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探究,也就是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性的探究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語文課程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這個基礎也就是基本的語文素養,這個基本的語文素養,能夠滿足學生現在和將來的社會生活基本需要,能夠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基本保障。聽、說、讀、寫樣樣本領都少不了。比如說,一個孩子在應聘工作時較好的通過了筆試,但到了面試的時候卻木訥慌張、吞吞吐吐、辭不達意,不能落落大方地與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樣。所以我們語文教師最具體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就是想方設法加快提高孩子們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速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探究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研究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和藝術性
把握和處理教材,設計教程太重要了!居高 才能臨下,游刃才能有餘。教學設計是對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第一線工作的能力最大的考驗了,我們要增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意識,提倡積極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科學的教學設計,使我們廣大的語文教師能互相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當然,最重要的是老師們要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根據學生的狀況,更要根據《語文教學標准》的精神,獨樹一幟,百花齊放。這里,僅僅是本人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的一點摸索而已,僅作參考。
1、三維設計,相互滲透,螺旋上升:一般說來,過去的語文教學設計,是平面的,比較單一的,因而顯得比較單薄,較片面。語文知識部分,教師們比較容易把握;至於能力,則較為籠統;到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層,就可管可不管了。而新課標採用了三個維度的設計。這樣,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就共同構成了一個血肉豐滿的生命體──語文素養。
2、直奔重點,輻射全文,整體升華: 直奔重點,輻射全文這樣教學設計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學生有了讀書、思維的自由和空間,便於長文短教,中心突出,避免平推式和繁瑣的分析,更避免牽著學生,使之完全沒有了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以後,引導學生直奔重點,明確主旨,牽一發而動全身。由整體感知出發,再聯繫上下文讀書。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時善於抓住重點詞句的良好習慣,掌握閱讀方法。如《匆匆》一文的教學,在學生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並質疑問難以後,我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三、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開展自學式教學科學化研究。自學是符合教學規律的一種教學方法,自學的過程是學生獲得知識、增長智慧的過程:閱讀過程是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就像別人為你准備了豐盛的菜餚,要靠你去咀嚼、消化、吸收所需要的營養一樣,需要自我反省,即自我反饋、內化活動。學會自學更需要教師對學生自學方法與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一把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舉一反三。四.文學科是人文學科。在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信念,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等方面有著毋庸質疑的人文作用。當然,它一定是在語言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實現的,所以,人教版第九冊從內容中體會思想這一訓練重點就一直貫穿於高年段的學習之中。就這一點來說,我認為,無論是繼承還是創新,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始終應以文本為先,以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或思想感情為先。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文本作為客觀事物、社會、世界直接或間接地反映,體現了時代精神、現代意識,具有典範性。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獨特的內涵,都包含著許多的真、善、美,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教材的編者也是精挑細選,斟酌再三才將其選入。反過來說,一旦教材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那麼就會因為其生命力的耗盡而消亡。
四、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要重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把心理品質引進教學
有經驗的老師一定都有深深的體會,課上得好固然重要,但學生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預習習慣,良好的聽講習慣,作筆記習慣,良好的書寫、檢查、完成作業等學習習慣,以及興趣、動機、情緒、意志、自信心、獨立性,吃苦耐勞,踏踏實實,堅強勇敢等等非智力因素,在一個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中佔有相當的一席之地,成為學生有效性學習不可缺少的因素。不僅學生是這樣,即使是老師,我認為也同樣不可缺少對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不但有較好的素質和表現力能上好一節公開課,也能自覺地,默默地,不厭其煩,吃苦耐勞地批改每一個作業本,進行每一次作業講評,輔導每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們的教學要有效性,絕對少不了學生和老師都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這是我體會很深的一點。我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教學質量較高,一個好的作法是向課堂四十分鍾要質量,把課講精講到點子上;一個是注意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嚴格要求,自己也精心批閱作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兩者缺一不可。
Ⅱ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學生的動機、興趣、情感、態度、意志、毅力、性格、習慣、方法等。在計算題中,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度,主要表現在缺乏濃厚的興趣、認真的態度、堅強的意志、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例如:一些計算題並不是學生不會做,而是由於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抄錯題、運算粗心草率、不進行演算所造成的。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題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於計算,學會要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並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然後達到算(估)得准確、迅速的目的。
(1)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愛好和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比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草稿紙就演算了幾麻袋。通過這樣生動典型的事例可以喚起小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2)創設情景,激發計算興趣。計算題比較枯燥,因此,教學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將童話、游戲、比賽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同時要注意題目的靈活性、注意練習形式的多樣性,從而激發小學生的計算興趣,提高計算能力。
(3)成立數學興趣小組。成立數學興趣小組,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課外生活,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數學講座、速算、巧算比賽,從而使學生達到算得准、算得巧的目的,增強計算情趣。
2、培養堅強的意志。意志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自覺努力的心理狀態。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是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之一。
(1)持之以恆、打好基礎。小學生做計算題時,往往只滿足會做而已,不善於進行必要的練習,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因此,在計算題教學中,首先要向學生講明計算的重要性,然後提出具體要求,扎實訓練好基本功。比如:可以讓學生每天一練,及時督促、及時檢查。
(2)知難而進、不怕困難。針對小學生只喜歡做簡單的計算題,不善於做或做不準稍復雜的計算、簡算、估算等題目的弱點,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小學生的思維障礙,然後對症下葯。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如:「趣題征解」、「巧算比賽」、「看誰估得准」等形式培養學生的知難而進、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
(3)一絲不苟、全面考慮。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小學生的一絲不苟的品質。通過對作業書寫的要求,使學生養成態度認真、書寫規范、步驟完整、考慮全面的好品質。
3、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1)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習慣。所謂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第二再想一想用什麼方法或有無簡便方法以及計算時應注意什麼,先算什麼。後算什麼等;第三步進行計算;第四步進行演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建立病題卡的習慣。對做錯的計算題,讓學生建立病題卡片,可以起到預防錯誤再次發生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按病號、症狀、診斷、治療四個程序填卡登記。
(3)口算和估算的習慣。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口算,以提高計算的速度,可以通過口算訓練、口算比賽等途徑提高口算能力。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估算習慣和能力的培養。
Ⅲ 非智力因素往往更能決定學生的成就大小嗎
今天的課堂教學已逐漸在向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轉軌,幾年的教學中我悟出這樣一個不變的道理:要想真正地培養學生的素質,讓他們真正地學有所長,活潑主動地發展,改革教學方法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教學充滿青春的活力,積極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
心理學家認為:認知領域就是智力活動因素,情感領域就是非智力活動因素。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培養學生的智力因素(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而且要重視開發他們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意識、興趣、動機)。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四化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許多資料表明:非智力因素對智力活動因素有著促進和調節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學習的「動力系統」,是學習積極因素的重要源泉。據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頗有成就者與平庸者之間,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僅限於智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取決於他們的自信心、進取心、堅持性及自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孰優孰劣。許多心理學家也認為,非智力因素是成長的關鍵。「發明王」愛迪生,取得了彪炳史冊的成就,其非智力因素起著很大作用。同樣,要把語文課學得明白,除了與其智力因素有關外,非智力因素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對於同樣內容、同樣方法,在同樣外部環境中的教學,即使有著同樣的知識基礎,智力因素的差異不太明顯,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習效果亦不盡一樣,這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差異。一個人的智力因素可變性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則可以改變。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教學活動起著消極或積極的作用,這種作用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
為了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工作中一定要保護、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從而增強學習效果,促進學生成才。因此,最大限度地調節非智力因素,刻意去開發和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的問題。我之所以採用這種方法教學,正是為了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這里就語文教學中如何採用情緒激勵教學法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談幾點認識和做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情緒
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積極的心理傾向。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者精心設計教學程度,精講多練,用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情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人學習。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場合和機會,讓他們在課上多讀、多說、多表演、多思考,加大鍛煉實踐的機會。在學生做題、回答問題以及閱讀的同時,要多鼓勵、少挑剔,多表揚,少責備。當學生上課發言時,如果教師不注意方式方法,一味挑剔、找毛病,這樣勢必要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尊心。所以教師一定要真心實意地尊重他們,保護他們的自尊。運用積極鼓勵不潑冷水,具體稱贊不講套話,委婉批評不責備的方法進行情感激勵。
二、樹立學習自信心,增強毅力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可見自信是相當重要的。教師要有意識地採取多種方法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第一節課開始,就要為學生創造各種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使每個人都看到自己的長處。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設計問題,做練習,使他們都能根據個人的實際能力完成任務。從而樹立了信心,篤信能學好,堅信能掌握,確信能成功;毅力則是動力功能較強的非智力因素,在某種意義上,人才層次的高低往往是毅力強弱的序列。一個有毅力的學生,會鍥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學習目標,持之以恆,能排除學習上的各種困難和干擾,頑強地學習到底。可見,增強自信心和頑強的毅力在學習中是尤為關鍵的。
培養和開發非智力因素,除了激發興趣、情緒,增強信心與毅力外,還可發展個性、強化意志,端正動機和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等,這里就不加贅述了。
由上述可知,非智力因素能促進和調節智力因素,而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樣會對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起促進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因此,教師要准確地把握學生的心態,採取高度負責的態度,關心愛護他們,積極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善於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索,樹立正確的「大語文」教學觀,這樣,學生就有希望由熱望變成進取,由進取變為成功。
Ⅳ 如何運用非智力因素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一、注重自讀感悟,討論交流,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的獨立學習,是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發現去感悟.閱讀,沒有學生的獨立感悟是完全不可想像的;而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小組協作學習,夥伴的交互作用,而在相關內容的理解,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具有關鍵作用.閱讀並非全是個人的事,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是重要的認知策略.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這點明了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在自讀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將問題交給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解疑,教師要深入各組,參與討論,並作必要的啟示和點拔,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劃找歸納,在學生獨立感悟詹天佑愛國精神和傑出的智慧才華的前提下,讓 4 人小組自行確定選擇詹天佑某一個方面的內容,合作學習,講座篩選,設計展板,布置畫面和解說詞,設計操作,合作為「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事跡展」的講解做准備.學生就是在獨立感悟和合作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加深理解,進行自主讀書,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精心導入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的教學導入,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為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做了鋪墊.一位老師在執教《「紅領巾」真好》時,是這樣導入的:清晨,天蒙蒙亮,小花、小草睜開了睡眼,小動物們都從睡夢中慢慢地蘇醒過來,樹林里又開始熱鬧起來.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你聽到了什麼?(伴隨著的是一陣動聽的鳥叫聲),看,你看到了什麼?(出示了有許多快活的小鳥的圖片).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整個課堂變得生動而活躍.
從有效的導入新課,我認識到成功的教學導入要實現兩點:其一是激發興趣;其二是啟迪思維.對於低段的孩子來說,新課伊始,通過富有童趣的語言導入,再藉助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給學生視覺上的享受,聽覺上的沖擊,使學生得到情感上共鳴,心靈上的啟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促使他們用一種良好的狀態去學習新的內容,克服學習的厭倦心理,被動心理.據有關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強迫學生學習,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是很難保留在記憶里的.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入新課時,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開了好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肯定會得到提高.三、以讀助寫,注意讀寫結合
我們在開設「大閱讀」課的同時,學校組織編印了《春蕾》、《新芽》等有關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材料發給學生,教師認真地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手抄報,努力使學生的閱讀方法科學化、讀書筆記規范化,並力爭讓學生的讀書筆記上檔次、上水平,不但具有利用價值,還具有珍藏價值.為了促進學生多讀多寫,我們學校定期開展讀書筆記、手抄報和古詩文誦讀競賽.就拿我們三年級學生來說吧,一學期下來,每人摘錄的格言警句、詩詞名句近一百多句,並基本上能做到口頭背誦,對於小學階段已學過的古詩也都能熟記.手抄報出得圖文並茂,讀書筆記做得美觀實用……
四、加強閱讀實踐是保證
如果把閱讀能力的形成過程分成兩個階段,則前者是領悟方法的階段,後者是應用方法的階段,也即實踐的階段.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離不開閱讀實踐.教師對實踐活動應有全面的認識,要把握好教學的各個環節,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實踐場所,為學生創造閱讀實踐機會.比如利用新舊知識之間總是有聯系的特點,合理地組織與引導學生運用已掌握的閱讀方法預習課文,可以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各種閱讀能力(識字、理解詞句、分段、歸納段意).課堂教學的實質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閱讀實踐,課堂上教師注意多進行閱讀點撥、引導,也可以起到直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作用.而課後閱讀則猶如實戰,是檢驗和鞏固學生閱讀所學的好時機.一篇篇的課外讀物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學生通過閱讀自己解答.如理解難理解的字詞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等.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實踐來解決這些問題,其閱讀能力能否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綜上所述,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教師教學目標明確,引導科學,學生必將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閱讀教學的質量就會真正得到提高.
Ⅳ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關注學生的智力因素對學習的影響,而忽專視非智力因素對學屬習的影響。殊不知非智力因素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急需探討的重要問題,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此進行分析。
Ⅵ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專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屬這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Ⅶ 小學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小學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對孩子的智力培養尤為關注,往往忽略了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想要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學習,就必須要學會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以下是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具體方法:
第一節、培養孩子自信心
1. 鼓勵學習,增強自信
面對陌生的世界,每個正常的兒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們對周圍發後的一切事物都會作出反應,要試驗,要探索。成人要接受兒童的好奇心,向他們打開學習的綠燈。遺憾的是,有些家長卻不是這樣,例如:小明拆卸新買來的玩具汽車,就會聽到不要動;在花園里,他伸手去捉一個從未見過的蟲子,又聽到「不要動!這蟲子太臟」。屢次受挫,他感到探索不大安全,久而久之,好奇心處處愛到掏,學習熱情喪失殆盡。所以,我們的家長要有戰略眼光,不能因小失大。
父母和教師要鼓勵孩子學習,真誠地贊揚他們所取得的微波的成績,使他們切實認識到,我能學好!從而增強自信心。自信自強的孩子的信箱是我行,我能幹,我有事可干!從而開足馬力向前沖。小寧歪歪扭扭地寫出了自己的名字,父母把它端端正正地擺在寫字台前,她很高興,今後會寫得更好。小方學會了算術,爸爸要他為單元里的住房算電費,他興奮異常,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務。
2. 發揮特長,促進自信
孩子們的智力發展是不均衡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特色。父母要了解孩子,激發他的優勢。小田學習成績不拔尖,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朗育起課文來神情並茂,老師和家長充分發揮他的特長,讓他擔任學校廣播站的播音員,他不僅發揮了特長,成績也提高了很多,從而促進了自信心。
3. 多讓發言,培養自信
要重視孩子的語言發展。貧乏的語言環境妨礙學業的進步。要尊重兒童的意見和感情,創設安全的氣氛,讓孩子暢所欲言,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發言,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要不錯誤地認為不聲不響埋頭學習就是好孩子。
4. 指導實踐,提高自信
要鼓勵孩子參加各種解決總是的實踐活動。無論是學科學習還是非學科學習,要指導孩子自己動腦筋解決總是,常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得到提高。
高度的自信和自由奔放的創造性是密切相關的。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自由創造才能的兒童,充滿自信,沉著鎮靜,善於獨立思考,才能夠聚精會神,專注於個人的學業,使學習效率不斷提高。
第二節、培養孩子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掌握知識、形成完善品格的重要條件,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孩子們到學校去學習,動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希望像哥哥、姐姐那樣載上紅領巾,有的想跟同學在一塊兒玩,有的是由於父母的啟發和要求......動機雖然多種多樣,但共同的特點是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更談不上深刻。
一般說來,低年級兒童學習動機是直接與學習活動相聯系的,他們主要感興趣的是學習活動本身:手裡的小棍,書里的畫面等等,對學習的結果如何,常常不大關心。小學中高年級兒童會逐漸理解學習的社會意義,明確學習的責任,義務感會大大增強,從要我學逐漸過渡到我要學。
1. 因勢利導,激發學習動機
家長們可利用一切教育的契機,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例如:孩子喜歡小動物,就帶他們到動物園去觀察,給他們看一些介紹動物的畫片、圖書,教育他們多讀書,以後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動物學專家。孩子喜歡漂亮的房子,可以因勢利導,要他們學好數學、美術等,將來成為建築師。總之,可以利用一切具體的人和事物及時教育孩子主動地、認真地學習,逐步理解學習的社會意義。
2.及時反饋,端正學習動機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對學習的內容和結果越來越注意。在學校里,我們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在低年級的課堂提問中,孩子們樂於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對回答的內容和結果不夠注意,甚至站起來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從中年級起,孩子對老師的提問變得慎重起來,因為他們知道,回答的好壞反映了學習的成果,涉及老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到了高年級,家長要注意及時向孩子反饋他們學習的成果,要根據孩子的特點與程度,正確地評估他們的成績,以鼓勵為主,不斷提出新要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
第三節、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指孩子對知識的一種積極認知的傾向,它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動力。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給予培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時隨地都在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做家長的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1. 珍視孩子好奇心
對孩子的好奇心、興趣和才能,一不推,二不捧。有些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許多問題缺乏耐心,往往採取迴避或粗暴的態度,「去,去!沒看見我正忙著嗎?就你問題多!」這些粗暴的做法就是推,它把孩子的求知慾望摧毀了。對子女的好奇心和興趣、才能要熱情鼓勵,給予支持,但不能捧,尤其不能把孩子的才能當作家庭的小擺設,在大庭廣眾、親戚朋友中炫耀、吹捧,那樣會使孩子沾沾自喜,以致誤了孩子終身。
2. 明確學習目的
目的和興趣都是需要的表現形式,它們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孩子對某一事物認識的目的越明確、具體,對該事物的興趣就越大。僅僅由某事物或現象的生動性或趣味性引起的兒童興趣是膚淺的,而由明確的學習目的支持的學習興趣,才是深刻的、穩定的和持久的。在小學生的課程范圍內,有些知識是相當枯燥的,比如數學中的某些知識,它們很難以其本身的生動性引起兒童的興趣,但是,如果家長能向孩子說明這些知識在社會主義四化建設中的作用,並啟發或帶著孩子去親身體驗,讓孩子明確學習目的,孩子可能會樂於學習這些知識。
3. 幫助積累知識
假如說一個孩子對某方面的知識發生興趣,那就是說,他必然是已經接觸了這方面知識,並且有所體驗,感覺到它的有趣。如果一個孩子在這方面的知識是零,那麼,他說對它有興趣,則只不過是一句空話。是沒有沒基的,不可靠的。知識的積累有助於孩子學習興趣的發展,例如,閱讀興趣,需要以識字為基礎,識字越多,可讀的書的類別越多,范圍就越大;學習歷史,知道的歷史事件越多,歷史開象越多,對歷史的興趣可能越濃,參觀歷史博物館將能幫助孩子積累這方面的知識。
4. 督促完成學習任務
興趣是需要的表現形式,沒有需要產生就根本不會有興趣發生。給孩子提出需要守成的學習任務,讓他們感到有必要去觀察、思考,並尋求結果,則興趣會伴隨著發生。例如,讓孩子懼十種樹葉,做植物標本,但自己家的庭院里或宿舍樓旁邊卻只有五種樹,孩子便只好到山上或公園里樹葉,湊夠十種,這個問題便能調動孩子對公園里或山上的各種植物的葉發生興趣,樹葉標本做好了,再要求孩子說明它們分屬於哪些樹,這些樹有什麼牲和生長規律,這樣孩子便要進一步觀察,並翻閱圖書,懼這方面的知識,這可能促成孩子對某些植物方面的閱讀興趣。
5. 恰當運用競賽方法
競賽能激起孩子爭上游的慾望。這種慾望會無形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讓孩子一人埋頭做題,他可能做一會兒就煩了,但如果適當穿插一些心算競賽,則可能激起和保持孩子算題的熱情和興趣。父母和孩子,三人參加,第三次父母中有一個出題並兼裁判,一人同孩子比賽,十題一組,採用搶答方式,最後計分,看誰優勝。一組題算一盤,可比三盤,三盤兩勝,也可比五盤,五盤三勝。又例如,語文作業中的由字組詡訓練,也可以由父母同孩子比賽,每出一個字,看誰組詞多,而且不限於兩個字組的詞,也可以是三個字,四個字,甚至五個字組成的詞。例如一字,可以組成一旦、一行、一貫、一味、一律、一般、一瞬、一系列、一言堂、一馬當先等。
6. 營造孩子興趣的環境
要使孩子學得有興趣,學習的內容必須貼近孩子的生活,方法也適當變化。同樣是要孩子寫一篇作文,甲家長用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今天是星期天,你必須寫一篇作文。」孩子冥思苦想,無話可說,興趣全無。而乙家長先帶孩子到公園去遊玩,讓孩子說遊玩的過程,適當地予以指點,再讓孩子記下來,孩子興趣盎然,文章便會寫得有聲有色。再如讓孩子算一個月的生活費,也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等等。
第四節、培養孩子學習情感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體驗。情感既是學習的重要目標,又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以理激發情感
情感以認識為基礎,只有嘵之以理,才能動之以情。要培養孩子對某種事物的情感,首先要讓他們狼心狗肺有關的知識,懂得有關的道理,知識越豐富,道理越深刻,感情就會越深厚。如,教孩子動物和植物的知識,告訴他們如果不保護動物和植物,生態就會遭到破壞,我們人類也要受到洪水、乾旱、風沙等自然災害的侵害,激發他們的情感後,孩子就會覺得更認真、更自覺。
2.以情激發情感
情感的特點之一是具有感染性,要想使孩子感動,首先家長要感動。高爾基年輕時在一艘輪船上為廚師長念書,讀到動人處,讀者與聽者都感動得熱淚盈眶。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很認真、很投入地和孩子討論學習問題,傾聽他們的意見,將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3. 以行激發情感
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豐富情感和推動情感的動力。孩子們學會了一些字詞,家長請他們讀報;學會了加、減、乘、除,家長就請他們為家庭生活做一些小小的計逄,讓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心情。例如,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巴金寫的《春蠶》,說的是母親養蠶的過程,贊揚了母親勤勞、善良的品質。結合課文內容,家長可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務勞動,讓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情感體驗,使他們懂得每一位母親的辛勞。美術、自然等學科更有許多孩子們可以實踐的內容。
第五節、 培養孩子學習毅力
毅力是指在明確學習目的情況下,克服和排除學習中的內外困難和干擾,以頑強的意志完成學習任務的品質。當兒童具有了這種品質以後,他們就不會因一時的困難而氣餒,也不會因內外干擾而分心。人的認識活動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人的意志總是與克服各種困難相聯系,並在有目的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愛因斯坦說:「優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學為重要。」從小培養和鍛煉孩子的毅力,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教育孩子從小立志
教育孩子從小立志,「偉大的目的產生偉大的毅力」、「堅強的意志源於崇高的理想」。家長可用古今中外科學家獻身科學的志向與堅韌不拔,終至成功的事跡去教育孩子,如,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一輩獻身於橋梁事業,與他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南京秦淮河上有一座文德橋,有年端午節遊人為爭看龍舟競賽被擠塌了,許多人掉到了橋下,有些孩子淹死了。事後,家人就帶茅以升觀看倒塌的文德橋,茅以升小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造堅固耐用的大橋,也由此語重心長了茅以升熱愛科學、關心社會的崇高理想。
居里夫人為了提煉新元素,花了二十多年時間,做了一千多次試驗,僅實驗廢物就上千噸,最後終於煉出了鐳;再如,焦耳沒有上過學,他的知識全靠自學獲得,為了證明熱是能的一種形式,使用種種方法,做了四百多種試驗,歷經了無數次的失敗,最後終於獲得了熱功的大量的數值;數學家阿基米德在羅馬士兵沾滿鮮血的利劍面前,臨死還高喊:「不要動我的幾何圖!」要讓孩子懂得馬克思的名言:「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崎嶇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同時還要使孩子意識到個人的學習與社會進步的關系,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的社會責任感。為了貼近學生的實際,還可以用同齡人的榜樣來教育孩子,如某某學生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事例,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可學習。
2. 鼓勵孩子不斷克服困難
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在生產、生活的實踐中,通過不斷克服困難發展起來的,困難是培養孩子毅力的磨刀石。孩子學習上的毅力,也是在具體的學習活動過程中通過克服困難形成的。有家長說:我要求孩子一年級總分在班級進入前十名,二年級進入前八名,六年級時要進入全年級前十名,設立這樣的目標,讓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實現,這個過程就培養了孩子的毅力。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其總是有兩個方面,一是這些目標是否切合孩子的實際,是否屬於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如果孩子不能達到這些目標,遇到的全是失敗,毅力從何而來?二是部分的前幾名,排第幾位,受各種因素制約,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目標。正確的做法是,從具體問題入手,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斷地給予他意志與情感的鼓勵,「我知道,這道題你一定能夠須知出來」,「不要怕,只要理解努力,深入思考,才答對了這道題,祝賀你」,讓孩子從親身的意志行為中嘗到快樂。家長還可根據孩子特點,有意地設置一些困難,即讓他跳一跳摘果子,激發他盡力跳起,從而培養戰勝困難的毅力。
3. 引導孩子體驗成功感
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毅力,與他們是否濃度到戰勝困難的成功感關系密切。孩子只有在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徨往復中,才能形成毅力。家長要以其自身的經驗,啟發孩子多種思考,教會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必要時,降低學習的難度和要求,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要知道,培養孩子的毅力,不只是對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言,有的孩子學習有障礙,家長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降低要求,使其獲得成功,再逐步提高,也能培養孩子戰勝困難的毅力。
以上就是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點,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教育孩子主要在於引導,希望孩子們都能茁壯成長,天天向上,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助到你,謝謝。
Ⅷ 小學語文教學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
小學語文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民盟晉江安海支部 陳榕誼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控制因素。智力因素指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和想像力。非智力因素指動機、意志、情感和性格。控制因素指教師的講授和指導等。其中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智力和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教授丹尼爾·戈爾曼在《情感智力》一書中指出:對一個成功起作用的要素中,智商佔20%,情商(非智力因素)佔80%。這些因素在人的創造活動中起啟動、定向、強化、調節、補償等作用。可見,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學生今後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在大力提倡和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非智力因素,說到底,乃是對人的「資源」的開發。對「資源』』開發的程度如何,怎樣開發,將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或在良好心理品質的弘揚中升華素質,礙的壓抑中漠視素質,排斥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或在畸形心理障降低效率。語文科是一門情感性極強的學科,其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容易引起學生酌興趣,但語文科學習的課時多,花的時間長,見效慢,往往容易伎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用教學技巧,適時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教學及時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精神需要,引導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語文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保證。
一、培養學習的興趣
眾所周知,人的求知活動需要興趣。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動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 「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語文教學實踐也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內容或學習形式產生了興趣,其時,學習就會在一種愉快的狀態下進行,就會採取積極的態度,學習起來就會全神貫注,不知疲倦,學習效果就會顯著。反之,假如失去了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學習時就會採取消極被動的方法,這樣,自然就難以掌握知識了。鑒於這種認識和體會,筆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都注意講究教學藝術,不斷點燃學生對知識的好奇之火,讓學生在趣味中,在審美中產生一種想要學的慾望和能學好的信念。每教學新課之前,本人都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從導語到作業,都講究趣味性和藝術性,力求從課伊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教學情境,為學習新知識做好精神准備,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就拿教學《群鳥學藝》這一課來說吧,一開始,我就抓住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問: 「同學們,你們愛聽故事嗎?「愛聽!」「好,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認真地聽老師講故事。」說完,我邊在黑板上畫畫,邊用娓娓動聽的語言描述著: 「在一片茂密的樹林里,居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愉快的生活著。鳳凰姑娘是它們中間的佼佼者,她不但長得美麗,而且心靈手巧。她搭的窩漂亮結實又暖和,許多小鳥兒都慕名而來,想向她學本領……」刀事講到這里,我讓學生睜開眼睛。這時,學生看到黑板上出現了一幅妙趣橫生的圖畫,有鬱郁蔥蔥的樹木,碧綠的草地,五顏六色的花兒,各種各樣的鳥兒……都忍不住歡呼起來,興致勃起。我又抓住學生:「欲知後事如何」的求知心理,相機提出問題:都有那些鳥兒來學藝,學得怎樣?誰學得最好?為什麼它學得最好?請大家帶著問題讀課文。再造的情境,深入探究的心理,誘使學生的讀書慾望油然而生。課中,我盡量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促其樂學。如讓學生動手拼圖,把各種鳥和鳥窩的圖片相對應的拼貼在一起。並說明理由:讓學生帶著頭飾扮演小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強化理解和記憶。課即終也不馬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演簡單的課本劇,學生做得興致盎然,從表演中得到啟發和教育。這樣結束一節課,讓學生產生一種「回味」,一種「思念」,為課後的復習反饋做好鋪墊。即使是布置作業,我也力求布置趣味性、創造性較強的作業。因為單調乏味的家庭作業容易壓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極易導致學生產生懼學和厭學的情緒。精心設計作業,將學生從單一的「寫」中解放出來,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作業興趣,還可以使「減負」落到實處,可謂一石二鳥。
二、培養學習的積極情感
學習語文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要學好它,單靠興趣是難以長期堅持的,只有形成一種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讓學生從內心覺得自己需要、願意接受並努力去學習它、掌握它,才能持之以恆。用發展的眼光看,就是只有當學生有了積極的情感,社會需要才能夠發展為個體的需要,並推動和鼓勵學生去實現為之奮斗的目標。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褒揚高尚的道德情操,揭示人物心靈美的課文。文中那些鮮明的道德形象和動人的故事,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手術台就是陣地》中視戰士如親人、忘我工作的自求恩大夫, 《雷鋒日記》中「對待工作象夏天般火熱」的雷鋒: 《愛迪生》中克服種種困難、追求科學真理的愛迪生,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他們對科學、對工作、對學習的態度都足以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和啟迪,視為楷模。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接受能力,對教材進行組織加工,使之成為學生接受和理解的知識體系,並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有效地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認識和道德情感。如教《我的弟弟》,這篇課文的情感因素十分強烈,教學中,假如能夠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去體會弟弟「小蘿卜頭」在監獄那種十分惡劣的環境里和極差的條件下認真刻苦學習的精神,又用比較的方法來感受自己今天的學習生活的優越,對增進學生學習的責任感和學習的意志一定能起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經過這樣長期的熏陶,學生就會逐漸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自覺積極的學習行為,學習效率就能得到提高。
三、培養學習的自信心
少年兒童作為21世紀的主人,要迎接更多的挑戰。有無堅定的自信心,對他們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幫助、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價值,開發自身潛力,精心設計自己的形象,讓自信伴著自己成長,使自己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筆者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適當的贊許、善意的鼓勵,都是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的動力源泉。教師_句熱情的話,一個親昵的動作都足以讓學生回味上幾十次,上課提問多說幾旬「回答得不錯」,參加競賽之前多說幾句「你能行」,學生作業本上多寫幾句「寫得不錯,相信你會寫得更好」諸如此類的話,肯定能在學生心靈之處激起自信的火花。我班同學陳少強,上課時總是心神不定,作業質量差,成績低下,他也自認是朽木不可雕,對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對他,我真是傷透了腦筋,不管怎麼勸說,他總是那副萎靡不振的樣子。後來,我發現他的美術基礎很好,每當布置根據課文內容繪畫的作業,他總是表現得特別興奮。第二天的作業他總完成得最好,圖畫得很認真,栩栩如生,作業展示時,總贏來同學們的嘖嘖稱贊。我就不失時機地給以表揚和鼓勵,幫他找回自尊,找回自信,並因勢利導地引導他把自己的才能滲透到學習活動中。課堂上稍有機會,就讓他上台表現,畫簡筆畫。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堅定了他的自信心,上課積極主動了,作業質量隨之提高了,與同學的差距慢慢縮短了。又如學生高招弟,三年級從鄉下轉入。她性格靦腆,問她話時結結巴巴,半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課堂上從不見她提出問題或主動要求回答問題,也不參與小組討論。於是,我經常出現在她的課桌邊,有時暗示她一兩個問題的答案,有時暗示她上課可以提什麼問題,然後,在課堂上為她創造發言的機會。有時她一緊張,-語不達意,惹得同學竊笑,我會意味深長地提醒大家:「把愛心獻給別人。」又對她說:「把信心留給自己。」用自己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鼓勵她把話說完,當她毫不容易回答完問題後,我會走過去,拍拍她的肩,摸摸她的頭說: 「很不錯嘛,象這樣努力下去,你會成為一個提問專家的。」「你今天表現得很棒,希望每天都有這么出色。」我還要求學生多與她接觸,談心、討論,讓她在感受成功,感受老師、同學對她的關心的同時,不斷積累自信,從敢說到能說、會說。現在的高招弟已今非昔比了,能說會道,成了令「難纏的小傢伙」了,哪一節課沒有聽到她的聲音,那情況肯定有些異樣了。以上案例,可見自信心的「威力」有多大呀!因此,我們在教學工作中要多關心少年兒童,利用學科優勢幫助和引導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靠自信心戰勝困難,.靠自信心成才,靠自信心去創造美好未來。
總之,要取得學生發展的最佳效果,就應該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有機地統一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兩者不可偏廢。只要充分發揮學生心理品質的整體力量,才能達到開發智力,提高人才素質的目的。
Ⅸ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落實教學目標的方法
一、語文教學目標的制訂要客觀合理
有效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宗旨,是「靈魂」。要想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就要在總的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教師、學生和教學設施的具體情況,制訂好客觀合理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任務,設計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環節,確保在教學中能靈活運用、機動實施,在有限的40分鍾內實現最佳效果,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全面的發展。
二、落實語文教學目標的途徑――言語實踐
一篇文章都有其主旨,都是圍繞主旨的一個有機整體,有明確的思路、清晰的線索,不是簡單的字、詞、句、段堆砌,而是有機組合。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缺一不可,不能各自獨立,也不能剝離出來孤立理解,要結合上下文的意思,還要結合具體的語境,綜合分析理解。漢語與英語最大的區別就是非常注重言外之意,一個詞語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思截然不同。言語實踐是一種感悟式的、體驗式的學習方式,細細品味語言形式中的豐富內涵。
三、做好語文教學目標評價
素質教育理論下,首先,必須摒棄唯分數至上的思想,要用新的評價工具、新的評價機制,多方位、多角度評價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其次,要積極提倡形成性評價,不唯結果,要注重過程,讓評價激發師生的活力,成為促進教與學的動力。不搞一刀切,要在過程中多次評價學生,讓多次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第三,要提倡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使評價個性化,評價中注重個體的參與,從而促進「自我」的內省與反思。
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一、教師要有親和力,讓學生爭做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制定一個目標。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二、教師要放開學生,讓學生勇於實踐
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放開學生,而不要用考試、作業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敢於撒手,讓學生自己來學,這樣就會使得課堂活而不亂,活而有序。雖然,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課堂上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製得住。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然後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藉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於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
三、教師要運用非智力因素,使學生激活課堂
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徵的總稱。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工作系統,那麼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動力系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於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放在首位,重點培養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使課堂"活"起來。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還可以運用競爭方法,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於激發學習熱情。競賽可以採取自己和自己競賽的方法,即爭取今天的學習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別人比,只求自己的進步。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更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一般學生總喜歡笑口常開、和藹可親、幽默善導、寬容賞識的良師,而從心底里拒絕神情嚴肅、心胸狹隘、苛刻責備、諷刺挖苦的教師,所以教師更新理念,改變角色非常重要。教師要創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