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說課
(一)說課應注重什麼
一般說來,說課應注重以下幾點:
1.說課要突出一個「新」字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只有創新才能突出說課的藝術。「新」是說課成功的關鍵。「新」的要求很高:
方法新——不能平鋪直敘。
結構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練習新——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智慧。
手段新——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圖文並茂。
設計新——從導入新課、展開新課、鞏固新課、結束新課等幾個懷節,要環環緊扣,具有新意。
開始新——從開講藝術到結尾藝術要吸引聽者,引起共鳴。2.說課要體現一個「美」字
美是藝術的核心,說課要跟講課一樣處處體現美,給人美的享受。
內容美——教師要善於從教材里感受美、提煉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語言美——教師語言美是決定說課成敗的關鍵。
情感美——情感是教學藝術魅力形成的關鍵因素,沒有強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課說得成功。
板書美——板書是教師的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它以獨特的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
教態美——教態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教態美可以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
3.抓住一個「課」字,突出一個「說」字
說課,要用一節課1/4~1/3時間說出一節教學環節齊全的課,必須經歷完整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常規課課型來說,要經歷「鋪墊——新授課——舉例_鞏固——置疑——小結——練習」等過程,對採用目標教學法的課程來說,要經歷「目標呈現——揭題展示——反饋矯正——課堂練習」等過程。因此,說課者要根據課型抓住這節課的基本環節去「說」,說思路、說方法、說過程、說結構、說內容、說訓練、說學生。無論說什麼,都要說得有理有據,使聽者叫好,達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目的。
在說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說課」不等於備課,教師千萬不能照教案去說。(2)「說課」不等於講課,教師不能視聽課對象為學生去說。(3)「說課」不等於背死課,教師不應將事先准備好的「說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4)「說課」不等於讀課,教師不能拿著事先寫好的材料去讀。因此,教師在說課時,要緊緊圍繞一個「課」字,突出「說課」的特點,完成說的過程。
4.遵循「課」路,選准「說」法
教學思路是教師課堂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教師實施教學過程的基本構想。教師講課時,要緊緊圍繞教學思路進行,教師在說課時,當然也要環環扣住課堂教學思路展開。能否圍繞教學思路實施「教」法,能否圍繞教學思路展開「說」法,無疑是教師授課和說課成敗的關鍵。誠然,說課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說」。說理、說實驗、說演變、說現象、說本質、說事實、說規律,正面說、反面說,橫向說、縱向說,理論聯系實際說等。但無論怎麼「說」,都要遵循課堂教學思路這一主線去「說」。
5.變換「說」法,找准「說」點
說課的對象是聽眾,而不是授課的對象學生。這些聽眾可能自是說課的評委、本學科的教師、本教研室的教師、其他學科的教師及教務科、教育研究部門、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但無論怎樣,這些聽眾都竭力站在學生角度去對待說課者所說的課,去審視教法的採用,教學重難點的突出、突破,教學環節的把握等。因此,說課者必須置於聽眾思維和學生思維的變化處,站在備課講課的臨界點,變換「說」位,編寫「說」案,研究「說」法,找准「說」點。
6.把握「說」度,把課「說」活
說課的重點應放在說清思路、說清教學過程、說清教學方法;而講課的重點則應放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反饋教學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換句話說,說課重理性和思路,講課重感情和實踐。因此,用極有限的時間完成說課,必須詳略得當。那麼,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因「材」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選取「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點和特色,把課說得有條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說得生動有趣、繪聲繪色,使聽眾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使聽眾都有「詞已盡意無窮」的感覺。這就要求說課教師認真鑽研說「材」說「案」,靈活選用「說」法,准確實施「說」程,這樣,才能把課「說」活。
7、語氣得體、內容不失真
聽說課的對象是評委,是領導等,都是成人,說的語氣、稱呼要得體。雖然聽課者是成年人,但他們還ui竭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聽說課,去審視說課者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包括組織過程、參與過程、教法的採用,因此,說課時要真是體現教學設計的理性思路、教學的過程、方法的選擇,又要注意說課時的語氣、稱呼、表情要得體。
8、說出特點、說出風格
說課的重點應放在實施教學過程、完成教學任務、反饋信息、提高教學效率上。說課要重理性,講課注意感性和實踐,因此,用極有限的時間完成說課內容不容易,必須做到詳略得當、簡繁適宜、准確把握說度。說得太詳太繁,時間不允許,也沒必要,說的過略過簡,說不出基本內容,聽眾無法接受。那麼,如何把握說度呢?最主要的一點是因地制宜,靈活選擇說法,把課說活,說出該課的特色,把課說得條理清晰、法度適宜,說得生動有趣,人情人理;其次是發揮個人的特長,說出個人的風格,這就把握了說課的度。
(二)說課的藝術
教師,作為說課活動的主體,必須努力使說課的每個環節到位,做到「說深」「說實」「說准」「說精」,把握好說課藝術。
1.說標准要「深」。
任何一門學科,都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每節課的內容都是這個體系中的一個「小分枝」。就語文學科而言,它要求教師在說課前就一節內容出發追本溯源,找到它在課程標准中的位置,看看課程標准對這節所在單元及所在課文的要求,然後順藤摸瓜,准確把握課程標准對這節課的要求。至此,這節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就可隨之確定了。反之,脫離課程標準的說課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會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2.說方法要「實」
這個方法既包括教師實施教學目標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這節課上要掌握的學法。只有教法得當、教師才能有條不紊地施教;只有學法合理,學生也才會興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當、學法合理,我們教師在備課說課時必須要「實」。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依據「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十六字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及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結合等教學原則來確定教法、教學手段和學法。作為教師還要有全局觀,樹立面向個體學生的思想,實行分層優化,採取建立幫帶小組,實行小組討論等方法,促優生提高,幫差生轉化。總之,「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必須找准出發點,採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說習題要「准」
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是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手段。因此習題的設計一定要「准」。既要准確體現該節教學的目標、重點、難點,又要與考試(中考、高考)題型、難度相吻合。否則就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時,教師設計這些習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層設計、區別對待,真正做到使「優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4.說程序要「精」
說課堂教學程序與前三項比起來,應說得詳細些,因為課堂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安排既是說課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是貫穿整個說課過程的一條主線。但說課畢竟不同於授課,因它面對的是與說課者水平相當的教師,因此說課堂教學程序時無需將教案全搬出來,而要做到一個「精」字。具體地講:一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整體思路和環節;二要說出處理教材、教法和學生實際之間聯系的方法;三要說出對每個環節、每個層次、每個步驟的設想和安排及這樣設想和安排的依據;四要說出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好關鍵點的理由和方法;五要說出習題設計和板書以及設計的意圖、目的和理論依據。只要將以上五方面用最精煉的語言說出,使人聽明白,即可達到教研交流的目的。說課,作為教研活動的一種形式,它要求教師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只要深鑽標准,細研方法,優選習題,精琢程序,就能保證說課質量;只要持之以恆,堅持說課,就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教改形勢。
㈡ 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XXX》。下面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XXX》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第XX單元第XX個課題。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XX,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因此,本課題的理論、知識是學好以後課題的基礎,它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XX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3.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XXX新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重點的依據是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
教學難點:難點的依據是 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XX是一門培養人的XXX能力的更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XX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濱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 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覺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 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語境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課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並思考,例舉社會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經濟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 導入新課:(2~3分鍾)
由上節課演過的知識和教材開頭的情景設置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未知慾望。這是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2. 講授新課:(35分鍾)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點,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難點。還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的情況,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華。還重視教材中的疑問,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 課堂小結:(2~3分鍾)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XXX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5. 布置作業。
針對XX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我布置的課堂作業是:XXX
七、說小結
1. 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的增有減。
2. 教學策略的選用
(1) 運用了模擬活動,強化學生的生活體驗。教材這部分知識所對應的XXX現象,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但是缺乏對這種體驗的深入思考。因此在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的過程中我進行了思考和認知,使亂放從學生的生活中來,從學生的思考探究中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有助於充分調動學生現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也有助於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交融。
(2) 組織學生探究知識形成新的知識。我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做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像等創新思維能力,又有利於學生表達、動手、協作、等實踐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實現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的目標。也正是由於這些認識來自於學生自身的體驗,因此學生不僅「懂」了,而且「信」了從內心上認同這些觀點,進而能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融入到實踐活動中去,有助於實現知、行、信的統一。
八、結束語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XX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果完畢,謝謝!
㈢ 急求!小學語文說課稿結束語!
《窮人》,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樂斯泰寫的一篇小說。
課文講述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朴實、准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本課思想內容有兩個重點:
1、表現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贊頌窮人富於同情心、熱心助人的美德。但是這一課與學生的生活距離比較遠,如何引導學生深刻地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與文本、與作者、與文中人物對話,並產生深刻的情感體驗,促進對文本的認識呢?
在深入鑽研課本,了解單元的訓練目標後,我把著眼點放在讓學生獨立閱讀,從字里行間體會人物的美好心靈,感受作品中蘊含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並由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從中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
我認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桑娜內心活動的變化,並深刻理解窮人夫婦善良、寧願可以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
下面我就從怎樣導入課文、教學構思、怎樣結束課文三方面說說我的教學設計。
一、導入課文
我用設疑激趣的方法導入課文。走上講台,出示課題後,我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待學生發表完自己的見解,情緒高漲之時,我趁機導入:「本文是被稱為『俄國文學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並在此簡介作者,「這位文學巨匠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有關窮人的什麼故事?會和你想的一樣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導課設計,目的之一,是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目的之二,由簡介作者的文學地位,喚起同學們對他的崇敬之情,進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
二、教學思路及教程設計
這一內容我分以下三步來談:
1、初讀課文,自學字詞,了解大意,梳理思路。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使學生學習全文時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2、精講細讀,體會感情。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由於文章篇幅較長,為了實現長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學法把學生一步步帶入故事情節之中,再用抓重點詞句的分析理解,以點帶面的導讀法,幫助學生讀懂全文。
學習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響效果的課文錄音把學生帶入一個海風呼嘯的夜晚,一個漁家的小屋。極富感情的朗讀,逼真的模擬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在此基礎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詞「溫暖而舒適」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從中體會主人公桑娜的勤勞能幹。用對比的方法,體會窮人悲慘的生活。並在此設置疑問:這里的「溫暖而舒適」僅僅是指「地掃得乾乾凈凈,爐子里火還沒有熄……」這些外在的表象嗎?它還有沒有更深刻的內涵?這樣巧設懸念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
第二段篇幅較長,但內容易理解。所以我讓學生繼續聽配樂朗讀,了解故事的發展。先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朴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那顆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相互依存對桑娜行為、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並著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後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因此,我細扣其中的每一句話,先教給方法,再讓學生學會運用,從而使其明白此時桑娜復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描寫桑娜此時心理活動傳神的寫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號為突破口設計問題,說明這樣寫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信,並指出這正是「真情實感,恰如其分」的具體表現。這樣,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訓練重點,而且學以致用,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極富戲劇性,集中表現了漁夫夫婦倆的善良。但從中也流露出一種無奈,一種悲哀。為了幫助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感情,我抓住重點詞、對話、表情、動作的描寫,讓學生自行品味。
文章結尾一行,我主要讓學生體會這精彩的瞬間,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靈在不謀而合之時迸射出的燦爛光芒!體會這樣寫言已盡,而意無窮。
全文教學完畢,在此解決第一段設下的疑問:為什麼這間漁家小屋「溫暖而舒適」?使學生認識到,是因為主婦桑娜的勤勞能幹,更主要的是在這間漁家的小屋裡還洋溢著一種濃濃的溫情!
這一環節教學使學生深刻地領會了全文所蘊含的真摯情感和寫作特色,並強化了重點訓練項目。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認識。這一環節旨在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再頭昏腦脹感受文中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真摯感情,體會作者行文思路和獨具匠心的寫作特色。
三、結束課文
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後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像的翅膀,續寫『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後。」
這樣結束課文,能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像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㈣ 小學語文說課稿
《北京的春節》說課稿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北京的春節》,本篇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准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朴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里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學生並沒有聽說過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所以對本篇課文一定很感興趣,在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說學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學習能力和搜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查找有關老北京的各種習俗的資料。課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要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學習本篇文章。課後,學生可以將家鄉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習俗進行對比或了解更多有關春節習俗的信息,感受中華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說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說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 創設情境,回憶春節
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出示了一首老北京過春節的歌謠,學生對歌謠一定很感興趣,以此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繼續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重溫那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那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 回顧寫作順序,分清詳略
接著,我讓學生回憶: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動?學生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在這些節日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並讓學生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然後教師做板書。
三、 深入詳寫片段,感受民俗,體會表達方法。
為了讓學生學習的更加有效,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我讓學生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選擇你最喜歡一天深入地讀文,讀到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畫下來,並結合自己過年的感覺,簡單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寫完後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節習俗的同時,感受過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語言的魅力。
四、 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學生學習了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也感受到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和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對於高年級學生來說,寫法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問學生:中國的春節是個非常隆重的節日,從臘八到正月十九將近有一個月的時間,詳細說起來恐怕一天一夜也說不完,為什麼老舍先生讓「臘八、除夕、正月處一、正月十五」給我們留下了這么深刻的印象呢?此處讓學生感受老舍先生寫作的詳略得當,語言的簡練。
五、 課後小練筆
學習文章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幫助自己提高習作水平,所以,在本課的結尾我安排了一個小練筆: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著美好的心願去辭舊迎新。但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請你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短文,談談感受或希望。
【說板書設計】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板書應該簡潔明了,具有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本課板書如下:
臘八: 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除夕: 真熱鬧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
2、從味、色、音的角度
正月初一: 人們的活動
元宵節: 觀燈(總—分—總)
詳略得當 印象深刻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並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廣博的海底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⑴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在廣闊的海洋里生活繁衍著無數的生物,神秘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贊嘆。學生樂於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設「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沖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著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
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路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梁,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台。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學科順
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彷彿置身於美麗神奇、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中的人文性
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像,請你寫一寫。」
「關於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課外查尋、搜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
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託,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台,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㈤ 求一篇原創小學語文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淺顯的知識性課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暢自然語言為基調,沒有華麗的詞藻,不見雕琢的痕跡,但是給人親切熱情的感覺。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整個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中若只讓學生知道課本上的點滴動物、植物,在學生腦海中要形成廣而深,並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是有難度的,因此必須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研究」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廣博的海底世界。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二、設計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探究性的閱讀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它突破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⑴情境的創設
在課堂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能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從而滿足他們的探究欲、表現欲。
在廣闊的海洋里生活繁衍著無數的生物,神秘而又美麗的海底世界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贊嘆。學生樂於親近海底世界,因此創設「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能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產生撞擊,使兒童既有經驗與文本產生沖突,尋找到孩子心跳與文本心跳的合拍點,產生移情效應。他們置身情境,強烈地感受著無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關注、嚮往、投入。
⑵角色的轉換
《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⑶資源的拓展
兒童的內心是最無拘無束的,他們渴望走向原野,親近自然,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間放飛夢想。這就要求閱讀教學要徹底走出「課堂中心、書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封閉性,充分拓展空間,增強活力。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學生在真實世界的際遇中學習,與現實對話,為學生創造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調查、訪問。例如要求學生課外查詢有關海底世界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如課外書籍、圖書館、網路等途徑獲得信息。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大世界引入課堂,在教學中充分挖掘各種各樣的教育資源,根據教育目標對資源進行重新組合與調整,溝通學生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橋梁,為學科課程提供廣泛的感性背景,為課本知識的運用提供實踐的平台。例如在教學中播放海底世界的錄像、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等。
二、挖掘內涵,注重人文性
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尊重學生生命價值、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是小學語文課程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必須實現學科順
應學生,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生命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保持和加強生命的力度,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⑴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
通過放錄像,把藍色的海水、兇猛怪誕的大魚、美麗的珊瑚……這些奇妙的東西盡情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優美音樂的解說詞,學生們彷彿置身於美麗神奇、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另外如文中「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等的重點研讀。
⑵體現課堂交流中的人文性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
⑶滲透課堂作業中的人文性
現代閱讀教學觀需要我們以生活的理念構建起語文教學大課堂。在教學中,我們要將課堂的語言訓練和課外的生活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如: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我們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發揮你的想像,請你寫一寫。」
「關於海底的奇異景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課外查尋、搜集相關的資料,你自己來寫寫《海底世界》。」
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親近自然,很好得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生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三、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1、個性化地體味語言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託,分析語言現象,在字、詞、句、篇的聯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文章內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學生對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理解;又如對海底小動物「竊竊私語」這個詞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研讀,強化個性體驗。
2、多樣化地語言表達
語文課是師生個性自由馳騁的舞台,所以要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地表達,展示學生的個性。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多樣化的表達,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學生對「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匯報時,有的直接摘錄了書上描寫的原句來表達,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幾個關鍵詞語,有的用圖片等,學生在表達中思辨,在傾聽中評判,不僅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小學語文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小學語文組__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_____》的第__課時,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______》是____(文章體裁),主要寫了______(主要內容),表達了_____________(中心思想),「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致充滿詩情」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這篇課文以形神兼備、靈活多變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______,課文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致,充滿感情,給人很深的啟迪。/這篇課文按_____順序,圍繞____,向我們展現了_____、_____、_____等幾個場面(情景),贊揚了_____的精神。表達了_____的感情。(歌頌了_____)。
根據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容和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
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第______段,培養學生敢於質疑,解決問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初步學會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3、情感目標: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培養……,喜愛……。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
為了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我把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緊扣課文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著重體會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因為(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 )教學內容,結合()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於思考。
1、朗讀感悟法:結合本課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促學,通過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想像感悟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力求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像的閘門。
3、情境教學法:有情有趣是教學。我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 圖畫、語言、音樂來再現、描繪、渲染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4、評價激勵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開放的閱讀思維空間,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給予認可與鼓勵。
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等。我力求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語言實踐中學習語言,在品味語言中積累語言,在內容體會中掌握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教師指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節:/(我緊緊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教材本身的特點,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讓學生邊學、邊悟、邊總結、邊創造,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一下五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激情導入,課件導入,圖片導入,分析題眼,質疑課題,實物觀察等方式,課前搜集資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
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展播……,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進而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隨後揭開課題,簡要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因此,在導入新課後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並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同時可以提出問題:「你讀懂了什麼?告訴老師你怎樣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於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
鑒於此,在本環節中,我首先抽選幾個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本節課的生字、詞和重點詞句,並讓學生議一議:「這篇文章應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講了什麼?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事情發生的經過、結果清楚地說出來,既理清文章脈絡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力圖使學生在反復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對課文有所思有所悟。
緊接著,讓全體學生品讀重點詞句,並藉助多媒體展示課前准備好的圖片,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讓學生圖文結合地品味和理解本節課重點詞句。如讀到「____」 時,用多媒體展示____畫面。這一幅幅畫面,不僅講學生們帶入____之中,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____」、「____」、「____」等詞語,從而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
最後,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再次展現一組配樂的畫面,引讀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作者再次產生共鳴,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激起他們對……(如:草原的無限熱愛)。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
因此在對課文做出總結和評價後,我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一想:______。這個問題,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以「情」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雖然結束了,但學習是無窮盡的。在學完課文後,我設置了讓孩子看生活中……的圖片,如……等,再啟發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_____。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享受語文。
第五環節:安排作業,復習強化。
一課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活動的完結,而應該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本節課計劃安排兩道課後作業:
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專用小筆記本上;
作業2:根據課文內容,畫一幅____畫(或編排一個課本劇)。
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文內容和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該板書力求讓學生抓住課文的內容主線,表現作者的寫作思路(或思想感情),簡單明了。
總之,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以及多媒體展示等課堂活動,我設想能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認知生字,讀懂新詞,交流討論,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獲,同時力求讓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贈給你吧,祝你成功}
㈥ 小學語文說課怎麼說
小學語文說課稿資料收集資料,激發興趣。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版,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權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文章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趣,流露出作者熱愛大海,以「動態生成」的觀念引領教者優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其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藉助形象直觀的畫面和生動的多媒體音像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
小學語文說課稿資料
小學語文說課稿資料http://jjtogo.com/yuwen.html
小學語文說課稿資料
參考資料:小學語文說課稿資料
㈦ 論如何營造小學語文教學特色課堂氛圍的結尾怎麼寫
我們做教師的大都把課堂氣氛作為授課質量的重要一環,因為課堂氣氛直接關繫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在教學中,課堂氣氛是由教師決定的,具體地說,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氣氛。那麼,如何營造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良好氣氛呢?
一、教態是促成良好課堂氣氛的首要條件。
何為教態,教態就是教師講課時的情緒與外在表現,比如,教學心情、表情、體態動作、神態等,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會通過教師有聲語言的講解而「察其容」,而且還會通過教師的教態而「觀其色」。教師的教態在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教學氣氛,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當教師走進教師的那一刻,教師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及時調整好你的心態和精神面貌。具體來說,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對學生。微笑是人際交流中一種最好的方式,微笑讓學生對教師沒有懼怕感,課堂氣氛溫和。如果教師板著臉孔,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讓學生感到壓抑,學習有緊張感,課堂氣氛變得生硬、冷漠,不利於教學的開展。②給予學生鼓勵。明代教育家王陽明說過:「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教學也如此,教師不能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之間的差別,要讓每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長處,獲得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放下嚴厲的批評、呵責,多鼓勵、表揚學生,發現他們學習的閃光點,給予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語言、表情,對學生的刺激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③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多誇獎孩子們「好極了」「你真棒」等,教師還可獎勵學生小紅花、作業本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生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旺盛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添加劑。
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於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於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促使他們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增進知識。
教師在課堂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採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①找朋友。教師用卡片製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裡,誰是我的好朋友。」與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錯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製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的櫃台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③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三、動手操作是調動課堂氣氛的必要活動。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佔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形象化,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四、創設懸念是引發課堂氣氛的重要措施。
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願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慾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總之,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氣氛不適宜,呈現消極、沉悶的局面,學生的思維感到壓抑,窒息智慧火花,沒有學習的熱情。反之,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㈧ 說課記錄怎麼寫
(一)聽——做好聽課記錄
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它應全面、具體、詳細地記錄以下主要內容:
1、情境創設。課前教師與學生的情感溝通,課堂教學氛圍的創設,學習氣氛的形成及教師與學生所進入的「教」與「學」的狀態等。
2、教師的點撥與引導。點撥與引導的問題可以是教學內容研討方面的,也可以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方面的。
3、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如何促進學生的「學」的,「教」是否為「學」服務(詳見下面「看」的內容)。
4、教法選擇。教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具體效果如何。
5、學法運用。學生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具體效果如何。
6、練習設計。不是簡單地使用教材上的練習題,而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自己設計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
7、教學反饋。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包括課堂上的應答反應,以此體現三維目標的實現,即知識、技能的獲得,過程、方法的掌握,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等。
8、課堂的亮點與失誤。「亮點」即成功之處、創新之處;「失誤」即缺點、不足之處,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教法方面的。
9、聽課者的評析與建議。針對上述內容作出簡要評析,並對失誤提出相應建議。
10、歸納小結。依據教育教學理論,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給與綜合性整體評價,即指出優點在於體現了什麼教學理念,依據什麼教學原理等;同時,指出缺點與不足,怎樣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據什麼等。
(二)看——注重師生的雙邊活動
「看」與「聽」是同時進行的,它們都是為評課作準備的。看,既要看教師的教,又要看學生的學。
1、教師的教。主要關注以下四個維度:
(1)組織能力。包括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語言的組織、教學活動的組織等,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2)調控能力。看教師能否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展情況與出現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調整教學環節,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3)教學機智。觀察教師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靈活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果斷處理課堂偶發事件,激活課堂教學。
(4)練習設計。看教師能否依據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具有彈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練習題,達到鞏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
2、學生的學。主要觀察學生學習中的四種狀態:
(1)參與狀態。看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參與的面有多大等。
(2)交往狀態。看課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聯系與反饋,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交往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技能怎樣等。
(3)思維狀態。看學生是否具有問題意識,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看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探究問題是否積極主動,是否具有獨創性等。
(4)情緒狀態。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能否自我控調學習情緒等。
三、課後檢查
1、講授內容、授課順序與《學期授課計劃》是否一致。
2、教案設計是否規范,施教中有哪些修改,修改的效果如何。
3、授課教師課前准備是否充分,教具運用是否恰當、到位。
4、本次課與平時了解的情況是否一致,教師業務水平與授課能力是否有新的提高。
四、課後評議
(一)評議內容
評議內容既包括教師的「教」,也包括學生的「學」。教師「教」的四個維度,學生「學」的四種狀態,是評議的重點內容。具體可分為:
1、教學常規。主要包括教學過程是否完整,教學環節是否得當等。可以不拘泥於常規,也可以打破常規,但不能不懂常規,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成長規律。
2、教學創新。主要包括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創新的效果如何等。教學創新要以學生為本,著眼於課堂上學生三維目標的實現,即學生是否獲得了知識與技能,是否經歷了過程、掌握了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怎樣。
3、存在不足。針對授課教師的業務層次和實際水平,指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並有理有據地說明為什麼不足。
4、改進措施。根據授課教師的業務層次和實際水平,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對屬於記憶水平的教師,應主要從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法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對屬於理解水平的教師,應主要從提高專業水平、教育理論水平和更新教學觀念、加強教學研究與改革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對屬於探索水平的教師,也應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評議程序
評議的一般程序是:
1、主持人提出評議要求。
2、授課教師說課。
3、聽課人評議,並與授課教師交流。
4、形成評議意見,提出改進的方向、措施。
5、將評議意見反饋給授課教師。
6、填寫有關表格並交教學督導室存檔。
㈨ 小學語文面試怎樣說課
要生動 同時要能讓學生聽懂 對於小學生 真的 做個游戲 但不能太多 因為畢竟當老師不回是天答天做游戲的 課本知識要講清 注意分清主次 一定是40分鍾最好有25分鍾以上在抓住書本 不要補充資料侃侃而談很久 我高一 我很關注每次實習說課的老師上完課我們老師的評價和評論 應該問題不大 加油~~~
㈩ 急求 小學語文說課稿結束語
結束語
各位抄領導、襲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XX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氣氛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結束語:
「一個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純朴、強烈的愛與所示追求,一個活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作為劉老師的學生,作者是幸福的,同樣,我也願意把這種幸福傳遞給我的學生。教學的進程其實就是師生共同分享精神財富的過程,在分享中,教師與學生都能夠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快樂,交流的愉悅,成長的幸福。
朋友,讓我們在心靈里點亮幸福的燈盞,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去實踐幸福的課堂,去譜寫理想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