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分鍾能做什麼》說課稿
《一分鍾能做什麼》是六年制小學新課程《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個三級主題,這一課的內容集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為一體,與另一個三級主題《誰把時間偷走了》共同承擔起教育學生體會時間的寶貴,學會合理利用時間的教學任務。
兒童的生活是課程學習的基礎,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我注重讓學生在走近生活的過程中獲得精神的體驗,在回歸生活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 源於生活,學習生活
《品德與社會》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因此,他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形式都必須貼近孩子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教學內容整合成3個部分:在生活中感受一分鍾的長短、在生活中體會一分鍾的寶貴、在生活中學會合理得利用時間。每個教學環節都從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內容上體現了源於生活的理念。在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後,我設定了以下3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感受一分鍾的長短;2、情感目標: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鍾的寶貴;3、能力目標: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根據教材分析,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在生活中成分體驗一分鍾的寶貴。那麼這樣才能讓學生輕松獲得知識,明白道理呢?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音像教學資源,創設情境,靈活選用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引導他們自我指導生活。
(二)貼近生活,回歸生活
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讓他們通過生活主動學習就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共同營造。本課中,我從孩子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感知一分鍾、體驗一分鍾、巧用一分鍾等教學環節,讓他們貼近生活,回歸生活,使課堂生活成為一種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從而引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創設情境,融入生活,感知一分鍾
新課標指出:貼近學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擬,能激發相應的環境氣氛,使學生受到情緒上的感染。因此,教學開始我播放學生感興趣的《藍貓淘氣3000問》一分鍾,充滿童趣的畫面像磁鐵一樣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了,使他們沉浸在歡樂之中。突然畫面消失,讓學生焦急等待一分鍾。此時我進行現場采訪:前後兩個一分鍾,我有什麼不同的感受?由於有親身經驗做基礎,孩子們通過對比感受到:心情愉快的時候一分鍾很快很短,焦急等待的時候會覺得一分鍾很慢很長。這樣通過課件演示創設生活情境,喚醒了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融入生活之中。
2、實踐參與,走進生活,體驗一分鍾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只有源於學生生活的實踐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短短的一分鍾能幹什麼呢?」為此,我設置了兩個活動:
(1)全體總動員。課件出示學習小博士、運動小健將、環保小衛士、藝術小能手等角色,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角色來扮演,看看自己一分鍾能完成多少事情。這樣運用課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室里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一分鍾能做這么多的事情呀!
(2)爭當小主播。鼓勵學生播報課前調查的有關一分鍾能做什麼的真實數據,在交流的過程中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一分鍾的作用可真大!這樣一來,讓孩子們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更直觀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們的興趣。
(3)自我反思,提升生活,感受一分鍾
生活是一種自我更新、自我提升的過程。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特別強調生活態度、生活能力、生活方式的熏陶,強調自我反思。在這個部分里,我把音像教學資源引進課堂,給學生創造一個色彩繽紛、音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環節,使課堂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
活動一:資料展示廳。課件播放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病人以及工廠緊張忙碌生產的錄象,讓學生在體驗中認識到一分鍾的寶貴。
活動二:時間快樂屋。課件出示時間姐姐向學生贈送禮物:一分鍾。讓學生思考:多給你的一分鍾,你會用來干什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引導學生算算:一個月、一年、十年,你的收獲是什麼?這樣一來,學生從生活著手,通過數據由小到大的變化,明白時間積少成多的道理,從而更好地珍惜時間。
活動三:生活多棱鏡。運用課件播放小青平時學習中一些浪費時間的情景,讓學生去發現錯誤,同時聯系自己生活中的表現評價自己的不足,將他與自身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孩子就走進自己的生活,不斷進行自我更新,使其生活經驗獲得提升。
(4)、拓展延伸,熱愛生活,巧用一分鍾。
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與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我重視課堂與生活的聯系,課內向課外延伸。在結束部分我運用課件演示了兩個孩子一天安排的活動,通過具體生動的畫面讓孩子們交流:怎樣安排更合理?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聯系自己的生活設計出更棒的作息時間表。這樣,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當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小鬧鍾,滴滴答,每時每刻向前跨。滴答滴答提醒你,抓緊時間爭第一」的兒歌聲中結束本課時,我想,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種子已經悄悄種植於學生的心中了。
2. 一分鍾有多長語言說課稿
設計意圖: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任何科學知識都可以選用理解的方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兒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兒童參與科學活動的重要前提」。本著這一原則並以生活常識為基礎,教師設計了這一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說說、跳跳、做做等多種形式,在游戲中感知一分鍾的秘密,活動中利用各種感官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掌握所學知識,另外,心理研究表明:5、6歲是幼兒的認知情感、技能協調發展的最佳時期,遵循這一目標,特設計本活動。
一方面,時間滴答滴,意義大無窮,雖然每個人都知道「時間」的存在,但是「時間」看不見,摸不著,通過活動使孩子們有個相對的時間概念,也明白了短短的60秒卻可以做許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帶來無窮的快樂。
另一方面,現在的孩子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懂得如何關心別人,如何去幫助別人,和周圍的人群、同伴建立一種非常友好的關系,而幼兒園是幼兒體驗群體生活的第一站,我們要抓住契機,多方面著手讓幼兒在群體生活中獲得關愛的體驗,感受關愛他人的情感,萌發關愛他人的意識,讓幼兒在關愛中體驗生活的樂趣!明白「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
一、 說教材
幼兒園科學領域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要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和知識經驗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科學的有趣。在這次活動中,充分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這也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新《綱要》也指出:教學活動的組織要注重幼兒的過程體驗,這是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的核心,是引導幼兒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學會學習的關鍵。而時間對幼兒來說比較抽象,他們腦海中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不知道一分鍾到底有多長,能做多少事?做事磨蹭、浪費時間的現象隨處可見。因此這次科學活動《一分鍾》應從幼兒的「體驗」 為主,讓他們通過親自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和感知一分鍾的時長,知道抓緊時間就能做很多事情,從而珍惜一分一秒,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為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二、 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設計了三個目標:
1、知道一分鍾的長短和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2、嘗試在一分鍾里做一件能讓別人快樂的小事。
3、學習制定時間計劃,並能按計劃執行。
目標重點:准確把握一分鍾的概念和時長。
目標難點:知道抓緊時間,初步了解應合理的利用時間。
為了有效的突破重點和難點,我採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讓幼兒觀察、體驗、比較等探索,在活動中發現問題,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教師不光要與孩子平等的參與,更應具備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觀察、研究和指導的技能,同時順應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性,採取相應的適宜的教法和學法。
三、說教學准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如下准備:
1、實物大鍾:讓幼兒直觀認識一分鍾的時間概念。
2、幼兒處於運動的高峰時期,好動是他們這一年齡段的突出特點,因此,我設計了游戲「秒針蹦蹦蹦」,游戲的引出,為幼兒掌握一分鍾的長短做了良好鋪墊,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學習更主動更積極。
3、多媒體課件的播放,為本活動掌握的目標起到了一個重要的作用。
4、橡皮泥、水彩筆、球、圖書的提供,為幼兒打開了又一知識的通道,通過這些材料的操作,讓幼兒更清楚的體驗到一分鍾的意義。
5、錄音機的使用為幼兒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扇窗戶,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做著自己認為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既獲得了關愛的體驗,又體會到給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
四、說教法
《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討論、尋找,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取以下教法:
1、問題設置法:在活動中適當的提出問題,有助於兒童的思維,啟發學習、不斷思考、不斷進取。
2、多媒體演示法:在活動中運用多媒體教學,符合幼兒的特點,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
3、游戲參與法: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
五、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煉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
1、多渠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當中目標明確提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看、說說、蹦蹦、做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此次的活動產生了興趣。
2、直觀法:讓幼兒通過多媒體課件直接獲得生活經驗。
3、談話法:讓幼兒在交流中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幼兒的口語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六、說活動過程
《綱要》提出:「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體驗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為主導作用,要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的快樂。」為了體現《綱要》精神,這次活動以「一分鍾」為線索,引導幼兒多方參與,從而培養幼兒的表現力。整個活動程序共分4個環節來進行。
1、感受一分鍾的時間
為了准確感受一分鍾的時間概念,在這一環節中設計了3個小環節。
首先出示一個實物大鍾,教師指導認識鍾面上的三位針寶寶,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分針、時針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重點直接放在秒針上,教師拿鍾比劃告訴幼兒秒針的秘密,秒針走一周就是一分鍾。然後教師和幼兒一起和秒針走一圈,秒針走一下師幼數一下,這時教師進行小結:秒針走60下,也就是走一圈回到原來的位置就是一分鍾;其次引導幼兒看秒針的方法,不管秒針從哪個數字開始走,只要轉一圈後回到原來的地方就是一分鍾;最後師幼同做「秒針蹦蹦蹦」的游戲,室內地面上提前布置好大鍾,幼兒來當小秒針,幼兒不僅積極參與游戲,同時鞏固了一分鍾的時長。
2、體驗一分鍾
教師拿出准備好的適合幼兒但不關乎技能的各種操作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筆、紙、球、圖書,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一樣,教師計時一分鍾,之後記錄操作結果,交流匯報。這個環節的體驗,幼兒不但對一分鍾有不同的體會,同時也知道了短短的一分鍾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3、重要的一分鍾
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元元由於早上貪睡一分鍾,上學卻遲到了20分鍾,中間遇到了紅燈,沒有趕上公交車,元元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鍾就好了。課件的動畫效果不僅吸引了幼兒的眼球,也使幼兒認識到了一分鍾的重要。這時教師和幼兒討論制訂時間計劃,抓住重要的每一分鍾。分發時間計劃表,內容包括:早上起床、穿衣、疊被子、刷牙、洗臉、梳頭、吃飯、上學路上各用多長時間,回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做好計劃表,貼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讓爸爸媽媽監督,按計劃執行,這個環節幼兒體會到了一分鍾的重要,並懂得珍惜時間,做事不磨蹭。
4、快樂一分鍾
教師提出問題:一分鍾,你准備做一件什麼事讓別人能感到快樂?幼兒各抒己見,最後一分鍾幼兒嘗試用各自的方式讓同伴和教師在短短的時間里快樂起來。幼兒嘗試時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
3. 說課求助
其實說課比講課更有難度,因為講課聽的對象是學生,而說課聽的對象就是領導或者老師,所以體現的層次也就不相同,但是也不要太過緊張,因為說課的有規律可循,只要你做到以下幾點,那麼我認為就比較成功了。
第一,說課有幾部分必須說完整。教材的作用與地位(簡單說,四十秒以內必須說完)、教學目標(一分鍾以內)、教學重點和難點(你可以在這兒把怎樣把握重點,突破難點講出來,耗時不超過3分鍾或者就先擺個為什麼設置它們為重難點,耗時一分鍾以內)、教學方法(越簡單越好)、課時安排(一般一課時,一句帶過)、重頭就是教學過程的講解,就是把你用什麼方法教學生說出來,如果前面沒有講重難點的那麼在這里你就要講清楚、課堂小結及布置作用,最後一步是容易忘記的,那就是要說課堂板書,你還要花兩分鍾時間把你寫得最好的字寫在很板書,好了就這么幾部分,缺一不可。
第二,把握時間,說課時間為5--15分鍾。8分鍾最宜,當然根據你們的考試要求可做適當調整。
第三,說課時要有自信,首先儀表整潔,昂首挺胸,其次要有精神氣,說課時聲音要洪亮,語調要揄揚頓挫,重點的地方就語速放慢,著重強調,不重要的就反之。
第四,眼神不要漂,你要先盯著你認為他是主要評委的人,讓他能夠點頭或者給你眼神暗示的,你再盯下一個。
第五,要做到最好的話,請脫稿,這樣更顯得自信,如果實在記不得那麼你還是把稿子拿到,以防卡殼,給評委不好得印象。
由於時間有限,就先寫這么多了,如果有疑問請給我留言,總而言之,只有你具備教師基本技能,這個問題不大,要懂得隨機應變,我只有高中教材的說課稿,所以小學行不通,但是說課模式是一樣的,希望我的留言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旗開得勝!
4.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
小學語文優秀說課稿匯總《父親和鳥》這是課改實驗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麼時候愛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後「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課後的「我會讀」是一個詞語積累的練習。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主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語,練慣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第一課時是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第二課時是學習課文。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學情分析、教法、學法: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教學過程: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佔主體,採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多媒體設計為:出示課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紹,然後出現父親的圖片,由小朋友介紹他的父親一生都喜歡樹林,喜歡愛唱歌的鳥。這時,出現課題《父親和鳥》。由師提問,這一課到底講了父親和鳥的什麼事呢?引入下一環節的學習。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自由讀、同桌讀、找夥伴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反饋學生讀的情況時,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麼讀,可以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來指導。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設計小組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反饋學情時讓學生給課件配音。課件中優美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加上學生的配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培養良好的語感。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覺得父親對鳥 怎樣?從哪裡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2、讀最後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麼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1、交流關於鳥類的知識。在新課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學科的整和。通過收集資料,既培養了能力又讓學生了解了關於鳥類的知識。2、積累詞語。讓學生勾畫出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並讀課後「我會讀」中的詞語,並選擇其中的詞語練習說話。3、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像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設計讓學生觀看一則公益廣告《我是一隻小小鳥》,在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的歌聲中,鳥媽媽帶著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一聲槍響,鳥媽媽被擊中落地。受驚的小鳥只有躲在樹林中哭泣。讓學生續寫後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隻沒有媽媽的小鳥該怎麼做?如果你看見那個獵人該怎麼做?等等。
5. 小學語文說課稿範文
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落花生》
1、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朴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朴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
「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下面我就分課時來談談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我分以下四個環節進行學習:一、課前布置預習,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一、課前布置預習: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不例外。葉聖陶先生也曾說過:「練習閱讀的最主要階段是預習。」好的預習,有利於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聽課效率,鞏固所學的知識。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學生說是終身受益的事情,特別是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已有所加強,自己有能力獨自進行課前預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學知識,而且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學的知識才會更加牢固。
基於以上認識,我在學習本課前布置了以下預習任務:
1、我會學字詞。(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語,並以小問卷形式呈現。)
2、我會讀課文。
3、我會搜集。通過各種途徑查閱關於本課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識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4、我想問。預習中有什麼問題,及時記錄下來。
四道題設計由淺入深,讓學生明確預習任務與要求,有的放矢
預習起來不盲目,不流於形式。
二、課上交流預習成果。
上課後,學生出示預習卡,在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展示自主預習的內容,與同學分享預習的快樂,然後在全班展示。
本次課程改革評價方式的轉變是重要內容之一。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同學預習的情況進行評價,五年級孩子的思想日趨成熟,他們不再輕信吹捧,「你真棒!」「好極了!」等教師評語已不能滿足他們,他們從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認可。所以在同學評價環節中,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積極性。
三、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讀完後,再次默讀思考,並與同伴交流意見,最後共同明確:全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
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教師板書)
四、自主學習第一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第一段中應抓住哪個詞,重點讀好?
指導學生抓住「居然」一詞讀出一家人收獲花生時喜悅的心情。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理解整段內容,我想詞語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句、整段、整篇課文相聯系的。所以在教學這段時主要按以下步驟:①讀整段,抓住關鍵詞。②用聯繫上下文,替換近義詞等多種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悅之情。④最後自己用居然說一句話。
四個環節設計,由表到里,由理解到應用,體現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同時也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主陣地。在這一課時,我將用多種閱讀方式,抓住重點句來進行教學,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寬松的學習情境,讓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探究。
一、復習導入,質疑激趣。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用以下方法: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開始學習了《落花生》這一課,下面請你邊默讀課文邊回憶上節課的內容,同時思考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學生默讀,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讓學生帶著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課文。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興趣是求知的動力,通過學生自主提問,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還回憶了上節課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理清了學習思路,為下面精讀課文做好准備。
二、抓住重點,細讀品味。
本環節中我想這樣設計:
1、找重點。由學習小組合作讀課文的吃花生、議花生部分。一名同學讀,其他同學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讀給小組同學聽,將學生內容引到重點上來。全班交流時將重點句呈現出來。(10段、12段、13段)
2、讀重點:採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復朗讀重點句。
3、品重點:個性展示朗讀三段中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師適合點撥,如:喜歡10段的同學朗讀後,可以提問: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課文中哪裡寫了?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進一步問:「父親說花生有什麼好處呢?」怎樣表現出來的?讓學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表現花生內在的可貴之處,在這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小游戲叫「朗讀代表我的心」。讓學生先自己朗讀,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其他同學認真聽,猜猜這名同學想突出哪個詞,誰猜對了,誰有權讀自己的體會。這個小環節,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我是想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同時又是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好機會。誰猜對了,就有權讀,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里贊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質。
「那麼,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呢?」齊讀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體面」等關鍵詞,深入理解父親教育的目的,在學生充分交流後,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讀出父親教育我們時的語氣。
4、悟重點。全班齊讀重點句,說說你在學習中有什麼收獲?父親的話給你什麼啟示?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生活中有沒有像花生那樣的物或人?我們又要像這些人學習什麼?通過再次交流學習,理解借物喻人的寫法。語文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在教學中,要力求做到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這里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回憶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或物,交流歸納他們身上具有的優秀的品質,最後,完成以下練習:
我愛花生 ,因為它。
我也愛,因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詳略。
巧妙的詳略安排是本文的特點,我想這樣引導學生來體會:
首先,用最直觀的方法,分部分朗讀課文,分別找四個計時員對四部分進行計時。從朗讀時間上直接感受,課文略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詳寫了議花生。再次,通過小組討論,從本文的寫作意圖,中心思想、板書等各方面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採用計時法,直觀、形象地將課文的詳略呈現出來,再進一步理解,將難以理解的內容化為直觀、生動、形象、學生樂於接受的形式,讓學生易理解,樂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學上的難點。
四、板書總結,深化感情(學生談學習本課的收獲,結束本課學習)
7、說板書。
板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手段,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成功的板書設計,可以突出知識的重點與關鍵,給學生以啟迪和美的享受,從板書中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
本課的板書設計是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板書的主體由課文主要內容組成,最後化為「學」字,深化主題,既代表了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又表明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寄予了老師對同學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樣,做個有用的人。
、說教材內容:
《落花生》是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第四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啟示。這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包含著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強,語言質朴簡潔,含義深刻。《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中的一篇,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初次讀這篇課文,我就被課文平實質朴的語言中所薀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課文中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比喻、深奧的說法、激盪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實、自然、親切的行文,卻給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親說的話一樣「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領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內容。恰當巧妙地詳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分析學生情況:
五年級孩子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與感悟,思想也開始向成熟發展,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辨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期。學習上,他們也具有一些學習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關注每名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本為學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橋梁,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會學習,會生活。
3、根據本課的內容及特點,學生的情況,緊緊圍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重點學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自主掌握本課的生字,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體會課文詳略恰當地寫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以上目標分兩課進行教學,第一課時解決字詞,疏通文意,重點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句,理解深刻含義,體會寫作特色。
教學重點:
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難點:
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4、說教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課教學中,我將努力關注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每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創設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自主地學,在學習中展現個性、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塑造個性。
5、說學法:
採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復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6、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想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檢查預習,掌握字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二課時深入理解父親的話深刻含義,體會文章詳略得當,借物喻人的寫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設計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針對學生的特點,導入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現在老師帶來了什麼?學生:花生!你們吃過花生嗎?喜歡吃嗎?它還叫什麼呢?揭示課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積極性。
二、整體感知,重點導讀。要想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師只要給學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就行了。如在這節課質疑的環節中,我讓學生自主質疑:其次,採用層層剝繭的方法,讓學生反復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句子,希望使他們在思維和表達的過程中,切實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並在此時出示句子,讓學生去讀,在讀中體會詞的意思。以此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讓學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的位置、外表和給人的印象進行比較,深刻認識花生的朴實無華。最後,引導學生說出爸爸教育我們的目的。
三、課堂總結。在總結課文時首先對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總結。課文詳略得當的選材、對比的說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現手法必須提醒學生注意,為後面的小練筆打好基礎。其次是根據板書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6. 小學語文說課稿
說課讓童心在個性閱讀中飛翔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的內容是《棉花姑娘》,現在我就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走進文本,潛心研讀——說教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八組里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自主學習生字,並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孩子們探索科學的慾望。這篇課文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麼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以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於形象的故事之中,插圖色彩明麗,語言充滿童真童趣,符合兒童特點。如何以篇帶篇,引導學生掌握本篇的讀書方法,帶動學好其它四篇課文呢?根據以上我對教材的認識和分析,結合本階段識字、閱讀的重點,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把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會寫「只、星」等6個字。
2、語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力目標: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4、人文目標: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的習慣,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慾望。
在確定教學目標後,我把本課劃分為兩課時,本次說課的內容為第一課時,其教學重點是認識七星瓢蟲是專治牙蟲的益蟲,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讀好「請求」的語氣。教學准備為CAI課件和相關動物頭飾。
二、以人為本,關注學生——說理念。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立足於「童眼看世界」,注重體現以下理念:1、識字教學與閱讀訓練相結合,堅持「自主學習」的原則;2、教學方法上的讀與思相結合,堅持「合作探究」的原則;3、學生能力上的讀與說相結合,堅持「整體提高」的原則;4、課程整合上的語文與藝術、語文與科學、語文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堅持「學科整合」的原則。
三、優化組合,營造和諧——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本篇課文,我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
1、動畫激趣法。一年級的學生都喜歡直觀形象的內容,我利用課件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2、游戲學習法。在教學中我通過多種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識字,在快樂中自主學習。
3、情境演讀法。葉聖陶先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我採用多種形式朗讀,如:范讀、自由讀、表演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力求達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教學效果,突破教學難點。
當然,在教學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順學而導法,本課的內容比較淺顯,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結合上下文聯系實際理解重點詞語之後,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合作學習。
四、以讀為本,生動課堂——說過程
這節課我的教學思路預設為: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趣味識字,自主學習——再讀課文,體會情感——拓展練習,積累語言。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預設2分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力。在上課前,我以精美的課件把孩子們帶入漂亮的棉花之鄉,並以棉花姑娘自我介紹和孩子們打招呼的形式,訓練孩子們的說話能力,激發閱讀文本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預設3分鍾)
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後,我說:「棉花姑娘多可愛,多漂亮呀!可是不久前,棉花姑娘生病了,都會有哪些醫生來給她治病呢?它們都能治好她的病嗎?」讓孩子們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自由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趣味識字,自主學習。(預設10分鍾)
怎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天地呢?我在教學中力圖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在識字教學中,我讓孩子們觀察「姑、娘」這兩個字的共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和運用形聲字的規律。鼓勵學生用學過的編字謎、加一加、減一減等方法,創造性地自主學習生字,又通過猜字謎、摘棉花、送生字寶寶回家等游戲,讓孩子們在自評、互評中主動參與學習,達到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效果。
4、再讀課文,體會情感。(預設20分鍾)
閱讀教學要植根於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極具個性,融理解和表達於一體的綜合活動。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清障礙之後,我緊緊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請你幫我捉害蟲吧!」由表及裡,層層深入,讓學生在反復練讀中感悟文本。
首先我用課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圖,讓學生觀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麼?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點是什麼呢?聽老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在簡單介紹蚜蟲後,啟發學生想像成千上萬的蚜蟲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樣?哪句話寫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點詞語「盼望」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難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接著我這樣過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醫生來給她治病時,誰來了?他們之間都說了什麼呢?用「 」畫出棉花姑娘說的話,用「 」畫出燕子說的話。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會怎麼說這句話?通過換位讀、同桌讀、男女對讀、師生合作讀,指導學生讀出請求的語氣。之後,我相機質疑:還有哪些醫生給棉花姑娘治病?他們之間又說了些什麼?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讓孩子們根據教學提示,在小組內合作學習3-5自然段,以每組推選金話筒全班匯報交流的形式檢驗自學效果。在這互幫互助、互評互學、由扶到放的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詞語「很快、驚奇地問」等詞語引導學生揣摩語氣,個性朗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力求達到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情境,培養學生語感的教學目標。
5、拓展練習,積累語言。(預設5分鍾)
當七星瓢蟲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後,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讓學生帶著這種心情讀第6自然段,劃出自己喜歡的詞語,穿插說話練習碧綠碧綠的( )、雪白雪白的( ),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積累語言。
五、體現內容,凸現常識——說板書
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飛的害蟲
啄木鳥 捉 樹干里的害蟲
青蛙 田裡的害蟲
七星瓢蟲 蚜蟲
本課板書分三部分組成,以捉為中心,左邊是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右邊是空中、樹干、田裡的害蟲以及蚜蟲,這樣設計力求體現故事內容,凸現科學常識,一目瞭然。
六、回味課堂,體驗得失——說反思
1、教學設計上的特點:
a、突顯以「趣」引路,扎實字詞教學、促進語言內化。
b、引導個性朗讀,與文本對話,激發情感生成。
c、抓住文體特點,創設童話情境,落實說話訓練。
2、教學設計中的困惑:
a、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時,教學中是否會出現課堂調控上的不足。
b、由於時間的關系,在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是否會流於形式,展示平台是否過窄。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希望能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遺憾中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的說課完畢,請各位專家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