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結尾教學課題???
這個很好寫啊
2. 急求一篇文學類或小學語文教育方面的開題報告,要包括8篇以上參考文獻,進度安排,論文提綱,要原創
您的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開題報告 任務書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順利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 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論文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論文寫作的步驟,也就是論文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論文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希望可以幫你。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啟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3. 小學語文教學新論文開題報告,跪求
現在的論文,只要是原創都要錢,商業社會也沒辦法。誰願意在那免費給你寫論文呢?你在這問也沒用,我去年的論文在志文網寫的,還可以免費下載論文資料的,你可以去看下,還可以。
zladrzickd
4. 小學語文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怎麼寫
研究課題開題報告首先要針對當前的問題建立大綱,其次
對這一問題開始擴展,用一些例子讓課題更生動。
5. 小學語文課題立項申請書怎麼寫
小學課題立項申請書一般就是針對這一種現象,然後提出你的啊,研究策略方法,這樣寫的過程有開題報告過程材料,最後有總結
6. 求:小學***課題開題報告
下面這份不錯:
泉州市洛江區奕聰小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課題名稱: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課題負責人:賴永輝
課題內容 :
一、選題依據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對當今的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素養成為信息社會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是信息社會對新型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傳統教學媒體,如粉筆、黑板、掛圖等,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信息技術正在成為現代化教育技術的依託,成為發展教育、提高民族素質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為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空間,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機整合,目的是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變革,構建一種網路技術支持下的學科教學模式。因此,開展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改革的新視點。
在小學學科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多種認知途徑,為實現教學過程的互動創造了必要條件。因此,開展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整合,有利於教師個別指導和教學過程調控,有利於因材施教,個性發展和實施,有利於培養學生獲取、探究、分析、構建信息的學習能力。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我們的課題應運而生。我們試圖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在實踐中將整合的理念轉化成可借鑒的模式和經驗,在新課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出一條整合的創新之路,讓我們的老師在研究過程中樹立新型的人才觀和教學觀,讓我們的學生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平台上,自主學習,勇於探究,大膽創新,為日後能成為一名適用於信息社會的綜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根本意義所在。
此項研究想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任何學生都是可以教好的,關鍵在於給他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此項研究將以《課程標准》為准繩,努力實現信息技術由教具向學生學具的轉變,實現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徹底改變,將充分利用計算機特有的職能和人機交互的特點實現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全面實施「因材施教」,使學生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主動學習,自主發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的自學、會學,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
此項實驗與其它實驗的共同點都是努力探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如何整合的新途徑,新方法。最大的不同點是許多實驗往往將落腳點放在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幫助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而此項實驗重點考慮和研究的是學生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主動發展,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
二、課題界定:
1、信息技術:本課題所說的信息技術就是「現代信息技術」,主要是指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主要是指計算機網路環境和現代遠程教育環境;在學科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學科知識轉化成形象、生動、鮮明的電子信息,變單調為豐富,化抽象為具體,化靜為動,可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的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整合:就是將現代信息技術引進課堂,將學科教學信息化,將信息技術賦予各學科知識的內涵,促進教師教與學生學水平的提高,做到資源共享,達到教學與信息雙贏的目的。
3、學科教學:是指在小學階段以班級授課制的形式,集中學習有關各學科較之獨立的、以及實踐活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其中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指以實現教育的優質化為終極目標,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作為實驗的指導,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以此促進傳統教育方式的根本變革,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理論假設與研究目標
1、理論假設:
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教學策略,必將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是他們的感官被刺激調動,始終處於一種積極、開放的思維狀態,兒童們具有的創造潛能在這里將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的學思效果將非常明顯,學生的語文素養將得到全面提高。
2、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網路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拓展學生學科知識的內涵空間,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綜合能力。
(2)通過課題研究,讓教師掌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基本方法,探索整合的教學模式,增強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的業務素養,明顯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
(3)通過課題研究,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最大效益,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堅持變教學為導學,變導學為研學的基本思想,通過教師積極科學的幫助指導,使學生能夠主動活潑,自主合作,和諧健康地學習與發展。
3、研究內容
(1)、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就像教師使用黑板和粉筆,學生使用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信息技術既應用於教師的教,又能應用於學生的學,要不斷開發多種有效的運用形式。
(2)、多種教學媒體相結合。根據教育技術理論,以系統的觀點綜合應用傳統媒體和信息技術手段,做到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3)、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認知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改善傳授式教學和接受式教學,加強指導性教學和體驗式、探究式學習。
(4)、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計、開發和管理各種教學資源,創建信息化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網上教學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
(5)、研究如何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充分利用網上豐富而優質的資源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科教學中學習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術的目的與手段相統一。
我們將在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在學與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掌握獲取分析、處理、交流、應用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研究的難點是:在學與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信息資源創造性地學習,培養學生收集、獲取新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語言文字表達以及團結協作等能力。學科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四、研究方法與步驟
1、研究方法
加快推進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首先要實現觀念的轉變,一是要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為學習工具,要把信息化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載體,信息技術的應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學習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為學習的方式,發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突出強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才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在實驗教師系統學習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發揮本人探索性教學的特長,充分利用校園網路和學校主頁資料,藉助課堂教學和課外研討活動等形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積極探索學科教學在寬頻環境下的新教學模式。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取實驗法、個案法, 分析法、研究法,實施的過程中結合問卷、聽課、評課、案例分析進行,從根本上改變教與學的關系,打破教師一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同教育觀念有機的結合起來,要從傳統的課件製作轉移到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應用信息技術。計算機必須運用到各學科之中,提倡多學科的綜合學習,結合本課題的實際,我們採用以教學試驗法為主,以其他方法為輔助進行研究。
2、研究步驟
研究前期( 2007年8月—2008年9月):設計課題實驗研究方案,確定實驗班級及學科,選擇實驗教師,制定實驗計劃,申報立項
研究階段(2008年9月—2011年7月):實驗班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與常規教學手段相互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分階段收集相應的教學效果統計數據,分析學生科學思維水平的提高、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水平;完成資料積累。撰寫論文、經驗總結、研究報告;進行課件製作;組織研究交流。
研究後期(2011年8月—2012年7月):要拿出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實用性的研究成果:系列論文、優秀教案集、案例集,多媒體課件,學生電子報刊、網頁製作、小論文、結題展示課、實驗報告等。
五、研究成果
1、《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課題研究論文集
2、階段性報告
3、結題報告;
4、實驗課例及活動光碟
六、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課題負責人的研究水平、組織能力和時間保證:
課題負責人賴永輝,專科學歷,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擔任奕聰小學教導主任工作。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十多年,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功底和一定的研究與組織能力。曾擔任泉州市敬德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長,主持過市級課題《自主合作,體驗成功》的研究工作。多篇論文和案例在洛江區獲獎並匯編。
課題主要領導人黃德川老師,是學校校長,從教三十多年,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育科研經驗,對小學教學現狀有很清楚的了解,以當前教育改革有明確的認識,有能力、有義務、有時間完成此項課題的研究工作。
2、參加者的理論水平和時間保證
課題組成員由副教導主任黃永和、語文教研組長賴金水、總輔導員黃雪治、信息技術遠程教育負責人賴森水及全體語文教師組成,其中高級教師2人,一級教師5人,市級骨幹教師1人 ,實驗教師大部分為三十五歲以下青年教師,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其中本拉學歷1人,大專學歷6人,本科在學1人;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所有成員都曾在區級以上發表過論文或曾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在本課題今後的研究中,學校將通過減輕他們的工作量,增加他們的學習、研究時間來切實保證他們的研究工作順利進行。
3、硬體設施准備情況
我們從2000年起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運用網路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進行探究學習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全校教師都參加了信息技術課程培訓,大部分教師能獨立製作課件,把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 我校還於2006年被評為泉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示範校。目前,學校共有60多台多媒體計算機(生機比例4:1),小多媒體教學班級(配有電腦、實物投影儀、34寸彩電)7個,多媒體教室1個,CAI課件製作室1個,各年級各學科配有教材分析或教學軟體VCD光碟,信息化資源庫內存達到160G,2005年,學校建成了廣播校園網路系統;更換了原有的上網設備,使學校全部微機均可安全上網。學校也相應地從一年級開始開設信息技術課程,至此人人、班班、室室都能上網了。雄厚的硬體配備和優化的信息化環境,為學校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研究提供了保障。2005年校園網工程建成後我們加強了素材庫和課件庫的建設,先後購置了校園DVD機以及《特級教師輔導》、《小學語文多媒體資源庫》等多媒體教學光碟,在購置和下載各項教育資源的同時,學校還通過教師自身開發、自製等途徑,不斷豐富教學資源,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4、組織協作研究情況
我們還將聘請了市、區科研室的領導指導我們進行實驗研究,指導我們制訂並實施相關措施,做好資料積累、處理及電腦歸檔等工作。
七、完成本課題研究任務的保證措施。
1、領導重視,學校教導主任親自擔任課題組負責人,並直接參與研究。學校一把手直接擔任課題組組長,指導研究工作。
2、實驗隊伍強大,課題組成員由具備一定理論水平的且有班級工作實踐的、熱心現代教育研究的教師骨幹組成。
3、取得上級科研部門的關心與幫助,確保實驗順利實施。
4、學校保證完成課題所需的時間和各項條件,並承擔課題的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