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培訓講義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培訓講義

發布時間:2021-02-17 21:34:51

㈠ 誰有《中小學語文教材教法》這本書,黃綺華,李求真主編的,新世紀出版社出版,96年版本,急用,謝謝!

我也很需要,如果有,也請私信我!十分感謝~

㈡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書

書店有賣的,另外如果你是在職教師的話,學校會發的 。

㈢ 有關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復習資料!謝謝!

您是老師吧!我從不騙老師,給您個網站,沒毒,是小學語文教材網! http://xiaoxue.ruiwen.com/ 先給點!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教學難點: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具准備: 光碟、圖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 半截蠟燭

2、讀課題,學生質疑:課文為什麼用「半截蠟燭」作為題目?這半截蠟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3、教師質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藉助漢語拼音讀准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並通過聯繫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准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傑克想結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傑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麼這樣做?

4、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辦法來收藏。伯諾德夫人想到了什麼「絕妙的主意」妙在哪裡?

5、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後,她終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後把它插在一個燭台上。由於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二、理清故事情節,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故事情節。

3、指導編排課本劇。
三、第一場的編排。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布置准備工作。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第三課時
一、第2場戲的編排指導。

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學生交流體會。

2、如果讓你來演傑克,你打算怎樣演?

3、其它角色怎麼演?

4、繼續讀課文,圈出關鍵詞語,一邊讀一邊體會伯諾德夫人此時的心情。

5、齊讀第三段課文。
二、第三場戲的指導。

1、默讀課文,思考:這一常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怎樣來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學生交流體會。

3、理解「嬌聲」:甜美可愛的童聲。

提問:傑桂琳為什麼「嬌聲地」對司令官說話?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4、學生練習傑奎琳的內心獨白。

5、分角色朗讀第四段。

6、教師小結。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指名學生表演課本劇,同學評議。
五、作業。

回家給父母講講《半截蠟燭》的故事。
低年級古詩教學怎樣才算有效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談該如何把握低年級古詩教學:

一、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先決條件,小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來自於興趣。修訂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定。因此,在低年級古詩教學中,不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末,都應把激發學生興趣當作重中之重,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如教《畫雞》一課時,新課伊始,教師可播放《大公雞》這首歌,讓學生聽一聽、猜一猜唱的是什麼動物。這立刻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把他們帶入課文的特定情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又如在學習《夜宿山寺》一詩時,課中當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漸趨分散,教師可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該如何動作配詩,並為學生搭建自由舞台,讓學生上台表演朗讀。這無疑給課堂帶來一泓活水,學生個個興致勃勃。又如《梅花》一詩的教學快結束時,教師便讓每個學生動手畫一枝梅花並塗上顏色,學生在輕柔的音樂中塗鴉,畫後再展示畫得好的學生作品。這樣的做法,不僅檢查出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情況,而且激活學生對學古詩的興趣,讓學生感到課雖終趣未完。

二、以讀為本,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語文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低年級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以學生讀書為本。初讀古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己對照拼音,劃出生字,做到讀准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於復習漢語拼音,也利於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能力。自讀後,可指名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接著教師聲情並茂的范讀讓學生得到熏陶,再以繪聲繪色的領讀,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然後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這樣的古詩教學課堂,學生讀詩不下二十遍,學生讀得不累,而且越讀興致越高,他們的朗讀一次比一次讀得有味,大多學生能夠熟讀成誦,當堂背誦是根本不成問

㈣ 怎樣復習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和教育心理學

最好實踐為主

㈤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有哪些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是極其豐富的,但是如何把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從現代教學理論上提高呢?丁有寬老師在他40多年的教學實踐和實驗中,不斷探索這個問題,建立了獨具一格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

一建立起小學語文知識結構及教學目標體系

丁有寬的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新體系是以讀寫結合為特徵的。讀寫結合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經驗,如,「熟讀成章」「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等,都說明讀寫的自然結合。讀寫結合不能理解為閱讀和作文機械地、生硬地結合。研究讀寫結合,首先必須明確閱讀和作文都是語文教學要完成的目的任務。其次必須研究閱讀和作文兩個過程的關系,讀與寫是對等的,又是彼此聯系的,讀與寫之間有著共同的「聯系點」。丁老師的讀寫結合特點,就是緊緊圍繞以下三條線索找到了相應的讀寫「聯系點」,構成了讀寫結合的語文知識和教學目標體系。

(一)突出了語言構造方法

語言本身是有規律的,是按一定的方法構造的。語言構造的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是極密切的;由字組成詞,片語成句,句組成段,由段成篇。不論是理解語言還是表達語言,除理解和表達語言反映的內容外,還要理解和掌握語言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重點段與其他各段之間的關系,例如,要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就要理解各段之間的關系;要理解段的含義,就要理解段內句子及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要理解句子,就要理解一句之中的詞語及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所以閱讀一篇文章,在初讀全文基礎上,一般是先由字詞理解,再到句、段、篇。作文一般是先有內容材料和要表達的思想,擬出提綱,構思各段之間的關系,再按提綱逐段寫下去;寫每一段話時,還要把句子的先後關系表達清楚;最後考慮詞語運用是否恰當。閱讀與作文正是兩個相反的過程。在這兩個過程中都要考慮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語言構造是有方法的,字、詞、句、段、篇都有一定的構造方法。因此,在讀與寫過程中,還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構造方法。只有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構造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讀書、作文能力。丁老師的讀寫結合教材、教法特點之一,就是體現了語言構造方法。

1.體現出語言構造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及方法。從句子結構法開始—句群結構法—段的結構法—篇的結構法。既體現了語言構成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又突出了語言構造方法。

2.創造了以「四素完整句」作為讀寫結合語言訓練的開端法。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從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句子—進行訓練,這也是語言訓練的傳統方法,如,古代的「屬對」訓練,就是作文的基礎訓練;近現代的說話、造句訓練,也是為作文打基礎的。但丁老師提出以「四素句」作為語言訓練的開端,是具有創新意義的。因「四素句」是記敘文的基本知識結構,從「四素句」訓練,會為學習記敘文奠定牢固的基礎。

由「四素句」—連續句—並列句—總分句,四種構句法作為語言訓練的基礎。由四種構句法擴展到四種句群構造法:連續句群、並列句群、總分句群、概括與具體句群。再由這四種句群構造法,擴展到這四種段的構造法。以句段訓練作為篇章的訓練基礎。

(二)體現了文章構造方法

文章構造方法很多,根據小學生的特點以記敘文為主,突出記敘文的四要素,並從「四素句」訓練起;還有記敘順序,文章的開頭、結尾;記敘文的寫事、寫景、寫人等文章構造方法。

(三)滲透了思維邏輯體系

語言體現思維,思維邏輯體現於語言之中,就形成語言邏輯。丁老師的教材、教法滲透了語言邏輯關系。在語言構造方法上,丁老師並不是教小學生單純的語法知識,而是在語言構造方法上突出地體現了幾種主要的思維邏輯關系,如連續關系,並列關系,總分關系,概括與具體的關系等。

由於語言構造方法與思維邏輯的結合,自然地把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語言有法可依,學後思路清晰,學習效果提高。

以上三條線相結合,構成小學語文知識結構網路,並分層次構成小學語文訓練目標體系。以這三條線為支柱編寫教材,進行訓練,將讀寫密切結合起來。這就是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的根本特點。

以語文知識結構為基礎編寫語文教材難度是很大的。所選的課文,既要內容健康,題材多樣,又要考慮到語文形式是否合於訓練目標。在這方面,丁老師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創新之舉。

二體現了語言規律的指導作用和遷移規律

語言規律,也可稱為語言法則,或稱語言組織方法。不論閱讀或是作文都涉及到語言的組織問題。語言法則包括詞法和句法,漢語主要傾向於研究句法,從句法研究用字、組詞、造句。擴大言之,語言規律知識還應包括修辭及篇章方面的知識。丁有寬老師總結的讀書「三十法」,七條讀寫對應規律以及句群結構法等,都是讀寫方面的基本規律知識。以語言規律知識為指導進行教學,顯著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性。

傳統的語文教學,重視語言感受,不大注意運用語言規律。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成章」等,都是傳統的學習語文的經驗談,就是靠多讀書。魯迅先生也曾指出過,先前的學古文,「教師並不講解,只要你死讀。自己去記住,分析、比較去。弄得好,是終於能夠有些懂,並且竟也可以寫出幾句來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6卷,第233頁。就是說,傳統的語文教學就是用多讀、多寫的方法,也可稱為語感教學法。這是非常寶貴的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方法費時間較多,能夠學出來的人不多。少數人之所以學出來,一是靠讀得多,感知得多;二是要經過自己不斷地分析、比較。魯迅先生指出,這個過程是在「一條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而且要經過「年深月久之後」,終於摸索出點方法來;再用已掌握的方法去讀、去寫,就會提高讀寫效果。從這個學習過程分析,是經過了感知語言、掌握語言規律知識、記憶語言及其規律、運用語言及其規律的過程。只不過學生所掌握的語言規律知識,是經過自己在一條暗胡同里摸索到的。大多數人之所以沒有學出來,恐怕是只靠語感,死記語言,而沒有能夠從中摸索到一定的語言規律和方法的緣故。丁有寬老師教改經驗的可貴之處,就是他沒有停留在多讀、多寫的傳統語文教學經驗的水平上,他不是讓學生自己在暗胡同里摸索語言規律和方法,而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將語言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正如他所講:「我把這來自課文的『三十法』,作為幫助學生學習範文,了解作者如何敘事、狀物、寫人,表達思想感情和篇章結構的一把鑰匙,同時又作為學生練習作文的借鑒。」他強調語言規律的指導作用,不僅體現了教學的理論指導原則,而且為探索語文知識結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是使小學語文教學走向科學化的途徑之一。

丁老師總結的讀寫「三十法」,每一法都體現讀與寫相聯系,也都是讀寫知識結構。尤其是讀寫對應規律:解題、審題與擬題;歸納文章中心思想與表達中心思想;分段、概括段意與編寫作文提綱;掌握文章的主次與作文的詳略得當;理解文章品評詞句與作文的遣詞造句等,都體現了讀與寫的對應關系,將讀與寫有目的、有計劃地結合起來。當學生理解和掌握了讀寫之間的對應關系,讀寫會更加自覺。這其中學習遷移規律起著決定作用。

學習遷移是心理學中的一條古老的學習規律。近年來,由於知識結構論的興起,才被一些人重視和運用。遷移是指學習知識、技能甚至方法和態度之間的積極影響(消極影響稱為干擾)。這里首先必須搞清楚什麼是學習?認知心理學認為新知識和學生認知結構中的觀念發生聯系和同化,就是獲得新知識。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這已有的知識結構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支架。丁老師提出的讀寫對應規律及讀寫「三十法」,都是通過教給學生一些語言規律和方法,使學生掌握讀寫的知識結構,為學習遷移創造條件。

形成遷移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客體的共同因素,二是主體的概括能力。讀寫對應規律及讀寫「三十法」,就是利用讀與讀、讀與寫之間所具有的共同因素,通過讀建立起一定的讀、寫認知結構,再閱讀新課文時,就會同原有的有關知識聯系起來,經過同化,納入已經掌握的有關讀、寫認知結構之中,鞏固和提高已有的閱讀能力。這是讀與讀之間的遷移,同時也會遷移到作文中去。例如,當學生通過數課學習劃分段落、概括段意的知識和方法之後,再閱讀新課文時,就會運用已掌握的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能力,對新課文進行分段和概括段意,同時,在作文中就會懂得如何編擬作文提綱。產生以上兩種遷移時,要求學生能在讀與讀、讀與寫之間概括出共同因素,這種訓練也會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因為學生建立起讀、寫認知結構,可以用來同化新知識,就會比較快地提高讀寫能力,也會避免機械地學習。

三初步形成讀、寫結合教學過程模式

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教學是先有教法後有教材,在他幾十年的教改實驗中形成一系列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系列;在教法基礎上編出教材;又在教材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了教學方法體系,形成了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過程模式。

語文教學過程模式是設計、組織和調控語文教學過程的一整套語文教學方法體系。即要解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做什麼,怎樣做?又要確定教與學的先後順序、教學重點,以及師生的相互作用等。丁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材特點,形成了「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

丁老師的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是以單元編寫的。每單元有七八篇課文,分精讀篇、略讀篇、自學篇、綜合練習四類。而每一單元又分兩組課文:第一組課文重點是認識訓練目標,第二組課文目的在於強化、深入理解和掌握訓練目標。這是丁有寬教材的又一特點。這樣做有兩個根據:(1)根據讀寫知識的特點。每項讀寫知識作為訓練目標其內涵是比較豐富的,不可能在一兩篇課文中都體現出來。例如,第五冊第二單元,學習並列結構段。第一組課文精讀篇《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景物並列,通過學課文,初步認識並列結構段的含義。第二組課文精讀篇《在艱苦的歲月里》是兩個人物並列;《第一次會見》既有一個人物的外貌並列,又有景物(方位)並列。後兩篇課文不僅體現出並列事項的內容不同,而且逐步加深難度。目的在於加深理解和強化鞏固並列結構段。(2)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特點。學生掌握知識需要有一定的過程和階段。如上例學生讀完《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後,初步認識景物並列知識,還要經過略讀課文《朝天椒》、自學課文《生物角》的讀寫練習之後,才能初步掌握景物並列結構段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學習並列結構段的新內容,即人物並列和人物、景物並列於一文中的構段知識。再通過略讀篇《松竹梅》、自學篇《三個小雨點》進行鞏固練習。學生這樣掌握知識才能有消化吸收的過程,掌握才能牢固。

關於精讀課的教學過程模式,一般採用以下的過程:(1)導自學,初步感知課文。(2)導精讀深究,深究重點段。要求達到五會:會理解、會復述、會背誦、會品評、會應用。(3)導練習,鞏固加深。指導學生總結和運用學習方法,進行多層次練習,達到基本掌握訓練目標。

「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重在學生理解基礎上指導其自學練習,提高學生獨立的聽說讀寫能力,基本符合建立語文教學過程模式的理論要求。

(一)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過程

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過程是建立在學生一般認知過程基礎上的。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學生的認知過程一般由感知、理解、鞏固、應用幾個基本因素構成,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據此,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一般是:初讀感知語言,細讀、深讀理解語言,品評欣賞語言,熟讀記憶語言,練習運用語言。「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從全單元來看,通過精讀課理解訓練目標,由略讀課加深理解和鞏固訓練目標,再由自學語文和綜合練習達到基本掌握訓練目標。從精讀課的教學過程看,也符合這樣的認知過程。

(二)符合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關系

語文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語文教材三個基本因素構成的相互作用的統一的活動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憑借教材,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使學生理解、掌握和發展語言的過程。「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要求充分體現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和練習。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於發揮主導作用。

1.丁老師非常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願學、樂學、會學。

2.丁老師非常善於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去讀、去說、去寫、去思考,在讀寫實踐中學會讀寫,提高讀寫能力。尤其對學習慢的學生更有所偏愛,善於引導,使之學習成績不斷提高,真正體現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3.符合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特點。語文是工具學科,是基礎工具學科,是表情達意的工具學科。「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根據語文學科的性質,在操作過程上體現了如下特點:(1)安排了足夠的讀書時間並體現出全過程不同的讀書要求:初讀、細讀、深讀、熟讀。(2)體現語感和語言規律的結合,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教學生語言構造方法。(3)體現語言和思維的結合,語言和思維邏輯的結合。(4)突出讀寫結合,強調語言訓練。

四積累了一套小學語文教學的訓練方法

「單元導練教學過程模式」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了單元導練方法,即按每單元的訓練重點目標,指導讀寫方法,進行語言訓練。丁老師對於語言訓練提出明確要求,即目標要明,重點要准,內容要精,時間要少,效果要高。對每項訓練目標掌握要死,運用要活。在訓練方法上有以下特點:

(一)在分項訓練基礎上進行綜合性訓練

丁老師在語言訓練上提出,既要著眼於篇,又要重視構成篇的字、詞、句、段各因素的獨立訓練。教材是這樣編的,先是句的訓練、句群訓練,再到段的訓練;不僅訓練讀句、讀句群、讀段,而且訓練寫句、寫句群、寫段,在寫的基礎上還要訓練自己修改。在句、句群、段的教學中,要依據語言構造方法訓練。這樣就形成若干個訓練點和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多次反復,螺旋式上升。分項訓練為篇的綜合訓練打下基礎,再進行篇的訓練,而篇中又有分項訓練,在分項訓練中也不忘整體。

(二)注重多層次訓練

在認知基礎上,一般先進行鞏固性練習,後進行發展性練習;先進行模仿性練習,後進行創造性練習;前者目的一般是鞏固訓練目標,後者目的在於發展語文能力。尤其重視學生從讀到寫,從寫到改自己的習作,從修改自己寫的句子、句群、片段到修改文章,而且都體現在教材中。這就把讀寫的主動權和方法給了學生,不斷提高其讀寫能力和學習的自覺性、自信心。

(三)重視多角度訓練

一篇文章,多次教,多次練,每練一次換一個訓練目標。可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目的地選擇典型篇目適當進行多角度訓練,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四)強調大面積訓練

丁老師非常重視教學要面向全班學生,尤其偏愛學習慢的學生。在他的語言訓練方法上,要求各項訓練都要落實在全班學生身上,使全班學生人人都有語言實踐的機會,實現大面積訓練。

五愛心是根,榜樣力量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材教法新體系的建立,是和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心分不開的。他認為「愛心是根」。丁老師的教改實驗,有一個非常可貴之處,就是他的經驗不是在優等生班,也不是在普通的學生班,而恰恰是在農村的差等生班取得的。在他任教的26個班中,22個是差生班或亂班。對這樣的班級不要說搞實驗,就是保持正常的教學也很困難。丁老師分析得很正確,認為農村的孩子並不都是那麼「蠻」,那麼「笨」。孩子們學習不好大都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缺乏深厚的情感;再者,由於教學思想不夠端正,採用「灌」和「壓」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越來越厭讀怕寫,和教師的情感隔閡越來越大,甚至由不滿發展到反對教師。因此有的學生就採取逃學、退學,造成不少學生成為文盲、半文盲。丁老師認為「這個問題如果不很好地解決,要大面積提高農村學生語文水平,要實現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必將成為一句空話,而且將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正由於丁老師站得高,看得遠,看到從提高差等生學習語文興趣和能力著手,對於提高全班學生的語文水平,對於實現九年義務教育,有著重要的普遍的意義。因此,他總結出幫助差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寶貴經驗:克服偏見,熱愛差生;轉化雙差生,重在揚長補短;轉化弱智生,重在發展智能;轉變心理變異生,重在啟發自尊等。同時,採用了「三先」(上課訓練在先、批改作業在先、評講工作在先),「三多」(多引導、多表揚、多鼓勵)和「三個有別」(教案、訓練要求和訓練方法有別)等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於他的耐心教育,大面積訓練,成功地轉變了200多名後進生,使他們對語文課從厭讀怕寫到喜讀愛寫。有許多頑童都變成良才,這是十分了不起的工作。如果教師都像丁老師那樣愛所有的學生,我國的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丁老師高尚的教育思想。正因為他愛所有的學生所以他是教書育人的好榜樣。他善於寓教育於閱讀、作文之中;尋美作文,在學生中開展尋美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既練文,又練人。

丁老師認為,要教學生練語言、練思維、練思想感情,首先要練自己。他教育孩子們學做人,他自己就是一位大寫的人。他認真負責地對待工作,從過去的上課、批改作業、教育學生、轉變後進生,到現在的編寫教材,著書立說,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為學生、為教師樹立了榜樣。他那誨人不倦的精神,就是不斷地磨練出來的,他練就了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兒童的紅心。教師既不掌握物質力量,也不具備任何政治權利,他唯一所有的,就是他作為教師的思想、品德、情感,作為人的人格。他能把學生感動了的,只有通過教學、教育,以自己的言行、人格力量使學生受到教育。因此,說到底,教師只有以自己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去以情感人,以理育人,以知識培養人。從丁老師身上,我們學到:作為教師要苦練自己,迅速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人格力量,作學生的好榜樣。

參考書目

丁有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法》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丁有寬:《我與頑童》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㈥ 請問小學語文教學法和小學語文教材教法有啥區別

1 .學習課標——明確總目標,把握階段目標
課程標準是國家指令性文件,通過學習,回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教答育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
2 、通讀教材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話題,教師要學會由教材散發開去。同時作為教師,必須對這一話題進行深入鑽研,並研究與教材配套的相關資料。包括:
( 1 )看 教參(主要看教材說明以知編者意圖和本冊任務)
( 2 )看課本(主要看目錄以知基本框架和編排特點)
( 3 )看練習(主要看題型以知訓練形式和知識重點)
( 4 )看教具(主要看類型以知教學設施和相關內容)

㈦ 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在哪裡下載

還是上課認真聽,這個時候沒有必要,再大一點就要認真了,這是我的看法.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教材教法培訓講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