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應該怎麼學習
「口語交際」從日常生活中與人說話、交往的角度設置課程目標,重視語音、詞彙、語法和語言風格等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還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注意人際禮貌、環境、身份協調、跨文化沖突等交際規則的領會。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根據大綱的要求,上好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師生互動,創設情境
「口語交際」即人與人之間口頭語言上的接觸交流。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上,師生間、學生間的說、問、評應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不應該是教師或某個學生的獨角戲,或教師與某幾個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問有答、有評有論、有說有議,這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課。我在上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二十年後回家鄉」時,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效果,在學生搜集了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假如你二十年後回到家鄉,家鄉會有哪些變化?同學們會變得怎麼樣?父母會變得怎麼樣?然後讓學生進行模擬練習,在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抓住特點,有重點的介紹。這樣一來,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一種主動的環境中,不知不覺的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說
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想怎麼說,就怎麼說;要怎麼說,就怎麼說,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鼓勵學生有勇氣和信心進行口語交際。而教師在明確所在傳授的基本目標後,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教學。如三年級有一次口語交際是「接待客人」,在教學時,我引導同學們回憶家裡來客時,父母是怎樣招待的,有哪些做得好,哪些不是很好。到別人家裡做客,別人是怎麼招待你的,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再想想當父母不在家時,來了客人,你該怎麼招待。學生通過引導,思維一下子就打開了,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三、 口語交際課要形式多樣,力求豐富多彩。
口語交際課要採取多種形式,緩解學生說話的緊張情緒。教師可以在上課前一兩天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這樣在上課時才有足夠的材料。另外教師也要做好充足的准備,一方面可以適時的向學生介紹一些相關知識,避免教師被學生問倒;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冷場的發生。還可以採取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氣氛下學習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待人接物。如口語交際《在家裡》,可用歌舞表達自己對辛苦工作的父母的感情,學生齊唱:「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累了一天,請喝一杯茶......」 如《禮貌待客》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教室想像成家,並准備好杯子、椅子,然後請一位學生扮演客人。另一位學生扮演小主人,通過對話、動作等表演,把招待客人的過程說得一清二楚。再如《買文具》一課,可以事先把教室布置成小超市的樣子,再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通過表演把購物的過程說清楚。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生活技能,豐富了生活經驗,可謂一舉兩得。總之,氣氛輕松愉快,學生不把口語交際課當作任務,學得輕松,效果當然就好了。
在這種互動式的小學課堂中,要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與,得到鍛煉。如果發生課堂亂、交流偏離主題等現象,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善於控制、善於引導,能做到「放的開,收的住」。總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要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和今後社會交際實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認真做好切實、精當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
⑵ 談談怎樣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口語交際是以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規范學生口頭語言,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為任務的一種聽說訓練。它從語言、應答、談吐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指導。《語文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的口語交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語文課本中都分別安排了口語交際任務。它的目的不僅是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習慣。口語交際課的特點是雙向互動。但是怎樣才能上好的小學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應該做到 ------暢所欲言:學生能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要達到這一標准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x0d 一、課前准備是前提。\x0d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相關的准備,教師要准備有關的教學材料,學生要准備有關的說話內容。例如在教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評報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就要布置學生辦報和收集報紙,教師也要了解學生的辦報情況,以及學生收集的資料情況,以便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和評價。而對於那些口頭表達能力較弱、不喜歡說話的孩子,教師要預先提示學生從哪幾個方面准備,先在家中練習,打好腹稿,直到說好這止,課前作好充分的准備,可以避免這類學生在課上不敢發言或無話可說。 \x0d二、上課激情是先導。\x0d口語交際課中教師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慾望,在課堂中營造一種我想說,我要說的氛圍,達到欲言的目的,讓學生充滿表達的慾望。教師則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 促進學生盡快進入角色。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堂課中採用多種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慾望。這是上好一節口語交際課的先導。 \x0d 三、學生參與是關鍵。\x0d一節成功的口語交際課絕對不是一個班級中幾個優秀學生的表演課而應是集體參與共同發展的活動課。因此就要求在一堂課中要充分利用課堂環境,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多種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練習。\x0d 四、說法輔導是基礎。\x0d要達到暢的目的就需要教給學生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中還要注意方法的傳授,其中包括觀察的方法、思維的方法、談話的技巧等,小學各冊的口語交際多數為看圖說話,在教學中教師就應教給學生看圖的方法。應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弄清楚圖意後,再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再回到整體,看出講的是個什麼主題。圖上有些什麼人?什麼物?什麼景,哪些是主、哪些是次、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各學段各單元都有其口語交際的側重點和要求。教師應認真把握,讓學生能按照其各階段的要求逐漸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達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x0d五、恰當評價是動力。\x0d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評價中要注意評價的手段和形式的多樣化,應採用鼓勵性語言,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於將恰如其分的贊賞評價貫穿於你的整個課堂之中。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先生曾誇張的說:一句好的贊語能使他不吃不喝過上兩個月。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兒童憎恨的是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裡得到表揚和承認的老師
⑶ 如何解決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將「聽說、說話」改為「口語交際」,人教社小語教材也專門編排了「口語交際」訓練。這些,不僅僅是提法、教材編排的改變,更體現了觀念的更新。「口語交際」比起以往的「聽說、說話」內涵更豐富了,也表現出了一些以往「聽說、說話」課不具備的特徵。因此,也就產生了一種新的語文課型——口語交際課。長期以來,受「君子敏於行、訥於言」等傳統觀念和東方人重含蓄性格特徵的影響,學生不太喜歡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且年級越高,越是「金口難開」。如今已是網路時代,網路語言的沖擊不僅僅影響了年輕一代,也波及到正處於積累、學習祖國優美語言文字最佳時期的小學生們。再者,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空間狹小,缺乏更多與人交流的機會。種種原因造成了小學生們普遍口語交際能力偏弱的現狀。這主要反映在四個方面:1、欠缺主動與人交流的願望。2、參與口語交際不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說話意圖。3、語言匱乏,干癟,詞不達意,前後不連貫,表述缺乏條理。4、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總是以我為主,缺乏傾聽的耐心和尊重別人的意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較弱,如果不加以重視,勢必影響到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這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關注,其中小學語文教育更是責無旁貸。口語交際教學與傳統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的言語素材及表達方式除了從生活中來,更多地受閱讀教學的影響;學生言為心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又促進了習作能力的提高,口語交際的訓練目標其實和習作訓練的目標是大體一致的。綜上所述,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怎樣把口語交際課上得扎扎實實,簡單有效,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及了解到的案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上課前要充分「熱身」。 口語交際教學與閱讀教學不同。閱讀課上,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更多的學習活動是圍繞閱讀材料而展開,對文本的語言進行積累、感悟、內化、運用。而口語交際課則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對話、討論、交流。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不斷地進行言語交際,在交際的過程中豐富語言,規范語言,提升認識。每一個話題都源自生活,涉及到學生們的家庭生活、社會交往、校內學習等方方面面,蘊涵著極大的信息量。如果沒有老師課前組織學生廣泛搜集資料,積極地進行准備,光靠課堂上短時的記憶,臨時的聯想,學生能做到有事能談,有話可說呢? 大家知道,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的話題,往往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如人教版課標本第三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里安排的口語交際是在學習《我選我》一課的基礎上,談「我的想法」。這一口語交際的話題就和本單元《我選我》一課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系。學習課文時,老師必須引導孩子們思考「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另外,老師還可以引導孩子結合自身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在課下把自己的想法與老師和同學談一談。有了這樣積極的准備,學生們在口語交際課上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白地告訴別人。如果老師要設計「競選演說」的環節,學生便不難組織起自己的語言了。再如五年級上冊的「口語交際·習作一」中提供了三個角度的口語交際話題,分別是:1、把你讀書經歷中發生的故事說一說,和大家一起分享。2、采訪身邊愛讀書的人,可以和同學交流采訪的經過,談談采訪的心得體會。3、圍繞「開卷有益」和「開卷未必有益」展開一次辯論。三個話題與單元中學習的《竊讀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走遍天下書為侶》三篇課文則有著間接的聯系。雖然口語交際中的話題討論不是直接針對三篇課文的內容,但學生受到的啟發是來自對課文的解讀與感悟。閱讀教學中,老師也應該有意識地為後面的口語交際做好鋪墊,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積極討論,這樣,口語交際課上,學生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選擇一個話題或一個角度與其他人展開口語交際。 2007年5月,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實驗工作總結交流會上,淮北市第三實驗小學的陳金龍老師上了一堂口語交際的研究課,內容是六年級上冊的《辯論: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這堂課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課堂上陳老師精湛的教學藝術令人折服,經過老師的引導點撥、引導,學生的口頭語言得到了發展,對辨證的思維方法有了深刻的體會。課後,許多專家和小學語文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中國教育學會小語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崔巒先生在評價這節課時特別提到「無論正方還是反方的孩子發言都是有理有據,有備而來,說明在課前要求孩子認真搜集了支持自己觀點的材料。老師希望孩子搜集兩個方面的材料,這是培養孩子搜集整理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的確是這樣,課前陳老師認真組織並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搜集資料:1、從教科書或課外讀物中了解與「講誠信」和「善意的謊言」有關的事例、名言警句等。2、與人交流,搜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與話題有關的事例。3、登陸互聯網查閱並搜集有關資料。有了課前充分「熱身」這個前提,老師在課堂上的點撥、引導、激勵才能做到游刃有餘,學習活動呈現出了生動活潑的場面。 二、課堂上要充分互動。 《課程標准》在對「 口語交際」的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往來交換思想、看法、意見,交流經驗、成果、情感,或者買賣東西,尋求幫助,交涉事情等待人處事的活動,必須要有交際對象,構成交際關系,形成雙向或多向互動的交際方式才能進行。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盡量模擬社會生活交際實際創設情境,形成良好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情境氣氛中產生交流慾望,自由無拘無束地參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要有雙重的角色意識,注意角色的轉換。除指導點撥時,師生之間構成教與學的雙邊關系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要像日常社會口語交際那樣互為對象,構成交際關系,並模擬生活實際雙向互動地進行訓練。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⑷ 淺談怎樣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口語交際是以訓練學生聽說能力,規范學生口頭語言,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為任務的一種聽說訓練。它從語言、應答、談吐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指導。《語文新課程標准》對小學生的口語交語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小學語文課本中都分別安排了口語交際任務。它的目的不僅是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習慣。口語交際課的特點是雙向互動。但是怎樣才能上好的小學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應該做到 ------暢所欲言:學生能用流暢的語言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要達到這一標准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課前准備是前提。
教師和學生都要做好相關的准備,教師要准備有關的教學材料,學生要准備有關的說話內容。例如在教學六年級語文課本中的評報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就要布置學生辦報和收集報紙,教師也要了解學生的辦報情況,以及學生收集的資料情況,以便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和評價。而對於那些口頭表達能力較弱、不喜歡說話的孩子,教師要預先提示學生從哪幾個方面准備,先在家中練習,打好腹稿,直到說好這止,課前作好充分的准備,可以避免這類學生在課上不敢發言或無話可說。
二、上課激情是先導。
口語交際課中教師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慾望,在課堂中營造一種我想說,我要說的氛圍,達到欲言的目的,讓學生充滿表達的慾望。教師則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 促進學生盡快進入角色。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堂課中採用多種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慾望。這是上好一節口語交際課的先導。
三、學生參與是關鍵。一節成功的口語交際課絕對不是一個班級中幾個優秀學生的表演課而應是集體參與共同發展的活動課。因此就要求在一堂課中要充分利用課堂環境,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以多種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練習。
四、說法輔導是基礎。要達到暢的目的就需要教給學生方法和技巧,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中還要注意方法的傳授,其中包括觀察的方法、思維的方法、談話的技巧等,小學各冊的口語交際多數為看圖說話,在教學中教師就應教給學生看圖的方法。應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弄清楚圖意後,再按一定的順序仔細觀察,再回到整體,看出講的是個什麼主題。圖上有些什麼人?什麼物?什麼景,哪些是主、哪些是次、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各學段各單元都有其口語交際的側重點和要求。教師應認真把握,讓學生能按照其各階段的要求逐漸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達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五、恰當評價是動力。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評價中要注意評價的手段和形式的多樣化,應採用鼓勵性語言,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於將恰如其分的贊賞評價貫穿於你的整個課堂之中。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先生曾誇張的說:一句好的贊語能使他不吃不喝過上兩個月。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兒童憎恨的是任何時候也不能從他那裡得到表揚和承認的老師。
⑸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經說過:「語文、語文,語者,口頭表達,文者,書面表達。」可見,口頭表達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改變語文教學中重文輕語的現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目前小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有利於小學生思維的轉化,使之更好地全面發展。本文從充分利用家庭學習環境、積極創造課堂發言氛圍、積極營造學生交際環境、適當拓展課堂教學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廣西省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 張永青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 表達和應用能力。 本文對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進行分析, 旨在促進小學生全面提高語言表 達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語言表達 應用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加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並沒有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 同時又忽視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這樣做其實不利於學 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現階段由於人際交往溝通越來越復雜,也 越來越重要,對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人們越來越重視語言表達能力。 一、有效開發、利用家庭與社會的學習資源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缺乏並非是單方面原因所致,家庭、 學校與社會都有責任。因此,只有通過三者的共同努力,才能 夠有效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缺乏的問題。教師與學生家長之 間應該建立緊密聯系,讓生活成為課堂,家長與學校應該進行 有效互動,加大對生活當中學習資源的開發力度,在日常生活 當中,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教 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創設同樣的情境,並且教 師要對學生的語言行動進行必要的指導。教師應該充分開發身 邊所具有的學習資源,比如書籍、報刊或者是電視節目等,並 且將這些學習資源向家長推薦,讓家長督促和引導孩子學習和 模仿,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現代網路技術快速發 展,家長可以利用網路技術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 達能力。對於一些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 定期組織專家對家長進行培訓,向家長傳授培養孩子語言表達 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交流工具是口語表達,口語 能夠幫助准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並且能夠加快信息的傳播。但 是現階段的語文教學,只是機械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學生 學習語文知識處於被動狀態,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影響 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還不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進而影響學生 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准確表達自 己意見,或者是面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不能予以糾正, 通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以有效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 學生在使用口語表達的時候,自己可以成為課堂主人,掌握課 堂教學的主動權,除了利用口語之外,學生還可以藉助肢體語 言,來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便於同學和老師理解。另 外,如果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能照本宣科,還要有 其它方面做鋪墊,比如表達藝術和表達心理等。通過特有的語 言表達藝術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創設課內外真實的有利於學生語言表達的生活化的交 際情境 學習語言的最好方法是能夠創造真實的或者模擬交際情境 來鍛煉學生,尤其語言的聽說練習。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開 展語言表達能力培訓時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中口語交 際話題進行充分挖掘,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內學習如何描寫和 表述人或者事物。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創設形式 多樣的語言交際情境,並對教材內涵充分挖掘,比如教師在課 堂教學中要示範如何發言、如何傾聽、如何評價以及如何提出 其它同學表達存在的不足,並且提出合理的建議等。教師在進 行作文教學時,可以採用學生口述的形式開始教學,並且指導 學生怎樣表達自己的作文思路才能條理分明、婉轉流利並且生 動有趣,比如口述《我的理想》 《我的夢》之類的作文。對於有 些類型作文的教學要讓學生首先體驗自然、接觸自然、並且用 心感悟自然,讓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之後,再通過自己的語言 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思和所感。要對學生進 行全方位訓練,使學生的作文描述能夠條理分明,其作文寫作 水平自然就會大幅度提高。 四、營造和諧、民主、互動的談話氛圍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行重點工作是幫助學生消除 心理障礙,使學生能夠流暢表達,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非常重 要。教師要主動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和互動的學習氛圍,以 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作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 能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提高學 生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出發點,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雙向互動 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言表 達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動態過程,語言表達過程中要做到雙向互 動。雙向互動比較符合小學生語言表達特點,採用這種方式開 展的語言表達實踐活動才能突出教學效果,真正提高學生語言 表達能力。教師在開展語言表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進行師生 雙向互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發言機會,而不能死死管住學生 嘴巴。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自評自省,加強師生之前的互 動,拓展學生的表達空間,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課堂教學中要 讓學生處於主體地位,為學生創造歡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 學習更加歡快自由,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小學生在這種學習 氛圍進行思想碰撞,在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能夠使 小學生漸漸形成思維體系,並且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 【總結】 總而言之,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教師而言,要充分開發身邊所具有的學習資源,對於家長 而言,要根據教師推薦的方法,在提倡生活中培養小學生的語 言表達能力。此外學生還要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極主動 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自身全面發 展。
⑹ 怎樣加強小學語文課語言文字的訓練
一、首先了解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性語文姓「語」,重在說話和語言的訓練。因此語言文字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語文看作是一個石磨,語言文字就是它的磨心,如果把語文看作是一個生命,那麼語言文字就是它賴以生存的細胞。不論哪一門科學都不能離開語言文字而單獨成立。語文是各科的基礎,而語言文字是基礎的基礎,語言文字對於學習和掌握其它學科起到重要的帶頭作業。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在釋詞、講解語法,教授寫作知識等環節中,適當地、恰到好處地用其它學科的詞句進行分析,就課堂氣氛來說,會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兩全其美。例如,釋詞,講解「賤」字,結合例文指出「賤」有「價格低」、「地位低下」、「謙稱」等幾種解釋,同時舉出幾個詞語「貧賤」、「賤價」、「賤姓王」,讓學生在幾種解釋中找,在不同詞語中他們各是什麼意思。這樣既准確地理解「賤」字的多種意思,又使學生理解了它在本課的含義,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反之,如果語文課輕視語言文字的訓練,那麼教學就好比是空中樓閣。所以只有學好了語言文字,才能學好語文和其它各科知識。二、加強學生對文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培養 語文課必須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詞語只能從字面上理解,即使熟悉也不能熟練准確使用,很大原因就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不夠准確深入,這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作文形成障礙。因此必須加強對小學生的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培養。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在於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能力包括理解與表達、聽和讀屬於理解,說和寫屬於表達。語文教學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能力。要使學生既會聽又會讀,具備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就必須加強訓練。通過訓練能使學生准確地把握語言的內涵,領會語言的感情色彩和言外之意,從而學會欣賞文中的精彩片斷,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譬如,教學優美的寫景抒情文章,就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通過朗讀讓學生身臨其境,然後引導學生去分析語言的語境意義,分析語言在表達上的精妙之處,講清關鍵詞語在文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環節。例如《草原》(小學四年級上冊)中的「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為什麼說「一碧千里」卻又「並不茫茫」,通過講解和分析,使學生體會到「那是因為草原的空氣清新,天氣晴朗」。又如《中國結》里「這根繩子扯得再遠,也離不開它的『頭』」,為什麼用「頭」而不用「結」,從字面上理解「頭」是「繩子的一端」,而在這里應該指「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土」,從這個「頭」字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盡可能地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才能獲得深切的感受。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賞析課文也是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學生每接觸一篇課文,不僅要知道文章寫了些什麼,更要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為什麼這樣寫。教師要善於抓住特別感人的神來之筆,引導學生去品味咀嚼,沿辭探情,讓人有一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例如,劉紹棠的《師恩難忘》(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一文中有一段描寫田老師給學生每上一課都會編一個動聽的故事時,「我聽得入了迷,老師的聲音嘎然而止時,我還在發呆」,當朗讀這段文字時,我引導學生體會當時的情景,學生說到了「身臨其境」,從中體會出「老師的故事能引人入勝」。這不僅是學生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三、教會學生如何應用語言文字 語言是達意傳情的工具。要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就要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常感到學生不善於表達,不會說。主要在於:(1)對「語言」不重視,不願下功夫。(2)不會靈活運用,只會死記硬背。(3)邊說邊想,表達效果差。(4)知識面狹窄,語言積累不豐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平時缺少說的機會,訓練說話不夠,有學生怕說,說不出來,怕別人笑話。因此,要想辦法為學生樹立說話的信心。在語文課中多為學生創造說的機會。例如,每上語文課前的幾分鍾,讓學生隨意發言,說說你在此刻最想說的,可以是聽到的,也可以是感受到的,還可以是你讀到的文章的內容都可以說出來。這樣既訓練了他們說的能力,又累積了語言、豐富了知識,還能使學生增進交流。 說和寫是分不開的,具備了說的能力,就為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加大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作品的語言,可以模仿文中的表達技巧,巧妙地表達出來,再把說的寫下來,寫好後再說一說,可能會發現哪些地方不妥,還可以修改。這樣既利於寫作,又利於表達,同時對語言文字的應用就更熟悉,對說話也更感興趣。
⑺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摘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專的屬有效途徑。從營造良好發言氛圍、設置固定教學環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開展豐富教學活動四個方面談了。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應培養學生具備日常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交流以及表達,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社會交往和人際溝通,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剩餘1850字)
⑻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語言實踐能力
一、利用圖書館、網路等渠道獲取信息,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語文課上,在介紹文章時代背景等有關資料時,有的學生莫不關心,或者根本就不聽,因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當我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些靠課文不能解決的疑問時,他們就變得很有興趣,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匯報交流時還非常積極主動。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小動物過冬》、《稱象》等課文時,我鼓勵學生通過網路等渠道搜集資料,處理信息,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課文中的人物,結果學生們了解到的資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聽了他們的匯報交流,我自己也增長了見識。
二、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訓練。朱作仁教授說:「講解是死的,如同剖析;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去感知文本的內容,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如教學《荷花》時,通過教師范讀,聽錄音朗讀,讓學生感受公園里荷花的美麗景色。再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彷彿置身於荷花池的美景之中,在「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中陶醉了,從而進一步感受荷花的清新美麗。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賦予課堂以生活意義和生活價值,從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審美生活等方面重建課堂生活。注重認知、體驗、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統一,現實生活與可能生活,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結合,真正賦予課堂教學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把學生培養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活動的主體。因此,我們必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一定的實踐環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實踐活動之中,提高語文實踐能力。如在進行《買文具》的口語交際訓練時,整個教室儼然成了文具小超市,各式各樣的文具擺滿桌頭,同學們穿梭其間,有的在向顧客介紹各種新款的文具,有的在購買自己喜愛的文具,瞧,他們還會討價還價呢,還有的在向小夥伴介紹自己心愛的文具,真是其樂無窮。整堂口語交際課生動有趣,同學們都敢於交往,也樂於交往,善於交往。再如教《負荊請罪》一文時,讓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扮角色上台表演,讓學生根據課文的語言文字和生活經驗,大膽想像,勇於創新。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不再把課文課本看成一種既定的死的文本,而是看做有等於師生共同構建、開發的學習資源。這樣,不但合理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與現實生活,與他人交流對話的情境,使其在歷練中積累了經驗和體驗,而且巧妙地將文本和生活結為一體,提高了他們面對「真實」問題的解決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得到發展。
三、教語文、教學做人,聯系生活實際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學拼音、辨字形、練造句、分段概括段意,語文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陶冶學生的心靈。漢語言文字不僅積淀著中華五千年文化,同時,閃爍著中華悠久的傳統文明的獨特光芒。每一篇課文無不浸透著真、善、美,還賦予了濃郁的民族情結。語文教學聯系生活,在做到開放式個性學習的同時,引導學生根據眼前的生活情景,產生各種各樣的個人理解,同時還要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及時地澄清、引導學生認識上的錯誤,讓他們明白:什麼是有用的人,是要以他是否對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為標准來判斷。
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手抄報展覽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編寫手抄報是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編寫手抄報不僅熔讀寫於一爐,而且給學生以「練」的廣闊天地,做到課內外有機結合。手抄報融智育與美育於一體,它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徵、適應時代需要 ,是培養小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有效手段。手抄報的內容可以是主題叢書中的好句好段,可以進行美文推薦,還可以抒發自己的閱讀體會。學生把手抄報交上來後,教師先把這些手抄報進行分類,評出特等獎、一、二、三等獎。然後把這些小報投放到大屏幕上逐一請同學們評一評 ,找出小報精彩之處和不足之處,並提出修改措施。手抄報講評後,把這些小報全部張貼在教室的四周牆上,供學生欣賞、學習。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展示出來,讀書的熱情更高漲了。
五、讓學生把語文實踐當成一種習慣,豐富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
豐富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讓課內活動帶動課外活動;家校聯合,教師指導家長督促相結合;只有將學生放到社會中實踐,才能讓他們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並有效地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例如:開展說一件事活動,每天留意自己覺得今天最開心、最傷心或最驚奇的一件事,回家說給家長聽。再如教《母愛——人類永恆的主題》一課前,先讓學生走進社會,感悟社會中普通母親的偉大,了解自己母親是怎樣照顧自己的,課堂上通過多種方式感悟文本,並適當引導學生應怎樣對待自己的母親以及社會上所有的母親,把你想對父母親說的話寫下來,回家再為父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杯熱茶,做做家務等。這樣通過說一說,寫一寫,做一做,使課堂文本與社會認知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情感得以升華,思想得以升華,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