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現在的小學老師會選擇提前教學初中文言文,這樣當然是好的,但是小升版初的學權業壓力還挺大,小學老師一般只是讓學生背熟文言文或古詩,卻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真正讓學生讀懂文章。這樣這個事本身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意義。建議文言文和古詩可以有選擇地先將,盡量挑選有趣簡單的篇目,另外老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外知識積累,可以選擇幾本書統一閱讀並交流感受。小學語文重在積累,課外知識足夠豐富,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的銜接才不會出現缺口(全是手打啊。。。)
Ⅱ 如何從小學順利過渡到初中
由於初中課程增多,難度加大,故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階段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初中老師講課的速度比小學老師要快得多,如果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造成知識上的缺漏。由於知識連貫性強,少上一課,將影響一個環節。因此,家長必須督促孩子認真做好課前的預習,以降低小升初銜接上的坡度。
②
課時安排上不同
初中課堂教學中,用於復習鞏固的時間比小學少,課內作業練習時間少,鞏固知識的方法與小學也不盡相同,初中教學更多需要學生課後不斷思考總結與提高。
小學生每天回家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作業,因為作業完成了,今天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而初中的作業是多樣的,老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只是當天課程的鞏固或者是第二天的預習,而中學知識的綜合性,要求初中生必須做更多的課外作業才能跟得上老師的步伐。
有部分學生會說,我每天作業都完成了,為什麼我的成績得不到進步呢?
當孩子產生這樣的困惑時,家長需要指導孩子學會自己整理知識,學會對知識進行歸類和綜合;告訴他,課聽懂、作業會做僅是初級階段,還要追求融會貫通和熟練運用。
培養孩子學習上的獨立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教會孩子適應初中學習的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自學能力。
③
老師教學方式不同
小學老師講課形象生動、活潑,他們比較重視使用教具、掛圖、標本等直觀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的設計注重變換形式、創設情境、學娛結合,這些都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相適應。
可升入初中後,根據孩子思維發展的特點,老師往往注重引導孩子由原先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初中的課程中規律性的知識越來越多,由於學習內容的變化,初中老師上課的時候更注重講清概念,課堂上分析演示較多,不再像小學時那麼形式多樣。
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帶著問題學,開動腦筋聽。
教師在課堂上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
④
學生學習方式不同
初中則更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老師不可能再天天盯著孩子,而是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自覺性、主動性是初中生必須過關的。
對此,家長在孩子剛入初中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預習功課,在預習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教會孩子如何找重點和難點。
除此以外,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關鍵取決於課堂45分鍾的效率,所以一定要保持注意力,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改變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逐步做到「三會」:會預習。
能夠在預習的時候畫出重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疑問。會聽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並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做必要的筆記。會復習。課後要能把當天所學的內容做個小結,整理筆記,理解並掌握所學內容,然後進行練習和錯題矯正。
⑤
學校作息制度不同
初中生課外作業的難度比小學生的大,時間比小學長,為了讓孩子有效利用時間,家長要指導孩子制訂一套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快速適應初中生活,促進其健康成長。
作息時間要科學合理,執行時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下去。
家長還要經常檢查、督促孩子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和計劃進行各項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做到「三個不罷休」即:當天功課未完成不罷休、當周目標未實現不罷休、當月成績未提高不罷休。
必要的時候,家長與孩子一起每天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核查。
一般說來,制訂作息時間和計劃應注意四點:
一是根據用腦規律,科學安排時間。比如說,背誦英語和語文最好在起床後半小時或臨睡前半小時進行。
二是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
三是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時間,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四是保證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和睡眠時間。
⑥
打滿分或高分的次數由多變少
理性看待成績,注重過程。小學學生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初中後則不容易,甚至出現不及格的現象。家長要有心理准備,孩子學習過程認真努力就可以了。
⑦
孩子生活習慣不同,從自由到自律
約法三章,獎懲分明。不少家長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過於簡單,不是打罵,就是重獎,時間長了,這些都會沒有效果,因此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做到"約法三章"。
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證明,最優秀的孩子往往不是最聰明的孩子,而是學習習慣最好的孩子。
西安小升初升學幫
如何應對初中生的青春逆反期?
迎接孩子的「心理斷乳期」
孩子從小學升入初中,進入了全新的學習時段和領域。這個階段,心理學家們形象地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那麼,作為「小升初」的學生家長,我們該如何迎接孩子的「心理斷乳期」呢?
1
孩子的心理發育了,您准備好了嗎?
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孩子的眼裡,初中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陌生的世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體諒孩子的困難,幫助孩子去主動了解身邊的新的環境,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習慣,讓孩子知道自己面對的困難是正常的,而且在此時培養適應能力是最好的契機,應該努力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要求環境來適應你。
此時,作為家長,切記不可求全責備,不要總是拿小學成績或者其他小學同學的成績來和目前的成績頻頻對比。
2
孩子的學習節奏不同了,您准備好了嗎?
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初中階段的學習科目、內容和難度明顯比小學加大,作業負擔也增加了。而剛入初中的學生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完成作業的效率問題。
進入初中以後,孩子們會發現,原來作業的量是可以這么大的(其實初一才3門主科,以後會更多),而按照原來的完成作業的節奏明顯不行,拖沓的毛病就會被放大。
事實上,常有初一新生寫作業能寫到晚上12點,而早上5點又勉強爬起來背書,非常辛苦。
實際上,如果您的孩子能夠督促自己上課認真聽講、有問題要及時提問、做作業時應全神貫注,那麼,完成這些作業其實也很輕松。如果您的孩子還養成了預習、復習的好習慣的話,那麼,作業就更不會成為他的困擾了。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應及時幫助孩子了解到這些,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孩子進行心理壓力的疏導,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
3
孩子的思維方式轉變了,您准備好了嗎?
第三,我們應該認識到,孩子的思維方式開始發生了轉變。小學生的學習主要以記憶為主、理解為輔,而初中的學習主要則以理解和感悟為主、記憶為輔。同時由於學習方式的進化,孩子的思維方式也開始轉變。
也許以前他們更關心「怎麼做才對」,「怎麼做才能贏得家長和老師的認可」,但是,現在他們開始關心「為什麼要這樣做」。
所以,此時的家長要經常和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困惑,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提前了解這些信息,提前准備,更多了解讀懂自己的孩子,才能使孩子在未來的初中學習生活中輕松如學霸!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學習過渡,早早做准備,輕輕鬆鬆上初中,為了讓孩子們能輕輕鬆鬆適應即將來臨的初中學習生活,希望能從學習適應、心理轉變、暑假准備和家長配合等各方面進行指導,爭取讓孩子成功完成小學生向中學生的轉變。
Ⅲ 如何做好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的銜接與過渡
剛升入初中的你們,
懷著對新的學習生活的美好憧憬,
帶著家長的殷切希望,
都願在新
的環境中展現一個輝煌的自我形象。
可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
有些同學的語文月考成績不盡
如人意,
部分同學對語文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
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不足為奇,
是小學升初
中後語文學習銜接過渡階段的必然。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沒有認識到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學習上的不同:
①小學階段學
生年齡小,
升學壓力小,
全憑家長老師督促學習,
沒有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②小學語文知
識單一,內容簡單,初中語文知識豐富,內容復雜,文體多樣;小學學語文以老師教讀帶讀
為主,
中學學語文則在老師指導點撥下學生自學為主,
學生需要自己用心去體會感悟;
④小
學以課堂上聽課為主
,升入初中後要求學生自學能力提高,要求學生自己主動發現問題。
老師由過去的「保姆型」變為「指導型」這就要求學生自己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了
解到以上初中與小學語文學習的異同,
我們就要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
搞好中小學語文學習
的過渡銜接,
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使中學的語文學習在小學的基礎上,
循序漸進螺旋
形提高。
我認為升入初中後的語文學習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
、學會讀語文書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有的不會讀書,認為讀書就是念字,泛泛而讀,收效甚微。因此有
必要首先在讀書上下一番功夫,
首先讀語文書,
學會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
認真閱
讀研究課本。
假期或學期初,新書一到手,我們先要讀目錄看說明,甚至要看插圖、附錄。明確本學期的
任務和重點,
然後逐單元閱讀單元提示,
明確各單元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
還可以摘抄或列表
格來加深印象,隨時參照。在每一課的課文閱讀上學會「讀提示—做預習—提問題—解疑
難—做練習—寫總結」的六步讀書法。對每一篇文章做到讀通、讀懂、讀好。
二
、學會用語文書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會使用課本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
具體做法是:
在閱讀語文
課本的同時,
還要注意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
生字詞及疑難問題。
魯迅先生就喜歡邊讀書邊
在書上勾畫,濃圈密點、腳注眉批,當有人向他借書時,他總是另外買一本借給別人,因為
他的書經過勾畫批註,已變成他的服務工具了。再如老師的教科書,也是如此,這種在課文
的字里行間勾畫讀書的做法,
既可以使我們讀書時思想集中,
提高效率,
養成「不動筆墨不
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還有利於我們日後的復習歸納整理,
復習時只要翻翻書,
重點難點
一目瞭然。勾畫圈點的符號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畫在重要的句子下面(中心句、重點句等)。
「~~~~」畫在文章的主旨句或中心下面。
「△」畫在文章段落旁邊(精彩語段或結論)
「·」點在生字、生詞下面。
「□」 圈畫出重要的字,詞或優美詞語。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此處需要認真思考。
「?」畫在某句、段旁,表示自學中或聽課時有疑問,需向人請教或查閱參考書。
「①、②、③」標在有關文段、文句左上角,一般表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或某段中包含了
幾個要點。
書上做的標記符號沒有統一規定,
你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習慣的符號使用,
標
記符號一經使用就不要隨意改變。
但應注意不要在書上標注太多的符號,
因為標的太多反而
起不到提示作用了。
學會用語文書,
還應做到把文質兼美的課文當作自己學習寫作的範文,
尤其是初一學生寫作
文應從有意識的模仿開始,然後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寫作的初期階段應以模仿為主。
古人謂學文有「三偷」:淺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氣。的確,寫作是建立在閱讀
的基礎上的,構思精巧,
語言精美的文章,必然會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寫作
的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就「偷」用了別人文章中的東西。
三
、學會聽講
在校學習,
聽課是獲得知識,
轉變能力的重要途徑,
怎樣才能提高聽課效率呢?我認為
要做到:看、聽、記、問、思五點。
1
、眼看
科學實驗表明,
從記憶的保持速度上說,
「看」的記憶為最好,
課堂上老師既是演員又
是導演,上課要注意看老師的表情,手勢等各種體態語言,看黑板上老師的板書,掛圖、投
影、屏幕等等,
更要看所學課文的具體內容。
板書是老師精心設計的一課的重點內容,
要一
字一句看明白,
力爭做到過目不忘。
還要注意看同學的板演,
更應在老師的指導下看課文內
容,邊看、邊思、邊記。眼、腦、手並用,這樣的學習效果才會好,學習效率更高。
2
、耳聽
上課時要耳聽一方。聽老師的點撥講析,聽同學的討論發言,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
聽出重點、難點、疑點。只要認真用心聽,聽出這幾個關鍵,不僅可以以點帶面,提高記憶
力,還可以增強理解能力。
3
、筆記
看明白聽清楚還不夠,還要認真記筆記。上課以看、聽為主,筆記為輔。要學會抓住重
點記錄,一般老師的自學指導,開場白、板書、是重點。有的學生課前准備不足,開頭沒注
意聽,再聽後話,不知所雲。有的認為自學指導、開場白是閑話,不注意聽,當聽到正題,
才知閑話不閑,
想記晚了。老師提的要求是重點,
如「××段要重點分析理解,××內容了
解即可。」老師的課堂總結往往是「畫龍點睛」之筆。應記錄下來。
筆記記在哪?語文課上筆記一般記在書的空白處即可,
學完一課後再歸納整理記到筆記本或
積累本上,自己整理總結筆記的過程又是一次消化吸收的過程,強化記憶的過程。
什麼時間記筆記?應充分利用老師講課的間隙,如重復、
停頓、板書時搶記,
逐漸培養聽記
結合的能力。
4
、積極問、答,鍛煉思維
課上答問,
一種是「內心獨白」自問默答;
另一種是老師提問時,
與同學齊答或舉手起
立獨自答。這是學習的有效方式,回答無論是對,還是錯,你總會有收獲。積極答問能鍛煉
自己的思維反應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當然問還包括向老師、
同學提出疑問,
請老師同學解
難答疑。及時解決自己在學習、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膽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
四、學會積累,多讀多寫、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
有神」我們閱讀時,
要做到課內課外結合,
多讀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因為這些均是人類心靈
智慧的結晶,能開拓眼界、啟迪思維、陶冶情操,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讀書,而不願寫
作文,
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煉,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
情感幼稚
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更無深意;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
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
里路的同時,
必得加上一個字:
「寫」!
「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
「寫」可以鍛造思想,
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
一篇,記錄所見、所聞,讀書心得一篇,記錄所思所想。
五、
學會獨立思考,學與思結合
Ⅳ 孩子小學升初中的時候該如何過渡
你好朋友!
回答的有點多請耐心看哈!
希望能幫助到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小學升初中是孩子學習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一個過渡時期,如果家長不注意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生活,面對環境的陌生,科目的增多,考試的頻繁等等,孩子就不能很快適應初中生活,還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是剛升入初中的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作為教育者為學生、家長解疑釋惑是應盡的責任,希望我們的孩子盡快適應初中學習生活。
一、學習方面
1、學習內容的變化。
在小學,學習科目上,學習任備不太重,沒有升學壓力。進入中學,課程增多,學習任務加重。除語文、數學、外語,以前被當作副科的歷史、地理、政治、生物也要進行相應的會考,分數摺合列入中考總分中。學科的難度增大,學科內容的普通常識性越來越少,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與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越來越強。因為學習的科目增多,所以,相應的作業量也加大,這成為很多孩子最不適應的一大原因。使得學習的目的性淡化,單純為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的學生很多。
2、牚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經常會聽家長抱怨,「孩子不會學習,沒有學習方法」。其實什麼才是學習方法,因人而易,適應適合最重要。升入初中後,學生一要制訂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短時高效的完成每一天的任務。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總結(反饋)。這是學習的最基本方法,但能夠將這五步有效的完成並不容易。這里說幾個重要的環節。
課前預習,考查的是學生自學能力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然後在教師的講解下,會很快掌握。家長要給孩子指明預習的目的,並檢查孩子完成的情況,重點指出不足之處。這樣幾次以後,孩子就會自己預習了,而且預習效果會不斷提高。不會自學,就是在學習上不會自己走路,總靠著老師的拐棍是走不了長路的。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自學能力,發揮自學能力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源泉,是升學成功的重要因素。預習是培養自學能力最基本的途徑,家長應多給予引導,讓孩子盡早學會自學。
課堂上認真聽課很重要。現在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一些輔導班,大部分的新知識學生都在放假學了一遍。這使得很多孩子在課上聽課狀態不好。老師在課上進行適當的擴充,學生有時就會疏忽。聽課時,要調動各種感觀,同時記筆記很重要。有的孩子光會聽手就不會動了;要不就是只顧寫,老師下一步講的內容就沒聽到。記錄黑板或大屏幕的內容時,一字一抬頭,學生課堂速記能力不好,也應該是家長在家訓練的一個項目。
反饋總結就是小考,家長一定要關注每一次小考的成績,小考出現的小問題都應該重視,它可以反映出孩子學習上的弊端。准備錯題本,經常翻閱,加深印象。
二、特長方面
一些特長技術的學習,現在很多學校都有相應的特長培養,學校和區教育局都非常重視,如:管樂,運動隊,等。孩子在這些活動中培養了藝術情操,學習了一問技術。像體育運動隊的同學,在這個過程中已經為每一年都有的體育加試的內容做了很好的鋪墊。如果在學校的帶領下參加省、市、區級的大型比賽,拿到名次,會成為初升高的重要條件,很多高中類的院校,很重視這些特長生,會適當的降檔錄取。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會很有幫助。
三、綜合能力的培養。
現在初中也開展了學生管理學生的制度,學生會這個組織就應運而生,而且發展得非常成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鍛煉自己的綜合交際能力。真正有能力的孩子,精力旺盛的孩子是不會耽誤學習的。教育部門對於這一類孩子在中考時也會有特殊政策,表現能力突出的孩子獲得市優秀幹部或是省級三好學生都會在中考中加分錄取。
四、家長需要做的暑假作業
1、深入了解初中教學制度,尤其是升學制度。指標到校,擇校生、統招生都是什麼概
念,哪些高中有特長發展的要求。這都是家長必做的一門功課。
2、家長在家應該將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好,充分保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營養,養成
吃早飯的習慣。
3、以「身」作則,代替以「聲」作則
Ⅳ 小學六年級語文怎麼向初一過渡
初一語文跟小學六年級語文差別不大。主要是開始涉及文言文更加多一點,建議讀一專些成語故事屬。許多典故就是出自文言文。在寫作文方面,字數增加了,主要還是以敘事為主,積累多四字或者八字成語可以令文章加分,富有文采。請採納,謝謝、
Ⅵ 小學到初中的過渡知識
初一這個過渡的時期,總是有同學面對新問題准備得不好,掉下隊來,同時,也有些同學方法得當,後來居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在這里,我們給大家提供一些在進入初中後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備借鑒。 從小學到初中是同學們學習和心理上的一個重要過渡時期。知識上有跨越,從算術到代數;環境上、心理上也有跨越。 1、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有計劃的學習。 一進入初中,同學們會驚奇的發現,與小學老師們事事關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師管的很松,作業留的不多,或者即使很多,也不檢查。上自習也沒有老師看著,隨便說話,也沒人管。 在這樣寬松的學習環境下, 首先要自覺的學習。 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覺的找課外題做,預習,復習。這樣的同學多半缺乏自製力,不刻苦。長此以往,與那些能夠自覺學習的同學,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等你發現差距的時候,一般就很難趕上了,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水平的時候,你都不能讓自己努力自覺的學習,看到差距,就更困難了。 其次要有計劃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有自己學的好的部分,學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計劃的隨時查漏補缺。而且,初中難的學科較多,有計劃的分配時間,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最後學習要有所側重。 最好能夠早點找一本中考考綱,了解將來考試的范圍和難度,好對症下葯,有所側重。 2、思想上不能鬆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隊。 萬事開頭難。相當一部分同學,進入初中後,以為考入重點中學,考入實驗班,就萬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努力,反正中考還早著呢!這就大錯特錯了!中考有的是實驗班的同學成績不如普通班的。初中三年,眨眼即過,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環環相扣,初一的知識比較簡單,但如果基礎打的不牢,不能開拓思維,超前學習,到了初二學習幾何證明,初三學習二次函數就會感覺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還要學習兩門新的學科 ——物理和化學。三門課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數學基礎不好的同學,就很難趕上了。所以,同學們從跨入中學大門開始,就要有長遠的計劃,步步為營,時時佔得先機。 3、要摒棄小學毛躁、不安的學習心態,養成認真,踏實的學習習慣。 這個毛病在小學的學習中還不是特別凸現。原因是,小學的知識比較簡單,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會做,寫錯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這就包含兩層含意: 一、似懂非懂。隨著初中知識點難度的提高,同學們如果再抱著這種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師所講的題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於馬虎。前者根本上講就是不會,不懂。(有的學生看似什麼都會,就是考試不會)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就很難改正,而且這樣的同學還覺得自己其實很聰明,老師講得都會,只是偶爾馬虎而已。結果考試成績總是一塌糊塗。 二、在完全會做的情況下,做錯題目。這是馬虎。小學時,大家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小學,班級裡面優秀的同學不多,馬虎一點,還是不能影響到你在班裡的排名。而到了重點中學,尤其是實驗班,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很聰明。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更努力,更踏實,更少犯錯誤。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學在小學成績很好,而到了初中後,成績越來越差的原因。 4、千萬不要以為多做題好,題目並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最經常犯的錯誤了。到了初中以後,隨著知識的不斷加深,很多學校為了提高成績,都會做大量的題目。這個時候,同學們千萬要記住: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做一定量的題目當然是必須的,同學們只有通過做題目,才能將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消化,理解透徹。但如果,撇開知識點,只做題,到最後就是捨本逐末。更有甚者,有些同學,天天做題,從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頭來,不但不會的還是不會,會的也不會了。為什麼呢?他只追求題目的數量,忽略知識點跟題目的結合,以至後來把原來熟悉的知識也忘記了。 那到底應該怎樣做題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說,做題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兩點:一是要在做題目同時將題目和知識點結合,兩者不斷結合,達到深化知識點,鍛煉技巧的目的。二是找出自己還不會的題目,弄懂它。如果你只做自己會做的題目,那是一點收獲都沒有的。 5、"不會就問"不一定就是個好習慣。 不會當然要向老師同學請教,這是對的。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點:一道題目,一個技巧,只有自己親自弄懂,獨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請教得到的知識,我們只是得到了知識本身,但並不一定了解如何運用,下次遇到類似題目,還是很難解的出。 所以,這里我鼓勵大家:面對一道難題,首先,要刻苦地獨立思考,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半天,爭取自己解出來。這是最好的,最有收獲的。但如果實在解不出,看不懂,再向別人請教,請教時要注意別人是怎樣思考,運用技巧的,而不是僅僅關心答案。並且,一定要在聽懂之後,找一道類似的題目,練習一下,熟練所學來的知識和技巧。 6、保持良好的、積極的心態。 這一點是最重要的。進入初中以後,同學們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問題。成績怎麼努力也是停滯不前,或是與同學、老師之間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學習成績。有些同學甚至會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問題,首先要學會自我調節,多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其次,也要多跟父母,老師進行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有一些同學為了自尊心,逃避問題,不願意把問題拿出來與別人溝通。這樣做並不能保護你的自尊心。要想保護自尊心,只有把問題解決了,成績提高了,作為學生,才會真正獲得認可和尊重。其他讀者還關註:備考2012小升初 家長須知的五戒學好小升初英語語法的兩大原則家長注意三點 助孩子順利度過初中適合孩子的圖書:小學基礎閱讀書目小升初擇校三種常見擇校方式優缺點
請採納。
Ⅶ 如何做好小學與初中語文教學的銜接
當前,很多初一學生的家長反映:孩子語文成績由原來小學的優秀下滑到中等水平。這種現象正表明了中小學的語文教學的銜接出現了嚴重的脫節現象,這也是擺在我們中小學語文教師面前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小學、初中的語文教學的銜接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經過思考,我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具體原因可以簡要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從小學升入初中可以說是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但這一轉折點僅靠兩個月就想順利渡過從時間上來看尚有不夠。六年級的學生周圍的同學都是一些充滿稚氣的孩子,他們還是擅長用孩子那幼稚的處事理論、方式來解決問題,雖然已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但是還不能像成人那樣妥善處理。當學生進入初中這個新學習環境時,他們會感到新奇、興奮,但同時也會感到強烈的不適應,因為他們面臨的是新老師、新同學,孩子的心理變化決定這個銜接的難度。
二、中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存在著嚴重的脫節現象。小學教材內容比較簡單,知識點較少,教師一般要求學生側重於識記和淺層的理解,小學教師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小,且內容反復講、反復練,所以小學的課堂效率很高,絕大部分學生都能當堂掌握,極少數不能當堂掌握的學生通過課後的適當補習也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鑒於小學學科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一般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一進入初中,考試學科明顯增多,特別是教材內容加深,知識點增多,除了記憶性的知識點(記憶性的知識點難度加深,主要體現在文言文部分),閱讀量要求比小學明顯增多,且更側重分析與理解,思維難度增大,對學生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初中語文教學課時緊,教師上課進度一般較快,課堂容量大,再加上學生往往是幾個村校和中心小學合並的,所以班額較大,老師不太可能對每個人作細致的輔導,作業也不太可能精批細改,這就要求學生要有高度自覺性,認真、獨立地完成好作業。中學考試多、難度大、時間少,其中很多題目是要求知識點的遷移,所以部分學生有點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導致原來在小學時相當一部分語文成績還不錯的學生進入初中後語文成績出現大幅度的後退。
三、中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上也存在著脫節現象。小學教學模式是「全扶」式,教師在備課時往往備詳案,環環相扣,過渡語言也設計得非常完美,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學生在教師精心組織的課堂中一步一個腳印,學得很踏實,但這種教學模式的缺憾是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日復一日,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會越來越強;教師也不是主導的地位,教師扶的比較多,在這樣的課堂模式中,學生個性得不到很好的張揚,這離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求有一定的距離。長期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的小學生一到初中,他們就極不適應初中的教學模式,初中語文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中把時間和空間還給了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會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整個課堂中,老師只不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課堂是學生的,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暢所欲言,他們的個性得到了張揚,佔主導地位,初中語文課堂給人感覺隨意性比較大,但也有一條主線貫穿整個課堂,而不是一盤散沙,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放得開收得籠,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可見,中小學的教學模式的差異也是造成脫節的原因之一。
這些脫節現象,使得部分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如此惡性循環,還有可能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我們中、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針對語文教學上的脫節狀況,及時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去改革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加強中小學銜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經過思考和實踐,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做好銜接工作:
一、教材內容的銜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高年級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有了相當的發展,能運用概念進行抽象思維,求知慾特別旺盛,但他們不滿足於課堂上緩慢的節奏和單一的信息刺激。所以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師應了解初中語文教學課程要求,從而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體現出初中語文教學的理念,教學中以發散的方式來增加一些新知識,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為學生進入中學打好基礎、增強適應能力。同樣,初中的語文教師也應該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在銜接期對學生要求不要太高,設置好階梯,不能操之過急,因為學習需要循序漸進,想一步到位但往往到不了位。
二、教學模式的銜接。心理學家認為: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其身心特點和初中學生已比較接近,學生到五、六年級時,已經學得比較輕松,這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習潛能,如果我們還是沿用低年級的「全扶」式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上更加依賴老師,缺乏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在了解中學教學模式的前提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上要捨得放,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和想像的空間,把獨立自學能力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學習的銜接。
三、加強中小學語文學科的互動,形成合力。多一些中、小學語文公開課的展示,特別是多聽一些常態課,在聽課過程中取長補短。在這個新形勢下,我覺得很有必要把中小學銜接的課題研究繼續並深入地開展,中小學要多開展互相聽課活動,進行課堂研討,真正地了解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四、學習習慣的銜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處於童年晚期,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處在一個從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如養成寫好字的習慣,現在的作文教學非常注重學生的卷面、字跡,特別是中、高考作文,分值很大,所以小學的教師要抓住契機,力爭每個學生都能寫好字,幫助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使學生的學習逐漸由自發轉為自覺,養成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認真聽講,主動正確地做好筆記),逐漸讓學生有意識地增加閱讀量,因為課外閱讀量決定著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濃度,閱讀量大的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後接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較強。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適當的課外讀本:如《魯賓遜漂流記》、《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等,並可以採取相應的方式給予指導和檢查,使之形成習慣;逐漸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可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可以為以後的作文寫作積累素材,所以在小學的高年級特別要注意這方面的加強。
五、學習方法的銜接。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於學好語文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初一新生中有一些學生的語文成績較差,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學科基礎差,但另一部分主要是缺乏科學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小學高年級的教師應該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怎樣做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如何運用科學記憶法提高學習效率;進行課外閱讀時,可就方法作指導,如讀書的方法:選讀、精讀等,如何做批註等;指導學生在考試後如何正確地進行檢查等。總之,教師要盡力使學生學會獨立自主的學習,消除依賴心理,培養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心理上的銜接。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剛升入初中,面對新的老師、同學、環境,難免會出現新奇、緊張、甚至無所適從的現象,特別是一些成績退步的同學,他們往往自尊心很強,但缺乏自信心,情緒低落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面對這些學生教師應認真分析其原因,不斷增強其信心,幫幫他在學習中找回快樂、找回自信、找回動力,努力讓學生在心理上順利走過這個艱難的過渡期。
中小學語文銜接的脫節現象,雖然是個難題,但是只要我們在新課程背景下不斷變更教學理念,努力實踐,及時總結,不斷反思,相信我們會把這個難題順利解決。
Ⅷ 怎樣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過渡與銜接
希望以下方法會對你有幫助
做好小學與初中的過渡與銜接
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八月份教務處要組織開展一次初一年級的教研活動,主題就是如何做好初一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為什麼我們要在學期初開展這樣一個教研活動,為什麼我們非常重視初中與小學的教學銜接問題?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雖然現行的中小學教材是按照九年一貫制的課程標准編制的,小學與初中教育屬於於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但是由於在辦學形式上九年義務教育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原來是五四制,現過渡為六三制),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將面臨著許多客觀的變化:
①學生心理的變化;
②學生生理的變化;
③學校環境的變化;
④課程內容的變化;
⑤教師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上的變化;
⑥學校管理方式上的變化。
由於這些「突變」往往導致一部分學生的不適應,結果致使一部分學生出現心理上難以接受、知識上難以掌握、生活上難以適應的「三難」局面,特別是有一些在小學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不適應初中的教育教學方式頁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有的因此滑落為學困生。可以說每年都有這樣的學生.
舉例一:過去我們學校有個學生叫譚迪,是譚士林老師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小升初全鎮考試是第一名,是以全鎮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咱們學校的。老師家的孩子可以說先天素質不錯,小學能學的這么好說明智力肯定不差,這個學生進入初中以後成績下降,最後變為學習上的下等生,家長不甘心,安排回讀,也沒學好,中考時不得不走了個中考。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果你精心地留存小學升初中成績單,你會發現三年後學生中考時成績變化很大,當然學生成績變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沒有做好教學的過渡與銜接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對於初一的學生。所以我們說認清中小學的不同,搞好中小學的銜接非常重要。
在這里我也想到不僅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銜接很重要,其實我理解做好初中與高中的銜接更重要。因為初高中的課程內容變化更大,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管理方式和初中比都有了明顯變化,尤其是高中生物課和物理課,高中生物課的學習和初中生物課的學習從學習方式上可以說發生了質的變化,初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淺,學生學習以記憶為主,而高中生物課內容深,更強調學生的理解能力,不能適應課程變化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
每年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初中學習優秀的學生到了高一出現學習跟不上的現象,象我們學校李廣玲老師家孩子-魏-,工費考入訥河一中,高一半年下來考試300多分,什麼原因?為什麼有些初中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到高中學習下降了,我想與這第一步沒有邁好有直接的關系。對於這個問題越來越引起了教育屆的重視,齊齊哈爾市教育局在制定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行動計劃中也特別強調:按新課程的要求,搞好小學與初中、初中與高中的教育銜接,並把它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提出來。這說明從教育主管理部門也意識到這一問題重要性,並把它作為齊齊哈爾市提高教學質量一項措施提出來!
今天我講兩個問題:一是初中教育與小學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二是從實踐的層面談一下怎樣做好初一與小學的教學銜接。
一、要想搞好初中與小學教學的銜接,首先咱們要明確小學階段的教育和初中階段教育的不同之處。那麼,小學教育家和初中教育有什麼不同呢?
1、學校管理上不同
學生在小學階段由於年齡小,天真幼稚,他們的依賴思想較為嚴重,意志力、自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強。所以小學管理採取的是細致、周到、全面、具體的方法,表現為盯得緊、管得嚴、扶得多,班主任一天不離學生。
學生到了初中,一方面由於課程增多,老師也增多了,除了班主任以外,其他科任老師與學生接觸的機會不是很多,不像小學老師那樣形影不離;另一方面,學生的獨立意識增強,也不希望老師總是「時時處處無微不至的給予照顧。」(這是由學生的心理孌化決定的)所以中學管理採取的是:堅持正面教育為主,通過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的教育,啟發誘導加規章制度的教育,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初中不是管得鬆了、管得少了、管得不具體了,而是管理教育方式上發生變化了。
2、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不同。
(1)、教學內容的不同
學生升入初一,所學課程增加到15門(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地理、歷史、生物、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技術、人文與社會、生命教育、綜合實踐活動),還不包括校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多、新、深、廣」,這對學生來說是個很大的飛躍,如果學生不能盡快地適應,將會造成措手不及,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現厭學情緒。
(2)、教學方法不同
由於中小學教學內容上的不同,也決定中小學在教學方式上存在差異:
①、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以機械性記憶為主,思維特點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因此老師講課的特點是「少、慢、具體、反復的次數多」,課堂教學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為主。
②、由於初中生的記憶特點是以理解記憶為主,思維特點是以抽象思維為主,所以老師的講課特點是「少而精、深入淺出、講練結合、有主有次,既教知識又教思維、教方法、教能力」。(我們學校的四字教風是嚴、實、精、活,其中的精就是指精講、精練,數學學科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其實就是講練式,「有主有次」就是教學是要突出重點抓住教學關鍵)以「點撥啟發」、「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教學方法。
③、小學六年裡,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的講課方法,到了初中如果學生還停留在小學的基礎上,那他們就很難適應初中的教學,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3、學習方法的不同:
小學的學習方法是多記、多背、多寫、以作業代替復習,學什麼考什麼,一般情況下只要學生遵守紀律,學慣用功,成績就會好。到了初一,有的學生仍然採用小學那種上完課就趕作業,寫完作業就算完成學習任務的做法,結果造成學習上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習跟不上的現象。
因此從初一開始就要根據知識的客觀規律,教會學生學會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等各環節的學習方法,逐步改變「先做作業後復習」或「只做作業不復習」的學習習慣,培養「三先三後一總結」的學習方法,即「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後提問」、「學完一段做總結」的學習方法。其學就我自已的理解我很看重預習在學生學習的作用,預習的最大好處在於使學生明確聽課的重點,從而提高聽課的效率。(學生在預習時明確了哪些知識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不會需要上課時特別注意聽的)
二、我們已經知道了小學與初中在學校管理、教學內容和方法、學習內容和方法上的不同,那麼在實踐的層面上我們怎樣才能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我想從幾個方面談一下這個問題:
(一)、初一班主任應該怎樣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
班主任在整個班級管理、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產生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的工作方式和效果直接決定著學生的精神面貌和發展方向,深刻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班主任的這一重要作用,在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這一轉折時期表現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求初一班主任在做好正常教學工作的同時,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全班同學小學升入初中的過渡與銜接,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加強常規教育、培養學生的自覺性
要求初一班主任要根據政教處的工作計劃,結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利用班會時間,有目的、有計劃地從紀律、學習、衛生、安全等方面對初一新生進行教育,讓學生逐漸明白進入初中後,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事情不應該做,該做的事情應該怎樣去做;再結合學校、班級的突發事件,對學生進行適時的隨機教育。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照顧好自己,打下堅實的基礎。(每學年開學初學校都要開展新生的入學教育,這其中也是一種銜接教育)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進入初中後他們學習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習慣,甚至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咱們要求初一班主任要從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入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們學校倡導的「五環式學習法」我覺得很科學:
課前認真預習
課堂積極參與
課後及時梳理
獨立作業
自我糾錯
我們不僅要把它寫在牆上,而且要把它落實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通過班主任作用讓學生逐漸養成這一好的學習習慣。
3、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培養班幹部的工作能力
一個班級風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要看班幹部的作用是否充分發揮了。真正管理上層次的班級他們的班幹部甚至小組長和科代表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因此咱們要求初一班主任要選好班幹部,要培養好班幹部,要使用好班幹部,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做到老師不在時,學生也能自覺遵守紀律,班級的文體活動也能搞好,班級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強,畢竟班主任的「管理是為了不管」。
4、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通過班主任的示範作用,教會學生用自己的雙手美化教室、美化校園,並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總之,初一班主任要從基礎抓起,從點滴抓起,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能從班主任管理上順利地實現初中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
(二)、初一語文教師應如何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
1、吃透「兩頭」,了解中小學語文階段教學的內容和要求。
「兩頭」:即是指小學的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初中一年級的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延伸和發展。建立兩者的有機聯結對於學生順利適應中學語文課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小學階段:
在教學內容方面重視語文基礎。如漢語拼音、識字、寫字、普通話等。
在閱讀方面,以積累閱讀為主,如語言積累、知識積累,讓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常用字、詞、句、段落、篇章,熟悉書面語言,增強語感。同時也適當培養學生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觀察能力。
初中階段:
以理解閱讀為主,主要在於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歸納等方法,把握文章層次、段落、文意和寫作技巧,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具有迅速而准確地理解文章的能力。
如果我們能合理地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脈絡,並進一步明確初中的教學要求,那麼在教學中我們才會有針對性,才能體現出教學的層次性。
過去老二中的時候我們搞過教研,當時胡校長就是印題室胡明老師的父親抓過這一課題,當時給初一教師借過小學五年級的課本,還組織過新初一老師到小學聽課,這些做法是應該提倡和堅持的。
2、抓好教法、學法上的過渡,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例如:初一語文教師要逐漸教會學生閱讀課文的基本方法。學生閱讀課文應該包括四個環節:
預習——整體閱讀——研讀——遷移
預習包括四點:
(1)閱讀課文標題、作者、注釋、明確題旨、作者簡況和寫作背景。
(2)閱讀「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明確學習的重難點,把握文章的中心和特色。
(3)初讀課文、疏通文字、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將有關重、難、疑點的句子標示出來,形成對課文的總體認識。
(4)閱讀文後的「思考和練習」,結合預習要求明確練習題目中不同層次的具體要求,教會學生帶著問題聽課。
整體閱讀要做到:
教會學生讀一篇文章應該快速地、粗略地讀全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大略,包括:作者的思路、全文的主旨和寫作特點。
研讀:
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仔細、深入地閱讀,去分析思考文章的各個局部、片段,甚至推敲一句、一詞的意義、關系以及他們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作用。還應教會學生品讀重點語段的步驟:
(1)標句數
(2)拎句意(lin)提的意思
(3)分層次
(4)理關系
(5)明段意
(6)探寫法
(7)思作用
同時,教師還要結合具體課文,教給學生研讀各類文章的思路,並及時指導、點撥。
遷移:
在完成課堂練習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讀同類特點的文章,做到舉一反三。
3、教會學生聽課、記筆記、完成作業的方法
4、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初一學生剛剛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周圍環境都比較陌生,再加上初中與小學的差異,導致他們的不適應,有的可能導致成績下降,這時都需要多鼓勵學生,增強其自信心。
(三)、初一數學教師應如何做好初中與小學的過渡與銜接
第一、做好內容上的銜接
1、算術數與有理數
小學數學是在算數中研究問題的,而中學數學一開始就學有理數,因此從算術數過渡到有理數是一大轉折,為此,需抓住以下幾點:
(1)、講清楚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引入負數的關鍵
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實際例子,使學生了解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及負數的意義。
例如:如何區別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這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呢?
又如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等等。在教學中要充分列舉這樣的例子,讓學生了解為了區別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必須引入一種新的數——負數。
(2)、逐步加深對有理數的認識
首先,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有理數與算術數得根本區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式),這樣對有理數的概念的講解運算的掌握就簡單了。
其次,讓學生清楚有理數的分類與小學算術數相比只是多了負整數和負分數。
(3)、有理數的運算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小學學過的運算加上中學學習過的「符號」確立的,那麼有理數的運算就不成為難點了。
2、數與代數式
從小學數學特殊的、具體的數到中學數學一般的、抽象的代數式,這是數學思維上的一次飛躍,因此,在教學時,要逐步引導學生過好這一關。
(1)、用字母表示數的必要性
以學生在小學學過的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如:
加法交換律:a+b=b+a
乘法交換律:ab=ba
另一些公式:速度公式v=s/t
正方形周長:L=4a
正方形面積:s=a×a等,說明用字母表示數能簡明扼要地表達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更方便研究和解決問題.
(2)、加深對字母a的認識
許多學生由於對字母a表示數的意義理解不透,經常錯誤地認為-a一定是負數,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幫助學生理解a的含義,知道a可能是負數,而-a不一定是負數等問題。
首先讓學生弄清楚符號「—」的三種作用:
①運算符號:5—3表示5減3
②性質符號:—1表示負1
③在某個數前面「—」號,表示該數的相反數,—3表示3的相反數
然後再說明a表示有理數可以是正數、可以是負數,也可以是零,即包括符號和數字,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理解a、-a的包含的意義。
(3)、算術解法與代數解法
由小學的算術解法過渡到中學的代數解法,對於學生來說,這是思維方法上的一大轉折,但學生開始時往往習慣於用算術解法,而對用代數式解法不適應,不知道如何找相等的關系。因此,初一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做好這方面的銜接。
第二、做好教法上的銜接
初一學生的思維方式仍保留著小生那種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因此,在教法上教師應注意研究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吸取其中的優點,針對初一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
1、查缺補漏,搭好階梯,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
初一《代數》第一章「代數初步知識」是以小學數學中的代數為基礎的,從用字母表示數一直到簡易方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是對小學數學中的代數知識的比較系統的歸納和復習。但本章內容不是從初中代數學習的客觀需要出發的,不是小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本章承上啟下的作用,搞好新舊知識的銜接。
2、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進教法。
(1)、循序漸進
學生進入初中後,需逐步發展抽象思維能力,但初一新生在小學聽慣了詳盡、細致、形象的講解,如果剛一進入中學就遇到「急轉彎」往往很不適應。因此教學過程中不能一下子講的過快、過多、過於抽象,過於概括,而仍要盡量採用一些實物教具,讓學生看得清楚,聽得明白,逐步向圖形的直觀、語言的直觀和文學的直觀過渡,最後向抽象思維過渡。
例如:學習相反數的概念可採用如下順序:
①、列舉下列幾組數字
3 —3
2/3 — 2/3
0.8 —0.8
101 —101
②、觀察這幾組數字本身特點:只有符號不同
③、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相反數的概念
(2)前後對比
在初一代數的學習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對比,能使學生加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識
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由於初一的不等式知識體系的安排大體與方程知識體系的安排相同,因此在教學中,可把不等式與方程對比著進行講授,即說明它們的相同點,更要指出它們的不同點,揭示各自的特殊性,這樣有助於學生盡快掌握不等式的有關知識,同時避免與方程的有關知識的混淆。
(3)開拓思路
初一學生考慮問題較簡單,不善於進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對一個問題的認識往往注意了這一面,忽視了另一面,只看得現象看不到本質,這種思維上的不成熟給科目成倍增加、知識內容明顯加深的初中階段的教學帶來了困難,因此,在教學中,要多給學生發表見解的機會,細心捉摸其思考問題的方法,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啟發學生遇到問題要認真分析,不要輕易早下結論:
例如:學生往往認為2a>a
理由很簡單:2個a顯然大於1個a,忽略了a的內含意義,從而造成錯誤。
第三、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的銜接
1、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剛從小學升入初一,小學里的許多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應該繼續保持:
例如:
上課坐姿端正
答題踴躍(回答問題踴躍)
聲音響亮
積極舉手發言
2、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學會復習,學會總結等等。
(四)、初一英語教師應怎樣做好與小學英語的教學銜接
1、教材上的銜接
盡管我們小學是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但是我們初中使用的是零起點的教材,我們仍然 按零起點要求進行教學。
2、教法上的銜接(注意教學方法的自然過渡)
小學英語課堂比較生動活潑,大多以游戲和表演為主,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也就是說小學英語採用的是情境教學法。
初一英語課堂也要重視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是從畢業班循環回來的教師,更要注意這一點。在小學向初中過渡的教學階段,教學方法仍然要注意直觀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師多利用簡筆畫、圖片、實物等直觀教具,適當安排一些游戲、安排一些情景對話表演,結合初一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多安排一些小組競賽等形式,做到自然過渡。
3、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①、勤聽
敢說
多談
樂寫
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
②、課前進行預習
課上積極思考與參與
課後及時復習與運用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英語學科學習更是如此。
Ⅸ 如何完成小學到初中的過渡
小學升入初中,學生無論在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都與小學時段有很大的不同。是否做好這個階段的過渡准備,直接決定著初中三年的成敗。目前,如何解決小學升初中銜接的過渡問題成為部分中小學、社會和家長共同探討的問題,也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關注。第一講 心理輔導
1、要有心理准備
進入初中後,最明顯的變化是,考試科目從小學的3門增加至8門,課程量的增加讓很多孩子感覺有點應付不了。我們應該及早引導孩子,讓孩子們有心理准備,並且讓他們知道,科目增多,每個孩子的感覺都是一樣的,不要讓孩子為此而恐慌,更不能因此失去自信。
2、要理性評價孩子的學習成績
升入初中後還有個變化是,小學時對學生學習的考核是用優良中等評定,上了初中後,是以具體的分數來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小學時,85分是優,100分也是優,學生和家長感覺不到什麼差別。但是,中學的95分和85分會讓學生感覺明顯不同。有的孩子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不明白自己怎麼突然不如原來的同學了。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理,孩子失去了自信心,對以後的學習影響特別大。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評價孩子在學習上到底處在哪種程度,上初中後,不管成績如何,只要有進步就行。
3、要勇於面對考試成績的不理想
初中的考試增加了,可能有一次考得不好,如果從此一蹶不振是不對的,而狂補惡補也不對。要理性分析失敗的原因,可能是馬虎或者只是某個知識點不會,狂補惡補某一科,會導致別的科目的學習受到影響。因此,即便偶爾考試不理想,學生也不要有挫敗感,應勇於面對失敗。
4、邊玩邊學的孩子怎麼辦?
有一種邊玩邊學的學生,在小學階段時成績可能還不錯,但上初中後,學習成績就容易下降了.這是因為小學階段一節課只學一個知識點,學生在小學階段聽課不太認真,愛溜號,但如果他是聰明的孩子,之後努力學一陣就能趕上來。可是,初中一節課的知識量很大,而且一環扣一環,如果他上初中後還是邊玩邊學,想補上落下的知識,課堂上不易解決,因為老師已經講下一個環節了。那麼只好課後再去補,而別的同學已經用課後的時間來鞏固和提高課堂知識了,這樣一來又比別人晚了一循環,成績就要下降。這個問題容易被忽視,因為學生小學階段成績還不錯,老師往往沒有指出或者沒太管教孩子的這一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注意監督和教育,上初中了,上課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切不可邊玩邊學,45分鍾一節課的學習一分鍾都不能放鬆。
5、學習特優秀的孩子上初中後應注意什麼?——拋開過去,一切從零開始
學習特優秀的孩子一般都有很強的優越感。這份優越感很可能成為日後的障礙。原因有兩個:一是初中的知識都是從頭學起的,上中學後,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二是在初中,尤其是在一所較好的學校,一個班裡的同學都很優秀,考試後一排名,自認為優秀的學生可能排名不靠前,學生很容易失去自信。
事實證明,入學時排名600名的學生,考試時可以進入前200名,甚至前幾十名,入學前很優秀的學生,考試排名不見蹤影的也不少。因此,我們應該給孩子灌輸這種概念:上初中了,一切都從頭開始,小學階段所有的成績、所有的驕傲都過去了。過去的學習習慣、學習質量不管怎樣,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6、改變只注重課本內容而不注重課外知識的錯誤觀念。學生們將進入大量的課外知識的接收階段,而課外知識接受的多寡直接影響考試成績。
第二講 學習方法指導
隨著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小學生的減負工作基本到位。現在,小學沒有統考,沒有升學考試,負擔確實有所減輕。但是,因現行的中考制度,初中還必須圍繞著中考指揮棒來進行教學,因此,要求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盡快完成由知識型向能力型的轉化。具體來說,初中數學教材經過多次改革,不但知識面有所加寬,在深度上也有所擴展。過去只在競賽題中出現的題型和公式,現在經常出現在中考的試卷上,這對孩子來說是從未遇到過的一個巨大挑戰。就英語學科,對小學生而言,英語並不是必須的考核科目。所以,到了初中,班裡的水平就參差不齊,一堂課的內容,好點的學生「吃不飽」,差點的孩子「撐得要死」,對雙方的學習熱情和能力都是傷害。就語文學科,小學知識量小、難度低;中學知識容量大,有難度,知識覆蓋面廣,對能力的考核比小學明確得多。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中考是選拔性考試。初中的語文學習與小學有一定聯系,但小學向中學的過渡不是輕易就能完成的。
初中的課堂教學將比小學的速度快一些,課後完成的作業也將多一些,加上教學科目增加,學生最容易出現的是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從哪裡學起、如何分配學習時間。專家認為:能夠將學習時間合理安排、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學生,即使進入初中三年級,也會像在小學時一樣游刃有餘。
1、學習要達到游刃有餘的水平,首先要將小學時期那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向理解與自學方向轉變。學習由被動變主動,把過去一味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的過程變成自己不斷思考探索的過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應從管理型到指導型。指導方法是:
第一,學會預習和復習。中學階段信息量成倍增加,初一一年的信息量幾乎相當於小學六年的信息量。小學可以反復講一個內容,而中學則不同,今天沒聽懂,明天在這基礎上又有新內容,這就要求學生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的習慣。
第二,從模仿到理解。初一的學生經常反映,上課時聽得挺明白,下課後回家不會做。原因在於,小學老師講完例題後,都會出幾道類似的練習題,讓學生模仿解答方法。而中學老師著重講概念,練習題跟例題不完全一樣,要求在掌握概念和公式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第三,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小學老師說得多管得多,中學提倡自覺學習、獨立意識。如果不會自主學習,不自覺、不主動,考試時就要吃苦頭。
第四,注重學習方法。有的學生上課挺認真,但總是考不了理想的分數。其實原因挺簡單,老師一節課可能要說100多句話,你都聽明白了,但是最重要的是什麼,難點是什麼,卻沒聽明白。再比如說改錯,很多家長本身就沒意識到,覺得孩子自己知道錯了就行了,實際知道錯了並把這個錯誤消滅是個很困難的過程,因此糾錯很重要。勤練、勤思考,並認真糾錯,這個過程培養出學生思考、理解、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八步學習法:
(1)
制定計劃。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結合初中課程設置特點,有效地制定適合自己特色的計劃,並隨時調整,嚴格實施。
(2)課前預習。要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一定基礎知識,及時發現問題,在課堂學習時更有針對性。藉助於網路等獲取有效資源,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3)上課專心。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專心致志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有效獲取知識的保證。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做到自主學習,還要學會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的五官來體驗在做中學,學中做。
(4)復習鞏固。復習,既包括對知識的鞏固與深入探究,又包括對學習過程的反思回顧。及時有效地復習,使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提升;回顧與反思,及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5)作業。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它包括幾個方面:①基礎作業:字、詞、句、篇、概念等需要扎實的掌握;②探究作業:對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深入探究。
(6)解決疑難。在預習或復習中遇到的難點或不明白的地方,要敢於暴露,向同學或老師求教。
(7)系統復習。在雙休日、重大節假日、寒暑假等,針對自己這段時間學習上的難點重點,有針對性地感悟復習。個別疑難處,可以請老師或同學幫忙,否則學習上的「疙瘩」越聚越多,便無法解開。(8)課外學習。這是新教材實施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應引起家長極大的關注。注意關心孩子,從他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鼓勵孩子多接觸生活,多參加社會、學校、社區、班級的各種文體活動和公益活動,在活動中成長,在實踐中反思,有些經歷甚至是他一生的借鑒。家長還應創設讀書的家庭氛圍,指導孩子多讀一些名著、古詩詞、科普類等方面的書籍,努力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文學素養,並讓孩子注意積累一定的讀書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