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作用

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1-02-24 13:44:13

Ⅰ 如何評價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效果

學生帶著求知的慾望走進課堂,當他們滿懷信心地回答完問題時,非常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評價,就像是完成一次搶答後,等待評委的評判一樣,充滿期待,此時,如果教師視而不見、不予以評價,孩子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否正確,更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學習字詞時,我指名讓學生讀詞語,有的學生讀對了,我會高興地告訴他:「你讀得非常正確。」相反有的學生讀錯了,我也會明確地告訴他:「你xx詞讀得不準確,請你再來讀一讀。」此時,讀對的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心裡充滿自信,讀錯的學生雖然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但也發現了自己的錯誤,得到了改正的機會,並沒有挫敗他的自信心。因此,回饋性的評價語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表揚,當他們得到表揚時,精神會變得更加興奮,行為會變得更加積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表揚學生,讓他們自覺主動地進入學習情境,並將這種良好的學習狀態貫穿於整個課堂。
表揚性的評價語就像是課堂教學中的催化劑一樣,能夠有效地改善學生的聽講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要大大方方地表揚孩子,要發自肺腑地表揚孩子。
新的課程標准指出: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

Ⅱ 怎樣評小學語文課的教師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著眼四個環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1.鑽研教材,把握特點。思想品德新教材突出時代特點,把「五愛」教育作為教學基本內容。課文圖文並茂,生動活潑,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把握特點,選擇教法,有效地「導學」,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2.提高認知,發展思維。教師「聞道在先」。教師主導的首要問題在於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判別是非、善惡、美醜,促進學生道德思維發展。3.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激發培養情感,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中,一要自己對生活充滿希望,以自己對黨、對祖國、對他人的情和愛,移情於教,作用於學生;二要善於創設教學情景,激發興趣情感,以情載理,以情育人。4.聯系實際,指導行為二、遵循五個原則,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1.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前准備活動、課堂教學活動、課後延伸教育活動。只有使學生積極投入教學全過程,成為受教育的主體,才能使教育轉化為自我教育。2.讓學生自主評價。小學生有了一定認知基礎,能對事物作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斷和評價。教學中,應該讓所有學生參與評價,通過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共同提高道德判斷和道德評價能力,增強道德規范自我約束力。3.讓學生自主體驗。4.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5.發揮學生榜樣的作用。學生中的優秀典型是學生最熟悉的榜樣,是全體學生觀察分析良好行為的活榜樣。三、把握三個方面,使課堂教學形成訓練主線1.知情意行整體訓練。。2.訓練「五要素」整體設計。3.課內與課外有機聯系。

Ⅲ 談談小學教師在兒童文學創作中的作用

兒童文學作為一種面向於少年兒童而創作的文學形式,它的種類很多,像我們常見的,也深受小學生喜愛的童話和神話故事,還有寓言和童謠等等。這些都能夠幫助小學生進行詞語和句子的積累,增強小學生的語感,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興趣,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因此,小學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時可以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兒童文學的閱讀和學習。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應用兒童文學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出現了很多兒童文學作品,特別是低年級學段的兒童文學作品,以簡單易懂的故事情節、豐富的想像力、帶有童年趣味的特點深深地吸引著小學生去閱讀,這期間不但培養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具有以下意義。

1、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

兒童文學可以說一直伴隨著小朋友的成長,他們是泡在兒童文學之中長大的。從家長的睡前故事,到電視里的影視故事,再到幼兒園的童謠等等,兒童文學和小朋友密不可分。小學生也與兒童文學的閱讀緊密相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時,正確引導小學生閱讀學習這些作品。

在課上,選擇適當的兒童文學進行閱讀,可以讓小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兒童詩《老樹的故事》時,小學生都特別喜歡,讀起來也是輕松愉快,朗朗上口。

另外,樹木也是小學生平時經常接觸到的,都很熟悉,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小學生模仿文章寫出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或者是動物,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小學生對語文課學習的興趣。

2、豐富小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審美樂趣

兒童文學的內容,在故事情節的設計上非常單純、有趣味,運用的語言都很簡潔,但是故事都能刻畫出生動的形象來,擁有鮮明的主題,接近小學生的生活,所以小學生都對兒童文學津津樂道。其中,豐富的想像力更是吸引著小學生,在兒童文學作品中,所有的事物都能夠張嘴說話,可見自然萬物和我們人類都是平等的,這樣的故事充滿著正能量,非常有教育意義。

通過類似文章的閱讀和學習,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想像力,對於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情趣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夏天在哪裡》時,這是一首童謠,小學生都特別喜歡,讀起來也是輕松愉快的。

另外,夏天這樣的季節和小學生平時的生活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按照童謠的方式說話,例如「冬天在哪裡?秋天在哪裡?春天在哪裡?」然後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季節,把它畫出來。這樣不僅讓學生充分地展開了想像力,還增加了小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提高了小學生的審美樂趣。

3、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興趣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他們尤其喜歡模仿自己喜歡的事物。例如,他們從電視上看的動畫片,從書上讀的童話故事等,對他們喜歡的角色語言就會不自覺地模仿,而且他們的模仿能力超乎想像,教師要把握小學生的這個特點,在課上指導學生閱讀兒童文學,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個童話故事之後,讓小學生繼續想像,烏鴉還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喝水,把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家聽,然後再寫出來。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應用兒童文學的措施

首先,注重在課堂上的閱讀。在課堂上能夠保證學生各項能力的學習,因此,想要提高小學生的想像能力、閱讀和寫作能力等,教師就要抓住課上的有利時機,為小學生創造閱讀和學習兒童文學的環境和機會。

其次,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的閱讀。想要提高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僅依靠課上的學習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何況課上學習的文章數量有限,所以,教師要增加學生的閱讀書目,要讓學生在課外的時間進行閱讀。但是,課外的時間一般都不好掌控,尤其小學生對自己的約束能力差,為了保證小學生有個正確的課外閱讀習慣,教師要對學生有科學的指導。

最後,把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和寫作向來是相互聯系的。小學生有了閱讀的基礎後,能促使其語言表達方法的形成,然後將積累的語言發揮到寫作之中,使閱讀和寫作互相結合。

總之,兒童文學的語言淺顯易懂,故事情節簡單有趣,內容想像豐富,小學期間正是學生學習和閱讀兒童文學的最好時段。在這個時期中,小學生的讀書時間很充裕,他們又在兒童文學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因此,教師要將小學語文的課堂設為主要的學習陣地,充分利用課外的時間,科學地引導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讓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發揮出它的積極作用。

Ⅳ 反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它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教學中的正確行為予以肯定,不斷地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過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學實踐中與教學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學新理念相違背的做法,進行自我批評,並且予以改正,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使自己以後的教學行為更加完美。
教學反思大致分為如下三類。
(1)教學前反思。教師在課前思考如何組織教材以呈現給學生,課堂中應重視的內容等。
(2)教學中的反思。教師面對課堂上突發的問題,思考如何應對使得事先設計的課程能如期完成。
(3)教學後的思考。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後,對自己已經上過的課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如:思考本節課原先預定的目標是否達成,如何改善原先的教法,如何進行下次教學的准備等。
教學反思的特徵
(1)自覺性。是教師個人思想需要,是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的需要。
(2)個性化。每個認得閱歷、知識和對問題的看法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反思結果。
(3)超越型。敢於懷疑自己、善於突破自己,反思讓自己不斷邁向高一層次。
教學反思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反思的形式層面
1、格式比較單一,有模式化的傾向。
眾多的中小學教師寫出的教學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轍,有教師將其總結概括為「先寫不足之處,然後寫獲得啟示,最後寫怎樣運用」,不少教師的教學反思有疲於應付之嫌:有的就一兩句話、兩三行了事,極為簡單,無反思之形;有的洋洋灑灑近千字,但都在總結課堂教學流程,更無反思之神。 2、為應付檢查,流於形式。
在中小學教學實踐中還存在這樣的傾向:即不少教師把寫教學反思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是浪費時間,往往為了應付學校領導檢查才勉強胡亂應付完成。這樣,教學反思的撰寫就成了為反思而反思,流於形式,浮於表面,教學反思的實際價值根本沒有得到切實的體現。誠然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層面 1、全面而不深刻。
通過查閱眾多的反思案例,不難發現,比較成形的教學反思一般都在內容方面較為全面,大都從成功之處、不足之處、今後改進等角度進行論述,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但多為蜻蜓點水,一代而過,雖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給人的感覺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談的幾乎大同小異,沒什麼區別。 2、零散而不系統。
目前,教學反思在內容方面或多或少還存在著反思的問題比較分散,零碎,沒有形成合力,不連貫,缺乏系統性等現象。一些老師常常是這次反思某一問題,下次反思就又換成了另一問題,有東一鱗西一爪的感覺,結果是每個問題都泛泛而談,缺乏深度和對問題的較為連貫的、成體系的深入思考和認識。因此,反思的效果並不很明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也微乎其微,進而也致使不少教師對這一方法的實
效性產生了懷疑,而這反過來也嚴重影響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積極性和熱情,形成了惡性循環。 重教師而輕學生。
當前教學反思案例所表現出的一種鮮明傾向是:反思的著眼點多集中在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的效果等「教師怎麼樣教」這一層面,對「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的並不多見,而這種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畢竟,教師的教最終應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宗旨和歸宿,忽視對學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義和價值。而且教學作為一種動態的活動過程,其實質是以課程為中介,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其中「教」與「學」本身是統一的,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機的整體。

Ⅳ 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富有變化的時空群體活動.這個活動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和啟發者.一堂好課源於教師的課前精心備課和課中的巧妙指導.在一定意義上說,教師的主導作用是針對學生主體的引導而言.教師要將學生擺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讀中思考,在聽、說、讀、寫中得到訓練,得到提高.
1創設情境,引發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探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有利於吸引學生主動探求知識,推動創造性的學習.小學語文課文中有的文章是描寫景物的,這類文章文質兼美,描寫逼真.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運用實物、圖片、幻燈等手段將作品所描繪的情境表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出一幅美好的畫面.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上課伊始,教師運用投影片把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展現在學生面前,再配以教師聲情並茂地導語:春天,這兒方圓里一片新綠:夏天,這兒樹林茂盛,百花爭艷;秋天,這兒名貴草葯隨處可見;冬天,珍稀鳥獸時隱時現這是多麼美麗富饒的地方!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這樣.教師藉助電教媒體,巧設導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讀書慾望,很快地使學生進入探究新知識的地境地.
2啟發引導,鼓勵學生自學在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後,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去自學,鼓勵學生自己去讀書,從中體會感情,明白道理.如,課文《五彩池》文中運用了很多比喻句,對五彩池的數量、形狀、顏色及形成原因進行了生動形象的描寫,字里行間抒發了作者對五彩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盡可能多的讀書時間,讓學生默讀,輕聲讀,帶著問題讀,讓學生咬文嚼字,逐詞、逐句、逐段理解課文,細致地揣摩,品賞課文的語言文字,想像畫面.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書,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訓.
3充分討論,適時指導討論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尤為重要.主體性課堂教學並非圖表面熱鬧,學生的討論也並非七嘴八舌亂說一氣,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展開討論.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種方式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心情地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始終處於主動學習狀態.教師要善於捕捉學習智慧火花,因勢利導,對他們的閃光點予以鼓勵性評價.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在學習匯報小興安嶺美麗所在時,教師及時追問:你認為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哪個季節最美麗?這個問題立刻引起學生的爭論.有的說春天最美麗,有的說夏天最美麗,有的說秋天最美麗,有的說冬天最美麗,他們各自引用課文中的有關句子,有關段落說明其美麗所在.學生在討論時,教師不予以馬上作結,而是予以恰當地鼓勵與評價,並進一步引導:如果作者不寫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只寫你們自己喜愛的其中的情節,好不好呢?為什麼?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豁然開朗,不僅完整地理解了課文,同時悟出了從整體到一般的寫作方法.
4鼓勵學生總結,促進知識內化為了促進知識內化,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以後的閱讀和寫作中,教師應啟發引導、鼓勵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如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在精讀課文過程中,或全篇課文終結時,可以引導學生逐段作結或全篇總結.如總結全篇描寫了什麼景物?怎麼描寫的?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教師在學生小結、總結的同時予以引導,幫助學生尋找規律性的知識,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於探索,大膽創新是現代教育思想一核心,也是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教學中.教師為了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應端正教育思想,加強學習,拓寬知識視野,要培養自己良好的思想、文化、業務等素質,要具有良好的教學風格,這樣才能把學生真正擺在主體地位上.

Ⅵ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什麼樣的"基本功

應該要具備以下的素養:
一、一個語文教師始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二、精美的語言
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語文教學基本任務之一。一個語文教師不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與學生交流是不可原諒的。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用詞豐富、嚴密,而且要流暢、純正。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准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語文教師,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非常注意學生的語言。他總是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去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這樣教師的影響下,那麼他們的語文能力能沒有提高嗎?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之一。記得以前,我們很重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特別對年輕教師,每年都要驗收與考核,可是,近幾年這樣的活動少了,教師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語文課誰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是多麼的重要。
三、燃燒的激情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我認為「激情」是語文味之一。語文是情感的語文,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文化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有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文本的解讀,來自於對生活感悟,來自於對學生熱愛。
四、專業的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呢,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不講究系統的知識體系了,教師也無需要具備那麼多知識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用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師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斷的江河。」此話完全是教師在自我推卸責任,是對新課程的曲解。的確,在當今時代,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況且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可以儲存在電腦里了,但是電腦永遠也不替代人腦。知識是人腦創新的基礎。語文不講究完整的知識體系,但不等於不教知識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話,甚至每個詞語,每個字,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

五、敏捷的思維 一個語文教師,光有閱讀積累、專業知識、豐富情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判斷、推理、概括、頓悟、應變等能力。思維也就是智慧。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學有預測,但又不能完全預測,尤其我們主張「以學論教」,「順學而教」,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閱讀中,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果教師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是很難駕馭課堂的。當然,教師也就跟著學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維能力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對話中,還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比如,很多公開課上,教師准備的課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師,反復的嘗試,越著急思路越亂;可是有的教師一看不能用了,馬上改變教學思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也不失是一節好課。這種應變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

Ⅶ 初中語文老師好還是小學語文老師好當

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關繫到孩子的未來,同時孩子成績差就是每個家長的心病。寒假快要來臨,很多家長都在考慮利用假期給孩子補課。語文差的學生家長會著重給孩子補習語文,那如何給孩子選擇一個優秀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呢?給孩子選擇一個有責任心、優秀的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考慮。

1.選擇語文家教老師,可以使用網路進行初步的篩選。根據查詢的結果得知哪些輔導老師比較優秀,利用網路的優勢進行多方面的了解,從網路中得到的資料進行對比和參考。
2.選擇小學語文家教老師可以參考以往的輔導成績。這點可以根據曾經參加過語文課輔導的學生那裡得知,這個老師的輔導效果是否有效。重要的是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內,進行對輔導老師的個人實力來考量,對於教師而言,具有真正實力對於是否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有重要的作用。家長們不能因為費用的問題去選擇較差些的輔導老師,否則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吃。
3.選擇之前可以試聽,在進行選擇。家長如果有時間可以對一些輔導老師的課進行試聽,俗話說真正的體驗過了才知道效果。經過試聽,對多個輔導老師進行比較,這樣也能幫助你選擇到一位有價值的輔導教師。
每個輔導老師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相關的復習和新課的學習。一般小學語文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基礎的知識,字、句、詞都是在為將來的知識打基礎,所以孩子每一天的學習內容對於輔導老師也是一種考量。家長在結束一天的輔導後,可以抽查孩子的學習結果,知道孩子是否對輔導的知識做到良好的接收。

學習語文應該是十分的注重對於知識的積累,一個好的家教老師會教給孩子積累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一些詞語或者是成語的積累,對於孩子在語文作文寫作方面都是重要的點滴,所以孩子是否也有相應的積累,是家教老師應該提醒孩子做到的一點。
一個優秀的輔導老師是孩子提高成績的關鍵所在,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擦亮慧眼,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小學語文家教老師,讓孩子的成績通過假期的補給得到提高。

Ⅷ 小學語文教師最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轉貼】1、豐厚的文化 我覺得一個語文教師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麼文化從哪裡來?那就是從閱讀中來。一個勤奮的教師,不僅讀教材,讀參考,更重要的是博覽全書。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在教師不是不想讀書,而是沒有時間去讀書,大部分是*以前的積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積累的多,還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師不是這樣,這可能與自身的成長有關。比如,以前,在小學任職的教師,一般是從初中再到師范,師范學校所學專業知識與高中的還不一樣,比較重視教師的特長發展,如果不是對文學特別愛好的話,對語文的學習也就是一帶而過。這樣等他們參加工作以後,面臨著再學習的問題,雖然小學語文比中學簡單,可是基礎的東西還是很廣泛的,尤其是新課程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方式的轉變就意味著教師文化的再生產。從我的經歷來看,課改前覺得語文沒有什麼,無非是學字、解詞、背課文、分段、歸納中心,並且都有一定的標准答案。教師教起來很順手,幾乎你不用認真備課,也能教語文。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對語文的定位,即要落實工具性,還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師摸不著了邊際。最近幾年,我們還提倡大語文教學觀,生活處處皆語文,這就使教師更難把握語文教學了。其實,語文無論怎麼定位,語文始終是母語教學,語文始終離不開文化。那麼,一個教師缺少了文化內涵,怎麼說也不會把語文教好。小學生雖小,但是他們在課堂中,問題多,他們什麼都問,什麼都敢問,一個教師總是支支吾吾的,或者和學生「踢球」玩,也有失教師的職責。我看到一個網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會語文也能教語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怪現象,也確實,在實施新課程的時候,由於主張了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想怎麼學就可以怎麼學了,教師除了方法的組織,其他也沒什麼可做的了。教師似乎成了多餘的人。我覺得這是不正常的,是對新課程的玷污,古語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個功能什麼時候也不能丟失。轉變教師角色與教學方法,不是把教師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所以,一個語文教師始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不斷地從閱讀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2、精美的語言 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是語文教學基本任務之一。一個語文教師不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與學生交流是不可原諒的,一個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用詞豐富、嚴密,而且要流暢、純正。我見到許多語文教師說話很隨意,想什麼說什麼,一句話重復幾遍,並且時常帶著口頭語,一聽到這樣的教師上課,就感到不舒服。還有的教師方言很重,語氣平淡無味,在范讀課文的時候,不讀倒好,一讀還不如一個學生。這樣的語文教師怎麼能有語文感染力。相反,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往講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抑揚頓挫,聲聲悅耳,從語氣和音質上就技高一籌。一個非常有語言修養的教師,應該是語言簡練、准確,字字句句,條理嚴密,並且有很強的邏輯性。一個非常有修養的語文教師,不僅注意自己的語言,也非常注意學生的語言,他總是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語言,抓住時機去規范或矯正學生的語言。如果學生在這樣教師的影響下,那麼他們的語文能力能沒有提高嗎?語文教師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決定語文課成敗的關鍵之一。記得以前,我們很重視教師基本功的訓練,特別對年輕教師,每年都要驗收與考核,可是,近幾年這樣的活動少了,教師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語文課誰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話說:「近珠者赤,近墨者黑。」教師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況且小學生正處於發育時期,他們有極大模仿傾向。我看到一個孩子,說話總帶個尾音,問其家長,家長說原來不是這樣的,後來換個班主任教師,就變這樣了,很難糾正。據了解,那個老師說話很不注意,這個孩子覺得好玩,也就模仿了,後來成了語言習慣。可見,教師的語言素養是多麼的重要。3、燃燒的激情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這個「味」是什麼呢,我認為「激情」是語文味之一。語文是情感的語文,因為語文不僅學語文知識,還承載著傳承文化,文化具有豐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詩,一句名言,哪個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語文,教師首先有情感,這種情感來自於對文本的解讀,來自於對生活感悟,來自於對學生熱愛。有人批評說,教師的激情是一種造作,我認為這樣的認識不正確的。教師是教書育人的,教師雖然不是演員,但必須能做到以情激情。舉個例子說,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麼,你面對學生,也不能把你內心的傷感留給學生,虛偽的也是善良的。一個激情的教師始終是想著孩子所想,始終和孩子一起共享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我聽過很多教師講《十里長街送總理》,那是一個悲壯的場面,可是,能觸動學生傷痛的很少。一個原因是課文離學生生活較遠了,學生沒有那樣的體驗。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師自己也沒有讀進文本,語言的平白,情感的淡漠,學生就好像在了解一個故事。這樣的課文,如果說教師缺少了情感基調,怎麼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呢?學生悲與喜,不是簡單的文字就能觸發的,還要*教師滿懷激情的感染。一個語文教師,沒有情感的豐富性,也不可能教出語文的激情。4、專業的知識 對於學生來說,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那麼對於教師來說呢,現在有一種傾向,認為小學語文教學不講究系統的知識體系了,教師也無需要具備那麼多知識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學觀念的轉變上,用在教學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師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斷的江河。」此話完全是教師在自我推卸責任,是對新課程的曲解。的確,在當今時代,一個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識,況且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可以儲存在電腦里了,但是電腦永遠也不替代人腦。知識是人腦創新的基礎。語文不講究完整的知識體系,但不等於不教知識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話,甚至每個詞語,每個字,都蘊涵著豐富的知識。這些知識,有的是*學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教師講解的,所以教師沒有知識是不能勝任的。現在,有的小學語文教師知識貧乏的可憐,比如,小學教材中,常見的語法或修辭格都不能正確的判斷;對於寫作知識更是一塌糊塗。這也難怪教師,教材幾乎什麼知識都不講了,原來學過的,也就隨著時間淡化掉了。所以說,一個教師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補充鮮活的血液,連自己也變得陳舊了。一個教師始終要有知識的緊迫感,無論教材怎麼編,無論課程怎麼變,你必須是一個知識的擁有者,這樣你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學生。「知識用時方恨少」,這是不變的真理。5、敏捷的思維 一個語文教師,光有閱讀積累、專業知識、豐富情感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所謂思維能力,就是指判斷、推理、概括、頓悟、應變等能力。思維也就是智慧。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學有預測,但又不能完全預測,尤其我們主張「以學論教」,「順學而教」,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閱讀是「教師、文本、學生的對話」,「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閱讀中,教師要參與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如果教師沒有敏捷的思維能力,是很難駕馭課堂的。比如,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開讀書,而問題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麼教師就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沒有必要的。有問題還要優化問題,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再如教師與學生對話,教師不僅要注意傾聽,同時要迅速的分析學生的語言,要敏捷的判斷出學生發言的價值所在,然後是有針對的點撥或概括。有的教師,不能機敏的反應學生的問題,學生發言就點頭,說什麼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學生自己評價,教師是十足的指揮官。我覺得這樣的教師不是非得要那樣做,而是自己的思維節奏跟不上,也就是說不能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當然,教師也就跟著學生一跑到底了。有敏捷思維能力的教師,不僅表現在對話中,還表現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比如,很多公開課上,教師准備的課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師,反復的嘗試,越著急思路越亂;可是有的教師一看不能用了,馬上改變教學思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也不失是一節好課。這種應變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 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 怎樣提高語文素養: 一、拓展視野,塑造健康人格 文學作品所展示的畫面,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所有領域,它的內容無不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文學對人性的塑造和對社會風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優秀文學作品表現出來的高尚的理想,堅強的意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真善美的心靈,無不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文學作品的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門學科都無法相比的。它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對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二、通過積淀,增強文化底蘊 一個人的語文素養的高低,關鍵在於個人對語文主動積淀的厚實程度。當語文積淀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人身上形成一種富有個性的文化底蘊,而積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廣泛閱讀和識記背誦。在重視廣泛閱讀的同時,還要重視識記背誦。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視記誦,把它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學生在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多讀多背,熟讀成誦。歷代的文學大師,無不滿腹經綸,具有很好的記誦功底。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拋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理解,輕視識記背誦。我們的改革並非要改掉傳統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驗,而是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素質,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 三、發展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一般認知規律。同時它還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它由感覺器官對作品進行感知,再調動生活積累,產生共鳴,再經過豐富的想像、聯想和分析,進而領悟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內涵。通過理解、玩味,得到賞心悅目的、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掌握並遵循這一規律,可以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激發情感,增強感知能力。情感在文學教育中有特殊作用,教師的教學情感、作品的創作情感和學生的學習情感,三者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教師要用飽滿地熱情,真摯地情感,牽引著學生步入文學殿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創設一種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領著他們登堂入室,去發現美、認識美。2、加強訓練,提高表達能力。審美活動是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思維活動。在教學中,既要重視學生的個體感知體驗,又要重視學生的理性分析、口頭表達。課堂上,要求學生用口頭語描繪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分析作品美的結構、美的語言,分析文學形象的社會意義和得到的思想啟迪。通過口頭表達,使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模糊的、不大鮮明的文學形象,經過梳理後變得更清晰、更鮮明。在分析鑒賞的基礎上,推薦有關評論文章讓學上閱讀,讓學生了解別人對作品的評價,參考別人的見解,以啟發學生的思維。

Ⅸ 小學語文教師學習語文課程標準的好處

課程標准,顧名思義就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准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在語文常規教學中,課程標准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它本身的價值。 首先,它制定了語文學科的課程目標與內容。 這就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目的性更明確。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在預設教學的過程中,使預設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 其次,它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實施建議。學習課標,裡面的概念、理論、條目誰都會復制粘貼來引用,可課標不僅僅是拿來看的,也不光是埋頭想的,更是用來對照做的!要想讓青年語文教師真正領悟《語文課程標准》,不能做文字的搬運工。我設計的圍繞課標進行的專欄交流,是以「踐行」為核心。我想,這才是大家迫切需要的。

我們一線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標准》的踐行,基本上離不開「教材」和「課堂」。所以我將盡量依託這兩個載體,和大家從實踐的角度來比對《語文課程標准》。希望能拉近教師與《語文課程標准》的距離,也有更多的機會去用《語文課程標准》里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的教學實踐。

《語文課程標准》這本書很薄,但分量很沉,為了讓大家聽起來更舒服,感受更清晰,我將借「起承轉合」之名,讓這四個字帶上《語文課程標准》的味道:「起」是「緣起」,主要對《語文課程標准》的前言部分進行解讀;「承」是「相承」,主要針對該書的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轉」是「翻轉」,「合」是「契合」,這兩者主要針對第三部分「實施建議」。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語文教師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