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精讀課的教學流程

小學語文精讀課的教學流程

發布時間:2021-02-13 14:46:25

① 小學精讀課文教學在教學中應當注意什麼

一、以學生讀為主,正確處理好讀與教師的導之間的關系。
為什麼要以學生回的讀為答主呢?
第一,讀,既是我國傳統語文學習的精髓,也是現代語文學習科學有效的方法。
第二,讀為主,是閱讀教學的性質和目的決定了的。
第三,只有讓學生讀,才能真切地體會課文的深意和情味,悟出文章的道理。
二、 以學生讀為主,還要處理好讀與思的關系
三、 在讀中培養語感,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四、 重視情感的熏陶
五、 加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

②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略讀課教學設計

略讀課的設計應以大板塊、大框架的設計為主,避免精讀課的線性設計,給學生回留下整塊的自主答閱讀空間。同時,教學應從閱讀技能的鞏固運用著眼。閱讀活動前,應讓學生明確閱讀的目標,並在閱讀活動之後評價一下目標的達成。閱讀活動的設計也要避免精讀課的講析,應以練習設計為主,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自主的言語實踐中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略讀課略的是教師的教,不能略的是學生的學。導讀是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教師要吃透導讀所包含的教學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閱讀方法和技能的要求,並以此作為重點或主線展開閱讀。

③ 急需一個小學語文教學的流程圖!小學語文哪一課都可以!

一是導入新課
二是教學過程分為1.自由讀課文 指名讀2.學習生字新詞3.再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回4.體會文章的重答點句子意思和思想感情5.課外延伸與課文有關的知識6.最後就是作業了
三是課堂小結
四是板書設計
五是教學反思

④ 小學語文課的教學流程怎麼樣的才是合理

1.創設氛圍
2.預習交流
3探究展示
4.達標檢測
5.總結拓展

⑤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歸納、總結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面實施「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製訂本教學模式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1、「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2、「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自讀—交流—積累(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這是小學精讀課文教學的一種常用流程。該流程可以用一課時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課時完成,具體講: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優美的文章可用一課時完成(一課時即能體現出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篇幅較長又難懂的課文可用二至三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但原則上以兩課時為主,在兩課時的教學中基本式的後兩個流程可以有機地分散到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中,為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最後一個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課時中體現,這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激趣導課,揭示課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細讀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1、激趣導課,揭示課題。
導課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導課,二是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預習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畫面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疑問導入法等等。前六種導入法其導入要和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游戲導入法可以和教學內容無關,目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快樂學習的境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說明:教學中採用哪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初讀課文,暢談收獲」環節,初讀的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讀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環節:
(1)讀課文,找生字,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2)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3)談收獲,提問題,初步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
說明:第一,(1)環節中要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藉助拼音、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正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還要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第二,(2)環節要體現出「過程性和指導性」地有機結合,教師在檢查學生讀書時不能停留在學生讀完全文後糾正「字音對錯和通順不通順」上,應讓學生按自然段去讀,在學生讀地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應注意傾聽讀者的讀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長句子教師要通過范讀指導學生將句子讀通順流利。第三,(3)環節主要是驗證學生讀書的效果。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積極談收獲,敢於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的收獲,可以是對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感悟等:低年級學生談收獲可以讓學生說說認識的生字新詞,並且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了解的,對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讓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級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級可交流對詞句的正確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要點及主要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可以是對內容的困惑等等。學生的收獲如果能觸及到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及時進行提煉板書;學生的問題如果非常簡單可當時解決,如果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則要板書出以待後續解決;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以便順學而導,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此外才該環節還要注意年級特點: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四,(1)、(2)、(3)三環節還可以進行整體教學,即,讀書——識字——感知內容一體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識字隨文感知內容。第五,低年級暫不安排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進入中高年級後,對(1)、(2)兩項要求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及課堂反饋予以落實。
3、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讀文本」環節,細讀理解的目的是在學生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章節,進一步品讀語言文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梳理初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找准「切入點」。
(2)師生合作探究,理解重點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品讀語言文字,體驗思想情感,積累語言材料。
說明:第一,(1)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導入細讀理解階段的切入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順承第二階段中的第(3)環節,要在第(3)環節的基礎上梳理學生讀書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梳理出導入學習重點章節的切入點。第二,(2)環節是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要突出重點句段的學習;三是要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項目,達到文意兼得;四是要採取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段,譬如,可採取讀議法、讀畫法、表演法、以問促讀法、理解感悟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重點句段,進一步掌握課文的要點、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指導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由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六是在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度補充教學內容,擴充教學資源。第三,第(3)環節是對第(2)環節的效果驗證,看學生是否能通過朗讀,感悟品味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讀重點段落,反之可讀全文,感情比較濃厚的課文可以配以音樂進行烘托渲染,朗讀要達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環節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文本和年級特點,將默讀、小聲讀、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讀、速讀、略讀、瀏覽等讀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讓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二是要根據讀書的主體及文本內容,將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起讀、師生領讀、范讀等讀的不同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環節在低年級教學中不必突出重點段落的學習,也不要安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說明: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歸納總結,教學時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第三階段(3)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低年級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中高年級可安排一些閱讀拓展活動。第二,要做好歸納總結。一是進一步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重在表揚激勵;二是進一步梳理學習內容,提升主題;三是布置作業,明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復習導入,明確內容——領悟表達,積累運用——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復習導入,明確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主要是起到一個承接上課時連接下課時的過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環節: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明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學生的讀書背誦情況;三是提問上節課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檢查上節課所布置的作業。導入時要選取一至兩個方面作為導入的內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據第一課時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2、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本階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階段的繼續和補充,是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要點、主要內容及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並形成語言積累。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學習表達,鞏固積累。
(2)適度拓展閱讀,擴大學生視野。
(3)進行綜合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在熟讀(背誦)課文形成積累的基礎上,梳理學習內容,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旨,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二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句段,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達主題思想的。第二,(2)環節中閱讀的材料可以是學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師搜集的,無論是誰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學內容有關,通過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第三,(3)環節中的綜合練習和實踐活動以遷移運用為主,該環節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寫字練習、讀寫結合的片段練習以及辯論、表演等活動。第四,在該階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級段的特點:低年級以了解詞句的意思和感受課文內容為主;中年級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為主;高年級主要從文體、表達順序、關鍵詞句去體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達的方式和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3、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說明:該階段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一是就學生對正篇文章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優點,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實踐性活動,向課外延伸(即,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譬如,搜集閱讀和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編演課本劇等)。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還可採用若干個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教學模式(變式),如自主選擇式、質疑解疑式、重點閱讀式、自測互評式等。提倡用一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
基本式: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即先由學生充分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或交流自讀體會,或就課文的內容、寫法展開討論;最後視課文的特點安排積累、擴展、延伸方面的練習或實踐活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使略讀課文的教學達到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
自讀階段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我們對略讀課文理解的要求不宜過高,但對默讀速度的培養應予以重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略讀、瀏覽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重在交流自讀的收獲,討論自學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從中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又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積累、擴展階段既可以側重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又可側重向課外擴展、延伸。側重什麼,應視文章內容和特點而定。由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對積累或擴展延伸的內容應有所選擇,不宜貪多求全。
變式一:自主選擇式
即在自讀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方法,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閱讀思考,然後交流。其基本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閱讀思考。
3.交流學習收獲。
4.視課文特點安排積累練習或向外擴展延伸。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若干內容屬於並列關系的課文,可以多角度體會、理解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切實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第三,該模式適用於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變式二:質疑解惑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解決。其基本的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而定)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含有難理解的句段的課文,學生初讀後易產生疑問的課文。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質疑解疑水平。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質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決的疑難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多的佔用教學時間。
變式三:重點閱讀式
即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內容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3.圍繞重點合作學習,匯報收獲。
4.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安排)。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重點內容比較明確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對如何抓課文重點進行指導。第三,明確重點內容後,應就重點內容提出一兩項比較明確的學習任務。如:了解重點內容的意思,圍繞重點向課外延伸,體會寫法等。
變式四:自測互評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後習題或教學是設計的習題自讀思考、做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並解決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出示自測題,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的帶領下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4.解決閱讀中的其他問題。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內容比較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全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課文。第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測試題。要把握好測試題的難易度,題量也不易過多,一般多數學生在15分鍾內能夠獨立完成為宜。第三,在訂正自測題時,不能局限於答案是否正確,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第四,此種模式不宜頻繁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進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學後分組表演課文或課文的一部分)、欣賞評價式(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或從某個角度評價課文寫得好不好)等變式的教學。
在使用閱讀教學的基本式時,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精心設計過渡語,要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課堂教學才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藝術殿堂中,獲得知識,增長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變通方法
課堂教學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動,俗話說「教無定法,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我們要依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靈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隨學生年級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學自悟表達和質疑、討論的獨立性。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選擇或增加有關的字、詞、句以及看圖、觀察、朗讀、說話、表演等教學操作內容;中年級著重選擇和增加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復述、深入理解、讀寫結合、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有序表達等項目;高年級則著力於較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把握結構,領悟中心,體會情感,認識事物,質疑爭辯,美讀鑒賞等教學操作內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還可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目的進行調節、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語句內涵、朗讀欣賞、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認識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系、表現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要增加認識段、篇層次關系、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技巧、體會表達效果、讀後寫練等練習。 第三,特殊類型的課文,可以進行較大的改動或調整,甚至打破三個階段的布局。
教師在使用教學的基本式時,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讀課文、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披文以入情,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⑥ 小學語文課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豐富認知
1、由「同學們,大家見過梅花嗎?了解梅花嗎?」導入課文。
2、以「多彩的梅世界」為題,組織同學匯報交流搜集的資料。(詩文、圖片、樂曲等)由搜集人自行介紹。(詳細內容、搜集渠道、自我感受)。
3、在師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評、互評。(針對搜集信息的質量、渠道、展示效果等方面)
[搜集信息的過程,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傾聽學生的匯報,及時地給予評價,可滿足學和的成功需要。相互的交流,擴大了每個學生的信息量,促進了合作與發展。同時所搜集資料的針對性和目的性,為課文的進一步理解作了鋪墊,豐富了學生的認知積累。]
二、進行新課,了解背景,理解全詞。
1、根據學生的搜集的資料,引出課題,並結合學生舊知弄清詞牌、題目等。
2、啟發學生根據預習,提出問題。(問題一般簡潔易懂最好)
3、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和搜集的資料,小組合作,讀文研討。
[從學生的自主質疑中,教師可以及時獲得信息反饋,以便調整教學走向,確保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閱讀能力。]
三、匯報交流,明確理解,感情讀背。
1、抽學生指讀課文,互相評價。
2、請學生結合自己小組喜歡的詞句,暢談學習收獲。
3、有感情練讀,教師相機指導,嘗試背誦。
四、鞏固練習,豐富積累。
1、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語,並試著說出這樣填的理由。
( )的梅花
2、在搜集的資料中,把自己認為最好的內容,介紹給同桌,擇優抄寫在積累本上。

⑦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精讀課

精讀課文是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如何在精讀課文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應該是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然而,精讀課文教學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因為精讀課文教學既強調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主的精細研讀,又強調全面進行閱讀能力培養。現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精讀課文教學方法作下分享。
一、要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多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告訴我們,教師要轉變觀念,必須從作品分析的模式中走出來,大膽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可見讀書真的很重要,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但在教學中我們常常偏離了對「讀」的理解,一味地讓學生讀,堅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放手讓學生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地讀,忽視了對學生讀書做要求,忽視了在學生讀中加以指導,忽視了對學生讀書能力的培養。
精讀課文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就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而這些方法是需要我們去指導的,這些能力是需要我們去培養的。
那在課文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讀書的能力呢?
(1)要練學生掌握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學會默讀、速讀、瀏覽等各種方式的朗讀,帶著目的讀,帶著問題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傳情。
(2)要培養學生品詞析句的能力,能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整句話的含義,能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3)要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讀完一篇文章,要能概括文章寫了些什麼,我們要不斷地訓練培養學生學會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段落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
(4)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尊重文本,同時要敢於向文本質疑,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獨特的體驗,能夠積極主動地感受、評價文章中的內容。
二、善於設疑,學中導悟
教學精讀課文,要引導學生把語言文字及其所反映的內容弄通弄懂。教學中,教師的「導」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方法,學生正是在閱讀理解提高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要通過質疑設問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高認識水平。在教學《可貴的沉默》時,導入新課之後,我便引導學生就題質疑,學生踴躍提出了以下問題:①沉默是什麼意思?②孩子們為什麼沉默?③孩子們在什麼情況下沉默?④為什麼說這是「可貴的沉默」?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解決問題,然後再度細讀,品味其中深長的意味。
還要在各個教學環節善於提問,使學生動腦與動口、動手相結合,千方百計引導學生通過精讀達到自悟、議疑,真正讓學生在「思」的過程中,提高「學」的能力,使學生讀得懂、懂得讀。例如:初讀時問:文中寫什麼?精讀時問:它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鞏固讀時問: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一系列思維導向,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自我鍛煉接受信息,學習思維方法,發展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今後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餘。
三、滲透方法,融會貫通
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不應當滿足於學生獲得正確的理解,說出正確的結論,還要引導他們說出這樣的理解、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使學生從中悟出一些學習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並不是由教師生硬地講述、灌輸有關讀書方法的知識。主要途徑應該是滲透。所謂「滲透」,就是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教師有意識、有計劃地通過例子讓學生從感性上接觸某種讀書的方法,再逐步地從其他例子中領悟、理解這種方法,內化為一種能力,進而反復運用。
(1)從感知語言文字到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再到揣摩吸收語言文字。這是學習書面語言作品的一般規律,因此也應該是學習精讀課文最基本的方法。當然,在整個讀書過程中,對形式和內容的掌握是並行的、統一的,但由於有先後有側重,才形成對形式、內容認識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在感知語言文字階段,包含著對思想內容的初步理解,而在揣摩、吸收語言文字的階段,則包含著對語言文字更深的理解。為滲透這一基本的學習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時,可以把整個自讀過程設計成一個「感知語言文字�D�D理解思想內容�D�D揣摩、吸收語言文字」的過程,先初步通讀課文,主要是讀正確,並感知課文的大體內容。然後細讀課文,藉助語言文字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後要求細讀語段,理解語言;品讀語段,體味語境;通讀語段,增強語感;結合語段,升華情感。
(2)聯系語境理解詞、句、段。這也是一種最基本的讀書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原因就在於反復閱讀之後,讀者對整篇文章以及文章的各個部分都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把原來不甚了解的詞、句、段放在已經理解的語言環境中,其含義就可不講自明。運用這種方法,有兩個要點,:一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不要在學生讀上一兩遍課文之後就急於解詞釋句;二是不要孤立地去解詞、釋句、析段,而要把它們放在段落里甚至全篇中去領悟。
總之,無論怎麼上好一篇課文,怎麼教語文,只要重視讀的指導、讀書能力的培養,重視引導積累,重視寫作的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訓練,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學生也就學好了語文。

⑧ 作為一位新老師,教小學語文 課堂流程是什麼

1.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2.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

3.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4.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5.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⑨ 小學語文學課文流程一般是怎樣

課文基本教學流程:

一、簡單介紹人物(事件)背景,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人物事件。

三、部分精讀,引領體會人物特點。

四、自由讀書,自主體會人物特點。

五、總結課文、完善人物形象特點,揭示記敘方法。

六、質疑問難,深化理解。

七、誦讀積累,激發共鳴。

(9)小學語文精讀課的教學流程擴展閱讀

學習語文的方法:

1、預習,我們先試著讀一讀,然後把不會的字查一查弄懂它們怎麼讀。接著我要根據不同的文章採用不同的預習方法,比如抒情類型的文章就要多讀,體會其中的感情;故事情節性質的文章就要分析它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寓言故事就要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深刻意義。最後我們可以試著做一做課文後面的思考題。

2、上課,上課時要仔仔細細的聽,邊聽還要邊思考。我們不僅要聽老師怎麼說的,還要聽同學們的想法,集思廣益,看看哪些是自己不知道或者沒想到的。除此之外,最好還要進行一些比較和鑒別,從中得到啟發。在上課的過程中要突破自己之前預習所遇到的困惑,重難點的生字詞更是要尤其多花心思。

3、筆記,課堂上所記筆記一定要有針對性,不可以抄黑板。我們先學會先聽後記的方法,在老師講解的空隙時間記筆記,等到逐步熟練可以邊聽邊篩選的時候再邊聽邊記。如果不小心漏掉部分知識,不要過於糾結,先繼續聽後面的,等到下課以後再找同學或者老師進行補充。

4、復習,不僅每篇文章學習後要復習,還要有階段性的鞏固。每學習一篇課文,課後都要對所學知識進行一次從頭到尾的梳理,把其中的重難點字詞句和中心思想提取出來重點鞏固。在學習完了一個單元以後,要思考這個單元的重點和共同點是什麼,是為了訓練什麼技能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精讀課的教學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