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復習人教版

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復習人教版

發布時間:2021-02-27 10:43:27

A. 九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所有的歸納

人教版九上文言文重點篇目復習知識點
出師表
1、作者:諸葛亮是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 2、重點實詞。
3、翻譯重點句子: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們益州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形勢萬分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
(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
宮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統領的官吏,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因在宮中或府中而異。
(3)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衰敗的原因。
(4)此悉貞良死節之臣, 翻譯:這些都是堅貞可靠,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動,遂許先帝以驅馳。
翻譯:我本是個平民,在南陽郡務農親耕,在亂世間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因此我深為感動,從而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翻譯: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譯:先帝知道我謹慎小心,所以先帝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8)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翻譯: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忠心於陛下的職責本分。
(9)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靈。
希望陛下把討伐奸賊、興復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效就給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靈。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不應該隨意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以致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啊!
4、理解性背誦:
(1)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諸葛亮希望後主不要隨便看輕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4)《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兩句「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一致。
(5)《出師表》中敘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7)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8)作者向後主提出的三條建議是:①開張聖聽;②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③親賢臣,遠小人。(或: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
(9)諸葛亮給劉禪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或:親賢遠佞)。
(10)在中國男子足球隊沖擊世界盃屢遭失敗的情況下,米盧出任了國家隊主教練,這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1)《出師表》中說明蜀國當時所處的政治形勢的句子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12)表現作者無意於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3)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出自己在劉備「三顧茅廬」前躬耕南陽時心態的句子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14)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5)通過對比寫出先後漢興隆及衰敗原因的句子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2002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16)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到: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17)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追言白帝城託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師的歷史根源及思想基礎的語句是: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18)嚴明賞罰的句子是(宮中府中 ),(俱為一體,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另一種說法:
1、寫盡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
3、後漢傾頹的原因: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4、諸葛亮的三條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妄。
5、諸葛亮的政治願望:北定中原,庶竟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6、諸葛亮分析天下形勢,其中不利的客觀條件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為急存亡之秋也。
7、諸荀亮分析天下形勢,其中有利的主觀條件是: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
8、表達了作者對劉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9、簡述「三顧茅廬」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10、第七段中「大事」具體指什麼?用文中的話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11、本文主要表達了什麼情感?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感恩圖報之情,表達其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
12、①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請結合《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用短語寫出他所指揮的兩個戰例。
②中國歷史上還有許多像諸葛殼那樣忠心報國的文臣武將,請從語文或歷史教材中列舉出兩個名人,並寫出他們留傳下來的名言或者事跡。
例:赤壁之戰 火燒博望 火燒新野 七擒孟獲 空城計等 ②例: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馬援馬革裹屍;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尚思為國戍輪台」;林則徐虎門銷煙;鄧世昌甲午海戰壯烈殉國等。
《陳涉世家》------史記(司馬遷)
一、翻譯句子:
1、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陳涉年輕年輕時,曾經同別人一道被僱傭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唉!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現在逃走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好嗎?)
4、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於秦(的統治)很久了。
5、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6、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現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託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導,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7、此教我先威眾耳 這是教我們先威服眾人罷了。
8、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第二天,戍卒中到處談論,都在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
9、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僅能免於斬刑,可是守衛邊境而死的人一定也佔十分之六七。
10、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況且大丈夫不死便罷,死就要干出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
11、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幾天後,(陳勝)下令召集三老、豪傑一起來集會商議大事。
12、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 將軍親自披著堅固的盔甲,手拿著銳利的武器,討伐無道的昏君,消滅暴虐的秦王
關鍵問題
1、本文選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誰?《史記》;司馬遷
2、陳涉起義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別是?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天下苦秦久矣
3、陳涉為起所作的兩方面輿論閥准備是?丹書魚腹;篝火狐鳴
4、陳涉是怎樣一個人?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卓越的組織和領導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膽識
5、文中能體現陳涉少時就有遠大志向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6、既表明陳涉對統治階級無比憤恨又表明其偉大抱負的動員群眾的名言是?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四、分析:
分析第一段
1.既然是寫陳涉,為何開頭並舉吳廣的籍貫、表字?
體現吳廣在起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段敘述了陳勝青年時代的遠大抱負,為以後領導起義作伏筆。
3.第一段分幾層,用」||」劃出後,總結層意,並理出線索。
層意:年少時(鴻鵲之志)——服役後(謀劃起義)——舉大計後(據陳稱王)
線索:抓住陳勝、吳廣的活動這條貫穿全文的主線。
4.為什麼在開頭列出吳廣呢?
突出陳勝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同時也暗示吳廣在起義中的特殊地位,這樣開頭,下文據此展開,寫陳、吳二人合謀舉事,並對吳廣在謀劃起義和建立張楚政權中的作用作了詳細的描述。
5、寫陳涉作者有沒有從他出生寫起,詳寫了什麼?
作者專寫了陳勝的少年生活,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點。
作者選擇了「陳涉少時」「與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過「輟耕之壟上」的細節,運用人物對話,神態以及心理活動的描寫,揭示出陳涉年少時的個性。
6、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主要反映在哪裡?
是為了介紹其少年時的志向,反映在陳涉與夥伴的對話中。「苟富貴,無相忘」表明其不甘貧窮,要改變現實的強烈願望。「燕雀安知鴻鴿之志哉!」展現其遠大理想。
三、分析課文第二段
2.填空。
(1)起義的導火線是_。(去漁陽途中遇雨失期,皆將斬)
(2)陳勝認為起義將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②_(①秦二世殺太子扶蘇,引起人民的不滿;②楚人懷念楚將項燕,有強烈的復國願望)
(3)為起義作的輿論准備是:①_②_(①置書魚腹;②黃火狐鳴)
(4)提出的起義口號是:__(自稱扶蘇、項燕)
3.農民起義的原因是什麼?
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是:(1)苛重的兵役, 「發閣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一句可見搖役之重;
(2)殘酷的刑法 ,「失期,法皆斬」說明秦朝法律的苛酷,從而表明起義是被逼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
4、陳勝、吳廣謀劃起義的主要策略是什麼?
(1)先提賢君公子扶蘇可以利用,以宗法觀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緒,並爭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統治者內部力量;(2)再提深受楚國人民愛戴的名將項燕,以其名義發動起義,具有號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對秦滅楚的復仇火焰。兩個策略,反映陳勝對時局的關注和精到的智識。
5、陳勝、吳廣為謀劃起義作了輿論准備,是怎樣的?有何作用?
陳勝、吳廣用「魚腹藏書」和「篝火狐鳴」製造陳勝要做王的輿論,主要作用是『威眾』」。
6、本段中對人物的刻畫主要採用什麼描寫方法?
刻畫人物以對話為主,運用語言、動作、外貌描寫刻畫了陳勝、吳廣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幹。
四、分析課文第三段
2.這一段可以分幾層?怎樣分?寫了哪三方面內容?另外請你用一句話概括.
第一層(「吳廣素愛人……吳廣為都尉」)起義開始時的情形。
第二層(「攻大澤鄉……號為張楚」)起義初期的迅猛發展和陳勝立國經過。
第三層(「當此時……殺之以應陳涉」)概述諸郡縣反秦斗爭情形。A並殺兩尉,B為壇而盟,C.勝利進軍。總的來說是敘述了發動起義到建立張楚政權的經過。
3、第3段開頭交代了幾個場面?分別是何用意?
開頭交代了「並殺兩尉」「召令徒屬」「為壇而盟」這三個場面,「並殺兩尉」是為了掃清障礙,「廣故數言欲亡」「故」表明用計,目的是激怒將尉 「答廣」「尉果符廣」「果」表明計劃成功,「劍挺」寫出將尉的兇殘,接著用「奪」「殺」「佐」「並殺」連著四個動詞,生動形象地表現陳勝、吳廣面對強敵,奮勇殺敵的斗爭精神。「召令徒屬」慷慨陳詞,幾句話簡潔精煉,說理中肯,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號召力。再次體現陳勝的膽識和才智。文中在描述這兩個場面後,插入一句議論「從民欲也」,表明起義正是人心所向,對「為壇而盟」的描寫,則顯示了簡朴隆重的氣氛。
4本段後半部分主要寫了起義後勢如破竹的大好形勢,對「比至陳」的場面描寫有何特點?
運用一連串數詞「百」「千」「萬」,形象地展現了起義後的大好形勢。至此,陳勝的「鴻鵲之志」變成了現實。
5.文後半部分哪些詞語體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
「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之大。
6.是起義的領袖,作者對這一歷史人物持什麼態度?
作者對陳勝是肯定和贊揚的,司馬遷將陳勝與一般的王侯齊觀,便可見對他的功績是肯定的。
7.觀全文,作者在安排材料詳略上,有何特點?
詳寫了起義的准備和發動的過程,略寫了陳勝少時與人佣耕、起義的路線、農民政權的建立等,這樣有詳有略地寫,才能突出表現陳勝的非凡才能。
《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
一、句子翻譯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生,願終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給予恩惠,用(貴國的)大面積的土地來換(敝國)小面積的土地,很好;雖然這樣,我從先王那裡繼承了這塊土地,(我)願意意始終守住它,不局限性拿它來交換。
2、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來交換安陵),擴大他的領土,然而,安陵君違背我的意見,(這)不是小看我嗎?
4、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只(換)面積為五百里的(土地)嗎?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老百姓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
6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這三個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膽識的人啊。(他們)心裡的憤怒還沒有迸發出來,上天就降下徵兆。再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
7、若士必怒,伏屍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膽識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現在立刻)倒下兩具屍體,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的人將會因此而穿上喪服,今天的情況就是樣。
二、關鍵問題
1、本文選自哪部作品?《戰國策》
2、秦王是怎樣一個人?驕橫狂妄、貪得無厭、奸詐狡猾、外強中干
3、唐雎是怎樣一個人?從容鎮定、不畏強暴、有膽有識、有凜然正氣、熱愛祖國、不怕犧牲。
4、唐雎列舉專諸刺王僚等吏實有什麼用意?兩方面:一是對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厲害程度加以渲染說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訓,不要輕舉妄動,自尋死路。
5、本文最後一段描寫秦王的神態的變化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從側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氣逼人的大無畏精神。
6、文末說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並且請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嗎?為什麼?這是秦王的權宜之計,表現出他的奸詐狡猾。他請雎 「坐」,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並。文中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從當時秦在軍事的占壓倒優勢及秦王的性格來看,秦王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7.全文採用對話來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話與安陵君的話作比較,看相同點與不同點是什麼。同為拒絕與秦交換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對秦王先恭維,後委婉拒絕。唐雎是直接拒絕,態度堅決。8.唐雎的語言與秦王的語言進行比較。唐雎是針鋒相對,後發制人,著眼點小——刺殺秦王。秦王是前倨後恭,威脅恐嚇,著眼點大——進攻國家。
9.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樣一個「士」的形象,意圖是什麼?
形象:有膽有識,不畏強暴,敢於斗爭的勇士。
意圖:強調「士」對一個國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傾」,能使一個國家「轉危為安,運亡為存」。
10.為什麼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的封邑,實際是要並吞安陵。而在當時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憑著自己的機智勇敢,面對橫蠻狡詐、色厲內荏的秦王,不畏強暴,敢於斗爭,不被威勢壓服,最後使秦王放棄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維護了本國的尊嚴,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11、 根據課文內容的理解,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①秦王與安陵君「易地」並非真心,何以見得? 秦王並非真心易地,意在吞並。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視;B.「寡人慾以……安陵君其許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氣強硬,並無商量餘地;C.秦王不說,可看出秦王名易實奪的心理
②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為什麼還要說「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話呢? 安陵君雖然對秦王的野心洞若觀火,無奈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周旋的餘地,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騙局。
③說說「秦王不悅」四個字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悅」引起故事的開端,貫穿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對情節發展起著推動作用
④秦王說,「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麼?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為長者」,「錯」起「意」來,就會把你和韓魏一樣滅亡。
⑤秦王說,「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說,「伏屍二人……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麼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懾服唐雎的話,意為要發動戰爭,消滅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擊秦王的話,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衛安陵。

B.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文言文 重點篇目

出師表:是重點,有考點的地方較多,在後半部分最多句子的考點;
隆中對:想對較少,但你還是要看,多讀幾遍就行了,了解其翻譯的意思,把整個文意讀懂.
陳涉世家:中間部分(陳涉還是小頭目的時候)要背,尤其是:會天大雨,道不通,........。這句
後面有關於吳廣為什麼人緣好的那些也要靠,以及關於陳涉他們怎麼卜卦說陳涉當大王的一段等等
唐雎不辱使命:在我們學校幾乎沒考,因為裡面的對話機會都是廢話。不過有一句你要注意:秦王曰:.............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這句挺有名的。

綜上所述:出師表和陳涉世家最容易考到,這兩篇一定要背熟,把翻譯的意思弄明白。而其他的也要看,但重點想對較少,問題不是很大,只要把有名的詩句和對話背熟就行,再結合你們老師的講解就行了。

註:嘿嘿,考試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你平時的基本功好不好,這些重點也只能幫你臨時抱佛腳,可以抓住一些分。我是過來人了,考試時不要緊張,抓住三個字:快准狠(快:在開始考試時給的幾分鍾閱卷時間里要快速看懂題目,准:答題要簡單明了,不過有點難,我的經驗是:既然簡單不了就給他整復雜,只要是想到的有根據的話只管寫上去,狠:做完後要對自己狠點,從頭到尾檢查一遍,不管你之前自我感覺再良好,你一定會看到錯誤,但不要盲目更改,這是你要
想一想以前老師在給你們講類似題目是的手法。

C. 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九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

一.通假字
1.敬富貴,無相忘。 (「無」通「毋」,不要)
2.發閭左適戍漁陽 (「適」通「謫」,征發,調發)
3.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唱」通「倡」,倡導)
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
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經)
6.將軍身被堅執銳 (「被」通「披」,穿)
7.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與」通「歟」,嗎)
8.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錯」通「措」,放置)
9.豈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僅僅,才)
10.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倉」通「蒼」,蒼鷹,猛禽)
11.寡人諭矣 (「諭」通「喻」,明白)
12.欲信大義於天下 (「信」通「伸」,伸張)
13.自董卓已來 (「已」通「以」)
14.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15.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闕」通「缺」,缺點)
16.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簡」通「揀」,挑選)
二.雙音節古今異義
古義 今義
1.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到處 表示某種情況時常存在(發生)
2.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 聚會商議 指管理財務的人員
3.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 雖然這樣 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4.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歲高的人,長輩
5.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可以把 表示許可
6.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到達 關聯詞,表示另提一件事
7.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失敗 兇狠而放肆
8.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從此 連詞,表承接關系
9.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用來 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關系的連詞
10.誠宜開張聖聽 擴大 商店等開始營業
11.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痛心和遺憾 深切地憎恨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見識短淺 (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
13.臣不勝受恩感激 感動激奮 因對方的好意、幫助而對他產生好感
三.詞類活用
1.置人所罾魚腹中 (罾,名詞作動詞,用網捕)
2.狐鳴呼曰 (狐,名詞作狀語,像狐狸一樣)
3.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奇怪)
4.皆指目陳勝 (目,名詞作動詞,用眼睛看)
5.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丹,名詞作狀語,用硃砂)
6.陳勝王 (王,名詞動詞,稱王)
7.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惱怒)
8.將軍身被堅執銳 (堅、銳,形容詞作名詞,堅固的盔甲、銳利的武器)
9.請廣於君 (廣,形容詞作動詞,擴大)
10.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輕,形容詞作動詞,輕視)
11.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縞素,名詞作動詞,穿孝服)
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詞作名詞,險要的地方)
13.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北、東、西,名詞作狀語,向北、向東、向西)
14.身率益州之眾 (身,名詞作狀語,親身、親自)
15.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簞、壺,名詞作動詞,用簞裝,用壺盛)
16.與亮情好日密 (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17.恢弘志士之氣 (恢弘,形容詞作動詞,發揚光大)
18.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臧、否,形容詞作動詞,獎勵善良、懲罰邪惡)
19.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 (奸,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事情)
20.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良實,形容詞作名詞,善良誠實的人)
21.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優劣,形容詞作名詞,能力強與能力弱的人)
22.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廣益,形容詞作動詞,擴大、增加)
23.親賢臣,遠小人 (親,名詞作動詞,親近;遠,形容詞作動詞,疏遠、遠離)
24.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效,動詞作名詞,效力的機會,任務)
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詞作名詞,姦邪凶頑的敵人)
26.臨表涕零 (涕,名詞作動詞,流淚)
(本文摘自《網路文庫》)

D. 九年級全一冊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復習(人教版)

文言文試題
閱讀《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 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苔痕tāi B. 案牘dú C. 德馨xīn
2. 解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______________
(2)無案牘之勞形 形:_____________
3. 翻譯下面的句子。 孔子雲:「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
4. 這段文字從主人的生活環境清幽,__________,自娛自樂及不受世俗、官場干擾等四個方面,表現「陋室不陋」。
答案:1. A 2. (1)這(2)形體、身體 3. 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4. 交友之雅
《記承天寺夜遊》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2)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5)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 下面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念無與樂者(思念)B. 遂至承天寺(於是,就) C. 懷民亦未寢(睡覺)D. 相與步於中庭(共同,一起)
6. 用現代漢語翻譯「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本文集中寫景的句子是第______句,其主要內容可用四個字概括為:_________
8. 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 A 6. 只是少了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 7. (4);松柏竹影 8. 被貶後失落悲哀/與友一起賞月的欣喜。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4)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9. 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舉:________(2)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
10.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中的「是」指代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孟子認為只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案: 9. (1)被選拔,被選用(2)通「增」 10. 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使人委靡死亡。 11. 將要承擔重任的 12. 略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節選《桃花源記》)
〔乙〕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陋室銘》
13. 下列詞語中「名」字與「有仙則名」中的「名」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名之者誰 B. 名列前茅 C. 青史留名 D. 至理名言
14.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雲:「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甲、乙兩段哪些內容是環境描寫,請你用橫線在文中標出,並用簡練的語句說說兩段環境描寫的作用。 甲:
乙:
答案: 13. D 14. (1)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2)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15. 甲:環境描寫略;寧靜安樂/表現了作者對自由、祥和、美好生活的嚮往。 乙:環境描寫略;清幽,表現了作者樂道於自己高尚的節操。
《醉翁亭記》(節選)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6. 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翼然 )醉翁之意
17. 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醉翁亭」命名的緣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概括選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 (1)像張開的鳥的翅膀一樣 2)情趣 17. 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在心裡,寄託在喝酒上。 18. 太守自稱醉翁,並以醉翁命亭名。19. 寫醉翁亭的自然環境和命名的原因。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20. 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是( )
A. B.
C. D.

21.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1)前人之述備矣 _________________
(2)把酒臨風 _________________
22. 結合文段,寫出「多會於此」中的「此」指代的具體內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
23. 請你寫出與「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情」相一致的內容。
答案: 20. C 21. (1)前人的記述已很詳盡了。 (2)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杯。22. 岳陽樓 23. 略
《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24.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______ (2)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徧:______ (3)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可以:_______
25.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戰則請從 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用文中的句子填空。(1)曹劌「請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2)曹劌認為此次作戰的先決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3)曹劌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點是什麼?請結合上文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解釋句中加點的字。 (1)犧牲玉帛________(2)肉食者鄙_______

28.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十年春,齊師伐我。」這句話包括哪幾項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根據第2、3段內容,簡要寫出曹劌這個人物在作戰中的兩個特點。(1)
(2)
答案: 24. (1)參與(2)遍及(3)可以憑借 25. (1)這只是小的信用,未能得到神靈的充分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2)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著去。
26.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有愛國心或責任心,對作戰的條件有深刻見解。 27. (1)祭祀用的豬、牛、羊等(2)目光短淺 28.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據實情處理。 29. 時間,戰爭起因,交戰雙方。
30.(1)有謀略 (2)觀察細致,考慮全面
《出師表》(節選)
(1)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2)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31. 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2)深入不毛 不毛:_______
32. 將下面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第(2)段中「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體指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34. 文中畫線句「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中「是」指代的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
答案: 31. (1)低微而鄙俗 (2)不長莊稼 32. 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中揚名做官。 33. 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34.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馬說》
①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②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 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 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 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 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9.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 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 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 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 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 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 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 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 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 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 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 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
答:正直、通達、莊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
2. 「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了他們怎樣的生活態度?
答:表現出他們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同時又相對表明周敦頤不同於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3. 文中寫蓮花,為什麼還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答:用菊和牡丹來襯托突出蓮的高潔品質。菊是正面襯托,牡丹是反面襯托。
4. 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
5. 第二段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和上一段關系怎樣?
答:議論、抒情。第一段描寫「蓮」的形象,第二段點明「蓮」的含義,揭示中心。
6. 舉例說明第二段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答:(1)反問: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7. 本文將花的形象比擬人的品質,蓮、菊、牡丹各比擬怎樣的生活態度?
答:蓮比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菊比擬隱逸的生活態度;牡丹比擬貪慕富貴的生活態度。
8. 作者把「蓮」與「牡丹」對舉,其用意何在?
答:批判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9.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10.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作者對追求勢力、追求富貴的庸俗世風的鄙棄。
11. 文章結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運用排比修辭,反問句式;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貴的思想感情。
12. 本文的線索是什麼?答:以「愛」這一主觀感情為線索。
13. 作者不願隱逸,也不貪慕富貴,那麼他所追慕的是什麼?答:追求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14. 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答: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質。
15. 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高貴品質的象徵。作者在這里運用了什麼寫法?目的何在? (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
答: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節操。
16. 文中作者對「牡丹」與「菊花」的態度是否相同?談談你的理解。
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襯,盡管作者不願意隱逸,但也不反對。文中的「牡丹」是反襯,因為它是追求名利,貪圖富貴的象徵,所以作者對它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反對。
17. 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時怎樣的社會現象。答: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社會現象。
18.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說明蓮花有什麼特點?答:莊重而高雅。
19. 「出淤泥而不染」寫出了蓮花什麼樣的品格?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E. 語文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文言文復習提綱

九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測試卷
出卷人:劉雅 測試時間100分鍾 滿分:100分
一、積累•運用
1.指出下列加點字讀音不同的一組(3分) ( )
A.請獻十金 胡不見我於王
B.鄰有敝輿而欲竊之 子墨子之守圉有餘
C.鄉為身死而不受 惠子相梁
D.入則無法家拂土 故患有所不辟也
2.指出下列加點詞的釋義相同的一組(3分) ( )
A.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也 人也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B.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C.人恆過然後能改 鵷鶵過之
D.已持臣守圉之器 是亦不可以已乎
3、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C、鄉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4、下列各句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B、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C、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 D、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5、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宋何罪之有——《公輸》——《墨子》——墨家
B、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儒家
C、捨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論語》——儒家
D、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惠子相梁》——《莊子》——道家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並釋義。(8分)
①公輸盤詘 ②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③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④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7.文學常識填空、默寫。(20分)
①墨子是 時期 家學派的創始人。
②《孟子》是 家經典之一,孟子,名 ,戰國時期鄒人。
③莊周, 時宋國人,是 家哲學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孟子認為造就人才的客觀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這樣,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觀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麼? ;
這篇短文表現了莊子怎樣的感情?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闡述的主要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觀點體現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讀下面的文字,從中歸納出一個論點。(4分)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步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二、閱讀
(一)公輸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曰。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
子墨子曰:」荊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荊有雲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粱肉之與糠糟也。荊有長松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綉之與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9.指出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解釋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才美不外見 於是見公輸盤 B.以牒為械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
C.子墨子九距之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D.楚王問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6分)
①殺所不足而爭有餘,不可謂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11.選文第一節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幾個動詞是什麼?反映了墨子怎樣的心態和精神?(4分)

12.墨子見到公輸盤,就請他幫助自己去殺人,而且進一步說可以『「獻金」,其真正的意圖是什麼?(3分)

(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3.選出用法不同的一項。(3分) ( )
A.之:多助之至 寡助之至 B.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不以物喜
C.者: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D.必:戰必勝矣 必為有竊疾矣
14.下列加點詞古今詞義不同的一項是(3分) ( )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C.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D.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5.下列短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 )
A.兵革之利——武器裝備的鋒利 B.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的界限
C.寡助之至——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 D.山溪之險——高山河流的險要
16.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 )
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7.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3分) ( )
A.第一段緊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中心論點,提出了論題。
B.第二段主要論述的是「天時不如地利」。
C.第三段中的一組排比句,主要是列舉事實來證明觀點。
D.第四段更進一步論述了「人和」的實質。
(三)魚我所欲也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8.選出詞義相同的一項。(3分) ( )
A.令:今為宮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與:呼爾而手之 所識貧乏者得我與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歷三世
D.為:鄉為身死而不受 或異二者之為
19.選出詞義不同的一項。(3分) ( )
A.此: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B.生:得之則生 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由是先主遂詣亮
D.身:鄉為身死而不受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20.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①乞人不屑( ) ②於我何加( )③失其本心( ) ④行道之人( )
21.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所識貧乏者得我與?

②鄉為身死而不受

22.文中舉例論證運用的一個成語典故是_____________。(3分)
23.這一段文字所證明的全文的中心論點是(3分)

第六單元
一、積累•運用 (22分)
1.給加點字注音。
①小信未孚( ) ②形貌昳( )麗 ③孀( )妻 ④始齔( )
⑤謗( )譏 ⑥窮匱( ) ⑦溯( )洄 ⑧好述(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①小惠求徧.民弗從也
②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3.指出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
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②小大之獄,雖不能查,必以情
③今齊地方千里
④明日徐公來
5.文學常識填空、默寫。
① 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為 、 、 三部分,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
②《愚公移山》選自 ,作者相傳是 時期的,他是 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③、夫戰, ,一鼓作氣, , 。(《曹劌論戰左傳》)

F. 九年級上冊語文字詞 古詩 文言文 人教版

第一單元
沁( qìn )園春、莽莽( mǎng)、紅裝素裹( guǒ)、分( fân )外、妖嬈(ráo)、稍遜( xùn )
風騷(sāo )、單( chán )於( yú)、 成吉思汗( hán )、數( shǔ)風流人物、今朝( zhāo )一代天驕(jiāo) 田圃(pǔ )、禁錮( gù)、留滯( zhì )、絲縷( lǚ)、蓑(suō)衣、喑( yīn)啞(yǎ)、 喧(xuān)嚷( rǎng )、襁( qiǎng )褓( bǎo )、潤如油膏( gāo )凝(níng )望、顫(chàn)動、螢( yíng )火蟲、朦( mãng )朧( lïng ) 、閃爍( shuî)僵( jiāng )硬、蟈蟈( guō)蛐蛐( qū)、昏暈( yūn)、樹籬( lí)、棲( qī)息、彈( tán )琴子彈( dàn ) 、茸茸( rïng ) 、溫聲細語 第二單元
百丈禪(chán)師、斷章(zhāng)取義、旁騖(wù)、承蜩(tiáo)、佝(gōu)僂(lïu)褻(xiâ)瀆(dú)、駢(pián)進、強聒(guō)不舍、忠心耿耿(gěng )、層累(lěi)勞累(lâi)、果實累累(lãi)、討伐(fá)、赦(shâ)免、隕(yǔn)落、詛(zǔ)咒(zhîu)污衊(miâ ) 、媚(mâi)上欺下、靈柩(jiù)、凌 (líng)駕、訴訟(sîng)、深邃(suì)浩瀚(hàn ) 、睿(ruì)智、彌(mí)留、曙(shǔ)光、兼(jiān)而有之、恪(kâ)盡職守、憐憫(lián mǐn) 鞠(jū)躬(gōng)、吶(nà)喊、恐怖(bù)、自以為是、惱羞成怒、 寬恕(shù) 、蘊(yùn)涵(hán)、不屈不撓(náo)、惦(diàn)念、舐(shì)犢(dú)之情、庸(yōng)碌、頹(tuí)廢、重蹈覆轍(zhã)、灰燼(jìn)、刻骨銘(míng)心、涕(tì)泗(sì)橫流、 枘(ruì)鑿(záo) 、羲(xī)皇、扶掖(yâ)、憑吊、諛(yú)詞、廓(kuî)然無累、氣吞斗(dǒu)牛、日以繼夜、忐(tán)忑(tâ)、繁衍(yǎn)、一抔(pïu)黃土、化為烏有、迷惑不解、無與倫( lún)比、怒不可遏(â )、無何奈何、勃然大怒、佇(zhù)立凝視 第三單元
陰晦(huì)、 心緒(xù)、寓(yù)所、猹(chá)、獾(huān )、五行(xíng)缺土、弶(jiàng)、腳踝( huái)、祭祀(sì)、潮汛(xùn)、髀(bì)骨、寒噤( jìn ) 、愕(â)然、鄙(bǐ)夷(yí)、嗤(chī)笑、瑟(sâ)索、深黛( dài) 、惘(wǎng )然、隔膜(mï)、恣(zì)睢(suī)置之不理、嬉(xī)鬧、一落千丈、覓(mì)食、歇(xiē)斯底里、摻(cān)雜撅(juē)斷、倉皇逃竄(cuàn)、戳(chuî)穿、摳(kōu )出、肥碩(shuî)、茬(chá)嚼(jiáo)著、棧(zhàn)橋、牡(mǔ)蠣(lì ) 、蚝(háo )、拮(jiã)據(jū)、煞(shà)白別墅(shù)、撬(qiào)開、與日俱增、襤(lán)褸(lǚ)、闊綽(chuî)、狼狽不堪、神色狼狽、神色張皇、莫名其妙、鄭重其事、窸窸(xī)窣窣(sū)、蜷(quán)伏、抽泣(qì)、抽噎(yâ)、發窘(jiǒng)、嘟囔(nāng) 、恍(huǎng)惚(hū)、棱(lãng)角斬釘截(jiã)鐵、書聲琅琅(láng) 第四單元
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鍥(qiâ)而不舍、不言而喻(yù) 堅貞不渝(yú)、持之以恆(hãng)、輕而易舉、丁肇(zhào)中、朱熹(xī) 格物致(zhì)知、袖(xiù)手旁觀、彷(páng)徨(huáng)、不知所措、怡(yí)情
傅(fù)彩、文采藻(zǎo)飾、矯(jiǎo)、鄙(bǐ)、詰(jiã)難、味同嚼(jiáo)蠟、滯(zhì)礙睾(gāo)腎、吹毛求疵(cī) 、要訣(juã)、狡黠(xiá)、倫(lún)理、狂妄(wàng)自大、咬文嚼(jiáo)字、豁(huî)然貫通、闡(chǎn述、開卷(juàn)有益、玄(xuán)虛、誆(kuāng)騙、省(xǐng)悟、脊(jǐ)梁、慨(kǎi)嘆、誣蔑(miâ)、瀕(bīn)臨、祈(qí)禱(dǎo)、渺(miǎo)茫、前仆(pū)後繼、抹(mî)殺、 第五單元
趲(zǎn)行、嗔(chēn)、尷(gān)尬(gà)、這廝(sī)、朴(pō)刀、恁(nân)地
省(xǐng)得、兀(wù)自、慪(îu)氣、喏(nuî)喏連聲、濠(háo)州、面面廝覷(qù)、聒(guō)噪(zào)、逞(chěng)辯、庖(páo)官、雞肋(lâi)、夏侯惇(dūn)、恃(shì)才放曠、湯匙(chí) 、食訖(qì) 、佯(yáng)驚、大簏(lù)、譖(zân)害、麾(huī)下、綽(chāo)刀、沉吟(yín)、稟(bǐng)請、高阜(fù)、惑(huî)亂、拈(niān)弓搭箭、作揖(yī)、帶挈(qiâ)、相(xiàng)公、醺醺(xūn)、
第一單元
沁( qìn )園春、莽莽( mǎng)、紅裝素裹( guǒ)、分( fân )外、妖嬈(ráo)、稍遜( xùn )
風騷(sāo )、單( chán )於( yú)、 成吉思汗( hán )、數( shǔ)風流人物、今朝( zhāo )一代天驕(jiāo) 田圃(pǔ )、禁錮( gù)、留滯( zhì )、絲縷( lǚ)、蓑(suō)衣、喑( yīn)啞(yǎ)、 喧(xuān)嚷( rǎng )、襁( qiǎng )褓( bǎo )、潤如油膏( gāo )凝(níng )望、顫(chàn)動、螢( yíng )火蟲、朦( mãng )朧( lïng ) 、閃爍( shuî)僵( jiāng )硬、蟈蟈( guō)蛐蛐( qū)、昏暈( yūn)、樹籬( lí)、棲( qī)息、彈( tán )琴子彈( dàn ) 、茸茸( rïng ) 、溫聲細語 第二單元
百丈禪(chán)師、斷章(zhāng)取義、旁騖(wù)、承蜩(tiáo)、佝(gōu)僂(lïu)褻(xiâ)瀆(dú)、駢(pián)進、強聒(guō)不舍、忠心耿耿(gěng )、層累(lěi)勞累(lâi)、果實累累(lãi)、討伐(fá)、赦(shâ)免、隕(yǔn)落、詛(zǔ)咒(zhîu)污衊(miâ ) 、媚(mâi)上欺下、靈柩(jiù)、凌 (líng)駕、訴訟(sîng)、深邃(suì)浩瀚(hàn ) 、睿(ruì)智、彌(mí)留、曙(shǔ)光、兼(jiān)而有之、恪(kâ)盡職守、憐憫(lián mǐn) 鞠(jū)躬(gōng)、吶(nà)喊、恐怖(bù)、自以為是、惱羞成怒、 寬恕(shù) 、蘊(yùn)涵(hán)、不屈不撓(náo)、惦(diàn)念、舐(shì)犢(dú)之情、庸(yōng)碌、頹(tuí)廢、重蹈覆轍(zhã)、灰燼(jìn)、刻骨銘(míng)心、涕(tì)泗(sì)橫流、 枘(ruì)鑿(záo) 、羲(xī)皇、扶掖(yâ)、憑吊、諛(yú)詞、廓(kuî)然無累、氣吞斗(dǒu)牛、日以繼夜、忐(tán)忑(tâ)、繁衍(yǎn)、一抔(pïu)黃土、化為烏有、迷惑不解、無與倫( lún)比、怒不可遏(â )、無何奈何、勃然大怒、佇(zhù)立凝視 第三單元
陰晦(huì)、 心緒(xù)、寓(yù)所、猹(chá)、獾(huān )、五行(xíng)缺土、弶(jiàng)、腳踝( huái)、祭祀(sì)、潮汛(xùn)、髀(bì)骨、寒噤( jìn ) 、愕(â)然、鄙(bǐ)夷(yí)、嗤(chī)笑、瑟(sâ)索、深黛( dài) 、惘(wǎng )然、隔膜(mï)、恣(zì)睢(suī)置之不理、嬉(xī)鬧、一落千丈、覓(mì)食、歇(xiē)斯底里、摻(cān)雜撅(juē)斷、倉皇逃竄(cuàn)、戳(chuî)穿、摳(kōu )出、肥碩(shuî)、茬(chá)嚼(jiáo)著、棧(zhàn)橋、牡(mǔ)蠣(lì ) 、蚝(háo )、拮(jiã)據(jū)、煞(shà)白別墅(shù)、撬(qiào)開、與日俱增、襤(lán)褸(lǚ)、闊綽(chuî)、狼狽不堪、神色狼狽、神色張皇、莫名其妙、鄭重其事、窸窸(xī)窣窣(sū)、蜷(quán)伏、抽泣(qì)、抽噎(yâ)、發窘(jiǒng)、嘟囔(nāng) 、恍(huǎng)惚(hū)、棱(lãng)角斬釘截(jiã)鐵、書聲琅琅(láng) 第四單元
根深蒂(dì)固、孜孜(zī)不倦、汲(jí)取、鍥(qiâ)而不舍、不言而喻(yù) 堅貞不渝(yú)、持之以恆(hãng)、輕而易舉、丁肇(zhào)中、朱熹(xī) 格物致(zhì)知、袖(xiù)手旁觀、彷(páng)徨(huáng)、不知所措、怡(yí)情
傅(fù)彩、文采藻(zǎo)飾、矯(jiǎo)、鄙(bǐ)、詰(jiã)難、味同嚼(jiáo)蠟、滯(zhì)礙睾(gāo)腎、吹毛求疵(cī) 、要訣(juã)、狡黠(xiá)、倫(lún)理、狂妄(wàng)自大、咬文嚼(jiáo)字、豁(huî)然貫通、闡(chǎn述、開卷(juàn)有益、玄(xuán)虛、誆(kuāng)騙、省(xǐng)悟、脊(jǐ)梁、慨(kǎi)嘆、誣蔑(miâ)、瀕(bīn)臨、祈(qí)禱(dǎo)、渺(miǎo)茫、前仆(pū)後繼、抹(mî)殺、 第五單元
趲(zǎn)行、嗔(chēn)、尷(gān)尬(gà)、這廝(sī)、朴(pō)刀、恁(nân)地
省(xǐng)得、兀(wù)自、慪(îu)氣、喏(nuî)喏連聲、濠(háo)州、面面廝覷(qù)、聒(guō)噪(zào)、逞(chěng)辯、庖(páo)官、雞肋(lâi)、夏侯惇(dūn)、恃(shì)才放曠、湯匙(chí) 、食訖(qì) 、佯(yáng)驚、大簏(lù)、譖(zân)害、麾(huī)下、綽(chāo)刀、沉吟(yín)、稟(bǐng)請、高阜(fù)、惑(huî)亂、拈(niān)弓搭箭、作揖(yī)、帶挈(qiâ)、相(xiàng)公、醺醺(xūn)、

21、《陳涉世家》(司馬遷)
原文: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上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銍、酇、苦、柘、譙,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22、《唐雎不辱使命》(《戰國策》劉向)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3、《隆中對》(陳壽)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24、《出師表》(諸葛亮)

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25、《詞五首》

【1】《望江南•梳洗罷》(溫庭筠)
原文: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蒴洲。

譯文:
梳洗化妝已罷,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眺望)。過完了上千隻船兒都不是(心上人船隻),只有日落前的余輝含情凝睇著悠悠江水,(讓人日日)愁腸寸斷於白蒴洲頭。

【2】《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重重疊疊的山峰里,長煙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可是燕然還未刻上平胡的功績,回歸無法預計。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徵人不能入寐,將軍頭發花白,戰士灑下眼淚。

【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
原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我雖年老卻興起少年打獵的熱狂,左手牽著犬黃,右手舉起鷹蒼。戴上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領隨從千騎席捲平展的山岡。為了報答全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郎。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麼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朝著西北瞄望,奮勇射殺敵人天狼。

【4】《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李清照)
原文: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譯文:
春風停息,百花落盡,花朵化作了香塵,天色已晚還懶於梳頭。風物依舊是原樣,但人已經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訴說苦衷,眼淚早已先落下。
聽說雙溪春光還好,也打算坐只輕舟前往觀賞。只是恐怕漂浮在雙溪上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憂愁。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原文: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燈,端詳寶劍,夢醒時,扎在一起連接的軍營都吹響了號角。在軍營里,分賞給部下大塊烤熟的牛肉,各種樂器演奏著邊塞雄壯的軍歌。秋高氣爽,戰場上正在檢閱軍隊。
戰馬像的盧一樣飛快的賓士,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樣驚響。本想完成君王恢復中原的統一大業,贏得生前死後的美名聲。可惜現在滿頭白發已經叢生!

附:課外古詩詞背誦

1、《觀刈麥》(白居易)
原文: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譯文:
莊稼人很少空閑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間一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
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
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裡,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
兩腳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樑灼烤著火般的太陽。
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
更有那些窮苦的婆娘,抱著嬰兒在他們一旁。
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
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悲傷:
「俺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飢荒。」
如今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
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成年價到頭來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好不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遺忘

2、《月夜》(劉方平)
原文: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譯文:
夜深了,月兒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還映照在月光中;
橫斜的北斗星和傾斜的南斗星掛在天際,快要隱落了。
就在這更深人靜、夜寒襲人的時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
你聽,冬眠後小蟲的叫聲,第一次透過綠色紗窗傳進了屋裡。

3、《商山早行》(溫庭筠)
原文: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4、《卜運算元•詠梅》(陸游)
原文: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5、《破陣子》(晏殊)
原文: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6、《浣溪沙》(蘇軾)
原文: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7、《醉花陰》(李清照)
原文: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原文: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9、《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
原文: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
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10、《朝天子•詠喇叭》(王磐)
原文: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往來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復習人教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