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考試出現的趣味故事

小學語文考試出現的趣味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19 04:37:24

❶ 小學六年級趣味語文故事 要故事

馬克·吐溫的妙答

美國現代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一次宴會上,與一位女士對坐,出於禮貌,說了一聲:「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領情,卻說:「可惜我無法同樣地贊美您!」馬克·吐溫說:「那沒關系,你可以像我一樣說一句謊話。」言辭委婉、平和,反其義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頭。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將《悲慘世界》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後,過了一段時間還不見此書出版。於是就給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內容只寫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內容也只有:「!——編輯室。」過了不久,轟動世界的《悲慘世界》便於讀者見面了。

這封信,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信。」

誰是冠軍
一場足球賽的戰報寫道:「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第一個人看後說,這場足球賽山東隊贏了。公報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另一個人說,不對。戰報上明明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誰對誰錯

從前有個旅店貼了一張廣告,上面寫著:「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來,要求住店。店主指著廣告說:「你沒看見寫的廣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說:「我看見了。廣告說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兩種句讀方式:一種是疑問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種是陳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先生的字據

從前,有個財主非常吝嗇。一次他為兒子請一位教書先生。在講待遇時,先生知道他平素對人很刻薄。就動了心思,和他立了個字據,上面寫道: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看了非常高興,他想先生用膳不講究,而且不用掏學費,感到是佔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財主算賬。財主哪裡肯給,二人就一同到縣衙去打官司。縣官讓財主將字據念了一遍;財主就按所立的字據念了一遍,先生卻按標點的停頓念了一遍,這樣就念成了: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一聽傻了眼,只得將學費和飯錢付給了先生。

❷ 小學生五年級趣味語文故事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名人讀書對聯拾趣 古往今來,讀書與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涌現出了許多妙聯。 明代顧憲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留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對聯表現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和鼓舞過許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清代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很不得志。為了鞭策自己,他寫了一副對聯懸於書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巧妙地嵌入了項羽破秦。勾踐滅吳這兩個歷變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寫作,終於完成了《聊齋志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以此來督促自己甘於寂寞,認真讀書,寫出有價值的文字。范爺爺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實踐了諾言。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寫過一副自勉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見,青年時代的他就見解獨到,志向宏大。他認識到要改造舊中國必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必須走出書本,學以致用。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也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從中可見毛澤東主張堅持不懈的讀書方法,反對疲勞戰和冷熱病。

小學語文趣味故事

某日侍郎、尚書、御史三個高官走在路上,看見一隻狗從三人面前跑過。

御史藉機會問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臉都綠了:『是狗。』
尚書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梳是狗(尚書是狗)。』尚書臉也歪了。
侍郎:『也可以從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名人讀書對聯拾趣

古往今來,讀書與對聯結下了不解之緣,涌現出了許多妙聯。

明代顧憲成為無錫東林書院題留了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對聯表現的是讀書人既認真讀書,又關心國家大事的胸懷。數百年來這副對聯曾激勵和鼓舞過許多仁人志士走出小家為大家,步出書齋奔天下。

清代蒲松齡科舉屢試不中,很不得志。為了鞭策自己,他寫了一副對聯懸於書房:「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此聯巧妙地嵌入了項羽破秦。勾踐滅吳這兩個歷變故事,以此來激勵自己努力讀書寫作,終於完成了《聊齋志異》。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是著名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以此來督促自己甘於寂寞,認真讀書,寫出有價值的文字。范爺爺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實踐了諾言。

周恩來在天津南開學校讀書時,寫過一副自勉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可見,青年時代的他就見解獨到,志向宏大。他認識到要改造舊中國必須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奮斗,必須走出書本,學以致用。

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時,也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如一日暴十日寒。」從中可見毛澤東主張堅持不懈的讀書方法,反對疲勞戰和冷熱病。

❹ 語文的小知識或有關語文有趣的小故事,要短小!來多點

騾子嘴裡填泥沙

騾子有個壞毛病,若是發起性子來,四隻腳便像上了釘子一樣,一動不動,無論主人怎樣鞭打,騾子還是一步也不肯向前走——這就是所謂的「騾子發脾氣,四蹄不挪地」。
要是騾子的主人是一個沒有經驗的新手,死拉硬拽與騾子斗脾氣——這於事無補不說,騾子還可能會狠狠地「獎勵」主人一個響蹄。
但換作有經驗的主人,情況就不會這樣了——他既不會拿鞭子打它,也不會拚命拽它,他只會很快地抓起一把泥沙,塞進騾子的嘴巴里。有人會好奇地問:「騾子吃了泥沙,就會乖乖地繼續往前走了?」
不是這樣的,騾子是不會吃泥沙的,它會很快地把滿嘴的泥沙吐個一干二凈,等到吐完了,騾脾氣也收斂了,然後,在主人的驅趕下,又老老實實往前走了。
這把泥沙這么神奇,居然能治騾子的犟脾氣?
道理很簡單,嘴裡填沙足以讓騾子很不舒服,它著急處理口中的泥沙,忘記了自己剛剛生氣的原因。這種塞泥沙的做法,只不過是轉移它的注意力罷了!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翻譯

刻舟求劍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仍不見寶劍的影子。其實他又怎麼找得到寶劍呢?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人去笑還在
——一則妙趣橫生的相聲謎
馬三立先生已經故去,在懷念他為人們留下的美好回憶時,總忘記不了用自己的特殊方式紀念他。
河北謎家扈進標曾編過這樣一則馬三立先生的相聲小段《找糖塊》的「相聲謎」,不妨說來聽聽:
這曾是馬三立先生講到這樣一個故事——
電影院中,電影開場了,影院內一團漆黑。一位老人彎著腰直往腳底下摸,鄰座問他摸什麼?他說:「找糖塊。」眾人皆不耐煩地勸他甭找了,即便找到太臟也不能吃了。
「不行!我的牙在上面呢。」老人急得喊了起來:「誰的腳上粘住了我的牙?」
可以以老人所喊「誰的腳上粘住了我的牙?」猜出一句四字成語。
謎底真的好可笑,是「何足掛齒」。有趣吧?

一隻破水桶的啟示

一位農夫有兩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擔挑著兩只水桶去河邊汲水。

兩只水桶中有一隻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時這只水桶總是會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隻桶卻總是滿滿的。就這樣,兩年以來,日復一日,農夫天天只能從河裡擔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無缺的桶很為自己的完美無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勝任工作而羞愧。經過兩年的失敗之後,一天在河邊,有裂縫的桶終於鼓起勇氣向主人開了口:「我覺得很慚愧,因為我這邊有裂縫,一路上漏水,只能擔半桶水到家。」

農夫回答它說:「你注意到了嗎?在你那一側的路沿上開滿了花,而另外的一側卻沒有花?我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有漏,於是在你的那一側的路沿撒了花籽。我們每天擔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給它們澆水。兩年了,我經常從這路邊採摘鮮花來裝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為你的所謂的缺陷,我怎麼會有美麗的鮮花裝扮我的家呢?」

我們每個人都好比那隻有裂縫的桶,各自都具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點。倘若我們懷著一顆包容的心,懂得發現對方的長處,並且能夠揚長避短,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和豐富多彩。

❺ 趣味語文故事

老師讓已學生默寫「犬」字,有一學生把犬字上的那點點在了左上角。老師給批語:狗頭偏歪,人頭少點,太不像話,左肩扛著襠下蛋。
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二、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三、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然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四、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五、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什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六、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呀」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馬克·吐溫的妙答

美國現代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一次宴會上,與一位女士對坐,出於禮貌,說了一聲:「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領情,卻說:「可惜我無法同樣地贊美您!」馬克·吐溫說:「那沒關系,你可以像我一樣說一句謊話。」言辭委婉、平和,反其義而用之,那位女士低下了頭。

世界上最短的信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將《悲慘世界》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後,過了一段時間還不見此書出版。於是就給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內容只寫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內容也只有:「!——編輯室。」過了不久,轟動世界的《悲慘世界》便於讀者見面了。

這封信,被稱為「世界上最短的信。」

誰是冠軍
一場足球賽的戰報寫道:「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第一個人看後說,這場足球賽山東隊贏了。公報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另一個人說,不對。戰報上明明寫的是:「這一場激烈的足球賽的結果,山東隊戰敗了,北京隊獲得了冠軍。」
誰對誰錯

從前有個旅店貼了一張廣告,上面寫著:「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來,要求住店。店主指著廣告說:「你沒看見寫的廣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說:「我看見了。廣告說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兩種句讀方式:一種是疑問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種是陳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先生的字據

從前,有個財主非常吝嗇。一次他為兒子請一位教書先生。在講待遇時,先生知道他平素對人很刻薄。就動了心思,和他立了個字據,上面寫道: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看了非常高興,他想先生用膳不講究,而且不用掏學費,感到是佔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財主算賬。財主哪裡肯給,二人就一同到縣衙去打官司。縣官讓財主將字據念了一遍;財主就按所立的字據念了一遍,先生卻按標點的停頓念了一遍,這樣就念成了: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一聽傻了眼,只得將學費和飯錢付給了先生。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後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渙的詩《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由於疏忽,書法家忘寫了「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並當場斷句,讀給慈禧聽: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歷代的詩話、筆記中,載有許多詩人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據《唐詩紀事》等記載,唐朝有位名叫齊已的詩僧,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這樣的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好,因為「一枝開」與「早梅」的詩意更加貼切。齊已深以為然,立即下拜,尊奉鄭谷為「一字師」。
元朝著名詩人薩都刺,有兩句詩常常被人們贊揚: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後來他聽說山東有一位老人對這兩句詩有不同的看法,便專程去拜訪。老人見詩人登門,便直率地說:「前一句用『聞』後一句用『聽』,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單調了嗎?」薩都刺覺得老人的意見很中肯,便請教說:「依你看,怎麼改好呢?」老人說:「唐朝人有『林下老憎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借來代替『聞』字不好嗎?」薩都刺非常嘆服,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自己的「一字師」。

【紀曉嵐軼事二則】
一、燈謎聯難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節前夕,乾隆帝讓每位大臣都糊一盞燈,上面寫好謎語、對聯或詩文送進宮來,讓大家一同欣賞,共度元宵佳節。
到了元宵節這天,各式各樣的彩燈掛滿了御花園。乾隆與文武百官在御花園里走動,就好像是在燈海里神遊。他們每到一盞燈前,或賞詩,或猜謎,或對句,不時發出一陣陣酣暢的笑聲。
文武大臣眾星捧月般地陪著乾隆帝來到紀曉嵐獻的彩燈前,只見上面掛著一副燈謎對聯,上寫: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即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滿朝文武看了這副燈謎對聯,立刻收斂了笑容,皺起眉頭,他們都被難住了。
既愛對句又喜猜謎的乾隆帝,這時也沒了轍。君臣一起,搜腸刮肚,絞盡了腦汁,但猜來猜去,還是不知所雲。最後,只得讓紀曉嵐自己揭開謎底。
原來,謎聯是打兩個字,上聯是「猜」,下聯是「謎」。
二、巧對賀壽聯
話說,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時,為了慶祝大清當時的繁榮富強,更為了慶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請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興,遍問誰是最年長者,其中一位稱自己141歲,皇帝大喜。
因為,大清國從l644年入關至此,正好是141年,此人正好見證了大清的這一歷史,皇帝大喜,便招紀曉嵐與己對一聯:
上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花甲為60歲,重逢為120,再加上3×7=21,正好是141);
紀曉嵐思考片刻,即對出下聯: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古稀為70歲,雙慶為140,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141)。
此聯對得如此之工整,紀曉嵐真可謂天下第一才子也。

【對聯天子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愛對聯,故有「對聯天子」的雅稱。
元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朱元璋當時剛想舉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於是口佔下聯曰:「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詰問句對出上聯:「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作主」。朱元璋聽後,暗自高興。
朱元璋率軍於集慶大勝元軍後,在驛站小憩,見到有一名7歲兒童居住其間,乃是代父服役,便問童子:「你會不會對句?」童子答道:「會。」朱元璋便出上聯曰:「7歲兒童當馬驛」,兒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隨口以「萬年天子坐龍庭」相對。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勞役。
朱元璋在率軍攻打姑蘇城時。為了鼓舞士氣,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軍師劉伯溫隨即以同樣方法對出上聯:「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聯意是說,您的「吞吳」意圖,我一定會把它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來完成。朱元璋聞之大喜道:「軍師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曾傳旨曰:不論文武百官,還是平民百姓,都要張貼春聯。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訪,忽見一戶人家門口沒有貼春聯,便上前詢問。原來此人家以閹苗豬為業,家裡並無人會寫字,一時又未請到秀才來寫,正在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後,朱元璋自薦說:「我來替你寫一副吧!」他根據戶主的職業特點,展紙揮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朱元璋視察完返回時,發現這家仍未把他親自撰寫的春聯貼到門上,不禁大怒。戶主連呼:「皇上走後,我們才知道這是千古難得的御賜墨寶,已經把它懸掛在中堂,正在焚香祝聖呢!」朱元璋聽罷,轉怒為喜、命侍從賜戶主白銀30兩,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的陪同下,觀看賽馬。他見駿馬飛馳,四蹄生風,偶得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並讓一子一孫分別對出下聯。朱允搶先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太祖聽後,認為對句太軟弱,無氣勢,不悅。又讓兒子對,朱棣對道:「日照龍鱗萬點金」。太祖欣喜,頻頻點頭稱贊。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訪,途中遇到擔藕叫賣的農夫,便觸景生情,口佔五言上聯曰:「一彎西子臂」,並讓農夫對下聯。農夫看看藕孔,應聲對出下聯:「七竅比干心」。農夫對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興,即封其為「祭酒」(官職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來到一茶館,與一正在品茶的讀書人攀談起來。他得知書生祖籍在重慶,便以地名出上聯曰:「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書生知道這是嵌地名上聯。便應聲對出下聯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聽後十分贊賞。
還有一次,朱元璋微服來到一個小鎮的酒店飲酒。他見店面狹小,又沒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佔下聯曰:「小酒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店主隨口對出上聯曰:「大明國一統萬方,不分南北。」朱元璋聽後大喜,欲賜其官職,店主人婉言謝絕。
朱元璋和丞相劉伯溫對弈時,興致所至,偶得下聯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並讓劉伯溫對上聯。劉略加思索,對「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朱元璋聽後,感到君臣二人以對抒發胸臆,倍覺暢快。

【朱元璋為一字斬知州】
洪武年間,有個叫盧熊的讀書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薦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東兗州當知州。
盧熊走馬上任。過去說「私憑文書官憑印」,他到兗州後首先要啟用官印,發布文告。當他把皇帝授給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來,朱元璋筆下的詔書是授盧熊為山東袞州知州,這官印是根據皇帝的詔書刻制的,這兗州自然變成袞州了。可是山東歷來只有兗州而沒有袞州。
盧熊當時要是將錯就錯,袞州就袞州,這是皇帝改的,誰還敢怎麼的,也就沒事了。可是盧熊是個搞學問的,辦事就是認真,他認為兗州就是兗州,怎麼能改成袞州呢?於是,他就向皇上寫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過來。
朱元璋一見奏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的確是寫錯了,他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對全國地理州名縣名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應該知道兗州不是袞州,這袞字的讀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認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強,他的潑皮脾氣上來了,就大罵道:「盧熊好大膽,竟然在朕頭上咬文嚼字,朕還不知道山東有個兗州,朕受他袞州知州就是兗州知州,這兗和袞就是同一個字,就是因為文人多事寫法不同,這盧熊竟敢將它念成『滾』州,這不是要朕滾蛋嗎?混賬東西,刑部尚書聽旨,將盧熊斬首。」可憐盧熊為了一個字,竟然送了一條命。

【蘇軾妙語拒友】
一代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為人所熟知。其詩詞歌賦,水平之高,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文壇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的宦海生涯並不順利,雖然也曾官至三品,任過禮部尚書、翰林、皇帝侍讀等要職,但更多的是作遷客騷人,一生被放逐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廟堂」的時間。雖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氣卻很大,身後更是千年傳頌不衰。
1057年,22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在其父蘇洵帶領下進京赴試,在仁宗皇帝舉行的殿試考試中,雙雙考中進士,名震京師,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大文學家、宰相歐陽修在讀到蘇軾的文章時說:「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來了,再過三十年,就沒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興地說:「我今天為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
蘇轍和蘇軾兄弟倆都是京官,蘇轍任尚書右丞,蘇軾任翰林學士丞旨。有一個人同他們是舊交,想求取官職。他在蘇轍那邊呆了很長時間沒有如願,便滿懷希望轉到蘇軾這邊來。他說:「我很想在翰林學士院謀個職,請你幫忙說幾句話。」蘇軾未置可否,卻講起了故事:「過去,有個窮得叮當響的人去盜墓。棺材裡坐著個赤條條的人,他對盜墓者說:我是漢代的楊王孫哪!臨死的時候,我囑咐兒子實行裸葬。所以,沒有錢周濟你呀!盜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氣掘開另一座墳,裡面的人打扮像國君。死者自我介紹:我是漢文帝。駕崩之前,我留下遺詔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財寶陪葬。這里連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麼呢?盜墓者見旁邊還有緊緊相連的兩座墳,便掘開了左邊的那座。死者皮包骨頭,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裡。他說:我是伯夷,你沒有聽說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的,你想想看,餓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嗎?盜墓的還想挖右邊那座墳,伯夷好心相勸:那是我的哥哥叔齊。我這個做弟弟的瘦成這個樣子,他還能像個人嗎?」
蘇軾拿這個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蘇轍,叔齊是自己;蘇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蘇軾就能滿足嗎?還是不要張口吧!朋友會意,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徐文長手對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別署田水月,山陰(今屬紹興)人,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晚明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他一生作聯很多,《徐渭集》載有對聯118副,這在明代是很少見的,而所寫40字以上的長聯就有12副,在明代幾乎沒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長聯,為紹興開元寺大殿題的140字長聯至今猶存。至今徐文長還有一些作聯故事在浙江流傳。
徐文長十四歲時來到杭州。當時的杭州知府目中無人,他得知徐文長在杭州賦詩作畫,頗受人們贊賞時,大為惱火,認為一個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轄區內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將徐文長召來對句。威脅他說如對不上,就驅逐出城。徐文長鎮定自若,滿口答應。知府帶徐文長到西湖邊,指著六合塔,說出上聯:「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長沒有開口,只是揚了揚手。知府以為對不上,暗自高興。他得意忘形地指著保俶塔,又出了個上聯:「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四海。」徐文長還是一言不發,而是用手指了指錦帶橋,向知府拱拱手,然後,又兩手平攤,往上一舉。
知府見徐文長還是沒有回答,就神氣十足地說:「連一句也對不出,還算什麼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趕出去!」這時,徐文長卻理直氣壯地哈哈大笑:「休得無禮,下聯早就對好了!」知府怒氣沖沖地說:「你敢無理狡辯,愚弄本府?」徐文長解釋說:「你是口出,我是手對。」「手對!是什麼意思?」知府追問道。
徐文長答道:對第一聯揚了揚手,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對第二聯拱拱手,兩手平攤,往上一舉,是說「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知府聽了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

❻ 趣味語文故事!!

從前有個旅店貼了一張廣告,上面寫著:「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來,要求住店。店主指著廣告說:「你沒看見寫的廣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說:「我看見了。廣告說得清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其實,這句話還有另外兩種句讀方式:一種是疑問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種是陳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先生的字據
從前,有個財主非常吝嗇。一次他為兒子請一位教書先生。在講待遇時,先生知道他平素對人很刻薄。就動了心思,和他立了個字據,上面寫道: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看了非常高興,他想先生用膳不講究,而且不用掏學費,感到是佔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財主算賬。財主哪裡肯給,二人就一同到縣衙去打官司。縣官讓財主將字據念了一遍;財主就按所立的字據念了一遍,先生卻按標點的停頓念了一遍,這樣就念成了:
無米,面亦可;
無雞,鴨亦可;
無魚,肉亦可;
無銀,錢亦可。
財主一聽傻了眼,只得將學費和飯錢付給了先生。

傳說,清朝末年,慈禧太後請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為她的扇子題詩。那位書法家寫的是唐朝王之渙的詩《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由於疏忽,書法家忘寫了「間」字。慈禧大怒,要殺他。那位書法家急中生智,連忙解釋道:「老佛爺息怒,這是用王之渙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並當場斷句,讀給慈禧聽: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了,轉怒為喜,連聲稱妙。

巧改對聯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❼ 小學趣味語文故事

人生的12個經典領悟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
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帶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理由充份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原來如此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誤會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後生可畏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不必緊張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鑰匙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❽ 小學語文趣味小故事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將《悲慘世界》的手稿寄給出版社後,過了一段時間還不見此回書出版。於是就給答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內容只寫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內容也只有:「!——編輯室。」過了不久,轟動世界的《悲慘世界》便於讀者見面了。

從前有個老進士,他的兒子也中了進士,於是他好得意,准備第二天大宴賓客,進行慶祝,並親自撰寫了一副對聯,貼於大門外。上聯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下聯為「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由於這老進士平時為富不仁,仗著自家有財有勢,經常欺男霸女、魚肉鄉里,百姓對他無不恨之入骨。其中有個秀才見了這副對聯頓時計上心來,決定要捉弄一下老進士以解心中惡氣。於是,他趁黑夜把這副對聯的「士」字下面一橫加長,把「夫」家添了一撇,「人」字加了兩橫。

第二天,老進士請來的賓客都來了,大家一見這副對聯,都交頭接耳,偷偷暗笑。老進士聞訊出來一看,只見對聯變成了「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那老進士在眾人面前出了丑,不由得大叫一聲,昏了過去,百姓們則拍手稱快

❾ 趣味語文 小故事

【趣味語文故事】
歷代的詩話、筆記中,載有許多詩人琢字煉句的軼聞佳話。據《唐詩紀事》等記載,唐朝有位名叫齊已的詩僧,寫了一首《早梅》詩,其中有這樣的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看了,提出不如把「數枝」改為「一枝」好,因為「一枝開」與「早梅」的詩意更加貼切。齊已深以為然,立即下拜,尊奉鄭谷為「一字師」。
元朝著名詩人薩都刺,有兩句詩常常被人們贊揚: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後來他聽說山東有一位老人對這兩句詩有不同的看法,便專程去拜訪。老人見詩人登門,便直率地說:「前一句用『聞』後一句用『聽』,都是用的耳朵,不是太單調了嗎?」薩都刺覺得老人的意見很中肯,便請教說:「依你看,怎麼改好呢?」老人說:「唐朝人有『林下老憎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借來代替『聞』字不好嗎?」薩都刺非常嘆服,急忙上前施禮,稱老人為自己的「一字師」。

【紀曉嵐軼事二則】
一、燈謎聯難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節前夕,乾隆帝讓每位大臣都糊一盞燈,上面寫好謎語、對聯或詩文送進宮來,讓大家一同欣賞,共度元宵佳節。
到了元宵節這天,各式各樣的彩燈掛滿了御花園。乾隆與文武百官在御花園里走動,就好像是在燈海里神遊。他們每到一盞燈前,或賞詩,或猜謎,或對句,不時發出一陣陣酣暢的笑聲。
文武大臣眾星捧月般地陪著乾隆帝來到紀曉嵐獻的彩燈前,只見上面掛著一副燈謎對聯,上寫: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彷彿,即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滿朝文武看了這副燈謎對聯,立刻收斂了笑容,皺起眉頭,他們都被難住了。
既愛對句又喜猜謎的乾隆帝,這時也沒了轍。君臣一起,搜腸刮肚,絞盡了腦汁,但猜來猜去,還是不知所雲。最後,只得讓紀曉嵐自己揭開謎底。
原來,謎聯是打兩個字,上聯是「猜」,下聯是「謎」。
二、巧對賀壽聯
話說,乾隆帝在位五十年時,為了慶祝大清當時的繁榮富強,更為了慶祝自己在位五十年,乾隆皇帝遍請全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到北京赴宴。乾隆皇帝非常高興,遍問誰是最年長者,其中一位稱自己141歲,皇帝大喜。
因為,大清國從l644年入關至此,正好是141年,此人正好見證了大清的這一歷史,皇帝大喜,便招紀曉嵐與己對一聯:
上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花甲為60歲,重逢為120,再加上3×7=21,正好是141);
紀曉嵐思考片刻,即對出下聯: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古稀為70歲,雙慶為140,多一度即再加一也,正好是141)。
此聯對得如此之工整,紀曉嵐真可謂天下第一才子也。

【對聯天子朱元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愛對聯,故有「對聯天子」的雅稱。
元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朱元璋當時剛想舉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於是口佔下聯曰:「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詰問句對出上聯:「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作主」。朱元璋聽後,暗自高興。
朱元璋率軍於集慶大勝元軍後,在驛站小憩,見到有一名7歲兒童居住其間,乃是代父服役,便問童子:「你會不會對句?」童子答道:「會。」朱元璋便出上聯曰:「7歲兒童當馬驛」,兒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隨口以「萬年天子坐龍庭」相對。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勞役。
朱元璋在率軍攻打姑蘇城時。為了鼓舞士氣,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聯:「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軍師劉伯溫隨即以同樣方法對出上聯:「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聯意是說,您的「吞吳」意圖,我一定會把它作為最重要的任務來完成。朱元璋聞之大喜道:「軍師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曾傳旨曰:不論文武百官,還是平民百姓,都要張貼春聯。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訪,忽見一戶人家門口沒有貼春聯,便上前詢問。原來此人家以閹苗豬為業,家裡並無人會寫字,一時又未請到秀才來寫,正在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後,朱元璋自薦說:「我來替你寫一副吧!」他根據戶主的職業特點,展紙揮毫:「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朱元璋視察完返回時,發現這家仍未把他親自撰寫的春聯貼到門上,不禁大怒。戶主連呼:「皇上走後,我們才知道這是千古難得的御賜墨寶,已經把它懸掛在中堂,正在焚香祝聖呢!」朱元璋聽罷,轉怒為喜、命侍從賜戶主白銀30兩,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的陪同下,觀看賽馬。他見駿馬飛馳,四蹄生風,偶得上聯:「風吹馬尾千條線」,並讓一子一孫分別對出下聯。朱允搶先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太祖聽後,認為對句太軟弱,無氣勢,不悅。又讓兒子對,朱棣對道:「日照龍鱗萬點金」。太祖欣喜,頻頻點頭稱贊。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訪,途中遇到擔藕叫賣的農夫,便觸景生情,口佔五言上聯曰:「一彎西子臂」,並讓農夫對下聯。農夫看看藕孔,應聲對出下聯:「七竅比干心」。農夫對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興,即封其為「祭酒」(官職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來到一茶館,與一正在品茶的讀書人攀談起來。他得知書生祖籍在重慶,便以地名出上聯曰:「千里為重,重水重山重慶府」。書生知道這是嵌地名上聯。便應聲對出下聯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國大明君。」朱元璋聽後十分贊賞。
還有一次,朱元璋微服來到一個小鎮的酒店飲酒。他見店面狹小,又沒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佔下聯曰:「小酒店三杯五盞,無有東西」。店主隨口對出上聯曰:「大明國一統萬方,不分南北。」朱元璋聽後大喜,欲賜其官職,店主人婉言謝絕。
朱元璋和丞相劉伯溫對弈時,興致所至,偶得下聯曰:「天作棋盤星作子,日月爭光」,並讓劉伯溫對上聯。劉略加思索,對「雷為戰鼓電為旗,風雲際會」。朱元璋聽後,感到君臣二人以對抒發胸臆,倍覺暢快。

【朱元璋為一字斬知州】
洪武年間,有個叫盧熊的讀書人,人品文品都很好,被吏部推薦到朝廷做官。朱元璋就批准委任他到山東兗州當知州。
盧熊走馬上任。過去說「私憑文書官憑印」,他到兗州後首先要啟用官印,發布文告。當他把皇帝授給他的官印取出一看傻了眼,原來,朱元璋筆下的詔書是授盧熊為山東袞州知州,這官印是根據皇帝的詔書刻制的,這兗州自然變成袞州了。可是山東歷來只有兗州而沒有袞州。
盧熊當時要是將錯就錯,袞州就袞州,這是皇帝改的,誰還敢怎麼的,也就沒事了。可是盧熊是個搞學問的,辦事就是認真,他認為兗州就是兗州,怎麼能改成袞州呢?於是,他就向皇上寫了一份奏章,要求皇上更正,把官印重新刻制過來。
朱元璋一見奏章,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他的確是寫錯了,他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對全國地理州名縣名還是比較熟悉的,他應該知道兗州不是袞州,這袞字的讀音是「gǔn」,而不是「yǎn」。但是,想要皇帝認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朱元璋出身卑微,自尊心很強,他的潑皮脾氣上來了,就大罵道:「盧熊好大膽,竟然在朕頭上咬文嚼字,朕還不知道山東有個兗州,朕受他袞州知州就是兗州知州,這兗和袞就是同一個字,就是因為文人多事寫法不同,這盧熊竟敢將它念成『滾』州,這不是要朕滾蛋嗎?混賬東西,刑部尚書聽旨,將盧熊斬首。」可憐盧熊為了一個字,竟然送了一條命。

【蘇軾妙語拒友】
一代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為人所熟知。其詩詞歌賦,水平之高,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文壇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的宦海生涯並不順利,雖然也曾官至三品,任過禮部尚書、翰林、皇帝侍讀等要職,但更多的是作遷客騷人,一生被放逐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廟堂」的時間。雖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氣卻很大,身後更是千年傳頌不衰。
1057年,22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在其父蘇洵帶領下進京赴試,在仁宗皇帝舉行的殿試考試中,雙雙考中進士,名震京師,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大文學家、宰相歐陽修在讀到蘇軾的文章時說:「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來了,再過三十年,就沒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興地說:「我今天為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
蘇轍和蘇軾兄弟倆都是京官,蘇轍任尚書右丞,蘇軾任翰林學士丞旨。有一個人同他們是舊交,想求取官職。他在蘇轍那邊呆了很長時間沒有如願,便滿懷希望轉到蘇軾這邊來。他說:「我很想在翰林學士院謀個職,請你幫忙說幾句話。」蘇軾未置可否,卻講起了故事:「過去,有個窮得叮當響的人去盜墓。棺材裡坐著個赤條條的人,他對盜墓者說:我是漢代的楊王孫哪!臨死的時候,我囑咐兒子實行裸葬。所以,沒有錢周濟你呀!盜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氣掘開另一座墳,裡面的人打扮像國君。死者自我介紹:我是漢文帝。駕崩之前,我留下遺詔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財寶陪葬。這里連器皿都是陶制的,你能得到什麼呢?盜墓者見旁邊還有緊緊相連的兩座墳,便掘開了左邊的那座。死者皮包骨頭,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裡。他說:我是伯夷,你沒有聽說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的,你想想看,餓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嗎?盜墓的還想挖右邊那座墳,伯夷好心相勸:那是我的哥哥叔齊。我這個做弟弟的瘦成這個樣子,他還能像個人嗎?」
蘇軾拿這個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蘇轍,叔齊是自己;蘇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蘇軾就能滿足嗎?還是不要張口吧!朋友會意,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徐文長手對知府】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別署田水月,山陰(今屬紹興)人,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晚明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他一生作聯很多,《徐渭集》載有對聯118副,這在明代是很少見的,而所寫40字以上的長聯就有12副,在明代幾乎沒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長聯,為紹興開元寺大殿題的140字長聯至今猶存。至今徐文長還有一些作聯故事在浙江流傳。
徐文長十四歲時來到杭州。當時的杭州知府目中無人,他得知徐文長在杭州賦詩作畫,頗受人們贊賞時,大為惱火,認為一個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轄區內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將徐文長召來對句。威脅他說如對不上,就驅逐出城。徐文長鎮定自若,滿口答應。知府帶徐文長到西湖邊,指著六合塔,說出上聯:「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長沒有開口,只是揚了揚手。知府以為對不上,暗自高興。他得意忘形地指著保俶塔,又出了個上聯:「保俶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四海。」徐文長還是一言不發,而是用手指了指錦帶橋,向知府拱拱手,然後,又兩手平攤,往上一舉。
知府見徐文長還是沒有回答,就神氣十足地說:「連一句也對不出,還算什麼神童!」立即下令:「快把他趕出去!」這時,徐文長卻理直氣壯地哈哈大笑:「休得無禮,下聯早就對好了!」知府怒氣沖沖地說:「你敢無理狡辯,愚弄本府?」徐文長解釋說:「你是口出,我是手對。」「手對!是什麼意思?」知府追問道。
徐文長答道:對第一聯揚了揚手,就是說「一掌平平,五指三長兩短」;對第二聯拱拱手,兩手平攤,往上一舉,是說「錦帶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萬國九州」。知府聽了啞口無言,只好悻悻而去。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考試出現的趣味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