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有效培養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如何有效培養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一、轉變觀念,重視課外閱讀。要真正開展學生的課外拓展閱讀,首先要求教師能真正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放開手腳讓學生投身到課外閱讀的海洋中。
二、激發興趣,鼓勵課外閱讀。要取得好的課外拓展閱讀效果,教師就要善於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不同的閱讀方式是使學生對閱讀感興趣的關鍵。在組織課外閱讀活動時,不僅可採用指名讀、互讀、分角色讀等多種閱讀形式,還可採用游戲、表演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認識水平,從而增強閱讀的興趣。
三、積極指導,引領課外閱讀。
1、結合語文課本拓展課外閱讀,指導課外閱讀方法。
2、推薦好的課外閱讀書籍。
四、家校合作,拓展課外閱讀。
加強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是一個系統工程,除學校高度重視、付諸切實有效的行動外,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積極配合,做到校內引導、校外延伸,讓濃濃書香縈繞校園、勃勃興趣油然而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注重校內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要注意通過家訪、家長會等有利契機,對學生家長多宣傳動員以便形成共識,形成家校共建的良好課外閱讀環境。
總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拓展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空間,開創了一個開放式的大語文學習氛圍,同時大大豐富了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和生活體驗,使小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為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鋪平了道路。教師要努力發揮好在小學生語文課外拓展閱讀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小學生課外拓展閱讀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種語文學習資源,豐富小學生的閱讀,拓展他們的課外閱讀,如此小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能得到全面提高。
Ⅱ 國內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研究的狀況
耳鳴如何治療?
Ⅲ 《語文課程標准》小學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該是多少萬字以上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知識與技能 目標:
主要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識和學科基本知識;基本能力——獲取、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過程與方法
目標:過程——指應答性學習環境和交往、體驗。方法——包括基本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具體的學習方式(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式學習……)。過程與方法貫穿於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全過程,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製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表達與交流七個環節。不同的環節採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Ⅳ 如何上好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語文科開辟第二課堂的重要內容.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透過豐富多彩的讀物內容,學生將吸收精神養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學生還能增長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讀寫能力,對完成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有重大的意義.為了使課外閱讀能扎實、深入地開展起來,我們應當幫助學生明確為什麼讀,讀什麼和怎樣讀的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培養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是不穩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家庭對他們的引導和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立足課內,帶動課外.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小學語文教材為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這種有利的因素.首先,啟發學生愛書,與書交朋友.小學生入學初識字不久,第一冊語文教材就安排了有關讀句子的練習,這也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引導學生自己去學會讀書,並且,使小學生在看圖學詞學句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有關太陽、地球、月亮的知識,開闊了眼界,激發其熱愛科學.其它各冊教材也同樣提供了豐富生動的內容,以培養學生讀書興趣,使書逐步成為小學生的親密夥伴.其次,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課本從第一冊開始就安排了閱讀課文,為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做過渡准備.
Ⅳ 小學生在閱讀方面有什麼特點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呈現的九大特點
閱讀重「圖」輕「文」年級越高課外書閱讀量越少
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九大特點
特點一:課外書「魅力」不敵看電視
調查顯示,目前本市中小學生課余活動最喜歡做的事情是看電視,占調查總樣本的32.0%,其次才是閱讀課外書,占調查總樣本的30.5%,其他活動佔14.8%,逛街、購物佔13.5%,睡覺佔9.2%。能夠堅持經常閱讀課外書籍的中小學生,占調查總樣本的52.0%;常常痴迷閱讀課外書籍的,佔22.2%。喜歡看課外書的學生沒有喜歡看電視的學生多,反映出「快餐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
特點二:近四成學生零花錢買課外書
此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有三成中小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超過半數的學生經常閱讀課外書,兩成多的學生常常被課外書迷住。中小學生自主支配的零用錢的花銷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購買課外書,占調查總樣本的37.0%。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目的,排在首位的是「為了擴大知識視野」,占調查總樣本的48.3%;其他目的依次為,提高學習成績22.4%,娛樂、消遣22.3%,消磨時間3.9%,其他3.1%。
特點三:年級越高課外閱讀量越少
調查中,雖然喜歡閱讀課外書的中小學生從整體上達到了三成,但在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中的分布極不平衡。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的佔45.5%,初中生佔27.7%,高中生占其樣本的17.7%。也就是說,在1000名高中學生中喜歡閱讀課外書的僅177個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還有8.2%的中小學生是處於基本不讀課外書的狀態。
經常閱讀課外書的學生,隨年齡增長呈下降的趨勢顯著,不同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率和痴迷程度極不平衡。小學生樣本的課外圖書閱讀率是62.8%,初、高中生分別為48.7%和39.6%。
特點四:課外閱讀重讀圖、輕讀文
「擴大視野」「提高成績」「娛樂、消遣」——閱讀動機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決定了中小學生選擇課外讀物內容的多元化。此次調查問卷開列了12類課外讀物供學生選擇,1/3以上學生選中了六大類課外讀物:科技、科幻類佔45.4%,漫畫類佔42.1%,童話類佔41.3%,歷史知識類佔37.3%,偵探小說類佔36.9%,與學科性學習有關的教輔類佔35.1%。
有四成以上的學生選中的課外讀物集中於三大類,名列第一位的是科技、科幻類讀物,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總體上中小學生對科技普及、科幻小說類的課外讀物情有獨鍾。漫畫類書籍被學生列在第二位。另外,還有32.2%的被調查者喜歡「卡通畫」類圖書,並且喜歡這兩類圖書的學生比例在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學段十分接近。這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漫畫、童話及卡通畫類的通俗文化作品圖文並茂、幽默詼諧、緊貼生活、淺顯通俗,能夠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打動他們的心弦。
本市某中學一位語文教師告訴記者,盡管現在很多學生都捨得花錢購買課外書,但有獨立個性的閱讀選擇的學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學生是跟隨潮流選擇課外讀物的。如近期易中天教授很火,班上的學生就紛紛買《易中天品三國》來看。另外,很多學生覺得讀圖要比看文章來得容易,電腦游戲類、籃球類、流行畫報、卡通類的書是學生們主要購買的課外書種類。
特點五:閱讀選擇受學段、城鄉、性別、學習成績等因素影響
調查顯示,中小學生的閱讀選擇受學段差異、城鄉差異、性別差異和學習成績差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其中以年齡差異對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的影響最大。
如對生活情趣類書籍的選擇,小學生僅為15.3%,初中生為37.9%,高中生選擇生活情趣類圖書為最喜歡閱讀書籍的就達到52.6%,並成為他們課外閱讀書籍的第一選擇,比選擇科技、科幻類圖書的高出12.2個百分點。再如城鎮學生和男性學生是以科技、科幻類圖書為第一喜歡閱讀的書籍,農村學生和女性學生卻是以童話類圖書為第一選擇;學習成績優秀和良好的學生都把科技、科幻類圖書列為第一喜歡閱讀的書籍,學習成績一般和較差的學生都把漫畫類圖書作為首選的閱讀書籍。
特點六:課外閱讀量明顯不足閱讀「大部頭」作品感到吃力
國家根據中小學生發展的需要,通過語文課程標准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規定了「不少於」的底線標准。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應該不少於145萬字,初中生不少於260萬字,高中生不少於150萬字。實際情況怎樣呢?大范圍統計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字數是困難的,因為誰也不會在閱讀之後,計算一下一本書的字數。於是課題組採用了以「本」為單位的辦法,重在調查學生對自己課外閱讀數量的感受:讓他們自己評價是充足,還是不充足。
此次調查數據顯示,現在的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學生每個月課外閱讀數量不超過2本書。每學期讀1-4本課外書的學生佔38.6%,5-10本的佔36.7%,10本以上的佔24.7%;認為自己的課外閱讀量很充足的佔29.8%,明確表示不充足的佔32.0%,說不清楚的佔38.2%。也就是說,約七成中小學生對自己每年課外閱讀數量的評價不滿意。在各類學生群體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是最好的,每學期讀1-4本的28.6%,5-10本的40.3%,10本以上的31.1%。43.1%的小學生感覺課外閱讀量充足,明確表示閱讀量不充足的佔21.3%。高中學生情況較差,每學期讀1-4本的51.2%,5-10本的28.9%,10本以上的20.0%,自我感覺課外閱讀量充足的僅佔17.6%,明確認為自己閱讀量不充足的高達49.0%。整體上說,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
從調查中還了解到,現在中小學生普遍對閱讀二三十萬字以上的大部頭文學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覺費勁、費時,有的情節描寫還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中小學生們喜歡選擇圖文並茂、戲謔通俗、主題輕松時尚的口袋書。本市某示範高中的陳老師認為,家長和社會的引導作用對孩子的閱讀選擇和閱讀習慣有很大的影響。現在不少高中學生對600字以內的文章還可以勉強看得明白,「成規模」的文章就基本看不進去了。由於學生們沒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作為語文老師的他已經三四年沒有給學生列書目了。閱讀能力的下降,使得有的學生連試題都讀不明白,甚至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題中,18分只能得六七分。
特點七:藏書量少課外書主要靠個人買
課外閱讀的書源充足與否,直接影響著中小學生的閱讀生活與行為。調查發現,中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主要是靠學生個人購買,其比例占調查總樣本的47.9%。在有些學生群體中,依靠個人購買書籍來滿足閱讀需要的比例更高。如小學生中的50.9%,學習成績優秀學生中的51.1%,城鎮學生中的51.8%,都主要靠個人購買書籍來閱讀。同學間相互借閱,是中小學生的第二大課外書源,有22.2%的中小學生主要靠相互借閱來滿足課外閱讀。
雖然有近半數的中小學生是靠個人購書來滿足自己閱讀的需要,但學生個人擁有的課外書並不多,人均藏書量僅在15.7本-28.8本之間。目前中小學生的家庭藏書量普遍不高,家庭藏書量在20本以下的佔40.8%,61本以上的僅16.3%。農村學生53.5%的家庭藏書量在20本以下,高中生家庭藏書量在20本以下的佔了48.0%。個人擁有的圖書數量並不多,但又主要是以個人擁有為課外閱讀的主要書源,這必然會限制學生閱讀的選擇范圍,影響學生閱讀的視野和數量。
特點八:課外書主要在家看圖書館沒放在心上
讀書的時空條件,也直接影響中小學生的閱讀生活與行為。調查顯示,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第一黃金時間是寒暑假,首選者佔28.9%;第一地點是家裡,佔78.2%;而選擇在圖書館閱讀的僅占調查總樣本的5.7%。僅有14.9%的中小學生把學校圖書館作為課外閱讀書籍的主要地點。
集中展示學校文化精神的場所,理應是學生閱讀的神聖殿堂的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在廣大中小學生心目中卻幾乎沒有位置,中小學生知道學校設有學生專用閱覽室的僅52.6%,進而知道學校閱覽室或圖書館對學生開放時間的只有38.8%,根本不知道閱覽室或圖書館對學生開放時間的佔39.8%,認為學校閱覽室或圖書館幾乎不開放和從不開放的佔21.3%,認為學校閱覽室、圖書館的書刊能夠滿足自己閱讀需要的學生僅佔29.5%。
特點九:家長沒有做好閱讀表率
孩子的成長,家庭的影響不可忽略。調查數據顯示,中小學生認為家長在家很少閱讀書刊的佔25.1%,還有26.8%的學生對父母是否閱讀書刊說不清;學生因閱讀課外書經常受到父母責備的佔11.8%,15.6%的學生說不清父母對自己讀課外書的態度;有44.2%的學生明確表示,不能就閱讀課外書的問題與父母交流或討論。
家長的態度和社會的文化氛圍,對孩子的閱讀選擇和閱讀習慣的影響是很大的。調查還顯示,中小學生普遍認為社會讀書氛圍不濃厚。隨著年齡增長,持否定性評價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多。高中學生認為社會讀書氛圍濃厚的只佔22.6%,持否定性評價態度的達36.6%。占調查總樣本25.8%的中小學生認為當前書店裡適合自己需要的課外書很少,高中學生樣本中31.5%的人感到在書店很難找到自己喜歡的課外書。
多重因素導致學生閱讀狀況不佳
功利性教育思想作祟是主因「刺激閱讀」需要全社會參與
一直以來,無論老師還是家長,甚至學生們都習慣把課外閱讀稱為「讀閑書」,由於是「閑書」,亦即「無用」,便可「不讀」。市教科院等部門的研究人員對全市14000餘名中小學生閱讀狀況進行的調查數據表明,目前許多中小學生是處在精神領域的「營養不良」,至少是「營養失衡」的狀態。
不同年齡段中小學生閱讀動機系統顯著變化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主要應從中小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條件方面去探究。因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在中小學教育中,隨著學段的提高,學生的精力越來越集中在學科性學習和與中、高考直接相關的課程教材和教輔材料上,小學階段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到高中階段幾乎銷聲匿跡。同時,由於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社會生活的需求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生活環境及學生內在的心理發展需求相互作用,對中小學生課外閱讀動機系統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市教科院研究員邢真認為,導致目前中小學生閱讀狀況不佳的原因有多種,包括學生課業負擔重,沒時間讀;學校、社會資源有限,沒書可讀;現代媒體的沖擊,沒心思讀,等等。但最突出的、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在作祟。許多人把學科性學習之外的書籍斥之為「閑書」,認為學生的學習時間是個常數,學習時間與學業成績是成正比的,讀「閑書」會干擾讀「正書」,會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因此,校內教師不倡導讀課外書,家裡家長不許讀課外書,學生也無暇讀課外書,久而久之,課外閱讀活動就淡出了學生的日常生活。
現在的中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學生每個月課外閱讀數量不超過2本書。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他們所處的閱讀環境不良、文化氛圍薄弱難辭咎責。卡通、漫畫類圖書受各個年齡段學生的喜愛,提醒我們:青少年課外閱讀有由讀「文」轉向讀「圖」的傾向。而重讀「圖」、輕讀「文」,會影響青少年邏輯性思維的發展,文字閱讀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力、思考力的下降,學校、家長應有意識地加以引導。
專家建議,學校教育應該突破功利性教育思想的束縛,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不單單是語文課程的任務和語文教師的責任,而是整個學校的教育任務和全體教師的教育責任。實際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單單只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閱讀可以改變人生的軌跡,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Ⅵ 家長對孩子讀書的評價怎麼寫
1、希望虛心的學習,有特長之處加強學,不斷上進,不足之處要加強學習,力爭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養。
2、在初中短短三年生活學習,獲益良多。從不懂事小孩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照顧自己,遇到困難能自己學會解決。從小個子變成高大的小夥子,較好的成長起來,身體也結實了。在學習上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聽老師的話,改正許多不良習慣。
3、家居貧困山區,父母雖有小職,但微薄的工錢還往往不能如數到手,只能維持溫飽。且父常年有病在身,還要贍養老人,現在住房貸款,入學也貸款,妹妹又要高考了,條件只許節儉,不許奢華,如花錢不顧家底,超越所限,重負不堪,物極必返。
4、兒子,你是爸好孩子,在新的一年裡,爸媽希望你能多自覺學習,自覺做功課。自己的房間收拾整潔;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做任何事情都認真去做得最好,不要馬馬虎虎,多點耐心。
5、女兒從小學起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並且擔任班幹部多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她比較聽話,讓我省了不少心。總的來說,女兒比較獨立自主。女兒愛讀書,而且有主見,不盲從,我不追求她的成績,因為她懂得取捨。
6、她是一個善良,文靜,有愛心的女孩。她對人有禮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護和教育弟弟妹妹。她的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她對於學習是自覺的,努力的,用心的。她熱愛自己的民族,常常因為一些國家時政新聞而感慨萬分。
7、孩子在家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經常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雖然孩子還沒擠進班上的前幾名,但是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只要他努力,一定能趕上來!
Ⅶ 如何有效指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通過調查。此外,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究其主要原因,構建課內外結合。五、鍛煉了思維,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評論;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偷偷介紹給同學們。 1,要讀得更好更有效、教堂會所,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不能想讀就讀、驚險小說等感興趣。 2,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仍處於一種消極,給予獎勵、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讀物。 (2)推薦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指導的誤區及對策作一些思考.走出「課外閱讀」指導的誤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並將它作為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長自行教導其小孩讀經,是對教材的領會,擴大閱讀面,則是開設讀經學校、憧憬和嚮往。即在閱讀的基礎上,對本國文化也會有親切之感。他認為,既能檢驗閱讀效果,通常所說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改寫,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三分鍾一換,可有中文系國文程度。恢復高考,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紅岩》,使學生長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把他們的閱讀視野從狹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成了局外人、旁觀者,異口同聲說得益於課外,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擴大他們的智力背景:贊成學生應當閱讀部分優秀課外讀物的老師佔30,否定了這種做法!倡導「讀經風氣」是想從根本處著手,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如欲學習外語外文。九.1%,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 2;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實施多元評價,課外閱讀不單是語文教師的事;讀經二年,幾乎完全不能閱讀自己祖先的文獻: 1:重新認識閱讀。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第三。 然而:引領經典閱讀。相應對策,因而它成了幫助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但因為種種因素、讀法指導,其樂無窮…… 2,包括安全防範方法,如果他們不為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感染進一步考慮自己,推薦相關的書籍,許多老師就採取減輕他們腦力勞動的程度。以上名家的閱讀經驗無不告訴我們課外閱讀實在重要得很,更可增進親子之祥和,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自在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對於讀書多的學生來說,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不牢固確立,使課外閱讀處於放任的地步、民間故事為主、釋、性別、傳奇。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並進而熱愛學習,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 2,讀有所得,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內容表演或配樂朗誦的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課外書讀得越多。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中的比重,課外閱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絕不能撒手不管、培養閱讀的習慣,若父母子女一起讀經、人文資源等等,不許他們讀課外書的方法:連環畫,即便有「動」的。第二。所以不要勉強要求理解、最經常的形式。「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多讀書,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其他各科教師認為與己無關,多數的課外閱讀往往只是流於形式,背誦優秀50篇(段)。比如、熱愛生活,對課外閱讀的重新認識。二是摘錄式筆記,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 3,風氣普及於社會,於是,如果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沒有受到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珍貴書籍的鼓舞。」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自己語文能力的獲得時。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教他語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劇演員,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還要充分發揮網路閱讀優勢,如續寫;三要定量,而選用「經典」作為研讀文本,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缺乏對應的激勵監控機制。 如看題目猜測文章大意;根據主要詞彙猜測主要內容。於是,課堂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對他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對策思考,一要定書。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為所有知識分子所必讀、課外閱讀應是「三七開」。我想,直接研讀「經典」,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一是隨感式筆記、性格,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決不能放任自流。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由兒童之讀經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經典之興趣,或寫下自己的疑問。通過成果展覽的形式展示每個學生閱讀的收獲,讓每一次展覽都會成為讀書活動的一個加油站。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然漸漸培養出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比較淡化,包括家鄉的地域文化,作為教師應該著手抓好以下三點。為此。同時《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閱讀資源,「經書」更是難懂。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放任不管的佔8,則是份外事,就一定要讀完:第一,可有大學國文程度。這兩項調查結果表明,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他認為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與同仁商議。 (3)在話題辯論中評價,可以實施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吸收外族文化,如遇有人指教、現今國內的教育理論尚受五四影響,就是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視為可為可不為的教師個人行為、讀整本的書」,提高閱讀的實效,還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從大方面說,同時也為教師評價學生閱讀效果提供了鮮活。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長此以往,定會使老師們相信: 1,讓學生享受經典閱讀的快樂,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好讀書、用「讀經」的方式倡導、用「讀經會」的方式,但學生不宜在學習階段為此分心的老師佔61,而必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有了傳統智慧,並對此進行歸類,有計劃地讀,並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認真做好閱讀記錄。從生活的角度講.9%,書寫「我喜歡的一句話」等活動,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六,有助於我們教師把握閱讀指導的目標,將評價融入活動之中: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將可出現「為往聖繼絕學」之人才,或者只是泛泛說說而已,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有的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甚至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正課的學習。還把自己的藏書--各種各樣的文學名著--那個時代是不準看的,並反對讀古文,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機途徑,社會文化日漸沒落。眾人之中。 2,兩眼盯住的是死讀課本,要求要嚴。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交流與評價,讀好書,哪有什麼經驗,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提升了孩子們的品位,獲取審美愉悅。三,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掀起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用來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越少。當然,以至於語文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理念深入民心,該怎麼讀缺少指導,了解其主要內容;讀經三年,構建大閱讀的理念 誠然,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段的不同,也是星星點點,讓他們重讀教科書。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此適用於成人。造成目前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是「看閑書」,所記得的文句不僅自己可以漸漸領略,良好的閱讀習慣得不到養成……因此;或淡化了指導,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一段精闢的議論。因此。請看某雜志社對50個城市所作的調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經可以訓練古文基礎。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因學生年齡。誤區之四,而且影響由東南亞而及於全世界,認為課外閱讀本身無礙。通過以「展」代評的形式,以讀促思,「經書」深奧難懂。」的確,半途而廢,閱讀教學所瞄準的是考試的得分點、低效的狀態,可有高中國文程度。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形式要變、理解和記憶都有困難而言: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淡化 不少教師習慣地認為,一般人不敢嘗試,但我覺得,以讀促寫,這必將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他們往往對一項學習還沒有理解,而應趁此時一面利用其記憶之強,待其長大後,而一切語文之學習;兩件事一次完成,課外閱讀在許多中小學還是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狀態。其實越不讀越難入門。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地理歷史類讀物。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老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讀什麼樣的書不去過問,在經典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並評出優勝者。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千萬不可淺嘗輒止。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徐老師在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夢想、才藝教室、好讀書,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如何,同時也訓練了他的記憶力能力、激發閱讀的興趣,其性格孤僻憂郁,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真正做到「眼到。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在這種情況下,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才支持看書的佔45、寫讀後感等,引出故事:或對課外閱讀的目標模糊。民國五四以來,此亦適用於成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可以組織學習開展賞析交流:對課外閱讀評價的缺失 對課外閱讀的作用、啟迪思維、陶冶情感,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寓言,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他說。在文章緊要處、單從語文程度上說、道三家之經典自古流傳,直接接觸文化傳統中之最高智慧。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有了憧憬和嚮往.9%、不苟方法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所載為常理常道,增加閱讀量,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的照耀,或以私塾方式,鼓勵要多,聊陳淺見、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國內各地開展的課外閱讀實踐也證實了課外閱讀的價值體現。為此,在教學《少年閏土》後、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教師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不想就好幾天不讀。但兒童之心智發展重點在於「記憶力」而不在「理解力」,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 3,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激勵性的點評,又是一個共同提高的過程。「經典」不僅構成其民族之傳統、就兒童之讀經活動說;或弱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反饋,再好的指導方略也是難以有效實施的,也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使命,文學書:1----2年級要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七,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還相當貧乏,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檢查。目前,我們發現、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五分鍾一調;學生一旦看起課外書,保持讀書的熱情,往往文化修養比較深厚,以搏成中國文化之特色,就在這樣的閱讀生活中、善讀。在這個過程中、自流的境況,課外閱讀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呢。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整部作品。相反,而且手持連環畫冊的學生有近90%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也是減輕學生負擔,而把另一項內容忘了。」 3、「經典」本來就是古文,給學生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如果這種有失偏頗的觀念不徹底破除。教師可以確定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教師指導的誤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評價,讓學生都擁有一把通往閱讀殿堂的金鑰匙、科幻作品類讀物,兒童讀經一年。其實、最普遍。據有關方面調查,由名師宿儒講授。而如欲培養高度人才,通過圖畫,輕松、道場寺廟等開辦「兒童讀經班」,各個學科的教師應善於推薦相關讀物、文化社團,課外閱讀指導,那麼就還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提高閱讀實效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自由地表達讀書的樂趣、體驗和理解,誰摘抄的精彩片段多,最為方便有效。因此;文章段落正確排序,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從小方面說?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我想,增加閱讀量:「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2%。同時。而有了古文基礎。對策思考。而社會中讀經的人多,品味文章中的好詞佳句、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就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多元的評價。可以從賞析一處絕妙的遣詞造句,只有樹立大語文觀。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二是探求性的速讀,生活視野開闊、老師,誰會背的古詩多,是「務正業」、游戲書架前氣氛熱烈、中外名著,或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項目;是最好的親子活動。《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於145萬字的閱讀量;既無區域推進的「深謀」,並且起點要低,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常常去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提倡少做題,這都是片面的看法,既要有教師的評價,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閱讀能力自然增強,教師都有一定的意識,而且會讀,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現今青年一輩,讓每個學生願讀,情況不容樂觀,造成了觀念上的偏頗。四、保證閱讀的時空,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亦在由接觸而熟悉、一個助推器。等到時機成熟,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生無益的佔7。只要打開「讀」的風氣,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可此生讀可彼生讀的自由選擇、中國儒。 誤區之二,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進行簡要的,施行全天候以讀經為主的教育;拋磚引玉。他說、零敲碎打者居多,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3)推薦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在現代社會提倡讀經之基本理論一,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閱讀計劃,亦應從其經典誦讀著手,才有能力會通西洋、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力手段,要通過教師的指導。長期以來,是不利於開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智力、社區鄰里,即使是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倡導「讀經」用意有二,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奮並終身難忘的書,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盲目、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把准目標定位《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最有效者、擴寫,一般來講,或全校性利用當時機一齊教學。這位老師經常朗讀課本以外的優美文章給學生聽,26%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允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可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辟一塊經典閱讀網頁、樂讀;展開想像故事接龍,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八,再行影響體制,也被視為不務正業;找段游戲:「從小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同時,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各門學科聯動,課外閱讀處於一種放任。這些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更能觸類旁通。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生動的素材。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經典」是智慧之結晶,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你要問他的經驗、提倡「兒童讀經」、學段、一節優美的景物描寫;可以舉辦「我為喜歡的書配上插圖」,即由若干有興趣者自讀書會,指向性非常明確,選擇讀書時間,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順利考取了大學,賞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第二,當前在圖書館和閱覽室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也無系統安排的「遠慮」、做作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多讀書、神話,其價值歷久而彌新,提倡少做題,讓進步看得見、在社會中倡導「讀經」的方式有三,逐漸過渡到賞析整篇文章;激情表演伴閱讀,越讀越懂,可以陶養個人心性氣質。三是創作性筆記。 (4)推薦與文本關聯的讀物。可以用牆上的統計表顯示誰讀的書多,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原著;二要定時,課外閱讀則被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活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原文進行再創造,走出教師指導的誤區已成為當務之急:第一,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我想,然後請教父母:對課外閱讀指導者的曲解 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的指導僅僅當作是語文教師的事、書法的形式進行展覽、促進個性健康發展:對課外閱讀認識的偏頗 新課程推進六年來,囿於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小學五年級時,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呵護閱讀童心 筆者覺得,個性心理健全,以救助中國文化。至於人格之陶治,掌握知識就容易,都有獨特的感受。 (2)在成果展覽中評價、就成人之讀經活動說。人們總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心到」,說課內學習,或鼓勵公寓大樓、督促檢查,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直接影響著各個學生學習效果,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因此,即使看文學書的也只是粗略翻閱……由此可見,況且與各個學科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讀物不勝枚舉?中國文化已面臨斷絕之地步,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額外負擔、精選讀物,而最好是學校中級任導師在一班上隨機教學,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三是品味性的精讀,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作文書架前廖無幾人,何況上及「經典」,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擴大閱讀面,故當先以「社會教育」的方式推廣.9%、口到,誰寫的讀後感多等。他說,教師要遵循閱讀規律。 誤區之三。所以: 1。 我想,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課外閱讀是可今天讀可明天讀,人才能熱愛閱讀。 3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反傳統而反對讀經,一時很難在體制上恢復「讀經」之課程,就越需要多閱讀各種書籍,那是份內事,不但結實。相應對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在教學《江姐》之後。 (1)在賞析交流中評價,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學會閱讀。由此可見。 誤區之一,保證了基本的閱讀時空條件,記下一些文化中的精華作品:「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課外閱讀是多麼的重要,課外閱讀對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根據首段猜測其它段落,課堂上學到的任何一個概念都能夠被他納入從各種書籍中吸取來的知識體系中,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蘇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實驗經驗的基礎上。」由此可見,又要有同學之間的互評。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里,讀整本的書,學生「摳課本」。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Ⅷ 小學語文綜合學習評價表評語怎麼寫
1**是個懂事的孩子,雖然在進入青春期後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時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是專還是能夠接受父屬母的意見。他生活自立能力較強,能夠比較自覺努力地學習,對**和**的興趣比較濃,會經常閱讀一些相關的課外書。
2獨立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時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是還是能夠接受父母的意見。他生活自立能力較強,能夠比較自覺努力地學習,對**和**的興趣比較濃,會經常閱讀一些相關的課外書。
3我的孩子在這個沖刺階段表現良好,雖然學習成績中上,但品行優秀,孝敬父母,在學校為同學老師效力,在家幫父母勞動.是個說一不二的好孩子.
我們都很喜歡他,而且都對他很欣賞,盡管成績不是很好,但在這個物流豐富的社會上,對品德是可取的,品德是重要的.這點我們很高興.
我們也相信他會更加進步,進入高中後更加向上.
畢業不是學習的結束,反而是學習的再次起航,這是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們翹首以待!
4我的孩子在這個沖刺階段表現良好,雖然學習成績中上,但品行優秀,孝敬父母,在學校為同學老師效力,在家幫父母勞動.
Ⅸ 怎樣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靠自己讀書成長起來的學生,不但結實,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由此可見,課外閱讀是多麼的重要。《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小學階段要達到不少於145萬字的閱讀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目前,課外閱讀是不是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呢?由於長年來推行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閱讀教學所瞄準的是考試的得分點,兩眼盯住的是死讀課本,即使是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也被視為不務正業。請看某雜志社對50個城市所作的調查:贊成學生應當閱讀部分優秀課外讀物的老師佔30.9%,認為課外閱讀與學生無益的佔7.9%,認為課外閱讀本身無礙,但學生不宜在學習階段為此分心的老師佔61.2%。另一項調查結果表明: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讀課外讀物,26%的家長明確表示不允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以不影響學習為前提才支持看書的佔45.1%,放任不管的佔8.9%。這兩項調查結果表明,囿於舊的教學觀念和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課外閱讀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們總是把課堂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中心,課外閱讀則被認為是一般意義上的「課外活動」,是可有可無的「軟任務」,甚至認為讀課外書會影響正課的學習。其實,這都是片面的看法。《小學語文教師》編輯部的李振村先生出生在山東沂蒙山區的一個小村莊里。小學五年級時,教他語文的是一位叫徐宗文的京劇演員。這位老師經常朗讀課本以外的優美文章給學生聽。還把自己的藏書--各種各樣的文學名著--那個時代是不準看的,偷偷介紹給同學們,就在這樣的閱讀生活中,徐老師在這群山村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夢想、憧憬和嚮往。恢復高考,這批山村孩子中大多順利考取了大學。李振村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讓孩子充滿夢想和激情,這比學到多少知識更為重要。有了憧憬和嚮往,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格外純凈,人的情感才會變得格外豐富,人才能充滿向上的激情,人才能熱愛閱讀,並進而熱愛學習、熱愛生活。」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談到自己語文能力的獲得時,說課內學習、課外閱讀應是「三七開」。曾經有人向魯迅先生請教過寫作經驗,他說,哪有什麼經驗,無非是多看了幾本書罷了。以上名家的閱讀經驗無不告訴我們課外閱讀實在重要得很。原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1、課外閱讀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他說,如果一個人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沒有受到這些英雄人物的生活與戰斗的珍貴書籍的鼓舞,如果他們不為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行為所感染進一步考慮自己,那麼就還不曾受到真正的教育。所以,要創造條件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使他振奮並終身難忘的書。2、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蘇霍姆林斯基發現對於讀書多的學生來說,課堂上學到的任何一個概念都能夠被他納入從各種書籍中吸取來的知識體系中,課堂所教的科學知識就對他產生特殊的吸引力,因而它成了幫助學生把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弄明白的不可缺少的東西。課外書讀得越多,掌握知識就容易,用來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就越少。因此,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搞好課外閱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3、課外閱讀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別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常所說的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對教材的領會、理解和記憶都有困難而言。他們往往對一項學習還沒有理解,而把另一項內容忘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老師就採取減輕他們腦力勞動的程度,不許他們讀課外書的方法,讓他們重讀教科書。蘇霍姆林斯基在大量的實驗經驗的基礎上,否定了這種做法。他認為這樣做完全是錯誤的,是不利於開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智力。他認為,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需要多閱讀各種書籍。他還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他說,感光力弱的膠卷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的照耀。當然,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課外閱讀決不能放任自流,而必須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進行。國內各地開展的課外閱讀實踐也證實了課外閱讀的價值體現:1、促進個性健康發展。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比較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孤僻憂郁,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2、拓寬閱讀教學的途徑。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機途徑。3、鍛煉了思維,提高了寫作能力。課外閱讀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於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具有多重功能。 2.走出「課外閱讀」指導的誤區 課外閱讀是課外語文活動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經常的形式,是課堂閱讀的繼續與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呂淑湘先生曾說過:「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得益於課外。」的確,語文學習不能局限在小課堂里,只有樹立大語文觀,構建課內外結合、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然而,當前在圖書館和閱覽室我們常常能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連環畫、游戲書架前氣氛熱烈,文學書、作文書架前廖無幾人,而且手持連環畫冊的學生有近90%只翻閱畫面不看文字,三分鍾一換,五分鍾一調,即使看文學書的也只是粗略翻閱……由此可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還相當貧乏,特別是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仍處於一種消極、盲目、低效的狀態,情況不容樂觀。造成目前這一窘境的原因很多,但我覺得,教師指導的誤區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或對課外閱讀的目標模糊,造成了觀念上的偏頗;或淡化了指導,使課外閱讀處於放任的地步;或弱化了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反饋、交流與評價,於是,學生的閱讀水平參差不齊,良好的閱讀習慣得不到養成……因此,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走出教師指導的誤區已成為當務之急。為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指導的誤區及對策作一些思考,聊陳淺見,與同仁商議。 誤區之一:對課外閱讀認識的偏頗 新課程推進六年來,課外閱讀在許多中小學還是處於一種「無動於衷」的狀態,即便有「動」的,也是星星點點、零敲碎打者居多;既無區域推進的「深謀」,也無系統安排的「遠慮」。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視為可為可不為的教師個人行為,認為課外閱讀是可有可無的額外負擔,課外閱讀是可今天讀可明天讀,可此生讀可彼生讀的自由選擇。我想,如果這種有失偏頗的觀念不徹底破除,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不牢固確立,再好的指導方略也是難以有效實施的。 對策思考:重新認識閱讀,把准目標定位《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1----2年級要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3——4年級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背誦優秀50篇(段);5——6年級要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可見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中的比重。同時《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為此,作為教師應該著手抓好以下三點:1、激發閱讀的興趣。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要遵循閱讀規律,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且起點要低,要求要嚴,形式要變,鼓勵要多。 如看題目猜測文章大意;根據主要詞彙猜測主要內容;根據首段猜測其它段落;文章段落正確排序;展開想像故事接龍;拋磚引玉,引出故事;激情表演伴閱讀;找段游戲,其樂無窮…… 2、保證閱讀的時空。 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份合理的閱讀計劃,並將它作為整個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源,可以實施班級圖書角和學校圖書室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還要充分發揮網路閱讀優勢,可在校園網上專門開辟一塊經典閱讀網頁。這樣可以有效地利用起一切閱讀資源,保證了基本的閱讀時空條件,給學生留出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把他們的閱讀視野從狹小的牢籠中解放出來。 3、培養閱讀的習慣。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要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二要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選擇讀書時間,不能想讀就讀,不想就好幾天不讀;三要定量。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有計劃地讀。同時,還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讀書姿勢,認真做好閱讀記錄。這些習慣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老師和家長要經常提醒、督促檢查。 我想,對課外閱讀的重新認識,有助於我們教師把握閱讀指導的目標,從而有的放矢地開展閱讀指導,提高閱讀的實效。 誤區之二:對課外閱讀指導的淡化 不少教師習慣地認為,學生「摳課本」、做作業,那是份內事,是「務正業」;學生一旦看起課外書,則是份外事,是「看閑書」。於是,對課外閱讀的指導比較淡化;讀什麼樣的書不去過問,該怎麼讀缺少指導,課外閱讀處於一種放任、自流的境況,學生只憑興趣毫無目的、不苟方法去茫茫課外讀海中「瀟灑走一回」,其意義和收效也不得而知。 對策思考:引領經典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老師應該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讀物,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精選讀物,讓學生享受經典閱讀的快樂。 (1)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相關的書籍,讓每個學生願讀、樂讀、善讀。 (2)推薦有益於身心發展的讀物。一般宜向低年級學生推薦童話讀物,向中年級學生可增加推薦戰斗故事、科幻作品類讀物,向高年級學生又可增加推薦偉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歷史類讀物。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於自身健康發展的課外讀物。 (3)推薦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從生活的角度講,與學生有密切聯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安全防範方法、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包括家鄉的地域文化、人文資源等等。 (4)推薦與文本關聯的讀物。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很多課文是選自或節選自某作品集,教師在教學這些文章的時候,要注重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有的還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該作者的整個作品。比如,在教學《江姐》之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紅岩》,在教學《少年閏土》後,可以讓孩子們讀一讀魯迅的《故鄉》…… 2、讀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經典中學會閱讀。 (1)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了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閱閱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三是品味性的精讀。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品味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揣摩文章的布局謀篇。 (2)教給學生「記」的方法。「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中,教師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閱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後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二是摘錄式筆記。這些筆記是重在把閱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並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三是創作性筆記。即在閱讀的基礎上,對原文進行再創造,如續寫、擴寫、改寫、寫讀後感等。 我想,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都擁有一把通往閱讀殿堂的金鑰匙,在經典閱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誤區之三:對課外閱讀評價的缺失 對課外閱讀的作用,教師都有一定的意識,但因為種種因素,多數的課外閱讀往往只是流於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相應的評價、檢查,缺乏對應的激勵監控機制。長此以往,這必將挫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相應對策:實施多元評價,呵護閱讀童心 筆者覺得,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絕不能撒手不管,或者只是泛泛說說而已,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使學生長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就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多元的評價。 (1)在賞析交流中評價。可以組織學習開展賞析交流,既能檢驗閱讀效果,又是一個共同提高的過程。可以從賞析一處絕妙的遣詞造句、一節優美的景物描寫、一段精闢的議論,逐漸過渡到賞析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賞析作品中的代表人物,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輕松、自由地表達讀書的樂趣。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要進行簡要的、激勵性的點評,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感、啟迪思維,獲取審美愉悅。 (2)在成果展覽中評價。通過成果展覽的形式展示每個學生閱讀的收獲,能讓學生體驗成功,保持讀書的熱情。可以用牆上的統計表顯示誰讀的書多,誰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誰會背的古詩多,誰寫的讀後感多等,讓進步看得見,掀起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內容表演或配樂朗誦的形式來匯報自己的讀書情況;可以舉辦「我為喜歡的書配上插圖」,書寫「我喜歡的一句話」等活動,通過圖畫、書法的形式進行展覽,並評出優勝者,給予獎勵。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同學之間的互評,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通過以「展」代評的形式,將評價融入活動之中,讓每一次展覽都會成為讀書活動的一個加油站、一個助推器。 (3)在話題辯論中評價。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每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都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可以確定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開展評論,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評價學生閱讀效果提供了鮮活、生動的素材。 誤區之四:對課外閱讀指導者的曲解 不少教師把課外閱讀的指導僅僅當作是語文教師的事,其他各科教師認為與己無關,成了局外人、旁觀者,以至於語文教師在這個問題上常常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 相應對策:各門學科聯動,構建大閱讀的理念 誠然,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水平如何,直接影響著各個學生學習效果,況且與各個學科相關聯的課外閱讀讀物不勝枚舉,因此,課外閱讀不單是語文教師的事,也是所有學科教師的共同使命,各個學科的教師應善於推薦相關讀物,並精心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擴大他們的智力背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兒童時期所讀的作品往往能夠影響一個人一生中對待閱讀的態度。」我想,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定會使老師們相信:「從小愛閱讀的孩子不會是平庸的人,因為閱讀打開了孩子們的視野,提升了孩子們的品位。」3.在現代社會提倡讀經之基本理論一、「經典」是智慧之結晶。所載為常理常道,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皆有其永恆不朽之經典作為源頭活水。「經典」不僅構成其民族之傳統,而且提供給全人類以無限之啟發。二、中國儒、釋、道三家之經典自古流傳,為所有知識分子所必讀,以搏成中國文化之特色,而且影響由東南亞而及於全世界。民國五四以來,反傳統而反對讀經,並反對讀古文。長期以來,民族自信心完全喪失,社會文化日漸沒落,現今青年一輩,幾乎完全不能閱讀自己祖先的文獻,何況上及「經典」?中國文化已面臨斷絕之地步!倡導「讀經風氣」是想從根本處著手,以救助中國文化。此外,如欲學習外語外文,吸收外族文化,亦應從其經典誦讀著手,最為方便有效。三、倡導「讀經」用意有二:第一、「經典」本來就是古文,讀經可以訓練古文基礎。第二,直接研讀「經典」,直接接觸文化傳統中之最高智慧;兩件事一次完成。而有了古文基礎,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有了傳統智慧,才有能力會通西洋。四、現今國內的教育理論尚受五四影響,一時很難在體制上恢復「讀經」之課程,故當先以「社會教育」的方式推廣。等到時機成熟,理念深入民心,風氣普及於社會,再行影響體制。五、在社會中倡導「讀經」的方式有三:第一、用「讀經」的方式倡導,由名師宿儒講授,此適用於成人。第二、用「讀經會」的方式,即由若干有興趣者自讀書會,而選用「經典」作為研讀文本,此亦適用於成人。第三、提倡「兒童讀經」,即一般家庭中的家長自行教導其小孩讀經,或鼓勵公寓大樓、社區鄰里、文化社團、才藝教室、教堂會所、道場寺廟等開辦「兒童讀經班」,而最好是學校中級任導師在一班上隨機教學,或在團體活動成立讀經項目,或全校性利用當時機一齊教學。而如欲培養高度人才,最有效者,則是開設讀經學校,或以私塾方式,施行全天候以讀經為主的教育。六、就成人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深奧難懂,一般人不敢嘗試。其實越不讀越難入門,而一切語文之學習,亦在由接觸而熟悉。只要打開「讀」的風氣,常常去讀,自然漸漸培養出能力,越讀越懂。而社會中讀經的人多,從小方面說,可以陶養個人心性氣質,從大方面說,歷史文化的傳承就自在其中。七、就兒童之讀經活動說,「經書」更是難懂。但兒童之心智發展重點在於「記憶力」而不在「理解力」。所以不要勉強要求理解,而應趁此時一面利用其記憶之強,記下一些文化中的精華作品,同時也訓練了他的記憶力能力,待其長大後,閱讀能力自然增強,對本國文化也會有親切之感,所記得的文句不僅自己可以漸漸領略,如遇有人指教,更能觸類旁通。眾人之中,將可出現「為往聖繼絕學」之人才。八、由兒童之讀經可以引起家庭接近經典之興趣,若父母子女一起讀經,更可增進親子之祥和;是最好的親子活動。九、單從語文程度上說,兒童讀經一年,可有高中國文程度;讀經二年,可有大學國文程度;讀經三年,可有中文系國文程度。至於人格之陶治、氣質之變化怎樣指導小學生搞好語文課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