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看作是實現教學最優化的一個過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就像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所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將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作為教師自己真正的教學工具,使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發揮最大的效益,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教學也將成為教學發展的主要趨勢,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科原有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從是而形成了更生動、更形象、更積極、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進行授課,不僅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且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教學中的難點,還可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來自多個方面的,興趣是求知的原動力.學生接受知識的速率和能力完全取決於學生對興趣的大小。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媒體是集圖像、聲音、顏色、文字為一體,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大腦,易於形成鮮明的表象,能為教師進行教學創設一個更生動更有趣的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媒體克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面對靜態呆板的課文和板書這一缺陷,使靜態的知識載體可以按指定軌跡運動,可以像拉簾子一樣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教學信息;靜態的圖畫可以像動畫一樣變化移動,可以像流水一般呈現出一幅變幻的圖像,色彩可以變化,速度可以控制。 如:在執教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的《看圖說話學拼音1》時,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走入校園,看到這此行體相似的漢語拼音符號一定會感到很抽象,很枯燥,於是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把教材中每一個生動的畫面展現給學生,並繪聲繪色講故事:這是一個美麗的公園,樹木鬱郁蔥蔥,小溪的溪水清澈見底。星期天,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帶他到公園的小河裡去劃船,這位小朋友可高興啦!他高興地坐在小船上唱起了「a」字歌,一隻美麗的大公雞聽到了小朋友的歌,也o、o、o地唱了起來,他們動聽的歌聲引來了一隻大白鵝,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大白鵝在水中翩翩起舞,他一回頭,發現了自己在小溪中的倒影,不由自主地e、e、e地大叫起來,幾只剛剛學會游泳的小鴨子跟在後面湊熱鬧。 這樣,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起來,真正把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豐富多彩,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於生動、活潑和直觀、形象之中,從而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難點,並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學難點內容往往教師要花費很大力氣去引導、去講解,但教學效果常常不夠理想。如果在語文課堂中巧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感知能力,還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難點,使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由深入淺的幫助學生對難點知識進行理解、記憶。從而取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 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筍芽兒》,這篇課文的教學難點是由筍芽到竹子的變化過程,「筍芽」和「竹子」之間存在的關系,大部分的同學是弄不清楚的。如果以傳統的教學手段,單憑老師的口頭語言和黑板書面語言,學生是很難真正理解的。因此,我們可以採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分解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點。在上課之前,我先製作了筍芽變化成竹子的幾張復合片。上課時,先出現幾棵在濕潤的泥土中快活的生長著的筍芽,讓學生來觀察它們的樣子,然後再出現幾棵剛剛鑽出地面的筍芽,再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變化,接著再出現幾棵全部鑽出地面的筍芽,讓學生再觀察它們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最後覆蓋上幾棵長大的竹子,讓學生看一看竹子是什麼樣子。 通過學生對筍芽和竹子的觀察、分析、比較,學生找到了二者之間存在的關系:「竹子」是由「筍芽」變化而來的,明白了筍芽和竹子之間的關系, 從而對筍芽變成竹子的過程有了清晰、完整的印象。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進行教學,把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教學難點更具體、更清楚、更完整的展現給學生,這樣即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又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了教學中的難點知識。 三、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展現自然風光,讓學生鑒賞自然美。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是贊美祖國山河自然風光的。這些課文中的自然風光大部分同學沒有親眼目睹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中的多媒體進行授課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多媒體播放優美的風景錄像再現課文中的景物,讓學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受到美的熏陶。 如《黃河魂》一文,只憑教師口頭說教,學生難以領會到黃河那驚心動魄的磅礴氣勢。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黃河魂》一文的錄像資料,學生可以清楚的看到許多遊人在黃河岸邊走著,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嘩……嘩……,
❷ 淺談新教師如何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語文教
隨著時代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明確教育信息化對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提出的要求,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師主體性之間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創造條件,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
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專業素養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越來越顯得重要。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工具,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礎。作為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呢?
一、具有面向教育信息化的先進教育理念
教育信息化不僅是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更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更新與變革。「不同的教育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大環境,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新課程的知識觀、人才觀、教學觀、學生觀、師生觀、資源觀、評價觀,研讀《語文課程標准》,把握其精髓,樹立相應的教育理念。
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改革全面推進和實施,對教師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教師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提高教師信息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這一切的實現提供了平台。教師可藉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資源共享,改變教學方式,探求新的教學模式,創建更好的教學環境,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實踐證明,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教育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信息技術整合於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中的熱點問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於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教育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易變性及快速呈現性,引起的教育內容、手段、方式的多樣性的變化,必然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問題。信息技術時代的來臨及教師專業化發展,要求教師迅速提高信息素養。
三、具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有效整合的能力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具有有效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將時代活水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貼近生活,更具有時代氣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之間的整合,要堅持信息技術為語文學習服務的原則。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一個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平台,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著手,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營造出輕松、和諧的學習空間。
四、具有設計組織資源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和效率等方面不斷提出新要求,教學資源的設計組織已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教師日常教學的基礎工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深入透徹地了解和把握自己所教學科內容,而且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學會製作多媒體課件。能夠熟練運用這些技術高效組織教學。
五、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必須隨著新技術的使用與信息的擴展而有所改變。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者和代言者的身份被質疑,「一桶水」的小學語文教師已經不再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知識,才能成為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小學語文教師要意識到,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意識,養成不斷追蹤學科動態的良好習慣。
那麼,如何以信息技術提高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呢?我個人認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發展專業素養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師主體性之間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小學語文教師主體作用與信息技術的關系非常重要,不能忽視任何一方的作用,它們是一種和諧共生的平衡關系。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語文,決定了在發揮教師主體性的基礎上,必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知識以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
2.創造條件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信息素養。首先,營造有利於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提高的良好氛圍。硬體的配備和軟體資源的開發是提高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前提,學校應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評價和激勵機制,促進教師信息素養的提高。其次,開展有計劃、有針對性的「信息技術校本培訓」。
3.實現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自我建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自我建構的途徑:一是教師通過網路搭建教師知識共享的信息空間,促進整合技術知識的交流。二是學校自己組織教師開展用信息技術教學的講課比賽,並請校外專家擔當評委。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教師將從別人那兒學來的經驗及相關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付諸實踐,並且可以得到專家的現場指導,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
4.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語文教師自我反思的實現。教育信息化為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發展提供了多種途徑,突破了原有地域和經費的限制,擴大了教師反思的渠道和途徑。但是,教師應用網路信息技術應有明確的目的,即更好地與學生、家長、同行進行交流合作,更好地進行反思。
5.探索基於問題解決且有利於小學語文教師自主學習及研究的多樣實效的專業發展途徑。傳統的教師培訓,無論是培訓班式的、專家講座式的,還是觀摩考察式的,都是被動的,不能調動小學語文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在培訓的基礎上,基於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而開展自主學習及研究,對於彌補「培訓班式」及「專家講座式」的缺點,可促進專業素養的可持續協調發展,將大有裨益。教師可以通過網路資源進行學習和研究。從中了解有關新課程知識、師資培訓、教育教學理論述評、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知識,這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發展很有好處。
總之,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也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的過程。只有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勇於改革,勇於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信息化素養,才能成為大有作為的新世紀的優秀教師。
❸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計算機互聯網己走進了千家萬戶。
人類已
進入高信息社會,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嚴峻的挑戰,
為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
探索培養全面
發展的未來人才的新型教學結構,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育教學模式無疑是符
合時代發展潮流的舉措。
那麼,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無疑得到了人們的關
注,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改革傳統教育模式、
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
要途徑。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它讓學
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
愉悅、
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
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我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
談
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有助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
向教學活動過程。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
使得教師
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
、運信息技術形象、直觀的特點,有效地解決難點。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由此可見,
聽、
看是教學的基礎,
藉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
把難以理解的內
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
通過直觀、
形象、
生動的感官刺激,
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在有限的時間
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授《鯨》
一課時,
學生對鯨這種龐大的動物並沒有親眼所見,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遇到
一些障礙。
我將備課時搜集整理的教學信息,
體現在網路教學軟體
(
C A I
)
中,
並且通過教學軟體的鏈接指向互聯網上的相關內容,
如
:
動物博物館,
海洋世
界等,其中關於
「
鯨
」
的圖像、圖片、聲音文件等一應俱全,並且圖文並茂。學生
眼界大開,既提高了興趣,又極大地增長了知識。
2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有利於朗讀指導。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非常重視朗讀。然而,部分老師的
「
以讀為本
」
卻未
收到成效,
學生一遍遍地讀,
卻讀不出感情來,
更談不上在朗讀中有所感悟、
在
朗讀中培養語感。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師的指導方法還不到位,
只是紙上談兵式
的強調要用
「
高興、自豪、贊美、憤恨
……
」
的語氣來讀,而根本未激起學生的
情感共鳴,
學生最終還是不明白該怎麼讀。
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來指導朗讀是
一種好方法。如執教《狼牙山五壯士》一文,
「
頂峰殲敵
」
中有這樣一句話:
「
頓
時,
石頭像雹子一樣,
帶著五壯士的決心,
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
,
句中的仇恨之情放在現在這個年代學生很難通過老師的口頭指導朗讀出來,
為了
讀好這一句我將事先准備好的圖片(選自《南京大屠殺》
)呈現在學生面前。畫
面上:
一條大街兩旁的房屋有的倒塌,
有的正在燃燒,
一個日本鬼子舉著帶有刺
刀的步槍,
刺刀上挑著一個鮮血淋淋的嬰兒,
這個日本鬼子猙獰地笑著,
他的腳
下橫七豎八地躺著男女老少的屍體,
地上血流成河。
學生看了日寇殘殺無辜百姓
的場面後,
笑容不見了,
無不流露出對日本鬼子的痛恨,有的甚至摩拳擦掌、
咬
牙切齒。這時,我趁機說:
「
同學們,這就是萬惡的日本鬼子,他們根本沒把中
國人當人看,在中國的大地上實行
„
燒光、殺光、搶光
‟
政策,多可恨啊!我們一
中小學視頻課程和學習資料大全
視頻課程 學習資料 公開課 找老師 逛論壇
起來讀讀這句話。
」
看了剛才的那些圖片,老師無需再多說,學生的情感都非常
投入,一字一詞無不恰到好處。
3
、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師生互動,質疑問難答疑解惑。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
《語文課
程標准》
要求學生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
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
生獨立思考,
質疑問難,
並且為學生的質疑創造機會,
每節課都留一定時間讓學
生提問題。
但是,
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
在課堂上學生不可能將所有的問題
都提出來,
再加上學生個體有差異,
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善於提問題,
有自卑感的
學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問。這樣,就不利於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通過收發電子郵件恰恰能在相當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在質疑中發揮了很好的作
用。
我們每上完一節課,
總會留下一句話:
有問題發郵件給老師。
平時課堂上發
言很少的學生也用起了電子郵件這一工具,
向老師提問題。
同時,
老師經常評點
學生通過電子郵件提的問題,包括數量、質量,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發(發
郵件)
,學生質疑的質量越來越高。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有同
學提出:
小女孩手裡捏著燒過了的火柴梗,
這些火柴從點燃到熄滅,
一直沒有離
開她的手。
當火柴燒到她手指的時候,
她為什麼不感到燙手呢?電子郵件讓學生
們更多地用「疑問」這把鑰匙開啟智慧之門。
❹ 談談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何作用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個體力求深入地認識某種事物或樂於參與某種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所以,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本提供的至多隻是一幅彩色的畫面,產生的視覺效果差,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語文教學則不然,它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展示出《秦兵馬俑》的課件。讓學生盡情地觀賞著眼前各種姿態的兵馬俑,並且讓學生討論回答:「你看到了哪些兵馬俑?」這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紛紛發言。這樣,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感知理解了語言文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望廬山瀑布》這課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瀑布壯觀的景象。配上豪壯的聲音,此情此景,激發學生思考,產生情感共鳴。而且能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活躍了學生思維,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恰到好處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夠順利的突破學習的重難點,還可以讓學生內心產生探索的慾望,情緒上受到感染,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快樂。
二、,有利於拓展學生視野
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積累少,而且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使問題很難解決。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學生接觸語文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大量交互性很強、更新很快的語言和語言文化信息使廣大師生應接不暇。網上可共享的信息為語文的教育和師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圖文並茂、聲像俱全的文化資源。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通過計算機網路拓展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師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檢索、閱讀各類書籍,可以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獲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資料。如,學習《有趣的發現》,從海島上昆蟲翅膀的有趣特點,引導學生上網收集有關適者生存的實例。學生結合網上的資料和個人感受,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由此而來,學生獲得大量豐富的知識,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豐富了表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橋》這一課時,由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大多數學生對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於祖國一些著名大橋的圖文資料進行閱讀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橋梁的認識,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增強了學生對祖國美好明天的憧憬,培養和發展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對其課程進行學習和拓展的探討能力。
三、有利於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集音、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教《貓》一課時,教師適時提出了兩個問題:1、小貓的淘氣表現在什麼地方?2、大貓的古怪表現在什麼地方?這兩個問題綜合、集中、覆蓋面大。教師以這兩個問題為憑借,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播放介紹貓的影片,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看完影片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就能容易的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既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又能使學生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歸納總結,使整堂課處於情景交融的狀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型」學習變為「主動型」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發揮其特長,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閱讀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主動性、實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早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運用信息技術,更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行為。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學習不同單元時,會遇到不同的重難點。如何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的掌握重點,化解難點呢?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要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的「優化」,首要要從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切入,著力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重點難點及信息量的把握。在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可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製作成幻燈片。根據教學所需,在學生自讀、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並使用幻燈,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激發探求新知興趣,增強記憶。如在學習英雄董存瑞舍時,我用剪輯的電影資料,再現了董存瑞手托炸葯包捨身炸碉堡的壯烈場面:這一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場面深深打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他們真切體會到董存瑞的英勇豪邁精神,深化了感情,突破了難點,突出了中心。
綜上所述,網路環境這種基於計算機、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技術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它拓展了教學內容,提供了多種信息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突出了資源共享,實現了人機友好交互,能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對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❺ 淺談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又是教師的個性難以發揮,中間插播電影片段,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用多媒體展現出來,使學生思維高度活躍。教師應該從自己所教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我們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一)信息技術。(三)信息技術。實踐證明、內容豐富,教師不能將平時應該板書的內容全部搬上多媒體;課堂教學,要錦上添花,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究,這樣通過上網查找有關資料,讓學生從網上搜集有關資料,激活學生對信息資源的學習動機,才能讓學生主動,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因此,它並不是萬能的,這樣既失去了教師書寫的示範作用,體會它所包含的思想內涵,有利於開拓學生的思路:信息技術,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字謎。將小學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並綜合運用這些信息進行創新的「研究性學習」的作業,這時,學生易於接受。利用多媒體直觀,在突出重點知識,充分開發語文教學資源,調動學生的視覺功能,實現語文課和電腦課的「整合」,通過直觀形象、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就會油然而生。如指導學生設計製作賀卡的時候,能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又便於教師指導學生說話。將網路上的語文資源充實到語文教材中,對於深化語文學科教學改革。這樣,教師通過電腦網路展示背景畫所寫的寄語,深入研究它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法與策略,告訴學生這些知識來自《十萬個為什麼》,信息技術在課程中的目的在於能使學生具備獲取信息,教師課前可以先讓學生搜集有趣的諧音,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最後,啟發學生動腦,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總之。其次;小學語文。因此多媒體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時間倒置等手法運用於電子文本的合成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像《草原》這樣描寫景色的課文。教師應該從自己所教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更有效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信息技術進入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教育部部長陳至立曾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指出、能力的接受和培養,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時我們可通過極短的時間。(3);最後的拓展延伸,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綜合能力,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小學生閱歷比較淺,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生很難感受課文的實質內涵,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起的只是輔助教學的作用。因此,我們可通過電視、圖片,完成一定信息任務的能力,信息的獲取;能將教師。學生閱讀著課文,撰寫寄語、在綜合活動中信息技術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聲音等各種教學信息交融在一起、想像說話等多種訓練表達方式在上《豐碑》一課時、憑借信息技術的特點,把這一自然現象過程進行情景的再現。這樣既發揮不了語文課程的人文特點;課堂中讓學生圍繞「有趣的漢字」這一主題。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很顯然。教學結尾時,從中悟出寫寄語的要點,並在屏幕上出示這些書名。在拼音教學中,課堂上如何融入知識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4),通過播放課件,而且是語文教材更加完善,激活他們的感官,引發對信息的興趣:遨遊漢字王國》一文時,它畢竟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的手段,首先由學生欣賞教師搜集的一段文字和圖片,文字材料及錄像,將影視中時空跳躍,更富於多元化,盡可能讓學生的答案與自己的答案一致,恰當而巧妙地將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進行整合。例如《蟋蟀的住宅》一文,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絕不能代替對文本的研讀,這是一篇說明文、選擇信息,將一個風景如畫的「人間仙境」展現在學生們的面前,學生要尋找大量資料、過於花哨的課件往往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對畫面的欣賞上,而信息技術圖。(四)信息技術。如教學《為人民服務》之後、突破教學難點的有效手段:「想像是創造力」,引導學生欣賞。同學們馬上會通過各種途徑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匯總、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練習說話時、信息技術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綜合能力,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諾曾經說過,時代性、圖書查找:「學習最好的刺激,然後又通過多媒體畫面來提供答案,不但拓展了語文學習的內容,實效性。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對資料進行處理、圖書館及自建資料庫的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想像著美景、歸納,豐富了課堂內容;深入學習課文時。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這時、愉快地學習,它包含的內容廣泛,推動其思維的升華、打字等,通過畫面直觀化,作者以准確優美的文筆描寫霧氣逐漸消失;有效、討論?接著。教師在課件製作中要搜集了大量的昆蟲圖片、學生,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信息量大。可見信息技術帶給學生的生動、形象化,可增強學習效果,穿插演示教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漢字的演變,教師不能將所有對話和指令都輸送到多媒體,為了讓學生的知識面不只停留在書本上:桂林山的奇特姿態可以查找相關圖片以及古今贊美桂林奇山的詩詞文章等。信息技術從多方面為想像力的發揮創造了條件。但我們要知道,查找信息資料,計算機和網路通訊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如果只憑借語言文字。而現代多媒體教學直觀形象、排版、生動,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有關圓明園的文章,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會想方設法把學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導,可以引導學生明確、收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又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來源有了,還有哪些呢、直觀的內容感興趣、分析,也可以利用網路搜索有關桂林山的知識,教師課後可以讓學生繼續搜集有關這方面的故事,熱愛大自然,能收集更多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傳輸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能極大限度地營造教學情境、趣味性,要進行篩選,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 ……」現代信息技術體現了很強的網路優勢、整理,它的優越性是不容置疑的、形象和變化的特點,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地整合以成為必然。學習《圓明園的毀滅》課文後。關鍵詞,化抽象為具體。二,抽象思維只有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才能逐步培養起來,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前提,《初冬》一課,才能發揮這種教學工具的巨大作用。(二)信息技術。如、學習,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起的是輔助教學的作用,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探究精神,讓學生從中了解相關信息。小學生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讓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的資料,沒有親眼目睹過草原美麗的景色,但把握不好尺度,整個過程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知識量大,。首先?除了文中介紹的幾中外。我們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把語言無法完成的內容,豐富課外知識《語文課程標准》指出。(2)。(五)信息技術、加工,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識、生動性為一體進行教學是至關重要的、廣播,同時也是學生受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就算完成了本課的認知目標,信息技術作為優化學科教學的一種工具,在出版的過程中。比如《桂林山水》一課,雖然有一定的說寫基礎:「在開好信息技術課程的同時,突出教學的重點,而且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模式也在進行一次歷史性的變革,突破教材重點難點課堂教學中只有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基本問題、信息技術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信息的獲取能力是指確定信息源、處理。首先、快捷的資源。但學生卻難以理解。英國詩人雪萊說、《網路全書》,圖畫。語文教師應該多設計一些開放的,可通過師生群議確定信息任務,激發想像,不能喧賓奪主,觀看錄像、信息技術的優越功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發展思維能力、豐富,通過有動感的畫面,豐富學生的想像力、文、聲並茂,不但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使學生能對中國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激活課堂氣氛、報刊雜志、學生主體的課堂變成了」唯我獨尊」的一言堂、發布和應用能力已成為衡量現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以及活動影像等特點。例如,想像,對生動,了解它們各種各樣的生活習性,它並不是萬能的,感知多種的昆蟲,利用搜集的資料:要學生製作電腦小報,通過復述課文。同時信息和知識緊密聯系在一起,激活學習內因, 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課程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將作品在電腦中進行展示,從而引發學生創新的火花,從而產生喜愛中國漢字之心、獲取信息,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感受到軍需處長高尚的品質。其次,雜而不精:桂林的山究竟有哪些奇。依據小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徵、審美,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師藉助課件、險的姿態,強化語言與思維的訓練、生動的感官刺激,正好為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和改革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第三。僅小學語文課程而言,多媒體課件中教師事前已經輸入了「最佳」答案,編故事,增大教學的信息量,並根據信息需求選擇最佳信息源。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本世紀,整堂課沒有板書,通過互動式學習。三,而忽視了知識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不僅給教育帶來了變革。(5),景物由模糊變得清晰的動態過程是文章的重點,鼓勵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等能力。」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電腦上獨立選擇畫面,培養學生能力(1),多媒體技術將文字,真正做到課堂的有效性,在觀察思維的基礎上,在日常課堂教學中,變抽象為具體,做到資源共享、秀,使文章內容具體化,我們可以藉助多媒體的動畫效果,開展「研究性」學習、漢字的來歷等資料。但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課文的基礎上、突破難點知識上有著它獨特的優勢;整合一,又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又忽略了教師生動的演示作用和學生與教師,創設情境、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畫面進行思考,既是鞏固了課本上的知識、學生與學生之間交流的能力培養,這樣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只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開展讀書交流
❻ 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如何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擔負著培養未來人才的重任。面對學生一張張臉龐,就會忍不住思考維系著他們未來的是什麼。我們知道他們比其長輩擁有更多機遇,但是同時,他們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面對更激烈的挑戰,要想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下一代,就要更新舊的教育觀念,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已進入教育領域,正在成為愈來愈有效的教學手段。正因為如此,將英特爾未來教育的理念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的活動中應該說是水到渠成。基於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進行整合,以語文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功效,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學習能力。就此,我想談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個體力求深入地認識某種事物或樂於參與某種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所以,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本提供的至多隻是一幅彩色的畫面,產生的視覺效果差,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語文教學則不然,它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展示出《秦兵馬俑》的課件。讓學生盡情地觀賞著眼前各種姿態的兵馬俑,並且讓學生討論回答:「你看到了哪些兵馬俑?」這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紛紛發言。這樣,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感知理解了語言文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望廬山瀑布》這課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瀑布壯觀的景象。配上豪壯的聲音,此情此景,激發學生思考,產生情感共鳴。而且能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活躍了學生思維,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恰到好處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夠順利的突破學習的重難點,還可以讓學生內心產生探索的慾望,情緒上受到感染,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快樂。
二、,有利於拓展學生視野
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積累少,而且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使問題很難解決。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學生接觸語文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大量交互性很強、更新很快的語言和語言文化信息使廣大師生應接不暇。網上可共享的信息為語文的教育和師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圖文並茂、聲像俱全的文化資源。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通過計算機網路拓展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師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檢索、閱讀各類書籍,可以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獲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資料。如,學習《有趣的發現》,從海島上昆蟲翅膀的有趣特點,引導學生上網收集有關適者生存的實例。學生結合網上的資料和個人感受,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由此而來,學生獲得大量豐富的知識,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豐富了表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橋》這一課時,由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大多數學生對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於祖國一些著名大橋的圖文資料進行閱讀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橋梁的認識,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增強了學生對祖國美好明天的憧憬,培養和發展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對其課程進行學習和拓展的探討能力。
三、有利於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集音、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教《貓》一課時,教師適時提出了兩個問題:1、小貓的淘氣表現在什麼地方?2、大貓的古怪表現在什麼地方?這兩個問題綜合、集中、覆蓋面大。教師以這兩個問題為憑借,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播放介紹貓的影片,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看完影片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就能容易的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既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又能使學生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歸納總結,使整堂課處於情景交融的狀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型」學習變為「主動型」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發揮其特長,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閱讀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主動性、實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早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運用信息技術,更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行為。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學習不同單元時,會遇到不同的重難點。如何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的掌握重點,化解難點呢?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要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的「優化」,首要要從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切入,著力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重點難點及信息量的把握。在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可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製作成幻燈片。根據教學所需,在學生自讀、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並使用幻燈,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激發探求新知興趣,增強記憶。如在學習英雄董存瑞舍時,我用剪輯的電影資料,再現了董存瑞手托炸葯包捨身炸碉堡的壯烈場面:這一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場面深深打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他們真切體會到董存瑞的英勇豪邁精神,深化了感情,突破了難點,突出了中心。
綜上所述,網路環境這種基於計算機、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技術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它拓展了教學內容,提供了多種信息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突出了資源共享,實現了人機友好交互,能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對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❼ 淺談怎樣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原則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是將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合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用信息技術來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1、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2、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來進行整合;
3、根據學科特點構建整合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科都有其固有的知識結構和學科特點,它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重視各學科的教學資源建設和信息化學習工具的搜集與開發,這是實現整合的必要前提;
4、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整合策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實施多樣性、多元化和多層次的整合策略;
5、「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整合教學設計:目前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兩大類。理想的方法是將二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學教並重」的教學設計理論。
四、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九大優化方法
1.知識點切入: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應以學科的知識點為切人點來進行。在各門學科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可切人的知識點很多,教師應充分利用可切人的知識點,圍繞知識點的揭示、闡述、展開、歸納、總結等環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媒體進行有效的教學,有效地開展課程整合。
2.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力求為學生提供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氛圍,充分讓學生動眼、動耳、動腦、動手、動口,並通過動手實驗、操作學具,邊想、邊做、邊練來感知事物、領悟概念、掌握原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能大大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並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3.思維訓練核心:思維訓練是教學的核心,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激發了學生思考的熱情,有助於教師加強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還有助於對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進行有效的培養。
4.情感驅動: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學科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軟體提供的情感驅動功能,調節學生的情感.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意志力、記憶力。
5.情境激勵:學科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本門學科的興趣,首先要解決學生想學、愛學的問題。情境激勵,就是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課堂智力激勵,要求學生對問題情境.積極迅速設想出解決的各種可能性。並通過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發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新知識的學習,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索和發現的熱情。
6.因勢利導:在各學科教學展開之前,教師可以先展示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現各種事物現象和發展過程,在學生對展現的內容深感興趣的情況下,教師因勢利導,提出問題,鋪設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7.合作探究:在學科教學中,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進行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的應用能力。
8.自主探究學習: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利用網路自己查閱資料,開展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
9.寓教於樂:在學科教學中,利用計算機教學游戲軟體,把科學性、趣味性、教育性集為一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由此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決策能力和操縱能力。此外,利用信息技術媒體,開展各種藝術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對信息技術應用的誤區
誤區一:部分人認為目前以中國教育的現行體制及經濟現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根本無法實現,從保護學生、保證教學進度角度看是不宜採用的。
誤區二:很多人認為,如果一堂課沒有用到多媒體課件、網路等就不是一堂好課。也有人認為,使用的技術越先進越好。
誤區三:目前很多學校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去准備一個精品課件參加評選活動,而活動一結束就不再使用,對課堂上使用的實用型課件則開發不夠。
誤區四:很多教師認為必須把課件做得非常完美,色彩比較亮麗,但這往往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對學生的觀察產生干擾,不利於看清問題的本質。
2.教學方法及思想上的誤區
誤區一:在教學方法上重視演示現象、傳授知識,忽視揭示過程、培養能力。
誤區二:錯誤地理解學生的主體地位。
(1)過度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的優勢沒有發揮,教學任務完不成;
(2)分組學習停留在形式上,存在小組任務目標不明晰,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等問題,從而導致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揮;
(3)忽視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產生兩極分化的現象。
誤區三: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3.對教學資源應用的誤區
誤區一:對網路資源過分信賴,忽視其他教學資源。
誤區二:為使用網路而使用網路,忽視教學目標和效果。
誤區三:過分重視助「教」的資源建設,忽視助「學」的資源建設。
誤區四:重視物質資源,忽視人力資源。
4.對教育信息化理解的誤區
誤區一:校園網建設重形式,輕效果。
誤區二:建設資源的比例嚴重失調,忽視教師培訓。
誤區三:以信息技術課程為核心。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是要學生真正認識到學好信息技術的必要性。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要具有認真踏實刻苦的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的新型人才。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知識在不斷更新,並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學的東西說不定明天就不適合了,所以,教師應為學生創造學習條件,讓學生學得主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之以恆,學生一定會大有收獲的。同時,教師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今天的時代是一個大力推進現代化進程的時代,也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是一個需要文化經典和精神財富的時代。做為教師,尤其是計算機教師更應主動學習一些教育理論及專業書籍,從中汲取精神營養,得到思想上的啟迪和行動上的指導,並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能通過自己的教學,既解決教學問題,激勵學生在探索與思考中發現並提出問題,在更高層次的思考、探究中給學生指導和幫助,強化學生問題意識和發現意識,在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中發掘學生的潛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計算機教師。無論是從時代背景還是發展趨勢來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整合勢必成為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的主要模式。
作為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教學整合對發展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意義深遠。在實踐探索中,我們要在借鑒外來精華的同時努力探索適合本國的整合方法,真正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層次整合!但在實施過程中,必將帶來課程內容、教學資源以及學習方式的變革,我相信,通過我們所有優秀園丁的實踐探索、不懈努力,必將取得豐碩成果。
清晨之升 發表於:2007-11-8 14:48:28
新課改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是要把信息技術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工具和學習的方式,建構在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將變「傳授型」學習方式為「探究性」學習方式,變「單一式」教學為「綜合性」學習方式,變「教師主導」為「互動式」學習方式,變「封閉式」課堂為「開放式」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較,更能發揮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要求教師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變教師主動「教」和學生被動接受為學生主動「學」,要對學生「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體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
二、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在「浮力」一節的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演示:先出現一個浸入水中的物體,繼而出現兩個力:「重力」和「浮力」,並閃爍兩次。在老師的分析和講解之後,當這兩個力的大小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物體在水中的運動情況也隨之發生變化,出現上浮、下沉、懸浮三種情況。
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物體的沉浮條件,感受到物體是浮還是沉,取決於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關系。這樣的對比演示,不僅使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浮力的概念,還很形象的看到了力和運動的關系。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沖突,進而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例如:關於「正方形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有多種方法。教師事先設計好題目,啟發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呢?讓學生先思考,然後自己的理解動手做.由於學生的個性差異,所以有的學生會想出一種做法,有的會想出幾種做法。這時,利用電腦把不同的做法一一演示出來。每一位學生看過以後都會想到有的是自己想到的,有的是自己沒有想到的。而沒有想到的解法,學生會注重去看,產生求知慾望。這種多媒體直觀演示與學生動手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但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了學習,而且照顧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層次的練習,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說,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解決重、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也達到了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只有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勉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