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閱讀評價

小學語文閱讀評價

發布時間:2021-02-22 09:18:46

小學語文閱讀中怎樣做好聯系實際談感受

現代文閱讀實用解題技巧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接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通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托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准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干,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干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信息。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干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置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干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確抓住關鍵詞句,准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信息,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牢記:題干提示了答題范圍,題干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干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干隱含了答題信息,題干體現了答題規律。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干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牢記:1、弄清題干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遇到的題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2、弄清題干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3、弄清題干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對象,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信息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信息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信息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復、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數據等。簡明,語句簡潔、明了,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詩歌鑒賞五步法【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托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系;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托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系,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了解詩的內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了解作者風格);③必看注釋(可以藉此了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鑒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鑒賞);⑤必看題干(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鑒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作文高分秘訣1、多練審題尤其是對於哲學性命題,涉及辯證關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內涵。審題越細,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寬,越深,越通暢,把握就越大。吃透話題的實質,弄清它究竟向我們要什麼。但當材料審讀感到困難時,如遇到詩歌類的材料,在讀不懂的情況下,乾脆撇開材料,就抓住話題來思考。萬不得已時,直接以「話題」來作為作文題目,也總比無題或瞎擬題目好。材料中所說的是「事」也好「物」也好,都要與「人」掛起鉤來。2、牢記標准什麼是好文章?濃縮成八個字:「深刻,豐富,文采,創新」。心裡牢記這四桿尺子,就有了作文的高標准。當然,由於電腦閱卷,要特別注意書寫的美觀。3、加強理性思考怎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觀點深刻一些,視野寬闊一些,見解新穎一些,富有啟發作用?(1)運用縱向思維,由表及裡、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透過結果看到原因。最好的思想武器是哲學,哲學是聰明學、明白學,不可不用。為什麼說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為什麼說評價玫瑰的好壞根據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為什麼說不能讓感情的親疏遠近影響認知的正誤深淺?情與理,是與非,真理與謬誤,感性與理性,涉及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2)運用橫向思維,由此及彼,由點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寬思路,從時間到空間,從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會,看看自己,還愁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嗎?(3)觀點有沒有啟發性,這是文章拉開檔次的又一個重要因素。人雲亦雲,老生常談,一覽無余,索然無味,那就是白開水,就是「陳言」。有了啟發作用,才談得上有意蘊,有意境,有內涵。要想寫出有啟發性的觀點,有一個重要技巧是常常要用上的,那就是類比推理。當然這也是由此及彼的法。運用成功的關鍵,則在於抓准兩件事物的相似點,否則反而節外生枝了。4、加強材料儲備從哪些方面選材備料呢?主要是四個方面:(1)自己的生活。一要真實(切勿瞎編);二要有內涵,有特點,有味道,有新意,確保不會與別人雷同、撞車;三要自己對這個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較深刻。(2)學識與見識。從科學、文學、哲學、美學四個方面多備點料,不求多,但求精。(3)社會熱點,媒體焦點,國內外信息。視點高,眼界寬,材料新,意義又重大,這就是有價值的素材。一要保證真實,道聽途說不行;二要把握好選用的尺寸。信息材料的引用最好有準確的時間、地點、人名、數據,使之更有說服力。(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這是思想的精華,語言的典範,全人類共享的文化財富。倘能用得准確,恰到好處,無疑會給文章增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5、練語言,練技巧,出文采,上水平文采是從心裡流出來的真誠、自然、優美、機智和幽默。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而已。在你記敘、抒情、議論的時候,你的學識、見識、個性、修養、趣味、神韻也同時往外流,這就是言為心聲,這就是文采。6、力求創新從立意選材到構思設計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棄我取,人趨我避。沒有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就很難突破思維定勢和新老八股。平時背誦名言警句時,要學會分類、歸納記憶。

㈡ 如何評價閱讀教學

【如何評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 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 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 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 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要評 價學生閱讀素養,須對這一復雜的活動有理性認識。建構主義學習理 論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地在頭腦中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過 程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存儲和提取,而是新舊經驗之間的雙向交互 作用的過程。因此,評價學生的閱讀素養要從他們掌握閱讀策略的程 度評價,不太能採用客觀量化評價,而應為定性評價。 朗讀這種有聲語言藝術是閱讀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實踐中 能起到增加學生積累,培養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的作用。如何對學 生在朗讀中的停頓、重音、語速、語調等基本朗讀技巧上進行評價指 導,顯得極為重要。德、法、英、美、**、中六國都比較注意在閱讀 教學中訓練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能和技巧,朗讀和默讀就是其中一 項。 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他人評價主要有專家評價、教師評 價和學生互評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在鼓足勇氣、盡心盡力地 讀過之後,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評價,他人評價應針對朗讀的具體情 形、朗讀者素質的優劣,告訴學生他們的朗讀優勢在哪裡,該如何進 一步發揮;缺點在哪裡,該如何彌補;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讀才能讀 好。這樣既能滿足讀者和聽著的心理需求,又能給學生指明努力方向, 提高他們的朗讀能力。用「點睛」之語,就能「指點迷津」。但筆者 認為自我評價也不容忽視,朗讀的心理過程包括感知、理解、想像、 欣賞、表達幾個階段。具體說,藉助書面語言,運用形象思維,喚起 自己的內心視覺形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變成可以看到、聽到、 聞到、嘗試、觸到的客觀世界中的種種事物,在想像中產生情感體驗, 從而達到讀者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實現讀者對作者的情感發展,然後 再通過口語把自己形成的情感體驗鮮明地表達出來。這樣復雜的朗讀 心理過程,只有讀者自己在活動,其他人無法參與.無法體會,無法 評述。因此,教學中應盡可能讓讀者評價自己的讀,在他欲評無言或 評而不準時,再採用他人評價,這樣他能更好地認識自己、改進自己, 提高自己。 將直接評價和啟發評價相結合。不少教師喜歡對學生朗讀情況隨 堂直接進行評價,這樣評價學生能明確自己的得失,便於改進和提高, 但教學中有時也需要運用啟發評價。文章表達的情感十分復雜,教學 中,應根據不同的朗讀要求,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要求學生「讀通」 課文的,可以採用直接評價;要求學生「讀懂」課文的,應該採用啟 發評價,即通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讀者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 悟,自己體驗,自己表達。這樣既引導了讀者,又啟迪了聽者;既評 價了朗讀,又指導了朗讀;既訓練了讀法,又訓練了思維。 至於默讀速度可用一定時限為單位,被測學生同時開始,同時結 束,然後計算不同學生的不同速度;也可以用一段文字為單位,分別 計算不同學生讀完的時間,從而確定各學生每分鍾的讀速。默讀理解 測試則在單位時間根據閱讀目的和材料採取抓內容要點、抓關鍵字、 詞、句、段的讀法測驗學生默讀效果,看學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大意, 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中茨威格 《偉大的悲劇》選文,這篇課文長達十頁,我讓學生捕捉典型人物和 典型環境為閱讀目的,限時十五分鍾,讓學生完成一份關於整體把握 文章內容的預習作業來測試學生默讀速度和理解效果。 如何進行寫話與習作教學評價 袁貴峰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 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小學生作文難,已成廣大教師、學生、家長面臨的語文教育中的頭等 大事,以至於不少報刊都展開了這項討論,可以說,這個問題已成為 全社會關注的話題。大家形象地把小學「作文難」現象成為「巧婦難 為無米之炊」。連我們許多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都為小學生感嘆: 小學生閱歷太少,寫作文所用的素材也很少,要他們寫作,尤其是讓 他們寫出有意義的事、甚至要他們寫出有教育意義的事,實在是難為 這些少不更事、天真無邪的娃娃們了。但我們做語文教師的在習作教 學中所持的評價觀對學生的習作水平產生了哪些影響,是否有利於小 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分析。 一、評價的標准尺度對小學生習作水平的影響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常常在不經意間會遇到這樣的現象:一不小 心學生上了三年級要求寫作文了,突然發現絕大部分小學生不會寫 作,於是如臨大敵,趕緊想辦法,課堂強調、課下找家長談話,請家 長配合指導。家長看老師著急的樣子,也恐懼起來,最普遍的做法是 趕緊上作文補習班,於是,作文補習班市場也紅紅火火起來了。由於 教師對學生習作水平的評價標准尺度運用不當是產生這種現象的重 要原因。 1、教師人為設置坡度,導致學生作文水平「卡殼」。 《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1—6 年級各階段的習作水平分別作了 不同的要求:1—2 年級把習作叫作寫話,3—6 年級叫習作。以1—2 年級的寫話為例,課標提出的要求是: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 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相反的情況是小學1—2 年級的寫話並沒有引起老師們的重視, 充其量只是在講課為了讓學生理解生詞,而讓學生遣詞造句;為了應 付考試而訓練學生看圖寫話而已。這種單一的評價標准和尺度障礙了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至於寫作興趣及自信心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 這種教學模式伴隨著學生進入三年級,導致學生不會作文現象的 發生是必然的,因為教師所持的評價觀在此時陡然升高,讓學生難於 接受,無形中為學生的寫作水平的發展設置了一個巨大的障礙,學生 自然會怕作文,覺得作文難了。 怎麼辦呢?給學生一個可以接受的坡度,讓他努力一下,就能觸 摸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如有的低年級語文老師設計了與學生學習生活 相關的「坡度練筆」、「寫話」練習等,引導剛剛入學的孩子寫自己 的新學校、新朋友、新老師、新課本、新書包、新學科、新的學習方 法等等,引導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 想。引導二年級學生觀察、認識寫作大自然的現象,寫自己開心的事、 煩惱的事、助人為樂的事、哭鼻子、掉眼淚的事,自己會做的事,招 待客人的事、寫家鄉襄樊大橋、自己的卧室等等。有了這樣扎扎實實 的寫話能力的訓練,到三年級真正寫作時,就不會出現像前面所說的 那種陡然「卡殼」的狀態了。 2、降低評價標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小學生的作文內容上,由於教師的評價觀太高,以及應試的指 揮棒苦苦地要求我們的小學生寫「有意義的事」,甚至要求他們寫「有 教育意義的事」,迫使小學生找範文,因而普遍出現小學生作文「說 空話、說套話的現象,隨之就自然出現了小學生作文沒有個性特點的 問題,小學生作文也就失掉了童趣和天真。如寫做好事必寫老三樣: 攙盲人過馬路、公共汽車上給老人讓座、做值日忘了關窗,回家後冒 雨回到教室把門窗關好。我覺得,不是這樣的好事不該做,而是這種 好人好事都寫了幾十年,聽膩了,老師也改膩了! 當代著名教育家張田若先生認為: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標,就是 練習,是一種訓練,是一種學生作業。小學生作文不是創作,不能苛 求小學生作文的社會功能。有個別小學生寫出了供人欣賞的文藝作 品,當然是好,要愛護培養。但這不是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標。廣大 的小學生是不會寫出文學作品的,對他們也不能這樣要求。正如梁啟 超所說:「文章做得好不好,屬於巧拙問題,巧拙關乎天才,是不可 以教可以學的。」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一步一步地練習寫作,學會寫 各種文體的一般寫法,即所謂的規矩。這種練習也是通常強調的語言 運用方面的基本功。我以為,教師在每一階段教會學生一定的寫作基 本功,只要學生掌握了,就可以給學生一個滿分,大可不必從開頭到 結尾,從遣詞造句到思想觀點到文采等方面求全責備。要求太高,學 生畏難了,也不肯、不愛寫作了。假如評價的標准低一檔,學生既掌 握了寫作的方法,又有了信心,寫作的興趣更濃了,孰優孰劣,不言 而明。(註:難的是我們的教師放不下高高舉起的評價標准!) 二、忽視對寫作材料准備過程的評價,導致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 不會詳寫作文 學生作文時無話可說,或在作文時三言兩語,草草完事,讓我們 廣大語文教師十分頭疼,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感。課標要求不同學段學 生的寫作都需要佔有真實、豐富的材料,教師的評價觀要重視學生寫 作材料的准備過程。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佔有什麼材料,更要考察他 們佔有各種材料的方法。要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和促使學生通過觀察、 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 料。針對小學生作文素材「無米下鍋」的問題,廣大語文教師也作了 積極的探索和開發,有的老師甚至幫助學生「找米下鍋」。如時下流 行的搞一個活動,讓學生寫一篇作文的做法。細思量,這實在是一種 無奈之舉啊! 葉聖陶先生說:「寫作的根源在於自身的生活。」還說:「生活 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 個不歇。」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有他們的喜怒哀樂,有他們的喜怒 哀樂,有些事情看起來作文不是道,但那也是生活啊!孩子們們的「源 泉」是豐富的,可「溪水」為什麼會「枯竭」呢? 據調查,學生最感興趣或最拿手的作文是童話、科幻、夢境等內 容的習作,很多學生都不愛「寫人記事」類型的,理由是記不清細節。 而「科幻童話」類則不同,它可以怎麼想就怎麼寫,好寫!於是,搞 完活動馬上寫的作文形式就應運而生了! 可是,時間長了,活動的次數多了,也就是說老師幫學生「找了」 很多「米」。老師們也發現:不少同學「燒」出了「香噴噴」的「米 飯」,但「燒夾生飯」的還是不少。雖然同學們對寫人記事類型的作 文感興趣,但寫得比較精彩的還是那些平常作文基礎好的,觀察及寫 作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其他很多同學只是把活動的過程記錄下下,像 「流水帳」似的,乾巴無味。再後來,大家只是對活動本身感興趣, 對作文又開始厭倦了。這是怎麼回事?事實證明這種幫學生「找米」 的做法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上是一種淺嘗 輒止的行為。怎麼辦呢?有些激烈的體育比賽項目,裁判是無法用肉 眼來判斷的,只好藉助電子影象設備,使用最普遍的要數「慢鏡頭」 回放了,只有重放「慢鏡頭」,才能看清運動員的動作、身體所處位 置的微小差距。吃蛋糕也是一樣,一大塊蛋糕擺在你的面前,怎麼吃? 很簡單,切開來吃!生活中還有這樣類似的許許多多的例子。再來看 看我們引導學生開展的活動:活動過程是要放慢鏡頭的,平時只讓學 生整體去觀察,那隻能給學生一個整體的印象,不切開看還是寫不出 好作文的,也就是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和技巧。在活動中提醒學生觀察 活動中人物的衣著外貌、表情、動作,告訴學生注意記住自己的想法, 事後再進行及時采訪,活動時心中的想法、感受,猜猜其他人心裡會 想些什麼老師的提醒、提問,是幫助學生回憶,幫助學生觀察, 從而讓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 經過這樣較長時間的訓練,相信學生不僅寫師生游戲活動得心應 手,寫其他類型的寫人記事作文也能得心應手,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 「找米」的技巧和能力後,自己才能「找米下鍋」。 回頭再來看看葉老的話:「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 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的流個不歇。」這話自然是正確的, 不過還可以加上一句:要想讓「溪水活潑潑的流個不歇」,還需要我 們當老師的做好「渠道」的疏浚工作啊! 三、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 1、修改的意義。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王安石字斟句酌,成就了「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樣的名句,賈島再三「推敲」,留下了遣詞用語的千古佳話。葉聖 陶、呂淑湘、張志公、朱德熙等語文教育老前輩則非常重視學生作文 的批改,僅從開明出版社出版的《葉聖陶中小學生作文評改舉例》一 書就可見一斑。書中有一篇中學生的習作,題目叫《一張畫像》,葉 老從題目改起,將「張」改為「幅」,認為這樣莊重些;文中的一些 地方經葉老修改,用詞准確了,句子干凈規范了,讀起來也順暢了; 他還在作文後面加了簡短的鼓勵性評語。一個普通中學生的作文居然 得到一位大作家的指點和鼓勵,使小作者從此樹起了寫作的信心,後 來成了著名的作家,他的名字叫肖復興。這是小學課文《那片綠綠的 爬山虎》中講的一個例子。由此看來,善於修改,對自己來說是一種 能力,一種良好的習慣,在別人看來,則是一種了不起的美德,一種 非凡的人格魅力。《語文課程標准》也明確提出「重視引導學生在自 我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2、小學作文修改的現狀。 我們的語文老師在修改作文方面做得怎樣呢?僅僅是寫幾句高 高在上式的評語,由老師圈出幾個在瀏覽學生作文時發現的錯別字而 已,至於修改病句、字斟句酌地推敲則屬於罕見行為了。對於新課標 提倡的「要引導通過學生自己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合 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這一要求,則僅僅是停留在偶爾為之的層面 上,並未真正大面積推廣、研究和使用。 3、對小學作文批改方式的探索。 需要說明的是,「批改」是指修改文章、作業等並加上批語。通 俗地說,「批改」=「批+改」。在作文教學中,批改者較多的是指教 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的還是自主性的修改。怎樣改才最有效呢? 我們看看下面的這種方法: 「互改法」簡介 有人說,大作文、小作文是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兩座大山。愚公 移山,感動了上帝,派神仙搬走了兩座山。我們的上帝就是學生!能 不能讓學生也參與批改作文呢?答案是肯定的。《語文課程標准》中 也有「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和「修改自己的習作,並 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這樣的目標要 求。著名的語文教育改革家、特級教師魏書生曾倡導的作文互改法也 很值得我們借鑒,現結合小學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作簡要介紹。 (1)修改項目劃定。 小學生自主修改側重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分項計分。 ①格式是否正確。 ②卷面是否整潔。 ③錯別字有幾個。 ④有幾處病句。 ⑤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用錯。 至於作文結構安排得如何,內容是否具體,感情是否真實,主要 由教師批改。 (2)操作方法例析。 有些項目修改可採用流水作業的方法,如改錯別字一項,可讓甲、 乙、丙三個輪流修改同一篇作文,甲發現6 個錯別字,乙如果認為是 7 個,甲就要寫出為什麼漏改1 個的原因,如果丙改出是8 個,那麼, 甲、乙都要寫出漏改的原因。 (3)互改法的可行性。 ①學生有這樣的心理:願意看別人的作文,更願意給人家挑毛病。 ②每次修改,一個一篇,負擔不重,對於修改的人來說,每次改 的對象不同,改起來有新鮮感;對於被改的人來說,自己的作文每次 都換人修改,可以看到不同的同學對自己作文的修改,也有新鮮感。 (4)互批的好處。 ①因為自己的作文要給其他同學改,寫作時就會格外認真,以盡 量避免「出醜」。 ②多次修改的實踐,能牢記住作文的幾項常規要求,修改別人的 作文,既提高了發現錯誤的能力,也培養了自覺修改的習慣。 ③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可以發現、學習雖人的 長處,對缺點,也能引以為戒。 以上三點歸根到底,都有助於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④教師只看一部分學生的批改情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用於研 究教材教法,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當然,互改作文的方法並不適合於每個年級,不適合於每個班級, 每次作文。即使是搞這項專題實驗的班級,也還有一個從扶到放的過 程。在開始階段,可選一兩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寫在黑板上,或用毛 筆抄寫,或用投影出示,在教師指導下,全班集體評改,讓學生發現 問題,修改遺漏;其餘學生的作文可進行略改,加些批註,發給各人, 令其自改,在此基礎上,再發動大家互改;對部分作文基礎差的學生, 常用的還應該是教師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則 可以少改多批,適當面批,啟發自改。 作文批改的方式很多,無論怎樣改,都要兼顧全體學生,使全班 學生都受益。教師精改的要讓學生通曉這樣改的道理;略改的要因文 而異,因人而異;互改自改的,教師則要注意信息的反饋和結果的分 析。 以上側重於談「改」,至於怎麼下批語,在內容上,要說明修改 理由,點撥自悟思路,指點自改方法;在措詞上,要注意口氣委婉懇 切,多作表揚鼓勵。 我們不能期望用一種改法,改一次作文就能徹底解決作文中的種 種問題,但只要我們語文老師能著眼於學生的發展,頭腦中時時綳緊 「批改」這根弦,靈活機動地運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成效就會越來越 顯著。 如何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評價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通過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讓學生具有日 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 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際,發展合作精神。」這是課 程標准對口語交際課的要求,而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 積極性讓學生樂於說話,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呢?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重 點,也是難點。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三點: 一、情境創設——營造口語交際的具體語境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 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李吉林老師也曾說:「言語的發言地是具體的 情境,在一定得情境中產生語言的動機,提供言語的材料,從而促進 言語的發展」。具體的情境,能給予學生更直觀更真實的情感體驗, 能有效地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沒有具體的情境,學生就不可能承擔 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因此,教師應善於挖掘日常生活話題,在教 學中多方面利用資源,創設有時代氣息和生活情趣的語境,讓學生在 多姿多彩的廣闊空間觀察表達。因此,在一節課中,呈現一個學生熟 悉的談話情境,是激發學生說話慾望的基礎。在這節課中,我讓學生 介紹校園,而校園中的一切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很快就喚醒了學生 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介紹校園的哪些地方?」的 談話中,調動了學生說話的興趣。 二、角色定位是重點 學生在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時,實際上是以雙重身份參與的,一是 他的社會角色,即學生;二是他的交際角色,即特定交際情境中扮演 的那個角色。發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必須引導學生進入相應情 境,確認自己的不同角色。在這節課的「怎麼介紹校園的這些地方 呢?」這一環節中,學生學會了介紹的方法,並且不斷地練習,提高 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介紹時態度應該怎麼樣呢?」,讓學生明白 了文明禮貌。在下一個環節「帶客人逛校園」中,學生的角色發生了 轉變,成了小主人兼導游。在向客人介紹校園這一環節中,潛移默化 地將課堂上的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轉化成新的技能。這樣,隨著人物身 份、地點情境的變化,言語情境也隨之變化,角色感也越發鮮明。 三、「來而有往」——互動性 「互動論」原是社會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將社會學的「互動」范 疇引入口語交際教學領域,有助於分析師生、生生之間的交際關系。 口語交際強調的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師生互動是一種教師和學 生之間運用口語進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信息傳遞的互動方式,是 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主要方式之一。生生互動則是學生與 學生之間進行思想交換、交流溝通的互動過程。口語交際中的傾聽、 表達與應對,都應該通過雙方的互動來實現。在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 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起學 生與教師及學生與學生的交際熱情,才能真正實現口語交際課程的目 的。如在《介紹校園》一課中,學生不僅學會了「怎樣介紹一個地方」 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介紹一個地方的三個活動中,生生、師生 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一次次口語交際的過程中,大大增強 了生生、師生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口語交際的互動性得到有效落實。 由此,我們也可以想像得到在這種熱烈輕松的氛圍中,口語交際的訓 練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㈢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幾個特點

如何盡快地使學生把握良好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果呢,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1.突出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基本的對話就是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但是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而不是我們教師。教師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要形成發展學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為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眾不同,有創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須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上閱讀課文時,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就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二年級時,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讀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至理解全篇內容。
2.注意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重點進行基本功練習。指導學生用普通話朗讀,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的語調語氣、停頓及表情等,開展個人朗讀表演,師生共同評價活動,激勵學生表現自我,積極參與朗讀活動,體驗朗讀樂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標准。利用抒情性課文,練習學生感情朗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懷念母親》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懷念,從而教育學生感受母愛,愛自己的媽媽,上升到愛偉大的祖國。《桂林山水》,指導學生讀出表現桂林山水特點的語句,讀出作者對其山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又如,《白楊樹》、《窮人》等含對話的課文,讀中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分角色朗讀,引發學生朗讀熱情,優化朗讀練習,重點指導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學生具體形象地感知了各種動物的不同本領。讓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嘗試合作、享受成功。教師退居一旁,牽引、點睛,教者、學者的角色都由孩子們擔當,營造出一派濃濃的生生互動的學習氣氛。
3.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思維
恩格斯曾經說過:思維著的精神是人類最美麗的花朵。教師作為園丁,有責任澆灌這最美麗的花朵。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從閱讀心理看,閱讀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閱讀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閱讀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閱讀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於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於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教師要適時牽住學生的情感紐帶,引導他們去感受、去體驗,學生情感的波紋必然會漸漸地涌動起來。如教學《月光曲》中描寫《月光曲》的內容時,通過圖片、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月光曲》的意境,從而進行感悟、欣賞,再從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走進茅屋彈奏--即興創作的情感變化中找出貝多芬創作的靈感和激情,使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感受音樂家貝多芬高超的琴技與高尚的品質,馳而神往,激起孩子極大的興趣,撥動他們的心弦。
4.注意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大規律。讀可豐富詞彙、積累語言,為寫奠定基礎;反之,寫對讀又有促進作用,能提高讀的自覺性、積極性,能提高讀的質量。為此,每學期,我都要求學生做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摘錄課外閱讀中自己喜歡的詞、句、斷,甚至篇。同時指導學生出黑板報、手抄報,要求主題突出,內容豐富,這就勢必讓學生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廣泛地收集所需要的

㈣ 如何去評價語文閱讀課

在閱讀了有關「當前閱讀教學的問題及原因」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思考,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呢?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讀制度」、「圖書交換制度方法」 「一幫一制度方法」等。這樣就能有序、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活動。 當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並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在學習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有些習慣不是一天兩天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教師動腦筋、想辦法。記得剛接手我現在任教的這個班時,在閱讀教學中,我就要求學生讀一篇課文必須先標上小節號,必須要了解主要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新課程標准中提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的處理,應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語文教學中,我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 「說明文」、「古詩」、「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學過程中將這些類型文章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例如:「寫人記事」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寫的是什麼人、什麼事;第二步,讀課文,必須要了解課文敘述順序、理清課文的脈絡;第三步,抓住文中描寫人物有關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語句,反復讀去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再例如:「寫景狀物」的文章,我讓學生按這幾步去學習,第一步,讀文章,了解寫了什麼內容;第二步,了解寫作順序或觀察順序;第三步,讀,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麼特點寫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段反復朗讀去體味感情。這樣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三、把主動權給學生。
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營造一個有利於學生個性化活動的氛圍,把學習的主動權給學生。首先,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要將讀書時間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讀書,不能讓讀書成為閱讀課上的形式,走過場,草草了事。那樣的讀是起不了效果的。其次,主動權給學生,我認為應當在學生學習方法掌握的情況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但是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特別是合作學習,除了明確學習目標外,還應當制定小組長職責。讓小組長真正成為合作的組織者、領導者、發言者。使小組學習有序、有效的開展。小組長輪換制,調動每個學生參與。這樣,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是不是教師不聞不問了。教師應在巡視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提醒學生有必要時甚至要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聽取學生的不同見解。這樣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才有效果。最後,主動權給學生,在閱讀教學的匯報、交流時,往往一位學生答對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錯了,就請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對了,於是,這個也就解決了。一位學生答對了,就能代表全班學生都懂了嗎?顯然,這是重結論、輕過程,面向少數人的表現。同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也較普遍,如:一些學生掌握了,另一些學生還沒有掌握,就會受到批評。提出把主動權給學生,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創造條件。
四、提高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和延伸,是學生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途徑,小學生除了學好教材以外,再閱讀一些其他書籍,既可以豐富詞語,又可以廣泛的學習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讀寫能力,養成自學的習慣。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呢?首先,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我將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文當作故事課來上。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其次,組織讀書活動,檢查閱讀效果。組織生動活潑的讀書活動,有利於促進課外閱讀深入持久地開展。如:開展讀書競賽活動,看誰讀的書多;舉行故事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鞏固加深對課外讀物的理解;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談體會,談收獲,相互啟發;還可以舉行詩歌朗誦會等活動。通過這些檢查讀書效果。檢查後,認真總結,表揚認真閱讀的學生,鼓勵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總之,要想有效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做到:熱愛學生,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精心設計教法,大膽創新。
閱讀過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動腦子,還要勤於動筆,這樣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㈤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怎麼做

採用激勵性評價,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
課堂上我常進行鼓勵性的評價,如「相信自己,你們一定能讀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你說得太好了,我怎麼沒想到呢?」「多好的問題,會讀,會思考,你真行!」「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這樣的鼓勵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到一種滿足,一種驅動。
在一次朗讀課文中,我們班的一個男同學起來讀一段課文,讀得很不好,漏字、添字不通順。於是,我說:「你很有勇氣,很高興聽到你的朗讀,但有幾個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師指出錯誤)你願意再讀一邊嗎?」生又讀一遍,錯字、漏添字情況好多了。「你讀的有進步了,聲音要再響亮些,讓每個人都聽到就更好了。」孩子又很樂意地讀了一遍。「讀得好,響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頓、掌握語氣,就更棒了」。孩子很好的又讀了一遍,讀得非常棒,「讀的真好,掌聲送給你!」我帶頭鼓掌,孩子開心地笑了。 這樣帶有鼓勵性、欣賞性的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作為教師,我們要以關懷、關愛、理解、賞識的心態評價學生,啟發學生的心智,積極營造和諧的課堂評價氛圍,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清代教育家顏昊先生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苟求學生,不如用一點心力去發現其優點,並以此鼓勵他,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滋味。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吝嗇贊許與鼓勵,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學生答得好,及時稱贊,「說得很有道理」、「對了,你很會看文章」、「見解獨到」等;學生發言不對,說不到要害,說不清楚教師及時補充,不使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讓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但是,教師在對學生給予鼓勵時還要注意因人而異,體現個性化。一個班學生的智力、品德、個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我在教學中給他們的評價也是不同的。我贊譽鞭策優秀生;肯定、鼓勵中等生;寬容激勵後進生。

㈥ 小學語文閱讀分析

看不到「它們嚷嚷道:」說了些什麼。

僅以上內容我對此寓言的理解是: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我們看到狗虱們聽取前人的意見,得到了安逸的生存機會,但是,在安逸的條件下,只知道一味地享受,在生存環境發生變化情況下也不知道去改變,甚至忘記了自己唯一的特長,不願意離開安逸的生活環境,只知道僅僅的抓住那安逸生存條件的尾巴,導致自己隨著安逸的生活條件的消失而死去。因此我們應該在舒適的環境時刻謹記自己的生存優勢,生存技能。在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學會能夠適應從安逸到辛苦、從舒適到艱辛環境的變化,更應該在環境發生變化是學會思考,變則通。
^_^ ~

㈦ 小學語文關於"閱讀"的目標,教學及評價作業2,怎樣理解閱讀能力的綜合性特點

1.強調感性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理性的方式只體現了人與事物的一種關系,而忽略了世界向我內們展現的更多容可能性,讓學生感性地揣摩課文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礎.
2.理性分析也離不開感性
真正的理性是並不脫離感性的.而不是脫離感性的抽象(「稀薄的抽象」).然而,知性分析形成閱讀教學的套路,分段和歸納段落大意,分析思路是詞、句、段、篇.
3.感性與理性統一,體現了閱讀能力的綜合性
分析與綜合無法彼此孤立地存在,局部分析以整體感知為前提,最終達到整體領悟和把握.可以歸納為「整體—局部—整體」.
4.理解性閱讀與創造性閱讀應該統一
閱讀能力的綜合性,還表現在理解性閱讀與創造性閱讀的關系.在閱讀教學中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要建立在「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即與理解性閱讀統一起來,兩者不是對立或取代的關系.因此對閱讀的評價也是綜合考察兩個方面.

㈧ 如何進行閱讀教學效果的評價

讀練結合,切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對低段學生而言,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版詞語的推敲和品味,權設計靈活多樣的練習。其次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和思想品德為一體。比如可以看動畫說,用詞語說,想像說,聯系實際生活說等等。
如在教學《淺水窪里的小魚》最後一個環節里,我進行了兩個拓展訓練:①出示海底世界畫面,說說小魚會對小男孩說些什麼?②如果你看到了一種受傷的動物,你會怎麼做?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啟發了他們的思維,培養了他們的說話能力,又把問題引申到實際生活中。高段的練筆形式多樣,如仿寫,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等,我們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安排相關練筆。
「寶劍鋒從磨利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教師只有不斷地思考、學習、總結、實踐、嘗試改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教學;只有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只有這樣,才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才有利於充分發揮課堂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有利於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閱讀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