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

發布時間:2021-02-14 11:37:16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實施過關策略

【摘要】本文從學生的角度,探討了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問題,這些策略包括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等,並提出一些具體實施的法和途徑。【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可是,在課堂教學中,低效的現象很普遍,既浪費教學的寶貴時間,又影響教學效率,導致「堤內損失堤外補」,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的發展已進入了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生的角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簡單論述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希望能對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所幫助。一、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比如在講授《五彩池》時,一開始就問道:"五彩池在哪裡?誰能說出五彩池有哪些彩?誰能說說為什麼池水是五彩的呢?"學生急於到文中尋找答案。這樣的學習活動就使學生學得自覺、主動。這個引言為這堂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學得輕松自如,學得興趣盎然。開端引趣的方式"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們為什麼會"迷"呢?因為這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迷"就是有"興趣"。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後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二、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策略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覺得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教學的主流是強調學生的"主動發展"。"主動發展"的內涵是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體意識,有較高的成就動機;熱愛學習,求知慾強,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會學習,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主動地規劃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發展方向。二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是能思考、能活動的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學生學得好壞取決於他們的主觀努力和能動作用。教育者的種種努力,都是為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怎麼學,都是為了使學生願意學、喜歡學、主動學。第一,教師親和學生,學生爭做主人。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讓學生一起訂一個所要達到的目標。當學生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時,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第二,教師解放學生,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要用考試、作業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製得住。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由外在活動到內部吸收的過程。學習中的外化過程,是學生動口的過程,更是一個動手動腦的過程。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經過頭腦的加工,然後說出來、寫出來、畫出來、演出來、做出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學生通過實踐,藉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觀見之於客觀物質世界,使之在實踐中完成學習過程。有的教師總結出"五讓教學法":書本讓學生讀,見解讓學生講,"三點"(重點、難點、疑點)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這是值得可取的。第三,教師運用策略,學生實現目標。活動性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境,開放的課外發展環境,使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它是促使學生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統一協調、主動發展的教學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創設一種有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具體實施的方法有: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製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並發展個性特長。三、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內化成行為的具體表現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即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實踐不是被強制的、勉強的、被動的,而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如果學生主動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因此,我們應創設情景給學生以主動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精心組織學生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② 如何避免語文課堂「高耗低效」

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已經成為相關學者、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群體熱議的話題之一。這使得教育界高度重視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現象,積極探究此不良現象發生的原因,意在有效解決問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更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促使學生良好的發展。筆者將參考相關文獻及自身工作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現象進行分析與探討,希望對於規避此種現象的發生有所幫助。
一、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能」的原因分析
經過對多地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的了解,確定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現象的發生與以下幾方面有很大關聯。
(一)未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特點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說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基於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的特點,充分發揮語文熏陶感染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擁有獨特體驗;應當准確把握語言文字的特點,合理的教授學生寫字、閱讀、寫作及口語交際等,以便增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但是,從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並沒有準確把握語文課程特點,更沒有準確地把握語言文字的特點,良好的教授學生、培養學生,促使很多學生都沒有扎實掌握語文知識,更別說提升自身能力、意識、思維等。由此看來,教師不注重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特點來進行語文教學,將會影響教學效果,容易使語文教學出現「高耗低效」的現象。
(二)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
除了不準確把握語文課本特點容易產生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現象之外,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也能夠造成。通過對多地小學語文教學實際情況的調查與了解,確定一些教師並沒有合理制定教學目標,致使語文教學方向性不強、教育性不強、有效性不強,不利於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常見的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的情況是:一些教師僅從「教」的角度出發,按照自己思維、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知識傳授,不注重考慮學生學習情況;一些教師不認真研究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致使設置的教學目標不合理,進而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一些教師照搬教材,不考慮教學環境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此必然會影響語文教學效果。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能」的有效對策
(一)解讀文本,確立基點
正確地、科學地解讀文本,確立基點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為此,在規避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現象出現,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之際,應當正確接地文本,確立基點。也就是語文教師應當深入的研究語文課本,詳細了解語文課本,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設計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以便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緊緊圍繞學生,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
(二)目標引領,有的放矢
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的情況,應當以新課標為准,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及學生實際情況,合理的設置小學教學目標,以便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的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生的技能、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而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來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良好的學習語文知識。所以,要想避免小學語文教學出現高耗低效現象,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良好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是非常必要的。
三、結語
從新課標角度分析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確定小學語文教學表現為「高耗低效」。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較多,如未准確把握語文課程特點、語文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等等,導致學生在教學中難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養,相應的學生語文知識水平不高。為了避免此種現象的持續發生,應積極調整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也就是解讀文本,確立基點、目標引領,有的放矢、簡化頭緒,精簡內容等,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避免「高耗低效」現象的再次出現。

③ 淺談如何提高中高年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漢字,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我國的歷史文專化傳承當中一直扮演著屬極為重要的角色.作為教授學生漢字的學科——語文,在教育當中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一直深受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尤其是在小學教育當中,說是最為重要的學科也不為過.但是即便如此,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依然處於"高耗低效"的狀態,對學生學習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說一直有著很大的影響.

④ 如何消除語文課堂教學中高耗低效現象

課前精心備課,選擇合適的教學過程。一堂課成功與否,與課前准備工作的好與壞回有直接關系。教師應答做好充分准備。如查閱各類信息資料、儲備豐富的相關知識,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准備合適的教學手段和用具,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應變能力,積累處理學生生成問題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教師主動參與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設計,創造性地整合、加工、運用教材,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教學學生學習、發展情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⑤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高效反思

課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主要場所,是學生完成學業、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豐富情感、形成高尚審美情操的主陣地。語文作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有支撐作用。
在語文課教學中,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追求高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說是所有教學改革的共同目標。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就指出: 「尋求並找出一種教學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這種以「少教」達到「多學」的願望,也是歷代教育工作者為此奮斗的目標。這種目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學效率。
然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仍未擺脫低能、低效的困境,母語啟蒙教育難以使絕大部分學生達到「課程標准」規定的基本目標。不能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因此,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遇到的最大挑戰和受到的最強烈批評就是低效。就微觀的課堂教學而言,必須十分注重效率問題。
那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呢?以下是我個人執教實踐中摸索的幾點經驗:
第一,重視基礎教學,提高效率。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一定要加強「雙基」教學。因為「雙基」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部分,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形成一定的語文基本功。就不可能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那麼也就失去了學習母語的根本意義。在新課程背景下加強「雙基」教學,決不能重復過把「語言文字訓練」強化到無以復加的肢解式、機械式、灌輸式的老路,我們必須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的內涵、新的策略。以實現新的突破,必須夯實「雙基」。
一是掌握基本知識。一般可從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等方面入手,且一篇文章宜突出落實某幾點。這里要注意的是,新課程背景下所強調的「語文基本知識」,主要是指像漢語拼音、識字寫字等工具性知識,有關詞句段篇等基礎知識,怎樣聽、說、讀、寫等策略性知識,以及搜集處理信息、開展綜合性學習等必須掌握的新知識。同時。「語文基本知識」的教學也要克服長期存在的。目標單一,方法簡單,被動接受」的傾向,必須從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高度出發,走「三維目標整體推進」的新路子。比如,漢字的教學,要求學生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和正確書寫,以往教學時大多隻停留在能否掌握該字,方法單一呆板。而新課標精神指引下的識字教學則不同,教學讀音,要啟發引領學生自己讀、思、想,學生可藉助漢語拼音、可以對照本地方言、可聯系身邊的人物和事物等;識記字形,要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想像來實現。
二是訓練基本能力。每學一篇課文,都要從文字中尋求訓練學生某種能力的最佳點,並從不同角度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訓練某一方面的能力。語言教學的宗旨是使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能力訓練上。要傲到這一點。首先將以知識學習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以教師講析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轉化為以能力訓練為中心的基本教學體系和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主動學習與練習為主的基本教學形式。要堅持以訓練為主,使教和學成為訓練的手段,教師必須在聽說讀寫訓練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是梳理疑難。每學一篇課文,都要注重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善於及時發現、梳理學生的疑難問題,並有針對性地予以及時解決。合理利用多媒體,提高效率。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講授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這時採用視頻教學。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就可以一目瞭然、直觀地感知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 「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創沒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盡量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提高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⑥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學校和教師不懈地追求。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課改的理念逐漸成為教師教學的自覺行為,課堂發生著可喜的變化。然而,課堂教學耗時多、收效低的現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對「有效性」的最好注釋。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變得有效,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後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具體談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了解需要點,「為有源頭活水來」。
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從學生出發,一旦離開學生這個主體因素,「那課就好比一個鑽頭發力於一個老是打滑的工作面,其實質作用不好樂觀。」了解了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和心理上的需要,課就會如磁石緊緊吸引住學生。怎樣才能了解到學生的需要點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總的來說,需要教師先「鑽進去」深入解讀文本,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確定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
1.找准疑難點、空白點。教師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沉下去了解學生。學生已經具備了怎樣的知識基礎和情感起點?對今天的學習內容,學生感到難於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可能會在哪兒?哪些地方是學生最想了解、最需要老師引導的?作為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都應該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不會重復教學浪費教學時間,也不會因為知識鏈的隔斷而讓學生不得要領。比如在教學《會走路的樹》時,課文中有一處這樣寫道:小鳥看見了馴鹿,好奇地問:「你能讓我爬到你的身上坐一坐嗎?」教師就可以抓住一個「爬」字,打開學生的思路。因為在此之前,「小鳥會飛」已經成為學生的思維定勢即固有知識,但小鳥的「爬」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到。小鳥為什麼不說「飛」而說「爬」?教師以此為教學線索,積極引導學生體會到這只羽翼未豐的小鳥的特點和心理,想像馴鹿天天不厭其煩讓小鳥爬到它的身上去了很多地方的情景,從而體會到馴鹿美好的心靈和真摯的情意,並以此喚醒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同時,我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著很多空白點,教師要抓住這些空白點有意識地啟發學生思考想像,發展語言,形成能力。
2.盡可能找到一個 「興奮點」。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找出能緊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興奮點」,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教學能否有效,關鍵在於尋找學生的 「興奮點」。讓學生從一開始就被教師設計的問題緊緊吸引,整個教學時段學生都處在一種「興奮」狀態之中,是一個優秀教師教學素質的真正體現,也是教師知識基礎的真正體現。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教學內容,很多時候在教學參考書上都可以得到,而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尋找一條恰如其分的渠道,讓這些知識流淌到學生的腦海里。而尋找「興奮點」,就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渠道」。比如,在《兩塊銀元》這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一開始,就拋出「孫老漢打碎的茶壺該不該賠?」這個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然後,在學生紛紛找出自己的論點、論據進行爭議的過程中,學生的內需不斷得以實現並得到提升,教學效果也得到真正實現。
3.敏捷地捕捉課堂上學生的生成點。在教學過程中,一個經常遇到的情況是,無論教師在備課時准備得多麼充分,考慮得多麼周到,在課堂中也經常有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說明,眾多學生的思維比一個教師的思維要豐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在課堂教學教師與學生雙邊參與的動態進程中,教師應敏捷地捕捉並判斷、重組學生在課堂涌現出來的信息,適時調控,充分利用。因著學生的思路順勢而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順勢而學,那麼整個教學氣氛會非常融洽,學生也會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就能夠出現精彩不曾預約的有效生成,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
二、 抓住切入點,「刪繁就簡三秋樹」。
「真實、朴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崔巒老師提出「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有效的語文課堂追求簡單、快樂和實用。教簡單快樂的語文,抓住教學切入點是關鍵。
1.教學目標簡明具體。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如果目標過多,面面俱到,反而會心中無目標,一面都不到;目標制訂不能空泛,要具體。如教學目標「學習作者是如何寫景物的,領會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就比 「學習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有利於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圍繞目標達成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要達到什麼目的?有利於教師的自我監控——目的達到了嗎?沒達到採取什麼措施及時調控?
2.教學切入簡約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下面的例子就充分體現了教學切入點的簡約集中:一教師在上《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出示五幅圖畫,然後請學生閱讀課文,要求用文章中的語句給圖畫配上最合適的語句。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課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讀得認真,想得仔細,總想寫出最貼切的。學生在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清楚了,人物的語言、心理、反映出的崇高品質揣摩到了,教學目標迎刃而解。這堂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問題輻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統領起對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減了許多瑣碎的提問,擴大了學生領悟、交流的空間。
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節簡潔自然。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如江蘇省特級教師孫建峰老師執教《釣魚的啟示》,第一個環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批註」,寫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賞和評價;第二個環節交流「批註」;第三個環節自由選擇「自助餐」式作業,可將文中某句話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可摘錄文中優美詞句,也可小組間開展寫字或默寫比賽,還可以獨立為自己設計一項作業。簡潔自然的教學環節,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主動思考,積極感悟。
三、創設體驗點,「紅杏枝頭春意鬧」。
《語文課程標准》中多次用到了「體驗」一詞,在閱讀目標上強化感受性、體驗性,注重情感體驗。這意味著語文教學非常強調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情境出發去體驗感悟,重視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累移到課文里,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在體驗和交流體驗中發展語言,形成能力。
學生自己對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會深入,教師需創設體驗點,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體驗點的創設比貼標簽式的說教會使學生更易於接受。
1.當課文意義生成在學生的原認知結構中找不到呼應時,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由於受知識和生活經歷的局限,學生對課文中所蘊含的主題與情感往往缺少體驗,經常產生陌生感與疏離感。因此,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特別要注重找到學生類似的情感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高教學效果。如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教學《長相思》,「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對小學生來說,理解上有難度。王老師請學生分別把自己設想成詩人的妻子、父母、朋友,在一聲聲問、一聲聲答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到了詩人的「重離別」,「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長相思;愛故園,愛祖國,字字化作長相思」, 學生角色的轉換,體驗角色的所為所思所感,從而很好地體會詩人「身在征途,心繫故園」的深切情懷。
2.引導學生對內容情境產生興趣,從而激發體驗的內需。情感體驗是以興趣為主要出發點的。對課文所體現的情感,學生由於缺少審美的需要,往往根據自己的性別、經歷與情感偏好而加以取捨,對陌生的或者排斥的情感主題,經常容易忽視。在這時候,教師就必須根據教學需要,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讓學生主動去體驗各種各樣美好的情感。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游園不值》的教學中創設的體驗點,給人印象很深刻。愛花、惜花的詩人沒能進到園子里,卻看見「一枝紅杏出牆來」,竇老師請學生扮演那枝「紅杏」,想像紅杏會對園主人說些什麼,會對詩人說什麼?會對園子里不能出牆頭的花花草草說什麼?學生興趣盎然,透過文本進入了詩境。
3.引導學生在同樣的語言環境中揣摩不同的心理體驗,達到情感的飛躍和價值觀的提升。漢語言意義的模糊與豐富性,給老師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體驗各種各樣的豐富情感,提供了可能性。同樣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意義是一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去進行體驗又是一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不同的情感體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感受能力,並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聽過特級教師金感芳老師的課《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金老師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德國城市的一道美麗而奇特的風景:每家每戶種的花,怒放的花朵都是對著外面的,不但奼紫嫣紅,而且很奇特。面對異國他鄉的美麗風景,金老師設置了體驗點:如果你就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清晨走在街道上,你會產生怎樣的感覺?如果你是醫生、是建築工人、是一位普通的勞動者,你辛苦工作了一天,當你走在這花團錦簇的街道上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是有殘疾、有困難的人,走在這花的海洋里,你又會有什麼想法?學生的思維在廣度和深度間縱橫,深刻體會到了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尚境界。
四、落實語言點,「唱得紅梅字字香」。
語文的核心問題是語言,語言文字訓練反映了語文學科的教學個性,通過語文學習,使學生內化語言,最終發展自己的語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將語文教學實實在在地落實到語言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落實語言,重點在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語言是文章的載體。所有文章的內容、主題、情感,都是難過語言進行表達的。落實語言,不單純講語言的優美,更重要的是落實語言的表現力。表現力越強,我們就能認為語言越好。相反,語言形式再優美,表達不能到位,這樣的語言也是蒼白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這一特點,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從語言的表現力方面來學習、掌握語言。一教師在教學《再別康橋》時,著重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表現力。「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為體會這反復出現的「輕輕」,教師引導學生反復吟詠,並啟發想像:一個人在怎樣的情況下會「輕輕」?大概會是幾個人?你覺得他一個人這樣輕輕地走,情緒會怎樣?把人融進了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對「輕輕」的理解將是深刻和透徹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請學生模仿一下,「招搖」是什麼樣子?推想一下,「招搖「會有幾種可能?為什麼甘心情願做水草?原來詩人對康橋的深厚的依依惜別的感情,就是這樣從詩人的用詞中表現出來的,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表現力。只有這樣落實語言,語言才有生命力。
2.落實語言,注重「讀寫結合」。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目的,是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包括兩個方面: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而最終的落腳點是書面表達能力。不動筆墨不讀書,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很好地融合了這一傳統的讀書方式,注重對文本學習的批註,注重把學生的感悟寫下來,從而使語言的訓練落到實處。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真正落實這一指導思想,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勤於用筆寫出自己的學習感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認識,達到真正的理想效果。
3.落實語言,注重詞語教學。新課程對詞語教學越來越重視,一改過去理性的、復雜的、枯燥的詞義分析,注重有效的、生動的、富有價值的詞語教學。在這方面,很多老師做了很多有意的探索。《愛迪生救媽媽》是二年級的一篇課文,老師在語境中出現詞語,學生用這些詞語把整個故事串了起來,詞語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符號,形成了學生頭腦中生動的形象。特級教師孫雙金老師教學《二泉映月》,分類出示詞語,想像意境、飽含情感讀詞語,重在語感的培養。
五、 引發思維點,「課有盡而意無窮」。
有效的課堂,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還應該延伸到課外,實現教學的升華。尤其是語文學習,可以說生活處處是語文學習的課堂,受教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內外的資源融通共享,才能積極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積極的思維引導非常重要。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主動學習。
1.培養問題意識。現代思維科學認為: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思維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營造民主的教學氣氛,培養學生樂於提問、敢於提問的學習品質,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入手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使學生樹立「學習源於問題」的意識,培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勇於提出的良好的習慣。這也是創新品質形成的基礎。
2.學會提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觀察、認真思考的學習品質。在學生的提問過程中,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恰當的進行引導和訓練,逐步訓練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3.及時進行評價。激勵會強化學生的提問意識與動機,運用評價手段,針對學生的提問給予恰當評價、引導,小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是否有價值,要給提問者以激勵。特別是課外反饋的問題,更要及時反饋、評價、激勵,以加強勤思習慣的養成。
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努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