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5年級語文上冊第八課作者對故鄉難以忘懷的是
故鄉的美景:小溪。石橋以及矮小的平房。
還有快樂的童年、守望相助的村民。
2. 小學語文課本中描寫故鄉的詩句,要全部
.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專.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屬杜郎中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 初中語文<故鄉>的說課稿
《故鄉》專題性說課稿
《故鄉》教學中如何確定和突破教學難點?
《故鄉》寫於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於真正的現實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後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浙教版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三單元選用了魯迅先生這篇名著,並在單元要求中明確:學習這篇小說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對話描寫和心理描寫的特點及在小說中的作用,並通過學習掌握這兩種描寫方法,提高閱讀小說和記人敘事的能力。
閱讀小說,欣賞名著,最重要是讀懂、讀透,能比較好地體會作者在作品中的深意。魯迅小說的內容博大精深,但文筆卻質朴無華,語言精練但形象易懂,所以在文字疏通情節理解,技法學習上並不需花大力氣,可是人物形象及文中所含哲理需細細品味。
一、難點確定
魯迅的小說內涵深刻,哲理豐富,在《故鄉》中則主要體現在關於希望的闡述上。《故鄉》中關於希望的闡述,是一段寓意深長的獨白,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位心情沉重,感覺悲涼的成年知識分子,對前途對未來難以確知的希冀的表露。要恰當理解話中的含義,對老師來講也需凝神一思,對初二學生來講,更不是件易事了。
另外,少年不知愁滋味,十三四歲的少年還是生活與社會的門外看客,他們對近距離的師長父母的心情、性格都很難體會。要他們把握半個多世紀前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恐怕不是件易事。文中三個人物:「閏土」、「楊二嫂」、「我」,若說有差別就是「閏土」,這個人物在小學教材中已出現過,而且魯迅在刻畫這個人物時濃墨重彩,前後對比鮮明,所以把握起來還較容易。「楊二嫂」及「我」則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他們的性格成因相當復雜,且文中介紹不多,但能否准確掌握兩個人物形象所蘊含的意義卻與把握好主題有較大關系。因此,我們確定本文的教學難點為:第一,如何引導學生把握「我」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及在作品中的作用。第二,准確理解文中關於「希望」的含義。
二、難點的突破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設定難點時是以學生的理解能力為依據的,所以要突破難點,也就必須設計學生易於接受的方法。
根據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娓娓敘述,介紹背景,為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通讀課文進行聯想,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後,聯系實際,引人人勝,深究作品表現的哲理。
在實施過程中則採用教師引導、總結與學生課內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導。如何引導呢?最好的辦法是講故事,孩子都愛聽故事。那麼,我們就從課文的時代背景講起,可以講講辛亥革命的成敗,敘敘魯迅的生平經歷,談談魯迅的家庭成員,說說紹興的風土人情,最後當我們講到1919年12月初,魯迅從北京回故鄉紹興接母親時,可以把學生的視線拉回課文,再牽出一條學生已有所了解的承前啟後的線索——閏土。接著便可過渡到分析學生不大熟悉的與閏土相關的「我」和「楊二嫂」了。
第二步:啟發。由於學生對作家、作品及時代背景已有所了解。第二步我們可以以啟發為主,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積極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內涵。啟發可從三個角度人手,「我」與「閏土」有何不同?今日的楊二嫂與昔日的楊二嫂有何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不同與變化?並以此為綱,再派生出若干小問題,要求學生思考,目的是最後給兩位人物定位。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我們可以展開課堂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還能促使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鑽研課文,最後在討論中明確兩位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我」是一個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傾向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形象,是當時社會進步希望之所在。而「楊二嫂」則是一個在當時社會既被侮辱,被損害,而又深受私有觀念支配的村鎮小私有者形象。她在作品中的存在意義有二:一是她的自私刻薄襯託了閏土的純朴善良;二是她的變化說明城鎮小市民的貧困化。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村經濟的破敗,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弊病。
第三步:深化。分析到這里,學生們對整篇課文的內容已基本掌握和理解,現實是殘酷的,我們當然憧憬未來,但未來是有希望的嗎?希望又是什麼呢?魯迅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是一句比喻,把希望的存在比為「路的開創」,含義是希望的有無,取決於實踐,光有美好的希望,不去努力奮斗,必然落空,等於沒有希望;希望看去遙遠,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努力奮斗,百折不撓地去干,去實踐,希望終能實現。但這樣的解釋,對初中學生來講仍顯拗口難懂,我們不妨先撇開「抽象」的希望,而從「路」談起。
請設想,洪荒年代,荊棘遍地,要想到達遠方,無路可走,束手無策,則永遠離不開原地;只有奮斗,披荊斬棘,才有可能到達遠方的目的地,怎麼辦?只有「開路」,才有希望。那麼,行動吧!
有行動,才有路,有實踐,才有希望。希望來自奮斗,魯迅先生要我們明白的就是這一點。
三、教學總結
通過《故鄉》的難點教育,學生們解決的不僅僅是對課文主題的准確把握問題,同時也要求初步學會抽絲剝繭、求真探微的分析能力。另外,還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魯迅,了解魯迅筆下的故鄉,為以後學習魯迅的作品打下較好的基礎。
4. 《我的故鄉在北京》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美麗的家園」為話題,編排了三篇課文。分別是閻妮的《我的故鄉在北京》,梁衡的《美麗的晉祠》,魯斯•坎貝爾的《可愛的地球》。
《我的故鄉在北京》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閻妮1972年出生於北京一個大學教師之家,高中畢業後,她留學法國,雖遠離故土,但始終不忘自己的故鄉北京。文章描寫了記憶中故鄉北京的西山、昆明湖和八達嶺長城秀美風光,作者語言准確、形象、生動,飽含深情,為我們營造出溫婉、含蓄、如詩一般的氛圍,抒發了強烈的思鄉情結。
1、根據本組課文的特點,確定本單元的重點。
我們根據本組課文的特點,確定本單元的重點是:了解描述景物和表達感情的方法,品味優美生動的語言,欣賞大自然的美麗。
2、課前搜集資料,結合自身生活感受,為感悟文章奠定基礎。
《我的故鄉在北京》一文,在課前可引導學生閱讀冰心、席慕容等作家關於故鄉的作品,了解作者閻妮高中畢業後就遠離故土赴法國留學的離鄉經歷,為學生感受作者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比眷戀之情做好鋪墊
3、優化教學結構,把握文本主線。
一篇文章總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點,它可能是關鍵的詞句、文眼、警句,過渡段,問題等,要抓住這個關鍵點,由點到面輻射全文,起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如《我的故鄉在北京》,文眼是「歌」,全文以「歌」起始以「歌」終,一個「歌」字,貫穿了全文的感情線索。西山因「綠」,所以西山的歌有綠色的翅膀;昆明湖水清澈明亮,因此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八達嶺長城因有了野花的點綴,美得更豐富,所以長城的歌有了帶花的翅膀。在作者筆下,這篇課文也如同一首歌,一首具有故鄉獨特風韻的歌,一首家鄉的贊歌,一首思鄉之歌。因此,在授課時緊扣住「歌」字體會作者的情感,就可以比較准確的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脈絡
比如《我的故鄉在北京》課後習題要求體會句子的深刻內涵把握課文思想感情,感悟段落鮮明的表達特點進而嘗試仿寫,也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結合課文中大量的精彩句段,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教師可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去積累去感悟。如《我的故鄉在北京》對昆明湖的描寫,作者運用了一連串的動詞,准確地表現出登高遠望昆明湖的感受。「伸」、「擁抱」、「融」運用擬人的手法,要讓學生感受這樣的表達效果,感悟暗含在這幾個文字里的作者對昆明湖的依戀情懷。「我戀著西山,戀著昆明湖,戀著那雄偉綿延的長城」這個排比句表達效果怎麼體會呢?還是通過讀,邊讀邊想,決不能只知道它是個排比句就足夠了,這樣的簡單處理是無法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的。怎麼讀呢?可以這樣。讀到:我戀著西山,眼前可以出現一座綠色山巒的景象,這是一個點。再讀:戀著昆明湖,這又是一個點。把前兩個分句,我戀著西山,我戀著昆明湖,連起來讀好像我們眼前的畫面就豐富了,眼前就不僅有西山,不僅有昆明湖,甚至還出現北京的街道,北京的民宅,就讀成了一條線,眼前的景物越來越豐富;再讀第三個分句,戀著那雄偉綿延的長城,這三個點就形成了一個面,讀著讀著,眼前的景物也就擴展開了,原來作者通過這個排比句,要表達的是他愛著的、戀著的不僅是西山,不僅是昆明湖,不僅是長城,還有那北京的一草一木,所以這句話用排比句就充分的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
5. 小學課文魯迅故鄉
作者魯迅於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內(《(吶喊)自序容》)。1919年12月,最後一次回故鄉紹興接他的母親等人來北京居住。從《魯迅日記》中可以了解這次回鄉的經過:1919年9月,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屋,添了些錢,買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彎宅第。11月修葺完畢,21日「上午與二弟眷屬俱移入八道彎宅」。26日魯迅「上書請歸省」。12月1日,由北京動身回老家,4日晚「抵紹興城,即乘轎回家」,在家鄉處理搬遷事務,大約住了二十來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紹興」。29日中午抵達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約29天。《故鄉》的故事情節便是根據這段生活經歷演繹而來。不過這只是觸發故事的一點,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卻是更為廣闊深邃的社會背景。
《故鄉》創作於1921年1月,最初發表於《新青年》雜志第九卷第一號,後來由作者編入小說集《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