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創新活水

小學語文創新活水

發布時間:2021-02-16 02:23:54

㈠ 如何培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能力

一、激發創造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沒有學習的願望,那麼全部計劃、探索都會落空。因此,我們要珍惜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創造的火花。要使學習成為孩子們深感興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一種平易、寬松、友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放鬆的環境下形成一個自由自在的思維空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她們的體貼以及幫忙。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設疑,強烈刺激學生的學習情緒,活躍思維,使之振奮起來,產生積極探求新知識的慾望。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以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的身份投入到思維活動中,不斷獲得新知識,迸發創新慾望,這就需要教師創設多種懸念,留給學生探索的餘地,這樣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僅要激發學生求知興趣,還要鼓勵學生的創造精神。因為每一個發現都是學生自己的收獲。還應善於發現和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多激勵表揚,使之振作精神,樹立信心。我們還要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的羈絆,在評估學生非基礎知識方面的答案時,要把有無創造性擺在首位,只有這樣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讓學生頭腦中不斷閃現創造的火花。
二、挖掘語文教材中有利於創新的資源
進行創新教育,必須提供創新的條件。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材已經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條件。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創新資源。教材中的不少課文,有時作者根據文學創作的需要,在行文中有意識地留下一些「空白」,言似盡而意無窮。教師可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抓住這些意味深長的「空白」,讓學生去想像、補充、延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還有大量反映創新性的事物,有各種事物的對比,我們可以從教材中窺探出人們在不斷地創新,民族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這些事物正是人類創造的結晶,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最有說服力的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還歌頌了大批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他們有科學家,有發明家還有化學家,他們在不同的學科領域為我們創造了大量的學科神話。如發明了燈泡的愛迪生,地動儀的發明人張衡,以及我國現代的偉大科學家李四光、童弟周等。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實際對學生進行創造精神的培養,他們勤奮的工作、科學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的靈魂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小學語文教材是一座創造的寶庫。它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創新因素,並利用這些因素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為學生頭腦閃現創新的火花提供准備,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得到發展。
三、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種復雜的思維過程,從其方式角度看,可劃為發散性創新思維和收斂性創新思維。其中小學生最適合培養發散性創新思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對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認真鑽研教材,努力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正向、逆向、橫向、縱向等思維活動,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課文時,我常常不拘泥於教材原有結構,而是根據教材實際需要,變序導讀、多向分析。《驚弓之鳥》一課要求學生復述課文,可讓學生變序復述,逆向前推,在逆向復述中訓練學生思維的獨創性、靈敏度、流暢性和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變相思考,變向思考是在制定解決某個問題的辦法或方案時,從各種角度改變觀點進行考慮,課文《田忌賽馬》講述的故事就是變相思考的例子。變相思考的主要方法是改變課文原來的思想觀點,讓學生探究原來的思想觀點的真正含義。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思維訓練方式還有許多,運用哪一種方式因人而異,但不論運用哪一種方式,都要遵循語文教學「雙基」訓練的規律,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
四、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
想像是創造的先導,是從模仿到創造的階梯。所以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先培養學生的想像思維能力。但是由於語文教學中有一些教材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會造成學生理解教材的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利用一個媒介,將教材變得生動豐富,進而讓學生易於理解,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是很有利的。21世紀,多媒體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引進到教學上,它也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好媒介。因此,教師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要合理地使用網路資源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如教學《桂林山水》一課,為了使學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我利用下載的視頻資料進行講課,讓學生清楚得看到灕江水平得像一面鏡子,然後讓學生去想像桂林山水的美,並讓學生用筆把自己想到的桂林山水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得到了充分培養。

㈡ 怎麼開展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比較有創意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研教改」是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他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教研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作為學校的一項基本工作,語文教研活動對學校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為此,學校藉助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強勁東風,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努力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我就結合我校實際,談談小學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研工作。
一、強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課程背景下的老師,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變成不斷充溢的一桶活水,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為此,我校提出了各學科組定期學習的要求:
1、分散學習。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我校倡導「理論先行,實踐結合」的理念,學校為老師們訂閱了相關的教學資料,鼓勵老師訂閱相關的教育書刊,力爭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2、集中學習。每周星期四課外活動時間,是我們語文組集中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學科帶頭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主講人准備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員也在認真的進行學習筆記的摘抄。
3、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進修學校舉辦的各種進修、培訓活動,讓老師接觸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培訓學習的老師回到學校後,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梳理,然後形成書面材料,再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以進一步開闊廣大教師的視野。
二、立足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調動學生的能力,有駕馭課堂的機智。為了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我校開展了一些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堅持組織老師開展「公開課」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上課聽課活動,讓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十二節。要求上課的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好課;要求聽課的老師按時到位,認真做好聽課記錄。通過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說課、評課、反思、總結。
2、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即開展校內「同級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活動,同級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別上一堂課,引發幾位教師教學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師的鑽研教材和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年級段同學科教師教研。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組一個辦公室,這樣同級教師在一起辦公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隨時都可以把教學中的一些狀況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4、積極開展「評課」活動。在有公開課的一周,同級三位教師上完公開課之後,我們組就及時的進行評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首先,上課的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思及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然後,聽課的老師要積極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發現這節課的亮點,更多的是指出這節課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議,交流中,大家集思廣益,從多方面對一堂課進行更全面的構思,設計、認識,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讓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從課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進步。
5、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切實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於日常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利用網路資源,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6、加強「推門聽課」力度。近幾年來,我校將推門聽課落到實處。校委會成員分組、分級進行不定時的推門聽課,讓每位教師的每節課都能做到准備充 分,落實到位,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這樣的教研氛圍,不僅加深了教師間的相互了解,更促進了教師教學藝術上的提高,達到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目的。
7、本學期我校要加強校際交流,向兄弟學校加大學習交流的力度,多聽優質課,示範課,促進我校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1、學校規定每周星期三課外活動時間為課外閱讀時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為學生創造了條件,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他們參加了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如書法小組、古詩文朗誦小組,寫作小組等。
3、適當組織了其他語文課外活動,如自己動手辦手抄報,學校組織普通話演講比賽、作文競賽、書法比賽,漢字聽寫比賽等等。 四、教學常規檢查常抓不懈,落實到位。 為了使教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條理化,每個月的常規檢查,都狠抓落實,不走過場,認真細致,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通過督促、檢查,教師們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每到月底總能及時完成各項任務。
五、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動開展的不夠扎實,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活動效率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出教研活動應有的作用。
2、個別教師對教研組活動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學能力提高不快,影響了教學成績的提高。
3、學生活動開展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關注不夠。
總之,我校的語文教研工作,有可取之處,當然也有許多不盡之處,這要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靈活處理,並隨時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取得聯系,隨時關注教育信息,與時俱進,讓我校教研取得更好的成效。

㈢ 怎麼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是當前我國最為基礎的一項學科,所以其聽、說、讀、寫的環節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其進行關注和重視。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我國進行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項工作的開展也將對個人的發展和進步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對小學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小學教育本身就存在一定特殊性,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創新能力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將學生的基本功進行發展和提升[1]。特別是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教育的形勢還存在十分嚴峻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就將針對當前我國農村小學語文的創新思維培養進行研究。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筆者對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研究,確定當前我國農村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現狀不夠理想,對於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通過筆者的實際研究,發現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因為:

綜上所述,在新一輪的語文課程改革,我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暴露許多問題,這充分說明我國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尚待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更應該正確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關注,希望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能對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良好處理,不斷讓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滿足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良好地教育和培養學生。

㈣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思維

目前,語文教學中強調「以讀為本」,但在實際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只是一味強調讀,甚至讓一些無目的的閱讀佔去了大量的時間,讀固然重要,然而,不加思考的讀,恰恰忽視創造力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力呢?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動機
以往的教學一般從學科知識開始,認為知識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這樣做遵循了學習應該循序漸進的原則,能使學生平穩地由已知向未知、由舊知向新知過渡,顯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這僅僅是教師單方面按教材和成人的思路設計的教學開端,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認為語文課應該以學生感興趣的語言問題或是極富感染力的話語入手,通過一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例如在講解《十里長街送總理》前,我是這樣開始的:「歲月的風雨,可以洗去我們許多的記憶,歷史的車輪,可以磨掉我們許多的往事。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了。億萬人民悲痛欲絕,淚水灑遍祖國大地。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一日下午,百萬群眾雲集在長安街的兩旁,在淚雨和哀哭聲中,向徐徐而去的總理的靈車沉痛地告別。這是歷史上空前的送葬禮。一直到今天,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們的記憶里。盡管我們沒有親眼見到那動人的感人情景,但今天我們要學的《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卻可以把我們帶進那催人淚下的場面中去。」我懷著滿腔激情,以低沉的語調,稍微慢一點的節奏朗誦著。學生凝視雙眸聽著,想著……就是這種激情的語言導入,那堂課我的學生在整節課中精力旺盛,可想而知這樣做比起照本宣科的講解,無論如何,其收效都是明顯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語文課的問題與杜威的興趣觀不同,不是以學生一時一事的個人興趣為基礎的,而是以語文知識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問題"作為活動的開始,因而不僅學生具有濃厚的探索興趣,而且使之與系統語文知識的掌握相聯系,從而使由興趣而來的學習動機變成為穩定的、持久的探索動機。
二、擴展延伸,培養思維的敏銳
思維的敏銳力,指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對問題的敏感度。教材是為學生學習提供的例子,教學中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學習了7、8 自然段後,我問同學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時,有同學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中的『有一個新的生命』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說『在顫動』?」按以往的要求只讓學生理解是指「榕樹的生命力強」就行,可我感覺這么說很抽象,要讓學生明白什麼是生命力很難,所以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實際,以及平時的積累,說說自己的理解。結果,學生的回答真是精彩極了:有的說是風吹,有的說是鳥動,有的說是太陽的照射,有的說是樹葉綠得可愛,讓作者看花了眼,產生了錯覺,有的說是因為榕樹很大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以上幾點,不難看出學生完全突破了教材的束縛,找到了新的生長點。這說明學生思維的敏銳力大大提高了。
三、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於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採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但是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又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學《春天來了》一文時,我讓學生觀察了解大體內容後,提問學生:「從圖上哪兒可以看出春天來了」後,接著加以點撥,拓寬學生思路,「粉紅的桃花開了,白色的梨花開了,除了文中我們身邊春天還有哪些各式各樣的花也開了呀?」孩子們大聲地爭先恐後地搶著說,只要是自己知道的不管什麼季節開的花都說出來了,整個教室一下子就亂了!我趕緊制止了學生,及時插入了四季之分,並重點提了開在各個季節的一些典型的花(如荷花是夏季開,菊花秋天開,梅花冬天開),這樣一來,學生不僅開動腦筋想問題,而且也能使他們說出具體、連貫的內容。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像。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於除舊、敢於布新、敢於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四、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培養創造能力
我在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時,就讓學生讀讀畫畫;碰上詩歌,就讓他們背背唱唱;要是上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就讓學生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發展了自身的語言,激發了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原來喜歡採用問答式教學方法,但是使用過分了也不好。每個詞語怎麼解釋,每個句子怎樣理解,每個段落怎麼朗讀,全都由教師提問學生作答。這樣的教學只會使學生的思維僵化。現在我覺得語文教學應當重視探究、發現的環節。一方面我重視讀書思考的環節,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地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另一方面,我很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
五、把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創造性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我經常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有的同學吃甘蔗時把甘蔗渣亂丟,我引導他們寫倡議書。我還讓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成文章。我也讓學生調查「農村國土整治以及人畜飲水工程」對我們這里有哪些好處,並要求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學生的寫作興趣一下子就提起來了,每天一下課就忙著到正在國土整治的田邊采訪老百姓,也到村子裡問一些老人沒有自來水之前的情況,全班同學的學習調查積極性都很濃,一個星期後的報告會上,全班所有人都發言了!就連平時最不愛說話的王明也說了!學生們在語文實踐中,把課內所學用於生活之中,既提高了語文能力,又增長了許多知識和才幹。
六、及時評價,鼓勵學生創新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滿足他們的表現欲。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學生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在贊揚聲中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總而言之,創新精神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觀念,發揮學科優勢,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實踐,注重創新精神的教育,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跨世紀人才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在語文教學中,要以課文為切入點,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生動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意識,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激活,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發展。

㈤ 小學語文課如何進行創新教學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是一個主要的渠道,也是小學語文進行創新所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
一、對課型進行創新
一般情況下,每次上課時,教師都會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為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較為固定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是一種基本的課型。因此,對課型進行創新就是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自讀自悟,將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悟」出來。如進行《夜鶯之歌》的學習時,我就讓學生談談感想。有的學生對小夜鶯機智勇敢的精神進行了分析。有的學生分析了游擊隊員與小夜鶯的默契,明白了側面描寫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分析了小夜鶯高超的口技,無論是學夜鶯唱,還是學杜鵑叫,都和真的鳥叫聲一樣。經過討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也被學生挖掘了出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了實處。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我們要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來促進創新行為的落實。
二、對課堂組織形式進行創新
傳統的課堂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這種死板的組織形式很容易遏制學生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需要自己去對文章進行閱讀和感悟,也需要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相互幫助。討論式教學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這一學習需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經常採用的討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同桌討論,一種是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為了改變這種一成不變的討論方式,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例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對課文有一個深入的理解,我以「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這句話作為切入點,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辯論——「移民火星能否實現」。學生圍繞著這一問題進行正反方的辯論。學生通過自己在網路或圖書館里所搜索的資料將課文內容進行了延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逐步走入了小學課堂,為我們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多媒體具有強大的信息輸出功能,它能為學生帶來立體的刺激,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認知活動中來,變抽象為具體、復雜為簡單,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激發,促進課程教學的不斷優化。如教學六年級下冊《科學的精神》這一單元時,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了水稻豐收的場景和炸葯爆炸的情形。當課文中的內容用多媒體以動態的方式展示出來時,學生都感到非常震撼,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科學家不畏困難,刻苦鑽研的精神,學科學、用科學也成了他們頭腦中一種強烈的需求。再回到課文學習中來,學生無論是回答問題還是進行交流和互動,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學效果也非常好。
四、對教學語言進行創新
教學語言能夠反映教師的綜合能力,也是學生能夠感知最為迅速的因素。對教學語言進行創新是教學創新中最為直接和外在的因素。每個教師的教學語言都有自身的風格。風格化語言的形成是教師個體精神的外化,它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只有當教師對於創新達到了一種自由的成就階段,它才會逐漸產生、發展並最終形成。如進行復韻母ei的學習時,為了避免學生將ei與ie混淆,我就先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大e要和小i一起爬山,爬了一會小i就爬不動了。這時,大e說:小i,我拉著你爬。於是,大e在前面拉著小i往上爬。大e帶小i,邊爬邊喊ei,ei,ei。全新教學語言能夠使學生對拼音的學習產生一種形象的認識,他們對這種練習形式也很感興趣,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
此外,教學語言並不只是教師所說的話,它還包括教師的體態語言,即教師的面部表情、目光以及手勢等。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藝術創新過程,教師要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充分地調動起來,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效合理,創造一種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對教學產生一種美的體驗,強化他們的審美感受。
五、 對板書進行創新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對於整堂課來說,板書的作用是總結學習內容,提醒學生注意本課的主要脈絡。要想使板書新穎別致,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教師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挖掘,發現其潛在的構思線索,將課文的內在結構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板書要形象、生動,如果可以,還要配上一些簡筆畫或幾何圖,凝聚課文精華,從微小之處探尋課文,將所學內容以創新的形式定格。如學習《龍的傳人》一文時,我先利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單的龍的形象,然後結合課文中對龍的描述「角似鹿,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邊說邊畫,並不時地咨詢學生的意見:「大家看老師畫的角像不像鹿?」等我畫完,學生基本上就能將龍的這幾個特徵都記住。到課堂的最後,我又將一些與龍有關的成語整齊地寫在了黑板上。在進行板書的創新時,教師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進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與完成環節,才能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刻。總之,教師要對板書的形式進行創新,力求新鮮生動。這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有效體現,也是我們進行教學創新的一個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使學生對創新沒有任何的顧慮,愛上創新所帶來的成就感,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建設人才。

㈥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進行創新教育

【英盛觀察】
小學語文教材蘊含著豐富的創新因素,為開展創新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如何有效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呢?
一、教要創新,常教常新
筆者不久前作一調查,採用問卷的方式,問及高年級學生最不喜歡上什麼課時,約百分之八十的皆言是語文;問及原因時,他們認為語文教師講課,千篇一律,長此如往,就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如果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的話,即使教師再認真備課,再認真講課,收效也是微乎其微,往往高耗低效。這種結局正是教育一大忌。要改變這一局面,教師的教必須創新,百花齊放,常教常新,以滿足小學生好奇好新的天性。實際上,我們不少在第一線的小學優秀語文教師根據自身的優勢、風格和個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以及課文的內容與形式,創造許多有特色、效果顯著的教學法,很值得借鑒。下面舉些方法供教師們參考。
(一)印證中心法。
「印證中心法」就是在明確中心句統帥全文、突出要旨的前提下,通過分析閱讀,了解文中事例是如何一步步印證中心、深化中心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能使學生明確文章內容與中心的聯系,通過析讀,明其要旨,得其意趣。這種教學法的適用范圍:有中心句通領全篇的課文。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最適宜採用這種教學法,因其最後一個自然段有一評價魯迅的中心句:「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課文就是以此去選材的。又如《苦柚》一文也適宜採用這一種教法,因為伯父贊美賣柚子小姑娘的一段話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二)題眼導讀法。
這種教學法指的是在閱讀教學時緊緊抓住課題向全文輻射,將文中的知識點與課題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一種教學方法。如《珍貴的教科書》以「教科書」為線索,以「珍貴」為中心。有一位教師在教這篇課文時就採用了題眼導讀法,效果奇佳。
(三)討論填表法。
這種方法是讓學生以閱讀教材的內容為依據,在教師設計的表格的問題引導下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強化教學活動中的操作意念,通過群體的共同討論、研究、互相啟發、補充修改,從而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教學方法。運用此法時,要求課文具有如下基本特點:①文中的時間、地點、空間方位、事態的變化等交代比較清楚;②描述的主要對象有鮮明的對比性。如《斧子的故事》宜採用這種教學方法。
(四)圖示板書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板書中輔之以有一定意義的線條、箭條、符號等,組成某種文字圖形的一種板書方法,在語文教學板書設計上運用圖示法,可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常見的有如下幾種:①階梯狀。如《跳水》可設計如此的板書。②放大式。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可設計如此的板書,讓學生深刻地把握課文的主旨。③線條式。如《東郭先生和狼》可設計如此的板書,讓學生一目瞭然地弄清課文中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
(五)觀察實驗法。
這法是教師在教學時,配合其它教學方法,向學生作示範性實驗或通過學生自己實驗,以說明或印證學習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較好地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魚和潛水艇》、《撈鐵牛》等課文比較適合採用這種教學法。
(六)比較法。
這種方法充分利用課文中相似或相對的方面,通過同中之異或異中之同的比較,使之互為映襯,有利於學生明白通曉課文,並提高理解客觀事物的能力。
另外還有情境教學法、討論法、中間切入法、嘗試法、演示法、引讀法、讀寫結合法、逆順法等等,總之不勝枚舉。
二、讓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見解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創新,我們不能不顧及語文教學的性質、任務和要求,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在進行有效的語言訓練的前提下,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不同見解。
(一)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但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有部分教師讓學生幾乎是圍繞自己提的問題轉,使他們處於被動的狀態。而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又往往以自己的標准來衡量,而標准又幾乎以教參書為依據。當然,我們並非一味地反對教師提問題。教師提問題在教學中是必要的,關鍵是提什麼,怎麼提。提的問題,問域要廣,有一定的思維度,要少而精,突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難度適宜,體現全體性、層次性和循序漸進,能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等。這里筆者想側重談一談如何教學生質疑。其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可教學生從課題入手,如《草船借箭》可啟發學生這樣質疑:誰向誰借箭?為什麼要借箭?用什麼去借箭?怎樣借箭?結果如何?可教學生從疑難詞與句入手;可教學生從文體寫作特點入手等等。這方面,筆者想側重談,因為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教會學生質疑,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眾所周知,無論是寫景狀物的文章,還是記事寫人的文章或說明文等,雖文無定法並各具特點和寫作風格,但各類文體皆有它們各自共同的寫作特點。如前者的寫作都要抓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觀察順序,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展開具體細致的描述。描述時,要恰當地運用比喻、比擬、誇張、映襯、反復、排比等修辭格,注意動與靜結合,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物。同時,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情感。當學生明白寫景狀物之文是如此時,在學習這類文章時,他們就會質疑。總之可質疑之處,無處不有。作為教師,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子,大膽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服從多數是社會生活中一條普遍有效的原則。從眾思考方式,從表面上看,多數人的意見都很接近,甚至討論也很熱烈。但實際上許多人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新的創意無從談起,有的人即使有創新的見解,也不願意或不敢說出來。因此,「從眾思考」方式對創造力的抑製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語文的閱讀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從眾心理」也普遍存在。不少學生習慣於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習慣依據課本、教師的看法和優生的發言為准則,生怕自己的意見、見解與大家發生矛盾。這顯然與創新教育的精神和目的背道而馳。作為教師要幫助學生消除「從眾心理」,大力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發表個人的獨特見解。即使離譜也採取寬容的態度,在肯定的前提下,啟發他們重新思考,使見解切合實際,合情合理。有一位教師講完《將相和》一課後,他問學生喜歡課文中的誰及其理由。同學們紛紛道出喜歡藺相如和廉頗及其理由,而教參書和課堂上也是評析這兩個人物形象。眼看要結束課了,突然有一名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教師說意見相同就不用重復了,如有異就發言。這位同學立刻站起來,一鳴驚人地說他喜歡趙王,並陳述理由:藺相如本來是一位官職卑微者,趙王看他有膽有識就委以重任。每次斗爭勝利後,趙王就破格提升他,位居廉頗之上。這種不拘一格,不論資排輩,只要德才兼備者就大膽起用的選拔人才的做法難能可貴,值得贊揚,即使今天也很值得肯定的。
三、拓寬狹窄思路,激發思維馳騁
目前為數不少的教師,沒有利用好語文教材的創新因素,仍然沿用「應試教育」的那些做法,滿堂灌,就課文教課文,搞繁瑣哲學,逐字、逐詞、逐句地串講串問,左分析,右提問,引著學生往「標准答案」上靠,往教案劃定的圈子裡鑽,極少涉及課文相關的材料,也幾乎沒有引導學生閱讀有關的刊物書籍。學生的閱讀面只局限於教材,其中又難得自己去感受、領悟、思考和發表個人見解,思維受約束。殊不知,語文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離不開博覽群書,離不開語言的深厚積累,離不開對一定信息量的佔有。只有這樣,才能為放飛思維、使思維具有創新的特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因此,教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實施創新教育,就必須對教學內容的認識要寬泛。教材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是教學的憑借,但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無非是個例子,要由此引申開去,拓寬教學內容。現實生活中蘊藏著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適合青少年兒童閱讀的中外文學名著,其它人文科學讀物,科普讀物,廣播、電視節目、錄音帶、錄像片、光碟等電子音像資料,網路資源,博物館、紀念館以及鮮活的現實生活都可以經過篩選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廣納百川,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教學時,完全可以適當引用相關的材料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拓寬學生的視野,在充分佔有相關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並提出自己對課文的獨特見解。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可播放有關電影的片斷,介紹相關人物的資料,還可以有側重地介紹在抗日戰爭時期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保家衛國英勇獻身的可歌可泣的事,甚至還可讓學生自己去收集古今中外的民族英雄的事跡,並寫讀後感。如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可以介紹安徒生其它的童話故事,讓學生課後去閱讀。
當學生的思維有了依託時,有了活水源頭時,教師就可以得心應手地利用課文創新因素進行教學。可引導學生聯想、想像、幻想,或填補課文的空白,如《小珊迪》一文,由於採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寫法,小珊迪被車軋至重傷的情節沒寫。對此可讓學生去想像補寫;又如《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也是由於採用第一人稱寫,因此,當邱少雲被無情的烈火焚身的時候,其內心活動如何?課文不可能寫也無法寫。作為教師可考慮讓學生根據課文去想像。等等。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過程中,教師不要拘泥一格,要從教材的內容和形式入手,不斷注入創新活水,推陳出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其思維天地,讓他們大膽質疑,善於質疑,樂於提出獨特的見解。只有這樣,創新才能落到實處,結出碩果。

㈦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愛因斯坦曾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像。」
1 發揮語文學科的教育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驅動學生的創新動機
創新意識是一種渴望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徑,超常規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意願。激發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創新意識強的學生總是能夠從超出常規的獨特視角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強烈的創新慾望和創新勇氣。創新意識來自質疑。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學生,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
強烈的創新意識直接轉化為創新動機,成為直接激勵和推動人們從事創新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它對學生的創新行為起著導向、激發和催化作用。創新動機來自學生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是由人們內部需要而引發的動機,如由於學生認識到創新活動的意義或對之產生興趣而積極參與創新性的活動。外在動機則是來自外部的肯定和獎勵而產生的動機,它激勵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抓住語文教材中許多介紹名人名家成功的故事,如童第周、愛迪生、李時珍、詹天佑的故事,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並通過學習上的成功,強化他們在學習中勇於創新的動機。
2 善教善放,引導學生創新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急於了解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能採用的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將自己了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令學生佩服,同時讓他們得到暫時的滿足。但這樣只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思想。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管不問,聽之任之,放任自由,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亂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同時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放飛他們自己的想像。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知識的方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實現質疑的飛躍,以求創新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足夠的知識,以促進學生能夠著手發現、認清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再次發現。我們必須改變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學習,在他們遇到困難時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夠漸漸養成敢於除舊、敢於布新、敢於用多種思維方式探討所學知識的習慣。
事實證明,從教導學生創新,到放手讓學生創新,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重要方式。
3 營造氛圍,在想像中培養創新思維
想像,特指在閱讀某作品時,對作品沒寫到的內容作合理想像。從而培養創造新思維,即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和諧、活潑的氣氛有助於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3.1 豐富學生表象,積累想像的素材。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學圖片、實物以及學生的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觀察力。在教學中以觀察為基礎,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審美,在觀察中發現,在觀察中探究。不僅在課堂中通過實物演示,圖畫以及電視屏幕的再現指導學生觀察,而且在課外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觀察,讓他們體驗,認識周圍世界。在有指導的觀察中,優選鮮明的觀察目標。安排合理的觀察順序,設計啟發性導語,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觀察中想像,在觀察中表述。把現場中兒童的想像、思維、語言活動結合起來。
3.2 發展學生思維,提供想像的基礎。思維是想像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創新性思維因素,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從而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3.3 陶冶學生情感,激發想像的動力。當今科學的發展日益綜合化,集體的創造取代了手工業式的個人創造。因此,當個人的創新置身於創新群體中時,群體的環境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個人的創新活動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使學生之間在情境中產生互動,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相互幫助的良好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共鳴,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十分必要。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探索和積累教學經驗,通過轉變自身教育思想,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加強創造思維訓練,來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通過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指引和誘導,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讓今天的孩子的潛能得到更好的開發和發展,培養出更多的創新人才,創造更多的人間奇跡。使語文教學真正成為一片培植孩子創造思維的沃土、一塊培養孩子創新能力的天地。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創新活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