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從教30年,始終立足課堂,堅持兒童立場,以「語文立人」 為導向,圍繞完整人的發展,在長達幾十年的主題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中,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1)立足課堂的探索階段(1994.9—2007.8):提出語文教改的《為生命奠基的「三個超越」》 ,構建了超越空間與時空的大語文觀 。作為教育部更新教育觀念的主講人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該專題的報告,為國家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修訂提供借鑒。
2)立足課程的完善階段(2007.9—2013.9):圍繞主題教學思想,系統構建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位一體的語文主題教學課程體系,獲得建國六十五年首屆國家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將其作為第一個成果向全國推介。
3)立足全面育人的深化階段(2013.10—今):主題教學的立人思想,撬動學校「1+X課程」改革從主題教學提升為主題教育。 所構建的基於核心素養 的課程整合,引領全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獲得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大獎。 針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割裂,難以形成核心價值觀;教學內容單篇講授支離破碎,難以整體提升語文素養;教學目標過窄、教學方式僵化,導致兒童學習負擔過重。為此,竇桂梅提出了用「主題」牽一切語文內容的「一發」,動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全身」,實現著眼於人的整體發展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
(1)界定核心概念
首先確定「主題」的核心概念界定。不同於專題、話題,也不同於課題,而是結合中華言語,主題式「表現與存在」,母體存在的「文以載道」 方式,圍繞小學階段兒童發展特點及生活經驗、語言習得規律等確定的核心語詞,以及由此表現出的相互聯系、立體、動態的意義群。主題與兒童的生命成長編織起來,生發語文教育的意義,旨在提高兒童的語文素養、培育與踐行核心價值觀,進而構成人發展的核心素養。
其次明確「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之內涵,即基於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以「語文立人」為核心思想,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實困境,根據教學內容和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培養健全完整人的哲學角度,堅持以兒童的生命價值為取向,在綜合思維指引下,整合多種資源,挖掘教學內容的原生價值,生發教學價值。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中,引導兒童形成主題意義群,促進兒童語言發展、思維發展、精神豐富,整體提升語文素養與培育價值觀,進而逐步形成促進兒童核心素養發展的理論主張與實踐模式。
(2)確定核心理念
兒童立場——兒童站在課堂正中央。尊重兒童的獨特感受,張揚個性、提高參與意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整合思維——充分運用語文自身整合特點,整合閱讀資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資源,密切聯系兒童社會生活、情感體驗,實現課堂的整體構建。
語文立人——聚焦於兒童語文素養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挖掘有利於兒童的生命成長的語文內容,在與主題的交融中形成兒童語文素養及成長內核,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努力實現既有語言的聽、說、讀、寫作為基底,又有高位的精神價值引領,形成了動態的、立體的教與學系統,整體「立人」。
(3)構建擁有「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素養的主題教學體系
A科學設定主題教學的目標
作為一切學科基礎的語文學科,也是育人的基礎學科。發掘語文學科,培養擁有家國情懷(家庭愛、祖國情、民族魂)、國際視野(國際理解、世界眼光)的完整人,是根植於民族靈魂,實現母語教育學意義的價值觀目標重要准繩。為此提出「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的「三個一」目標。
B精當選擇主題教學的內容
①優化整合現行教材:確定精讀、略讀課文。
②精選補充中外經典:優選誦讀內容及推薦整本書。
C有序組織「樂學善思」主題教學的實施
①課堂實施起點:學會教材解讀四步走。即「文本究竟說什麼」,「文本想要說什麼」,「文本能夠說什麼」,「文本應該說什麼」。
②重構課堂樣態:創建語文四大典型實踐樣態。單篇經典主題教學、群文主題教學、整本書主題教學、主題實踐活動。
③重構課堂結構:動態語文課堂教學三流程。預學——學生初步自學、整理收獲、發現不懂的問題,帶著准備以及對主題的預期,走進課堂。共學——注重合作探究,層層推進主題。延學——學生帶著對主題更深層次的問題和渴望繼續探究。
④課堂操作有載體:提供教學保障四手冊。《小學語文樂學手冊》《小學語文寫字手冊》《小學語文作文教材》《小學語文主題閱讀》,實現多維度整體立人。
⑤課堂操作有設置:實現課時超時空。大課時:60 分鍾,側重落實精讀、主題閱讀等。小課時:35 分鍾,側重落實略讀文教學、群文教學等。微課時:設置長短不一時間,如課前3 分鍾演講、晨誦10 分鍾、閱讀微課堂……另外,根據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需要,如跨學科主題實踐、戲劇表演等,可以整合大、小課時為90分鍾。
D綜合開展「多樣多選」的主題教學評價
①課堂評價:課堂評價四個值。興趣值,主題是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願望;方法值:主題是否使得學生收獲方法並遷移;容量值:主題是否帶動了更豐富的學習;意義值:主題是否促進了思維品質提升、情感發展。
②過程性評價:「一單、一冊、一護照」。「一單」,單項的語文測試,如語文的百字過關、古詩文過關、讀書報告單、專題小論文、主題作文、閱讀能力測試等。 「一冊」,包括學習習慣的養成、平時學習情況記錄、文體活動以及參與社會活動等除語文學業成績以外的其他情況。「一護照」,即「主題護照」,記錄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與學生徽章、「校長獎」結合使用。在全面記錄學生綜合情況中,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
(4)形成「建構、整合與深度」的教學特徵
A意義建構
建構的「意義群」包含語文素養、思維品質、精神情感世界這三個維度創生意義的學習。有些側重語言意義的建構,有些側重思維意義的建構(一個是再現思維,一個是創造思維),有些側重精神意義的建構。不同維度的主題,伴隨著學生的語文學習,不斷內化、發酵,溝通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最終成為順應了兒童思維和生命的節點與節奏的文化「胎記」。
B深度學習
主題教學既然是圍繞小學階段兒童發展特點及生活經驗、語言習得規律、優秀文化等確定的核心語詞,以及表現出的相互聯系、立體、動態的意義群,就意味著主題教學不是平面的學習,而是向著意義縱深的、立體的、深度的學習。其深度主要表現為情感驅動、深度思辨、動態生成。情感驅動表現在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加強動作的感染力、增進課堂的節奏感。深度思辨為學生提供思維空間和可能,學生閱讀文本,給學生提出疑問的空間;在分析與理解問題時,補充相關教學資源,或一篇帶多篇,或一篇帶一本,或多篇文本比較閱讀,包括同、異質文,整本書以及多學科文本等;在體驗與感悟主題過程中,學生自覺思考或教師提問引發深度思辨。動態生成按照兒童發展所需要的價值,重組教學內容,師生建立起平等交往與互動關系,為學生提供開放的質疑討論空間,在多維對話、自主建構中實現主題意義的創生。
C資源整合
這一特徵指向主題教學課程內容的資源整合。例如教材單元主題整合使學生將各個領域的學習統整到主題之下,使原本的單篇學習得到整合、篇與篇之間建立聯系,避免了知識的碎片化,同時對主題有了多元建構。當然,這里的資源不僅表現為文本的資源,還指兒童自身資源、教師自身資源,甚至環境資源。一句話,主題教學,整合閱讀資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資源,密切聯系兒童社會生活、情感體驗,實現主題教學課程的整體構建。
主題教學既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領,又基於培養完整人的目標。
⑶ 如何保證小學語文主題學習的效果
一、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把語文教學落到實處。老師要少講,把課堂學習時內間還給學生;容要求根據學生的「學」設計教學內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要立足於學生的「學」,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
二、要轉變教學方式,切實保障學生的「學」。「教」方面,教師不但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學情,也就是教師的「教」要圍繞學生的「學」進行,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學生的學,要重視學生的自學與合作學習,同學間要互幫互助、互相督促,保證學習效果。
三、課內要大量閱讀,為語文學習引入「源頭活水」。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可以發揮例子的作用,引導學生去了解語言規律,學習語言。如果只學習教材,見到的「活生生」的語言就會有限,學到的東西也會有限。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要進行大量閱讀,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書讀得多了,詞彙就會大,掌握的句式會更為豐富,頭腦鮮活的語言會更多,當然表達更自然、清楚、流暢。
⑷ 誰寫出什麼提出向西方學習等主張
清朝後期的啟蒙思想家魏源創作了《海國圖志》,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等主張。
⑸ 語文主題學習是怎麼來的
目的在於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探討新的科學閱讀方法,大閱讀數量,多讀書,讀好書,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
⑹ 你加入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工作室的目的是什麼
加入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工作室,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探索語文的學習語文的學習精神,對於語文的片語語法學習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⑺ 語文主題學習來自誰的推崇它為學生帶來了什麼好處名人讀書小故事有哪些少一點。讀書名言有哪些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發起者李希貴很早就注意到了這些破解「謎團」專。辦法十分簡單:把學生自主屬閱讀和大量閱讀擺在語文課的首位。因此,語文教學改革的出路在於:回到常識。
為什麼叫「主題學習」,而不叫主題教學呢?因為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引導老師不要講得太多,主要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怎麼把這套書拿到「主題」中呢?我們不僅僅要探索一種方法,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經驗、風格,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傳統,方法上我們提倡百花齊放,提倡用不同的風格把主題學習做好。
⑻ 範例教學的主張是誰提出的
範例教來學理論是由德國源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德的教育在「跟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步伐」的口號下,不斷擴充教學內容,學生負擔加重,學習主動性受到限制。範例教學論者認為,要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就要重構教學內容,選擇學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認識的稠密區。在稠密區里,各科知識匯集、交融,學生通過對這個稠密區的探究、思考,形成一種整體的認識結構,從而達到把握其它各種材料的目的。
⑼ 小學語文名師主張電影寫作的是誰
小學語文名師
一 、蘇派教學: 「厚實、靈動、精緻」的教學風格
1.斯霞,江蘇省首批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倡導「童心母愛」的教育思想,創造 「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教學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學生涯》。
2.李吉林,在江蘇省南通師范第二附屬小學任教,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出版了《訓練語言與發展智力》《情境教學理論與實踐》《李吉林情境教學詳案精選》等 6 本專著。
3.於永正,江蘇省特級教師,他把如何啟迪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天賦作為主要研究課題,形成了「以學生為本,以讀書為本,以創新為本」「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的教學特色。在小學作文教學上,他實踐了'言語交際表達訓練',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代表作有《於永正課堂教學教例與經驗》、《教海漫記》、《於永正文集》。名言:「認真寫三年教案,未必成為一個優秀教師;認真寫三年教學札記,一定能成為一個有思想的老師,說不定還寫出一個教育專家來。 」代表課例有《草》《梅蘭芳學藝》等。
4.孫雙金,江蘇省特級教師。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首創情智語文教學,出版有《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孫雙金教學思想與經典課堂》、《孫雙金與情智教育》等。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將小學語文教學引入藝術的殿堂,做到既教給學生知識,又發展學生能力,而且還要給學生以情感的陶冶、心靈的洗滌、藝術的享受。他要達到的情智課堂教學境界是: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學生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學生興趣盎然、興致勃勃;學生思接千載、浮想聯翩;學生如沐春風、如痴如醉;學生沉浸在美的畫面、詩的境界、愛的懷抱之中。孫雙金的語文課在小語界的影響很大━━《我的戰友邱少雲》曾以壯美之情打動無數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詩眼,絲絲入扣,讓張田若先生發出「古詩教學竟能引人入勝」的感慨;《落花生》將辯論論引入課堂;《天游峰的掃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學方式,引得滿堂贊嘆:「此課淋漓盡致地闡釋了新課標的理念」;而《林沖棒打洪教頭》則因多元解讀和生成性教學,而贏得「大家風范,大道無痕」的美譽;《走近李白》被認為是孫雙金情智語文理念和藝術的生動再現。情智語文解讀:所謂「情智語文」,簡單地說,就是情感語文、智慧語文。也就是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課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調動教師自身的情智才能,營造積極的情智氛圍,追求學生的情智共生、情智和諧發展的語文。很明顯,情智語文是著眼於發展學生情感潛能和智慧潛能的教學,它著力喚起學生沉睡的情感,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情感更豐富、更真摯,讓學生智慧更靈活、更豐厚。孫雙金探索總結的 「情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是:(1)入境━━啟動情智;( 2)感悟━━生成情智;(3)交流━━發展情智;(4)表達━━展現情智。閱讀教學中實施「情智語文」的主要策略:(1)創設情境━━讓教學富有畫面性或場景性;(2)披文入情━━ 在緊扣語言中實現工具與人文共舞;(3)問題敞開━━用想像和思考的方式讓學生過緊張的智力生活;(4)發現問題━━在教學中挑起學生情感與理智的矛盾沖突;(5)引領對話━ ━在多維互動中實現語言與精神的整體自主構建 。
5.張慶,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語文教育觀點是「務本(一是以人為本,二是文本),求實(真實、朴實、扎實),倡簡,有度」。個人專著有《我的小學語文觀》、《面向未來的母語教育》。
6.薛法根,原創「組塊教學」 ,主張「為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而教」。語文課堂「教得輕松,學得扎實」,形成了「清簡、厚實、睿智」的教學風格,經典課例《愛如茉莉》,論文《呼喚智慧的語文教育》。
7.楊金林,率先開展「開放式語文教育實驗」,首創「為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理論」、「知情行協調教育理論」 。
8.周益民,倡導以「語言與兒童之存在關系」為核心旨歸的「詩化語文」主張,專著有《周益民講語文》、《步入詩意的叢林》
9.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革命》、《我的作文教學主張》。主張:1 「生活」富於「生成」;2 「文心」重於「文字」;3「講評」重於「指導」;4「多改」重於「多寫」;5「真實」重於「虛構」;6「發現」重於「觀察」。
10.薄俊生,常熟市實驗小學校長,秉持《讓學生學一生有用的語文》的教學理念,著作有《薄俊生與發展性教學》。
二、京派教學:「激情、大氣、厚實、豪放」
1.竇桂梅,女,現任清華附小副校長。在課程建設與實踐開發中,所提出並倡導的小學語文主題課程理論與實踐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版《竇桂梅與主題教學》、《做有專業尊嚴的教師》、《竇桂梅的閱讀課堂》、《優秀語文教師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跟竇桂梅學朗讀》、《玫瑰與教育》、《聽竇桂梅老師講課》、《回到教育原點》等多部個人專著。作為教育部更新觀念報告團成員之一,在人民大會堂作《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