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與思品課的異同

小學語文與思品課的異同

發布時間:2021-02-24 06:20:08

小學語文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異同

小學抄英語與小學語文這兩襲門功課都是語言內方面的,都是需要時間來記憶的,像我們這邊的小學英語課課時普遍存在不足,語文課每天都有而且還不只一節,而英語課每周只有三節,這些都使得小學英語在教學時難度增大。總的一句語小學英語比小學語文難教多了。

Ⅱ 小學語文 講讀課和閱讀課的區別

講讀課文是課文的主體,在小學語文基本功訓練中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是加強內重點項目訓練的主要憑借。容 閱讀課文屬於半獨立閱讀性質的課文,它 為學生把在講讀課文中學到的語文基本功進一步實踐和運用提供了重要環節。教學閱讀課文,要更加強調學生 ...

Ⅲ 心理輔導活動課與思品課和班會課的區別

有區別的抄。
心理襲健康課是學校為保障學生心理健康,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課程教育。具體目標:是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行為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是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輔導課是學校按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各種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質的心理輔導形式。具體目標:發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
其中發展性目標側重於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心理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自我完善,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提高今後的生活質量;而預防性目標是幫助學生及時發展自己在學習、生活、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學會矯治和調節心理偏差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情緒。

Ⅳ 應怎樣上,思品課不是語文課

首先要感謝吳騫讓出一天時間讓我來聽這次的河南省品德優質課觀摩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其次,也希望學校領導能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參加各相同學科的學習機會.真為真的會受益匪淺.還記得來聽課前,吳騫對我說:「你去聽一天吧,聽聽都知道這種課怎麼上了.」聽完課後我不禁想:要是早讓我聽聽這種課,上次講安全課的時候就不至於那麼無從下手,那麼難為了!廢話不多說,還是說說我的感受吧:一、 這不是語文課無論是講品德課,還是我上次講的沒有教材的安全課,還是隊會課,都要切記一點:這不是語文課.不能上成老師講,學生聽的課,當然,現在的語文課也不是這樣的.在聽完第一節課《地震災區中的小英雄》這節課後,我深有感觸.這節課思路還是很清晰的,各個環節的過渡還是很自然、流暢的.但是致命的錯誤就是整節課就是老師在說在講、在出示圖片、視頻、資料.學生的人物就是看,就連給學生發言的機會都很少.後來專家在評課時說了學生發言這樣一組數據:這節課只有不到10次的學生發言,而其他三節課學生的發言和其他參與等高達30多次.這就反映出問題了.這節課,學生總是端正地坐在那裡聽、看.老師又把課堂安排的滿滿的,學生根本沒有思考的機會.這樣學習目的如何達到?如何用那三個問題問問自己?尤其是你如何確定你已經把學生帶到那裡去?聽完這節課後,我又想到了我上次講的課,剛開始准備是跟這節課是差不多的,怪不得領導聽完課後要我連夜全該,動大手術.當時我還覺得委屈,現在想來真是「人在事中迷」啊,如果我作為旁聽的人聽完我的課後,我也會覺得有問題的.剛開始我就是犯了這個致命錯誤.二、 要精心設計導入精彩的導入應該是一上課就能吸引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然的進入課堂的.應該是為下面的課堂做鋪墊的.上午的四節課,三節課的導入都相當精彩.如《方塊字里探春秋》一課.

Ⅳ 小學語文和小學品德關系之間又怎樣的聯系

一、問題的提出

日前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的任課教師絕大多數為兼職教師,一般來說,由小學語文教師兼任的較多。而正因為兼職,語文教師會覺得備課量大,備課任務重。(本文所指語文教師,為兼任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師,以下簡稱教師。)較之語文這一主流學科,教師會潛意識地將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邊緣化,消極對待。因此,在現實的教學中,就存在著教師輕視品德課教學的現象。但新課程品德與社會作為培養學生做人的學科,其對學生從小養成過有道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做一個有道德素養的公民起著很重要的啟蒙作用,實在不可偏廢。而語文學科蘊涵的人文性、思想性、文以載道之觀念,與品德學科也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語文學科完全可以從品德與社會學科中汲取營養,提升語文教學的內涵;藉助品德與社會學科,奠定語文教學的知識資源,並提高語文理解、思考能力的廣度、深度、力度。同樣,來自語文學科的營養也有利於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二者融合的價值遠超過單一學科。

下面,筆者將從多角度探尋語文和品德與社會兩個學科之間可能建構起的關系,提示語文教師可充分利用兩個學科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協調性和融合關系,有效地整合資源,運用不同學科的優勢和功能,為教學服務;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認知經驗等,重構、整合自己的認知結構,學習聯系地、發展地認識事物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增強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同一學年:主題相同,教材文本內容的價值取向同一,意義同構

(一)故事情境與主題活動:認知遷移和提升、資源互補

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畫楊桃》一文中,教師針對學生嘲笑一位同學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用這樣一段話指出事情的本質:「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3頁)

語文的教學要求是:(1)讓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把老師說的那段話背下來;(2)讀課文,交流一下,讀後會想到什麼;(3)課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深刻,抄下來。如「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4頁)

語文是通過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故事,藉助語言文字形式、文本解讀,獲得感悟。啟示學生明白道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從社會認識和道德審視的角度來看,這篇課文包含三層含義:(1)事物本身具有多樣層面;(2)面對一個事物,我們應相信自己,有自我的表達;(3)因為每個人不同,才會有他們各自判斷的理由和經驗,所以要認同別人可能與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從教育目標來講,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表現為學會理解和認同自己及他人,彼此建立平等、尊重、和諧的關系;在認知、能力方面則體現著認識人、事、物的一種思考方式和行為。當然,語文教學的目標不是要闡釋這些觀念。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有機融合的一個整體,因此學科之間存在著有機聯系也是必然的。不同學科之間也會出現文本內容的類似、主題目標一致的協調性和融合度,由此這就意味著學科之間可以在課程資源、認知遷移以及相互補充、豐富和提升等方面有所共享。

與語文《畫楊桃》課文相對應,在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中有《不一樣的你我他》這一話題。相對於語文教材的故事性文本,品德與社會教材首先是從三個體驗性的主題活動展開的。(1)「我的自畫像」:讓學生用各自的表達形式展現自己的個性,進行自我介紹,在每個學生自我展示的活動中,使學生意識到每個人是不同的。(2)「畫圓圈」;畫中的圓圈可能是什麼。發揮各自的想像力,展示自己個性的想像,通過比較意識到正因為每個人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的作品,這里沒有好壞優劣,僅是表達形式和創意不同而已。(3)「我們一起作畫」:每個人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分別給花瓣和花葉上色,在這個活動中,學生進一步明白了因每個人的不同而共同創造出了五彩斑斕的世界。

根據閱讀理解的研究表明,「背景知識的作用,在於對文本的綜合理解,它以句子基本意義的解碼為中心。背景知識不僅有助於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還能使讀者運用必要的知識理解字面以外的意義(命題)」。[1]所以,可以認為,學生在品德與社會課通過深入的、邏輯遞進的體驗活動中獲得了感悟:在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的過程中,明確每個人各有風采,基於這種認識基礎,理解到正因為「不一樣的你我他」,才會有不同的感受,才會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感悟和認識就是學生解讀語文《畫楊桃》的先行認知經驗和背景知識。其結果,將有助於學生回答語文教材第44頁上的問題,不是止於口頭、觀念上的回答,而可能會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理解和表達。

由此,學生就是在對靜態的文本內容(語文)的理解與動態的活動體驗(品德與社會)的交互作用和互補中,建構起自己對人、事、物的認識關系和思考方式。就事物而言,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而這種不同,取決於看事物的不同的人的感受和判斷等,它們都是客觀存在的,需要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可以說,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有助於學生提升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的思維品質。

另一方面,一種觀點認為「故事可以使課程學習更豐富、更有意義。故事本身並不能教會學生閱讀的技巧,而是一種讓世界變得更有意義的工具」。[2]而故事作為工具,所發揮的作用就是影響人們的思考及行為模式。因此,《畫楊桃》的故事,作為一個範例,形象地促進了學生道德理解力的提升。這便是語文對品德與社會學科發揮的促進功能之一。

所以,不論語文還是品德與社會課,如果教師注意和分析了這二者的共性和差異性,將二者鏈接起來,充分利用這種關聯兼互補的資源的話,那麼,學生的收獲將是增值的、飽滿的、全面的。這就是學科間融合的魅力。

(二)同質的故事:感性與理性、情感與實踐行為的融合

諸如這種學習主題目標一致,內容接近的課文,在語文和品德與社會的教材中,還有不少範例。當然,根據不同的文本內容,在語文和品德與社會學科中二者所體現的協調關系也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們體現著不同的運用價值,另一方面在終極目標上又匯合成一種力量,實現著感性與理性、情感與實踐行為的融合,協調促進著學生的發展和「道」的形成。

比如,語文三年級下冊中有《可貴的沉默》一文,在模擬的真實生活情境中,通過孩子和父母對彼此生日的了解及祝賀等方面的比較,讓學生在故事中體會了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對照出自己對父母的忽視。同樣,《媽媽的賬單》也是在一種有情節的故事情境中,展開了主人公小彼得索取報酬。和媽媽零報酬賬單進行對比的敘述,旨在扣住學生的心弦,激活與小主人公的共鳴,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無私的愛。

故事的魅力在於它讓學生走進情境中接觸主人公。正如「要想盡量融入書中的各個角色,就不能忽略其中情節的發展,故事像翅膀,情節就像是因翅膀拍動而產生的風一般,也是故事相當重要的一環。」[3]這句話所言,因為故事的情節,學生更能理解和體驗小主人公的所思所想;替代性地經驗生活,使學生從中學習著怎樣看待自己和父母的所作所為,進而注視和反思自我,真正理解和感悟父母對自己不求回報的、無私的愛。

與此相呼應,在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中有《家人的愛》這一課題。首先從活動──護生雞蛋入手,反思和感悟家人養育自己的辛苦。在此基礎上,展開「故事與思考」:彼爾的賬單。盡管內容與《媽媽的賬單》非常近似,但它與語文課文所不同的是,它不具有情節,而是一種理性的他者敘述,數據化地體現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和比較,旨在激發學生的反思,從彼爾和媽媽賬單比較的範例中,回到學生自己的現實生活中。

如果我們認同「文學是最便捷、最深刻地引領孩子體驗世界的方式」的話,在此,我們不妨也可以這樣理解:語文是通過讓學生走進敘事本身中,與自己對話;而品德與社會課則是盡可能地讓學生藉助敘事,走進現實的、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與自己對話。

另一方面,雖說語文課和品德與社會課,對學生有不同的目標要求,但對人的培養卻是異曲同工。語文課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是口語交際,用具體的事例,說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還可以說說自己應該怎樣愛他們;習作要求: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別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語文是讓學生用語言文字元號,將自己的感悟和願望等表達出來。而品德與社會課則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確立一種感激父母、回報父母的道德情感,能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道德實踐力。由此,兩學科的合力,促進了認知表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確立和強化,對愛的理解和表達(語文)與落實到日常行為的實踐(品德與社會)之間的融合,增強了知行合一的力度。這兩門學科在攜手走向共同的目標:幫助學生形成「道」──好的品行和素養。

原文

Ⅵ 如何有效的整合語文和思品課程

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語文教學的效果,但是,在開放性回的語答文教學中,研究如何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並加以應用,對於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都顯得極其重要。筆者主要從四個方面探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應用,即以先進的教學手段優化教學情境;以多樣的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瓶頸;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激活學習思維;利用創新的教學結構激勵自主學習。

Ⅶ 小學語文與其他科目的不同

語文學科特點:

從學科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看,小學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人文性和工具內性特徵。

從學習容過程和活動的角度看,小學語文學科具有實踐性、累積性和外顯性特徵

從學習對象和內容的角度看,小學語文學科具有廣域性、開放性和易學性特徵

Ⅷ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老店鎮心學校 姚孟君 黃德石[提要]在全社會呼籲素質教育的今天,實施素質教育就成了語文改革的必經之路,而德育滲透又是語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因此,在小學語文中必須體現寓德於教。培養學生的友愛思想、進取精神、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我結合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教學實踐及體會,分別就語文課文教學與作文教學中怎樣寓德於教談幾點具體做法。 [關鍵詞]寓德於教 教書育人 德育滲透 思想教育 《新課程標准》指出:「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教好這門學科,獲取新知識,對於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民族素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根據這一要求,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小學語文學科不同於其它學科,它本身與德育有著密切地聯系,曾經在小學低年級中還有過語文與思想品德的合訂教材,所以說語文教材選取的課文,盡管體裁、題材、風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達到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有機統一,尤其是以文學作品為主的教學內容更顯示德育的特殊優勢(新課程的教材特多),它以鮮明的形象,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語文課文選取了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無私、心靈崇高,剛正不阿的;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表現自然美的;有表現語言音樂美,文字建築美,詩句音律美的古今詩歌……這些課文都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作品的內在美,富有質朴美感性。「詩言志,言為心聲」[2]這是每一部文學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傳播、宣揚的方式,都凝結著作者的苦心,執著地表現著作者的人生追求,傳達著作者的喜怒哀樂,凝聚著人類情感的各個方面。這種作用是直觀的、形象的、整體的,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學生學習了這些課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國的語言文字美,從而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學生產生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系的情緒體驗。語文學科課時多,教學時間長,學生幾乎每天接觸課本中思想性較強的課文,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它所產生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小學生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和道德品質形成的時期,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在此期間對他進行相應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再合適不過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顯得格外重要。那麼,如何將寓德於教落到實處呢?一、講讀課文中,尋找最佳「結合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講讀課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如何在講讀課文中滲透德育教育呢?我覺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在語文講讀課文中,思想教育與語言文字訓練應該是融為一體的,沒有離開語言文字的思想內容,也沒有缺乏思想內容的語言文字,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所以,小學語文教材選了大量文質兼美、思想性較強的文章。這些文章運用生動的語言塑造了各種具體形象,或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就要從課文的字、詞、句入手,啟發學生品味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遣詞造句的,通過這一手段,讓學生感知課文內的具體情節,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讓活生生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從而在思想感情上收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比如《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第一段中,描寫了人們在長安街兩旁焦急等待周總理靈車的悲壯場面。「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對青年夫婦……他們擠下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互相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3]在教學這一段時,教師可以抓住與中心思想密切相關的語句,加以必要點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拄著」、「背靠」、「擠下」、「探著」、「踮著腳望著,望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加推敲,讓他們想想這些語句表現了人們什麼思想,並深入領會作者的匠心所在,從人們的動作中體會人們焦急的心情,從而體會「人民總理人民愛」的思想內容。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發揮了課文的教育感染作用。從而使學生受到熱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育。再如《三人行》中「王吉文醒來的時候……」[4]這段描寫,突出了戰士高度的革命責任感和革命戰士間生死與共、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深情厚誼,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二)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思想感情古人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討源,雖能心顯。」[5]這就是說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內容,而後才動筆寫文章,所以在文章中就一定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愛、或恨、或悲、或喜。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正確、深入地理解課文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有感情地反復朗讀,作者流露於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容易對學生產生共鳴,能深深地感染學生,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如《大海的歌》[6]一文中,有這么三句話:1、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藍天、白雲,碧綠的大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2、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的歌。3、咱們自己的石油鑽探船,我彷彿聽見大海正在唱著一曲新歌。第一句話描寫了四樣景物,藍、白、綠、紅構成了一幅色彩鮮艷而又美麗的風景畫,可見作者的心情是多麼的愉快,所以在朗讀時要指導學生用優美的語調讀出作者的愉悅之情;第二句是寫浪花在唱歌。浪花怎麼會唱歌呢?其實是作者看到海港繁榮的景象後,自己心裡高興地唱著歌。這里可以指導學生用歡快的語調來讀,高興得就像自己在心裡唱歌一樣;第三句中的「咱們」指的是我們中國,說以前我國沒有石油鑽探船,現在我們國家可以自己製造了。這句話就是借大海的歌來表達作者的喜悅之情,來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這里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用激昂的語調來讀,把自己的自豪之情表達出來。通過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欣賞優美的語句,另一方面又自覺地接受思想教育。(三)聯系學生實際,深化思想教育在語文課上,教師要憑借教材,堅持正面啟發、誘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在領悟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傾吐自己內心的感受,相互啟發,從而進一步受到課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課,教師可以在課上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小蘿卜頭」進行比較。「小蘿卜頭吃的是殘羹冷飯,住的是陰暗潮濕的監獄,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寫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筆頭,那麼你呢?」[7]讓學生想想自己和小蘿卜頭一樣大的時候生活是怎麼樣的,從而對「小蘿卜頭」小小年紀在監獄里的非人生活充滿同情,激起學生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懷遠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學習的教育,並逐漸轉為自己的行動。二、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矣」[8]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古詩和閱讀教學中的任務,作為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課中的德育教育不可忽視,作文教學中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習慣和能力,訓練學生運用或書面語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編織再現事物,達到一定的寫作技能。學生在經觀察、感悟、分析事物進而寫作文章的一系列過程中,必然會觸發種種思想情感,對所寫事物產生並表達出一定的見解或評價。可見作文教學也應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責任。(一)開展實踐活動滲透德育、激發寫作學生非常喜愛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但多半是欣賞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觀察活動過程,不注重了解人類和生態平衡的關系,這時老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的去觀察,發現事物的特點,就能寫出感人的文章來,孩子們都是獨生子女不愛參加家務勞動,在家中受到長輩的寵愛和嬌慣,要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理解別人、體諒別人、尊重別人,可以以寫作訓練為表面動力有計劃開展一系列活動。如在班上組織學生包餃子等活動,首先引導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學會和別人合作才能把事做好,學生通過這項活動既能親身體驗做家務的辛苦和樂趣,又能理解和體諒父母的辛苦,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還可組織學生到野外觀察一年四季自己身邊景物的變化,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後把自己看到的結合自己的感受寫出來,還可組織學生表演熱愛大自然的童話故事,如表演假如我是XX X(小花、小草、小樹)遇到不愛護環境的現象我們應該怎麼做?寫出生動感人的想像作文來,讓學生通過活動寫作文,通過作文訓練受到教育,以達到育人目的。(二)通過評價滲透德育、激發寫作道德發展是人的精神生命整體提升的過程,對它的評價因此也應該關注知、情、意、行的各個方面極其和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創設道德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體驗,並通過與同學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認識,把學生帶人到情境中去,將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體的喜怒哀樂、學會羞愧、同情、憐憫,陶冶善良的心靈,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斷完善與超越、如評價別人寫的文章、可以從文章的寫作順序方面去分析評價,還可從文章的結構方面、譴詞用句中去評價,讓大家從別人寫的好詞佳句中受到感染,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評價分析作者的目的,如文章歌頌什麼?贊美什麼?告訴我們什麼?使學生從評價別人的好文章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慾望。可利用別人文章中的情趣來影響自己,以悲勝怒、以悲勝思、以怒勝思、以思勝恐、以忍勝喜、以喜勝悲等。實際上,培養學生評改作文的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能夠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許改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教師可以加以適當的指導。一篇文章無論寫得是好是壞,它總要反映作者對某件事、某個人的看法,所以,評論一篇文章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小學生道德品質的評論過程。通過互評互改,學生的心靈在相互交流中受到熏陶,思想在相互啟迪中得到升華。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當注意通過評改作文,讓學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熏陶,潛移默化地強化德育效果,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總的來說,作為教育者應明白,教育的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播現成的知識,而是注重人的潛質的開掘,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的滲透,教師應做到合理運用教材,獨辟蹊徑,充分發揮學科特點,整合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無聲的深入學生的心田。

Ⅸ 如何區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異同點

一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
二是堅持理論上是行得通的東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彌補、不正確的地方要改正.
「愛親敬長」修改為「尊親敬長」,修改後的目標要求更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也更符合語言表述的規范.熱愛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維,培育富有愛心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富有愛心的兒童才能熱愛生活、學會關心和學會做人.此目標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熱愛的情感逐漸升華.由愛親敬長擴展到愛集體,從愛集體擴展到愛家鄉,由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
將實驗稿中「熱愛科學」修改為「熱愛勞動」.將實驗稿「行為與習慣」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調整為修訂稿「情感與態度」中的「熱愛勞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的重要性.
將「自信、誠實、求上進」修訂為「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探究」此目標為增補內容.這一目標著眼於激發兒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從小就有對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的興趣,在快樂中探究、勤於動手、動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並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造帶來的快樂.與實驗稿相比學習要求有調整,難度有所增加,如將「初步養成」調整為「養成」,體現了課程對低年級這一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勞動習慣」修改為「衛生習慣」,突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於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既是符合其年齡特徵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無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極易產生與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僅不利於其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將「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修改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因為「養成……行為」不夠通順,「遵守紀律」已經含在文明行為習慣中.這一目標著眼於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質,
《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從總目標可以看出,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並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把他們真正當作發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使兒童在教育引導下不斷發展和提高,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
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作什麼都允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積極、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這兩種課程是在小學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 這兩門課程的核心.
它們的不同點是:《品德與生活》注重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會性發展,為兒童認識社會、平等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殘而有為的社會主義合 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與生活》的分目標為: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 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情感與態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技能、過程與方法.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保護環境,愛惜資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品德與社會》的分目標為: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能力 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 情感;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信、自 知識. 強、自主、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樂觀向上、頑強 拼搏、 立志成才的意識;
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 誠實守信熱愛集體、 團結合作、 有責任心的品質.熱愛祖國, 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關愛自 然,認識自我、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為習慣.
我認為《品德與生活》內容所體現的是人們生活最起碼的生活常識,是人剛進入生活所必備的常識,所以適合於低年級學習.而《品德與社會》的內容比《品德與生活》更廣泛,是人們從基本的生活逐步進入社會所要具備的最起碼的社會知識的積累,因此更適合於中高年級學習.層次有所不同,品德與生活強調在生活中提煉自己;而後者強調感受社會服務社會,前者是基礎,後者是提高.
縱觀小學品德課堂教學,我們發現部分教師在品德教學目標設計時經常出現的問題是:
(1)有總無分.部分教師在設計一篇課文教學目標時僅僅設計了一個總體性的教學目標,更有甚者,這個教學目標也是從教學參考書中套用而來,沒有體現劃分課時的課時目標;
(2)游離學生.部分教師的教學目標游離於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沒有分析學生的道德品質現狀,沒有調查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在設計品德教學目標時,完全是自己的主觀臆造,導致所確定的教學目標游離於學生實際;
(3)偏離課標.在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或者在隨機聽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還有一部分老師由於是兼職教學品德這門學科,在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時重視了教材相關知識的落實,在上課過程中,凸顯了知識內容的教學,而且還拔苗助長,將相關內容的教學偏離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1)學科本位淡化.窺視一下我們現行的小學教育,可謂是素質教育大旗「隨風飄盪」,應試教育大旗「逆風高揚」,在應試教育的長鞭束縛下,無論是教育行政領導,還是小學品德的任課老師(絕大多數是語文學科老師兼任)總將「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口號喊得高高,響徹了每一所校園,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將品德的部分課時作為了老師補習其他考試學科的時間,嚴重淡化了品德學科教學的重要性.
(2)課程標准弱化.由於受到考試學科教學方式的影響以及教者本身思想上對品德教學的忽視,從而在品德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僅僅是任務式的完成品德課程的教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部分教師對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標准熟悉甚少,更不要談深研課標,深研教材了,從而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評價體系缺乏.自從教師績效工資下發之後,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領導為了考核教師,總是將小學語文、數學、英語這些筆試科目成績列入到「教學質量」的考核.可以說,部分學校對於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些學科仍未制定適合學科特點的評價體系,為教師敷衍小學品德的教學提供了漏洞,從而出現了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的不良傾向.

Ⅹ 如何區分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異同點

一是堅持實踐證明是正確的東西; 二是堅持理論上是行得通的東西; 三是不足的地方要彌補、不正確的地方要改正。 「愛親敬長」修改為「尊親敬長」,修改後的目標要求更切合低年級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也更符合語言表述的規范。熱愛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一維,培育富有愛心的兒童是品德與生活課程重要的內容。因為只有富有愛心的兒童才能熱愛生活、學會關心和學會做人。此目標遵循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將熱愛的情感逐漸升華。由愛親敬長擴展到愛集體,從愛集體擴展到愛家鄉,由愛家鄉擴展到愛祖國。 將實驗稿中「熱愛科學」修改為「熱愛勞動」。將實驗稿「行為與習慣」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調整為修訂稿「情感與態度」中的「熱愛勞動」,體現從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和意識的重要性。 將「自信、誠實、求上進」修訂為「自信向上、誠實勇敢、有責任心」。「喜歡動手動腦,樂於探究」此目標為增補內容。這一目標著眼於激發兒童探究的願望,讓他們從小就有對生活中的問題探究的興趣,在快樂中探究、勤於動手、動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地展現並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創造帶來的快樂。與實驗稿相比學習要求有調整,難度有所增加,如將「初步養成」調整為「養成」,體現了課程對低年級這一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關鍵期的重視。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將「勞動習慣」修改為「衛生習慣」,突出「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對於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既是符合其年齡特徵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無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對其以後的生活與學習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與人交往中,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極易產生與環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挫折感,不僅不利於其身體的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其人格的發展。將「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修改為「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因為「養成……行為」不夠通順,「遵守紀律」已經含在文明行為習慣中。這一目標著眼於培養兒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質, 《品德與生活》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從總目標可以看出,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並不是對兒童聽之任之,而是把他們真正當作發展中的人,按一定的目標去積極引導,使兒童在教育引導下不斷發展和提高,價值不斷得到提升。 《品德與社會》的總目標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 它表明了課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種價值教育,在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里,我們要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決不是「干什麼都行」「作什麼都允許」的片面相對主義。積極、正確的價值引導,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對社會對個體發展需求的領悟上,同時也必定是建立在對當今少年兒童內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願望的關註上。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又有很多不同之處,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先說它們的相同點:這兩種課程是在小學低年級開設的。一門以 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 這兩門課程的核心。 它們的不同點是:《品德與生活》注重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 熱愛生活的兒童。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兒童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會性發展,為兒童認識社會、平等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殘而有為的社會主義合 格公民奠定基礎。 《品德與生活》的分目標為: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 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情感與態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技能、過程與方法。教育學生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保護環境,愛惜資源;掌握自己生 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品德與社會》的分目標為:情感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與思品課的異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