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教研主題有哪些
現結合主題式校本教研的過程,梳理如下。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定要真正地扎實地,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主題式校本教研,堅決杜絕臨時找個主題,臨時准備節課,應付檢查。應付檢查與真實的按五大環節進行是明顯不同的,是應付不來的。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但是,這樣操作可能遇到的現實困難是,有的主題確立後,很難找到與之對應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不當、不精,會導致後續環節質量低下。怎麼辦?我們可以由學習材料確定主題。我們手頭現有或能夠收集的學習材料中,精選出有水平、與修訂版課標理念一致、能指導教學的材料,從這個學習材料中篩選出一個主題。這樣,就能解決理論水平的問題。
主題還要具體,針對性強,忌大而空。九個單位的主題分別為:
1、「以讀促悟,提高語文素養」(張市小學)。「語文素養」,概念太大,內涵太豐富,它包含了語文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習慣、積累、態度……不是一節課、一種方法、一次活動能夠解決的。可改為「以讀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適合文學作品閱讀。
2、「低年級朗讀指導」(大南頭小學)。這個主題很具體,操作性很強。如果改為「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會更好。
3、「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容城小學)。很實際,容易出點成果。
4、「依託文本,展開想像」(四庄小學)。實際,具體。
5、「抓語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學)。「段」,主要對結構而非內容思想產生作用。可改為「抓關鍵詞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語言,共鳴情感」(王村小學)。非常好。
7、「讀寫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段庄小學)。很好。
8、「以訓練點為抓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博奧小學部)。「訓練點」,什麼的訓練點?指向不明。可改為「語言訓練點」。
9、某個單位沒有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學習內容有兩部分組成:修訂版課標中的相關表述;收集來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一定要精心選擇,學習材料的質量,決定了整輪教研活動的質量。不學習,無論怎樣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學習,才能提高。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觀察我們的課堂,有兩點突出的問題。
1、略讀與精讀不分。
有兩節課講的是略讀課文,四上《火燒雲》和六上《中華少年》。《火燒雲》成了精讀的濃縮版;《中華少年》則需要兩課時,徹底的精讀教學。雖然,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但盡量還是要尊重教材編者的意圖,精讀是精讀,略讀是略讀。把略讀上成精讀,真正的原因,我想,還是不明白二者的區別。
葉聖陶先生早就指出:「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像得到的,學生遇到需要閱讀的書籍文章,也許會因沒有教師在旁作精讀那樣的詳細指導,而致無所措手。現在一般學校,忽略了略讀的似乎不少,這是必須改正的。……不過略讀指導與精讀指導不同。精讀指導必須纖屑不遺,發揮凈盡;略讀指導卻需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何以需提綱挈領?惟恐學生對於當前的書籍文章摸不到門徑,辨不清路向,馬馬虎虎讀下去,結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纖屑不遺?因為這一套功夫在精讀方面已經訓練過了,照理說,該能應用於任何時候的閱讀;現在讓學生在略讀時候應用,正是練習的好機會。學生從精讀而略讀,譬如孩子學走路,起初由大人扶著牽著,漸漸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邊遮攔著,替他規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邊遮攔著,正與扶著牽著一樣的需要當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純熟,能夠自由走路。精讀的時候,教師給學生纖屑不遺的指導,略讀的時候,更給學生提綱挈領的指導,其目的惟在學生習慣養成,能夠自由閱讀。」
汪潮教授也有個形象的比喻:「精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例題,略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習題。」
崔巒先生也在很多場合說過略讀課文的教法:略讀課文,要粗知大意。學生要獨立閱讀,自讀自得,整體把握。可採用幾遍讀的方式:一讀解決字詞,互相交流;二讀明白大致內容,要准確概括;三讀就是重點讀,抓感興趣的部分讀,交流收獲體會,或內容或寫法。
2、有的閱讀教學,還是以內容分析為主。
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1、逐段進行有感情朗讀指導。(深入理解內容體驗情感以前的朗讀指導,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2、哪裡寫父親了不起,找出來,讀。
3、哪裡寫兒子了不起,找出來,讀。
這是比較典型的「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
怎樣響應崔巒先生的號召,「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呢?或者說實現「教課文」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呢?我們不妨看看河北省教科所李學紅主任的主張:
1、教學重點要突出,一課一得。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語文課可以上成朗讀欣賞課,
語言品析鑒賞課,比較閱讀課,討論交流課(文章的思想內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價值觀探討),閱讀、寫作方法指導課(如何質疑、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寫文章),讀書方法指導課(如何讀懂一本書),閱讀、寫作實踐課等。
2、以《開國大典》為例,釋題導入,引出「大典」—整體感知,初識「大典」—重點研讀,感受「大典」—課堂總結,銘記「大典」——教課文;布置寫作:學校秋季運動會—學習《開國大典》,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比較學習:感知場面描寫的方法—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史實」——教語文,寫作方法指導課。
另外,我們的課堂,要體現修訂版課標的理念,要重視兩點:
1、「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多圍繞「語言文字」 做文章。
2、「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一)、主持人開場白
需要四點內容,禮節性用語,什麼背景下產生的主題,主題是什麼,本次活動的流程簡介。
(二)、作課人反思
兩塊內容,第一塊(簡要介紹):教材簡介,根據……主題,我制定……目標,重難點,教學流程;第二塊(詳細說明):針對主題,成功與不足之處,原因,措施。
(三)、同伴互助
要針對主題發言,先肯定成功之處,再指出不足與改進建議。與主題無關的少說甚至不說。可以結合剛剛觀察的課堂發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課堂經歷發言。舉幾個例子:
1、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可以這樣發言:結合點選擇在哪裡,是否恰當,用了什麼方法,訓練了哪種能力,效果怎麼樣……
2、咀嚼語言,共鳴情感。可以:咀嚼了什麼語言,用了什麼方法(參考替換、比較、刪除等),體驗到什麼情感……
3、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可以:什麼時機指導,什麼方法形式指導、評價,效果怎樣……
(四)、專業引領
校長或其他校級業務領導進行,要有明顯的理論高度。可以提前准備出來,也可根據老師們的發言,適時調整。
(五)、主持人總結
達成的共識有哪些,還有什麼異議。
要求與建議:即日起,至10月28日,所有教研組,按照我縣主題式校本教研的要求,真真正正地搞兩輪活動。
Ⅱ 小學語文主題教研活動 略讀課該怎麼教
一、單元整合, 自然導入新課
學生「自得」能得到什麼,效果如何,不僅取決於略讀課文的教學設計,更取決於前期精讀課文的學習,尤其是前期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說,略讀課文的教學是對前面精讀教學的一種檢驗和延伸。教學中,可以先從本單元的前幾篇課文入手,通過同一主題的單元目標自然導入新課。
二、自主交流,明確學習方法
導入課文後,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參與的慾望,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產生良好的教學心態和學習心態,心理准備充分,做到「課伊始,趣亦生」。為學習課文埋下伏筆。接著學生讀閱讀提示,畫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本課的重點。當然,此時也可以讓學生充分質疑,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讀提示要非常明確: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不知道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同時,回憶前幾篇精讀課文的學習方法,最後確定本課的學習方法。在這里老師不要代替學生,一定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任務驅動,自主合作交流
學生一旦有了疑問,那就應該主動解決問題。因為我們在講讀課文的學習中,就有學習方法的傳授,主動探究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這些方法的引導下,老師可以適時、適當點撥,充分給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發揮他們自己的潛力。真正體現新課程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關系,也充分利用學案為載體,通過略讀課文的主動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教師要善於抓住機會,先精心設問,讓學生「碰壁」、「遇險」;接著組織課中評議,並適時點撥;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中理解,理解再讀,品評課文的語言美、結構美、思想美,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主動積累,運用語言。在全班交流過程中,可以讓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對比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完善自己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師要依據課前的既定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結這節課的學習方法,並將結果反饋給老師,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四、展示亮點,走向生活語文
學完課文,還得要善於總結自己的收獲,還能夠跳出課文,舉一反三,順向遷移。老師在得當的時機可以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視野更開闊,得到獲得新知,體驗主動探究學習的的快樂。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安排學生的課堂小練筆,這次寫是在學生自讀自悟,換位體驗的學習後學生情感的升華,這樣的寫水到渠成。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文本的再認識,更是審美情趣的提升。明白了文本的寫作背景,又體會到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學生自得的效果更為顯著。
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把導讀確立為教學目標的依據,力求吃透導讀所包含的教學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閱讀方法和技能的要求,並以此作為重點或主線展開閱讀。所以,在這一模式的略讀課文教學中,我們努力做到:
略逐詞逐段分析,不略重點難點品讀; 略教師精講細析,不略學生語言實踐; 略教師精密預設,不略學生自主學習……
有舍才有得,「略」為「不略」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突出了這一模式的特點,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范圍,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Ⅲ 小學語文主題教研選什麼課題好
這個……
愛護水源吧……
活著說是健康上網……
我妹學校開展過,據說效果還不錯。
Ⅳ 小學語文課例研討主題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例研討主題可以有辯論賽,演講比賽,
還可以組織豐富的課外活動增加課堂體驗度。
滿意請點擊右上角採納答案啊。
謝謝。
Ⅳ 高效課堂小學語文教學教研主題有哪些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
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慕菊指出,以校為本的教研,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
(5)小學語文主題課例研討擴展閱讀
考察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學校實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於教師和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是否與學校日常教學行為的改善聯結起來。而且,評判的最終主體應該是學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不應該是學校之外的其他主體。
這一點,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說,當學校認為教學研究沒有直接指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時,他們應該在制度上能夠很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這並不是否定校外評價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確認校內評價的應有地位和作用。
校本教研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應該由學校師生自己確認,這一點在制度上應該獲得更多的鼓勵和肯定。教學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為研究而研究、為「裝門面」而研究的現象,是與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
Ⅵ 小學語文課例研討應抓住哪些主題進行
《廬山的雲霧》教學設計
新華小學 姚興會
《廬山的雲霧》這篇課文以優美明快的的語言,運用比喻聯想等手法,描繪了廬山雲霧千姿百態,奇麗多變的景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廬山、對祖國山河深深的熱愛之情。全文層次分明,第一自然段總寫出了變幻無常的雲霧給廬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採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具體寫出了廬山雲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雲遮霧繞的廬山的喜愛與留戀之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廬山雲霧的特點。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三年級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聯繫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句意思的方法。但對於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點進行生動形象地描寫還有一定難度。因此,本節課我重點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在讀中感悟文章語言富於變化的特點和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在讀中想像課文所描繪的意境,在讀中內化語言,積累背誦。
1. 會認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看圖、聯系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引導學生感受廬山雲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及贊美之情。
3.感知總分段結構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
多媒體課件、課外擴展閱讀
(一)情境牽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廬山風景)教師相機介紹:廬山位於我國江西省的九江市,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而到了廬山,不能不看的就是那裡的雲霧。(板書課題)
2.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欣賞變幻無常、神秘莫測的廬山的雲霧。
(二)整體感知,領會詞語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這課的生字新詞,爭取把它們都讀對,爭取把每一句話都能讀通順。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同學。
2.課件出示詞語,先自由讀,再開火讀詞語。
重點指導學習以下幾個字:
(1)彌漫:注意這個字的聲母是「m」。
(2)漂:如果放在句子中還能讀對嗎?
在課文中還有一個「飄」字是風字部,你讀讀這句話。
【課件: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雲彩。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小結:看來,漂浮在水面要用「三點水」的漂,而「隨風飄盪」就是「風字部」的飄。
3.同學互相質疑:在這些詞語中,有哪個詞你不太懂?
師生共同解疑。
(三)課件輔助,感悟精髓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廬山的雲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隨機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廬山的雲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變幻無常的雲霧,給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學生朗讀有關語句。
(2)指導朗讀: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入這神秘的人間仙境嗎?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廬山的雲霧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千姿百態」。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都描寫了雲霧的幾種姿態。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姿態的雲霧,美美地讀給你的同桌聽,再說說你喜歡它的理由。
(4)全班交流。
(5)指導朗讀第2句。女同學讀描寫籠罩在山頭的雲霧的句子,男同學讀有關纏繞在半山的雲霧的句子。
(6)雲霧的位置不同,姿態不同,作者打的比方也不同。誰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雲霧的千姿百態?
(7)讓我們通過朗讀,再一次領略雲霧不同的姿態吧!教師來讀第一句話,每一組同學讀雲霧的一種姿態。邊讀邊想,通過這樣形式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麼?
(這段是按照先總起再分述的形式來寫的。)
(8)嘗試背誦。
讓我們把這美景、這優美的文字,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咱們試著背一背好不好,先回憶一下不同位置的雲霧都是什麼樣的?自己輕聲試著背一背。
誰願意試著背給大家聽,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小聲的和他一起來背。
現在我把表示雲霧不同位置的詞語也去掉了,你還能行嗎?我們一起來!沒有把握的同學可以看著書讀一讀。
(9)總結:看來,這美麗的雲霧已經常駐在你們的心間了!學習這一段時,我們通過總起句抓住了雲霧千姿百態的特點,又通過朗讀,感受到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把這一特點寫具體了,讓我們領略到它神秘的色彩。
4.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中還有一個自然段也是用這種先總起,再分述的方式來寫的,誰找到了?
(2)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廬山的雲霧還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邊讀邊畫出有關語句。
(3)全班交流。
(4)雲霧的變化不僅姿態多,更神奇的是——它變化的速度還特別快!能通過你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這一特點嗎?自己先試一試。
(5)快看看這雲霧又變成什麼了?(課件出示四幅畫面。)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或你想像到的雲霧的樣子寫在這一段的末尾。
(6)你看,眼前的雲霧說變就變——(學生嘗試填空)
師: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可是一眨眼,它又變了:
(6)總結:就在我們一眨眼一喘息的時間,這廬山的雲霧就有這么多的變化,這就叫「瞬息萬變」。你覺得「瞬」在這里表示什麼?
5. 學習第4自然段
(1)置身於這「千姿百態」的雲霧之中,你們捨得離去嗎?欣賞到這「瞬息萬變」的雲霧,你們還想踏上回家的歸程嗎?來到廬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全班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指導朗讀:讀出我們對廬山雲霧由衷的贊嘆,讀出我們依依不捨的留戀之情。
(四)網路閱讀 增加積累
1. 雖然我們戀戀不舍,但我們終究要告別廬山,揮揮衣袖作別這變幻無常的雲霧。最後我請同學們推薦3名同學配樂朗讀課文。我們一起來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出我們游覽廬山的感受!
2.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在其他地方,山間的雲霧又是什麼樣的呢?老師推薦你們兩篇文章。《阿里山的雲霧》、《黃山雲海》,還有一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廬山雲霧》,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這三篇文章,領略不同地域的雲霧的不同姿態,感受不同作家筆下的雲霧的不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