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版)
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測試卷(人教版)參考答案
一、積累及運用
1.C(A.蔫niān B.噦huì D.鉉xuàn)
2.D(A.應把冒號改成逗號 B.應為「莧菜、蝦、鴨蛋」 C.感嘆號應在引號內)
3.A(本句沒用修辭方法)
4.(1)舵 源
(2)顧 義
(3)轍 韻
(4)淳樸
5.(1)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2)經歷過滄海,對別處的水就難以看上眼了。
6.山野對歌
山路漫歌
村寨傳歌
唱歌人
唱歌的環境
唱歌的場面
7.(1)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家鄉民風的淳樸、春酒的可口。
(2)運用誇張突出「泥人張」的技藝高超,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閱讀與探究
8.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
9.說明了高郵鹹蛋的出名,賣鹹蛋的都願借這個名聲以求生意興隆,以家鄉鹹蛋的出名,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10.(1)一問作者籍貫對方就肅然起敬:「哦!你們那裡出咸鴨蛋!」
(2)上海店鋪里賣的咸鴨蛋也特別標明「高郵鹹蛋」。
(3)高郵還出雙黃鴨蛋;且多得可以成批輸出。
(4)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中也有記載。
11.一種是帶殼切開,一種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孩子們喜歡第二種吃法,因為可以捉來螢火蟲利用空蛋殼做小燈籠。
12.寫蘇北名菜是為了進一步體現家鄉鹹蛋的好吃與出名;寫北京咸鴨蛋,則是以此來說明家鄉鹹蛋的好。
13.示例「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以他鄉作比,很好地表達了作者對家鄉鹹蛋的贊賞和眷戀。
14.抒發了作者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15.這句話是全文的文眼,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文內容因這句話而鋪展開來。結構上,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16.為下文母親說「杭州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作鋪墊,即用杭州滿覺隴的桂花來襯託故鄉的桂花,表達熱愛家鄉的感情。
17.①因為這是童年趣事之一。
②「桂花飄落如雨」形成了「金沙鋪地」的景象,烘托出故鄉「人和年豐」的生活圖景。
③表現出母親溫柔寬厚的心胸和父親儒雅、和樂的性格。
18.畫線句運用擬人、對比的手法,將桂花與梅花比照著寫,寫出了桂花樸素而不張揚的獨特的美,表達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
19.在內容上,都回憶了故鄉的生活以及童年的趣事,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在寫作手法上,都運用了托物抒情的方法。
Ⅱ 人教版語文第四單元測試卷子(包括古文閱讀、兩篇說明文)
幾年級的? 不告訴我們怎弄啊
Ⅲ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四單元考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鍾)
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單元寄語:親愛的同學,在金色的秋光里,在如歌的歲月中,我們漫步了語文世界的第四單元,你一定很想知道這一階段的長進和收獲。好吧,願你在這張試卷上,盡情揮灑,展示你亮麗的風采,譜寫你青春的夢想!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面頰( ) 繁衍( ) 歸jiù qī 息
胚胎( ) 追溯( ) yùn ( ) 育 潮xī
2.完成下列詞語並解釋所填的字。(4分)
銷聲 跡( ) 手無策( )
無動於 ( ) 耳不聞( )
3.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在其下面畫一橫線,並改正在後面的括弧里。(3分)
(1)不記其數( ) (2)不勝梅舉( ) (3)無機之談( )
(4)哀草連天( ) (5)消聲匿跡( ) (6)物竟天擇( )
4.「中國如有一分幸運,世界將添一片異彩」、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些是申奧的宣傳標語。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為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創作一條宣傳標語。(3分)
答:
5.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有許多詩句含有物候規律,如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
別》一詩:「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裡面就有
物候學上的兩個規律:一是芳草的榮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環;二是這循環是隨著
氣候轉移的,春風一到,芳草就蘇醒。請你再舉一個含有物候規律的詩句,並說
明其中的物候規律是什麼。(4分)
詩句:
規 律:
6.在《大自然的語言》一文中,作者以精當的語言對「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
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輪回的四季做了描述。與四季有關的成語(或詩句)
很多,請各舉1例。(注意,「成語、詩句」選擇一種即可,且一貫到底。)(4分)
春: 夏:
秋: 冬:
7.排列下列句子的順序。(2分)
①「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②幾十年前,人們發現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
③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麼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④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
⑤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
排列列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面的簡訊概括成一句話消息。(不超過24字)。(2分)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阿蘭•溫德爾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宣布,他們成功地用納米碳管組成的纖維織成了「納米繩」。這種「納米強」雖然很細,但其剛度和硬度都很大,因為它們是由納米碳管構成的,而納米碳管的直徑是一根頭發直徑的五千分之一。其剛度是鋼材的10倍,其硬度是金剛石的2倍。目前雖然科學家製成的「納米繩」的長度還不長,最長為20厘米,但阿蘭•溫德爾的研究小組相信,在將他們的方法進一步改善之後,他們可以織成任意長的「納米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請仿照例句,再寫兩個你對「科學」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科學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沉醉其中。
仿:科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0——25題。
(一)
材料一: 大 林 寺 桃 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材料二:
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由於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材料三:
南極也有自己的恐龍、兩棲動物和其他在恐龍時代繁盛的植物和動物。然而,這些生物的命運比其他同類要悲慘得多,因為板塊把它們向南攜帶到了極地。大約經歷了一億年,氣候逐漸變冷,植物慢慢越來越稀少,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大量減少。氣候變得越來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後成為冰天雪地。
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極冰蓋。那裡的冰有數英里厚,覆蓋著豐富的化石。如果南極的冰雪層再薄一些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到它們。
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材料四:
生物學和生態學界的一些學者主張人類不應該過多地干預生物物種的遷移過程,因為失衡是暫時的,一個物種在新的環境中必然遵循物競天擇的法則。「生物入侵者」並不是都能夠生存下來,能夠生存下來的就是強者,即使生態系統中的強者也同樣受到該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為所欲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終會得以實現。然而更多的學者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自然調節的過程是非常漫長的,如果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許多本土物種將難逃絕種厄運,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將受到嚴重破壞。另外,「生物入侵者」給人類社會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僅在美國,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高達兩千多億美元,面對這樣的天文數字,人們豈能無動於衷?
10.材料二中劃線句與材料一的哪句詩相照應,請寫出來。(2分)
11.材料二中劃線的「這種」指的是什麼?(2分)
12材料三中說道南極洲有恐龍化石的發現,是為了說明
。(2分)
13材料四主要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麼。(2分)
(二)漢語遭遇「喀斯特」
①我對漢語中與洞有關的詞彙很感興趣。
②「水滴石穿」這個成語無人不曉。人們一般以為水滴石穿是一個機械的過程:水從高處落下的力量,對石頭不斷地造成侵蝕,日積月累,就把石頭給滴穿了。如果水滴落在非石灰岩的岩石上,這種理解是對的,但如果水滴到了石灰岩上,這種理解就不對了。
③石灰岩在地表上分布很廣。在我國,裸露石灰岩的分布面積佔地表的四分之一,因此水滴到石灰岩上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水吸收和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石灰岩反應,生成了新的可溶於水的物質。水滴不斷地滴下來,不斷地溶蝕石灰岩,並把溶蝕的物質沖走,這個過程稱之為喀斯特作用。
④水滴石穿在很多情況下是一個化學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物理的過程。化學反應的進行速度比機械的磨蝕要快得多。長江三峽地區就是一個石灰岩地區,僅靠水流的機械沖刷和磨蝕作用,四川盆地現在恐怕還是澤國。一定是發生了喀斯特作用,才把三峽切穿了,讓四川盆地的眾多水系有了一個出口,奪路而出。
⑤對於喀斯特作用形成的洞穴,漢語言有著精妙的解說。古人舉著火把進入洞穴,感到眼前的事物越來越清晰,就有了「洞明」「洞察」;洞給人深不可測的感覺,因此引申出思想和見解的深刻、深邃,這就是「洞見」「洞曉」。然而「洞開」「洞庭」中「洞」的意思卻完全不同。「洞開」是大開、大敞之意,如「門戶洞開」;「洞庭」中的「洞」字有寬敞、開闊之意,洞庭湖就是廣闊的湖的意思。
⑥為什麼「洞」字可以表達大開大敞的意思?讀一下古人游記中對洞穴的描寫,似乎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大多有「先經過一個狹小的口子,接著見到一個豁然開朗的大廳」的細節。洞穴中多大廳,有的大得不可思議。比如廣西樂業的一個洞中大廳——紅玫瑰大廳長300米,寬200米,最高處達260米,這規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多了。如此大的洞庭,當然可以說「洞開」啦。
⑦洞中的大廳是怎樣形成的?原來洞穴在發育的過程中,由於岩層中有夾層,岩性不一樣,或岩層有各種節理和裂隙,再加上有傾斜的角度,這樣洞穴發展到一定程度,由於重力作用,洞頂的岩石會發生塌陷。隨著塌陷愈演愈烈,地下河又不斷地運走塌下的物質,洞中的廳堂就越來越大,大廳就形成了。洞中的廳堂繼續發展,洞頂越來越薄,最後徹底塌陷,大廳露出地表,這時大廳就成了喀斯特地貌中的所謂「天坑」。
⑧說起天坑,我又想起陶淵明的名作《桃花源記》,我猜想武陵漁人進入的「桃花源」應該就是一處天坑吧。
(作者單之薔,有刪節)
14.本文巧妙地藉助「 ____________」一詞說明了什麼是喀斯特作用;介紹「洞開」「洞庭」等詞是為了引出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說明。(2分)
15.文章第④段舉長江三峽這個例子的作用是什麼?(2分)
16.第⑥段寫紅玫瑰大廳的「規模與人民大會堂相當,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當」可以換成「相同」嗎?說說理由。(2分)
17.第⑤⑥段對漢語詞彙的解說生動形象。請你藉助想像推斷古人是怎樣創造「洞達」一詞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