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聽了,感謝不盡。那僧便念咒書符,大展幻術,將一
塊大石登時變成一塊鮮明瑩潔的美玉,且又縮成扇墜大小的可
佩可拿。那僧托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寶物了!還只
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奇物方妙
。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
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石頭聽了,喜不能禁,乃問:「不
知賜了弟子那幾件奇處,又不知攜了弟子到何地方?望乞明示
,使弟子不惑。」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的說
著,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後來,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忽從
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
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
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
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其中家庭閨閣瑣事,以及
閑情詩詞倒還全備,或可適趣解悶,然朝代年紀、地輿邦國反
空空道人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
有些趣味,故編寫在此,意欲問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
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
,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無班
姑蔡女之德能。我縱抄去,恐世人不愛看呢。」石頭笑答道:
「我師何太痴耶!若雲無朝代可考,今我師竟假借漢唐等年紀
添綴,又有何難?但我想,歷來野史,皆蹈一轍,莫如我這不
此套者,反倒新奇別致,不過只取其事體情理罷了,又何必拘
拘於朝代年紀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書者甚少,愛適
趣閑文者特多。歷來野史,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凶
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屠毒筆墨,
壞人子弟,又不可勝數。至若佳人才子等書,則又千部共出一
套,且其中終不能不涉於淫濫,以致滿紙潘安、子建、西子
君、不過作者要寫出自己的那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擬出男女
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間撥亂,亦如劇中之小丑然。且
鬟婢開口即者也之乎,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
,大不近情理之話,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雖
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
;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
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徒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
傳者。今之人,貧者日為衣食所累,富者又懷不足之心,縱然
一時稍閑,又有貪淫戀色,好貨尋愁之事,那裡去有工夫看那
理治之書?所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願世人稱奇道妙,也不定
要世人喜悅檢讀,只願他們當那醉淫飽卧之時,或避事去愁之
際,把此一玩,豈不省了些壽命筋力?就比那謀虛逐妄,卻也
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腳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換新眼目
不比那些胡牽亂扯,忽離忽遇,滿紙才人淑女、子建文君紅娘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
見上面雖有些指奸責佞貶惡誅邪之語,亦非傷時罵世之旨;及
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倫常所關之處,皆是稱功頌德,眷眷
無窮,實非別書之可比。雖其中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
又非假擬妄稱,一味淫邀艷約、私訂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幹涉
時世,方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
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
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後因
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
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最是
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里街,街內有個
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窄狹,人皆呼作葫蘆廟。廟旁
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情性賢淑,
深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
B.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反思能力
小學 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傳媒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校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小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俺們減少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小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法子,如「這堂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
語文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理念。新課改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其中包括價值觀、情感態度、知識和技能。從長遠發展來看,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表明其中知識是最容易遺忘的,「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只有讓學生充分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的技能,才能在以後通過其他各種渠道來復習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遺忘的知識,並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識。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把價值觀、情感態度和技能有意識的逐漸融入到對於知識的講授中,加深學生的印象,讓記憶更加深刻,也讓教學過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只有通過對教學課程不斷反思,及時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優化教學模式。
2.反思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十分重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學習,才是完整的優秀的教學,並且營造出和諧上進的語文教學氛圍,更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基於溝通對教師產生良好的信任,積極投入到教學中來,學生的優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向多元化發展。
3.反思學習方式。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大,少則十幾個學生,多則幾十個學生。學生的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良莠不齊。在課後進行教學反思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對每個學生給予正確的客觀的評價,然後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或各自的個性特長制定不同階段的階梯式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來,學生間相互競爭比賽,共同進步。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時有意識的或有針對性的選擇某個同學來回答,且這個問題適合這個同學的知識能力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3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狠抓課本,確定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程提倡利用與開發教學資源,實際上比較重要的教學資源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是教師要先鑽研、吃透文本,狠抓文本,明確教學具體目標,確定教學難點、重點,選取符合學生實際與教材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己對文本不理解,不知道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清楚,是不可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每篇課文到底如何教,採取何種方式更好,何種形式更有效果,教師要有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要根據學情、課時、教材而確定,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適當地調整生成新的目標和預設目標。生成目標和預設目標要有所側重,要
C.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 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師要敢於對原有的教學理念進行質疑,挖掘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後的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如,「我以這樣的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我從中學會什麼?」等,其次,教師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要認真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貫穿新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是否內化為教學行為,克服就操作論操作的錯誤做法,再次,教師要以開放的姿態接納新思想,積極學習和研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並通過不斷實踐,思考和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克服教學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學創新能力,
2.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師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要對教學觀念、動機水平、情緒狀態等心理因素進行反思,還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傳媒等方面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並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校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反思可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是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如教學中教師控制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師生關系的處理是否符合主體性原則等;二是對課堂教學中採取的教學策略進行思考,小結精彩片段,思考失敗之處,如「教學中是否出現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做得不好,可以怎樣改進?」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等,
3.教學效果的反思
「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再成功的教學也有缺憾之處,而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俺們減少缺憾,因此,教師課後要對自己的教學成敗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思,小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解決的法子,如「這堂課是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堂課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行為有哪些差距?該如何處理這些差距?」等,同時,教師要學會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這樣,通過「由教反思到學、由學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誤、由失誤反思到發展、由現象反思到本質」的多次循環,教師的教學實踐會更加合理,更加優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
語文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理念。新課改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其中包括價值觀、情感態度、知識和技能。從長遠發展來看,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表明其中知識是最容易遺忘的,「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只有讓學生充分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的技能,才能在以後通過其他各種渠道來復習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遺忘的知識,並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識。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把價值觀、情感態度和技能有意識的逐漸融入到對於知識的講授中,加深學生的印象,讓記憶更加深刻,也讓教學過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只有通過對教學課程不斷反思,及時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優化教學模式。
2.反思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十分重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學習,才是完整的優秀的教學,並且營造出和諧上進的語文教學氛圍,更能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基於溝通對教師產生良好的信任,積極投入到教學中來,學生的優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向多元化發展。
3.反思學習方式。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大,少則十幾個學生,多則幾十個學生。學生的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良莠不齊。在課後進行教學反思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對每個學生給予正確的客觀的評價,然後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程度或各自的個性特長制定不同階段的階梯式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來,學生間相互競爭比賽,共同進步。例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時有意識的或有針對性的選擇某個同學來回答,且這個問題適合這個同學的知識能力水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
3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狠抓課本,確定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新課程提倡利用與開發教學資源,實際上比較重要的教學資源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是教師要先鑽研、吃透文本,狠抓文本,明確教學具體目標,確定教學難點、重點,選取符合學生實際與教材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己對文本不理解,不知道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清楚,是不可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每篇課文到底如何教,採取何種方式更好,何種形式更有效果,教師要有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目標要根據學情、課時、教材而確定,教師應根據課堂的動態發展,適當地調整生成新的目標和預設目標。生成目標和預設目標要有所側重,要主動對目標的達成度自我評估。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能要花很多精力與時間,但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重要的一環。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人與人最重要的關系。師生關系的好與差,影響著教學工作的效果。如果一個對老師有厭倦抵觸情緒的學生,肯定不會細致、耐心地去聽這個老師講的課。如果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對老師產生崇敬、愛戴之情,就會非常喜歡他所教的學科,熱情也會很高的。我教過的一名女生比較內向,她的語文成績一度較差。為此,我多次鼓勵她大膽發言,提問時盡量問些簡單的問題,增強她學習語文的信心,但這樣做的效果不是太好,對此我一籌莫展。記得有一次她在操場上玩,我看到她的紅領巾沒戴好,就幫她整理了一下。第二天上語文課,她的表現很好,好得讓我吃驚:她多次搶著舉手回答問題,答案都是正確的。此後,她的一點點成績,我都會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她感到她與同學一樣是被老師重視的。每次表揚和肯定後,她就會更加努力。
三、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使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的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可以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是教學中問題情境的組織者、創設者,比較好的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探究動機和強烈的問題意識,引發學生認真地思考。在探究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調動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因此教師要進行研究,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在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要鼓勵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獨立思考等,嘗試解決問題。這對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有好處的。
4
營造語文課堂良好氛圍
有效組織良好的教學秩序。
教師要嚴密地組織教學,積極營造語文課良好的課堂氣氛。那種激趣引入,留下懸念,製造積極思考不斷進取的課堂氣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教學中還要適當遺留「空白」。語文課是一門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性、良好的思考習慣的學科。採取討論、比較、歸納、推理等教學方法,能為學生創造熱烈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提問時,教師一定要有準備,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問什麼、什麼時候問,因為提問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千萬馬虎不得。
如果教師准備不足,想問什麼就問什麼,就會使課堂顯得鬆散,甚至起不到提問的作用。課堂提的問題一定要斟酌,要提在點上,對重點、難點問題提問時更應慎重,要緊緊圍繞著重點,就如何攻破難點提問題。提問時還要注意對象,對不同的學生提問的要求可不一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並採用不同的方法。提問時要注意靈活性,不僅對知識做靈活處理,而且也要在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進行靈活的調整。另外,還要注意問題的實效性,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
D.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和建議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永恆的研究課題。身為一名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已近20年的內教容師,筆者一直孜孜不倦地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改進。回望新課改之初,語文教學研究者們紛紛對之前傳統的語文教學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批判。在這股潮流與風氣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育界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各教學流派競相輩出,語文教學界呈現異彩紛呈的景象。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五彩斑斕的教學流派、教學風格面前,一些語文教師開始眼花繚亂,他們來不及分析這些新穎的教學方法是否對自身教學具有適用性,也不去分析他們的本質和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就爭相模仿,只學皮毛而忽略本質,課堂教學刻意追求詩意化、個性化,最終矯枉過正,導致語文課已經不像語文課,反而更像是綉花枕頭,失去了最初的語文味。那麼,什麼樣的小學語文課才算是好的語文課,因為本文研究的主體是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基本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達的能力。所以,對他們而言,好的語文課應該能充分挖掘、訓練和提高他們自我思考、自我表達的能力,使他們切身體會到語文的價值和魅力。
E. 教師為什麼要經常反思這些問題
2、你有信念嗎?你有自己的信念嗎?你能感受到自己信念背後的生命氣息嗎?3、你有不同於他人的教育觀嗎? 4、你反思過自己的知識觀嗎?5、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應該有一種什麼樣的語言與演說姿態? 6、你思考過啟蒙嗎? 7、作為一個教師能夠沒有藝術判斷力與審美力嗎?這幾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一個教師就要這樣時時作反省,只有這樣才算是一個現代時代里的完整意義上的教師。第一個問題:你對世界有什麼獨立的見解嗎?這就是確立世界觀。也就是要學會仰望天空。這個世界觀必須是經過自己獨立思考與審察得出來的,而是不是有口無心地跟著別人叫喊出來的。對世界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就是教師作為一個有思想靈魂的人的最重要的標志。是「立人」的重要一環。現在在中國面對這個世界能夠有獨立見解的人都已經不多,在教師群體中教師被作為一種工具在使用的情況很普遍,有獨立見解的教師往往成了被權勢打壓的對象。一種可怕的力量一直在企圖消滅作為人及作為教師的靈魂。所謂獨立見解是難以獨立下去的。在許多官員眼裡,教師只是處於最低層的一種可茲利用的工具。中國社會向來是對形成了自己獨立見解的人進行合力絞殺。 第二個問題:你有信念嗎?你有自己的信念嗎?這仍然是屬於教師獨立思考的范圍,只是這個思考主要是學會審察自己的心靈世界。信念常常是一個人認為確切無疑的,必須堅守的做人底線。如果一個人沒有這樣的信念,那麼他只會一味聽從外在的強力的驅使,而不會有任何反抗。缺乏信念的人是一種完全沒有人格的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他可以出賣靈魂,可以做任何傷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擁有堅定的可怕信念也是一種災難。「文革」時那些造反派與紅衛兵們並不一定沒有信念,德國納粹在殺人的時候也並不是沒有信念,有時恰恰相反,是他們的信念實在是太堅定了,有些人至今仍然毫無懺悔的意識。所以,僅問有沒有信念還不夠,還要追問你擁有的是什麼信念?我以為人世間,所有的信念中只有敬畏人的生命這個信念是永恆的,其他的一切主義、國家,及至民族作為信念的基石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西歐的國家意識正在逐漸淡化,民族感正在消亡,具有普世意義的公正、正義及對人權的捍衛正在形成人類社會的共識。實際上歐盟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共同體,這里的國際幾乎是形同虛設。越是專制獨裁的國家,越是強調愛國,但是他的國民愛國熱情反而不如那些不強調愛國,而只強調尊重人權愛惜生命的國家。這一點教師們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原因?希特勒的《我的奮斗》就是強調個人毫無價值,只有為國為民族犧牲才有價值的。薩達姆、金正日都是強調愛國主義的。因為,這個時候愛國猶如等於愛專制獨裁者。因為國就等於專制獨裁者。所以,信念僅僅有還是不夠的,還必須分析清楚我所擁有的信念究竟是什麼信念?能否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能否經得住人類普世價值的考驗?當年犧牲在朝鮮戰場的幾十萬志願軍的生命,現在他們的生命價值體現在何處?去過北朝鮮的中國人會有一種特別的失落後,現在看來生命才是最最重要的,至於當年的國際線是三八線還是四九線,現在看來已經毫無意義。所以教師一定要樹立人的生命神聖的信念,無論以什麼理由,虐待人的生命,踐踏人權都是罪惡。在內心的道德律令下沒有人可以命令你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來,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得出來。所以,一個教師要面對自己的內心的道德律令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進行審判,有時寧願受惡法的審判,也要面對自己內心的道德律令審判時心地坦然。這才是真正的教師。所以錢理群先生提出的信念後面的問題就是:「你能夠感受到信念後面的生命氣息嗎?」 錢理群先生追問的第三個問題是:你有不同於他人的教育觀嗎?我以為一個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觀,是不是一定要不同於他人卻未必。錢先生追問教育觀的問題正在提醒教師們要有自己的教育觀。這個教育觀之所以是自己的,是因為經過自己思考、體驗,並且是建立在堅實的教育信念的基礎上的。這里蘊含的理念就是,你的教育觀里是否有兒童的世界?是否有生命氣息?自己對自己教師這份工作,是否考慮過在社會中,在人類進程中的作用?你的所作所為是否是從孩子的終身來考慮的?是否有過生命的期待?是否有過為了這種期待拋棄過世俗功利的誘惑?一個教師如果教育觀念出了問題,那麼他剩下的勤奮、刻苦、奮進、頑強、拼搏、敬業、認真、執著都將是一個教育的負數。而且強度越大,負面效應越大。因為他付出的努力將給孩子的世界與社會帶來災難。所以,一個教師的教育觀念是最重要的。 第四個問題是:你反思過你的知識觀嗎?知識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一個教師有什麼樣的知識觀,他將以什麼方式教育自己的學生。那些把知識視為神聖不可動搖的確切答案的教師,他們不會允許孩子質疑自己講的或者書上提供的答案,他們不知道人類的知識的積累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同時是一種可錯的,而且有待下一步實驗與追問的東西,所有的知識都不是確切無疑的,人類對什麼是知識,怎樣獲得真實可靠的知識曾經費盡了人類最聰明智慧的大腦,至今仍然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一個教師如果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所教的知識的可靠性,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他從來沒有鼓勵甚至沒有允許學生質疑過教師所講的東西及教科書上所講的東西,那麼幾乎就可以斷定他是一個不合格的教師。一個現代教師要清醒地意識到,所有的知識都是在「猜想與反駁」、「實驗與驗證」過程中增長的。唯有不斷提出問題,然後不斷地批駁檢驗,才能夠敲打出一個相對確切的知識來。在你的知識觀里如果從來沒有過懷疑與批判,那麼你所教給學生的知識將是多麼無趣無味啊。學生這個時候厭惡你是有道理的,因為你作為教師首先剝奪了他們思考的權力,尋找了探究的權力,也就是剝奪了他們對知識的一切樂趣,好的學生接下來就以考試分數的樂趣代替對學習的樂趣,而那些差生將以逃學來代替你在課堂上枯燥乏味的反復講解與死板記誦。 第五個問題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應該有一種什麼樣的語言與演說姿態?這既是一個教師應該關注到的教育細節,也是涉及教育的大問題。一個教師的語言其實也是他的信念、教育觀及知識觀的自然流露。一個內心真誠,敬畏生命的教師,一個對知識執著追求的教師,你很難想像他會使用語言的暴力來傷害學生的那幼稚的心靈。一個教師在講台上以什麼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的問題,全然在於他是怎樣看待學生的。心中有知識的灌輸與教學手段的電氣化及技術先進性的教師,他在學生面前也容易把學生視為與機器一樣的東西。語言與姿態是一個教師內心世界的最好反映。不要把教師與學生看成是對立統一的產物,這一套陳腐的說教已經害人不淺。教師的世界與學生的世界是完全可以相通的。教師要嘗試著回到自己的童年,通過回憶自己的童年,你就會知道現在的兒童與你當初當學生時一樣是多麼討厭某種教師語言及某種教態啊。 第六個問題:你思考過啟蒙問題嗎?啟蒙有兩重含義,一是你作為教師,要意識到你對學生所做的工作只是一個啟蒙工作。學生的大腦是有待點燃的火炬,而不是有待填充的容器,教師充其量只是一個點燃火炬的火柴,而不可能在學生心目中是一個一直可以熊熊烈火般地燃燒下去的蠟燭。即使毀了自己,也不見見得就照亮了你學生的世界。能夠照亮學生世界的是學生自己的智慧之火。二是,我們這個民族與這個社會需要重新啟蒙。我們仍然生活在蒙昧之中。我們缺乏仰望天空的傳統,也缺乏審視心靈世界的習慣。我們講話還缺乏邏輯,嚴重缺乏起碼的常識,也沒有人的起碼良知。在這個意義上教師首先要啟自己的蒙,因為我們許多教師仍然生活在蒙昧之中。啟自己的蒙,然後才可能在學生的生命歷程中去啟學生的蒙。保持自由開放的心胸與探索的大腦是啟蒙的關鍵。所有的啟蒙都是從個體生命覺醒開始的,學會反思,學會質疑,學會批判與重新審問,一個人要經常問一問康德反復問過的問題:我認識這個世界什麼?我能夠在目前狀況下做點什麼?我對於將來還可以期待什麼?這些就是啟蒙的內容。 第七個問題:作為一個教師有沒有藝術判斷力與審美力?不要把教師的生活搞得那麼古板並且毫無生命氣息。生命中不能沒有藝術,不能沒有美。美是生命質量的象徵。一個不懂得欣賞藝術,欣賞美的教師,他的心靈世界肯定是乾枯的,生命並不完全是按照邏輯線條來成長的,分數只是一個枯燥的東西,它遠離生命之外。藝術是點燃生命的不竭源泉。一個人只有在美的世界裡才會有美的心靈,而這一點對孩子的生命來說尤其如此。教師的審美力是一個教師重要的素質。人是按照美的方式生活著的。一個懂得審美的教師,懂得創造美的教師,他本身表現出來的美就是一種最好的教育資源。教師的生活中如果缺乏了美,那麼他的整個教育生涯都將是暗淡無光的。追求美,並且塑造美,在一個細小的兒童心靈中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力?錢理群先生在小學時那個班主任老師在他內心埋下的美的種子,伴隨他度過了十八年的流放生活,傳承著他度過了「文革」中那最艱難的歲月。美,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和諧的敬畏與欣賞所表現出來的能力與氣質。那種「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看似氣壯山河,但不是真正的美,而是一種滅絕人性的殘酷。一個社會不能把美醜弄顛倒了,一個教師心目中更不能把美醜的觀念弄顛倒了。所有的美是因為敬畏人的生命,捍衛人的尊嚴才會有的。
F. 小學教師在教學中有哪些反思和啟示
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反思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重點,因為課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過課堂來實施的,加強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程追求有效教學,同樣要探索教師的有效教學反思。用問題引發自己的課後思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一問:這堂課讓學生得到什麼這應該是一堂課結束後的首要問題。新課程理念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得如何、收獲怎樣。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教師的思維中心必須轉移到學生上來,而不是教材、教參、教學內容,只有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實效。「我這堂課讓學生得到什麼?」備課時當然要思考,課後的思考更有特殊意義。調研中我們發現,教師備課時制定的目標大多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現為三種傾向:一是資料型,目標大多依賴於教學參考資料,未作思考,直接抄錄教參;二是經驗型,依賴於自我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能思考得還不深入,甚至有差距;三是套路式,每堂課都有一個知識與基礎、能力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形式主義,大而無當。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制定具體的、貼切的「這一課」的目標,課堂圍繞目標實施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收獲、有發展
G. 小學語文教師優勢與問題分析
優勢之處:
1、積極參與各類教育教學活動,開闊視野。善於思考,注重反思,能在教學過程中以理論結合實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完善和提升自身教學能力。
2、積極提升自學能力。空閑時會閱讀學校購置和推薦的教育名著、案例和反思等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前提,能在課中嘗試運用新型教育方法和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3、我能熱愛教育事業,工作認真踏實負責。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尤其是具有一顆童真般的心,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
4、 職業心態平和,嚴於律己,善於和他人合作,能正確的處理與領導、同事和學生的關系。
5、 平時能閱讀一些體育教學方面書刊雜志和網站資料。
不足之處:
1、個人教學風格不明顯,需培養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擁有較強的、獨立的教學能力。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下,在學科教學中還需拋棄模仿和惰性,發揚自身長處,尋找語文教學中的創新。
2、對於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討、研究的積極性,教科研能力不是很好。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不斷積累加強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能力也有待加強。
3對新的教育理念轉換較慢,在對全教研組教師在教學教法、教學過程的更新、轉換等方面尚需主動組織學習。另外,自己總感覺時間、精力不夠,每天都過得很忙碌,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充電。
二.發展目標
1、「多做」、「多想」、「多聽」,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改善自身的不良習慣,將自己改變成一名主動學習者,使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具有親和力、輕松、快樂、幽默的老師,並逐步將自己打造成吃苦耐勞型的教師,使自己的課堂成為詩意的課堂,是學生嚮往的精神家園,並能和學生共同學習成長,滿足學生成長和走上社會的實際需要。
2.堅持每周1-2小時的閱讀,除教育教學類書籍,增加案例、課例的閱讀參考,尋求在理論研究上有建樹,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研究的能力,並結合實踐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