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藏戲教案

小學語文藏戲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23 22:39:06

『壹』 小學六年級簡單的《藏戲》的教案

北投位於大屯火山群、金山斷層上,為台灣百年來最著名的溫泉鄉。走過日據時代的浴場風光、光復後的聲色風月,北投近年來正快速從沒落頹寂中復生,溫泉博物館、親水公園帶來久違的人文風雅與清瀧綠茵,加上觀光溫泉旅館區蓬勃更新,韻致幽幽的北投,正以懷舊而清新的風貌,重新蛻變為溫泉休閑的熱門去處。

北投原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人聚居之地,因大屯山上終年雲霧繚繞,神秘莫測,故稱之為Pakto("女巫"之意),譯成漢音即為"北投"。日本商人平田源吾因流連於北投的溫泉與美景,遂與在此地成立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從此開啟了溫泉鄉的發展史:旅館、溫泉浴室和俱樂部競相成立,到北投洗溫泉,是許多走過日據時代老人的舊情回意。

北投溫泉的泉源主要來自地熱谷及行義路底的龍鳳谷,地熱谷湧出的熱泉澈綠似玉,稱為青磺,屬鹽酸酸性泉,因泉水中又含有少量的放射性鐳,也稱為"鐳溫泉";由龍鳳谷接管引來的白磺又稱為星湯,屬酸性硫酸鹽泉,兩種泉質均有治療慢性關節炎、肌肉酸痛、慢性皮膚炎等療效。時至今日,也有許多愛湯族喜歡晨昏來北投泡泡澡,再漫步一遭,格外神清氣爽。

北投的溫泉遊憩多集中在北投公園周邊地帶,北投公園內花木扶疏,石造拱橋古樸典雅,遊人特別喜歡於此徘徊留影,台灣早年盛極一時的台語片電影,就經常在園內捕捉外景,或逕借宿溫泉旅社作為拍攝場景,難怪北投曾有"台語片的好萊塢"之稱。而昔日的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就座落在公園一隅,曾經是全島最負盛名、規模最大的公共浴場,如今經過重修復原,已成為極具歷史意義的溫泉博物館。北投溪畔,新辟的木質棧道曲折通幽,路旁斜坡上還有雅緻的公共石砌浴池,民眾可在此享受難得的露天湯浴。

近年,不少觀光級旅館林立山區,或為日治時期留存改建,或是全新建築;到北投,住宿溫泉旅館享受一晚溫泉鄉情調,或是泡個溫泉澡當日往返,都有不少選擇:如光明路244號的瀧乃湯,已近90年歷史的泡湯文化,男女大眾池,分池而浴;原名星乃湯的逸屯及幽雅路上的吟松閣,其木造建築及庭院仍保留著日式情調,提供泡湯休息、住宿用餐;春天酒店是國際級溫泉渡假飯店,屬最高價位的享受;其他還有熱海、泉都、嘉賓閣、新年庄飯店等提供一般住宿。

來北投不僅可洗溫泉,附近山徑也有不少值得流連細賞的景點,如幽靜的北投兒童樂園、須踏上苔斑石階方得登臨的普濟寺,都很適合浴後漫步。

◆阿里奇觀 :

位於台灣嘉義縣東北,是大武巒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巒的總稱。最高峰為大塔山,海拔為2663

『貳』 小學語文《藏戲》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是沒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

還是從西藏高僧東傑布的傳奇故事講起吧。

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麼橋梁,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於是,年輕的僧人唐東傑布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為民造福。一無所有的唐東傑布,招來的只有一陣鬨堂大笑。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段傳奇。唐東傑布在山南瓊結,認識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組成了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用歌舞說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歷史傳說,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修橋。隨著雄渾的歌聲響徹雪山曠野,有人獻出錢財,有人布施鐵塊,有人送來糧食,更有大批的農民、工匠跟著他們,從一個架橋工地,走到另一個架橋工地……

藏戲的種子隨之灑遍了雪域高原。所到之處,人們為姑娘們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優美清新的唱腔贊嘆不已,觀眾們驚嘆道:莫不是阿吉拉姆下凡跳舞了吧!以後人們就將藏戲演出稱為「阿吉拉姆」。

就這樣,身無分文的唐東傑布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純潔;

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紅色代表威嚴;

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綠色代表柔順;

活佛的面具是黃色的,黃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兩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制,眼睛、嘴唇處挖一個窟窿,以示朴實敦厚。

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這是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戲的藝人們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觀眾團團圍坐,所有的劇情靠「雄謝巴」的解說和藝人們的說唱來描述。藝人們唱著,說著,跳著,在面具下演繹著各種故事。

在幾百年的發展中,藏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開場陳說藏戲歷史以招徠觀眾,正戲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結尾則具有慶賀演出成功之意。

藏戲藝人的唱腔、動作豐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唱腔來演唱,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舞蹈動作來表達,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戲班更是有各種風格的表演形式。觀眾在吃喝玩耍中看戲,一出戲演它個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隨心所欲、優哉游哉,毫無倦意。

『叄』 小學語文藏戲課文問題求解.

《藏戲》以准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內容、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北京的春節》有較大的不同:

①描寫內容不同:《北京的春節》介紹的是節日風俗,而《藏戲》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

②表達順序不同:《北京的春節》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准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藏戲》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傑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組成了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後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台簡朴;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

③表達方法不同:《北京的春節》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藏戲》主要採用比喻、反問、象徵、誇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

④語言風格不同:《北京的春節》的語言自然、平實、准確、精練,京味濃郁,耐人尋味。老舍先生曾說,「我不論寫什麼,總希望能夠信賴大白話;即使是說明比較高深一點的道理,我也不接二連三地用術語與名詞,我還保持著我的『俗』與『白』」。老舍先生的語言風格樸素自然,流暢通達,清淺俗白,雅俗共賞,耐人尋味。這種語言風格在文中處處可見,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再如,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引用俗語說明北京的春節從一年裡最冷的時候開始。《藏戲》的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肆』 藏戲課件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275個劇種。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劇種。藏戲藝術有600多年的歷史,比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傑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組成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後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台簡朴;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隨著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北京的春節》有較大的不同。從內容看,《北京的春節》介紹的是節日風俗,而本文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從表達順序看,《北京的春節》以時間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從表達的方法看,《北京的春節》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採用比喻、反問、象徵、誇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看,《北京的春節》的語言自然、平實、准確、精練,京味濃郁,耐人尋味,而本文的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領學生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地表達;二是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課文開篇的表達方法新穎獨特,用反問句的形式先聲奪人,強調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同時,也為本文將著力描述面具的顏色、形狀及作用埋下伏筆。

②還是從西藏高僧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講起吧。

這句話在全文謀篇布局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總括藏戲三大特點,用「還是」轉折,介紹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及藏戲的形成。唐東傑布是藏戲的創始人、開山鼻祖,沒有唐東傑布就沒有藏戲。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傳奇故事: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的故事。

③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麼橋梁,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練准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再現了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間接歌頌了唐東傑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的思想根源,也說明民間藝術源於生活,根據時代的需要而產生。

④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為什麼得以保留?這個句子作了精當的回答。句子的前後部分是因果關系:「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是結果。象徵的手法: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戲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純潔,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誇張的手法:為了啟發觀眾的想像力,用誇大的事物來表現。比如,藏戲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兩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⑤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唐東傑布組成藏戲班子的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修橋」,所以對演出舞台、道具等沒有過多的要求,只要有觀眾,能起到宣傳效果就行。

⑥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戲沒有劇本,全靠師父言傳身教,全靠在戲班排練和演出過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歷史的藏戲得以保留和發展,成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2)對詞語的理解。

劇種:戲劇藝術的種類。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吞食。

雄渾:本課指歌聲雄壯渾厚。

活佛:本課指喇嘛教中用轉世制度繼位的上層喇嘛。

女巫: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女人。

壓抑:對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發揮。

敦厚:忠厚。

演繹:一種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關於特殊情況下的結論。本課可作表演、表現來理解。

招徠:招攬。本課指藏戲開場用陳述藏戲歷史的方式招攬觀眾。

優哉:優:美好,舒服;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開山鼻祖:開山:佛教用語,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創立寺院。鼻祖:比喻創始人。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本課指唐東傑布是藏戲的創始人。

兩面三刀:比喻陰險狡猾,當面一套,背地一套。

隨心所欲:隨:聽任;欲,想要,希望。心裡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象徵、妖魔、恐怖、一無所有、鬨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准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前,可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我國西藏地區的有關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了解我國傳統戲曲的有關知識。有條件的還可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的音像資料片,豐富學生對西藏、對戲劇的認識。

2.教學這篇略讀課文,需整體把握,不宜肢解課文。第一步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第二步在引導學生讀熟課文,在整體把握內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藏戲的,並用自己的話說說藏戲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什麼特色。在此教學環節中,應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思、議的空間,促進學生與文本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第三步引導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句段畫畫批批,交流收獲體會(可以是受到啟發的,可以是好詞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寫法的,可以是讀書方法的),積累語言。老師在此過程中穿針引線,釋疑解惑,激勵點撥,歸納提煉,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3.比較閱讀是培養語文能力的好方法。教學中可以探究本文與《北京的春節》在表達上的異同。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爭辯中激活思維。老師在此過程中既要蹲下去與學生平等對話,又要站起來作引領;既要珍視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又要關注文本的價值取向。

4.在學習了兩篇介紹民風民俗的文章後,可以進行一次小練筆,引導學生仿照《北京的春節》的表達方法,寫寫自己家鄉的春節;也可以仿照《藏戲》的表達方法寫寫自己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

5.本課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領會編者意圖,根據兒童特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忌面面俱到,過度發掘。知識方面對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對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傑布的精神不作過多過深的人文內涵挖掘。重點在了解藏戲的形成及特色,領悟表達方法。

6.本課好詞佳句多,文學色彩比較濃。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有關詞句的意思,在語言環境中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並採用有效方法積累詞語。

四、教學案例

片段:

了解藝術特色,領悟表達方法

師:藏戲有什麼特色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生:課文一開始,就概括地寫了藏戲的特點。我給大家讀一讀(朗讀1—3自然段)。從這三個自然段,也就是這三個反問句中,我們知道了藏戲有「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特點。

師:你很會讀書,從作者開篇的連續三個自然段,也就是連續三個反問句中,概括出了藏戲的特色。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讀這三個自然段。

生:課文還具體描寫了藏戲的面具,在課文的8—16自然段。我和同桌一起給大家讀一讀。

(朗讀8—16自然段。)

生: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不同的顏色和形狀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和意義的。

生:我來補充一下。在16自然段,作者還寫了藏戲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讓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師:兩位同學合作學習後,分工匯報,讓我們了解了藏戲裡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來的原因,謝謝你們。但是面具是怎樣運用象徵和誇張手法呢,誰能再具體地說說?

生:我來說。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白色代表純潔,紅色代表威嚴,綠色代表柔順,黃色代表吉祥等等,就是象徵手法。我們也可以想像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狀上肯定非常誇張,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制,眼睛、嘴唇處挖一個窟窿,以示朴實敦厚」,這樣就讓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了。

師:補充得非常好!了解藏戲的面具,我們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戲的獨特魅力!除了面具,藏戲其他方面還有哪些特色呢?我們繼續交流。

……

師:同學們,我們回顧全文,作者開篇用反問的手法概括地寫了藏戲的特色,中間寫藏戲的形成,最後又對藏戲的特色做了詳細生動的描寫,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大家仔細想想。

生:我想這是因為藏戲的特色太鮮明了,所以作者開篇就概括寫它的特色,而且用反問形式,情感非常強烈。

生:我想,作者僅僅在開篇這樣概括介紹藏戲的特色,讀者並不能具體了解藏戲到底有什麼特色,所以課文後面又濃墨重彩地描寫,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相關鏈接

1.唐東傑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築師,藏戲創始人。藏民歷來把他看作是創造藏戲的戲神和修建橋梁的鐵木工匠的「祖師」,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創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東傑布幼時家境貧窮,牧羊為生。成年後當過兵,做過生意,後削發為僧,僧名尊珠桑布。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博學多思,成為一名有造詣的學者和得道者,被眾人譽為唐東傑布(意為「千里平原上的國王」)。唐東傑布親身感受到西藏地域遼闊、山高水險,交通極不發達,給藏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於是,他不畏辛勞,跋山涉水,廣泛地向民眾講明了搭橋的意圖,贏得了許許多多的人信賴和政府官員的支持。終於於1430年在雅魯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鐵索橋。

以後,唐東傑布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修橋造船補路,邀請了山南瓊結縣白納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組成了歌舞演唱隊,他親自教授她們演唱自己創作的作品,把自己設計的各種款式不同的服裝,裝扮在這些美麗的姑娘身上,隨處表演。演戲化緣得來的錢,作為專用資金,調集了設計師和冶煉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連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築了58座鐵索橋。人們親切地贊譽他為「鐵橋活佛」。

唐東傑布在募集資金、解除眾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過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劇的過渡。他將佛教經典中的傳記同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內容融在一起,創作出一種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結合的表演藝術,使過去那種單一的跳神舞逐漸地戲劇化,表現手段也不斷加強,並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形成了藏劇藝術的雛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東傑布尊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1464年,唐東傑布逝世,享年79歲。唐東傑布一生為西藏交通的開拓,為藏戲的創立、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績,人們用各種形式歌頌他,紀念他。至今在許多藏戲演出場地,看戲的觀眾首先要在唐東傑布的像前敬獻哈達,以示謝恩;在唐東傑布的故鄉,甚至還保留著一種傳統儀式,每逢大家觀看藏戲表演時,都要帶一些青油和羊毛,將這些禮物送給戲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鐵索上,以保存好唐東傑布所建的(早不復存在的)鐵索橋上,使其不銹,永存於世。另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廟里,也常可看見供著一位白須白眉、神態安詳、和藹可親、手持八節鐵索的唐東傑布畫像或塑像。

2.關於藏戲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表演藝術。藏戲在歷史上多伴隨節慶、廟會、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動,主要在拉薩、日喀則、山南和康區的集鎮、鄉村或庄園演出,其形式和風格帶有強烈鮮明的藏民族特點和濃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貼近觀眾、易於被接受,是藏戲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演出時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是開場白;第二部分稱為「雄」,是正戲;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劇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沒有化妝,主要是面具。藏劇傳統劇目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結諾桑》《朗薩姑娘》《蘇格尼瑪》《白瑪文巴》等劇目,多含有佛教內容。西藏民間藏戲劇團是十分普遍的。隨時隨地可以見到農村的廣場上,或搭大帳篷,或扯大帆布,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周圍方圓十里的群眾都會來觀看,常常是圍得水泄不通。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3.其他地方戲曲

4.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後,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紮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回答者: 筱∵蕹 - 魔法學徒 一級 3-11 22:04
我來評論>>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3 個人評價

66% (2) 不好
33% (1)
相關內容
• 小學語文第12冊《藏戲》教案
•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案
• 北京21世紀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課文目錄
• 很簡單的問題,如果滿意追加135分,在線等!
• 人教版9課和田的維吾爾教案
查看同主題問題:藏戲 教案
其他回答 共 8 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台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

『伍』 7、藏戲 教案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中國的民族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275個劇種。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在祖國百花藝苑中一個獨具特色的劇種。藏戲藝術有600多年的歷史,比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課文按說明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系結構文章。先用三個排比句概括介紹藏戲主要特點:「戴著面具演出」「演出時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接下來詳細寫開山鼻祖唐東傑布開創藏戲的傳奇故事,「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組成西藏的第一個藏戲班子」「在雅魯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鐵索橋,同時,成為藏戲的開山鼻祖」。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徵——「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後簡略地說明其他特色:舞台簡朴;劇情靠解說、說唱來描述;開場、正戲、結尾固定的程式;唱腔、動作豐富多彩;演出時間長等。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點明藏戲這一民族戲劇藝術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展。隨著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展現在讀者面前。

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它以准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順序、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北京的春節》有較大的不同。從內容看,《北京的春節》介紹的是節日風俗,而本文側重介紹藏戲的形成及藝術特色;從表達順序看,《北京的春節》以時間為序,而本文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從表達的方法看,《北京的春節》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而本文主要採用比喻、反問、象徵、誇張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看,《北京的春節》的語言自然、平實、准確、精練,京味濃郁,耐人尋味,而本文的語言豐富多樣、生動傳神,頗具文學色彩。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領學生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地表達;二是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獨特的藝術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

課文開篇的表達方法新穎獨特,用反問句的形式先聲奪人,強調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點。同時,也為本文將著力描述面具的顏色、形狀及作用埋下伏筆。

②還是從西藏高僧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講起吧。

這句話在全文謀篇布局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總括藏戲三大特點,用「還是」轉折,介紹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及藏戲的形成。唐東傑布是藏戲的創始人、開山鼻祖,沒有唐東傑布就沒有藏戲。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和尚)。傳奇故事: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的故事。

③那時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什麼橋梁,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作者用精練准確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描寫,再現了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間接歌頌了唐東傑布的高尚品質,說明他許下宏願、發誓架橋的思想根源,也說明民間藝術源於生活,根據時代的需要而產生。

④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為什麼得以保留?這個句子作了精當的回答。句子的前後部分是因果關系:「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是原因,「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是結果。象徵的手法: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戲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純潔,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誇張的手法:為了啟發觀眾的想像力,用誇大的事物來表現。比如,藏戲中用半黑半白的面具形容兩面三刀的性格,用青面獠牙的面具形容妖魔。

⑤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唐東傑布組成藏戲班子的目的是「勸人行善積德、出錢出力、共同修橋」,所以對演出舞台、道具等沒有過多的要求,只要有觀眾,能起到宣傳效果就行。

⑥藏戲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師傳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戲沒有劇本,全靠師父言傳身教,全靠在戲班排練和演出過程中逐步加工提高,使具有600多年歷史的藏戲得以保留和發展,成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2)對詞語的理解。

劇種:戲劇藝術的種類。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噬:咬。吞食。

雄渾:本課指歌聲雄壯渾厚。

活佛:本課指喇嘛教中用轉世制度繼位的上層喇嘛。

女巫:以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女人。

壓抑:對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發揮。

敦厚:忠厚。

演繹:一種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關於特殊情況下的結論。本課可作表演、表現來理解。

招徠:招攬。本課指藏戲開場用陳述藏戲歷史的方式招攬觀眾。

優哉:優:美好,舒服;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開山鼻祖:開山:佛教用語,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創立寺院。鼻祖:比喻創始人。原指某一事業的創始人。本課指唐東傑布是藏戲的創始人。

兩面三刀:比喻陰險狡猾,當面一套,背地一套。

隨心所欲:隨:聽任;欲,想要,希望。心裡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二、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象徵、妖魔、恐怖、一無所有、鬨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文章准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前,可先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我國西藏地區的有關信息及藏族同胞的民俗,了解我國傳統戲曲的有關知識。有條件的還可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的音像資料片,豐富學生對西藏、對戲劇的認識。

2.教學這篇略讀課文,需整體把握,不宜肢解課文。第一步讓學生認真讀課文前的閱讀提示,按照閱讀要求進行自主閱讀。第二步在引導學生讀熟課文,在整體把握內容的前提下,弄清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藏戲的,並用自己的話說說藏戲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什麼特色。在此教學環節中,應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思、議的空間,促進學生與文本以及學生之間的對話。第三步引導學生選自己喜歡的句段畫畫批批,交流收獲體會(可以是受到啟發的,可以是好詞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寫法的,可以是讀書方法的),積累語言。老師在此過程中穿針引線,釋疑解惑,激勵點撥,歸納提煉,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3.比較閱讀是培養語文能力的好方法。教學中可以探究本文與《北京的春節》在表達上的異同。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讓學生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引起爭辯,在爭辯中激活思維。老師在此過程中既要蹲下去與學生平等對話,又要站起來作引領;既要珍視學生個人的獨特感受,又要關注文本的價值取向。

4.在學習了兩篇介紹民風民俗的文章後,可以進行一次小練筆,引導學生仿照《北京的春節》的表達方法,寫寫自己家鄉的春節;也可以仿照《藏戲》的表達方法寫寫自己熟悉的一種藝術形式。

5.本課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領會編者意圖,根據兒童特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忌面面俱到,過度發掘。知識方面對宗教、活佛、高僧、巫女等不必深究,對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傑布的精神不作過多過深的人文內涵挖掘。重點在了解藏戲的形成及特色,領悟表達方法。

6.本課好詞佳句多,文學色彩比較濃。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有關詞句的意思,在語言環境中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並採用有效方法積累詞語。

四、教學案例

片段:

了解藝術特色,領悟表達方法

師:藏戲有什麼特色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生:課文一開始,就概括地寫了藏戲的特點。我給大家讀一讀(朗讀1—3自然段)。從這三個自然段,也就是這三個反問句中,我們知道了藏戲有「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台」「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特點。

師:你很會讀書,從作者開篇的連續三個自然段,也就是連續三個反問句中,概括出了藏戲的特色。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讀這三個自然段。

生:課文還具體描寫了藏戲的面具,在課文的8—16自然段。我和同桌一起給大家讀一讀。

(朗讀8—16自然段。)

生: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在藏戲里,身份相同的人所戴的面具顏色和形狀基本相同。不同的顏色和形狀是代表著不同的身份和意義的。

生:我來補充一下。在16自然段,作者還寫了藏戲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讓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師:兩位同學合作學習後,分工匯報,讓我們了解了藏戲裡面具的特色和保留下來的原因,謝謝你們。但是面具是怎樣運用象徵和誇張手法呢,誰能再具體地說說?

生:我來說。比如,面具用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白色代表純潔,紅色代表威嚴,綠色代表柔順,黃色代表吉祥等等,就是象徵手法。我們也可以想像這些面具在色彩上,尤其在形狀上肯定非常誇張,比如,「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壓抑和恐怖」「村民老人的面具則用白布或黃布縫制,眼睛、嘴唇處挖一個窟窿,以示朴實敦厚」,這樣就讓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了。

師:補充得非常好!了解藏戲的面具,我們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感受到藏戲的獨特魅力!除了面具,藏戲其他方面還有哪些特色呢?我們繼續交流。

……

師:同學們,我們回顧全文,作者開篇用反問的手法概括地寫了藏戲的特色,中間寫藏戲的形成,最後又對藏戲的特色做了詳細生動的描寫,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呢?大家仔細想想。

生:我想這是因為藏戲的特色太鮮明了,所以作者開篇就概括寫它的特色,而且用反問形式,情感非常強烈。

生:我想,作者僅僅在開篇這樣概括介紹藏戲的特色,讀者並不能具體了解藏戲到底有什麼特色,所以課文後面又濃墨重彩地描寫,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相關鏈接

1.唐東傑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築師,藏戲創始人。藏民歷來把他看作是創造藏戲的戲神和修建橋梁的鐵木工匠的「祖師」,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創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東傑布幼時家境貧窮,牧羊為生。成年後當過兵,做過生意,後削發為僧,僧名尊珠桑布。由於他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博學多思,成為一名有造詣的學者和得道者,被眾人譽為唐東傑布(意為「千里平原上的國王」)。唐東傑布親身感受到西藏地域遼闊、山高水險,交通極不發達,給藏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不便。於是,他不畏辛勞,跋山涉水,廣泛地向民眾講明了搭橋的意圖,贏得了許許多多的人信賴和政府官員的支持。終於於1430年在雅魯藏布江上首次建成曲水鐵索橋。

以後,唐東傑布為了募集更多的資金修橋造船補路,邀請了山南瓊結縣白納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組成了歌舞演唱隊,他親自教授她們演唱自己創作的作品,把自己設計的各種款式不同的服裝,裝扮在這些美麗的姑娘身上,隨處表演。演戲化緣得來的錢,作為專用資金,調集了設計師和冶煉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連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築了58座鐵索橋。人們親切地贊譽他為「鐵橋活佛」。

唐東傑布在募集資金、解除眾百姓交通不便之苦的過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舞蹈向藏劇的過渡。他將佛教經典中的傳記同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內容融在一起,創作出一種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結合的表演藝術,使過去那種單一的跳神舞逐漸地戲劇化,表現手段也不斷加強,並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形成了藏劇藝術的雛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東傑布尊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1464年,唐東傑布逝世,享年79歲。唐東傑布一生為西藏交通的開拓,為藏戲的創立、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績,人們用各種形式歌頌他,紀念他。至今在許多藏戲演出場地,看戲的觀眾首先要在唐東傑布的像前敬獻哈達,以示謝恩;在唐東傑布的故鄉,甚至還保留著一種傳統儀式,每逢大家觀看藏戲表演時,都要帶一些青油和羊毛,將這些禮物送給戲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鐵索上,以保存好唐東傑布所建的(早不復存在的)鐵索橋上,使其不銹,永存於世。另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廟里,也常可看見供著一位白須白眉、神態安詳、和藹可親、手持八節鐵索的唐東傑布畫像或塑像。

2.關於藏戲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是以民間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表演藝術。藏戲在歷史上多伴隨節慶、廟會、集市、募捐等民俗活動,主要在拉薩、日喀則、山南和康區的集鎮、鄉村或庄園演出,其形式和風格帶有強烈鮮明的藏民族特點和濃郁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

作為一種廣場藝術形式,貼近觀眾、易於被接受,是藏戲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演出時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是開場白;第二部分稱為「雄」,是正戲;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劇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沒有化妝,主要是面具。藏劇傳統劇目共有十三大本,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結諾桑》《朗薩姑娘》《蘇格尼瑪》《白瑪文巴》等劇目,多含有佛教內容。西藏民間藏戲劇團是十分普遍的。隨時隨地可以見到農村的廣場上,或搭大帳篷,或扯大帆布,藏戲班子就地演出,周圍方圓十里的群眾都會來觀看,常常是圍得水泄不通。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3.其他地方戲曲

4.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後,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紮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丑。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陸』 藏戲的教案

《藏戲抄》教學設計(A、B案襲)

A案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准備

通過網路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台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藏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