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讀書筆記(題目,主要內容,好詞佳句,我的感受) 盡量簡潔啊~~~(300字左右)
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 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准,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一隻狗,一生情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
(361021)集美中學高二7班 李曉惠/發表於中學生語文(有節選)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小貓、小狗,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可愛與單純。
日本有個作家叫石黑謙吾,他說,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隻狗,它們彷彿是與他宿命相
連的,他從狗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因此,他寫了《再見了,可魯》這本書。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馬上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上面是一隻趴著的拉布拉多犬,深
黑色的背景。
那樣的眼神,那樣的姿態,是那樣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輕輕地把手搭在它的鼻子上,
剎時,似乎激起了心中的某個回憶。手心有種異樣的感覺,彷彿真的有溫溫的,濕濕的呼吸,
溫暖了我的手。那眼睛在跟我訴說著它的一生。
可魯是一隻純正的拉布拉多犬,也許本應該很平常的成為一隻平凡的寵物,但是,它卻
是一隻導盲犬。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導盲犬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動物。
它會幫助主人上下車,引著主人走安全的道路,遇到路口會停下,遇到障礙物會避開,
當紅燈亮的時停—下腳步……可以想像,盲人對導盲犬會有多大的依賴,而導盲犬的這些行為
都僅僅因為它們對人的愛。
可魯是日本的一隻導盲犬,退役後由一對姓仁井的夫婦收養。那時可魯已經是一隻虛弱
的老狗了。書裡面說到,可魯已經快不行了,也許是肺部受到壓迫而感到呼吸困難,它頻頻
示意要翻身,但是最終,它連發出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仁井先生不停地撫摩著它的頭,
仁井太太摩挲著它的背部,用平靜的口吻對它說:『小可,謝謝你,你不需要再那麼努力了,
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國以後,要准確地報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魯』噢!」剛
說完,可魯就停止了呼吸。看到這里,我難過的哽咽,最終還是哭了,為了這可愛生命的隕
落,為了一個我認為無比高尚的生靈。
佛斯特說過:「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惟一不自私的朋友,惟一不拋棄他的朋友,
惟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可謂「一隻狗,一生情」。
狗把人類看成自己的神,即使人們不停的辜負它們,背叛它們,傷害它們,但它們卻永
遠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毫無怨言的陪伴著我們的孤獨。
它們忠誠勤勞,但求付出不求回報。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這些品德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卻潛藏著可恥的獸性。
這個社會越來越世俗,越來越淡漠,人與人心靈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試問,此時還有
誰在保持著不變的忠誠呢?還有誰讓你喚之則來,呼之則去,不計較你的粗魯和無理的對待,
並無休止的遷就你呢?
從此,我告訴自己要更愛狗,也希望能告訴別人,請愛你們的狗。
作文點評:
文章從狗講到人,從書講到自己,又從自己寫到他人,都起源與自己喜愛狗的個性;文
章從事寫到理,從國外到國內有回到世界,都透漏出一種情、一種人文關懷。「文似看山不
喜平」,李曉惠同學的文章就有這一優點,值得同學借鑒。
《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典。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
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雖然前頭有筆,但還不是那麼自然。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著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一個我料到的俗套。最後無疑是皆大歡喜,帶一點感傷。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幾感覺不到瑕疵。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令我戰栗的小說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裡結束。因為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讀書筆記範文>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讀書筆記範文>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讀書筆記範文>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第三,我也想對活著的蔣築英、羅健夫等同志說幾句話。共產黨員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隨時隨地准備著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利益,為了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為了十億人民的利益而犧牲一切。我們不是那種認為一個大學生「不值得」為一個農民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人,那樣的人,如果在別的崗位上,當然也不會冒死去搶救一個小學生,或者同一個甚至幾個拿著凶器圖謀犯罪的歹徒格鬥。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但是事情還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蔣築英和羅健夫都並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醫,不知道羅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惡性淋巴瘤」和蔣築英同志所患的多種凶險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癒,這里是假定能夠)。如果他們還健康地活著,盡管報紙上不會這樣大量地表揚他們,但是他們卻能為祖國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貢獻,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經常提倡自我犧牲,但是我們不是說一個共產黨員或先進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這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資本,它們不是屬於我們個人而是屬於祖國和人民的,對於黨員,就是屬於黨。我們反對借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損公利私,而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別是有了嚴重的病,還是要治,並且要治好。
——胡喬木:《痛惜之餘的願望》
<讀書筆記範文>四
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回答者:842534917 - 試用期 一級 2-1 16:37
《簡愛》(讀書筆記)
花了三天多的工夫終於讀完了《簡愛》,我曉得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進程。這連住的多少日,我多少乎除了吃飯和睡覺,所有工夫都消耗在這原來自邊遠國家的小說里。但是我還得在埋怨的同時,不得不供認它的出色與迷人。很少見到這樣迷人的異國風情。這布滿著英國十九世紀趣味的故事裡,讓我感觸了很多。其實我該當早些接觸這本書,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紹它了。惋惜,我具有著一點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如今去觀賞它,切實有些相見恨晚。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對英國人的思維和宗教信奉有點難以適應。不過呢,人間間的真情多數是相通的。每當我讀到小簡愛由於無親無端而蒙受虐待和歧視時,心中頓起的可憐之情真讓人難忘;每當簡愛一次次轉危為安讓我多麼高興;當她英勇地接受了聖約翰的求婚而保持本人心中的真愛時,多麼令鼓勵和震撼;特殊在文章最後,她丟棄所有去照應那位憐憫的愛德華時,我的心中欣喜與打動迸發而出。
對於這本小說,我想它最大的勝利之處就是它在很多藝術方面的出色交融。我敢確信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畫景色時,是以一個畫家的審美角度去鑒賞,以一個畫家情味去掌握光和影的調和。讀中國的小說很少見到這樣細致的景色描寫的詞彙。該當要感激這本書的譯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國文功底,使譯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輝。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言語學上的造詣也很深厚,作為一名英國人,作者能夠說至少精通三種以上的外國言語。在讀這本書的時分,我覺得本人能夠經過它感觸到整個歐洲的文明氣氛。比如說英國人的驕傲感和紳士風味,德國的大國氛圍以及法國女性的天生浪漫情味。甚至還讀出了英國人那種殖民主義的歧視東方人的心理,比方他們稱印度是個野蠻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對感情戲的處置上,能夠稱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望而生畏,這比擬現實,然而她賦予的戀情總是在默無聲息深化到讀者的心田裡。如此奇妙的感情戲,讓我很意外,很驚喜。
《簡愛》的作者假如和中國的曹雪芹相比,毫無疑問,後者的文明底蘊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國和英國人拼比歷史,中國人能夠無愧地說: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畢生所學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博大的多,究竟中國的文明底蘊要豐盛的多。中肯的說,簡愛確實比不上中國的《紅樓夢》。無論是人物豐厚還是物致的描畫上,《紅樓夢》都是更為出色的。然而,《簡愛》中也有值得中國人去學習和觀賞的地方。比如說,《簡愛》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方面,能夠說淋漓盡致。這點在很多中國人的文學作品中做的都不夠.
讀這本書我似乎讀了一遍《聖經》,西方人對宗教篤深的感情與熱誠的信奉,真很令人欽佩。如今的中國是一個不足信奉的時期。在讀《簡愛》時分,讓我感觸到在具有宗教哺育下能力夠得到的人情的純美,在如今的中國這真的很難得。其實,很多聖經里的教誨與中國的孔儒的經典思想是相通互補,而如今國人卻常常無視了先人的睿智。比方聖經里勸人從善,勸人寬忍,勸人感恩,與孔老夫子勸國人禮義仁,兩者是相同的。在讀《簡愛》的時分,我經常被聖經里的美妙的思想啟迪著,讓我聯想到中國的現狀,心中彷彿收獲許多。讓我深信,關於中國的儒家文明真的需求重新審閱。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掛念.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幾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涯,而且還大膽地控告了封建貴族階層的無恥和蛻化,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假、狡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定解體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層和社會的必定解體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發明和酷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層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捐軀者;所批評和否認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假品德和不正當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需謀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憧憬的約束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咱們展示了這場無聲的比賽。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戀情故事濃縮了這場比賽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謀求始終不棄。咱們感嘆賈、林兩人戀情的悲劇的時分,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主要要素:林黛玉的清高的特性,她的特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交融」,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端。
❷ 小學生文章讀書筆記 有好詞好句心得的
七月,透藍的天空,懸著火球似的太陽,雲彩好似被太陽燒化了,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
初夏的陽光從密密層層的枝葉間透射下來,地上印滿銅錢大小的粼粼光斑。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穀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
醉的氣息。
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綉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
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光傷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沒有一片雲,沒有一點風,頭頂上一輪烈日,所有的樹木都沒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裡。
七月盛夏,瓦藍瓦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河裡的水燙手,地里的土冒煙。
烈日當空,道路兩旁,成熟的穀物在熱得彎下腰,低著頭。蚱蜢多得像草葉,再小麥和黑麥地里,
在小麥和黑麥地里,在岸邊的蘆葦叢中,發出微弱而嘈雜的鳴聲。
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
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
整個城市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狗趴在地上吐出鮮紅的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大。
熾熱的火傘高張在空中,熱得河裡的魚不敢露出水面,鳥也不敢飛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
長舌頭喘個不休。
那天,天熱得發了狂。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著了火,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灰氣,低低地
浮在空中,使人覺得憋氣。
那是一個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熱的太陽烤得田裡的老泥鰍都翻白了,村邊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幾
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頭,陡地變大了。
小鳥不知躲匿到什麼地方去了;草木都垂頭喪氣,像是奄奄等斃;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頭發出
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鑼碎鼓在替烈日吶喊助威!
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塵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不動。馬路上發著白光,小攤販
不敢吆喝,商店門口的有機玻璃招牌,也似乎給曬化了。
描寫星星的好詞好句 熱
描寫星星的好詞好句
好詞
繁星 天星 寒星 孤星 晨星 星星 星斗 星座 星雲 星球 銀星 晶瑩 眨眼 流星
星河 萬點繁星 群星燦爛 星星點點 眾星捧月 繁星點點 疏星淡月 星光燦爛 稀稀疏疏
星羅棋布 曉星下沉 殘星幾點 曉星閃爍 河外星雲 河內星雲 明星熒熒 銀河漸現
北斗高懸 五星交會 眾星拱月 滿天星斗 繁星閃爍 閃光的星星 亮晶晶的星星 疏疏落落的
星星
好句
點點的繁星好似顆顆明珠,鑲嵌在天幕下,閃閃地發著光。
淘氣的小星星在藍幽幽的夜空劃出一道金色的弧光,像織女拋出一道錦線。
嚴冬的夜晚,幾顆赤裸的星星可憐巴巴地挨著凍,瑟瑟發抖幾乎聽得見它們的牙齒冷得捉對兒廝打
的聲音。
小星星在寒空中搖晃,彷彿冷得在顫抖。
星星充滿了感情,像頑皮的孩子,在稚氣、執著地注視著人間,彷彿用那明亮的眸子講述一個美麗
動人的神話。
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著走的蠟燭一般,悄悄地閃爍著出現在天空上面。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鑽石的星星——啟明星。
極美的星夜,天上沒有一朵浮雲,深藍色的天上,滿綴著鑽石般的繁星。
亮晶晶的星兒,像寶石似的,密密麻麻地撒滿了遼闊無垠的夜空。乳白色的銀河,從西北天際,橫
貫中天,斜斜地瀉向那東南大地。
夏天的星星就像調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愛。
幾顆大而亮的星星掛在夜空,彷彿是天上的人兒提著燈籠在巡視那浩瀚的太空。
星空倒映在這洶涌的海面上,便隨波上下跳舞,時現時滅。
最早出現的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麼大,那麼亮,整個廣漠的天幕上只
有它一個在那裡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清晨,大風雪停下來了,不過還得過好久才天亮。幾顆殘星偷偷地睜開眼窺視那一片雪白的銀白世
界。
漸漸地,殘星閉上昏昏欲睡的眼睛,在晨空中退隱消失。
好一顆流星在夜空里劃出銀亮的線條,就像在探尋著世界裡最美好的未來。
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們既不眨眼,也不閃爍,是恬靜的,安詳的。
這是多麼涼爽清明的秋夜!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亮,都要大……就像銀灰色的天幕下綴滿一顆顆奪
目的寶石,撒下晶瑩柔和的光輝,大地上的一切都變得那麼雅緻,那麼幽靜。
高山群山 奇山 荒山 山坡 山林
❸ 如何命高質量的試題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記錄
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然。針對這樣的現狀,我覺得最起碼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一個教師,盡管你在課堂上聲嘶力竭地要求學生多閱讀,只要你不幫他指出其重要性,就很難讓學生對閱讀具有自學性,正如布魯納斯所說:「要使學生對一門學科有興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也就是說,你必須幫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之朝這個目標前進。其實,書本是死的,學生是活的,不能以一個教學大綱就將學生死板地捆在條條框框上,這只能讓學生反感,厭學、棄學現象由此產生。相反,當學生接受了語文,對之產生了興趣,在歌聲、笑聲中所學到的東西,又豈是課本上所能包含的。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既樂知,又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呢?我們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不能局限於課堂上的40分鍾,應多讀書看報,擴大知識視野。同時,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好奇心理,激發其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具備課外閱讀的持久性。2、培養每天讀書的習慣美國中小學一直推行持續默讀的閱讀教學方式。其目的是激發學生自行閱讀的動機,培養其終身閱讀的習慣。其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出十到十五分鍾讀自己喜歡的任何作品,教師不提問,不要求寫筆記,不做任何成績記錄,結果成績斐然。我們要像孫中山先生那樣:「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存。」有了這種感覺,說明閱讀已經生活化了。我們就像大文學家魯迅先生那樣把大家喝咖啡、聊天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我們可以用午休、放學做完功課以後、節假日等點滴時間來讀書。每天堅持半小時閱讀,幫助他們選擇閱讀材料,構建閱讀空間,循序漸進,先扶後放,慢慢養成習慣,一天不讀便寢食難安。3、培養讀書動筆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是記憶的貯存器,資料的倉庫,思考的激發器,創造的發源地。閱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對積累資料和活躍思想十分有利。當然,「動筆」的方法習慣因人而異,我們應該就如何記筆記用筆記對孩子進行定期的個別指導。從開始的一句話、一個詞的概括、評價,到內容提要,感受體會等,老師都要准確把握,耐心引導。不能讓筆記成為學生的負擔,也不能讓他覺得這是無關緊要的瑣事。4、培養勤於思考的習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邊讀邊思,能夠使自己在閱讀中處於主動地位,讀得自覺,讀得深入,讀出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問題是思維的動力和起點,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思維,就有發現。創新源於質疑。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敢於並善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5、培養廣泛閱讀的習慣教師要根據不同課外讀物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向學生推薦閱讀,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節目,要兼顧思想性和知識性,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語文教學實際,兼顧學生勞逸結合的原則,合理安排閱讀,反對那種「多多益善」,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流於形式的做法。課外閱讀既要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各年級語文教學目標配合課堂教學,又要考慮其它學科的需要及其學生興趣的廣泛性,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使課堂成為進行閱讀指導的基本陣地,課外成為課外閱讀的主戰場。有人說:「培養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培養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是啊!我們的孩子只有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長期堅持閱讀,才能獲取知識,適應現代化的學習要求,才能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躍馬平川」。
❹ 小學語文課本的備課筆記
小學語文備課方法步驟談:
戰前兵力的充實,糧草、槍支彈葯的籌集製造和運輸,這是我們常說的備戰;農閑的時候,精選種子修理農具、購置農葯、化肥,這是農家特別重視的備耕;新建房屋要備料;帶新娘、取媳婦也少了要備酒、備菜、備嫁妝。一句話,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備。因此,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也是一樣,只有在課前作了充分的准備,深入地鑽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學生,恰當地確定要求,靈活地選擇教法,認真地編寫教案,反復地熟悉教案,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隨機應變,因勢利導,使全班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從而園滿地完成課本的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差錯少了,教師就不再需要用更多的時間為他們補缺補差,就能騰出充裕的時間來備課。這樣,課堂教學質量又有提高,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環,如果捨不得在"備課"上下功夫,則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補缺補差花時多,備課又因時間緊而草就率簡單,課堂教學質量就提不高。如此循環往復,就會事倍而功半。備課既然在教學中如此重要,我們就應該正視它、重視它、研究它,把這件事做好、做真、做實。
今天,我想就小學語文備課的步驟和方法上的一些技術問題,結合個人的實踐和體會談點粗淺的認識,與在座的領導、行家、同行們商討,敬請賜教。
第一步是深入地鑽研教材。它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學習教學大綱,把握分年級的要求;通讀全冊教材,制訂學期教學計劃。(這一點就不詳細講了)制訂計劃是屬於備課的第一步工作,因此,認真備課里包含認真制訂教學計劃。
二是一組一組地鑽研教材,認識每組教材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特別是本組各課之間的聯系。這一點非常重要,往往未能引起我們更多老師的重視,但也有做得不錯的,如蘆溝鄉大崔小學單元整體備課已堅持多年,上岡小學劉永青老師在學校的支持下,積極探索,有10餘篇專題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了。《避雨》(九冊12課)節選自李準的短篇小說《耕雲記》這是李准1960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當時他為什麼要寫這篇小說,我想,他當時決不會想到,我這是專門為小學生寫的課文,我要把它寫好,待10年、20年以後,就會派上用場了,而是針對當時的社會形勢,通過玉山人民公社建立氣象站,培養自己氣象員的故事,來反映我國人民運用科學技術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動人事跡,激勵人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我看,這是作者李准寫作的初衷。那麼,今天,人教社的同志為什麼要把這篇文章收集到我們小學課本中來,為什麼把它選在第九冊第4組課文中,又為什麼把它排在《太陽》、《鯨》之後,《水晶宮的秘密》之前,這些問題在上課前一定要很好解決,不然教學就不會有針對性。一句話,就是要搞清各課在本單元的地位和作用。也許有同志要問:這是一篇記人敘事的文章,為什麼不和第九冊《狼牙山五壯士》、《唐白虎》等寫人物的文章放在一起呢?這是一篇歌頌主人公有心計的文章,為什麼不和《雞毛信》、《夜鶯之歌》、《草地夜行》等文章放在一組呢?因為小學語文課本的編排體系是以閱讀與表達的基本功訓練為序來安排課文的。文章體裁不縱向排列,因此,不要過多的考慮相似體裁文章的歸類問題;另外,語文教材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是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他們的更重要的任務是對學生進行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思想教育滲透其中,因此,它不可能象思品教材那樣,按文章表達的某一種思想或品質來進行歸類。現在,我們來和大家共同研究一下,人教社的同志選用這篇文章的意圖。從這篇文章寫作技巧的角度看,作者把一個有心計的女氣象員活靈活現地介紹給我們,他是依下雨、避雨、談雨的順序敘述的,緊緊抓住"雨"這個線索來寫人。《太陽》抓住了光和熱的作用這條線索,《鯨》則按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來安排寫作順序,邏輯順序十分清楚,《水晶宮的秘密》則圍繞著開發海底石油的過程來安排寫作的,這四篇文章線索、脈胳既清楚,又俱特色,是對學生進行段的訓練,懂得段落之間聯系的好範例。第4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又正好是"文章的段落",顯然,編者把這兩課選編在一起是為了落實"文章段落"這個重點訓練項目服務的。這是對教材編排意圖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還要搞清楚每組各課之間的聯系。例如五冊第七組課文由《列寧和衛兵》、《你們想錯了》、《羅盛教》這三篇課文與一個基礎訓練組成,這其中《列寧與衛兵》與《你們想錯了》是講讀課文,《羅盛教》是閱讀課文,前兩篇講讀課文都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來表現列寧和方誌敏的好品質,尤其是人物的語言對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羅盛教》側主要以人物的動作神態來刻人物的內心,這是寫作特點上的區別。在《列寧與衛兵》這篇課文中,作者寫衛兵認真負責檢查通行證,寫列寧旁邊那位同志對衛兵的責備,都是為了突出列寧以身作則嚴格遵守紀律,課後練習要求學生聽寫最後一段里列寧說的話,要求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這兩個角色都是正面角色,緊接著的《你們想錯了》這篇課文,也分角色,而且是正反面角色;課文後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練習,包括分角色朗讀課文,但是由於這里有正反面角色,所以沖突更激烈,感情更強烈,神態更鮮明,方誌敏同志話中的內涵也更豐富,為此,在教學時就得在學習《列寧和衛兵》朗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會正反面角色的對話。這是朗讀能力培養上的聯系,體現在能力培養的逐步提高。在《你們想錯了》一文中,教師通過指導體會描寫國民黨士兵對方誌敏同志搜身的"摸"與"捏"等詞用十分貼切,這些知識使學生在閱讀《羅盛教》一課時,能正確體會羅盛教救崔瑩的"托、頂"等詞的貼切。基礎訓練7中要求學生從圖上畫的三個人的樣子、表現和舉動,想想看他們在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則把讀和寫結合起來了。
三是對每篇教材作深入的鑽研。一般分五步:
1、從字詞句著手,把握思想內容,明確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寫兩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就要通過讀來確定,不能或乾脆定兩個中心。教師反復研讀課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受到思想教育。再說,全文的布局謀篇、遣詞造句都是為如何反映這一中心思想服務的,教師抓住了中心思想,才能抓准課文的重點,設計教學方法,有些課文中心不易一下子定準,有些參考書也不夠明確,中心定偏了,教學就偏離了軌道。例如,如果我們把《你們想錯了》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理解為"揭露反動派長官與士兵的貪圖錢財,窮凶極惡"我們就會把教學重點放在揭露敵人上,從而以敵人的動作、神態、語言作為抓手。如果把中心思想理解為"揭露反動士兵的貪圖錢財,歌頌方誌敏同志的不謀私利"就會把教學重點平分給揭露敵人和歌頌方誌敏這兩個方面。只有把中心思想確認為"贊揚了方誌敏同志一心革命不謀私利的高尚品質",才能把教學重點落在對方誌敏語言的理解上,而把揭露敵人作為贊揚方誌敏的陪襯。再如三年級有篇課文叫《喇叭花》,我聽了不少同志上課,他們都把其當作寫景狀物的說明文來教了。看題目,是說明文,寫一種花嗎?其實這是一篇如何觀察植物的記敘文,因為他具備記敘文的基本要素,時間:春-夏,地點:院子里,人物:晏傑和他的姐姐,說明文就不具備這些要素。教學這篇課文不但要搞清喇叭花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更重要的是要搞清他們怎樣認真仔細、反復觀察喇叭花的。造成這個失誤,是因為沒有很好地鑽研教材內容。再如《狐狸和烏鴉》一課,人們會從"和"這一表示並列關系的連詞著眼,或從"狐狸"放在題目的前面,以及全文以較多篇幅描寫狐狸的"神態""語言"等方面考慮,誤認為本課是以狐狸為主角的。其實不然,《狐狸和烏鴉》是一篇寓言故事,而寓言總是在一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中寓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因此,寓意的落腳點,往往就是作者所需要描寫的主要對象。本文是通過敘述狐狸騙走烏鴉嘴裡一片肉的經過,說明烏鴉愛聽奉承話,所以上當受騙,由此可見,寓意的落腳點在烏鴉,因此,本文主要是寫烏鴉的。既然文章是以寫烏鴉為主,為什麼卻用那麼多的篇幅來寫狐猩呢?這是因為只有將狐狸寫得越狡猾,奉承話說得越好聽,才能越清楚地說明烏鴉是聽奉承話上當,使文章的寓意更突出、更鮮明。要把握中心,就要很好地去讀課文,一句一句鑽研、一句句推敲,就是要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觀察要細,要有耐心,要反復觀察,觀察要抓特點,寫觀察日記既要寫怎樣觀察的,又要把觀察到的主要的有順序地寫下來。聽了不少課,老師們都把作者怎樣觀察嗽叭花的情況忽略了,而只顧認真地講花的生長過程與生長特點,這是沒有很好地把握課文。新苗苗出來了,小作者看得很仔細,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得出來,老師要細心的通過語言文字去推敲,"蹲下身子"從這句話我們老師就要想到幼苗剛出土,很小,站著看,看不清楚,這是仔細透明,說明是才開的,最能體現才開的是"潔","潔"一塵不染,只有是今夜開放的花,辮才會無灰塵,試看小作者觀察多麼仔細。我想這篇課文教嗽叭花的生長順序非常容易,甚至不需要老師多指導,學生便會自讀而得,而小作者是怎樣觀察的,如何仔細、認真、如何有耐心,不深入研究不易獲得,如果老師也不清楚,浮在上面讀一遍課文,抄個教案,到課堂上一講了之,老師無所得,學生無所得,這里看出老師鑽研教材的重要如我聽了好幾位老師教《三味書室》(7冊)教得總不讓人滿意,教了這課以後,好象在孩子們的頭腦中留下的印象是:魯迅上學會遲到,魯迅為了不遲到,在自己的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早"字刻得很漂亮,課文中講了象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學習魯迅勤奮學習的精神,要付諸行動,我們也在桌子上刻個"早",於是幾十個"早"字在四年級教室的課桌上誕生了。這是什麼效果,原因在什麼地方,就在於老師沒有很好地去研究課文。老師對課文的研究要深一些,才便於更好地教學生學。鑽研教材的時候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搞不清的要請教別人,查閱資料,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比如《三味書屋》,看到這個題目,就要問自己,為什麼把教室稱做書屋,又為什麼稱"三味書屋"舊時稱學校為私塾,大一點的叫書院,變法以後,廢除了科舉,興辦學堂,後來改成"學校"的。這個問題解決了,又為什麼稱三味書屋呢?"三味書屋"原來叫"三餘書屋"後來壽鏡吾先生的父親壽峰嵐把"餘"改成了"味"。為什麼叫"三味"有兩種解釋,一是因為讀書有味,書屋後小園里的臘梅有味,桂花有味;又解釋為:讀《徑書》味如稻梁,讀《史書》味如餚饌(豐盛可口的飯菜)讀《子書》味如醯醢故稱三味,原來"三味書屋"由此而得,課文中講了"書屋"正中的牆上掛著一幅畫,畫上的古松樹底下卧著一隻梅花鹿。這幅圖的含義是什麼呢?中國的繪畫藝術的特點之一,是畫義雙關,畫中的事物採用"諧言取意的手法":梅花鹿的"鹿"即福祿的"祿",卧著的鹿,即伏著的鹿"伏"即"福","伏鹿"者"福祿"也,這一切都與"古樹"即"古書"有關,在屋裡掛這張畫是向學生暗示:將來的"福"、"祿"雙收,是以今天苦讀古書為基礎的,它是進行封建主義"理想"教育的教材。這些學生不一定要知道,但有的學生想知道,你就得讓他知道,如果老師也不知道,就不好向學生說了。魯迅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字,為什麼要刻?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說明:"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於當鋪和葯鋪之間。"這是魯迅遲到的原因。老師在鑽研教材的時候,不當一回事,上課的時候,只照本宣科,學生也不會當一回事,好象這算不了什麼,刻"早"字的理由,魯迅能刻,我們也刻。如果我們在細細鑽研想像一下魯迅的這個"早"字是很不容易刻下的,是要下一番決心的,下一番毅力的,魯迅生在一個封建家庭里,父親叫周伯宜長年卧病在家,魯迅13歲那年,家庭遭到一場很大變故,他的祖父因科場賄賂案被捕了。每年秋後,官府都乘機勒索,魯迅家中僅有的四五十畝水田也賣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當度日,魯迅一面要典當,一面要為父親抓葯治病。魯迅每天除了料理家務外,還要拿著東西匆匆忙忙地趕到當鋪去,當掉東西拿到錢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趕到葯鋪去買葯,把葯送回家裡,然後再趕到書塾來讀書,如果當鋪里當的錢還不夠付葯錢,魯迅還得再回到家裡,拿了東西再去當……就這樣地趕來趕去,常常使他氣喘吁呈,滿頭大汗,甚至連早飯也來不及吃,走路也感到非常吃力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遲到是可以諒解的,同時可以想像魯迅刻了"早"字以後,每天會怎樣更辛苦,學習怎樣更勤奮。然後再把魯迅遲到與我們有些同學睡懶覺遲到進行比較,再告訴同學魯迅讀書的學桌是家裡帶來的,能不能想像出比在桌子上刻"早"的更好的方法,來保證不遲到,學生一定會從中得到啟示,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
還有很多很多
上http://www.jiaoshiwang.com/xiaoxuepin/jiaoshilunwen/200604/10532_3.html看看
❺ 八上語文讀書筆記100字10篇
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後感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准,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一隻狗,一生情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
(361021)集美中學高二7班 李曉惠/發表於中學生語文(有節選)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小貓、小狗,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可愛與單純。
日本有個作家叫石黑謙吾,他說,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隻狗,它們彷彿是與他宿命相
連的,他從狗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因此,他寫了《再見了,可魯》這本書。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馬上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上面是一隻趴著的拉布拉多犬,深
黑色的背景。
那樣的眼神,那樣的姿態,是那樣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輕輕地把手搭在它的鼻子上,
剎時,似乎激起了心中的某個回憶。手心有種異樣的感覺,彷彿真的有溫溫的,濕濕的呼吸,
溫暖了我的手。那眼睛在跟我訴說著它的一生。
可魯是一隻純正的拉布拉多犬,也許本應該很平常的成為一隻平凡的寵物,但是,它卻
是一隻導盲犬。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導盲犬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動物。
它會幫助主人上下車,引著主人走安全的道路,遇到路口會停下,遇到障礙物會避開,
當紅燈亮的時停—下腳步……可以想像,盲人對導盲犬會有多大的依賴,而導盲犬的這些行為
都僅僅因為它們對人的愛。
可魯是日本的一隻導盲犬,退役後由一對姓仁井的夫婦收養。那時可魯已經是一隻虛弱
的老狗了。書裡面說到,可魯已經快不行了,也許是肺部受到壓迫而感到呼吸困難,它頻頻
示意要翻身,但是最終,它連發出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仁井先生不停地撫摩著它的頭,
仁井太太摩挲著它的背部,用平靜的口吻對它說:『小可,謝謝你,你不需要再那麼努力了,
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國以後,要准確地報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魯』噢!」剛
說完,可魯就停止了呼吸。看到這里,我難過的哽咽,最終還是哭了,為了這可愛生命的隕
落,為了一個我認為無比高尚的生靈。
佛斯特說過:「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惟一不自私的朋友,惟一不拋棄他的朋友,
惟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可謂「一隻狗,一生情」。
狗把人類看成自己的神,即使人們不停的辜負它們,背叛它們,傷害它們,但它們卻永
遠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毫無怨言的陪伴著我們的孤獨。
它們忠誠勤勞,但求付出不求回報。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這些品德已經逐漸消失殆盡
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卻潛藏著可恥的獸性。
這個社會越來越世俗,越來越淡漠,人與人心靈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試問,此時還有
誰在保持著不變的忠誠呢?還有誰讓你喚之則來,呼之則去,不計較你的粗魯和無理的對待,
並無休止的遷就你呢?
從此,我告訴自己要更愛狗,也希望能告訴別人,請愛你們的狗。
作文點評:
文章從狗講到人,從書講到自己,又從自己寫到他人,都起源與自己喜愛狗的個性;文
章從事寫到理,從國外到國內有回到世界,都透漏出一種情、一種人文關懷。「文似看山不
喜平」,李曉惠同學的文章就有這一優點,值得同學借鑒。
《 名人傳》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裡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為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里,《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斗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斗。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斗。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簡愛》被萬眾所熱愛的,大約是其作者的自尊與平凡??或者說,是夏洛特的自尊與平凡。那是一個靈魂熾熱而外表簡單的女子。這一形象無疑是不朽的經典。可是與其夫羅切斯特一樣,這個形象始終在用一種類似於自傲的口吻言論??他們對於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經使我快慰,現在卻令我不安。夏洛特託身於簡愛,
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覺到的是:她對於高層貴族的鄙薄與一種近乎敵視的態度,有些刻意了。反過來說,我從中讀到了自卑的情緒。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是我感覺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夏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一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定是她的意見。那麼,我在簡愛中,看到的是某種情緒化的自卑,而後是近乎於傳奇的愛情??惟其傳奇性,昭示了某種不真實與幻想性??和最後一個幾乎有點硬湊的結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雖然前頭有筆,但還不是那麼自然。夏洛特對於簡愛的處理,開頭非常真實,中間段非常精彩,但是隱伏著不安,到了結尾,則幾乎歸於俗套??一個我料到的俗套。最後無疑是皆大歡喜,帶一點感傷。她的鋪墊和銜接很完美,幾感覺不到瑕疵。但是我隱約間感到的是,這是一個人間女子編造的故事。它已經缺少了令我戰栗的小說結構??更多的時候,我讀到了簡愛離開山莊,就沒再讀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許我就會在那裡結束。因為之後的一切,在我看來,比之於前,是很拙劣的。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讀書筆記範文>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讀書筆記範文>二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雋秀婀娜。(案):用「雋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態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
——《語文短評·顧此失彼》
<讀書筆記範文>三
我只想在痛惜之餘,說出幾點希望
首先當然是希望大家(不限於知識分子,而是一切黨員、團員,一切覺悟的青年和覺悟的勞動者)都應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那些至今對知識分子還有某種不信任感、不敢推心置腹的人們,以及那些一味爭名奪利,甚至對社會主義祖國至今還三心二意,羨慕資本主義「天堂」的人們,多讀讀他們的事跡。……
其次,我想說,希望一切先進分子所在機構中的黨組織、每個黨員以至每個正直的公民能夠更多地更好地關心這些先進的人們。……
第三,我也想對活著的蔣築英、羅健夫等同志說幾句話。共產黨員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是隨時隨地准備著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利益,為了社會主義祖國的利益,為了十億人民的利益而犧牲一切。我們不是那種認為一個大學生「不值得」為一個農民的生命而犧牲自己的人,那樣的人,如果在別的崗位上,當然也不會冒死去搶救一個小學生,或者同一個甚至幾個拿著凶器圖謀犯罪的歹徒格鬥。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面。但是事情還有另外一方面。我想,蔣築英和羅健夫都並不是必然要死(我不懂醫,不知道羅健夫同志所患的「低分化惡性淋巴瘤」和蔣築英同志所患的多種凶險疾病能不能在早期治癒,這里是假定能夠)。如果他們還健康地活著,盡管報紙上不會這樣大量地表揚他們,但是他們卻能為祖國和人民作出更多更重大的貢獻,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經常提倡自我犧牲,但是我們不是說一個共產黨員或先進分子的生命和健康就不重要。生命和健康,這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而建設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資本,它們不是屬於我們個人而是屬於祖國和人民的,對於黨員,就是屬於黨。我們反對借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而損公利私,而貪生怕死,但是有了病,特別是有了嚴重的病,還是要治,並且要治好。
看著抄一些
❻ 小學生做的課堂筆記只主要抄什麼
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小學生在課堂上記筆記有什麼好處。因為在我的課堂上,每一個班的學生都要求記課堂筆記,而且每堂課在我走進教室之前筆記本就是打開著的,省得一到讓學生動筆的時候課堂就有一段時間顯得特別混亂,轉身掏書包找練習本、鉛筆、橡皮掉在地上,影響正常課堂教學時間。 課堂筆記就是學生對老師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做書面記錄,並把它作為今後復習和學習的重要資料,好處有很多,比如有助於知識的存儲和記憶,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幫助學生提高課堂注意力,因為小學生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再有就是回到家裡復習或等到期末復習的時候課堂筆記就派上用場了。記課堂筆記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於每一個學生,教師得想辦法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記筆記方法。一、在書本上作「旁註」。 有的時候老師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學期下來,翻開學生的教科書時像新的一樣,一個字也沒有。這樣的學生積累的東西一定特別少。認為在課堂上對於老師的講解重點例如一些詞語的解釋、重點的段落,或用畫線、或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或寫一些簡單的註解等標注出來。比方說重點的地方可以用直線畫下來,比這個還重要的內容用波浪線現出來,遇到有疑問的地方可以畫一個問號,需要積累的詞語可以用圓圈、方框圈起來。總之教科書不能空著,不能學過了還和新的一樣!這不利於積累,復習時也沒有依據。畢竟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一定會有精彩的部分,這些精彩有時是轉瞬即逝的,可能課堂上你還記得很牢固,但你保證不了過一段時間不遺忘,如果你記筆記了,做標注了,復習時當你看到你的標注,課堂精彩處的鏡頭就會馬上再現,可能一些知識點很快回到你的記憶當中。二、准備一個專門的課堂筆記本。 每一個學科都應該有一個專門的筆記本,包括語文、數學、思品與社會、科學等等,這是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習慣的基礎。課堂筆記本不是要你把課堂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一般情況下以老師的板書為主,其次是抓住老師講解的重點記錄在本子上。每一個學科的記錄方法也有不同,比方說數學科中的一些概念、法則,書本上都有,所以這些不必記,在書上畫上重點號就可以,但一些老師對概念的理解,一些解題的技巧等一定要記下來,因為這些可能是老師用很長時間、甚至是用一輩子的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你說這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記下來?語文課上一些課文的作者簡介、寫作時代背景、寫作特點等書本上可能沒有作註解,老師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或根據教學要求,課堂上一定會對這些作出簡要介紹,這也是老師通過查閱很多資料或用自己的教學經驗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作筆記的重點。這樣復習的時候效率才會高,積累的東西才會多。為什麼說每一個學科要有一本專門的筆記本呢?因為不同的學科記筆記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混用筆記本有的時候會很亂,復習起來不方便,找來找去的效率不會高。三、學會在筆記中質疑。 細心的老師會發現,有的學生課堂記筆記的方法也掌握了,課聽得認真、筆記記的詳細,學習成績本該提高得很快,可就有個別學生的成績提高起來還很慢,成績好的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得也不夠好,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沒後勁。什麼原因?其一、寫字速度慢,課堂只為記筆記而記筆記,有的時候跟不上老師的講解。其二、學生不會思考!課堂只為了記而記,沒有充分的思考時間,或沒有自主思考問題的習慣。所以在記筆記的過程中,要學會記重點,留下一些時間把自己的困惑寫下來,然後留在課後思考、與人交流,這樣才會有發展。記完課堂筆記後,一定要記得整理。因為課堂老師的講解一定要快於學生動筆記錄,所以沒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學比較一下,把自己沒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筆記上,使筆記更趨於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識點掌握有誤,其實這個過程也是記憶和復習的過程,一定要趁熱打鐵,不要拖拉。 說到底,小學生學會記課堂筆記其實就是一種學法指導的過程。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們的小學教育是為學生的將來打基礎的教育,打下什麼底兒就是什麼樣,所以當老師的一定要為學生負責,讓學生養成課堂記筆記的習慣。
❼ 小學語文國學的讀書筆記六年級水平
好詞 +佳句 +名段 +感受 =讀書筆記
書名 :《童年》 作者 :馬克西姆高爾基
前面是感悟。
●第一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她善良、聰明、能幹、充滿愛心,是千千萬萬俄羅斯女性的優秀代表,對「我」的一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本章末尾用充滿詩意的美好語言描寫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平凡而偉大的人物形象。年過花甲的外婆跟三、四歲的「我」見面時的第一次「對話「生動活潑,風趣盎然。早已過不惑之年的高爾基,以三、四歲兒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為,真實而生動地描寫、反映當時的客觀現實,深刻而准確地表達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語言簡潔生動,非常口語化,非常適合人物的口吻和當時的語言環境;情節畫龍點睛,人物栩栩如生。不僅本章,而且全部《童年》,具有這個顯著的特點和優點。《童年》開篇就寫得十分精彩。它可以摘出來絕不止一篇優美的散文。從譯者加的標題就可以大體知道本章內容:一、「外祖母的出現」;二、 「父親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親的安葬」;四、「伏爾加河上的風光」。《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許多篇這樣的優美散文組成的。《童年》可以比擬為一串珍珠項鏈,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比如本章就藏著好幾顆這樣的珍珠。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塊,也就是三篇優美、精彩的散文。它們可以分別標題為:「兄弟斗毆」、「兇殘的外祖父」、「外祖父來病床看我」。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小說寫外祖父毒打外孫們的兇殘,令人慘不忍睹,毛骨悚然。後來他來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覺得此老頭兒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雖然他的兇狠不能原諒,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別是在讀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識字和講人生哲理以後。
●第三章分四大塊,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說組成。它們也可以有明確的標題。一、「一雙金不換的手」。伊萬是一把幹活的能手,去市場購物時也會替外祖父省錢當小偷;二、「熱鬧的家庭舞會」,主角是伊萬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他當然也是舞會的核心;四、「小茨岡的慘死」。別號「小茨岡」的伊萬是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婆的養子,從他生下來被遺棄到他的慘死,寫得有血有肉,有情有愛。小茨岡是個善良、勤勞、能乾的小夥子,是「我」童年時最好的朋友。他的慘死,跟自私卑鄙的兄弟兩人直接有關,但根原還在於造成自私卑鄙等劣根性的社會頑症。
●第四章著重寫外婆,寫她對上帝的虔誠,對人的良善、忠厚,對丈夫的容忍、體諒;寫她的聰明, 能幹,健談,會跳舞,會講童話;火災里指揮若定,火災後為舅母接生;她是大家庭的好主婦和頂樑柱,是「我「最貼心最親愛的朋友。小說對火災場面的描寫非常精彩。
●第五章可分上、下兩篇:一、外婆和外祖父各講自己的苦難身世。兩人都是早年喪父的孤兒,都曾跟著母親沿街乞討,後來也都憑著聰明能幹、吃苦耐勞而自立,最後共同掙到目前這種小康家境;二、占更多篇幅的是外祖父教「我」識字和給「我」講述自己的人生體念和生活哲理。他對「我」的好奇心有問必答,道理講得深入淺出,形象生動,透徹明了。
●第六章寫大舅米哈伊爾為了爭奪家產帶領流氓沖擊、攻打外祖父家的暴行。這不僅深刻地揭露了這個逆子的凶惡嘴臉和丑惡行徑,也客觀地暴露了千千萬萬小市民家庭的尖銳矛盾。在這次父子短兵相接的「戰斗」中,阿廖沙「我」擔任了火線偵察兵的腳色,寫得有聲有色,相當精彩,可以推出一篇標題為「我注視街上的敵情」的優美散文。這次「戰斗」中善良的外婆由於「勸架」被醉酒的逆子的磚頭咂傷了手,造成了骨折。
●第七章也可以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寫外婆和外祖父各自不同的兩個上帝。外婆的上帝慈悲為懷,賜福人類,主宰一切,洞察萬物,外祖父的上帝專橫跋扈,法力無邊,嚴厲殘酷,人人害怕。這種對比通過生動的文學描寫展現出來,絲毫沒有概念化的說教,寫得十分精彩,耐人尋味。下篇主要寫街上的所見所聞後的痛苦感受,順便也重提留在家裡的苦惱。「我」就是在這種家庭和社會環境下生活和成長的。上篇是寫「我」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環境,下篇是寫「我」家裡家外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環境。兩方面都是明顯影響我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客觀因素。這顯然是上、下兩篇合成一章的主要理由。
●第八章也可分為上、下篇。上篇描繪了外婆講童話的情景、本領和記錄下來《隱士和勇士》這篇優美迷人的童話;下篇介紹了「我」的第一個知識分子朋友,一個不知真名實姓、只知外號「好啊」的「外人」和「怪人」,並且著重敘述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上、下篇之間的內容通過「怪人」聽外婆講童話的場面聯系起來。小說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讓讀者心領神會「好啊」和外婆的某種尷尬關系。「好啊」是他的口頭禪,直譯是:「好事情」。(93——109頁)
●第九章也可以分成上、下篇。上篇寫「我的好朋友彼得大伯」;小說很重視大人講故事對兒童的影響。馬車夫就常給「我」講故事,雖然他的講故事本領比外婆、外公差多了。本章最精彩的情節是「我」與三兄弟的友誼。下篇寫「我」和 「三個小少爺」的友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對一個人「心靈面貌「和世界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小說如實地寫了「我」對三個小少爺的好感和羨慕。外婆支持「我」和三兄弟的友誼,但外祖父、三兄弟的父親上校奧夫相尼科夫禁止他們交往,甚至馬車夫彼得也堅決反對。馬車夫跟「我」因此發生了爭吵,這次「爭吵」成了聯結上、下兩篇的紐帶。
●第十章寫「我」母親的突然回家和新產生的家庭矛盾。一個年輕喪夫、留有幼子、任性好強的不幸女人,在多年離家之後帶著痛苦回到替她撫養兒子的、孤苦年邁的父母家長住,由此帶來的家庭矛盾和沖突,是不言而渝的。尤其是她的婚姻大事,過去就是、現在仍然是父女矛盾、沖突、爭吵、鬧架的焦點和導火線。小說先是詳細地寫了母親和「我」第一次見面的情景,接著寫了母子之間因為「背詩」而爆發的一次爭吵;最後又重點寫了父女之間因婚姻問題而爆發的一次大鬧架,外祖父氣得跪在女兒面前,接著又無故把外婆打傷。爭吵和鬧架成了家常便飯;打了再好,好了再打,一家四口就是這樣打發日子!
●第十一章主要寫母親回來後的家庭生活,首先是母親與一些青年男人的交往,雖然用筆不多,寫法上也若明若暗,欲說又止;其次寫表哥薩沙的逃學和逃跑。表哥和「我」都是可憐的孤兒,他沒有親母,繼母對他不好。小說對他的逃學寫得非常生動具體。但本章的重點內容還是外婆給「我」講父親的身世和父母的婚事。
●第十二章寫母親再嫁和再嫁後的生活,寫「我」的這個「傷心事件」對自己心靈造成的創傷,寫這兩年裡外祖父的家境日益衰落、以至完全破產,搬家不斷,住房和生活一次比一次差,幾乎真的要上街討飯了。「我」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母親再嫁的事實。可以說,家庭矛盾主要表現在「我」和母親之間。也重點寫了上學讀書,特別寫到一位熱愛兒童、循循善誘的教育家。
●第十三章寫外祖父與外婆分家過日子,寫「我」檢破爛為生,寫「我」與幾個小朋友去河邊偷木板賣錢,寫這些小夥伴們艱難的生活和彼此的友誼,寫母親的死,最後,寫「我」不得不走向「人間」。所有這些內容,乍看很零亂,但完全符合生活本身的邏輯,因為它們都在寫一個「窮」字。《童年》的悲劇是以母親之死這悲慘的一幕結束的。
好句摘錄:
伏爾加河藍色的水面上,桔紅色的輪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張張金色的葉片則緩緩順流漂下。
我非常害怕外祖父,總覺得他的綠眼珠無時無刻不在盯著我看。
那曲子激昂中含著憂傷,彷彿是從高山奔流而下的河水,激盪在房間中。
經常有人聽見了他們的歌聲從窗戶底下停下來看著他們,那一張張仰起的面孔讓我想起沒洗的臟盤子。
好段摘錄:
「唉,你們這些人啊……!」他常常這樣忽如其來地嘆氣,也不知在感嘆什麼。「人啊……」的尾音總是被他拉得長長的。
茨岡臉色紅紅地走到廚房中間,像一團火焰般地跳動起來:兩手高高揚起,腳步快得讓人難以分辨,襯衫抖動著,像燃燒一般發出燦爛地光輝。他放縱地舞著,彷彿打開門讓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大家都被他感染,跟著他顫動起來。
歌唱中,外祖母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時而飛旋,青春瞬間回到了她的身上,令她呈現出一種鮮花綻放般的美麗。每個人都被她吸引住了。
我的感想:
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裡,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望採納!
❽ 小學生讀書筆記20篇 100字
讀《命運》有感
前陣子在書城買了本書,叫《滴水藏海》,里邊有300個經典的哲理故事。現在我來品味一篇小故事,叫《命運》。
《命運》講的是連個孩子的命運,一個被高僧占卜為「狀元」,另一個為「乞丐」。二十年後,當初的「狀元」成了乞丐,而「乞丐」卻成了「狀元」。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之占他命運的三分之一,其餘的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看了這段話,我很受觸動。把握,把握命運,多簡單的字眼,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呢?不必埋怨自己的天分,更不必埋怨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隨時都可以改變它的!只要你願意
讀《永別了武器》有感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