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登山ppt

小學語文登山ppt

發布時間:2021-02-20 13:22:07

1.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閱讀訓練80篇登山人。知難而退是什麼意思

知道事情困難就退縮

2. 小學 五年級 登山

[登山]登山正文來:
\x05 源暑假期間,爸爸帶我去爬山,登山.
我們來到山下,從山下往上看,我不禁打了個冷顫,山又高又陡,一眼望不到頂,我想我肯定爬不到山頂.這時,我看見一位老爺爺,手拄著拐杖,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他也是來爬山的.老爺爺都這樣,我也不落後.最後,我終於鼓起勇氣,和爸爸向山頂進軍了.快到山腰的時候,我又熱又累,不想再向上爬了.可就在這時,我又一次看見了那位老人,只見老爺爺雙手拄著拐杖艱難地走著,額頭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正往下淌著……看到這里,我覺得自己真沒用,連個老人家都不如.於是,我上前扶住老爺爺的手,對他說:「老爺爺,我扶您上山吧,小學五年級作文《登山》.」老爺爺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啊!」爸爸聽後,會心地笑了.於是,我們又開始爬山了.大約花了一個小時,我們到了山頂.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坐在石頭上休息.這時,我問老爺爺為什麼這么大年紀還爬山,老爺爺笑著說:「雖然累了點,可是既能鍛煉身體和意志,又可以在山頂上看風景,還能呼吸新鮮空氣,何樂而不為呢?」
聽著老爺爺的話,感受著陣陣拂面的涼風,我決定以後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底,絕不半途而廢,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3. 小學語文登山離三隻有三尺三,你相信么,為什麼

這是誇張的修辭,突出山的高和人登頂的驚喜與豪情,無關信不信。

4. 求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課文,是描述游泰山的過程,中間有在泰山中間休息一夜的描述。謝謝!

《挑山工》
在泰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時候,他們一隻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隻胳膊垂著,伴隨著步子有節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體平衡。他們的路線是摺尺形的--先從台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台階,就到了台的右側;便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他們這樣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台階上,還可以省些力氣。擔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上直下,膝頭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線曲折,就會使路線加長。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並不比遊人慢,你輕快地從他們身邊越過,以為把他們甩在後邊很遠了。你在什麼地方飽覽壯麗的山色,或者在道邊誦讀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題句,或者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洗腳,他們就會不聲不響地從你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你的前頭去了。等你發現,你會大吃一驚,以為他們是像仙人那樣騰雲駕霧趕上來的。

有一次,我同幾個畫友去泰山寫生,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在山下買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個挑山工,矮個子,臉兒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大約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中間露出鮮紅的背心。他扁擔一頭拴著幾張木凳子,另一頭捆著五六個青皮西瓜。我們很快就越過了他。到了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我們累了,舒開身子躺在一塊被山風吹得乾乾凈凈的大石頭上歇歇腳。我們發現那個挑山工就坐在對面的草茵上抽煙。隨後,我們跟他差不多同時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後邊了,直到看不見他。我們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見在那株姿態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兒的正是他,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很驚異,走過去跟他攀談起來,這個山民倒不拘束,挺愛說話。他告訴我,他家住在山腳下,天天挑貨上山,幹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個來回。他說:「你看我個子小嗎?干挑山工的,給扁擔壓得長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幹不了這種活兒,走起路晃悠!」他濃眉一抬,裂開嘴笑了,露出潔白的牙齒。山民們喝泉水,牙齒都很白。

談話更隨便些了,我把心中那個不解之謎說了出來:「我看你們走得很慢,怎麼反而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去了呢?你們有什麼近道嗎?」

他聽了,黑生生的臉上顯出一絲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說:「我們哪裡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麼隨便,高興怎麼就怎麼。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你看,是不是這個理?」

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我還沒來得及細細體味,他就擔起挑兒起程了。在前邊的山道上,我們又幾次超過了他;但是總在我們留連山色的時候,他又悄悄地超過了我們。在極頂的小賣部門前,我們又碰見了他,他已經在那裡交貨了。他憨厚地對我們點頭一笑,好像在說;「瞧,我可又跑到你們前頭來了!」

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多年來不曾換掉,因為我需要它。

5. 小學 看圖 去登山

有一天早上,孫燕去找她的好朋友林文登山,她說:今天天氣可真好,我們專去登山吧。林文說屬:好的,那我們先帶上工具吧,帶上頭盔、手套和喝水的水壺,背上個裝食品的小包包。
兩個好朋友就出發了。她們約定這次登山要進行比賽,大家都要加油爬上山頂。孫燕比林文先登上了山頂,她高興地笑了,但是她知道不能驕傲,不然下次林文就會追上自已的。可是林文呢,他只登到了半山腰,但是他知道自已比賽雖然輸了,但是不能泄氣,要繼續努力往上爬。
最後,他們都爬上了山頂,在山頂上高興地做起了游戲。

6. 小學一年級登山題怎麼做

近段時間以來,我在網上某著名社區發表的文章《呼籲,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這篇文章應該撤掉》(附後)通過《東方早報》吳松先生的報道《網民建議撤掉〈登山〉引發爭論》而在社會上引起了爭議。我非常感謝吳先生的勞動和社會各界對此事件的關注。但是,由於本人當時寫的較為簡單,用詞有點模糊,造成了吳先生和很多朋友的誤解。在此我做如下解釋、補充:
對照我的原文和吳先生的報道:
在該報道的第一段有這樣的基調:該文作者珩之戀在表弟的小學課本里看到了《登山》一文,文中列寧從峭壁上行走的插圖令他感到「膽戰心驚」。他認為這篇文章會造成孩子盲目模仿,因此不適合孩子學習,建議將其從課本中撤掉。
這段話造成了大家的誤解。從我的原文可以看出,我並不是因為害怕孩子模仿登山而反對這篇文章。我說感到膽戰心驚是因為這幅圖片讓我認識到這是一種極大的冒險,危險的感覺才讓我膽戰心驚。但這不是我的寫作本意,雖然我寫的確實不太明朗,但是通過下文是可以看出的,我說:
我們的孩子在自身處於弱勢的時候,最大的道義是保護自己.面對危險,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孩子需要理性的勇敢,而不是盲目地冒險.登山是一項危險性很大的冒險活動,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為了鍛煉孩子的勇氣,不應該採取危險性很大的活動.雖然這篇文章不是教孩子們去登山,去冒險,但是孩子們的模仿心裡很重,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受到某種思想的趨勢,難免做出不能算錯但卻缺乏理性的舉動,給自己,家人帶來莫大的傷痛.
對生命的珍惜,是文明社會的要求.我們要告訴這些孩子:有的困難你是戰勝不了的.
我們不必苛求孩子們的這種勇敢.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保護好你自己,並不是一種懦弱.
通過這段我引出了這樣的中心:
1.我們要教育孩子分清什麼是勇敢,什麼是冒險。什麼是理性的勇敢,什麼是蠻干。要學會處理個人安全和社會利益的關系。我在一報紙網路版上還看到這樣一個消息。銀行失火搶救演習,他們認為員工保命最重要。還聽到一些國外的規定:在英國消防警鈴和消防通道旁都貼著這樣的警告:如果發生火災,請迅速離開這棟建築,離開之後不要試圖回到這建築,不要試圖救火或叫別人和你一起試圖救火。如果一個沒有經過救火訓練的人試圖救火,只會給消防員帶來負擔,可能還白白搭上一條命。當我們的孩子還處於弱勢時,讓他們去做與自身能力相去甚遠的事情,我們是不是在謀殺我們的孩子。我們要教孩子們拒絕毫無意義的冒險。我說,鍛煉孩子可以採取更安全,更有效的方式.一位網友在看過原文的圖片後感嘆道:倒吸一口冷氣!我是在三年前看到這篇文章的,當時的感覺相當復雜,但是第一感覺是,這是用勇敢一詞所能解釋的嗎?由於條件局限,那時還是高中生,沒有找到可以發表自己觀點的渠道。但我對此耿耿於懷,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可謂一氣呵成。不過由於擔心網管刪帖,加上自己寫作水平局限,寫的較隱晦,條理略欠妥當,所以造成了很多朋友的誤解,覺得我是因為擔心小孩子模仿登山所以反對這篇課文。不過也能這樣理解,因為這也是冒險的一種形式。我現在常想: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區分什麼是冒險,什麼是勇敢,他們會相信我們的教育者嗎?如果他們長大後再回想這篇文章,重新認識,是不是覺得受到了欺騙,教育要讓受教育者終身受用。我們往往誇大精神的作用,我們目前的社會是缺乏一種精神,但是整天喊口號,卻無實際行動有什麼用呢?我看過一篇報道,說在日本,有些學校為了鍛煉孩子的意志,冬天就讓小孩穿涼鞋上課,我說我雙手贊成。很多朋友說撤掉這篇文章,你是不是想讓我們的未來成為溫室花朵,但是我們為什麼就不問一下,我們用什麼實際行動來鍛煉我們的孩子了。日本的教育是從一些小事做起,他們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們總是談英雄,但是卻毫無行動。孩子們其實很難理解英雄,但是他們卻能感受到什麼是苦,什麼才是他們真正有效的磨練。但是即使我們要把我們的孩子培育成溫室花朵,我也要告訴我們的孩子:拒絕毫無意義的冒險!
2.很多朋友按我的邏輯推理,說我們的小孩馬路都不要過了,萬一碰上個敢闖紅燈的司機,小命就沒了。我說過馬路即使算做有危險,那也是外在因素,如果真的找內在因素,除非自己非要往汽車上撞,看一下這種感覺怎麼樣。這才和列寧的舉動類似。類推以下,很多例子都被我反駁了。
3.在《宋史》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章惇與蘇東坡同游南山,走到仙游潭,見仙游潭下臨萬仞絕壁,壁上有一塊很短的橫木,章惇請東坡到壁上題字作記。東坡俯身望一望潭下,煙霧氤氯,深不見底,當即搖頭,連說不敢。章惇卻從容走到潭邊,吊下繩索攀著樹,提起衣服就爬下去了,用毛筆在壁上大書:「蘇軾、章惇來。」然後攀樹緣索,回到潭邊,面不改色,神采依然。這個故事和列寧登山很相似,但是我們並沒有覺得蘇軾是一個膽小鬼。有人說我是在醜化導師,我說我的政治理論素質是我的政治課老師所認可的。我崇拜毛主席,周總理,但我不膜拜。任何人都有缺點,列寧登山是個人的事情,為什麼我們要拔高它的精神意義呢。當北大山鷹社社員遇難時,就有一種聲音:他們是為自己喜愛的運動而獻身,我們沒有必要來貶低或者贊揚他們。
4.有幾個網友發表的帖子值得一讀,也代表了我的觀點:
A我覺得達家討論的太深入了, 如果說文章對小學生根本沒什麼影響,只是當做任務背一背就算了,所以就不用刪. 那麼我認為還是刪了吧! 但我認為這樣的文章不是不可以拿出來當教材,而是應該爭對初中生吧!小學生不能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如果他很佩服文章的主人翁, 就會把他當作偶像來崇拜,學習... 我曾聽說過有幾個小孩,在看了包青天後模訪其中的狗頭軋賜候\\\", 造成悲劇.一個人一生中有很多磨練意志的機會, 童年應該是最無憂無慮,最天真無邪的年代.對於小學生來講,確實有點驚心動魄!在他們過小的心靈里留下了\\\"生活堅辛\\\"的影子.而且要他們學習列寧老前輩,還不如多教他們要自己洗自己的小手帕,遇到同學需要幫助時,要頂力相助等.... 這些小學生可以把學習的東西帶到日常生活中,真正的做到\\\"學習\\\"..... 另外,我認為現在的教材真的應該要改革了,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心懷大志, 而抱怨機遇不來.而且現在的人與人之間太缺少人情味了, 真的應該從小學生開始,多編一些充滿愛心的文章出來, 不要讓我們人類成了機器的世界.我說的有點遠了.總之,我支持樓主,刪!
B很慶幸餘生也早,未曾讀過這篇文章。但我讀了之後的的確確是心驚肉跳了-----我兒子正在上小學且模仿能力極強,特別是看了插圖之後這種想法更強。不管教材編者的主旨如何如何好,但客觀上卻表達了如下信息:
1、堅強的品質和意志可以用冒險和激進的方式形成。難道說偉大的列寧之堅強毅志和品質就是用這種無任何必要的以生命為代價的冒險去培養出來的嗎?好像列寧不是一個盲目的冒險主義者!
2、只要不怕死就是勇敢,勇敢就是不怕死!難道說勇敢真的等於不怕死嗎?這個問題對於每一個頭腦還正常的成人來說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可對於小學生來說這種表達於課本的信息孩子們就會信以為真了。
3、生命是不值珍惜的無足輕重的東西。孩子們可以為一次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無關氣節大義的任何一件小事去舍棄生命。這難道不與現代文明社會關愛生命的要求相悖嗎?
文章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盡管大多數孩子不會去作同樣的冒險登山運動,但文章所表達的內涵在負面的影響上確實已大於正面的引導期望;你能說孩子們不會在這種無謂的冒險精神引導下去干別的傻事而為之付出沉重代價嗎!再有這樣的誘導教育出來的學生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大腦溫度在四十度以上才怪!我可不希望我的孩子被培養成這樣!教育孩子培養優秀品質的事例、文章很多,誠如那位死為自已維護面子、不顧別人孩子的編書的他媽的「學者教授」所言這篇有爭議的文章可撤可不撤,為什麼不換個沒有爭議的文章來教育孩子呢!難道說你那學者教授的面子真比下一代的未來值錢么?我是一個正上小學的孩子的家長,同時我也是一個中學教師,無論是從家長的角度還是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出發,這篇有爭議的文章還是撤了
C.我已經幾次教過這篇課文,曾記得有一次問:列寧回來為什麼還要走這條危險的小路?一生答:找死唄!於是我組織同學們討論:去的時候為了看日出,可以走這條危險的小路,否則就看不到美麗的日出,那麼回來呢?還有必要再走那條危險的小路嗎?完全可以不走!但列寧所處的時代、環境不一樣,他必須事事處處時時鍛煉自己的勇氣,否則,關鍵的時候就容易被嚇倒。假如老師帶著你們秋遊,寧願不看日出,也絕對不會讓你們去冒險,因為,在和平年代,生命最珍貴。但,年代不是永遠都和平,在不和平的年代,一個人把生命看待越重要,生命就越沒有價值。
這就是老教材新教法,一樣的教材在不同的時代會被賦予不同的內涵。
5.我在網上看到的評論中,家長在讀懂我的意思後,就很贊成。有的網友在反駁我時說,那革命烈士的鮮血算是白流了,我回答說:我說生命是最重要的,很多網友嗤之以鼻.不可否任,在戰爭年代,生命都是第二位的.但是這不是文明社會.即使我們的先烈們也希望我們現代的人能夠好好生活,能夠有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這是他們革命的目的.他們生活的不是文明社會,他們沒有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我們是.感謝我們的英雄,他們推動了時代的進步,讓我們逐漸認識到生命的可貴.所以不要再拿我們的英雄說話,你們誤解了他們革命的目的.如果他們知道我們現代人這樣的折騰,還有這樣的認識,他們難冥於九泉。有個網友說,現在很多小孩看早期的革命片,把它當做武打片來看。我不知道這是對我們英雄的熱愛,還是對英雄的褻瀆。我們現在用另一種觀點看待賴寧,不是對英雄的貶低,而是社會更讓我們有能力,也可以說是財力來認識生命,我們說財產是不重要的,因為我們認識到,人民的生命才是我們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在和平環境下,我們提倡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來英勇,但是在你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首先要保住生命。更何況我們的孩子。還有人教社的那位教授的話聽來耐人尋味,既然選編的課文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那麼我們是否更應該選一些能夠震撼人心,具有良好效果的文章呢。
此外,關於我們的教材,我有幾句話想說:
1.選編教材,對其中的英雄人物要注意時代性。我們很多人常以「忘本」來駁斥教材改革,但是我們的時代在高度、高速進步,人們的認識更要前進。我們承認歷史教科書中的一個觀點,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具有時代局限性。卻很難認識到,我們就在歷史長河中,我們就是未來的歷史。我們要改革,就是要盡可能的降低由於時代局限性而造成的無謂彎路。一個人再偉大,他都有自己的時代。所以,我們不要否定我們自己。在經濟學中,雷鋒是「非理性經濟人」,我們並沒有全盤否定雷鋒,就比如我們不能否定岳飛是我們的民族英雄一樣。他們是整個民族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站在歷史的台階上認識他們。當然,我們就更要站在現實世界中發展自己。
2.教材改革的方向:要多以人文關懷,培養孩子的愛心,並加以邏輯教育;陶冶情操,但注意文學性。最近幾年來,我常常聽到,見到青少年犯罪,甚至很多殺人犯。我們常在譴責社會的不好現象的影響,但是卻從來不對我們的教科書進行反思。我不知道,當我們的教科書都如此輕薄生命,甚至還要冠以勇敢精神,那麼我們還有什麼人文關懷可談。小孩子的辨別能力很差,我們都有小孩的經歷。當小朋友之間鬧矛盾,不參與打架就是膽小鬼。特別是逞膽大的時候,更是讓人不敢回首。我在原文的附文《我的故事》中有如下描述: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小的時候。我們村旁邊有一座引水渠,鎮上工廠的廢水通過它排出去。其中一段用石頭砌成,建的有二層樓那麼高。由於常年不用,我們常在裡面穿梭,居高臨下的感覺很舒服,因為我們鎮上最高的樓只有兩層,而我們很少有機會「享受」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所以我們通常一群一群的在裡面撒野。
一次,有膽大的就提議沿著石壁走一走,看誰走得遠。而渠的兩壁各只有10厘米寬。大家可以想一下那種場面你是否能平靜的看下去。如果你說是,那就別把我的這個故事讀完。
我們很多人那時的年齡已有12歲。懂的東西也不少了吧。但是卻敢作如此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決定。當時就有人反對,瞬間就被那群膽大的人譏諷。我沒有學過這篇課文,所以也沒有人舉這位偉人的例子。但是那時喊得最響亮的口號是:害怕不是紅軍(雖然我們本就不是紅軍)。如果你覺得這群孩子不可能有這么單純,我是在編故事,你不必看下去。
於是很多人妥協了。
當有一個人落下去的時候,驚叫聲使另一個孩子嚇得腳跟打颼也落了下去。幸好下面是麥田,沒有太大的痛苦,僅僅是把腰弄錯位了。他們是被人抬回去的。
我不知道哪些兒時的夥伴做沒做過有這種場景的噩夢。但是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眩暈,極度的眩暈。然後我就希望這篇文章能過撤掉,或者那座水渠趕快消失。我不希望他們的夢中也有這樣的噩夢。
我並不是希望他們懦弱,而是我們不需要這種堅強,這種勇敢。如果我們想磨練孩子們的這種意志,有更好的方法,至少是更安全的方法。我聽說日本為了鍛煉小孩戰勝困難的意志。冬天上學不準他們穿棉鞋。這個,我雙手贊成,我希望有一天我為人父時,我小孩能夠受到這種磨練。因為這不是冒險。也許我沒有讓小孩卓越的能力,但是我要讓他安全。我聽一位老革命描述自己打仗時的感受:那時誰還顧那麼多,你不殺死他們難道白白送死。什麼勇敢,什麼意志。都是逼出來的。
請給我找一個讓孩子冒險的理由!!!
我們的悠久文化中,很多名篇讀來都相當教育人,我現在常嘆自己小時侯為什麼就不多讀點呢。我接受文學的啟蒙教育相當晚,那時最大的原因是買不起課外書。我記憶猶新的,對我影響較大的有三首詩,一個是樂府《長歌行》,一個是孟郊的《遊子吟》還有一個是崔護的《題都城南庄》。第一個教會我了珍惜光陰,第二篇讓我更加愛自己的母親和親人,第三篇讓我知道珍惜愛情,友情。就這么點文字,就能對人產生如此大作用,那麼我們的教科書為什麼就不多選這樣的題材呢。我在此還要說一點,教材在選編古代的名篇時,還要注意時代的進步已經使我們的孩子很難理解一些讓我們曾經深深感動的文章了。就比如《遊子吟》。我曾經接了一份家教,小女孩很調皮,由於家境非常好,大人都是溺愛慣的,有些對父母的舉動還不禮貌。於是我在與她接觸的前幾天就拿出了《遊子吟》,學完這首詩談感想,她說老師,我從沒見過我媽媽給我縫過衣服啊。我很尷尬,卻又舉不出能夠表現她母親因為愛她而辛苦的例子,家裡經營一個不小的公司,飯也是保姆做。我給她做一個小時家教報酬是12元,她媽媽給她買的去廣州的機票就近千元。這樣一比較,小孩還怎麼覺得父母很辛苦呢?我在上大學時,臨走時母親把要穿的衣服給我縫縫補補,直到現在想家時想起這些還是感動的眼裡潮濕。我們不是否定誰,或者某個名篇,而是我們要認識到教材如果要起到教育作用就必須從我們的時代特點出發。選名篇和注意時代性,兩者兼顧才會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我現在幾乎把小學的教科書忘完了,因為我幾乎在教材中沒有得到什麼終生受用的東西。我們的專家,是否應該一些過關於教科書的調查,就像價格聽證會一樣,看一看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怎樣看待我們的教材的,這代人需要什麼,缺少什麼,然後加以改進。如果教育者過於一相情願,教育又有什麼作用呢?我說加強邏輯教育,是覺得我們現代人的推理思路讓人擔憂,這一點從網友評論就可以看出來。所以我們的哲學家的作品,古代的和現代的,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都要在教科書中體現。
教師的引導方面。要教會學生全面的認識問題。不要對什麼東西都一棍子打死,我在揭露《登山》一文的缺點時,並沒有否定他的好的方面。我們的學生太需要這方面的教育了。只有有了這個能力,他們才不會對社會迷惑,他們才能理智的懷疑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認識問題。取精華,棄糟粕,不會盲從錯誤。
說實話,我這幾日感到煩悶的除了網友的誤解外。某門戶網站的兩篇報道很讓我難堪,一個題目是:網民建議小學課本撤《登山》「勇敢」精神遭批判;另一個:列寧的品質誤導孩子?小學課文《登山》惹爭議。
網路美麗又可怕!

附《呼籲,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這篇文章應該撤掉》原文:
這是五年制小學第七冊的一篇課文.本人是無意從讀小學的小表弟的課本中看到了這篇文章,讀後覺得這篇文章不適合為小孩子教育所用,特別是看到文章里列寧在萬丈深淵的峽谷中行走的插圖後,更是讓我膽戰心驚.原文如下:

登山

俄國十月革命前,列寧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隱居在一個叫普羅寧的小地方。
普羅寧四周都是巍峨的高山。一天早晨,列寧請波蘭革命者巴果茨基作向導,上山頂去看日出,但是出發晚了點兒。
「有沒有到山頂的近路呢?」列寧問巴果茨基。
「有是有。就是……」
「什麼?」
「路太窄,又太危險,要經過深淵邊上。」
「您走過這條小路嗎?」
「走過幾次……」
「我們就走那條小路吧!」
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小路跟前。路寬只能容一隻腳,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深淵。
「您看看,是這樣的路。」巴果茨基說,「您不能從這兒過。
」「那麼您呢?您能過去嗎?」列寧問。
「當然能。不信,我走給您看看。」
巴果茨基背貼著峭壁,扭轉了頭,不去看深淵,用碎小的步子在狹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動。
走過了最險的地方,巴果茨基輕輕地舒了口氣,才回過頭來看列寧。這一看,嚇得他險些掉進深淵。
列寧跟在他後邊,就在最險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寧頭昏目眩了。
「往回走!」巴果茨基大聲喊。
列寧站立了幾秒鍾,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過了這段危險的小路。
他們登上山頂,一股柔和的陽光正好射穿黎明前的薄霧。遠處蔚藍色的湖水開始反射出耀眼的亮光。
山頂上的雪剎那間變成了粉紅色,樹叢和草地上的露珠兒也開始閃爍著光芒。好像有誰在指揮似的,鳥兒們放開歌喉,歡快地唱了起來。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他們開始往回走。
「回去不用著急了,」巴果茨基說,「我們不必走那條險路了。」
「可是我,」列寧說,「我打算仍舊走那條小路。」
「為什麼?」
「很願意解釋一下,但是必須在走過那條小路之後才行。」
於是,他們又來到靠近深淵的那條小路。
「這一次我先走。」列寧說完,就毅然決然地走了過去。
巴果茨基也順利地走了過來。列寧握著他的手,說:「感謝您陪伴我,這次野遊非常有趣。」
「現在請您告訴我吧,」巴果茨基說,「您為什麼還要走這條危險的小路?」
「就是因為我害怕它。」列寧說,「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咱們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課程說明中有這樣一段話: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懂得生活中有許多艱難和危險的事情,不應該迴避它們,應該挺身向前,戰勝它們,二是繼續練習體會句子里含著的意思。
這不僅讓我想起前段時間關於見義勇為的大討論和上海小學生文明手冊的修改.我們的孩子在自身處於弱勢的時候,最大的道義是保護自己.面對危險,生命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孩子需要理性的勇敢,而不是盲目地冒險.登山是一項危險性很大的冒險活動,不是每個人都能參與的,為了鍛煉孩子的勇氣,不應該採取危險性很大的活動.雖然這篇文章不是教孩子們去登山,去冒險,但是孩子們的模仿心裡很重,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受到某種思想的趨勢,難免做出不能算錯但卻缺乏理性的舉動,給自己,家人帶來莫大的傷痛.
對生命的珍惜,是文明社會的要求.我們要告訴這些孩子:有的困難你是戰勝不了的.
我們不必苛求孩子們的這種勇敢.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們,保護好你自己,並不是一種懦弱.
因此,這篇文章要撤!

7. 小學語文登泰山觀日出是一篇( )

登泰山觀日出是一篇(寫景散文 )
《登泰山觀日出》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泰山日出的綺麗風光.

8. 小學語文課本里的一個人挑一些東西上山的課文是什麼題目

《挑山工》
在泰山上,隨處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著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時候,他們一隻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隻胳膊垂著,伴隨著步子有節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體平衡。他們的路線是摺尺形的——先從台階的左側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級台階,就到了台的右側;便轉過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側再轉回來,每次轉身,扁擔換一次肩。他們這樣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掛在扁擔前頭的東西不碰在台階上,還可以省些力氣。擔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樣直上直下,膝頭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線曲折,就會使路線加長。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並不比遊人慢,你輕快地從他們身邊越過,以為把他們甩在後邊很遠了。你在什幺地方飽覽壯麗的山色,或者在道邊誦讀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題句,或者在喧鬧的溪流邊洗臉洗腳,他們就會不聲不響地從你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你的前頭去了。等你發現,你會大吃一驚,以為他們是像仙人那樣騰雲駕霧趕上來的。有一次,我同幾個畫友去泰山寫生,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在山下買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個挑山工,矮個子,臉兒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大約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中間露出鮮紅的背心。他扁擔一頭拴著幾張木凳子,另一頭捆著五六個青皮西瓜。我們很快就越過了他。到了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我們累了,舒開身子躺在一塊被山風吹得乾乾凈凈的大石頭上歇歇腳。我們發現那個挑山工就坐在對面的草茵上抽煙。隨後,我們跟他差不多同時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後邊了,直到看不見他。我們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見在那株姿態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兒的正是他,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很驚異,走過去跟他攀談起來,這個山民倒不拘束,挺愛說話。他告訴我,他家住在山腳下,天天挑貨上山,幹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個來回。他說:「你看我個子小嗎?干挑山工的,給扁擔壓得長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幹不了這種活兒,走起路晃悠!」他濃眉一抬,裂開嘴笑了,露出潔白的牙齒。山民們喝泉水,牙齒都很白。談話更隨便些了,我把心中那個不解之謎說了出來:「我看你們走得很慢,怎幺反而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去了呢?你們有什幺近道嗎?」他聽了,黑生生的臉上顯出一絲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說:「我們哪裡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幺隨便,高興怎幺就怎幺。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你看,是不是這個理?」我心悅誠服地點著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蘊著意味深長的哲理。我還沒來得及細細體搜索味,他就擔起挑兒起程了。在前邊的山道上,我們又幾次超過了他;但是總在我們留連山色的時候,他又悄悄地超過了我們。在極頂的小賣部門前,我們又碰見了他,他已經在那裡交貨了。他憨厚地對我們點頭一笑,好象在說;「瞧,我可又跑到你們前頭來了!」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多年來不曾換掉,因為我需要它。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登山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