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一篇《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的論文
抓住 現基本 農村 教師的素質水平 這樣 你就能知道了
B. 對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專家有什麼評議
正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也是有效學習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學語文版口語交際教學也不權例外。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老師都認為有必要在考試中加進口語方面的測試。在調查實施口語交際教學最困難的選項:不考試,缺乏教材,教學時數不夠,上級主管部門不支持,學生沒興趣,學生之間差異大,教師缺乏教學能力。各選項都有所涉及,但比例最大的還是"不考試"。所以,我國口語交際教育專家王群指出:要想引起師生對語文交際的認識。
C. 如何開展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
一、情境策略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語言活動,離開了「特定的情境」就無法進行。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應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
(一)話題貼近生活
話題貼近學生生活,這是交際具有「實際意義」的前提,這就要求從學生的生活中去尋找交際的話題,如「有趣的動物」,「我是怎麼過生日的」等。
為保證話題與學生的生活貼近,必須活用教材。口語交際的教材與閱讀教材不同,後者是學習的範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個話題。總體上,教材安排的話題,努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樂說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是,學生生活閱歷或環境不同,知識經驗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話題可能貼近了部分學生,卻難免遠離了另一部分學生。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活用手中的教材。
(二)動機來自生活
活動的動因來自於動機,動機又來自於需要,而激起學生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徑是呈現生活情境。
1.呈現真實的生活情境,即在課堂上直接呈現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現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會生活,引發交際的需要和動機,以真人為對象,以真事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真實的交際活動。「打電話」就屬於這種情形。
2.創設虛擬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投入交際活動。例如,口語交際的話題是「介紹家鄉的景物」。上課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有位外國遊客來到我們家鄉,對這里的景物很感興趣,請你做小導游,幫他介紹介紹,怎麼樣?這樣一來,虛擬的情境具有「實際意義」,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交際動機。
二、訓練策略
(一)活動多元
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多層次、多形式地營造交際環境。
多層次是指在二人、小組、班級等各個層次上開展交際活動。二人交際可以是同桌、好友、師生,小組交際可以是課內學習小組、課外學習小組、社區活動小組等。
多形式是指口語交際活動的形式不拘一格,如「課前一分鍾新聞」「學校一日生活談」「身邊的人和事」等活動。
多渠道是指口語交際的渠道要多,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分為學校、家庭、社會三條渠道。這三者有機結合,互通信息,形成交際網路,構成信息影響的全方位狀態。除了口語交際課,還可以利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和組織班隊活動、社區活動以及社會調查等校外實踐活動,以拓展交際的空間。
互動多樣化。口語交際教學的互動方式很多,主要有:1.生生互動。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2.師生互動。轉換角色,開展平等交流。3.群體互動。指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或者全班式的集體討論,甚至包括走出課堂與社會交流。4.人景互動。指學生和環境、情境、事件等之間的互動。
(二)學會傾聽
「聽」是口語交際的第一步,因此要教會學生善做「傾聽者」,只有聽清楚、聽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橋梁,才能提高「說」的質量。
首先引導學生能夠聽懂別人簡短的說話。例如,在教學《小兔運南瓜》時,先讓一部分學生說說自己想的辦法,另一部分學生聽。然後請聽的一方匯報:「我聽懂了……」緊接著,匯報者還要征詢原說話者的意見:「請問我說得對不對?」這樣一來,學生的傾聽有了目標,聽者和說者的地位又隨著交流的需要不斷轉換,成為真正互動的口語交際。
其次,在聽懂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聽出一些要點,加進自己的思考,嘗試對對方的話作出自己的判斷。
三、評價策略
學生經過口語交際訓練之後,其交際能力達到何種程度,最終還需要一定的評價、反饋。
反饋的信息要有針對性,才能讓學生反思問題,改善提高;反饋的信息需要及時的傳遞給學生,才能讓學生適時改進。
教師要不斷地以積極、寬容的態度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評價的語言要謹慎,多鼓勵,少批評,旨在讓學生養成交際的意識和行為。
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應當主要採用口頭考查的形式,也可適當地採用書面測試的形式。口語交際能力的書面測試題應包括測試傾聽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