵的行蹤為線索,《蘇姍·安東尼》以蘇珊·安東尼爭取選舉權的男女平等的斗爭活動為線索。其次,在掌握了線索以後,還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性格。我們是否體會《背影》中兒子的真情摯愛、《永久的悔》中兒子的「悔」、《鐵騎兵》中八路軍的機智勇敢、《蘇珊•安東尼》中主人公的信念和斗爭精神?學會通過具體的事例去加以分析,進而把握散文中敘事與人物刻畫之間的關系。
第二單元是五首現代詩歌。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對養育之恩的謳歌,《樵夫,別砍那棵樹》是對美好往事的留戀;《長城謠》抒發了綿綿不絕的思鄉之情,《致空氣》運用象徵手法寄寓了對真善美的贊頌。欣賞這些詩歌,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可以獲得審美享受。
第三單元是戲劇單元。走進文藝殿堂,欣賞戲劇人生,聆聽獨具韻味的百態生活。我們可以從《日出》中了解20世紀30年代半殖民地中國大都市光怪陸離的社會現實;可以從《欽差大臣》中認識沙皇專制制度下形形色色官僚的丑惡與腐敗;可以從《 放下你的鞭子》了解父輩在外敵侵略下的遭遇,激發愛國熱情。
第四單元是議論文單元。這些演講詞文章,思想性強,文化內涵豐富,不僅體現了正確的價值觀,而且頗能啟迪智慧。這對於發展學生思維,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學會《為人民服務》一文中圍繞中心論點進行寫作的方法,激發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的熱情;學會《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的方法,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培養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感悟馬丁·路德·.金的那種為了實現自己夢想的崇高獻身精神,體會文章激情飛揚、文辭優美、氣勢恢弘的寫作特點。
第五單元是報告文學單元。品味報告文學《南京大屠殺》散文化的語言,體會作者隱含於文字中的悲憤之情,可以激勵為中華崛起而奮斗的愛國熱情;《尋找時傳祥》一文於樸素中見奇崛,於平實中顯機鋒,學習時傳祥實實在在幹活,本本分分做人;掌握《阿 炳在1 9 5 0》電視解說詞的特點,從阿炳坎坷的一生中汲取生活的營養成分;學習《滑鐵盧之戰》一文工筆細描和大筆勾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體會報告文學兼有新聞和文學兩重特徵的特點。
㈦ 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重點知識掌握
八年級下語文重要知識點
散文閱讀
1、反復讀文,掌握具體內容:選用了哪些材料,所選材料的共同點是什麼,作者思路是怎樣的,文章中心線索是什麼
2、領會文章的意境美:
(1)反復誦讀,抓住「文眼」,從語言的變化、結構、用詞、語氣等方面體會作者感情變化,揣摩弦外之音。
(2)展開聯想和想像,對文章所描寫的生活景象有如臨其境的感覺,產生與作者一樣的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共振。
(3)准確把握散文的深刻寓意扣思想內涵,引起思想上的共鳴。
3、品位散文語言特色
(1)抓關鍵的字詞,理解其言外之意。
(2)注意修辭手法的使用,特別注意句子的比喻義、象徵義。
(3)注意句式的變化和語氣的轉換,理解作者的感情。
(4)正確朗讀,反復地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小說閱讀:
1、理清故事情節發展線索
(寫什麼事,有哪些人物,人物之間有什麼關系,發生了什麼矛盾和沖突)
2、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徵
分析人物形象:如何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神態、心理以及細節描寫。
3、分析環境描寫
把這些描寫與上下文的故事情節聯系起來,分析其是襯託人物性格還是渲染人物活動的氣氛,或者是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作鋪墊)?
4、分析小說的語言
小說表達方式主要是記敘和描寫,而分析描寫的詞、句往往是要求考生去抓住某種描寫分析其對刻畫人物、情節發展等作用而考慮。
議論文閱讀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作者的主張、見解);論據(證明作者見解的材料);論證(以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
1、找出文中的論點和論據
論點位置:標題、開頭、結尾、(歸納)每段的中心句
論據類型:說理、事例
2、分析論證方法
(1)和論據相聯系的方法(要明白它們分別證明什麼)
事實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2)以邏輯推理為基礎的方法: 因果論證,類比論證,引申論證
(3)綜合性的方法: 對比論證,逐層深入論證
(這兩種方法只提供行文思路,使用它要求助於前6種方法)
3、把握議論文的結構
引 論——本 論——結 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分析其結構,是分析「本論」的論證結構:
(1)縱式:逐層深入
(2)橫式:並列式的
(3)綜合式
4、領會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概括、嚴密、辨證
說明文閱讀
說明文類型:解說事物(形狀、性質、方位、構造、類別、功能)
闡明事理(概念、原理、成因、規律、聯系)
1、理解文章對事物特徵的准確概括
2、分析結構和說明順序
總—分—總
結構: 總—分
分—總
過程(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分說」的順序 主 次
因 果/果 因
邏輯順序 具體 抽象
現象 本質
簡單 復雜
3、辨別說明的方法(弄清楚為什麼採用這種方法)
下定義、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數字)、分類別、作比較、引用、畫圖表……
(說明方法的作用:為了說明某項內容)
4、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簡明、周密
如:「幾乎」、「左右」、「大約」、「最」、「絕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