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人教版的23課的詳細資料
內容提要
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種種虛偽的表象,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現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羸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目錄
給大象拔刺 最後一頭戰象 象冢 憤怒的象群 象警 死亡游戲 動物檔案——象 野豬跳板 野豬囚犯 野豬王 動物檔案——豬 與狗熊比舉重 智取雙熊 棕熊的故事 動物檔案——熊 闖入動物世界 獲獎記錄 珍藏相冊
導語
一頭即將步八墳墓的戰象,奮力披掛上當年的象鞍,跋山涉水趕往百象冢,要與曾和自己浴血奮戰的夥伴們葬在一起。精明的獵手覬覦百象冢里幾百根價值連城的象牙,一路悄悄尾隨在老戰象身後。蒼茫暮色中,老戰象用盡生命中最後的力量,與同伴們會合,與這片曾經灑滿熱血的土地會合……
本課是一篇悲壯、感人、發人深省的動物小說。課文記敘了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倖存下來的最後一頭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後在埋葬著戰友們的「百象冢」旁刨開一個坑,庄嚴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課課文比較長。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邊讀邊思的習慣已經養成。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先從整體入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在整體感知課文後,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後抓住重點語句重點研讀,避免逐段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但從實際教學來看並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幾處重點語句做成幻燈片分別讓學生體會嘎羧的懷舊、英勇、善良育忠誠等品質。但一張張幻燈片的出現割裂了文章的銜接,使悲壯與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讀與想像也就無從談起。反思本課的教學,形式過於單調:扎重點語句——談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本該釋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師一步步的牽引下之體會了文中的幾句話而已,也難怪課堂上會如此沉悶。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時,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進行長文短教的教學?是否應重點抓住一處(如嘎羧在打洛江畔憑吊的那動人的一幕)進行透徹的研讀,繼而輻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樣的一幕?從而體會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際它為何這樣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從而體會嘎羧的善良與忠誠……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想像,去填補文中的空白。也可採用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寫一寫。這樣既充分理解了課文,激發了情感,又使語文訓練得以有效的落實。
沈石溪 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1952年10月生於上海,1980年開始從事業余文學創作。1985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小說《聖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隻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斑羚飛渡》一文榮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台灣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
西雙版納的召片領曾經擁有一隊威風凜凜的象兵。所謂象兵,就是騎
著大象作戰的軍隊。象兵比起騎兵來,不僅同樣可以起到機動快速的作用,戰象
還可用長鼻劈敵,用象蹄踩敵,直接參與戰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撲向敵
人,戰塵滾滾,吼聲震天,勢不可擋。
作者以「英雄垂暮」「披掛象鞍」「重回戰場」「庄嚴歸去」四個感人的片斷,用生動優美的語言記敘了嘎羧生命歷程當中最後的輝煌和庄嚴,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嘎羧的高尚情懷。
沈石溪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名話:動物小說寫的是動物,折射的卻是人類豐富的情感。而這篇文章就是作者的寫作只在,想引發人類更多的思考!
2. 初二語文上冊23課原文。。快啊。。。
明有奇巧人曰五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械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箸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3. 八年級下冊語文 二十一 二十二課課文 人教版 全文 各位哥哥姐姐幫我一下 急用!急用!急用!急用!急用!
21.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piǎo)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miǎo),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響;好鳥相鳴,嚶嚶(ying)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yuan)飛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22.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1)人也,亦不詳(2)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3)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hào)讀書,不求甚解(4);每有會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飲輒(zhé)盡(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12)(lìn)情去留。環堵蕭然(13),不蔽風日;短褐(hè)穿結(14),簞(dān)瓢(piáo)屢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娛,頗(pō)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17)。 贊(18)曰:黔(qián)婁(lóu)(19)之妻有言:「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富貴(20)。」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21)?銜(xián)觴(shāng)賦詩(22),以樂其志。無懷氏(23).之民歟(yú)?葛天氏之民歟(yú)? 原文註解 ⒈【何許】何處,哪裡。許:處所。 ⒉【不詳】不知道。 詳;詳細地知道 ⒊【因以為號焉】就以此為號。因,於是,就。以,把。以為,以之為。焉,語氣助詞。 ⒋【不求甚解】這里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⒌【會意】心意相通,領會其意。會,體會,領會。 ⒍【嗜】特別喜愛指對酒的喜愛。 ⒎【親舊】親戚朋友。親,親戚。舊,這里指舊交,舊友。 ⒏【或】有時。 ⒐【造】到,往 10.【輒(zhé)盡】就喝個盡興。輒,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不吝(lìn)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態度率真,來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強否定語氣。吝情,捨不得。去留,意思是去,離開。 13.【環堵蕭然】簡陋的居室里空空盪盪。環堵,周圍都是土牆,形容居室簡陋。蕭然,空寂的樣子。 14.【短褐(hè)穿結】粗布短衣上打了補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結,指衣服上的洞和補丁。 15.【簞(dān)瓢(piáo)屢空】形容貧困,難以吃飽。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瓢,飲水用具。屢空,經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晏:安然自若 17.【自終】過完自己的一生。 18.【贊】傳記後面的評論性文字。 19.【黔(qian)婁】戰國時齊國的隱士。 20.【不戚(qī)戚於貧賤,不汲(jí)汲於名利。】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於發財做官。戚戚,憂慮的樣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21.【其言茲若人之儔(chóu)乎】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儔,輩,同類。 22.【銜觴(shāng)賦詩】一邊喝酒一邊作詩。觴,酒杯。 23.【無懷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據說在那個時代,人民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醇厚朴實。 以上為本文註解。
4.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23課的答案
這是答案 希望被採納% 一、1.mǐn shǔ wǎng yí sǎn xuān rán zhě yǐ jí jì zhuàn 2.(1)因:順著,就著 象:模仿,文中指雕刻。 (2)贈 (3)代詞,它,指代「中軒敞者」。 (4)語氣助詞 3.「甫」同「父」男子美稱,多附於字之後。 4.(1)做,雕刻。 是。有刻有。 (2)叫 (3)(東西的)頭。端正。 (4)與「無」相對,表示存在。同「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 5.只 個 扇 個 支 個 幀 串 個 6.一般來講,文言文有數詞而無量詞,現代文則數詞、量詞都很多;文言文的數詞可放在名詞後,現代文的數詞習慣於放在名詞前 7.D 8.(1)說明 總——分——總 空間 正面 背面 中間 船頭 船尾 (2)大蘇泛赤壁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 《赤壁賦》 《後赤壁賦》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技亦靈怪矣哉 9.C 二、(一)1.(1)拿 (2)說話 (3)極(4)相類似 2.《核舟記》描述了「核舟」這一雕刻品的形象,說明雕刻家的構思巧妙,贊美其高超的技藝,顯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雕刻品主題:大蘇泛赤壁。 3.說明核舟體積小,突出雕刻技藝精湛。 4.對聯是東坡的詩句,與作品主題相符合,暗示了核舟的背景、主題,增添了藝術情趣。 5.「各具情態」。 6.總計核舟的人、物、文字數目,贊嘆雕刻者的技藝高超。 (二)1.(1)職業 (2)適逢(恰逢、正趕上) (3)離開 2.C 3.暫且拿些你所製作的扇子來,我會替你開張起來的。 4.父親去世或「父適死」;扇子賣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寫字作畫或「就判筆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
5. 初二語文下冊第23課原文
馬說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專, 祗(zhǐ)辱於奴隸人之屬手,駢(pián)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6.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第23課的答案
(一)從此以後,……於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這兩段文字,一段寫自己看到古藤那讓人「毛骨悚然」的慘相後「悲哀至極」的心情,一段寫古藤對「無端被人殺害」的「控訴」,你覺得兩段之間是什麼關系?為什麼?
2.「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為人間增添美麗,焉知一旦毀於愚氓之手.」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你怎樣看待「愚氓滅美」之事?(4分)
3.說說下列兩個句子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6分)
(1) 此時,我簡直是悲哀至極,哪裡還有什麼閑情逸致來欣賞幽徑的情趣呢?(2)它在這里已經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樹一向和睦相處.
1.形式上是並列關系,實際上兩段都表現「我」無比悲痛的心情.藤蘿無知,藤蘿的「哭泣」「控訴」實際上是「我」的感情遷移的結果,或者說,「我隱隱約約聽到古藤的哭泣聲」和「控訴」,是「我」在極度悲痛情況下的一種幻覺,是「我」在哭泣,在控訴.
評分標准:根據學生回答酌情給分.
2.表現作者無比悲痛憤慨的心情.
愚昧無知也可以毀美,與血腥暴力有著同樣的惡果,文章的揭露十分深刻.說明必須大力提高國民素質,否則就會制約現代化事業的推進和人類自身的發展.
評分標准:基本意思正確得滿分.
3.(1)反問,突出表明自己心情的悲哀.(2)擬人,表現了大自然的和諧美麗.
評分標准:修辭手法1分,作用2分.
(二)14.本文寫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劇,為什麼標題卻為「幽徑悲劇」?(6分)
15.季羨林自稱「經營派」,他認為散文要講究章法,結構嚴謹,要「慘淡經營」,絕不能隨意為之.本文也巧妙地運用層層鋪墊的手法來突出中心,請你分析並概括這種手法在全文中的具體表現.(6分)
16.文中第(10)段中畫線部分寫得生動傳神,請加以賞析. (4分)
17.聯系全文,分析作者表達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14.(1)古藤生長在幽徑中,古藤的悲劇也是幽徑的悲劇.(2分)
(2)以「幽徑悲劇」為題,能擴大悲劇性,因為這條曲徑本有來歷,也風景秀美,卻遭破壞;(2分)
(3)幽僻之處,尚有悲劇發生,以「幽徑悲劇」為題,更能揭示這也是時代的悲劇、人類的悲劇,以此深化主題.(2分)
15.寫幽徑是為寫古藤作鋪墊;寫古藤是為寫一棵古藤作鋪墊;寫眾多古藤在文章中未能倖免於難,而獨有這一棵躲過了劫難,為下邊寫它受到愚氓砍伐的悲劇命運作鋪墊.從全文看,前邊的描述為後邊的抒情作鋪墊.(4分)這樣突出地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十分關注和熱愛.(2分)
16.將古藤比作「弔死鬼」「失掉了母親的孤兒」,形象地寫出了古藤被毀的慘狀,令人觸目驚心,欲哭無淚.「微笑」一詞,運用擬人的手法,以笑來寫悲,更渲染了悲劇的表達效果.(兩個要點各2分,共4分)
17.表達了作者對古藤命運不幸的傷感,對人們熱衷於自己的名利而缺少應有的悲憫情懷而遺憾失望,以及對生命的憐惜和對美的追求.(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4分,答出三點得6分,共6分)
(三)①茫茫燕園中,只剩下了幽徑的這一棵藤蘿了.……於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選段的主要內容.(3分)
2.選文第③段中寫道「真正的偉人們是決不會這樣的.反過來說,如果他們像我這樣的話,也決不能成為偉人」,句中的「這樣」指的是什麼?說說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3分)
3.在作者的心目中,幽徑的這棵古藤是真、善、美的代表,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幽徑悲劇」僅僅是指幽徑中的一棵古藤蘿被砍斷嗎?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5.作為一種植物,古藤蘿本是不會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卻說「聽到古藤的哭泣聲」,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3分)
6.目睹曾經生機勃發的藤蘿,面對現在在空中搖曳的藤蘿枝,面對人類的現在,暢想人類的未來……你認為應該怎樣面對大自然、面對生命呢?(3分)
7.文中第二段 「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人生畢竟還是一個荊棘叢,決不是到處都盛開著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結合文意,說說作者所指的「盛開著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麼?(4分)
8.「我」「經常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萬斛閑愁」,古藤的滅亡引起了「我」哪些「閑愁」?下文中寫了兩件事,道出了「我」的「閑愁」,請作簡要概括.(4分)
9.文中寫「山頭的群樹,池中的荷花是對它深表同情的」,展開想像,具體描寫「群樹」、「荷花」深表同情的情態.(4分)
1.燕園幽徑中僅存的惟一能給我一點安慰的一棵古藤蘿被毀於愚氓之手,我感到無比痛心,並表示強烈的憤慨.(3分.意思對即可).
2.「這樣」指的是富於感情,「經常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萬斛閑愁」,具有博愛之心.作者他筆下的「偉人」缺少對於自然、對於他人的關愛,自私、冷漠、無情,甚至濫殺無辜.作者將「偉人們」置於自己的對立面,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鄙視厭棄的感情.(3分.意思對即可).
3.二三百年來「閱盡人間滄桑,卻從無害人之意」,只是「以自己的花朵為人間增添美麗」.(3分.意對即可).
4.悲劇不僅僅是指古藤蘿被砍斷,更悲的是在茫茫人世中,人們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沒有人有閑心來關懷一棵古藤的生死,任那些愚氓者任意地踐踏生活中的真、善、美.(3分.意思對即可).
5.作者這樣寫是藉助古藤的哭泣來描摹自己痛苦、悲憤的內心感受,非常逼真,含淚帶哭的訴說更增添了一種震憾人心的力量.(3分.意對即可).
6.不設統一答案.要點:熱愛生命,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生存,共同發展.(3分.).
7.在十年浩劫中倖免於難的一棵幽徑古藤被無端砍斷,「我」悲哀至極. 8.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盛開著玫瑰花」的人生是指古藤依舊生機勃勃,依然能嗅到它淡淡的花香,聽到嗡嗡的蜂聲,給人幸福、愉悅的感受. 9.①怕見古藤枯乾閉著眼疾趨而過②隱約聽到古藤的哭訴 .
(四)在所有的這些神奇的東西中,……成為春天一景.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評價,……顧而樂之了.
經過了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則是鐵一般的事實了.
茫茫燕園中,……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連痛哭也沒有地方了.
我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別人是無法理解的.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上面文字的主要內容.(2分)
2.依次概括下列語句所表現的古藤蘿的特點.(3分)
①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開得滿棚滿架,引得遊人和蜜蜂蝟集其間.
②它既無棚,也無架,而是讓自己的枝條攀附在鄰近的幾棵大樹的乾和枝上,盤曲而上,大有直上青雲之概.
③在一團團的綠葉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蘿葉,哪是其他樹的葉子隱隱約約看到一朵朵紫紅色的花,頗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意味.
3.上文中,作者發出了「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人生畢竟還是個荊棘叢」的感慨,這兩句話矛盾嗎?請聯繫上下文的內容,談談你的理解.
4.閱讀下面《紫藤蘿瀑布》選段,結合上文回答問題.(4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裝滿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同樣的事物,寄寓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試揣摩一下,兩文的作者藉助於「藤蘿」這一特定的事物,分別揭示了什麼樣的道理.
答案1、生命力極其旺盛的,給我帶來惟一一點安慰和寄託的古藤蘿被毀滅,我感到無比的痛苦.(2分.語言表達不求相同,意思對即可)
2、①生機勃勃;②需求甚少,生長頑強;③毫不張揚,默默無聞,頗有隱者的風范.(共3分.每小題1分,意思對即可)
3、不矛盾.說「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是因為古藤蘿給悲憤、惆悵心情中的我帶來了一絲安慰,使我覺得人生還有快樂;而說「人生畢竟還是個荊棘叢」,是由於給我安慰的古藤蘿被砍斷了,使我感到無比的痛心,「愚氓毀美」的事實使人感到人生的悲哀.(3分.若只談到不矛盾一方面的理由或理解給1分)
4、不設統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答案:《幽徑悲劇》選段:善待生命,善待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紫藤蘿瀑布》選段:正確對待生命中的不幸,在生命的長河中不懈努力.(共4分.視語言的情況酌情給分)
(五)但是,這也不行.眼睛雖閉,…………性都集中在一起,壓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製造的這一個十字架,只有我自己來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願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
1.第一段中與「隱隱約約」照應的句子有
2.第一段寫古藤的哭泣,其實寫出的是什麼?畫線的句子採用了什麼寫法?寫「群樹」、「荷花」、「人們」的作用是什麼?
3.第二段中三個「決不會」後面的內容可否調換,為什麼?
4.第二段中三個「決不會」,四個「偏偏」,抒情委婉而淋漓盡致.說說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說說「我願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6.以上幾段文字中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
7.對於一棵古藤的命運,作者卻如此感慨,你認為有無必要,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1.「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辨.」2.其實寫的是作者內心對古藤被砍的獨特感受,運用了襯托對比的寫法,用「群樹」、「荷花」對古藤的深表同情襯托「我」的感受,用人們漠視古藤反襯「我」的感受.3、4、5見教參 6.擬人:「它感到萬分委屈,又投訴無門.」「我隱隱約約聽到古藤的哭泣聲,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辨.它在控訴無端被人殺害.」反復:「於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排比:「你倘若問一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心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偏偏出了我這樣一個人,偏偏讓我住到這個地方,偏偏讓我走這一條幽徑,偏偏又發生了這樣一個小小的悲劇.」比喻:「我願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對偶:「爭名於朝,爭利於市.」7.略
(六)這一條路在燕園中是極為幽靜的地方.…………這一條神奇的幽徑,情況大抵如此.
(1)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文字.
(2)這幾段文字寫景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的呢?每個方面寫景有什麼特色呢?
(3)選段第二節寫景有什麼特色呢?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呢?
(4)「無論春夏秋冬,總有翠色在目」,請從文中找出有關寫夏和冬的語句來說明這點.
夏天:_____冬天:___
(1)寫幽徑四季之美.(2)是從「山上」「湖中」兩個方面寫景物的美.寫山上之美,按時間順序從「春天」到「夏天」,再寫到「秋天」,突出「總有翠色在目」.寫湖中之美,著重表現夏天的「一股無比強烈的生命力」.(3)這一節是在分寫山上與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礎上,合寫冬天景象.作用是表明隆冬卻並無「蕭索」之感,更突出幽徑的濃烈的勃發的生機.(4)夏天:山上一團濃綠,人們彷彿是在一片綠霧中穿行.冬天:不管是在山上,還是在湖中,一到冬天,當然都有白雪覆蓋.
(七)①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古藤那一段原來凌空的qiú________干,忽然成了弔死鬼,下面被人砍斷,只留上段懸在空中,在風中搖yè________.再抬頭向上看,藤蘿初綻出來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還在綠葉叢中微笑.它們還沒有來得及知道,……連痛哭也沒有地方了.②我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總是供過於求,經常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萬hú________閑愁.……別人是無法理解的.
1.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字.2.「我嚇了一大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當我看到被砍斷的古藤時,古藤被砍的時間不久,這有________語句可表明.
4.選段①表達出了十足的悲味,請寫出相應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段②中的第1句是作者的________之說,該段中這樣的語句還有,如________.
6.加粗的「如此」指代________.7.聯系全文看,對古藤的被砍,表現了作者極大的________和________,抒寫了作者熱愛美麗的________的情懷.
1.虯 曳 斛 2.發現那棵古藤被人砍斷 3.花朵還在微笑 4.弔死鬼 砍斷 痛哭 5.自謙 我註定是一個渺小的人,甘為……流淚嘆氣 6.我是一個渺小的人 7.悲哀 憤怒 大自然
7. 課堂10分鍾語文八年級下冊23課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bookid_46974.html
希望能幫助你。
如果版本不同,請自行搜索(搜內索練習冊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