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四年級小學生下學期人教版的教材啊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四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三、四年級都是中年級。四年級上冊的教材沿襲了三年級的結構體例,保持了三年級教材的基本特點,但教學要求略有提高,教學內容和編排方式也有些新的變化。
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作一簡單介紹,並對如何憑借教材改進語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本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該字列入要求認識的字為止;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時不再注音;選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弧。課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變調或讀輕聲,將在教參中加以提示,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時參考。
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使用過前幾冊教材的老師,對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已經有所了解。下面結合四年級上冊教材的實際,從四個方面加以介紹。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要編好教材,用好教材,都必須明確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續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與發展。
我們在編寫四年級上冊教材時,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並且注意階段性目標之間的聯系與銜接,力求准確體現語文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
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如,課程標准在總目標第一條提出的:「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一條,在各個學段的階段目標中都沒有再提。顯然,這是個既教學習語文,又教學習做人的大問題,各個年段的語文教學都必須重視,在各項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都必須滲透。再如,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提出的「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後續的幾個學段沒有與之照應的提法。因為像這類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不好從程度上劃分出層次,但是能否養成讀書興趣和讀書習慣,是件人生大事,將影響學生一生的幸福和發展。第一學段提出來了,就應該貫穿始終。為了落實這些一以貫之的目標,我們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我們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
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
例如,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識字、寫字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不斷復習鞏固。四年級上冊教材在每組課文後安排了「詞語盤點」,就是結合本組所學課文來復習會認、會寫的字的一種措施。
又如,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准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准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四年級上冊教材對默讀作了較具體的安排,希望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達到「初步學會默讀」的目標。
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四年級上冊教材,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和積累語言方面,採用多種形式,作了具體的安排。
課程標准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為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為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年級上冊教材,較好地體現了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老師們鑽研教材進行教學時,要在准確把握和具體落實教學目標上下功夫,這對用好教材、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圍繞專題精選課文。
每組都圍繞專題精選文質兼美的文章作課文,力求內容涉及面寬,內涵豐富,語言規范。如,第一組的專題是自然奇觀,所選的4篇課文,涉及山、水、樹、雲,有的描寫了稀世罕見的自然景觀,有的則是寫出了常見的自然現象中的「奇」。其中《觀潮》所描寫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就是天下奇觀,《雅魯藏布大峽谷》則是20世紀末才發現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發現和論證,是我國幾代科學家艱辛努力的結果。學生通過閱讀,在欣賞這些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的同時,也會為科學家的奉獻精神而贊嘆,為祖國的人傑地靈而自豪。
再如,第四組「作家筆下的動物」,選入的都是著名作家的文章。前兩篇分別是豐子愷的《白鵝》和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的《白公鵝》,是不同作家寫同一種動物;後兩篇是老舍先生的《貓》和《母雞》,是同一作家寫不同的動物。這樣的幾篇課文,這樣的編排,便於學生通過比較體會表達方法的異同。
第八組「科技成就」,選入的4篇課文也很有特色。第一篇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的《呼風喚雨的世紀》,雖然只有短短的六百字左右,但高屋建瓴地概述了20世紀的這一百年科技發展創造的種種奇跡,很有氣勢,使人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印象極為深刻。緊接著的三篇文章《電腦住宅》《飛向藍天的恐龍》《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內容新穎有趣,從不同角度介紹了科學技術方面的新發現和新發明。其中《飛向藍天的恐龍》和《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反映的是我國的科技新成就,更是令人鼓舞和興奮。
2.各項教學內容都圍繞本組專題。
每組的課文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例如第一組,在「導語」中就點出「大自然像一位魔術師,它的傑作,常常令人驚嘆與震撼」,要求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畫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就是讓學生互相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先口頭交流,再寫下來。「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讓學生積累的也是描寫自然奇觀的佳句。
再如第六組,「導語」中點出「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愛,使人間充滿溫暖。古今中外流傳著無數頌揚人間真情的故事」。「口語交際」是讓學生練習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向需要安慰的人進行安慰;「習作」則是觀察「勝似親人」這幅圖畫後,把從圖上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寫下來,或者寫一個真實的體現人間真情故事。這樣的口語交際和習作,都是在引導學生表達互相關愛的真情。該組的「語文園地」還安排了描寫友情的古詩《過故人庄》、頌揚醫生醫德和醫術的成語故事《杏林春滿》。
其餘各組的情況也大體如此。可以這樣說,除了「語文園地」中的「趣味語文」,其他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基本上都是圍繞本組專題安排的。
3.每組的前後內容互相聯系,環環相扣。
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
首先,注意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通過略讀課文前的連接語,很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的學習。例如,在第一組《火燒雲》一課前面有這樣的連接語:「江潮,峽谷,榕樹,鳥兒……這些美好的景物像一幅幅圖畫,使人回味無窮。讓我們把視線轉向空中,去欣賞那美麗的晚霞。認真讀讀課文,隨著課文的描繪,想像火燒雲那絢麗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樣承前啟後,就把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學習連成一體,而且體現了學習能力的遷移運用。
同時,許多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等活動,大多在前面有布置,有鋪墊。例如,第二組的專題是「觀察與發現」,習作要求寫自己近來觀察中的發現,或者整理寫的觀察日記。這在前面的學習中有多處引導。在《爬山虎的腳》一文後,有兩個小夥伴的對話:「我想泡點豆子,每天去看看它們有什麼變化。」「我想和小林一起去觀察蜻蜓的飛行,還要把觀察結果記下來。」還安排了「閱讀鏈接」,介紹托爾斯泰隨身帶著筆記本,堅持寫日記的故事。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仔細觀察,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連續觀察的。有了這樣的准備,習作就有了基礎,習作也就成了學生展示自己觀察與發現成果的一種需要。
圍繞專題選編課文,圍繞專題整合各項學習內容,並使前後學習活動互相聯系,環環相扣,就使每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在憑借教材進行教學時,要注意這一編寫特點,做到瞻前顧後,整組備課,整組設計安排教學,發揮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
這些泡泡,有的是思考對詞語的理解,如,《蟋蟀的住宅》中的「『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呢?」《呼風喚雨的世紀》中的「『發現』與『發明』有什麼區別呢?」有的是體會用詞的精妙,如,《頤和園》中的「『慢慢地滑過』中的『滑』字用得真好」;有的是設法理解句段的內容,如,《爬山虎的腳》中的「我來畫一畫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有的是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如,《白鵝》中的「聯繫上下文,我體會到了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還有的是讀了課文產生的聯想,如,《去年的樹》中的「這時候鳥兒會怎麼想呢?」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邊讀邊想,自讀自悟。通過這樣的反復實踐,學生就能逐漸領悟到讀書時應該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麼想,從而提高自己讀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
有的是自己提出朗讀、積累的要求,例如,「我要有感情地讀一讀,並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課文中許多地方是把蟋蟀當作人來寫的,如『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台上彈琴。』我要找出這樣的句子讀一讀,再把它們抄下來。」有的是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探究,例如,《鳥的天堂》後的「我有一些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如,課文里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有的是就某個特別感興趣的問題與大家交流感受,例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後的「讀了課文我很受啟發,我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寫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體會」。這樣的編排,有利於促進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有利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學,學會與老師、同學合作學習。
3.「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我的發現」,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一些語言現象,發現一些語文學習的規律和方法。「展示台」為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能的機會,使學生不斷產生成就感。「寬頻網」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搜集資料,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這些欄目,都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創造了條件,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聰明才智得到了發揮。
「我的發現」這個欄目從一年級下冊就已開始安排,隨著年級的升高,發現的范圍逐步擴展。前三年,主要由學生自己發現識字方法,發現詞句中一些帶規律性的現象,到四年級,進一步擴展到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四年級上冊的8個「我的發現」中,有3個是關於詞句運用方面的發現,分別是:明貶實褒的語言現象、用熟知的事物來進行比照的方法,廣告中亂改成語的錯誤做法;有4個是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還有一個是發現童話的一些基本特點。由於發現的內容比以前豐富了,「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相應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4.每組課文後安排了「詞語盤點」,這是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一種形式。
「詞語盤點」中所列詞語只是保底的基本要求,學生的自查自測可不限於此,還可補充自己在本組課文學習中注意到的其他詞語,甚至是課外語文學習中積累的詞語。通過自查自測,在字詞學習方面做到「下能保底,上不封頂」。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例如,《呼風喚雨的世紀》中講到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課後安排了一個選做題:「我要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聽,請他們說說科技發展帶來的變化。」我們覺得,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無論老年人、中年人還是青年人,對於這幾十年、十幾年乃至近幾年來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都是有所感受的。讓孩子向成年人作些了解,聽聽他們舉出的前後對比的例子,對課文的理解就加深了。而且這個過程本身也是一次語言交際的實踐活動。再如「語文園地四」中,學生交流發現明貶實褒的語言現象,聯繫到自己的媽媽在向別人講到自己時也常常是這樣的語氣。經過這一啟發,估計許多孩子都能有類似的體會,對這種語言現象也就加深了理解。還有「語文園地四」趣味語文中那茶杯蓋上的五個字,按順時針方向,不管從哪個字開始讀都可以,既能使學生感受漢語的魅力,又能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引向生活。
2.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
引導學生在課外多讀好書,是體現教材開放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四年級上冊教材在部分課文後面增加了「閱讀鏈接」,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後面,鏈接了周恩來東渡日本前所寫的著名詩篇;在《貓》的後面鏈接了周而復和夏丏尊寫的兩則描寫貓的片斷。這不僅適當擴展了課文的學習,還能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如果有條件,他們可能會把這些相關的材料找來閱讀。
我們還計劃從四年級上冊開始,每冊都向學生推薦幾本好書。四年級上冊推薦的是《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推薦的方法,一是在相關課文後面的「資料袋」中重點介紹了《格林童話》,在《卡羅納》後的「資料袋」中介紹了《愛的教育》。二是讓學習夥伴交流對這兩本書的閱讀,如,在「語文園地三」的「展示台」中,有學生說「我讀完了《格林童話》」;《卡羅納》一文後有個泡泡:「課文寫得真感人。我要把《愛的教育》這本書找來讀一讀。」課程標准規定,中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要達到這樣的閱讀量,應該引導讀整本的書。我們設想,學生從四年級到六年級,如果在課外能有計劃地讀上十來本好書,對於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大有好處的。教材中還結合部分課文的學習,提出搜集有關資料的要求。學生帶著任務去找材料,甚至到圖書館去看書,上網去搜尋,課外閱讀的面就更寬了。
3.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
本冊所安排的口語交際話題,既圍繞各組專題,又大多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提取的。例如「我看到了……」這種看圖畫,比眼力,是學生平時愛玩的游戲;交談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觀察的發現,是學生經常談論的話題;「我們的奇思妙想」,順應了孩子喜歡想像、幻想的特點,為他們提供暢談奇思妙想的機會;表示感謝與安慰,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用到的應對交際能力;「保護文物」是全社會都應關注的問題,學生學習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課文,閱讀了有些地方長城遭破壞的資料,對於如何「保護文物」也會有感而發,有話要說。這些話題從生活中來,通過口語交際,既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應對能力,又能引起學生對生活的關注,提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習作,也就順應了學生表達的願望,使習作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他們的想像世界,習作也就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了。
4.安排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從每個專題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寫觀察日記,搜集、交流資料等活動。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語文實踐活動更加豐富多樣。如,「中外童話」這一組,學生在課內外讀童話,還自己寫童話、續編童話,講童話、演童話,在「展示台」中學生還展示辦的關於童話的牆報和小組編的童話故事集。再如,「成長的故事」這一組,學生通過閱讀、調查訪問、寫信等多種方式,了解名人、親人或同伴的成長故事,然後用寫文章、講故事、編短劇、辦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這樣的安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此外,教材中還安排了選讀課文和適量的選做題,體現了教材的彈性。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靈活地運用教材。還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當時、當地的語文學習資源,使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更緊密地結合起來。
⑵ 語文書三年級上冊69頁孔子的資料袋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專思想家和教育家。據屬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倫語》,這本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受到後人的廣泛尊敬。人們修建孔廟紀念他。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
孔子的學說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有的國家和地區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
⑶ 語文書三年級上冊69頁孔子的資料袋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專和教育家屬。據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倫語》,這本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受到後人的廣泛尊敬。人們修建孔廟紀念他。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
孔子的學說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有的國家和地區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
⑷ 小學三年級 人教版 語文上冊 期末考試試卷或練習
第八單元復習1、 看拼音寫詞(讀讀寫寫 讀讀記記)、 把四字詞補充(讀讀寫寫 讀讀記記 日積月累)3、 按要求改寫句子(擴句 改病句 「把」字句)4、 必背內容(26課第9自然段 25課全文及注釋)5、 第138頁資料袋6、 一、 主要內容 中心思想1、《伯牙絕弦》講的是俞伯牙因為鍾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的故事。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2、《月光曲》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作者借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既表現了大音樂家貝多芬對窮苦人民的同情和熱愛,又表現了他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才華,同時也告訴人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像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三、詞句理解(1)對句子的理解。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裡想到高山,鍾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裡想到流水,鍾子期(如痴如醉,擊節稱快):「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讀了這個句子,我們對「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鍾子期欣賞水平同樣高超。體會鍾子期發自內心的贊嘆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時欣喜若狂的心情。②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不管伯牙心裡想到什麼,鍾子期都能准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鍾子期能真正聽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鍾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這才是知音啊!③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這里指伯牙把鍾子期當做他的知音。「復」,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鍾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於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2)對詞語的理解。 伯牙絕弦:絕,斷絕。伯牙因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彈琴。比喻知己喪亡後,棄絕某種專長愛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①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聽貝多芬的音樂會是盲姑娘一直以來的願望,而盲姑娘把這夢寐以求的願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說明了她對哥哥的體諒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說的「音樂會入場券太貴,咱們又太窮」話中含有的不安和痛楚之意,她對自己說的那句話感到不安和後悔。這「隨便說說」,讓我們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讓我們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澀,更讓我們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種被生活所迫,而強壓住內心對音樂熱愛的無奈。是啊,生活本來就已經很艱難了,聽貝多芬的音樂會是多麼奢侈而又無望的事啊!②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多純熟」,是說彈奏的技能熟練;「多深」,是說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現出來了。句子中的兩個「您」讀起來不一樣,第一個是表示猜想,語調稍延長一些。後來她做出了判斷,貝多芬正在附近旅行演出,這樣高超的演奏技巧,只有貝多芬才行,因此第二個「您」就很肯定。夢寐以求的願望變成現實,盲姑娘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盲姑娘的這幾句話使貝多芬十分激動,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這么愛音樂,又這樣懂音樂,這是知音啊!正因為遇到了知音,貝多芬才產生要為她彈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創作的激情頓時而生。③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清幽」,秀麗、幽靜。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麼朦朧,那麼美,就連破舊的茅屋也顯得詩情畫意。這樣的美,蓋過了茅屋裡的窮困和凄涼。此情此景,深深打動了貝多芬,他「望瞭望」窮兄妹倆,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樂應當給予窮苦而又愛好音樂的人們,這樣想著,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鍵來。④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微波粼粼」,微小的波浪閃閃發光,形容水清澈的樣子。「霎時間」,極短的時間。皮鞋匠聽著貝多芬的琴聲,聯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麗畫面。第一幅:月亮剛從「水天相接」處升起,海面上「灑遍銀光」。此刻,貝多芬輕輕地按著琴鍵,音樂輕幽、舒緩。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現了「一縷縷輕紗似的微雲」。隨著景象的變化,音樂氣勢逐漸增強,曲調出現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強音樂驟然響起。浪花「涌過來」,氣勢兇猛,音樂高昂激越,節奏越來越快。多麼美麗的畫面,多麼豐富的聯想!時而舒緩,時而明快,時而悠揚,時而激烈。清新、夢幻的境界,優美、和諧的曲調,讓我們不得不嘆服貝多芬高超的技藝。⑤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恬靜」,形容姑娘被音樂喚起了想像後,臉上表現出來的專注、平靜的神色。臉上是「恬靜」的,心裡是舒適、安逸的。「彷彿」,指哥哥看陶醉在琴聲中的妹妹,從妹妹專注而平靜的神情中產生的感覺,感覺妹妹也和自己一樣,被琴聲帶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波濤洶涌」,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是多麼寬闊自由的天地,又是多麼光明、美好的景象,這正是兄妹倆所嚮往的情景。貝多芬的琴聲帶給了兄妹倆無窮無盡的想像。音樂,真的是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2)對詞語的理解。斷斷續續:時斷時續,本文指琴聲不連貫。陶醉: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課文中指優美的琴聲讓兄妹倆聽得入迷,似乎忘掉了周圍的一切。蘇醒:昏迷後醒過來。課文中指窮兄妹倆從美妙的音樂中回過神來。27、蒙娜麗莎之約一、 課文簡說 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細致地展現了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天才的想像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傳神的語言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用精煉而飽含激情的語言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筆洗練,文字淺顯流暢,可謂是介紹藝術品的傳神之作。二、詞語解釋交涉:互相商量解決彼此間相關的問題。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仔細體會。形容意味深長,值得細細體會。轉瞬即逝:瞬,一眨眼,轉眼;逝,消失。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璀璨:形容玉石的光澤鮮艷奪目。 28、我的舞台一、課文簡說課文以「我」的成長為「線索」,圍繞「舞台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通過「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戲』」;「剛會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親『演戲』」;六歲時,「拜師學藝」以及幾年後,在大師前面認真演戲等一個個有趣而充滿童稚的小故事,反映了在「藝術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氣和力量讓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時,作者還含蓄地闡述了「老實做人,認真演戲」的道理。
⑸ 三年級語文下冊評價十五烏鴉人阿凡思的答案
詠柳賀知章《詠柳⑴》唐·賀知章碧玉⑵妝成⑶一樹⑷高,萬條垂下綠絲絛⑸。不知細葉誰裁⑹出,二月⑺春風似⑻剪刀。注釋⑴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⑵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⑶妝成:裝飾,打扮。⑷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⑺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⑻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詩今譯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像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詩詞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注釋:1、春日:春天。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詩人的好心情.3、尋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5、濱:水邊,河邊。6、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7、東風:春風。8光景:風光。簡析: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賞析: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名句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唐-林傑-乞巧【年代】:唐【作者】:林傑【題目】:乞巧【內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作者簡介】: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賞析】: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後資料袋的內容,感受人們過節時的喜悅。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要引導學生結合全詩的理解,進一步體味詩中展示的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嫦娥(唐)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作者介紹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全部注釋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恆娥竊以奔月。"恆又作姮。2.雲母屏風:嵌著雲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韻譯】: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賞析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葯成仙以後,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麼?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麼?作者顯然並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著更有意義。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人們去思考。前人於此詩有自傷不遇、懷人、悼亡、諷女冠等諸說。劉、余《集解》雲:「悼亡說最不可通。……而自傷、懷人與女冠三說,雖似不相涉,實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實已暗透作者自身處境與心境。嫦娥竊葯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靜,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之蔑棄庸俗,嚮往高潔而陷於身心孤寂之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宋代蘇軾在《水調歌頭》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有人把李商隱的詩意和蘇軾的詞意合起來。作一副對聯,對她的奔月進行概括:「靈葯應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幾時有,怕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勝寒。」
⑹ 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學評第十三頁我的資料袋
你好,你說三年級科學下冊學評第13頁我的資料袋,這道題不會是嗎?我想問一下,你知道這個書是人教版還是其他版本的,你要說清楚哦,一般他們都是在作業班裡面去搜,然後問那些學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