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多媒體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多媒體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發布時間:2021-02-20 20:22:33

Ⅰ 如何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互動式閱讀教學

媒體課件是伴隨著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逐步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的,它以生動的表現形式、豐富的視覺效果改變著傳統課堂教學中枯燥的內容和抽象的概念,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策略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同時也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多媒體課件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出現,到90年代被廣泛引入課堂,經歷了由興起、盛行到沉寂的過程;一線教師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也從開始時的盲目使用,到後來的抵觸不用,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對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中的有效運用進行著深入地思考和實踐。
1 多媒體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運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程標准指出要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改變課堂傳統的教學結構模式,把現代教育技術,科學合理地運用於閱讀課堂教學中。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圖片、文字、聲音並茂的特點,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製作課件;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更多的知識以便提高學習的效率。
1.1 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自主探知的主動性
筆者在教學中緊扣課本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學生們探知的主動性。由於傳統教學留給學生的時間總是很少,課內的閱讀時間也有限,即使用華麗的語言來描繪,也無法表達完美的形象性。然而,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學內容不受時光限制、形象地傳輸保存和再現知識原型再現於課堂。如在《稱象》一課的教學中,是這樣藉助多媒體里突破教學難點的,《稱象》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使學生理解並說清楚曹沖稱象的方法和步驟。課本上利用了整整一大段來描述曹沖稱象的過程。先後順序和邏輯性很強、語言嚴密,學生很難讀懂。
如果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曹沖稱象的過程製作成一個Flash動畫片,同學們會眼前一亮,看到如此逼真生動的動畫片。教師通過語言講解引導學生觀察Flash動畫片的變化,畫面上栩栩如生的大象被趕到一艘大船上,船身慢慢開始下沉然後在船舷上畫了一條線,緊接著再把大象趕上岸,用石頭填滿稱重大象的船隻。這樣,石頭的重量就等於大象的重量。學生看了後非常興奮。下面由老師把他們分成小組合作,邊操作電腦,同時說出稱象的幾個步驟。學生在看完動畫片並親手操作電腦後,都能把稱象的過程生動、形象、具體、完整地表述出來。像這樣用逼真的畫面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一堂生動的語文閱讀課下來,學生表現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對學習充滿了積極性。學習效果也得到了傳統的閱讀課所望塵莫及的。
1.2 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
語文多媒體教學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多的問題,主要是大部分語文老師在欣賞和崇拜多媒體的同時,沒有正確的教學新思想來指導自己,將多媒體有效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且課件製作上有困難,造成教學不能得心應手,針對這些問題,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該次文獻調查研究,總結出解決多媒體教學應用中問題的根本對策,希望能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多媒體教學提供切實有效的策略。
2 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很多小學生懷著對多媒體教學方式好奇的心理,對多媒體課堂知識的呈現方式感到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讓學生很容易就產生課文代入感。由此可見,多媒體在教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在課文知識點的呈現以及語法的運用上可以很直觀的呈現出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在有代入感的環境中學習。
2.1 通過運用多媒體,化難為易,突破重點
教師運用現代化手段使教學內容不受時空限制,形象地傳輸、保存和再現知識原型,把間接的知識轉化為直接的知識,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教師為了突破重難點,利用維基白板製作課件,課件在HP互動式一體機上,用手指在屏幕上隨意的滑動,課件所呈現的內容隨課堂教學的節奏而變化,課件有極強的交互靈活性和可操作性。教師通過反復調用課件,把相關情節的場景或片段及時地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在情景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到人物描述的特徵。
2.2 巧妙地設計教學構思,切入多媒體課件銜接性
一個課件要有很好的銜接性,它不僅是指課件片段、場景以及內容本身要具有很好的直接銜接,同時也包括師生配合的銜接。換句話說,製作的課件要根據教學設計和具體需要留有跟老師相銜接的切入介面,以便老師能夠借題發揮,使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緊緊相扣,使學生把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從課件當中轉移到老師身上。
3 結語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帶給我們許多課堂教學的精彩,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平,只有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Ⅱ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多媒體是一種較為新穎的教學設備,但同時也是一種教學手段,由於多媒體能夠將聲音和畫面呈現在學生面前,使語文課堂層次更加豐富,因此,也有助於解決閱讀教學中的各種問題。下面將對多媒體的巧妙應用進行具體的說明。
1、應用多媒體創設教學環境
要使閱讀教學能夠在小學的任何一個學段都發揮出其對學生精神思想的教育作用,使閱讀教學目標中與學生情感發展相關的內容真實地表現出來,教師就必須重視對教學環境進行創設,使學生沉浸在閱讀材料的氛圍中,從情感共鳴方面去獲得與精神發展有關的內容。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完美地完成環境的創設。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教學中,要讓學生體會到西沙群島的物產豐富,景色優美,單靠教師的舉例和語詞分析是不明智的,這時候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一邊聽優美的朗讀聲,一邊看到逼真的畫面,身臨其境,彷彿就在西沙的海島上――各種好看的貝殼、奇特的樹木、空中飛翔的海鳥都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陶醉在美景之中。如此一來,生澀的形容詞、排比句成為了學生眼睛能夠看見的美妙景象,乾枯的課本以立體化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對語文閱讀的情感會發生徹底的改變,也更能夠對閱讀材料形成通感,進而拓寬了閱讀的教學目標,提高了語文閱讀的教學價值,
2、利用多媒體展現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但是,仍有一些閱讀內容是超出學生能夠表象、想像和理解范圍內的,這些教學內容是十分難以表達的,學生在此類閱讀學習中,也最難提起興趣。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將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以生動、形象的畫面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那麼,原本苦澀的閱讀內容就會變成受學生喜愛的樣子,甚至能夠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擴展想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望廬山瀑布》教學時,詩中有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其中「生」字用得非常好,但老師怎麼也讀不出味道來,學生也很難理解。在這個時候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投影牆上清晰地呈現這樣一幅動態圖像――在草木蔥蘢、危峰兀立的廬山香爐峰中,在太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正從山谷中寥寥升起,此景真是美不勝收!學生在動態的畫面之前,思維積極,很快領悟到「生」這個字的含義,不僅有上升的意思,還含有產生的意思;有些學生甚至直接發出感慨:古人用詞真是經典!
3、利用多媒體檢驗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
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但是有些理解能力並不通過題目或者作文表達出來,為了進一步開發並檢驗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狀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設備。例如,在教學《荷花》中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的時候,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讀句子並展開想像,先認識這句話是把荷葉比作「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再從「一個個」體會數量的「多」,從「碧綠」體會顏色的「美」,從「大圓盤」體會荷葉大而圓的形狀,然後從整個句子體會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贊美之情,感悟運用比喻手法能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形象、生動。在這樣的分析理解的基礎上,給出幾組不同的荷花圖,有單一的,有整體的。讓學生從這些圖畫中尋找到最符合自己理解的圖畫,這時候教師會發現,那些在試題和作文方面表現出比較弱的理解能力的學生,在圖畫選擇方面並不輸於那些理解能力強的學生。

Ⅲ 淺談如何讓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巧妙結合

當然最基本的還是利用ppt演示文章的重點內容多媒體教學是現在比較常見的教學輔助手段。也可以利用視頻、演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背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比較好的打到預期效果,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文章,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音樂等形式對閱讀文章進行啟發式閱讀

Ⅳ 如何利用多媒體提高小學語文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計算機技術與語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體化」逐步深入,現代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結合,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絢麗的前景。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大大延長了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互動與情感交流。 一、創設故事情境,將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元,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學習實際,創設語言環境,輔助多媒體,讓音節在語言環境中反復出現,使學生熟練掌握、鞏固、運用漢語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發揮漢語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ba的四聲時,筆者將多媒體穿插於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教師:「老師知道同學們有的喜歡唱歌、跳舞,有的喜歡畫畫,還有的喜歡彈琴,那小明喜歡什麼呢?」(課件出示喇叭畫面,接著出現音節ba.)以多種形式練讀。又說:「有一天,天氣特別好,小明出去玩,走到田邊,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小男孩拔蘿卜的畫面)以多種形式練讀ba。「小明繼續走啊走,走到射擊館,又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小女孩打靶的畫面)多種形式練讀ba。「小明看到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興,他要回去告訴爸爸。」(課件出示爸爸的畫面)一個由課件輔助的故事講完了,學生學得興趣盎然,ba的四聲也學會了。 在復習漢語拼音時,課件出示配樂故事畫面:星期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到野生動物園里參觀。來到動物園里,他們看見了大象、河馬、犀牛在河裡洗澡,老虎、獅子正在睡懶覺,梅花鹿、山羊、斑馬正在練習長跑,猴子在爬樹,長頸鹿、野雞、孔雀正在找食物吃。他們都想和你們交朋友,正准備作自本人介紹呢。(小動物身上都有相應的名字拼音卡片)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觀的畫面深深吸引了學生,有利於學生在枯燥的復習課上集中注意力。小動物身上的名字拼音卡片為讀准音節作好了鋪墊。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鬆自己,發揮創造力,有利於更好地學習。 二、創設畫面情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小學的課文大多故事性較強。在朗讀教學中,要盡量利用書中的語言拔動學生心靈的琴弦,運用多媒體展示課文內容的畫面,配上生動優美的音樂,並以講故事的語氣將課文范讀一遍,讓學生在整體上感知全文內容的同時,也對閱讀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一讀為快的慾望。 例如:在指導朗讀課文《回聲》的第一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展示回聲這個童話故事發生的背景,即第一自然段所描寫的景象。這時教師相機指導:半圓的橋洞和水裡的倒影連起來,像個大月亮,多美呀!看到這么美的景色高興嗎?大家讀的時候要放慢些,美一些,邊讀頭腦里邊浮現出屏慕上美麗的畫面。又如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出示兩個句子:(1)小青蛙問:「你是誰?你在哪兒?」(2)那隻看不見的小青蛙也在問:「你是誰?你在哪兒?」目的是讓學生區別出這兩個句子,哪句是小青蛙說的,哪句是小青蛙聽到的。接著用多媒體播放「原聲」和「回聲」的讀法,讓學生通過傾聽,用心去感受兩句話讀法的區別。讓學生在直觀感受內化後,把上面兩句話朗讀起來,通過同桌對讀的方法達到會讀,讀好的目的。 又如課文《王冕學畫》的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教師可先通過動畫演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時播放配樂朗誦,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大雨過後湖裡荷花的鮮活、美麗。把學生帶入迷人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朗讀欣賞,再單獨出示湖水、荷花、花瓣、荷葉的畫面,讓學生獨個欣賞、理解、朗讀、背誦。 二、創設游戲情境,有效地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主要表現在識字量大,字形復雜,容易混淆。學生學得索然無味且效率不高。如果將多媒體教學寓於識字教學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成長心理學》中曾指出:「學生生來具有內發的成長潛力,不需要教師的刻意指導。」在識字教學中,輔助多媒體教學有利於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識記生字。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孩子的一個小小的「發現」,都是通過他自己的細心觀察所獲得的,在孩子的心目中這些小「發現」要比發現沙漠里的「綠洲」還要可貴。作為教師,一定要珍視孩子的這些小「發現」,及時肯定學生的這種「發現」,充分維護他們的想像力,增強學生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小猴子下山》這一課的生字時,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非、棵、片、瓜、圓、回、可、空」讓學生先觀察,然後舉手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這時,馬上就有學生舉手了,說:「老師,我記住了『可』,就是小河的『河』去掉三點水,就成了『可』。」課件顯示:河——可,並且伴有動聽的音樂和贊美的聲音:「你真聰明!」又有一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一種方法記住『可』,就是『丁』和『口』組成『可』。」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舉手發言。 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通過實踐,筆者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記住漢字的音、形、義,製作一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復習題課件,寓教於樂。 如鞏固要求會認的字,可以通過「摘蘋果」的游戲完成。即學生讀正確了,蘋果就掉下來。教師就獎一個「小蘋果」給這位學生。而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可採取「小兔采蘑菇」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區別「園、原、圓」時,分別寫有「草圓、花原、園桌」的是毒蘑菇,而寫有「花園、草原、圓桌、果園」的為香蘑菇。然後把這些蘑菇混在一起,請學生幫小兔采蘑菇,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生字,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教學情境的設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一定的情境是激發小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重要方面。有關研究表明,語言的表達是與其心理素質及環境緊密聯系的。事實上,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說話聲音小,語音含混不清,表達困難,在課外則聲音大,樂於表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外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重要交際的自由天地,這種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而在傳統的課堂上,氣氛比較緊張,少數人會表現出羞澀,發言時大腦一片空白,難於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就要求本人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淡化課堂氣氛,強化生活氣息,使課堂教學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自由表達的氛圍。利用CAI課件就是創設情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本人會拼圖》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創設情境:教師:「小朋友們喜歡拼圖嗎?有位小朋友叫小明,可喜歡拼圖了。(出示CAI課件:明明拼圖)你們看,他用圓紙片拼成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出示CAI課件:圓紙片拼成的大熊貓、小白兔、小豬)。小朋友們,你們會用圓紙片拼成大熊貓、小白兔、小豬嗎?這節課,老師就讓你們先用圓紙片來拼圖,然後告訴其他小朋友,你用圓紙片拼成了什麼,你是怎麼拼成的。」接著利用CAI課件示範小白兔,並講述拼的過程。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動手拼圖。 又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找春天》時,可先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到郊外去親身感受春天的美景。課堂上,先用課件播放:清清的小河,剛發芽的柳樹,嫩綠的小草,各種各樣的野花以及燕子、小鳥,老師和同學們在放風箏組成的春天美景。配上動聽舒緩的音樂。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小組討論、集中匯報、教師總結等形式說說春天的特點。這樣做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引導學生自覺地、自主地投入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總之,把握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形象、有趣的教學環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Ⅳ 如何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基本環節,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
(一)、開發課程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語文教學中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布魯納也曾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乃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內部的興趣。"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感興趣才能真正調動出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由於多媒體的介入,為孩子們提供了生動的畫面,優美的配音,能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和新奇感,使他們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積極探究者。教師在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中,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恰當使用多媒體動畫效果,能馬上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閱讀教學開設一個良好的開端。如我在上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三冊《水鄉歌》這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揭題談話的:"同學們,我們的家鄉就是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里,你有沒有仔細欣賞過它呢?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細細地去欣賞水鄉迷人的景色。"然後多媒體把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人家以及在夕陽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一一顯示在屏幕上,在優美柔和的《太湖美》的樂曲聲,孩子們情不自禁地被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所吸引,一個個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屏幕,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精神異常振奮。動畫情境成功地創設了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既開啟了學生求知的大門,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二)、創新使用教材,設計體驗性活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的分析是無法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的。只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在教學中,創新合理地使用教材,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
多媒體技術能模擬模擬,化抽象為形象。它不僅能展示文字、圖片、圖象、聲音於一體,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的感官接受刺激,發展了思維能力,拓展了學生的空間概念,加深對事物的理解,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認識的難度,變難為易。如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三冊《動手試一試》一課中,"端"、"丟"、"漫"這三個動作用得非常准確,要指導學生好好理解。這三個動詞都是表示科學家做實驗的動作的詞,但有一定的連貫性,要讓二年級學生理解這三個動詞的連貫性,體會作者用詞准確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在上這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通過軟體的動畫演示,形象具體地展示了科學家做實驗的一連串的動作。孩子們都睜大了一雙雙好奇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畫面。動畫效果不僅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使他們對這三個動詞的區別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接著,設計一個「我是小小科學家」的體驗性活動,讓學生模仿科學家自己動手試一試,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加深印象,這時,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協調一致,充分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內涵。復述課文這個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創設愉悅情境,進行探究性學習。
語文教學應當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
"受人以魚不如授以漁"。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所傳授的知識,必竟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只要孩子們掌握了學習方法,他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到比在課堂上還要多的知識,而且這將使他們一生都受用不盡。傳統的教學模式過於注重教師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由於多媒體的介入,為學生的自學提供了更大的幫助和可能性。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准逼真的情境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戲,把學生帶入了寬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會學、願學和樂學。如我在上蘇教版語文課本第三冊《小鷹學飛》這篇課文時,在談話看動畫欣賞,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後,適時引導他們自學課文,提出了這些自學要求:1.讀准字音,讀通課文,理解詞義。2.劃出反映小鷹學飛態度的詞語。3.想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對於第一題讀准字音,理解詞義這一點,通過多媒體就能夠輕而易舉地做到。學生們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詞,就可以電擊滑鼠,打開資料庫,自己查閱,比起查字典來,節約了許多時間。這樣,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自學任務。至於第二題嘛,學生們眼睛看著屏幕顯示的畫面,耳朵聽著多媒體的介紹,再開動腦筋想一想,就不難把答案找出來並顯示在屏幕上了。第三題想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這一題比較難,但是只要積極思考,總能想得出一些的,如果實在想不出,那麼學生把它記下來,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聽課的時候就更有針對性了。這樣的課堂教學,由於有了多媒體技術的介入,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既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語感。
語文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在教學中,要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情感體驗,使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多媒體技術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了由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於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加速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因此感情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於採用了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生動具體的圖像,使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課文,也更容易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配以適當的音樂,讓學生能更投入地朗讀課文,朗讀就能取得更佳效果。如我在教第三冊《2008!北京!》這一課時,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申奧成功的錄象,再現了那晚天安門廣場人流如潮,歡聲雷動,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人們奔走相告,振臂歡呼,把學生帶入歡慶的氣氛中,讓學生身臨其境,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發,這時候再讓學生帶著喜悅,激動的感情朗讀,就收到了最佳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只要抓住教學契機,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現代信息技術給原本讓學生覺得單調的語文課,注入了一股甘泉,給語文課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人人參與學習了,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Ⅵ 如何讓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巧妙結合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引路
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而情景又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新課,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如:在《回聲》一課的教學中,上課伊始我先播放《山谷靜悄悄》,歌中唱到:「……山谷里靜悄悄,誰在把鼓敲?地質隊叔叔的小鐵錘,敲得山谷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在歌聲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後設疑:「同學們知道山谷為什麼會產生叮咚--叮咚,叮咚--叮咚的現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回聲方面的知識。」這樣,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這對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利用多媒體網路的豐富資源和綜合效應,創設集聲像、音效於一體的適宜情境易如反掌,學生如身臨其境,探究的興趣很快被激起,激活。如我在教《月光曲》這一課時,採用了音樂引入、激發興趣的方法。先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隨著音樂旋律的跳動,屏幕上出現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放完音樂,我趕緊問學生:「這首曲子好聽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好聽!」「是誰創作的呢?」「貝多芬。」曲子的旋律與剛才畫面上的內容有什麼聯系呢?作者貝多芬先生又是怎樣把它創作出來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這樣的情景和設問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進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上來,並且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重難點,對理解課文有不小的幫助。
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活動的直觀性都是很突出的,因此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創設課文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感性知識,是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形象性強,感染力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促使學生勤奮學習,進而發展其智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主動探索知識,大大激發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積極性。多媒體技術綜合運用,形聲色光,聲畫並茂,能有效地渲染氣氛,製造氣氛,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思想共鳴。
二、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形象。教學中,讓學生在視、聽、思中豐富感性知識,產生再造想像,入境動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動情地描繪,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升華。如教學《秦始皇兵馬俑》描寫兵馬俑神態的一段,我先引導學生通過反復品味,領悟作者把兵馬俑寫「活」的精妙之處,再讓學生有目的地欣賞各種兵馬俑的錄像,讓學生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並提醒學生注意那各種各樣的神態姿勢,看誰記得多。然後讓學生回憶畫面,發揮想像,用「有的……也許(可能、似乎)……」句式說說還有哪些神態(或姿態)的兵馬俑,這樣,學生通過感知、思索、描繪、再現,就會由衷地贊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聯系課文最後一段,使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得到升華。求異暢想,促進升華。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無疑為創設情景,陶冶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感情變化,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兒童詩《春姑娘》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童真的心,讓他們領悟春姑娘美麗.勤勞的品格以及勞動創造美這一深刻內涵,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導語」設計中,選用生機盎然的畫面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並以《春天在哪裡》這首兒童歌曲為主旋律,從而將學生迅速帶入一個富有動感的童話世界中,為進一步了解這首兒童詩的意蘊美打下基礎。所以藉助於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化和直觀的感性材料,這是傳統語文教學不能比擬的,這里既有和諧的圖案美,又有高雅的音樂美,動靜結合,加強了語文教學對學生美感的熏陶。
三、利用多媒體手段拓展探究空間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課堂中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為使課堂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延伸、升華,課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把語文課堂上沒有盡興的「節目」延伸到課外完成。一些來不及實施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放到課外,實施綜合性學習。在《大熊貓的故鄉》一課,作者是想通過文本來喚起大家對國寶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我設計了這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自主選擇:1.繼續利用網路查找大熊貓的信息,舉行「大熊貓知多少」的知識宣傳活動。2.寫一封保護大熊貓的倡議書。3.畫一幅展現大熊貓風採的圖畫。4.創作或填防寫大熊貓的歌曲。選擇其中的一項作業完成。結果,學生盡情地展示了自己的探究成果……這樣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間,放飛了學生的思想,展示了學生的個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Ⅶ 怎樣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指導

一、巧用多媒體課件導入,充分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學習,興趣更濃者,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師可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精心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課堂教學情境,從最佳的角度切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整堂課的教學埋下很好的鋪墊。比如《草原》是一篇文質兼美的課文,但學生對草原非常陌生,對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了解得就更少了。如何讓課堂上得生動有趣,激發起學生對草原的嚮往呢?我是這樣做的:上課開始,我首先讓學生自由談談對草原的印象,然後出示一幅草原風光圖,同時播放了跟草原相關的歌曲。圖畫、音樂以及師生生動的描述,一下子就把大家吸引住了,學生們都陶醉在美好的想像當中……這時,我充滿激情地問道:「草原這么美,你們想到草原去看看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道:「想!」學生已經完全被引入了課堂的情境當中,在無意中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學習。由此可見,運用多媒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能營造寬松愉悅的心理環境,激起學生的「興奮點」,誘發學習熱情,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體課件探究,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
學生的認知由於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離他們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重點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多媒體課件能夠化靜為動,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可感可視之物。藉助多媒體課件探究課文,能有效地架設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點、難點。如,《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文中提到的「地球又是一個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及人類給地球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行為在理解上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光靠課文文字的描述和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課上自然提不起興趣。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這時教師可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地球在宇宙中的運行情況、地球表面的分布情況以及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等通過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同時配上教師自我設計的解說。此時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經過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不僅弄懂了難理解的句子,還深刻了解到地球為人類所提供的活動范圍是很小的、地球上的資源是極其有限的這一事實,從而明白了人類只有好好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有計劃地開采、使用資源,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的道理。
三、巧用多媒體課件展現,能生動地進行語言訓練
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能力要靠扎扎實實的訓練,合理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使教學節奏加快,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從而使課堂容量加大;同時也能使訓練的形式靈活多樣,面向全體學生,提高訓練效果。比如寫字,針對學生的字寫得不規范、錯別字較多的情況,多媒體可用於加強字形教學與書寫指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典型的例字,引導學生觀察評析,並運用其動畫功能,讓不到位的筆畫延伸舒展,讓安頓不當的字的部件移動挪讓,讓比例失調的部位或縮或伸,直到符合規范。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代表性的錯別字,集體修改,並運用其動畫功能顯示這一修改過程,可以強化糾錯力度。一位教師在糾正錯字「澆」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功能,設計了用一根大棒去敲擊那多餘的一點,連擊三下,才終於將多餘的一點擊飛了。這不是一般的糾錯,它形象地顯示了錯別字的頑固性,並啟示學生,糾正錯別字要有決心、有信心。這一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無疑會使學生難以忘懷,其效果是對學生錯一罰十、罰百一類的懲罰性練習所無法比擬的。可見,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於書寫訓練,能使枯燥無味甚至是苦不堪言的機械重復抄練變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四、巧用多媒體課件強化,能高效促進語言積累
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在大量的積累中,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感,讓語文在積累中發揮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造的多種信息,變換形式反復作用於學生的感官,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從而將語文知識以及語言材料牢固地保持在頭腦中,進而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雪地里的小畫家》是一篇介紹不同動物腳印形狀的課文,怎樣讓一年級的小學生深入了解各種動物腳印的形狀,在生動的情境中學語文呢?我曾製作了非常形象的課件。首先,在初次接觸課文的時候演示課件,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初步的認識;在理解課文的時候,再次演示課件,讓學生對每一種腳印形狀有了深刻的感知;接著,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又演示課件,讓學生邊聽邊看邊讀,深入地體味課文所呈現出來的美;最後,再次演示課件,進行相關的遷移練習,促進了學生語感的培養和知識的積累。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能給課堂增添無限的樂趣,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語文,學得扎實,學得有趣,課堂教學也因此富有感染力。這樣的課堂學生能不喜歡嗎?

Ⅷ 談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計算機技術與語文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體化」逐步深入,現代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結合,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絢麗的前景。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為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創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它能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變抽象為具體,大大延長了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互動與情感交流。 一、創設故事情境,將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字元,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趣為有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學習實際,創設語言環境,輔助多媒體,讓音節在語言環境中反復出現,使學生熟練掌握、鞏固、運用漢語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發揮漢語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ba的四聲時,筆者將多媒體穿插於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教師:「老師知道同學們有的喜歡唱歌、跳舞,有的喜歡畫畫,還有的喜歡彈琴,那小明喜歡什麼呢?」(課件出示喇叭畫面,接著出現音節ba.)以多種形式練讀。又說:「有一天,天氣特別好,小明出去玩,走到田邊,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小男孩拔蘿卜的畫面)以多種形式練讀ba。「小明繼續走啊走,走到射擊館,又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小女孩打靶的畫面)多種形式練讀ba。「小明看到這么多有趣的事情,真高興,他要回去告訴爸爸。」(課件出示爸爸的畫面)一個由課件輔助的故事講完了,學生學得興趣盎然,ba的四聲也學會了。 在復習漢語拼音時,課件出示配樂故事畫面:星期天,老師帶著小朋友到野生動物園里參觀。來到動物園里,他們看見了大象、河馬、犀牛在河裡洗澡,老虎、獅子正在睡懶覺,梅花鹿、山羊、斑馬正在練習長跑,猴子在爬樹,長頸鹿、野雞、孔雀正在找食物吃。他們都想和你們交朋友,正准備作自本人介紹呢。(小動物身上都有相應的名字拼音卡片)生動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觀的畫面深深吸引了學生,有利於學生在枯燥的復習課上集中注意力。小動物身上的名字拼音卡片為讀准音節作好了鋪墊。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放鬆自己,發揮創造力,有利於更好地學習。 二、創設畫面情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小學的課文大多故事性較強。在朗讀教學中,要盡量利用書中的語言拔動學生心靈的琴弦,運用多媒體展示課文內容的畫面,配上生動優美的音樂,並以講故事的語氣將課文范讀一遍,讓學生在整體上感知全文內容的同時,也對閱讀課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一讀為快的慾望。 例如:在指導朗讀課文《回聲》的第一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展示回聲這個童話故事發生的背景,即第一自然段所描寫的景象。這時教師相機指導:半圓的橋洞和水裡的倒影連起來,像個大月亮,多美呀!看到這么美的景色高興嗎?大家讀的時候要放慢些,美一些,邊讀頭腦里邊浮現出屏慕上美麗的畫面。又如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先出示兩個句子:(1)小青蛙問:「你是誰?你在哪兒?」(2)那隻看不見的小青蛙也在問:「你是誰?你在哪兒?」目的是讓學生區別出這兩個句子,哪句是小青蛙說的,哪句是小青蛙聽到的。接著用多媒體播放「原聲」和「回聲」的讀法,讓學生通過傾聽,用心去感受兩句話讀法的區別。讓學生在直觀感受內化後,把上面兩句話朗讀起來,通過同桌對讀的方法達到會讀,讀好的目的。 又如課文《王冕學畫》的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教師可先通過動畫演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時播放配樂朗誦,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大雨過後湖裡荷花的鮮活、美麗。把學生帶入迷人的情境之中,引導學生朗讀欣賞,再單獨出示湖水、荷花、花瓣、荷葉的畫面,讓學生獨個欣賞、理解、朗讀、背誦。 二、創設游戲情境,有效地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主要表現在識字量大,字形復雜,容易混淆。學生學得索然無味且效率不高。如果將多媒體教學寓於識字教學中,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心理學家馬斯洛在《成長心理學》中曾指出:「學生生來具有內發的成長潛力,不需要教師的刻意指導。」在識字教學中,輔助多媒體教學有利於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識記生字。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孩子的一個小小的「發現」,都是通過他自己的細心觀察所獲得的,在孩子的心目中這些小「發現」要比發現沙漠里的「綠洲」還要可貴。作為教師,一定要珍視孩子的這些小「發現」,及時肯定學生的這種「發現」,充分維護他們的想像力,增強學生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小猴子下山》這一課的生字時,先在大屏幕上出示「非、棵、片、瓜、圓、回、可、空」讓學生先觀察,然後舉手說說你記住了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這時,馬上就有學生舉手了,說:「老師,我記住了『可』,就是小河的『河』去掉三點水,就成了『可』。」課件顯示:河——可,並且伴有動聽的音樂和贊美的聲音:「你真聰明!」又有一個學生馬上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一種方法記住『可』,就是『丁』和『口』組成『可』。」學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舉手發言。 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通過實踐,筆者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記住漢字的音、形、義,製作一些形式新穎,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復習題課件,寓教於樂。 如鞏固要求會認的字,可以通過「摘蘋果」的游戲完成。即學生讀正確了,蘋果就掉下來。教師就獎一個「小蘋果」給這位學生。而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字可採取「小兔采蘑菇」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區別「園、原、圓」時,分別寫有「草圓、花原、園桌」的是毒蘑菇,而寫有「花園、草原、圓桌、果園」的為香蘑菇。然後把這些蘑菇混在一起,請學生幫小兔采蘑菇,學生學得興趣盎然,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生字,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在教學中,教學情境的設置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口語交際的教學中,一定的情境是激發小學生口語交際興趣的重要方面。有關研究表明,語言的表達是與其心理素質及環境緊密聯系的。事實上,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說話聲音小,語音含混不清,表達困難,在課外則聲音大,樂於表達。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課外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為學生的口語交際提供重要交際的自由天地,這種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而在傳統的課堂上,氣氛比較緊張,少數人會表現出羞澀,發言時大腦一片空白,難於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就要求本人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淡化課堂氣氛,強化生活氣息,使課堂教學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自由表達的氛圍。利用CAI課件就是創設情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本人會拼圖》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創設情境:教師:「小朋友們喜歡拼圖嗎?有位小朋友叫小明,可喜歡拼圖了。(出示CAI課件:明明拼圖)你們看,他用圓紙片拼成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出示CAI課件:圓紙片拼成的大熊貓、小白兔、小豬)。小朋友們,你們會用圓紙片拼成大熊貓、小白兔、小豬嗎?這節課,老師就讓你們先用圓紙片來拼圖,然後告訴其他小朋友,你用圓紙片拼成了什麼,你是怎麼拼成的。」接著利用CAI課件示範小白兔,並講述拼的過程。學生在悠揚的音樂聲中動手拼圖。 又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找春天》時,可先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到郊外去親身感受春天的美景。課堂上,先用課件播放:清清的小河,剛發芽的柳樹,嫩綠的小草,各種各樣的野花以及燕子、小鳥,老師和同學們在放風箏組成的春天美景。配上動聽舒緩的音樂。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小組討論、集中匯報、教師總結等形式說說春天的特點。這樣做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引導學生自覺地、自主地投入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總之,把握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形象、有趣的教學環境,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閱讀全文

與多媒體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