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人教版文言文背誦篇目都有哪些,最新版的
勸學
逍遙游
師說
阿房宮賦
赤壁賦
氓
離騷
『貳』 人教版高中文言文篇目
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鴻門宴
必修二:氓,採薇,離騷,孔雀東南飛,古詩三首(文言文),蘭亭集序,游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叄』 還有人教版新課改的高中語文教科書里文言文知識匯總
內容太多,只能發一部分。
高中文言文知識匯總——18虛詞
一、【而】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示並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師說》)
⑤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
2、表示遞進關系。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鴻門宴》)
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④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⑤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系。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
③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5、表示假設關系。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③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③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寡人之於國也》)
④夜縋而出(《燭之武退秦師》)
⑤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關系,可譯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系,可譯成「以」「以此」「來」。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罷了」「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後】譯為「才」,「方才」,表示時間的副詞。
①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柳敬亭傳》)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出師表》)
③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送東陽馬生序》)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之意。
①今以鍾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鍾山記》)
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一般可譯為「不久」,「一會兒」「後來」。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屍於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於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二、【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戰》)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裡」「什麼」。用於賓語前置句中「何」要後置(疑問句中,若賓語是疑問代詞,這個疑問代詞放在動詞前)。
①問:「何以戰?」(《曹劌論戰》)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3、作定語,可譯為「這」「那「「什麼」。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③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哪裡」。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④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⑤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②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季氏將伐顓臾》)
②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③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④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⑤若之何其以病敗君之大事也?(《崤之戰》)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觸龍說趙太後》)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③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見孟子》)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三、【乎】
(一)用作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用於疑問句末,要求對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譯為「嗎」「呢」「呀」。
①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②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鴻門宴》)
④天下事有難易乎?(《為學》)
⑤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示反問語氣,用於疑問句句末,表示反詰語氣,不要求對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可譯為「嗎」「么」「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在國乎?(《鴻門宴》)
②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③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③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3.表揣測或商量語氣,可譯為「吧」「嗎」。
①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②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③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後》)
④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⑤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4.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呢」「吧」,有時不譯。
①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離騷》)
③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赤壁賦》)
④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5.表示停頓預語氣,一般不譯或譯為「呢」。。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②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蜀道難》)
6、用於形容詞尾詞尾,譯為「……的樣子」「……地」或不譯。
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同上)
④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介詞,相當於"於",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譯。
1、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可譯為「在」「從」「到」。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⒉表示動作發生的處所、對象,可譯為「在」「於」。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②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後矣。(《捕蛇者說》)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④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涉江》
3、表示比較,可譯為「比」。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前一個「乎」:在;後一個「乎」:比。)
②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公西華侍坐》)
4、表示對象,可譯為「向」。
①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四、【乃】
(一)用作副詞。
1.表承接。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於是」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⑤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轉折。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鍾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遞進。譯為「甚至」「乃至」「而」「又」。可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赤壁之戰》)
②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正是」等。
①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②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③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④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做指示代詞,可譯為「這樣」。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2.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管傳序》)
②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無乃】表猜測,可譯為「恐怕……」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刺謬乎。(《報任安書》)
②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五、【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③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狼》)
④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夫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口技》)
⑤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復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
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游褒禪山記》)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②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鍾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庄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於「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六、【且】
(一)用作連詞。
1、遞進關系,用於前後兩分句間,後句比前句更進一步,可譯為「況且」「而且」「再說」。
①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己久疲。(《赤壁之戰》)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陳涉世家》)
④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⑤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3、表轉折讓步關系,可譯為「尚且」「還」「雖然」「即使」「但是」「不過」。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②故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③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4、表並列關系:⑴陳述一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可譯為「並且」「而且」。
①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五人墓碑記》)
②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赤壁之戰》)
③且使遽告於鄭。(《崤之戰》)
⑵連接兩個形容詞,表示狀態同時具有,可譯為「又…又…」。
①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孔雀東南飛》)
⑶連接動詞,可譯為「一邊…一邊」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石鍾山記》)
②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二)用作副詞。
1、將,將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②且為之奈何(《鴻門宴》)
③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④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孔雀東南飛》)
2、暫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且夫】句首助詞,表示下文是更進一步的議論,「況且」,「再說」。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餚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赤壁賦》)
③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仆之不得已乎(《報任安書》)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兵車行》)
七、【若】
(一)動詞,表示比擬、比較。一般譯為「像」「好像」「如」「正如」「及得上」「比得上」。
①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脛,意似良(《促織》)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④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如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二)用作代詞。
1、表人稱,相當於「你」「你們」;作定語時則譯為「你的」。
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若屬:你們這些)
③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你的)
2、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①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齊桓晉文之事》)
(三)用作連詞。
1、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設」等。
①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赤壁之戰》)
②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赤壁之戰》)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
2、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①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漢書•高帝紀》)
(四)介詞,表另提一事,可譯為「至」「至於」。
①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話的開頭、引起論述的詞。近似「要說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
【若定】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①指揮若定。(《赤壁之戰》)
【若何】怎麼樣。
①以閑敝邑,若何?(《崤之戰》)
【若干】約計之詞,相當於「幾許」、「多少」。
①車後若干遞送夫。
八、【所】
(一)名詞,處所,地方。
①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
②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
③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二)用作代詞
1、所+動詞,組成名詞性短語。放在動詞前,同動片語成合,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①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②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③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④夜則以兵圍所寓舍。(《〈指南錄〉後序》)
⑤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2、所+介詞+動詞,表示處所,工具,方法,原因,對象等。常見有「…的地方」「…的方法」「…的原因」「用來…的」。
①是吾劍之所從墜。(《察今》)
②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③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
⑤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趙》)
3、為+所+動詞「為…所」被表示被動,可譯為「被」。
①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三)用作名詞,表處所。
①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
【所謂】所說的。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師說》)
【所在】
1、到處。
①石之鏗然有聲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鍾山記》)
2.所在之處,處所。
①原來有這等一個所在,且回衙去(《閨塾》)
②急趨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促織》)
九、【為】
(一)動詞。
1、表動作、行為。有「做」「作為」「充當」等義,翻譯比較靈活。
①斬木為兵,揭竿為旗。(《過秦論》)
②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過秦論》)
③趙王竊聞秦王善為(演奏)秦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今日嬴之為(幫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為(劃為)桂林、象郡。(《過秦論》)
⑥為(治理)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
2、表動作,行為的結果。可譯為「變成」「成為」
①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勸學》)
②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心理。可譯為「以為」「認為」。
①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鴻門宴》)
②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
3、表判斷詞,是。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非為織作遲,群家婦難為。(《孔雀東南飛》)
(二)介詞。
1、表被動,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譯為「被」。
①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②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促織》)
③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④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⑤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赤壁之戰》)
2、介紹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因為」。
①慎勿為歸死,貴賤輕何薄(《孔雀東南飛》)
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庄暴見孟子》)
③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庄暴見孟子》)
3、表代替。譯為「給」「替」。
①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請為王言樂。(《庄暴見孟子》)
4、介紹涉及的對象對,向。
①為之奈何?(《鴻門宴》)
②如姬為公子泣(《信陵君竊符救趙》)
5、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①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肆』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所有文言文列表
必修一
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必修二
離騷、孔雀東南飛並序、蘭亭集序、赤內壁賦、游容褒禪山記
必修三
蜀道難、琵琶行並序、寡人之於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必修四
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
必修五
歸去來兮辭並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
(4)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篇目匯總擴展閱讀
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
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伍』 高中文言文全部目錄
第一冊:17燭之來舞退秦師
18勾踐滅吳源
19鄒忌諷齊王納諫
20觸龍說趙太後
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2寡人至於國也
23勸學
24秋水(節選)
第二冊:17過秦論
18鴻門宴
19蘭亭集序
20歸去來兮辭
21師說
22阿房宮賦
23諫太宗十思疏
24種樹郭橐駝傳
第三冊:17六國論
18游褒禪山記
19伶官傳序
20石鍾山記
21項脊軒志
22五人墓碑記
23登泰山記
24病梅館記
第四冊:17陳情表
18祭十二郎文
19愚溪詩序
20赤壁賦
21逍遙游
22騰王閣序
23柳毅傳(節選)
24促織
第五冊:14蜀道難
15將進酒
16兵車行
17李杜詩五首(峨眉山樂歌、
春夜洛城問笛、客至、旅夜書懷、登岳陽樓)
18齊桓晉文之事
19庄暴見孟子
20孟子見梁襄王
21短文兩篇(齊人有一妻一妾、
弈秋)
第六冊:13報任安書
14廉頗藺相如列傳
15屈原列傳16信陵君竊符救趙
(ps:第六冊都為節選)
『陸』 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哪些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園春•長沙》
2.《雨巷》
3.《再別康橋》
4.《燭之武退秦師》
5.《荊軻刺秦王》(第8段)
6.《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2)
《詩經•氓》*
《離騷》(節選 )
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
《蘭亭集序》
《赤壁賦》
《游褒禪山記》(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
*8、《孔雀東南飛》(開頭到「千萬不復全」)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3)
《蜀道難》
2.《秋興八首》(其一)
3.《詠懷古跡》(其三)
4.《登高》
*5.《琵琶行》(並序)
6.《寡人之於國也》
7.《勸學》
8.《過秦論》(第3、4、5段)
*9.《錦瑟》
*10.《馬嵬》(其二)
*11.《師說》
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嬌•赤壁懷古》
2.《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3.《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6.《聲聲慢•尋尋覓覓》
7、《廉頗藺相如列傳》(後5段)
*8.《長亭送別•碧雲天》
*9.《望海潮•東南形勝》
*10.《雨霖鈴•寒蟬凄切》
『柒』 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篇目
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聲聲慢(尋尋覓覓)、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專、永遇樂(千古江山)、揚屬州慢並序、長亭送別(節選)、逍遙游(節選)、勸學(節選)、屈原列傳(節選)、陳情表、滕王閣序(節選)、師說、阿房宮賦、六國論。
游褒禪山記、前赤壁賦氓、離騷(節選)、迢迢牽牛星、短歌行(對酒當歌)、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山居秋暝、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兵車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陽樓、石頭城、琵琶行序、李憑箜篌引。
過華清官(長安回望綉成堆)、錦瑟、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雨霖鈴(寒蟬凄切)、桂枝香(登臨送目)、念奴嬌(大江東去)、鵲橋仙(纖雲弄巧)。
(7)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篇目匯總擴展閱讀:
我國的古典詩文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美德與情操,是融匯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學等諸多知識的結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
同時,經典古詩文又是中國文化的最好載體。大量閱讀古詩文,必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優秀的傳統文化必將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必將幫助我們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高文化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網路-高中生必背文言文40篇
『捌』 最新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必背篇目(包括古詩詞和文言文)有哪些
我馬上上高二。這是老師發的資料,我給你弄上來。
第一冊
1。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2。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
3。錯誤-----鄭愁予
4。荷塘月色(節選)----朱自清
5。周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6。勸學----荀子
第二冊
1。過秦論---賈誼
2。蘭亭集序---王羲之
3。歸去來兮辭----陶淵明
4。師說----韓愈
5,。阿房宮賦----杜牧
第三冊
1,衛風。氓---詩經
2,秦風。無衣---詩經
3,此風。靜女----詩經
4,離騷---屈原
5,孔雀東南飛---玉台新詠
6,迢迢牽牛星---古詩十九首
7,短歌行---曹操
8,歸園田居---陶淵明
10,長歌行---樂府詩集。相和歌辭
11,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
12,琵琶行---白居易
13,山居秋暝---王維
14,登高---杜甫
15,蜀相---杜甫
16,石頭城---劉禹錫
17,錦瑟---李商隱
18,書憤---陸游
19,虞美人--李煜
20,雨霖鈴--柳永
21,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22,鵲橋仙---秦觀
23,聲聲慢---李清照
24,永樂遇。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25,揚州慢---姜0
26,漁翁---柳宗元
27,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元神
28,李憑箜篌引---李賀
29,過華清宮---杜牧
30菩薩蠻---溫庭筠
31浪淘沙---李煜
31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32江城子---蘇軾
33蘇幕遮---周邦彥
34一剪梅---李清照
35紀念劉和珍君---魯迅
36六國論---蘇洵
37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第四冊
1長亭送別---王實甫
2陳情表---李密
3赤壁賦---蘇軾
4逍遙游---莊子
5滕王閣序---王勃
第五冊
詠柳---賀知章
蜀道難---李白
將進酒---李白
兵車行---杜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客至---杜甫
旅夜書懷---杜甫
登岳陽樓---杜甫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第六冊
報任安書---司馬遷
屈原列傳---司馬遷
就選我的唄,我打了很久,3Q
那個第三冊要提前背,太多了,不然上學了要受罪!
『玖』 求人教高中語文文言文詩詞必備篇目
貼不下 給你網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1bb310100b16m.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必修一 蘭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赤壁賦 作者: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游褒禪山記 作者:王安石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必修二 《詩經》二首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離騷(節選)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盪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 , 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 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佇乎吾將反。回朕車以復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 ,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 ,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荊軻刺秦王 出處:《戰國策》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燭之武退秦師 出處:《左傳》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