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文化主要體現為一種氛圍,一種人的精神氣象。課堂文化的重建
必須在智慧理念層次的上,從人的角度出發,體現對人的關懷和重視。我們在
語文課堂教學中既要留有時間讓學生親歷體驗,閱讀感悟,又要不失時機地組
織學生交流,讓他們把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感受和體悟釋放出來,在交流
中碰撞、反思,矯正先期閱讀的感與知,讓生生、師生間心靈對話、情感交流,
讓課堂洋益著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
一、創設情境,在平等互動中對話
沒有一個民主的機制,
沒有一個平等和皆的氛圍,
就不可能有個體之間真正意
義上的互相推動。沒有精神的自由,沒有主體意識的存在,怎麼可能形成真正
的話語互動?因此,我們應帶著一顆童心進入課堂,讓微笑成為課堂上的一道
風景,用幽默為課堂速寫為無限春光。教師應摒棄師道尊嚴,拋開功利色彩,
讓學生在一種「零距離」的、活躍的心理狀態下敞開心扉,自由交流,放飛思
想,進行師生「視界融合」
①
的對話,取得心靈的溝通,讓民主、平等成為我們
實實在在的課堂生活。
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練習
4
》中口語交際「學會道歉」這一內容時,我的教
學設計以創設情境為主,因為活動和富有情節的教學會使低年級學生更感興趣。
為使教學更有親和力,
學生很感興趣。
我先作自我介紹,
然後進行現場采訪:
「我
有個好朋友叫紅紅,星期天幫媽媽幹家務時不小心把媽媽心愛的花瓶打碎了,
你們說該怎麼辦?」
「紅紅是不小心打碎花瓶的,向媽媽道個歉,媽媽不會生氣
2
的。
」
「媽媽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如果你不說,媽媽才會生氣呢!
」我故意問:
「可
這是紅紅媽媽心愛的花瓶啊,肯定會生氣的。
」
「可以這樣跟媽媽說。
『我做錯了
一件事情。知道您會生氣,可還是要告訴您,因為我想做誠實的孩子。
」
「果這
樣做了媽媽還生氣,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好媽媽!
」瞧多機靈的孩子啊!接著我又
進行角色轉換,扮演不願意向媽媽道歉的孩子。這時的學生儼然成了老師,用
各種道理進行說服。在妙趣橫生
⑦
的情境教學
⑤
中,在師生互動的真情對話中,
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鍛煉,情感認識有了提高。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一
個學習夥伴的身份參與了討論,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習充滿樂趣。美
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
「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
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
」可見,教師有了一個開放的心態,幫會有交
流的局面,才能實現
互動生成,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活躍的心理狀態下敞開心
扉,放飛思想,進行真情「對話」
,獲得心靈的溝通。
二、優化預設
②
,留出「空白」
③
讓學生對話
語文課堂應該像其他藝術一樣講究留白的藝術,即營造出民主和諧的教學
環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主體意識在課堂留下的空白里得以充分顯示現,從
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就是說,有「空白」
,才有吸引
力。這里的空白,不應該僅僅是教材中空間上的空白,還應該指時間上、情感
上的空白,唯有多一些空白,不要將課堂填得很滿,才能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
和空間,才會出現個性化思想和精彩的對話,也才能激起學生智慧和情感的火
花。
『貳』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5200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解讀前言部分,對「語文課程性質」做出了新的闡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然而, 閱讀和寫作,是當今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兩大難題。 閱讀是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搞好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應注意以下幾點: (1) 讓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閱讀有四種基本方法;朗讀、默讀、略讀、瀏覽。朗讀,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學形式。朗讀訓練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比如內部技巧的「情景再現、邏輯層次、感情基調」,外部技巧的「重音、停連、語氣、節奏」。 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慣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在今後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有必要把「默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式的訓練提上議緝閥光合叱骨癸攤含揩事日程。 (2)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 2011課標 ,高度強調「多角度、有創意閱讀」。 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既要激活讀者自己的生活經驗、思想觀念,讀出自己的心得看法,甚至可以反思質疑;也要尊重文本的基本規定,防止「微言大義」(逐字逐句的過深分析)和「架空分析」(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 (3)、 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閱讀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的過程。 閱讀教學過程的自我建構,是建立在學生對文本閱讀理解基礎之上的,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體驗和理解,要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4)、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 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提高的必經之路,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平時應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 (5)、閱讀教學應規避的問題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語文是有生命的,語文的生命融入主體參與下的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閱讀教學過程是在這樣的活生生的動態的語言環境中進行的。回歸生命,回歸主體,回歸生活是語文新課程的重要理念,閱讀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表達自我、溝通學生與世界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感受、體驗、交流中,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構建和提升,創設情境,加深理解。語文再現生活是通過理解、想像、體會來實現的,是與讀者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鏈接的結果。通過創設情境,豐富學生想像,對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課文意境,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對引導學生語言表達,積累規范語言,將起到重要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使學生投入情境,引發學生主體感受,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總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結論上,不應以教師的理解作為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標准答案(特別是文學作品)】。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於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 。
『叄』 淺析如何進行小學語文對話教學
如果仔細審視當抄前的語文課堂就會發現。由於不少教師對「對話」理論一知半解,出現了「形對話」的流弊。一是「假對話」,雖然課堂上有問有答,但不過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一步一步地接近預先設計的答案。這樣的課堂對話,所表現出來的不是學生感悟知識的過程,而是被教師強制牽引著的模式化的表演。二是「空對話」,有些教師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感覺和理解。成為課堂教學的「旁觀者」和「局外人」,任由學生天馬行空地隨意發揮。漫無邊際地自說自話。這樣的課堂對話,距離教學目標越來越遠,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變得心浮氣躁。三是「偽對話」,現在的語文教學,時常讓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四人小組內討論,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誤把討論等同於對話。不管教學什麼內容都讓學生討論,其結果是學生忽視文本的存在,未能在對文本內容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交流,所獲得的體驗和理解流於浮泛,對話者只是集中在幾個優等生身上,大多數學生充當的是「看客」,扮演的是「聽眾」。這樣的課堂對話。只不過是將教師的「話語霸權」轉化優等生的「話語霸權」,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大部分學生學習發展的機會。
『肆』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研修內容
一、課內培養能力
語文課堂是閱讀教學的樞紐所在,教師必須在這 45 分鍾內,用活語文教材,用科學的方法培養高效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是人的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高效的閱讀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很多情況下,是靠後天培養所得.作為語文教師,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應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目標來對待.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美讀語言的能力
少年高爾基有次讀了文學作品,情緒激動,竟把書舉起來張開一面,對著陽光照著,想透過陽光對書面的照射來探求字里行間究竟有什麼魔力.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學生去探求魔力,去發現魔力.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是要注入情感,品味語言的音樂美.文學作品的語言音調和諧,節奏鮮明,琅琅上口,悅耳動聽,能夠給人以聽覺上的美感,因而我們要指導學生藝術性朗讀,融入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二是要調動想像,再現語言的圖畫美.古人作詩,講究詩中有畫,我們讀詩,也就必須調動自己的想像,在頭腦中再現出作者已繪制的令人神往的圖畫,感受出作者賦予深厚情思的形象.閱讀教學的責任不是在於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在於引導學生善於美讀,勤於美讀,正如葉聖陶先生說的:讀得很美了,也理解得差不多了.2、背誦美文的能力
只滿足於美讀是遠遠不夠的,讀得再多,還是思想讓別人跑馬,只有背下來了才是自己擁有的東西.葉聖陶先生能背《古文觀止》,茅盾同志能背《紅樓夢》,清人唐彪說:文章讀之極熟則與我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時,吾意所欲言,無不隨意所欲,應筆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李陽的瘋狂英語是背出來的,其實,出口成章、筆下生花語文素養也是背出來的.我們每個學期花那麼多時間來學習課文,但花了多少時間來背誦課文呢?這正是我們有些同學讀了不少,但作文時仍無從下筆的原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實新課標語文教材中精選了那麼多精美的課文,名言警句、素材資料、哲理情思、方法技巧等無不應有盡有,但我們因為沒有背,好比進入寶山,只欣賞了一回,贊嘆了一回,仍空手而歸.因此,我們規定,學生早讀時間必須用來背書,每天背誦材料不得少於300字,日積月累,學生不僅積累了大量的語言,而且理解能力、背誦能力等也大大加強了.3、快速閱讀的能力
新課標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高考試題中的文字閱讀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閱讀速度是關系學生閱讀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從高一就開始,提倡快速閱讀法.具體措施如下:一是主張學生計時默讀,即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成教師規定的內容,並能回答教師設計的問題,開始選擇難度和篇幅都較適中的閱讀材料,隨著訓練的進行,可將閱讀材料的難度提高、篇幅增長;二是提倡好讀書,不求甚解,人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對於閱讀障礙比較大的作品,可以主張學生 不求甚解,綜觀全文,再來咬文嚼字,或者不必咬文嚼字.如此這般的訓練,學生的閱讀一定會成功提速.當然,教師也要依具體情況而定,對於像詩歌這樣的精練型閱讀材料,我們不一定要使用快速閱讀的方法.
二、課外引導拓展
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大語文觀念早已為人所熟知並深入人心.語文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加大閱讀量,這是循序漸進步入閱讀教學自由王國的一條必由之路.因此,我們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應當十分重視.1、大量閱讀,但要精心選擇
中學生處於身心發育階段,思想價值觀尚未成型,還缺乏明辨是非、抵制誘惑的能力.久盛不衰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80後90後的青春文學是青年人特別是中學生鍾愛之物,而這些大多是快餐文化甚至不少是垃圾文化.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因此,對於課外閱讀,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健康的閱讀情趣,既要熱情地鼓勵學生閱讀積極性,又要幫助學生凈化閱讀內容,規范閱讀行為,提高閱讀品味.總之,要幫助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力求質的突破.要指導學生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於學習的讀物,因為只有讀好書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還要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哲理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相結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人教版的《語文讀本》與課本聯系密切,內容非常有系統性,中外名著中不少作品對中學生的成長很有啟示.當然,我們還可抓住學生心理,引導學生看時文.時文貼近生活,學生易感興趣,像《讀者》、《正是高三時》、《智慧背囊》、《時文選粹》等,都是學生愛看的.只要老師正確引導,替他們嚴格把關,適當讀一些內容健康、格調向上的時文,不僅無害,且同樣可以提高語文素養.通過精心選擇,我們既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能力,又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感化和熏陶.2、拓寬視野,更要讀寫結合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只讀書,不做筆記,其效果遠不如邊讀邊記,所以課外閱讀必須強調讀寫結合.在課外閱讀時,應要求學生對理解深刻的內容圈點,必要時做好摘錄.其次,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視野的開闊,材料的豐富,教師可適當地指導學生寫一些讀書心得.著名哲學家周國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閱讀不僅是吸收和接受,同時也是投入和創造.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我們把寫讀書心得作為周記(每周至少一篇)納入作業常規檢查,為提高學生興趣,還定時在班上開展對某一作品的讀書心得交流班會.課外如能長期的進行讀寫結合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自然而然就提高了,以往的作文中缺乏素材、缺乏觀點、內容空洞、人雲亦雲等現象就會慢慢減少.
『伍』 對話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具有哪些優勢或價值
小學語文整套教材的價值是什麼,每一篇文章的價值又何在,在教材中沒有明確給出答案,同時也很難系統、清晰地呈現出來。其實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教師應從不同方面深度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系統科學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得到多元化的發展。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教學價值 作為讀本,對於那些要讀和正在閱讀的人來說,其目的是想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書本最主要的價值就是讓讀者了解某些事物,受到某些感動或是得到某些啟示。而作為教材的文本其核心價值就不再是閱讀價值,而是教學價值,這種教學價值可表達為學生學習、思考、品味作者的文章布局、詞句的運用或是感受文章的特點、效果以及情感的表達方式等等。從教學價值這一角度來看,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五臟俱全,其中兼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多種價值。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如何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價值,本文在此進行簡要探討。 一、小學語文教材的語言學習價值作為語文教材,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語言、思維等多方面能力,教師要以教材作為標准,引導同學們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思考、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又是如何自然、巧妙而且准確地傳遞情感與信息的。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具有從教材中發現有效語言教學價值的能力。(一)語文知識學習價值對於不同的專家來說,語文知識的界定也不一,在此我們暫時取狹義理解,就是學生在特定階段需掌握的聽說讀寫等語文知識。在以前,因一些教師刻意迴避語文知識教學,多數學習了六年語文的學生不懂擬人、比喻、反問、排比這些基本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與特點,不知道並列、轉折等段落結構特點和名稱、也不了解雙重否定的作用,更不清楚借物喻理、首尾呼應等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效果,這樣的結果便是只知道文章寫什麼,但不知道怎麼寫文章,也不知道這樣寫有哪些好處。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往往造成學生不能將範文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文章大都平鋪直敘,詞句粗糙隨意,同時沒有錘煉詞句的能力和意識。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從了解拼音知識、字形結構知識、自字詞知識、標點知識開始,同時結合閱讀教學幫助他們建立基本的句子概念,對於中年級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們從了解段落結構與基本修辭開始。如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文中第四段,作者運用總分構段方法描寫了秋天北大荒的原野,並從大豆、高粱與榛數葉這三個方面來入手;而描寫這些方面時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也都不相同,如「樂呵呵地演唱」「發出嘩啦啦的笑聲」等擬人手法,倒數第二段最後一句「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運用的比喻手法,這些手法都形象地描寫出了北大荒原「熱鬧非凡」。而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使學生熟悉雙重否定、首尾呼應、排比等知識,教師應有意識挖掘教材中的此類語言知識教學價值。如學習《清平樂·村居》結合「無賴」這一詞,深化對詞語褒貶的認識。學習《夾竹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熟悉「詠物抒情」與「首尾呼應」等寫作知識。這些便是教材中所蘊含的教學價值。(二)語言知識品味價值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不乏精美語言,每篇文章因作家不同而文風各異,別具一格,或朴實恬淡、華麗精美,或細膩委婉或是大氣磅礴,或凝練傳神或生動形象,抑或睿智幽默,這些風格迥異的語言可以給予同學們不同程度的滋養,產生出不同程度的價值。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價值並加以利用,引導學生品味、學習。如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語句極具特色「樹乾和枝葉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它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這些語句為讀者們描繪出高原柳堅強不屈的形象與精神,使得讀者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這些句子應得到學生們的注重,教師應引導同學們感受其強烈表達效果與鮮明特色;同時,此文用詞精準,如運用「嚴酷」一詞,非常形象地表現了高原天氣對生靈的摧殘;而「巍然撐立」更是為讀者們描繪出一個頂天立地的高原柳形象,表現出了高原柳的堅強精神和毅力,教師在學習這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辨析、比較語義間的微小差別,細細品味語境中的豐富內涵,可幫助訓練和提高學生語感。(三)表達方式揣摩價值高年級的教學要求學生可以揣摩文章表達順序,並了解基本的一些表達方式,所以教師應在教材中找尋相應教學價值:《灰椋鳥》中作者要描繪對灰椋鳥歸林時的和諧、壯觀進行贊美,但是一開始卻對灰椋鳥進行貶低,說其「不好看」,這類「欲揚後抑」的表達方式和效果都應讓學生開始領悟。學習語文知識么不但要讓學生積累語感經驗,還應讓他們積累寫作方法,這有這樣才能夠將所學知識運動到實際寫作中。 二、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的價值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學習語文不單要了解某些知識、更加註重的是應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表達能力,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綜合語言能力等等。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依據特定年齡段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教材中找尋教學價值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對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能力訓練。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課程標准詳細闡述:在第一學段「學生可以結合文章與實際生活知道文章詞句的意思。」在第二學段「可以聯系文章了解詞句,知道文章關鍵詞的作用。」在第三學段「有能力運用詞典了解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義,能夠辨別詞句的感情色彩。聯系文章與本身積累推想課文詞句內涵,感受表達效果。」如一年級上冊《看菊花》,第二段有一句這樣的話「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這三個詞疊的很有特色,形象地表達出了菊花的數量很多。對於剛進小學的孩子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把這些詞和「一朵,一叢,一片」作比較,讓他們明白疊詞在這里出現是為了表現菊花很多,之後再引導學生們讀一讀這些詞,並藉助想像力想像菊花叢叢片片,團團簇簇的景象,進而,了解這些詞出現在這里的意義。又如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這一篇優美的文章,文章字里行間散落許多的語言訓練點:首先是比喻精妙,第一段作者運用了三個比喻來描繪槐花的色彩美,形象美和數量多——「似玉雕的圓球」、「似瑞雪初降」、「如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在課堂中,教師可抓住這三個比喻來引導學生們進行體會和感悟。然後是用詞准確,第一段中,作者一口氣連用了七個「香」,寫出了槐鄉被香氣所籠罩,散不開、揮不去,變成一片香氣的海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適時引導學生關注這些詞語,揣摩和體會作者用詞的犀利,進而培養學生語感。 結論:想要開掘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我們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尤其是要明白在不同學段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該「怎麼學」。待目標清晰後再對教材進行審視和解讀,挖掘每篇文章中「哪些可教」、「哪些可學」。最後再思考「如何教」、「如何學」。只有這樣對教材進行解讀才能夠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實際教學價值,有效發展學生語文能力。
『陸』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生生對話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生生對話
教師擁有真誠、平等的對話專意向是激活學生對話期盼的重要前屬提。學生是否有對話的願望,能否積極地參與對話,關鍵在於教師的態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生命個體,他們都有對話的期盼和傾訴的願望。教師應懂得學生、尊重學生、體諒學生、走近學生,指導學生對話、引導學生對話、傾聽學生對話、帶領學生對話、組織學生對話。只有營造出真誠、平等的對話環境,學生才能暢所欲言,智慧的源泉才會充分噴涌
『柒』 如何開展對話型教學 小學語文 博客
有效的閱讀對話是在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中,以語言為依託,在學生已有專的水平下,教師引屬領學生對文本的語言、思想、情感、內涵等內容作出的多方面、多層面的自主理解與感悟。可以通過:搭建平台,營造融洽氛圍;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抓住契機,適時開拓等途徑實現。
「對話」是一個環節,是一個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形成了師本之間、生本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的網狀關系,實現了學生、教師、文本的和諧統一。可以說,有效的對話能創造精彩的課堂。
『捌』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
——如何讓學生更快的獲取知識
博興樂安實驗學校
袁珊珊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是孫劍鋒老師的作品,最近抽時間讀了這本書,發現自己需要向他學習的地方很多很多,《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並且,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啟發。書中,孫建峰老師通過真實案例,向我們講解了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想法以及反思。
在語文教學和教育工作實踐中,在許多教師看來,「知識」這個概念就意味著會回答提出的問題。這種觀點就促使教師對學生的腦力勞動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評價:誰能把知識儲藏在記憶里,一旦教師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來」,那麼他就被認為是有能力、有知識的學生。這在實踐中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其結果就是:知識好像脫離了學生的精神生活,脫離了他的智力興趣。掌握知識對學生來說變成了一件討厭的、令人苦惱的事,最好能夠盡快地擺脫它。
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千真萬確地深信:兒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識在他們那裡常常變成了不能活動的「貨物」,積累知識好像就是為了「儲備」,而不能「進入周轉」,知識沒有加以運用。
是的,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將知識看作是死的東西,而沒有真正的將其視為活的環節,它應該是發展的、變化的,是動態的,它在自身的活動中趣味無限,並派生出新的認知,否則的話,它只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擔會壓得他們透不過氣來,讀後感《《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這就是為何有些學生厭學,而我們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的原因之一,細想想,誰願意持續承受這樣的「折磨」呢?
能回答問題似乎成為了是否掌握知識或者具有能力的測量計,如此下去,知識怎會不變得毫無生趣呢?沒有了內在的動因,這種單純的為了知識而知識的活動,很快就會變成某些學生的巨大負擔!知識因該成為精神活動的憑借才對。
關於學生腦力勞動的積極性,人們已經談論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樣的積極性。學生把讀過的東西或者教師講述的東西背得爛熟,回答得很流暢,——這也是一種積極性,然而這種積極性未必能促進智力才能的發展。教師應當努力達到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知識在運用中得到發展。
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應該是最重要的積極性了吧。今天學習《語文》課,最後一單元的內容是「科學技術說明文」,我沒有結合課本內容做平鋪直敘的講解,而是讓孩子們合了書,和我一道完成如何一步一步地製作出想要的方便麵的途徑,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接下來,我們探討著,孩子逐漸懂得了小小的一包方便麵包含了復雜的程序,凝聚了很多人的汗水和辛勤勞動,是來是不易的。
在語文教學上,我採用孫老師的書中的方法,一改以前的教師講的多的弊端,在一篇課文還未開始講解之前,先讓孩子們自己反復讀課文,然後在讀書筆記本上寫下「讀懂的」和「不懂的」交上來,我瀏覽,對於學生的理解的與不理解的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對於有共性的疑難問題,做以記錄。最後讓學生們之間交流,或者點撥後再讓孩子們讀書,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疑問,這次解決不了的,才是我上課講解的重點——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讓孩子們能自己藉助疑問,進入思考的狀態。
為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個學生記住了所學的東西,而另一個學生卻有所遺忘。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得充當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使每一個學生在聽我的講解時,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從意識的倉庫里把所儲存的東西抽取出來;而如果在意識的倉庫里的某個地方正好是個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處斷了線,那我就得補充講解,填補這個空白,克服思路脫節的現象。但這一點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藝術的。我努力尋找重復講解已經學過的教材的最恰當的形式,以便使學得最好的學生也能從中發現某些新東西。凡是學生的知識並沒有什麼空白和脫節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簡短的講解。這里沒有那種表面上的積極性,學生們雖然沒有開口,沒有回答問題,沒有相互補充,但這是真正的獲取知識。我想,這種獲取知識的形式,可以稱之為學生對自己思想的「回顧」,對自己的知識倉庫的「清點」。
通過《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這本書的,閱讀,自己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做的,如何做的。並且在書中孫老師還耐心的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是我自己身為一個經驗少,教齡短的年輕教師所眼中缺少的,所以,自己的日常教學以及與學生的生活溝通方面還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提高。
〔《小學語文享受對話教學》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玖』 案例來闡述你是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用「對話」來進行教學的運用「對話」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或反思
小學課文里有分角色朗讀的文章啊,1,老師扮演一個角色,請學生扮演專一個角色,進行課文屬朗讀。2 課文中全問角色都請學生來扮演朗讀。
課堂教學上:互動式教學,少不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對話,老師有針對性地問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思考問題。
教學技巧上,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要與學生交流勾通,從而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