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我要七年級下冊,語文書人教版1到3單元的課前導讀和課後字詞
自己搞把,這個我們怎麼去搞呢?。。。。沒人知道哦
⑵ 七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目錄
七年級下冊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目錄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後一課/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台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第一單元
閱讀
2017版新版目錄
2017版新版目錄
1 鄧稼先/楊振寧
2 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3*回憶魯迅先生/蕭紅
4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
寫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單元
閱讀
5 黃河頌/光未然
6 最後一課/都德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8 木蘭詩
寫作
學習抒情
綜合性學習
天下國家
第三單元
閱讀
9 阿長與《山海經》/魯迅
10 老王/楊絳
11* 台階/李森祥
12 賣油翁/歐陽修
寫作
抓住細節
名著導讀
《駱駝祥子》:圈點與批註
課外古詩詞誦讀
竹里館/王維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晚春/韓愈
第四單元
閱讀
13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張中行
14 驛路梨花/彭荊風
15* 最苦與最樂/梁啟超
16 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寫作
怎樣選材
綜合性學習
孝親敬老,從我做起
第五單元
閱讀
17 紫藤蘿瀑布/宗璞
18* 一棵小桃樹/賈平凹
19* 外國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20 古代詩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陳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飛來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陸游
己亥雜詩(其五)/龔自珍
寫作
文從字順
第六單元
閱讀
21 偉大的悲劇/茨威格
22 太空一日/楊利偉
23* 帶上她的眼睛/劉慈欣
24 河中石獸/紀昀
寫作
語言簡明
綜合性學習
我的語文生活
名著導讀
《海底兩萬里》:快速閱讀
課外古詩詞誦讀
泊秦淮/杜牧
賈生/李商隱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楊萬里
約客/趙師秀
拓展資料:
《語文七年級下冊》是2016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訂出版的教科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溫儒敏總主編 ,包括23篇課文、6組寫作、3篇綜合性學習、2篇名著導讀和8首課外古詩詞,供初一下學期使用。
參考鏈接:語文七年級下冊
⑶ 初一語文下冊課文早讀,急求安排,要具體課文名
初一語文下冊課本目錄
第一單元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2、爸爸的花兒落了(林海音)
3、*丑小鴨(安徒生)
4、詩兩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
5、傷仲永(王安石)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黃河頌(光未然)
7、最後一課(都德)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李大釗)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10、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鄧稼先(楊振寧)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臧克家)
13、*音樂巨人貝多芬(何為)
1/6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5、*孫權勸學《資治通鑒》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社戲(魯迅)
17、安塞腰鼓(劉成章)
18、*竹影(豐子愷)
19、*觀舞記(冰心)
20、口技(林嗣環)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戲曲大舞台
第五單元
21、偉大的悲劇(茨威格)
22、荒島餘生(笛福)
23、*登上地球之巔(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25、短文兩篇
誇父逐日 《山海經》 兩小兒辯日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話探險
第六單元
26、珍珠鳥(馮驥才)
27、斑羚飛渡(沈石溪)
28、*華南虎(牛漢) 《列子》
2/6
29、*馬(布封)
30、*狼(蒲松齡)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馬的世界
篇目前沒有標*的是精讀課文,標有*的是略讀課文
山中雜詩(吳均) 竹里館(王維)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參) 滁州西澗(韋應物) 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約客(趙師秀) 論詩(趙翼)
1、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里出。
2、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6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逢入京使
岑參(唐)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6、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7、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4/6
8、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唐)
蒼蒼竹林寺, 杳杳鍾聲晚。 荷笠帶夕陽, 青山獨歸遠。
9、約客
宋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10、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名著導讀:
《童年》
《魯濱孫漂流記》
《昆蟲記》
⑷ 人教版初一下期語文復習資料
、《傷仲永》
1.出處: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也被稱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3.內容理解:告訴我們學習和教育對於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
4.字詞句:
A.字音:環謁〔ye〕 泯〔min〕然 稱〔chen〕 夫〔fu〕
B. 詞義:
⑴.通假字:
①.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扳通「攀」,牽、引。 ②.賢於材人遠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嘗識書具: 「嘗」同「曾」,曾經。
⑵.古今異義:
①.是:古義此,與「自」組合意為「自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今為判斷詞。
②.或:古義不定代詞,有的,eg:或以錢幣乞之;今義為或許。
③.文理:古義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觀者;今表示文章內容或語句方面的條理。
⑶.一詞多義:
①.自:a.自己,eg:並自為其名;b.從,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②.聞:a.聽說,eg:余聞之也久;b.名聲,eg:不能稱前時之聞。
③.其:a.這,eg:其詩以養父母;b.他的,eg:稍稍賓客其父。
④.並:a.連詞,並且,eg:並自為其名;b.副詞,全,都,eg: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⑤.名:a.名詞,名字,eg:並自為其名;b.動詞,說出,eg:不能名其一處也。
⑥.賓客:a.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eg:稍稍賓客其父;b.名詞,客人,eg: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⑦.就:a.動詞,完成,eg:自是指物作詩立就;b.動詞,從事,做,eg:蒙乃始就學。
⑧.然:a.代詞,這樣,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詞詞尾,……的樣子,eg:泯然眾人矣。
⑨.於:a.介詞,此,eg:賢於材人遠也;b.介詞,在,eg:與廳事之東北角。
⑩.為:a.動詞,作為,eg:其讀以養父母,收族為意;b.動詞,成為,eg:卒之為眾人。
⑩.夫:a.指示代詞,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詞,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詞語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著,動詞作狀語。) ②.父異焉(異,奇怪,形容詞作動詞。)
③.賓客其父(賓客,名詞作動詞。以賓客之禮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動詞。)
⑤.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日,每天,作狀語;環謁,四處拜訪。)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世隸耕(隸,屬於。) ②.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③.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④.通悟:通達聰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賢於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判斷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務農。
②.省略句:a.不使學。(即「不使之學」,省略賓語) 不讓方仲永學習。
b.令作詩。(即「令其做詩」,省略賓語) 我叫方仲永作詩。
c.還自揚州。(省略主語「我」) (我)從揚州回鄉。
d.受之天。(「之」後省略「於」)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同鄉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與邑人,不使學:(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習。
⑤.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
⑥.其詩以養其父母,收族為意: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
⑦.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⑧.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叫他做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跟以前聽說的相當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麼,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難道之成為普通人就完了嗎?
二、《木蘭詩》
1.出處:又叫《木蘭辭》,這是南北朝時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敘事詩 ,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首詩後經文人加工潤色,被歷代傳誦,與《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二者異曲同工,互相輝映,對後代的文學藝術產生過不小的影響。
2.字詞句:
A.字音:機杼〔zhu〕 鞍韉〔an jiang〕 轡〔pei〕頭 鳴濺濺〔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貼:軍帖〔tie〕;貼〔tie〕黃花;字帖〔tie〕
B.詞義:
⑴.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粘,粘貼。 ②.出門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eg: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eg: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eg: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⑶.一詞多義:
市:a.集市,eg:東市買鞍馬;b.買,eg:願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a.買(東西), eg:東市買駿馬;b.雇,租,eg:欲買舟而下。
⑷.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麼。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⑷.重點詞語翻譯:
①.旦:早晨。 ②.濺濺:流水聲。 ③. 胡騎:胡人的戰馬。
④.強,有餘。 ⑤.不用:不願做。 ⑥. 扶將:扶持。
⑦.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財物。
C.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願為市鞍馬。(願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 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麼?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跨越關山嶺(疾行)如飛。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著鎧甲。將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壯士(轉戰)多年(凱旋而)歸來。
④.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對著窗戶,梳理著烏雲般(美麗)的頭發,對著鏡子(在前額)貼上花黃。
三、《孫權勸學》
1.出處:選自《資治通鑒》
2.作者: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
3.字詞句:
A.詞義:
⑴.古今異義:
①.但,古義為只,eg:但當涉獵;今為轉折連詞。 ②.治,古義為研究,eg: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今為治理。 ③.博士,古義為官職,eg: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今為學位。
⑵.一詞多義:
①.以:a.用,eg:以軍中多務;b.與「為」譯為「認為」,eg:自以為大有所益。
②.當:a.掌管,eg:當除掌事;b.應當,eg:但當涉獵。
③.見:a.知道,eg:見往事耳(了解歷史罷了。);b.認清,識別,eg: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動詞,看見,見漁人,乃大驚。
④.若:a.動詞,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詞,好象,eg:彷彿若有光。
⑤.之:a.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eg:大兄何見事之晚乎?b.助詞,的,eg:於廳事之東北角。
⑶.重點詞語翻譯:
①.當塗:當道,當權。 ②.辭:推託。 ③.及魯肅過尋陽:及,到了…的時候。
④.才略:政治或軍事方面的才乾和謀略。 ⑤.涉獵:粗略地閱讀。
⑥.刮目相看: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⑥.更:更新。
⑶.成語
①.吳下阿蒙:比喻學識尚淺。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何見事」應「見事何」,疑問句賓語前置。)
老兄你為什麼看事情的變化這么晚呢?
②.省略句:肅遂拜蒙母。(「拜」後省略介詞「於」。)
魯肅於是拜見了呂蒙的母親。
③.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我難道是想讓你鑽研經史典籍而成為博士嗎?
④.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只不過應當廣泛地學習知識,懂得過去的教訓罷了。
D.備註:本文以對話為主,語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是的口吻、神態和心理。詳略得當。
四、《口技》
1.出處: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2.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明末清初人。
3.字詞句:
A.字音:少頃〔qing〕 囈〔yi〕語 齁〔hou〕 曳〔ye〕屋 許許〔hu〕聲
B.詞義:
⑴.通假字: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賓客;全場靜悄悄的。
⑵.古今異義:
①.但:古義為只,eg: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今表轉折連詞。
②.聞:古義為聽,eg:微聞有鼠作作索索;今義用鼻子嗅。
③.股:古義為大腿,eg:兩股戰戰;今為屁股。
④.走: 古義為跑, eg:兩股戰戰, 幾欲先走;今為步行。
⑤.雖:古義為即使,表假設連詞。eg:雖人有百手;今義雖然,標轉折連詞。
⑶.一詞多義:
①.乳:a.動詞,餵奶,eg:婦撫兒乳;b.名詞,乳頭,eg:兒含乳啼。
②.絕:a.副詞,極,eg:以為妙絕;b.動詞,盡、消失,eg:群響畢(全,都)絕。
③.妙:a.名詞,妙處,eg:眾妙畢備;b.形容詞,美妙,奇妙,eg:以為妙絕。
④.指:a.名詞,指頭,eg:手有百指;b.動詞,指出,指明,eg:不能指其一端。
⑤.作:a.擬聲詞,eg:有鼠作作索索;b.開始,文中是發出聲音,eg:…百千其作。
⑥.間: a.動詞,夾雜,中eg:間有里拉崩倒之聲;b.動詞,間斷,eg:遂與外人見隔。
⑦.是:介a.詞,這,eg:當是時;b.判斷動詞,eg:問今是何世。
⑷.詞語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詞作動詞,擅長;京城中有個擅長口技藝術的人。)
②.不能名其一處(名,名詞作動詞,說出;不能夠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
③.會賓客大宴(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會,適逢;正碰上有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⑸.重點詞語翻譯:
①.少頃:一會兒。 ②.既而:不久,緊接著。 ③.是時:…的時候。
④.未幾:不久。 ⑤.一時:同時。 ⑥.囈語:說夢話。
⑦.絮絮:連續不斷地說話。 ⑧.中間〔jian〕:其中夾雜著。
⑨.意少舒:心情稍微放鬆了些;少,稍微;舒,伸展、鬆弛。
⑩.稍稍:漸漸。 ⑩.傾側:翻倒傾斜。 ⑩.齁:打鼾。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會賓客大宴。(應為「會大宴賓客」,賓語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擺宴席請客。
②.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應有盡有。文中形容聲音之雜。
③.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在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變色離開座位,個個捋起袖子,露出胳膊,兩條腿直發抖,幾乎都想搶先逃走。
五、《短文兩篇》——《誇父逐日》、《兩小兒辯日》
1.出處:《山海經》;《列子》
2.作者:第二篇選自作者是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
3.文學影響:《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共18篇,內容包括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及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等,並保存了不少遠古神話傳說。《誇父逐日》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一。
4.字詞句:
A.詞義:
⑴.通假字:「知」通「智」,eg:孰為汝多知乎?
⑵.古今異義:
①.湯:古義熱水,eg:日中如探湯;今常用於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
②.汝: 古義為代詞「你」,eg:孰為汝多知乎?今為姓氏。
③.去:古義為離,eg:我以日始出時出人近。今為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⑶.一詞多義:
①.為:a.動詞,是,eg:此不為遠者;b.動詞,說,eg:孰為汝多知乎?c.作,eg:化為鄧林;d.認為,eg:孰為汝多知乎?
②.其:a.介詞,那,eg:問其故;b.介詞,它,eg:及其日中;c.介詞,他的或他們的,eg:棄其杖。
⑷.詞語活用:
①.孔子東游(東,名詞作狀語,到東方。)
孔子到東方游歷。
②.而日中時遠也(遠,形容詞作動詞,離人遠的。)
正午時離人遠。
C.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倒裝句:孰為汝多知乎?(應「孰為汝知多乎」,謂語前置,起強調作用。)
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②.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未至」前省略了「誇父」)
誇父還沒有趕到太湖,就在半路渴死了。
日中如探湯。(應「日中如於之探於湯」;省略介詞和賓語;)
正午時像(把手)伸(向 )熱水。
③.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譯:誇父和太陽賽跑,他一直追趕到太陽落山的地方;這時,他口渴想要喝水;他就到黃河、渭水去喝;
黃河與渭水的水都不夠誇父喝,於是,他又到北邊大湖去喝。 (逐走:競跑,賽跑)
④.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去人)遠也。 (以:認為。 去:距離。)
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們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要距離人們遠一些。
⑤.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⑸ 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單元導讀
本單元所選四篇課文,分別描繪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綠色的草原,呈現出一幅美的畫卷,唱出了一曲曲美的贊歌.心動了吧,一起看看?
內容導讀
朱自清的《春》,按盼春-繪春-贊春的思路,描繪了生氣勃勃的動人景象,激勵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
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以敏銳的心靈細膩的筆觸,滿懷喜悅的誇贊了濟南冬天的"溫晴",臨描了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山水冬景圖.
黃蒙田的《竹林深處人家》,以繪畫長卷的形式,想我們展示江南竹鄉的景物和村民生活,反映出了作者對生活在竹鄉的村民深深的摯愛和無限眷戀.
屠格涅夫的《樹林和草原》,又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異域風情圖,俄羅斯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在語言大師的筆下平添了憂郁的詩意.
學法指導
精讀篇目學習
《春》的學習。朗讀課文,讀准字音、疏通字詞,感受課文內容;在反復朗讀中培養情感;通過把握關鍵句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然後抓住幾個重點語段理解、品味、賞析。
《竹林深處人家》的學習。本文結構嚴謹,閱讀時找出各個部分之間相銜接的語言,從而理清作者的思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多次朗讀,領悟感情、品味語言;注意畫出文章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細膩、准確、優美修飾詞語等。
賞析舉例
課文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仔細揣摩下列語句並回答的問題。
①「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能否換成「叫」?
②文章最後三段用了三個比喻句來贊美春天,為什麼分成三段,而不是一段呢?
③「江南竹鄉,並不是沒有別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給你的印象似乎是,那裡除了竹,其他便什麼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說說這兩個句子的表現力
口語交際
分小組說家鄉。可以分成說家鄉人文景觀、自然風光、家鄉傳說、家鄉名人和家鄉變化等。從收集信息、整理說話思路、組內介紹與推薦、在班上說家鄉等步驟實施。
綜合性學習
竹與松、梅並稱為"歲寒三友",歷來為文人墨客所喜愛收集相關的詩文畫,與同學們交流.
寫作寶典
本單元幾篇文章都是名家之筆,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現在提示如下,在學習有意識記住它們.
1.思路清楚,描寫景物有條有理.《濟南的冬天》就以"溫晴"二字統領全文.
用"步移法",描繪景物即移步換景.是結合描寫與敘述兩種表達方式的一種寫作手法.《竹林深處人家》就採用這種邊走邊看依次描寫看到的景物.適合用來寫游記類文章.
3.抓住景物特徵描寫景物是本單元作文重點.要抓住景物特徵,首先要有自己的觀察。其次要選擇描寫的方法來表現景物:修辭方法(擬人\比喻等);用色彩描寫景物(《濟南的冬天》描寫下小雪的景象);用比較的方法描寫景物(把濟南與北平倫、敦進行比較)
賞析舉例參考答案①「鬧」字寫出了蜜蜂嗡嗡的叫,還有蝴蝶飛來飛去,表現了春天的繁花似錦的景色。如古詩文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也是這個意思,真是一字傳神。②因為三個比喻句按人的成長過程來排列,這樣排列整齊,很有氣勢(有力)。③平實的句子折射出江南竹子之多:多得掩蓋其他植物,以致"看不見"而認為只有竹子."似乎"、"其實"用得准確、貼切。
教師寄語: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滿懷激情地走進這春風秋雨,走進詩畫般的大自然吧!
⑹ 2017年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目錄,記住最新版的
這是2017年最新版教材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