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基礎訓練答案
第1到6答案
❷ 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所有內容(人教版)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好讀書讀好書
一、活動目標
1.提高對讀書的意義的認識,引導學生喜歡讀書,力求養成勤於讀書的習慣。
2.認識到讀書要有選擇,提高對書籍的辨別能力,養成讀書的良好趣味和讀好書的習慣。
3.尋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和讀書方法。
4.學會和同學們一起讀書,交流讀書心得,分享讀書喜悅,共同提高讀書水平。
5.寫作關於讀書的作文,口頭發表關於讀書的意見,能達到一定水平。
二、教師准備
1.向學生介紹關於讀書的圖書,提供有關讀書的網址,聯系飽讀詩書的學者,讓學生去閱讀、檢索和訪問。
2.按興趣和條件,把學生劃分為若幹活動小組,由各組選出負責人,向負責人布置任務、提出要求。
3.設計一張表格,發給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填寫。表格內容包括活動項目、內容、方式、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等。
三、活動指導
本次綜合性學習包括四項活動內容,多數活動又包括若干小項,不要求每項都做,可以由各小組自行選擇活動項目。但寫作和口語交際的項目,至少各做一項。
1.關於「看名人怎樣讀書」。這一活動主題包括三項具體內容。第一項是編輯《名人讀書名言》。首先是搜集,其次是編輯,再次是仿寫。要求學生動手,參與全過程。第二項是出有關「名人讀書經驗」的牆報。上邊是關於讀書名言的,這里是關於讀書經驗的,內容不一樣。學生搜集,還要寫出對讀書經驗的評析和體會,這就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有現實意義。第三項是「名人讀書故事」大家講。首先也是搜集,其次才是分頭講,鍛煉口頭表達能力。上述三項,都涉及名人,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活動向名人學習,追隨名人踏入讀書的殿堂。
2.關於「你說我說說讀書」。前一大項使學生認識讀書的作用、讀書的方法、讀書的動人事跡,這一大項則是就當前有關讀書的熱點問題,讓學生討論,以提高認識。第一個問題:怎樣處理讀流行作品與讀經典名著的關系?教科書上的兩種看法各有一定道理,但對於初中生來說,讀書是為了給一生的做人和運用語文打下底子,當然應該以讀名著為主。針對中學生中出現的「瓊瑤熱」「金庸熱」,應該潑點冷水。對所謂「韓流」「哈日族」更應保持距離。不是說不能沾一點流行文化,但一定要適量,而且一定要選擇其中的精華。教師要引導學生暢所欲言,但要有正確導向。第二個問題:怎樣看待「讀圖時代」?教科書上兩種意見也是各有道理,但對於初中生來說,需要提高的主要是閱讀書面文字的能力。「讀圖」有它的好處,但畢竟是第二位的。因此,無論如何,初中生要以讀文為主。學生也可以各說各的,但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第三個問題:「下邊的閱讀模式好不好?為什麼?」一般來說,作為一種閱讀方法,閱讀某些體裁的文章,例如議論文、說明文,適當運用它是無可厚非的。問題是,作為一種模式,統治我國語文教學幾十年,一切課文都毫無例外地運用它,就成為一種災難了。對待它的正確態度,一是讓它與時俱進,滲透新的閱讀理念;二是限制它的應用范圍,只限於某些體裁的文章。這樣大概沒有什麼大的偏頗了。希望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討論中,能夠達到這個共識,使我們的閱讀教學出現新局面。
3.關於「『網上閱讀』大家談」。與書本閱讀相比,網上閱讀有如下特點:第一,網上提供了豐富、及時的信息資源,這遠不是攤在面前的一兩本書可以比擬的,它可以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地選擇信息。第二,網上提供了富有想像力的、變化多端的交流功能。憑借這些功能,學生可以訪問許多人,與他們對話,獲取信息。第三,網路具有交互性,使學生積極參與。書本閱讀是與作者、作品對話,但限制不少。網上卻可以真正與作家對話,對作品發表評論。第四,網路可以即時反饋。書本閱讀中的對話,學生發表了見解,很難立刻得到反饋,網上卻能做到。這使學生當時就知道自己認識的深淺正誤,並由此獲得了體驗。然而,網上也有色情暴力,游戲賭博,垃圾信息,侵犯性行為,「交互網癮」等問題,需要學生自律,正確對待。對上述這些,希望教師指導學生在討論中達到共識。
4.關於「與書籍結伴而行」。這些活動都很有意義,但輕重大小不一,不妨區別對待。像舉辦「讀書沙龍」、「給朋友推薦一些好書」、「輪流當小『書探』」,相對比較簡單,組織起來比較容易,布置學生活動起來就可以了。制訂自己的讀書計劃、撰寫關於讀書的作文,需要教師多作指導,讀書計劃力求切實可行,讀書作文力求個性化、有創意。對同學的讀書情況作調查采訪是比較大的活動,需要重點指導。不妨分成若干小組,選出組長,分配組員任務,編寫采訪提綱,最後把得來的材料整理成書面報告,力求能客觀地反映事實真相。至於定期召開讀書報告會,只要有了一次成功經驗,然後形成為制度,以後再開展起來就不難了。
5.關於寫作與口語交際。(1)口語交際。四大項活動都要求進行口語交際,教師要指導學生隨時大膽發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以便鍛煉口語交際能力。(2)寫作。這次活動中作文有好多次:寫一則關於書的格言,就名人讀書經驗寫評析和學習體會,整理關於「網上閱讀」討論的記錄,寫讀書報告,制定讀書計劃,寫關於讀書的作文,寫關於同學們讀書情況的調查報告,給朋友寫一封推薦好書的信。除關於讀書的作文外,其餘的基本上都是應用文。寫作前,可以對這些應用文的格式和要求,作一簡單介紹,或者介紹適宜的書,讓學生閱讀,以便寫起來心中有數。至於關於讀書的作文,可以寫成故事,也可以寫成議論文,寫起來難度大些,指導務必到位。
四、活動建議
1.讀書是全社會關注的話題之一。在當前,要營造「讀書社會」。在這次活動之前,不妨組織一二位同學在班上作關於讀書的演講,以激起同學們參與這次活動的興趣。
2.可以舉辦一次關於讀書的講座。請當地學者、作家講,學校語文老師和其他老師也可以講。
3.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應要求學生做好活動記錄,作為活動評價的依據之一。
五、活動評價
1.不僅要評價參與活動的結果,而且要評價參與活動的過程。注意評價學生對活動的參與程度,是否全過程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也要評價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否積極與同學交流。平時就注意讀書,這次活動又很積極的學生當然要表揚,對平時讀書少,但這次活動中有進步的學生也勿忘給予鼓勵。
2.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不妨用自我小結、自我反思來進行自我評價,用小組交流、全班討論來相互評價。
3.活動評價要緊密結合作文評價和口語交際評價。作文評價和口語交際評價是活動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提倡搞離開作文和口語交際的活動評價。
4.教師不妨對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進行再評價,也可以通過調閱小組長和每位學生的活動記錄實施評價,還可以結合學生的作文和口語交際情況給予全面評價。
六、有關資料
1.魯迅在知用中學的演講
1927年7月16日,魯迅應邀到廣州知用中學演講,談了談他個人關於讀書的意見。
魯迅的這篇演講,名為《讀書雜談》,不像他的一些名篇那樣常被人提起;就是專門談讀書的人與文,也很少提及此文。為什麼呢?我想一個原因,是魯迅談得太朴實了,他沒有告訴人讀書的妙法和捷徑,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觀念和理論,他談得實實在在。
而很多人是不喜歡實話的,他們更願意相信花哨的說法,相信省心省力的竅門,實話呢,不僅過於平淡,而且不給偷懶投機取巧之心以鼓勵和希望。
但實話的好處是不會讓人上當受騙。
魯迅說,讀書似乎是很明白的事,拿書來讀就是了,但並不這樣簡單。接下來他區分了兩種情形的讀書:一是職業的讀書,一是嗜好的讀書。
所謂職業的讀書者,譬如學生因為升學,教員因為要講功課,不翻翻書,就有些危險的就是。我想在坐的諸君之中一定有些這樣的經驗,有的不喜歡算學,有的不喜歡博物,然而不得不學,否則,不能畢業,不能升學,和將來的生計便有妨礙了。我自己也這樣,因為做教員,有時即非看不喜歡看的書不可,要不這樣,怕不久便會於飯碗有妨。我們習慣了,一說起讀書,就覺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實這樣的讀書,和木匠的磨斧頭,裁縫的理針線並沒有什麼分別,並不見得高尚,有時還很苦痛,很可憐。你愛做的事,偏不給你做,你不愛做的,倒非做不可。這是由於職業和嗜好不能合一而來的。
嗜好的讀書則不同,「那是出於自願,全不勉強,離開了利害關系的。」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是因為讀者在每一頁每一頁里,都得著深厚的趣味。
不過我的意思,並非說諸君應該都退了學,去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去,這樣的時候還沒有到來;也許終於不會到,至多,將來可以設法使人們對於非做不可的事發生較多的興味罷了。我現在是說,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但請不要誤解,我並非說,譬如在國文講堂上,應該在抽屜里暗看《紅樓夢》之類;乃是說,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餘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乾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人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樣子,對於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現在中國有一個大毛病,就是人們大概以為自己所學的一門是最好、最妙、最要緊的學問,而別的都無用,都不足道的,弄這些不足道東西的人,將來該當餓死。其實是,世界還沒有如此簡單,學問都各有用處,要定什麼是頭等還很難。
魯迅說,嗜好的讀書,如游公園似的,隨隨便便去,因為隨便,所以不吃力,因為不吃力,所以覺得有趣。如果一本書拿到手,就滿心想道,「我在讀書了!」「我在用功了!」就容易疲勞,減掉興味,甚至變成苦差事了。
常常有想要從事文學的青年問魯迅,應該看什麼書。在這次演講里,魯迅說,這實在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先前也曾有幾位先生給青年開過一大篇書目。但從我看來,這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我覺得那都是開書目的先生自己想要看或者未必想要看的書目。我以為倘要弄舊的呢,倒不如姑且靠著張之洞的《書目答問》去摸門徑去。倘是新的,研究文學,則自己先看看各種的小本子……然後自己再想想,再博覽下去。」「倘要看看文藝作品呢,則先看幾種名家的選本,從中覺得誰的作品自己最愛看,然後再看這一個作者的專集,然後再從文學史上看看他在史上的位置;倘要知道得更詳細,就看一兩本這人的傳記,那便可以大略了解了。如果專是請教別人,則各人的嗜好不同,總是格不相入的。」
關於書目,魯迅在別處曾經這樣談過:「不過我也曾用過正經工夫,如什麼『國學』之類,請過先生指教,留心過學者所開的參考書目。結果都不滿意。有些書目開得太多,要十來年才能看完,我還疑心他自己就沒有看;只開幾部的較好,可是這須看這位開書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糊塗蟲,那麼,開出來的幾部一定也是極頂糊塗書,不看還好,一看就糊塗。」
演講里魯迅特別談到讀書不要盲從各種各樣的意見,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和一個孩子用驢馱著貨物去賣,賣完回來,孩子騎在驢上,老頭跟著走。路上的人見了,就責備孩子不懂事,怎麼可以讓老人步行呢?於是孩子和老頭換了一下,又有人看見了,說這個老頭竟然忍心讓小孩子走路。老頭趕忙把小孩子抱上來,一起騎著驢走,看見的人說他們對驢很殘酷。他們只好都下來,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們了,說他們很傻,空著現成的驢卻不騎。老頭對孩子嘆息說,我們只剩下一個辦法了,就是兩個人抬著驢走。
盲從別人的意見,不能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結果會是很荒唐的。「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即使自己覺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實是已在逐漸硬化,逐漸死去了。」魯迅強調要做一個思索者和觀察者,觀察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但如果沒有練習過觀察力,所得還是有限的,「所以要觀察,還是先要經過思索和讀書」。
總之,我的意見是很簡單的: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抉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和「實社會」接觸,是魯迅關於讀書的一貫之論,在那篇應征而寫的憤激的短文《青年必讀書》里,魯迅突出的實質是讀書和讀書之間的區別:一種是「與實人生離開」,另一種是與「實人生」接觸,「想做點事」。
在我們的讀書漫談行將結束的時候,介紹魯迅的這篇演講,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個樸素的總結。
(選自陳思和主編《人文知識讀本》,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關於讀書的12種聲音
關於書和讀書,古往今來的許多人談過,在我們這一次的讀書漫談中,也有意識地展現了一些見解、認識和感受。前面介紹了魯迅關於讀書的一個演講,接下來,再讓我們來集中聽聽另外一些人的意見吧。
這些聲音,本來是不同時、不同地而發出的,而現在,當它們都在我們耳邊響起的時候,我們需要分辨的是它們各自對於我們的不同意義。這些不同的聲音,互相之間有共通的部分,也存在差異、矛盾甚至是沖突。你會認同某種聲音,而對另外的一種保留意見。別的人也許和你的看法又有所不同。下面這些說法的排列完全是無序的,你如果需要有一種秩序,就只能自己動腦、自己用心,按照自己的標准賦予它們一個秩序。對於每一個人而言,這個秩序和其中的涵義都是不一樣的。
奧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
我們需要的書,應該是一把能夠擊破我們心中冰海的利斧。
英國達雷姆大主教理查德·德·伯利(1281—1345):
書籍是幸福時期的歡樂,痛苦時期的慰藉。
法國哲學家阿蘭(1868—1951):
你熟悉翻動書頁時所發出的聲音嗎?如果你無法從中辨析出命運的顫音和結局的徵兆,這說明你還不是真正的讀書人。
英國詩人(後入美國籍)威斯坦·休·奧登(1907—1973):
讀書就是翻譯,因為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一個拙劣的讀者就好比一個拙劣的譯者:他會在應該意譯的時候直譯,而需要他直譯時他卻意譯。在學習如何才能把書讀好時,學問固然極為寶貴,但卻不如直覺重要。
中國詩人何其芳(1912—1977):
或是昏黃的燈光下,放在你面前的是一冊傑出的書,你將聽見裡面各個人物的獨語。溫柔的獨語,悲哀的獨語,或者狂暴的獨語。黑色的門緊閉著:一個永遠期待的靈魂死在門內,一個永遠找尋的靈魂死在門外。每一個靈魂是一個世界,沒有窗戶,而可愛的靈魂都是倔強的獨語者。
英國小說家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
舊書店裡的書是野書,無家的書,它們像一大捧各色各樣的羽毛一樣湊到一起,有著圖書館里那些馴順的書卷所缺乏的魅力。此外,在這種任意混雜的夥伴堆中,我們還可能碰上某個全然陌生者,而它,如運氣的話,可以成為我們在這世界上的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從上層的一個書架上,探手取下某本灰白色的書時,被它那破敗和廢棄的氛圍所誘引,總是會產生一種希望,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碰上一個百年前的男人:他正騎著馬出發去探索米德蘭和威爾斯的羊毛市場。這是一個無名的旅行者,他滯留在客棧里,喝著他的酒,注意著漂亮的女孩兒和嚴肅的顧客,出於純粹的喜愛,生硬而費勁地寫下了所有的一切(該書是由他自費出版的)。這書極其羅唆、忙亂和實實在在,所以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形下,那蜀葵和乾草的特殊氣味以及他自己的畫像已滲流於其中。而那畫像是如此地出色,故而使他在心靈的角落裡將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歐洲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家安瑟倫(1033—1109):
把一本書置於一個無知者的手中,就像把一柄劍放在一個頑童手中那樣危險。
英國哲學家培根(1561—1626):
(見課文《談讀書》。略。——編者注。)
美國思想家拉·愛默生(1803—1882):
在圖書館里成長起來的溫順的年輕人相信,接受西塞羅、洛克、培根所發表的觀點是自己的責任;但他們卻忘了西塞羅、洛克和培根寫這些書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圖書館里的年輕人。
法國思想家蒙田(1533—1592):
當我在讀書中遇到某些費解的地方時,我從不一味冥思苦想;倘我嘗試一二次後仍不得要領,我就把它甩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繼續死啃它們,無異於浪費我的精力和時間。我的思維機器只在初始時才敏捷活躍,而那些不能令我當下關注到的東西,不能靠持久來解決。沒有靈感,我的思維就會枯竭。過分地執著於某物,只會使大腦疲憊不堪,陷入混亂,我的眼睛也會變得模糊不清。我必須把注意力暫時移開,而後再回過頭來不斷地看看。一如我們在看一件耀眼的紅色衣服時,總是先把視覺稍稍移開,然後再不斷地瞥上幾眼。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1881—1942):
一個人和書籍接觸得愈密切,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統一,因為他的人格復化了:他不僅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而且運用著無數心靈的眼睛;由於他們這種崇高的幫助,他將懷著摯愛的同情踏遍整個世界。
德國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
印刷術自從在書籍里找到它的避難所並由此實現了一種自治的存在之後,如今正被廣告無情地拖到大街上,殘酷地置於經濟的混亂無序的統治之下。印刷術正在痛苦地學習以新的樣式存在。若干世紀以來,文字經歷了從直立慢慢躺倒的過程:最初是直立在碑石上,之後半卧在傾斜的書桌上,最後終於在印刷書籍的床上躺下來。而今天,文字又開始慢慢站了起來。人們看報紙更多地是垂直地拿著從上向下讀,而不是平攤在書桌上讀;而電影和廣告則以一種獨裁的強制方式把文字豎立了起來。生長在這樣一個時代里的孩子,如果他在接觸書本以前看慣了如此千變萬化色彩斑斕的字母,我很懷疑他還有興趣讀懂書籍里古樸刻板的印刷文字。像蝗群一樣到處泛濫的印刷字遮蔽了城市的太陽——文人的光芒,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密集。其他的商業行為則走得更遠。
加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