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評價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評價

發布時間:2021-02-13 21:35:16

A. 如何評價2012小學語文新課標

一:全面、准確、明確的表述,反映對問題的認識更為深廣
二、突出德育的時代特徵 三、體現能力為重 四、 逼近規律 貼近實際 五、與時代同步 與社會同行
對於問題不敢說,或說不清、道不明,講不全,主要源於對問題認識不清、不透,把握不準。眾所周知,始於世紀之交的新一輪基礎教課程改革,由於學科課程理論和相關政策等准備相對不足,對許多問題認識不清,實驗稿課標是在帶著困惑、疑慮,甚至較強爭議的情勢下「帶病」出台的,因而從它問世開始,始終遭到強烈的質疑,其「標准性」在不同層次、不同方面、不同地方,遭受諸多挑戰和不同折扣。許多地方概念不清或表述模糊是實驗稿課標較明顯的硬傷。例如,在「課程的性質與地位」里的表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看來,顯然那時對「語文」與「語言文字」和「語文課程」沒有清晰認識,無法釐清,混為一談。例如,「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作為致力點,語文課程應該怎樣確定?語文素養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其要素都作為致力點呢,還是以其中最具學科主要特點的某一點為致力點?從中可見當初我們對「語文素養」概念、語文課程的學科特點和根本任務認識不清。再如,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里,關於對「語文素養」闡釋,可歸納為以下幾條: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恰當地說應為「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還算不算是語文素養中的要義?……
新版課標盡可能對多年來新課程實驗探究的最新認識、最好做法和合理建議進行梳理、篩選、提煉,寫進課標,發展、提升課標,使之更加符合規律,切合實際。
地位進一步提高
關於識字、寫字的教學定位,前後兩個版本分別是這么闡述的:「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對比中不難看出有兩點變化:一是范圍拓展。將識字、寫字的地位,由第一學段「法」定到整個義務教育的四個學段,並被賦予重要地位。在第一學段它們是教學重點,是最重要的,是教學中必須集中力量突破和拿下的「主陣地」,主陣地拿不下戰斗就是失敗;到了二三四段,不是可有可無或是點綴,而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必須拿下的「重要山頭」,重要山頭未拿下,戰斗沒有結束,不算全勝。寫字教學在初中都是重要教學內容,況乎小學!這樣定位有利於引導廣大教師提高對寫字和寫字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有利於糾正小學只在低年級重視寫字,但從中年級到高年級逐步不重視學生寫字、不重視寫字教學、有寫無教、放任自流的不良傾向。同時,也有利於減輕低年級學生的寫字負擔。寫好字,不只是低年級的事情,不能在低年級苦練、死練,巴望在低年級就練就寫字能力,畢其功於一役。
二是「識字」與「寫字」分寫。「識字」與「寫字」密不可分,前後放在一起稱說無可厚非,但是「識字」與「寫字」又不是一回事,連在一起,確不妥當,容易使人產生「寫字」不是一戶人家、與「識字」一起才是一戶人家的錯覺,看輕寫字的地位,以致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容易出現「以識主寫」、「以識欺寫」,甚至「以識代寫」不良傾向。新版課標在這里,甚至全文,在「識字」與「寫字」一起稱謂時都用頓號將二者隔開,使之各自成「家」,提示我們:「寫字」與「識(識字)」、「讀(讀書)」、「背(背誦)」、「作(作文)」、「說(口語交際)」、 「習(習慣)」一樣,並稱語文七大能力,應該給予應有地位,給予高度重視。
就整體來看,寫字具有固知、啟智、育德、冶情、煉意、修心、養性、健身等功能。寫字的作用小到幫助人們閱讀作文、修心養性,大到關乎民族優秀文化傳承、民族團結、國家統一。就語文教學內部來看,在語文七大學科能力目標和項目(識、寫、讀、背、作、說、習)中,「寫字」對於學生來講,是最需要的,是處於奠基地位的能力。「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甚至是義務教育的奠基性工程,是保底性項目。可以說,在小學階段怎麼重視寫字、寫字教學都不過分。也可以說,沒有寫字教學的語文課不是好的語文課,沒有寫字教學的閱讀課不是好的閱讀課。其實新課改前對寫字還是很重視的,1998年教育部為此制專門訂下發了義務教育《小學寫字教學指導綱要》,並在開頭強調:「寫字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寫字教學,對學生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對小學生寫字、寫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就做了准確定位。可惜實驗稿課標沒能繼承和發展這種思想,給寫字和寫字教學應有的「法定」地位,以至於在實驗過程中,在實際的教學中,這一塊質量和水平在許多地方和學校沒有提高反倒下滑。修訂版課標在深刻反思、總結的基礎上,及時重新完善寫字教學定位,必能促進各地普遍提高寫字教學質量和學生寫字能力。
二、要求更加明確
1、明確提出書寫質量要求。
2、對不同年級段提出新的具體要求。1-2年級增加「有主動寫字的願望。」「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各學段增加「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到了5-6年級提出「力求美觀」 三、安排更加科學
修訂版課標在目標的確定和內容調整上更趨合理,走向科學。
1、書寫字數合理調整。 一是寫字總量微調。二是年級段寫字量較大調整。

B. 語文新課標的評價理念決定了怎樣的評價策略

所謂課堂教學評價,是指評價主體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對課堂教學諸因素及發展變化進行的一種價值判斷活動。
一、傳統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局限
長期以來,我國課堂教學評價即一堂好課的標准,往往以教師教作為評價對象,這樣的課堂教學評價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思想,忽視了學生發展這一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新的形勢下,原有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弊端日益顯露:評價功能過於注重其鑒定性和終結性,不具有教育性和發展性;評價標准和方式過於片面;評價主體過於單一等等,這種種問題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桎梏。因此,確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勢在必然。
二、新課程理理念指導下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立
而新的形勢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綱要》內容)簡言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立足於學生發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定是保證進行准確、全面、有效地進行評價的基礎,也是使評價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前提條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導向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有明確的導向性,通過評價使評價對象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地向評價標准靠攏。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導向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體現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應體現全面和諧發展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良好品格、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較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的人。二是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體現現代教學觀: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的發展觀;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活動和交往的觀念;尊重學生個性獨特性的差異觀等。
2.有效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價標準的有效性。評價的有效性使評價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確立的標准符合課堂教學的特點,能夠體現現代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並為從事具體課堂教學的人員所認可。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有效性應做到:一是應反映既定的教學目的;二應體現課堂教學內在的規律;三應體現課堂教學自身豐富多樣的個性,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3.開放性原則
課堂教學本身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不可能用一個整齊劃一的標准來框定教師和學生的行為,一個標准不可能涵蓋眾多復雜的教學行為,因此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該具有開放性。這樣不僅為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具體掌握標准留有一定的餘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更為重要的是它應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創造空間。
4.可行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滿足當前社會的迫切要求,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同時還應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對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變化,評價標准呈內隱狀態,因此評價的可操作性就顯得特別重,否則再好的評價標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實施。

C.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有哪些

(一)確定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確定是保證進行准確、全面、有效地進行評價的基礎,也是使評價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前提條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
1.導向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有明確的導向性,通過評價使評價對象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地向評價標准靠攏。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導向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體現當前教育發展的趨勢,應體現全面和諧發展的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良好品格、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較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的人。二是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體現現代教學觀: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的發展觀;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活動和交往的觀念;尊重學生個性獨特性的差異觀等。
2.有效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評價標準的有效性。評價的有效性使評價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要求。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確立的標准符合課堂教學的特點,能夠體現現代課堂教學的內在要求,並為從事具體課堂教學的人員所認可。因此,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有效性應做到:一是應反映既定的教學目的;二應體現課堂教學內在的規律;三應體現課堂教學自身豐富多樣的個性,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
3.開放性原則
課堂教學本身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不可能用一個整齊劃一的標准來框定教師和學生的行為,一個標准不可能涵蓋眾多復雜的教學行為,因此現代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該具有開放性。這樣不僅為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具體掌握標准留有一定的餘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更為重要的是它應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創造空間。
4.可行性原則
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應滿足當前社會的迫切要求,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同時還應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對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變化,評價標准呈內隱狀態,因此評價的可操作性就顯得特別重,否則再好的評價標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實施。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具體內容
新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在判斷課堂教學質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目標的確定很重要。現代課堂教學目標應體現以人的發展為根本宗旨。
(1)應將學生作為認識、發展的主體,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
(2)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的自我體驗和主動自我調控能力、與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養。
(3)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現代課堂教學目標應具體、明確、有層次性和可操作性,並能反映語文學科的特點。
2.教學條件的准備和學習環境的創設
教學條件的准備和學習環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1)教師應正確理解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避免傳統教教材的方法。教學內容的選擇應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綜合性,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
(2)學習環境的創設應能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創新。
(3)應能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合理利用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教學。
3.教學過程
現代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應體現這一特點:
(1)教師能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應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參與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拓展其發展的空間。學生應全程參與、全面參與、全員參與,並且能採用多種方式參與課堂教學。
(2)教師能通過師生和生生互動,促進相互間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勵學生採取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學會「傾聽、交流、協作、分享」的合作意識和交往技能。教師應創設多樣、豐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和情境。

D.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教學過程有哪些評價方案

1個體差異評價:是指把評價對象中的各個元素的過去和現在相比較,或者一個元素的若干個側面相互比較。
2、絕對評價:在評價對象群體之外,預設一個客觀的標准,並運用這個標准去評價每一個對象。
3、課堂即時評價:是指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語言、思維等學習行為,作出及時的價值判斷。
4、作業評價:通過作業的設計、布置、批改、反饋等多個流程對學生進行評價,是師生對話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性評價的主渠道。
5、教師自我反思:是教師主體對自我既往教育教學實踐的重新審視,對其合理性,成敗得失進行判斷與思考。
6、形成性評價:在某項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的評價。它具有「重過程、低起點、小目標、勤評價、快反饋」的特點。
7、考試評價:考試是一種較為嚴格規范的具體評價方式。根據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命題,通過學生解答的過程與結果,考察學生的發展狀況。
8、多元評價根據人類智能多元構成的特點和社會對人才多元發展的需求,採用多元的評價標准、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或渠道,注重發現並發展個體多方面的潛能。
9、教育評價:教育評價是根據教育目標及其有關標准,在一定理論指導下,運用一定的方法,對與教育活動相關的現象、材料、數據等,進行系統的分析評定,確定其價值和優缺點,並據此調整、改進教育活動的過程。
10、教育教學評價:即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新課程評價理念的指導下,系統、科學地收集、處理教育教學信息,對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以及成果,給予價值判斷並以求改進的過程。
11、診斷性評價:在某項教育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體力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摸底」,也稱預測。
12、個性化考試:對學生實施因人而異的多層評價策略,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水平差異所作的考試評價。
13、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量化評價 從「量」的角度運用統計分析、多元分析等方法,從復雜紛亂的評價數據中總結出規律性的結論。評價的結果以量化分數的形式呈現。質性評價 從「質」的角度分析,運用各種方法,對評價所獲取的數據資料信息進行思維加工,評價的結果以描述性材料呈現,數量化水平較低甚至沒有數量化。
14、發展性學生評價:依據新課程培養的目標,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系統分析、及時反饋,對學生的現實與未來發展狀況作出價值判斷,從而實現對象「增值」的目的。
15、終結性評價:又稱事後評價,一般在教育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時進行,目的是檢測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結果,是否達到了教育教學目標。
16、成長記錄袋評價:根據教育教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學生的相關作品及其它材料收集起來,通過合理的分析與解釋,反映學生在學習與發展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並通過學生的自我反思極力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17、他者評價與自我評價:他者評價:外者對被評價者的評價。自我評價:被評價者對自身思想、行為、成果作出的評價。
18、預設與生成:預設:是課前對教育教學目標、教育教學內容、教育教學過程、教育教學方法等的預先設計,是老師事先准備好的教育教學方案。生成:是指在具體教育教學中,因學情的變化,對目標、內容、過程、方法的適度調整,以及在教育教學中由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機智和合理調控,產生的有價值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學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師精當的點撥或講解,由於這些資源的出現和適時運用,使課堂閃光,使學生頓悟,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或方法上實現自我建構。
19、發展性教師評價:依據一定的發展目標和發展價值觀,主要採用隨堂聽課和評價面談的方法,以促進教師未來發展為根本目的的一種形成性教師評價制度。
20、獎懲性教師評價:以獎勵和懲處為最終目的,通過對教師工作表現的評價,做出解聘、晉升、調動、降級、加薪、減薪、增加獎金等決定。
21、相對評價:在被評價對象的群體中建立基本標准(如平均分),然後將各個對象與基準進行比較,判斷每一成員的相對優劣。
22、合作性考試:它要求幾位學生合作完成一件作品或一個項目,然後對具體的作品或完成的項目結果首先進行量分或等級評價。
23、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過程評價 主要是關心和檢查用於達到目標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它往往與教育教學過程融為一體,評價的著眼點不在於學習什麼或學會了什麼,而是怎樣學習。結果評價 關心和檢查計劃實施後的結果。通常藉助已有的文字、材料、試卷等,標准明確,可變因素不多,評價的結果較為客觀。
24、開放式考試:讓學生走出考場,給以充分的時間,在一個命題的引導下,或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查找資料、思考問題、經歷研究、解決問題……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考核結果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觀察、交談、答辯,對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情感、態度以及表現出來的能力、才華進行評價,這種考試就是開放型考試。

E. 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如何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如何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的教學方法,本人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重視朗讀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蘊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
二、重視合作
古語雲:獨學無友,孤陋寡聞。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討論,相互進行思維的碰撞,語言的交流,可以誘發對言語的感悟,可以進一步感悟課文的一情一景,一人一物。在教學《驕傲的孔雀》一文時,先要求學生自己對照圖文仔細讀課文,然後讓學生自找合作夥伴,自編、自導、自演《驕傲的孔雀》的故事情節,看學生間的合作精神怎樣,同時也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何。結果學生把孔雀那種驕傲,認為自己漂亮,妒忌別人,驕傲得連自己都不認識等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重視想像
選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於作者構思立意、運筆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內容,形成語言文字的空白。教學時,在這些地方引導學生瞻前顧後,補充情節或空項,則能促進閱讀,增強語言訓練的力度。
四、重視質疑
「學貴有疑」,疑是探求新知的開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動力。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一個人思維活躍的表現。質疑蘊含著創新的因素。由此可見,讓學生質疑,對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和提高素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應當成為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五、重視體驗
新課標把「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視為「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之一。在總目標中也特別強調要「注重情感體驗。」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是以學生個體體驗為基礎的,是學生對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行為、認知和情感的整體參與。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那種內在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親歷、體認和驗證,對於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閱讀教學中追尋「體驗」,讓體驗全方位地進入開放的語文課堂,也正是當前語文教師的傾心追求。
六、重視讀寫
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才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反之,表達能力強了,又促進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評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