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九年級語文孟子兩章原文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回夫環而攻之,必有答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bì)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戰必勝矣。
Ⅱ 九年級下冊語文《孟子兩章》所有課下註解!!一定要和書本一樣!在線等!!!今天要抄作業!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注釋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2)天時: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3)三里之城:方圓三里的內城。城:內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5)環而攻之而不勝:環:圍。而:表順接。之:指城。而:表轉折。 (6)必:一定。 (7)然而:這樣卻。 (8)是:這。 (9)城:城牆。池:護城河。 (10)兵革非不堅利也: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堅利:堅硬銳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棄城而逃。委,放棄。去:離開。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域,限制。以:依靠。 (13)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威:震懾。利:銳利。 (15)寡助之至:之:到。至:極點。 (16)親戚:內外親屬,包括父系的親屬和母系的親屬。 (17)畔:通「叛」。 (18)順:歸順,服從。 (19)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君子,指上文所說的「得道者」。故:所以。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1)選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經註疏》,中華書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2)舜(shùn)發於畎(quǎn)畝之中:舜原來在歷山耕田,三十歲時,被堯起用,後來繼承堯的君主之位。發,起,指被任用。畎畝,田地、田間。畎,田間小溝。 (3)傅說(yuè)舉於版築之間:傅說原在傅岩為人築牆,因以傅為姓,殷王武丁用他為相。舉,被任用,舉用。版築,築牆時在兩塊夾版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版,打土牆用的夾板。築,搗土用的杵。 (4)膠鬲(gé)舉於魚鹽之中: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西伯(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5)管夷吾舉於士: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為相。士,獄官。 舉於士,從獄官(手中獲釋)並得到任用。 (6)孫叔敖舉於海:孫叔敖,春秋時期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為令尹。 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 (7)百里奚舉於市: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被俘後,他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後來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把他贖出來,用為大夫,所以說舉於市(集市)。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後)任用。 (8)任:責任,使命。 (9)也:語氣助詞,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頓,後半句加以申說。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心志,意志。 (11)勞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體)勞累。 (12)餓其體膚:意思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以至肌膚消瘦)。 (13)空乏:貧困,資財缺乏。空,使……窮。乏,使……絕。這里是動詞,使他受到貧困之苦。 (14)行拂亂其所為:他的每一行為都不能如他所願。行,指每一行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違背。其所為,指其隨心所欲,意即願望。 (15)所以:用來。 (16)動心忍性: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忍,通「韌」,使……堅韌。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備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備的能力。 (18)恆過:意思為常常犯錯誤。恆,常常。過,過失,這里用作動詞,指犯錯誤。 (19)困於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於慮:思慮受到堵塞。衡,通「橫」,梗塞,不順。 (21)作:奮發,指有所作為。 (22)征於色:把心情表現在臉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在臉色上。征,驗,顯露,表現。色,臉色。 (23)發於聲:意思是吟詠嘆息之氣發於聲音。 (24)而後喻:(看到他的臉色,聽到他的聲音)然後人們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曉。 (25)入:裡面,此指在國內。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拂(bì),通「弼」,輔佐。 (27)出:外面,此指在國外。 (28)敵國外患:指敵對國家的外來憂患。敵國,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 (29)生於憂患: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 (30)死於安樂: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必將導致滅亡。 (31)於: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32)發:被任用。 (33)舉:被舉薦。
參考翻譯
(教參版)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仲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之苦),使他資財缺乏,使他做事不順,(通過這些)來使他的內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來自敵國的憂患,這個國家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語文版)(適合學生)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責任降臨這個人的身上的時候,就一定要先使他們的心情意志受磨練,使他們的筋骨受一番勞累,使他的身體經受飢餓,使他的資財缺乏而受到貧窮困苦,在他做事的時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順利(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靈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不斷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才幹。 人經常會犯過錯,這樣以後才能吸取教訓,改正錯誤;(犯錯誤時)在內心困擾,被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起有為;憔悴枯槁表現到臉色上,吟詠嘆息表現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來自外國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就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另一版本)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贖回。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之苦, 使他倍受窮困之苦,讓他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強起來他的性情,增長他的才能。 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國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國外沒有勢力相當的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滅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憂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樂卻足以而使人敗亡。」 (考試要求版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是從農耕的田野中被發現的,傅說是從泥水匠中被選拔出來的,膠鬲是從魚鹽販子人中被選拔出來的,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出來並加以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提拔上來的,百里奚是從集奴隸市場被贖出後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將要降臨重大責任在這個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飢餓而體膚消瘦,使他缺乏錢財、受貧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順,做事錯亂,用這些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增長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 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後才會改正;心意困惑,思慮堵塞,然後才能奮發;(心緒)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如果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國外沒有與之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以後可以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衰亡。 贊同3| 評論 檢舉 | 2011-1-27 17:21 喜歡思索 | 四級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膠鬲從販賣魚鹽的人中被舉拔,管夷吾從獄官手裡釋放後被舉用,孫叔敖在隱居的海濱被選拔,百里奚從奴隸市場被贖回並被舉用。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責任降臨這個人的身上的時候,就一定要先使他們的心情意志受磨練,使他們的筋骨受一番勞累,使他的身體經受飢餓,使他的資財缺乏而受到貧窮困苦,在他做事的時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順利(顛倒錯亂),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靈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不斷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才幹。 人經常會犯過錯,這樣以後才能吸取教訓,改正錯誤;(犯錯誤時)在內心困擾,被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起有為;憔悴枯槁表現到臉色上,吟詠嘆息表現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們所了解。一個國家,在國內如果沒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來自外國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往往會滅亡。這樣以後就才知道,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參考資料:網路
Ⅲ 九年級下冊 (孟子兩章) 翻譯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復、時令,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Ⅳ 九年級下孟子兩章的文言現象
1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曾,通"增"增加
拂,通"弼",擾亂
衡,通"橫",梗塞,不順
2一詞多義
①之:的 。例句: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環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例句;環而攻之而不勝
表轉接. 例句;環而攻之而不勝
③拂:違背。例句:行拂亂其所為
通「弼」,輔弼。例句:法家拂士
④於:介詞,在。例句: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介詞,從。例句:
介詞,給。例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3古今異義
親戚:古義:內外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或他的成員
4特殊句式
【被動句】
(1)、舜發於畎畝之中
舜從田野中發跡。
(2)、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
(3)、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
(4)、管夷吾舉於士
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
(5)、孫叔敖舉於海
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
(6)、百里奚舉於士
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Ⅳ 語文九年級下冊文言文《孟子兩章》翻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Ⅵ 求初三下孟子兩章的課文注音。有圖就好。
1: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Ⅶ 孟子兩章哪篇第一章啊,九年級下冊的。 (管理別屏蔽啊,沒違規)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魚我所欲也
Ⅷ 初三語文孟子兩章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問題探究。謝謝一定採納。
Ⅸ 幫我找一下(下冊)語文孟子兩章的文言文翻譯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麵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麵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川的險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舜從田野中發跡,傅說從築牆的泥水匠中高升,膠鬲自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裡獲釋被錄用為相,孫叔敖從隱居海邊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之間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這樣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內心痛苦,筋骨勞累,體膚餓瘦,身受貧困之苦,種種行動去阻礙、干擾他的事業,(通過這些)來讓他內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起來,以不斷增長才幹。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內心憂困,思緒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敵國外患,這個國家就往往會導致滅亡。
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可以使人謀求生存,而安樂必將導致滅亡。
Ⅹ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孟子兩章》課後第四題 急急急急急急急
今天所說的「義」是指祖國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也要「捨生取義」,守義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