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課,主要學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4. 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醜。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Ⅱ 小學語文課應該怎樣上
那就來分享一個慧讀慧寫原創的課堂管控法吧:
一、有序課控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小學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缺乏自我管束的能力,需要老師幫助。
怎樣進行有效的課控,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呢?
鄭老師提出了課堂8步管控法:
01
學生的課前准備
即學生上課前狀態的准備,每堂課要求學生提前幾分鍾來到教室,准備好要用的學習工具。
02
確定學生人數
班長點名,確保全班同學到課,遲到是很影響課堂紀律的。
[ 鄭老師認為:選舉班長,我們要學習西方國家的做法,不能只讓學習表現好的同學來做班長,也要給其他孩子一個機會。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衡量標准,只要有閃光點,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輪流做班長。]
03
上課前的課堂整理
老師帶領孩子進行一段簡短的閱讀,讓孩子靜下心來。
04
調動學生的上課情緒
針對上一環節的閱讀提幾個有意思的問題,調動學生情緒進入上課狀態。
05
上節課內容的簡單回顧
簡潔回顧上堂課內容,對寫得好的同學給予肯定,使學生受到鼓勵;
對於上節課中出現的問題,選擇一個典型進行仔細分析和糾錯,一課一得,糾錯不宜太多,反而把學生弄糊塗了。
06
有技術的教授新課
此點即第二個有序,將在「有序教學」細說;
07
隨堂寫作的布置
布置隨堂作文,讓學生理清思路,把自己的觀察和情感表達在紙上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孩子所學所得的直接表現;
寫作過程中,優秀的孩子寫得快些,老師需要引導優秀的孩子去幫助其他同學完成作文,比如幫助同桌找錯別字、找病句,培養孩子互幫互助的意識;
要注意不能讓先寫完的學生影響還沒寫好的學生的思路。
08
有序放學
寫完作文後,讓學生自己整理書包、桌椅,和老師道別,有序離開教室,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公共意識。
今天分享了鄭老師提出的課堂8步管控法以幫助老師更快更好的做學生作文教育。後續文章中,我們將繼續分享鄭老師提出的7步有序教學法,幫助老師更好的學習和進步。
本文課堂8步管控法為慧讀慧寫鄭琨老師原創,轉載分享請註明出處!
Ⅲ 小學第一節語文課怎麼上
呵呵...好可愛的老師啊...
抱歉我不是老師,但我一直是個好學生,呵呵。
不知道您是不是班主任,所以關於此的大部分東西就不說了。如果您是,我再給您說。
可以說第一節課的重點在3個方面:
1贏得學生對老師的好感;
2贏得學生對你所授科目的好感;
3給學生關於你所授科目的感性認識——呃,雖然是小學生。
關於1:要自信。雖然是小學生,也能看出來老師自信與否(呵呵...我不是故意讓您緊張滴)。而明顯的自信對小學生有巨大的號召力。
要和善。小學生對威嚴那類東西不感冒。哪個老師愛笑,她(他)就是好老師。讓自己保持微笑吧。畢竟面對那麼多可愛的孩子,想來不笑也難吧...
關於2:小學生看待知識的角度只有興趣,或者是喜歡任課老師。這里說第一點。努力讓您的課程有趣就好,畢竟第一節課往往都是概論,你可以搜集很多很多歷史上有趣的關於所授科目的資料。如果一節課都是在學生們的大笑聲中度過的,雖然很辛苦,但很成功啦。
ps:建議你有意識的抹淡科目的學術色彩,反而為它添上娛樂的氣息就好。用些色彩鮮艷的道具吧。
關於3:重點要少。畢竟是小學課程嘛。但這個重點應該讓他們終生難忘。這就看你的水平啦。
我覺得你是個好老師。現在中國小學的好老師太少了。祝福你!
Ⅳ 如何上好一節語文課小學
怎樣的一節課才算好課呢?我認為:
一節好課是將簡單發揮到極致的課。
一節好課是將教師的個性與自身特點盡情展示的課。
一節好課是平實中閃爍著亮點的課。
一節好課是學生經歷了真實的發展變化的課。
一節好課是動靜相宜,靜中生慧的課。
一節好課將教學為中心,課堂為中心,課本為中心的教學目標高度整和的課。
要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使學生健康成長?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我就從五個方面對此談談我的一些認識:
一、面對兒童,我們要深入淺出
盡管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可以非常深刻和獨特,但時刻不能忘記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他們有自己認識世界的方法。我們不能把成人的認識強加給孩子,或牽引他們向前。好的教學貴在深入淺出,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二、課堂閱讀要放鬆
首先正確深入的文本解讀是上好一堂課基礎和關鍵,只有在正確解讀文本的基礎上才有好的教學設計,才有好的教學實施。那麼如何正確深入的解讀文本呢?我國著名的美學家朱光潛說過這樣一句話:慢慢走,欣賞啊!他說人生是一道風景,我們要慢慢地欣賞,慢慢地品味,讀書更是一道風景,優秀作品值得我們慢慢走,欣賞啊!讓我們暫時忘卻教師的身份、教學的任務,以一個普通讀者的放鬆心態來欣賞作品,獲得自然的閱讀體驗和真實的審美直覺。這是一種非功利的閱讀,是一種以感性為主的閱讀。這種閱讀是文學作品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最能打動自己是什麼地方,產生第一感覺。一句話,就是我們在閱讀文本時是一種放鬆的心態閱讀。
三、課堂教學要務實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它強調教育要實實在在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品行和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所謂務實,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採用探究、體驗、交流等創新的教育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成為強大學習動力,以此提高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要善待每一個學生,營造融洽、平等、民主的教與學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把知識性、人文性、審美性巧妙地融合起來,給學生體驗真情實。
四、課堂上必須有情感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堂能感動人的課,感動學生,感動自己,感動聽課者。充滿情感的語文課,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使學生熱愛語文,喜歡語文,那麼,如何使語文課充滿激情呢?
1.要使學生在上課之初就要入情。
這 要求教師要准備一個好的導語,好的導語是一節課上好的前提,有了好的導語就為以後課程的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而使得學生在以後的課程中步步深入。例如:我在講授《長城》一課時,我先給同學們講授了有關長城的故事如:定城磚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學生聽完了,開始對學習這篇課文充滿了慾望。這也為上好這節課做好了准備。
2.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學生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的產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通過不同的手段向學生們展示課文中的形象,比如說可以通過音樂的形式,例如,我在授《觀潮》一課時,我通過播放聲音,讓學生有了形象的感受。就這樣讓學生去認識,去感受教材中寓寄情感的形象。兒童是通過形象去認識世界的,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的產生。所以教師在展示課文的意境,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現課文中的形象,以及其它多種形式。
3.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們「移情」
通過自己的感受來理解課文中蘊含的情。「移情」要通過讀來實現,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而「精讀」是必經之途,所謂「精讀」即是讀課文精彩片斷、詞句,讀出其神韻。學生在前階段的細讀中,往往顧及情節的發展變化,顧及不到語言較深的內涵,所以我們應該認識課文語言不僅是承載著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形象寄託作者的情感、意願,及至整個心靈。因此在精讀時,要引導學生更深地理解語言,從而使激起的情感深化,在學生動情之時,隨即導入課文中的傳神之筆。
在教學中教師適時地融入自己的某些情感,有時更能激發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情感溶化學生、用自己的心喚醒學生的心。
五、課堂中要關愛學生
1、愛的平等
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把精力放在成績好的同學身上,特別是公開課,為了追求良好的效果,忽視了對後進生、調皮鬼、不舉手學生的關心。其實,每個學生都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老師的關心和呵護是心靈中寶貴的陽光。不僅如此,後進生、調皮鬼更需要給予他們關愛。當他們被老師關愛後就會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
2、愛的巧妙
愛是無聲的語言,尤其是課堂上,我們老師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是表情達意的方式。學生有著敏銳的感覺力。只要我們在一些細節上給予修飾和強化,我們就能讓這些巧妙的「愛」發揮它們的作用
Ⅳ 小學語文課有哪些
有寫作,書法,朗讀,講課,演講,做練習
主要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小說,還有詩歌
Ⅵ 小學教師如何上好語文課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有這樣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是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於是我常常思索著這樣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語文課堂應該是情感的課堂,一位語文教師要善於撥動學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演奏出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難忘的樂章!
一、呈現充滿激情的課堂
一堂充滿激情的語文課,不僅學生聽著是享受,教師本身也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師的激情來自本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喜愛,還有對夢想的追求!學生在課堂上興趣盎然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三點:
1、立足文本,讀中感悟。
語文這門學科不像其它科目,它必須立足於教材。每一篇文章涵蓋的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可開挖的資源太多大多了。但語文課終究還是語文課,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能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因此語文具備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大特徵。怎樣來體現這兩大特徵呢?讀中感悟是一個好法子。以教學《鳥的天堂》為例,我首先讓學生先讀讀贊美大榕樹的段落,然後問:「你是如何體會到的?學生劃下自認為美的句子,並註上旁批。全班交流時,邊讀邊品:「卧」字好在哪兒?「近看」、「遠看」都寫出了榕樹的什麼?「不可計數」指什麼?…並在黑板上畫一畫,讓學生讀一讀,師生一齊分享點點滴滴的感受,體會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說品讀課文精彩片斷是一節課的精華所在,只有讀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讀出來,最終使教學資源—師、生、文本在對話中得以開發利用。
2、關注需要,善於激趣。
尊重學生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曾告誡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適時點撥,情感共振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雪趣》這篇課文通過對雪後操場上雪景和孩子們在雪地中盡情玩耍的描述,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思想感情。教學中,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把學生帶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內蘊中:「孩子們,當我們送走秋阿姨後,冬爺爺就會來臨了。你們喜歡冬天嘛?喜歡在雪中做什麼游戲呢?能講述一下你們快樂的往事嗎?」這樣作者、教師、學生「三情」共振,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此時對雪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得到升華,思想受到教育,「文」與「道」並行,相得益彰。
二、關注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以《問銀河》為例,我讓一部分學生對美麗神秘的銀河提出很多有趣的問題,讓另一部分同學扮演銀河來回答他們富有想像力的問題,並通過課前布置的查找銀河的資料來告訴孩子們真實的銀河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這種寬松融洽的氛圍內,通過游戲的方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學生與教材之間。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生與教材之間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語文情境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李吉林曾總結出這樣的情感推進的發展模式:在初讀課文,激發動機中入情;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在領悟課文語言的神韻中移情;在表情朗讀、語言訓練中抒情。學生與學生之間。由於情境的優化,學生與學生之間,友愛親密。他們在親、助、樂等人際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長補短,培養了團隊意識、合作精神、交往能力,這就為學習語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圍。
三、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像、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依據教材的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層次創設問題情境。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謂聯系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2 、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體會到下雪時的高興心情,理解了小畫家們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一門藝術。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播放音樂渲染情境,不僅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享受美感,也可以播放比較哀怨的音樂讓學生理解一些離他們較遠的一些英雄壯舉,比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就播放了哀樂,孩子們帶著悲痛的感情讀著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了他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選編的戲劇,可組織學生裝扮成劇中人,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4)改編課本劇。根據課文編寫劇本,然後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後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謂聯系生活展現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庫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如我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2 、運用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運用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一般知識性課文中涉及的物體,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實物一出示,兒童便豁然領悟。如我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
3、藉助圖畫再現情境
文與畫是相通的,因此,藉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把課文具體化、形象化,收到「一圖窮千言」的效果。在圖畫面前,學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從畫的顏色、明暗中不僅能迅速立體地感知課文內容,易於接受和理解涵養美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把圖畫變成語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繪圖的創造性。在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加以指點和啟發,以引導學生認識的方向性;同時還要有感情地講述,便於學生充分感受形象,進入情境。例如:我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中,通過生動的畫面,學生體會到下雪時的高興心情,理解了小畫家們的「作品」,很容易的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4、播放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的聯想和想像的一門藝術。音樂是作曲家心靈的傾訴,情感的流淌,所以音樂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如果能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教學就能真正實現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在這種聯覺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播放音樂渲染情境,不僅可以播放優美舒緩的音樂享受美感,也可以播放比較哀怨的音樂讓學生理解一些離他們較遠的一些英雄壯舉,比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就播放了哀樂,孩子們帶著悲痛的感情讀著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了他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扮演角色體會情境
為了使教學情境真切地再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如同演戲那樣扮演課文中的角色,讓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由於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把教材內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時還能很快地進行理解。扮演角色體會情境,有四種做法:(1)進入角色。讓學生帶著強烈地感情閱讀課文,體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讀。這樣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聽到教材中各種人物的不同聲音,雖未見其人,卻已聞其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課文中選編的戲劇,可組織學生裝扮成劇中人,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中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4)改編課本劇。根據課文編寫劇本,然後讓學生進行表演,同樣不失為語文教學的一種方法。
6、錘煉語言描繪情境
前面所說的五種方法,無論哪一種都必須依靠教學語言來實施,如果離開了教學語言,就不能創設教學情境,即使有了某種情境,也不能發揮教學作用,實現情境的價值,所以說教學語言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基礎。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則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作用。教師的本領歸根結底就在教學語言上,教學藝術最後也體現教學語言中。運用教學語言,從內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確美、簡潔美、理趣美;從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飾美、風格美、態勢美。
Ⅶ 小學語文怎麼上課好
語文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為愛學樂學。學生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課堂效率高。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復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學生去探索新的知識、挖掘新的潛能。而現代教育技術有刺激感官的作用,運用媒體,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實現多渠道信息的傳遞,加強學生對知識認知的透明度,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小學生天真、稚氣,好奇心強, 喜愛艷麗、動態的景物。在教學新知識時,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選用適當課件,配以教師得當的體態、語言,激發學習興趣。[2]
多讀多練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為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讀書能力差,這就無形地成為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希望家長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說訓練,並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導孩子預習新課,閱讀兒童著作,或背誦古詩文時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勤於練字
古人雲:「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我建議學生可以練習楷書,可以臨摹,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要給予扎實有恆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煉。這也是這學期的教學重點。
留心觀察
三年級教學就是教孩子如何寫好作文。的確,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重視它,正視它。其實寫好作文不難,但必須留心觀察,把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組織好語言,匯集成篇即可。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說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本學期我剛剛接班,對學生情況不是很了解,重點培養了學生的字詞及基礎知識。並將鼓勵他們每天或每隔一天寫一篇日記進行練筆。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就要多讀書,積累好詞佳句,拓展知識面,不斷充實自己,爭取有大的進步。希望學生在保證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多看課外書,在寫作文時就會語言優美.生動.妙語連珠,這些都是因為閱讀面廣,知識淵博。希望家長可以重視閱讀,假期中給您的孩子准備一倆本兒童讀物,讓他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平時也可把書帶進班內,放在圖書角里和同學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將受益終身。
培養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課前預習與課後復習的習慣。
2、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3、多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敢於表達自己想法、見解的習慣。
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7、課外閱讀的習慣。
考試技巧
我們在答卷時,盡量要保持卷面整潔,字跡工整會相應地得到一些印象分。看題一定要仔細,做完後盡量留時間檢查一遍,千萬不要馬虎!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子的起步階段,其知識基礎與行為習慣往往要影響學生的一生,培養學生相對獨立且又合作的思維方式與人格也就尤為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他們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家長必須幫助並指導孩子的學習,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語文學習注重平時的積累,要多讀多寫多記。其次,要抽時間多與老師交流。老師會幫助你一起發現你的不足之處,及時給一些適當的建議,以便自己更好的改正從而取得進步。
Ⅷ 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小學
1、首先必須熟來悉教材,建源議將教材未教授的部分通讀一遍。
2、選定課文內容後,就要深入熟悉課文,准確地說是熟悉課文的各個細節,真正做到准確把握細節。
3、理清課文條理,大致形成基本的教授框架。到這一步後,再參看教參或其他相關輔導教學的書、網路等。進一步理解課文,拓寬視野,補充知識。
4、備課。在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基礎上,完善教授框架,並提出符合對象特徵的問題、課堂練習及演說等環節。
5、製作PPT。PPT要盡量做到內容簡潔,流暢,符合教學對象特徵。既要吸引眼球,也要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
6、教師練習。課堂有嚴格的時間控制,一般是45分鍾,並力求完整。所以課下練習必不可少,教師應按照設置環節進行練習。建議對鏡子練習,這樣可以對自己的表情,手勢和動作適時修改。
Ⅸ 如何評價一節小學語文課
(一) 評教學目標與目標意識 1.教學目標要全面、具體、明確,符合語文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實際。 ①全面:指能從語文知識、能力、思維品質、思想品德和學習習慣等幾個方面確定教學目標。 ②具體、明確: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運用」這四個層次。能力、思維品質、思想情感目標有明確要求。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所確定的語文教學目標,能以語文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教材編寫意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重點、難點提出與處理得當,抓住關鍵,以簡馭繁。 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小學語文教材,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抓住教材特點和關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敢於對教材要求的教學內容及重點進行大膽的濃縮,不面面俱到,將知識歸納、分類整理。區分出哪些知識是本課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識是本課學習中要用到的,有助於知識的理解,但以後還要作為重點內容學習的;哪些知識是相關的。然後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從而突出重點內容。 (二)評教學程序與主體意識 3.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的編排組合,以及內容的銜接過渡,安排詳略等,而教學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 課堂結構是指一節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順序、過渡和時間過渡,時間分配,看課堂結構就是看結構安排嚴謹,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環節時間安排合理。 4.面向全體、體現差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 面向全體,是要求教師在組織語文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思想。確定的教學目標,運用的教學方法要照顧到面,體現差異,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區別不同對象,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分類指導。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要有針對性。 學生的基礎,智力的水平,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這就要求教師正確、科學地認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可塑性。用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不能隨意放棄對某個學生的培養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要求,又要照顧個別差異,把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的才能和特長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5.傳授知識的量,訓練能力的度要適中,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教學目標里確定的教學內容教給學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層次、突出重點。不要片面追求傳授知識的量,而要在乎傳授知識的質。也就是說,既要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還要使學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語文能力訓練要有個度,要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一步一步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過高,可能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謂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6.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主動發展。 課堂教學的側重點由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給學生創造參與教學全過程的機會,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進而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課堂教學中要多一些引導、點撥和指導,少一些講解,改變那種牽著學生走的狀況。讓學生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善於獨立思考,讓每一個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問題,敢於質疑問難,主動去探索知識規律,獲取知識。 7.教學民主,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師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誘的態度管理課堂,進行教學。教師信任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豐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吸納學生的觀點,不可強求一致的標准答案,使學生改變記憶的機器之地位,真正成為學習的人。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要通過學生學習主體作用來實現。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聰明才智,使學生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和發展。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要給他們提供能夠創新的機會。要引導學生善於找到創新途徑,學會創新的方法。 8.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結論由學生自悟與發現 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過程,通過學生的不斷探索形成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學生表述、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參與學習、訓練,給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一些結論的推導過程及結論的得出應讓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要相信學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學生能得出結論的,都可讓學生去發現、去領悟。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評教學方法與訓練意識 9.精講精練,體現思維訓練為重點、落實「雙基」 要求教師要抓住教材的精華和要點,作有針對性的講解,力求化繁為簡,變難為易,且要言不繁,一字干金。教師講課佔用的時間不能超過1/3。練,要具有典型性,力求一舉多得。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有針對性,針對重點,難點,易混淆的知識進行練習。且練習要有坡度、深度和一定的廣度。題型和練習方法多樣化,題量適當,使學生當堂理解、消化所學內容。 應寓思維訓練於教學的全過程之中,著重培養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徑地求索答案,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10.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 教學方法既包括教師的「教」,又包括學生的「學」,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之統一。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好的教學方法要適合教材,學生和教師的特點。教學方法只有尊重教材,抓住教學內容特點,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教師只有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收獲;教師只有選擇那些能夠或容易發揮自己特長,施展自己才華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 在教學中可以以一種方法為主,多種方法為輔,也可以多種方法綜合運用。關鍵在於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能力。 11.教學信息多向交流,反饋及時,矯正有效。 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多向的信息交流可把學生個體自我反饋,學生群體間的信息交流,與師生間的信息反饋交流及時普遍聯系起來,形成多層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體信息交流網路。多採用討論法、探究——研討法的交流模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矯正要有針對性,要注重實效。不是每個問題都給以矯正,而是要抓典型性的問題和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以恰如其分的矯正。矯正也可以由學生來完成。 12.現代教學媒體的運用 根據教學需要,從教材實際出發,恰當使用教學掛圖、實物、投影儀、錄音機、教學電影、電腦等各種教學媒體輔助教學。 (四)評情感教育與情感意識 13.師生平等和諧、課堂氣氛融洽、尊重學生 要搞好課堂管理,組織好教學的全過程,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師生關系的核心是尊師愛生,而其主導方面是愛生。教師對學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關心體貼,思想上的耐心教育,特別是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贊賞和表揚,常使學生激動不已,喚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甚至可以影響他一生。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也因此會轉變為對老師的愛,對老師的尊重與信任,更把對老師的愛遷移到對老師所教的課上來。 14.注重學生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訓練培養 (五)評教學基本功與技能意識 15.教學語言 教師應說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不說方言土語。發音要准確,用詞要規范,語言要簡潔、流暢、生動形象,富於啟發性。 16.教態 教態親切、自然、端莊、從容、精神飽滿。衣著打扮整潔、大方。 17.板書 板書規范美觀、重點突出、言簡意賅,脈絡清晰,書寫嫻熟。 18.操作 運用和操作各種教具及現代化教學手段熟練,形成技巧。 19.應變與調控 知識面廣,能靈活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駕馭課堂能力。 (六)評教學效果與效率意識 20.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知識、能力、思維訓練、思想情操等目標已達到了教學要求,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受益成度高。 21.學生會學,學習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會了方法,能自己處理教材中的問題,獲得了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積極思考,敢於並善於提出問題,有創新精神。 22.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短時高效 難易適度,負擔合理,使學生在規定時問內經過努力可以學好,並留有餘地,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促進全面發展。 23.教學有個性,形成特點與風格。 (七)評教學個性與特色意識 千人一面,千課一法是課堂教學的大忌,要提倡有個性的教學,教學方法有特點,教學藝術有特色。有個性的教學就是教學特點突出,教學方法形成一種模式,教學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此項可根據每個教師顯現程度酌情打分。
Ⅹ 小學語文課型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型模式
小學語文基本課型可分為四種: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測試課、習作課。
一、新授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整體感知課和精講研讀課兩種課型。其中低年級的整體感知課主要以識字寫字為主,高年級則以解決字詞、梳理文章脈絡為主。
2.具體環節設置: (1)整體感知課
①導入新課(導出課題,明確任務)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通過聽一些特級教師的課,看一些優秀案例,我們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新、奇、趣、巧」四個方面下功夫。
②初讀感知(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學生標清段落,自由讀文感知;
b. 學生標清段落,開火車式分段(或分句)讀課文感知;
c.學生標清段落,小組合作讀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檢查反饋,梳理文章脈絡,夯實字詞等基礎知識) 此環節可採用:a.根據老師問題,勾畫信息交流;
b.運用朗讀、交流等多種方式識記字此等基礎知識;
c.小組展示交流等。
④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精講研讀課:
①導入新課(導出課題,明確任務)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通過聽一些特級教師的課,看一些優秀案例,我們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新、奇、趣、巧」四個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據所提出的「大問題」,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環節可採用:a.全班展示交流;
b. 組內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華(結合課內知識,拓展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
此環節可採用:a.班內口頭交流的方式;
b.創作語文畫卷;
c.教師補充資料等方式。
④作業推薦(鞏固的所學知識)
二、復習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單元復習課和專題復習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
(1)單元復習課
①激趣導入(導出單元主題,明確復習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②整體感知(此環節主要是細讀課文,通過讀課文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學生自由讀課文;
b. 教師點撥重點課文,學生輪讀;
c.小組合作讀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是知識梳理,梳理本單元每課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網)
此環節可採用:a.根據老師提示,學生自己整理,然後教師再總結;
b.教師引導學生一塊兒梳理;
c.小組合作梳理後展示交流,學生和老師再總結補充等。
④練習鞏固(結合《學習樂園》、《配套練習冊》或其他資料進行練習鞏固,教師適當點撥講解)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專題復習課:
①導入新課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②目標定位(出示此專題所要達到的目標)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b. 教師口述學習目標。
③方法指導(教師對於此類專題進行精講點撥,建立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自己嘗試總結方法,教師再總結梳理;
c.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練習鞏固(根據方法做此專題的練習)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三、講評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測試講評課和作業講評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 (1)測試講評課
①激趣導入(以明確本節課的任務為主)
此環節可採用:a. 名言導入;
b.故事導入;
c.直接導入。
②成績分析(分析此次考試的成績)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成績具體分析;
b. 教師口頭簡述成績分析;
c.學生自己分析成績。
③典型題目講解(教師對於出錯較多或比較典型的題目進行講解)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講解,教師再總結梳理;
c.師生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改錯反思(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方法對錯題進行整改並反思,並及時對此類題型的方法進行總結梳理)
此環節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作業講評課
①導入(以明確本節課的任務為主)
此環節可採用:a. 名言導入;
b.故事導入;
c.直接導入。
②作業質量反饋(分析此次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b. 教師口頭簡述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③典型題目講解(教師對於出錯較多或比較典型的題目進行講解)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講解,教師再總結梳理;
c.師生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改錯練習(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方法對錯題進行整改,並及時對此類題型的方法進行總結梳理,合適的話再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
此環節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四、測評課 學生獨立答題
五、習作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習作指導課和習作講評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兩種課型合為一體):
⑴課前准備。
具體措施:在作文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在課上指導學生取捨材料,這樣在作文時才能找到事物的特點,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這樣可以避免教師上作文課常常搞「突然襲擊」,要到上課時才亮出作文題目,學生在缺乏生活積累和思想准備的情況下作文,陷入困境,從而影響作文的效果)
⑵創設情境,激發體驗,鏈接生活。(情感是人的精神內核,情動而辭發,情至而文生。著名雕塑家羅丹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那寫作文不是缺少精彩,而是缺少感動,學生由於缺少生活的體驗,缺少最感性的觀察,使寫作文成了孩子們最頭疼的事,「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內容就是寫作的內容,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具體措施:調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激發情感,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此環節意在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同時為後面選材拓寬思路。
⑶審清主題,明確要求(指導課要首抓審題能力的培養)
具體措施:教師先引導學生自悟、交流,後點撥、研討、達成共識。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審題明確要求,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接著出示習作要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本次習作的注意事項 ,使學生在逐步的訓練中形成能力。
⑷多向交際,互動交流,精心選材、立意。
具體措施:①立意是文章的靈魂,要求學生根據命題先自我確定中心,然後交流、討論。
②審好題目,確定中心之後選材是根基,沒有鮮活生動具體的素材,絕對寫不出好文章。學生生活世界裡可以寫的材料很多,關鍵要教給學生選材方法,培養其選材能力。
一是模仿課文內容,選擇材料。
二是獨立選材。回顧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題目要求確定材料。材料選好後進行交流。教師對選材好的給予肯定,對於基本符合要求的,給予指導,對於不符合要求的或無寫作價值的,讓其另選。學生選材這一環節一要給足學生時間;二要引導學生反復推敲選擇;
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回憶事件——讓學生在敘說之中流真情。生活中學生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缺乏關注,或體驗不夠深刻,或體驗不夠細膩,或不敢表露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因此,從靜靜的沉思到同桌交流再到全班的交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把語文和生活聯系起來的空間,搭建一個學生交流情感和展示思維成果、提高習作能力的平台。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生活、描述故事,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真情體驗,讓學生在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體驗中感動起來,鼓勵學生寫出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社會生活、人物現象。同時,使學生學會選材的方法,即什麼樣的材料更新穎、更典型、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⑸自主擬題,指導構思,點撥思路。
①自主擬題。新課程標准中提倡「自由表達」和「不拘形式」的寫作。因此結合本次習作的主題,在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故事的內容,進行個性化擬題,使學生在提煉出故事標題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能力。為今後能自由表達打基礎。
②指導構思。「不拘形式」並不是不要形式,在構思這一環節中,通過遷移,引導學生對閱讀中接觸文章形式靈活運用,以便能夠有序的表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故事,獨立構思,自由表達。想些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
⑹寫作技巧指導,突出重點,進行片斷練習。
①片段指導。古人說「夫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作文是情感的藝術,感動是作文的生命線,學生只有被撥動心靈深處的那根感動之弦,才會奏出和諧華美的樂章。在這一教學環節,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再一次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欣賞mtv畫面的細節中,一邊感受親情一邊感受細節帶來的情感效應,使學生明確感動來自於細節,捕捉到事件中最感人的細節才能寫出感動,讓讀文章的人和你一起感動.接著引導學生說自己感動的細節,並想一想怎樣寫好細節.並通過片段的示例,使學生感受怎樣寫好細節.
②組織語言。語言要求朴實,語句通順。要說真話抒真情。
③開頭與結尾。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以及平時閱讀的同類型文章的開頭,結尾方法,予以借鑒。
⑺完成習作
⑻修改加工,品讀評價。本著人性化理念,以鼓勵為主,相信每位學生能成功,讓集體分享成功的喜悅,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和途徑(如看題目、看開頭、看主題、看過渡、看細節、看人物景物等。),以利進一步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其方法可為:互相評改,分享感受;學生自改,小結反思;教師評改,直擊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