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歸因模式表
歸因理論模式 其他一些人(Dweek and Elliott,1983;Eccles and Wigfield,1985;Graham,1984) 一直認為, 期望效應是以教師對學生關於學業成敗原因之歸因思考的影響為中介的。 理想地 看,學生會相信,如果他們作出合理的努力,他們就有能力在學業上取得成功(「只要我努 力就能成功。」)。然而,一些學生,尤其是低成就的學生,則屬於一種失敗綜合症/習得 的無助型(failureyndrome/learned helplessness pattern)(「這件事我不會做,我太 笨了。」)這類學生易於低估他們成功的機會(「我是僥幸的。」),因而把他們的失敗歸 因於無能,而不歸因於努力不夠或者採用了一種無效的學習策略。最後,他們終於相信,無 論做什麼都不能使他們前後一貫地只是成功而不失敗,於是他們認輸了。各種作者指出,教 師傳遞低的期望, 鼓勵低成就的學生形成了這種形式的歸因思考。 教師通常並不直接地指出 學生沒有能力取得成功 (Blumenfeld, Hamilton, Bossert, Wessels, and Meece, 1983) , 但他們可能通過把對這些學生的要求降到最低限度, 對較少的成功作過分的反應, 把失敗當 作成功來對待, 或者帶有憐憫或過分同情地對失敗作出反應, 而不是澄清問題和進行矯正性 教學,從而間接地表明這些學生沒有能力取得成功。 埃克爾斯與威格菲爾德(Eccles and Wigfield,1985)注意到,歸因/動機變數是期 望傳遞過程的關鍵,這些變數對於學生與教師是相似的。他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概括為以 下三個方面: 在這一任務上我能成功嗎?我要在這一任務上取得成功嗎?我需要做些什麼才 能在這一任務上取得成功?從學生的立場看, 這些問題是: 我能學會這份材料嗎?我要完成 這個作業嗎?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完成這個作業?從教師的立場看, 這些問題是: 我能把這 份材料教給這個兒童嗎?我要把這份材料教給這個兒童嗎?我必須做些什麼才能把這份材 料成功地教給這個兒童?盡管在布羅菲—古德模式的第四、 五、 六步驟方面的課堂研究相對 來說很少,但愈來愈多的證據表明:學生對來自教師的言語與非言語的線索很敏感;學生察 覺到教師行為之作用上的差異; 學生察覺到尤其在一些課堂中教師對低成就與高成就的學生 表現出的行為上的差異(Weinstein,1985)。 溫斯坦(1985)的研究工作指出,學生在面談中的反應往往表明學生對某一特定行為 作出細致的區分。例如,關於「請學生回答」,學生說,教師「請聰明的兒童作出正確的回 答……她期望你懂得更多,因而不會告訴你答案。」至於低成就的學生,學生察覺到,教師 有時請他們回答是「給他們一次機會」, 或是「因為他們屢犯錯誤」, 或者「她常常不請他 們回答,因為她知道他們不曉得答案。」 課堂觀察研究的資料表明,並不是所有的教師對高期望與低期望的學生都採取不同的 對待(Good,1980)。課堂與區別對待發生之間的變異性,大都是從教師類型或教師個性的 個別差異加以解釋的(Brophy and Good,1974;Gooper,1979)。然而,如溫斯坦(1985) 注意到的,愈來愈多的研究指出,課堂教學採用的活動結構既能促進,也能限制某些種類的 師生交互作用發生的機會(Bossert,1979;Doyle,1980)。
2. 歸因模型的介紹
歸因理論的起源:Heider第一次寫道歸因理論是在他的那本《人際關系的心理學》(1958)一書中。內這本書在歸因理論容的發源和定義上起到了主要作用。Jones和Davis的關於意圖的理解的系統性假定是在1965年的一篇題為《從行動到部署》的文章中提出。Kelley1967年發表了《社會心理學的歸因》。Kelley(1967)進一步提升了Heider的理論,通過增加了影響歸因形成的因素的假設:一致性,特殊性和多數性。
3. 急求:一份《成就歸因量表》
學業成就歸因量表
[指導語]下列句子涉及學業成就因果信念,請你閱讀每一個句子,然後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分數,在每個句子後面寫上分數。答案沒有對錯好壞之分,只求實際情況填寫。盡量快些作答,但切勿遺漏。(0分表示「非常不同意」,1分表示「比較不同意」,2分表示「一般同意」,3分表示「比較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
1 如果我得了壞分數,通常我會認為主要原因是我在這門課上沒有努力用功。
2 要是我得了低分,會使我懷疑自己的學業能力。
3 有幾次我在某門課上得了高分,這是因為教師的打分標准太松。
4 有時我考試成功要靠一點運氣。
5 就我而言,我所取得的好分數全部都來自我的努力。
6 取得好分數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學習能力。
7 依我的經驗,一旦那位教授認定你是個差勁的學生,那麼比起其它同學來,你交的作業更有可能得到壞分數。
8 有些我得到的低分有部分可能是由於運氣不好。
9 如果在學校我做的不如期望那麼好,多半是因為我不夠努力。
10 要是我沒學好某門課程,很可能是因為我缺乏這方面的技巧。
11 我得的高分中有一些只不過說明這些課程比大多數課容易。
12 我感到我的一些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機遇的因素,如考試中恰巧出現了我會的問題。
13 只要我得到好分數,全都是因為我在這門課上下了苦功。
14 我認為我的高分數直接反映了我的學業能力。
15 在那些教授講得枯燥的課程中,我常常得到壞分數。
16 我的功課分數低有時會使我認為自己僅僅是不走運。 0
17 壞分數提示我不夠努力用功。
18 要是我得了低分,我會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學好這些課程。
19 有時我得了好分數,只是因為這門課的內容容易學。
20 我有時不得不為得到的好分數為自己感到慶幸。
21 假如我肯努力,我就能克服通向學業成功之路上的任何障礙。
22 如果我得了好分數,是因為我學習能力強。
23 在我看來,我得到的有些低分數,只意味著有些教師在分數上過於吝嗇。
24 我得到的低分有些可能是運氣不好的作用,即在錯誤的時間選了錯誤的課程。
4. 什麼是歸因分析,歸因分析如何計算
1、歸因理論,在日常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為了有效地控制和適應環境,往往對發回生於周圍環答境中的各種社會行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出一定的解釋,即認知整體在認知過程中,根據他人某種特定的人格特徵或某種行為特點推論出其他未知的特點,以尋求各種特點之間的因果關系。
歸因理論由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於1958年提出:歸因是指人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分析,推論出這些行為的原因的過程。歸因方式影響到以後的行為方式和動機的強弱。
2、歸因分析的基本流程:
(1)感知,觀察,人必須感知和觀察行為。
(2)判斷,決定是否是故意的,人必須相信一個行為是故意做的。
(4)小學語文歸因表擴展閱讀:
三度歸因理論:
H.凱利提出的三度歸因理論,又被稱為多線索分析理論,或稱共變歸因理論,是凱利在吸收了海德的共變原則的基礎上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多是在不確定條件下進行歸因的。人們從多種事件中積累信息,並且利用「共變原則」來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
凱利認為,人們在試圖解釋某人的行為時,可能用到三種形式的歸因:歸因於行為者,歸因於客觀刺激物,歸因於行為者所處情境或關系。
5. 語文反常歸因是什麼意思
反常歸因意思是:指人們如何解釋某些不正常的某些東西或現象的原因。
6. 求兒童漢語閱讀障礙量表(DCCC) 、學齡前兒童活動調查表(PSAI) 、思維風格量表(TSI) 歸因方式問卷(ASQ)
思維風格量表(TSI)在路口心裡測試網-心理體檢頻道有的!你可以搜索一下,不過需要付費的!
7. 歸因理論里的控制點,到底是哪位大神提出來的。。。
應該是海德,羅特提出的是控制點理論而非歸因理論。題目說的是歸因理論的控制點二者不一樣的…
8. 什麼是歸因風格
歸因指個體根據有抄關信息、線索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原因進行推測與判斷的過程。
歸因風格是指個體通常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方式,主要有外歸因和內歸因,行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內因和外因
內因指存在於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心境及努力程度等個人特徵,將行為原因歸於個人特徵稱為內歸因;外因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外部條件,如背景、機遇、他人影響、任務難度等,將行為原因歸於外部條件,稱為外歸因或情境歸因。
(二)穩定性原因與易變性原因
在行為的內因與外因中,部分是可變的,另一部分是穩定的。內部原因中,如人的情緒是易變的,而人格特徵、能力則會在長時間保持穩定;外部原因中,工作性質與任務難度相對穩定,而氣候條件則易於變化。
(三)可控性原因與不可控原因
對可控性因素的歸因,人們更可能對行為做出變化的預測,因為個體努力了,結果就會好,個體不努力,結果就不理想;如果行為原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難度等,表明個體通力努力也有可能無能為力。1107003
9. 請問誰有教師教學歸因的問卷調查表
我要調查網上有關於教師的調查問卷,不知道是否能用的上。
如果用不上,也可以根據現有教師問卷,再加上你需要的問題,進行補充更改即可。
10. 四種常見的歸因偏差
1、自我服務偏差
自我服務偏差又稱自利偏差,是指個體一般都對良好的行為採取居功的態度,對不好的、欠妥的行為則會否認自己的責任。自我服務偏差往往隨自我捲入的深淺而不同,自我捲入越深,自我服務的程度越高。
2、活動者—觀察者效應
活動者—觀察者效應是指行動者對自身行為歸因不同於他人對此行為的歸因:行動者傾向於把成功歸因為個人,把失敗歸因於情境;而觀察者則會更多地把成功歸因於情境,把失敗歸因於個人的特質。
3、基本歸因錯誤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又稱主要歸因錯誤,是指在對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往往將行為歸因於內部穩定的個性特徵,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10)小學語文歸因表擴展閱讀:
1、產生自我服務偏差的原因:
(1)自己在活動中的作用和貢獻更容易被注意;
(2)回憶自己的作用和貢獻比回憶別人的要容易,因此會覺得自己做得比別人多;
(3)接受信息的差異可能導致我們認為自己的作用大;
(4)某些動力因素的存在促進了自利偏差。
(5)印象管理理論:人們總是試圖創造一個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評價。當別人問原因時,人們會盡量讓對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於自己本身,而失敗則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使對方給自己較高的評價。
2、產生活動者—觀察者效應的原因:
(1)行動者和觀察者的著眼點不同
行動者很難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深人的直接的觀察,而由於外在的情境因素很容易觀察到,它們成為知覺的對象。反過來,觀察者則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行動者身上,因此行動者的個人特質就成為主要知覺對象。
(2)行動者和觀察者的信息來源不同
行動者對自己過去的行為比較了解,而且行為者可能對自己當時的情緒狀態、態度和能力非常清楚,於是活動者會把自己的行為歸因於某些短暫的因素。而觀察者對行動者當時的狀態和過去的行為方式不是很了解,他們就會假定行動者當前的行為和過去的行為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會歸因於內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