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連穎華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准確。 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當然,對於不同類型的課文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形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提問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四、教學活動調控要靈活 教師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不是倍受關注的亮點,應該把更多的精彩留給學生。要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他們從心底愛上語文課。還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想像力。教師要給學生當堂練寫的時間。如果能用一點時間,把練筆落實在課堂上,讓學生當堂寫,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端正態度,提高訓練效果——字寫得更好了,文章更通順了。我們應該盡量把自己的活動壓下來,保證學生活動時間,包括擠出幾分鍾完成課堂書面作業。教師要「照顧好」每個學生,使人人都有「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們盡量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啟發,使他們均有「成就感」 五、教師素養提高要加快。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更新的步伐更加緊湊,時代對老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准確的教學目標准確制定是高效課堂的導向,充分的課前准備是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學流程的合理設計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師生角色的科學分配是高效課堂的保證,教師素養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課堂的後盾。這幾個方面相輔相成,密切聯系。只有這幾個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課堂。 總之,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理念的體驗場,我們必須立足於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實現「優質高效」的目標。
㈡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現代教育理念認為,要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構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才能達到高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點滴做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象。
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准備。
作為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准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建設高效課堂,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說,課堂是否高效取決於學生是否主動地學習,是否會學習,是否能持久地學習。因此,要建設高效課堂,就必須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做文章。圍繞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習慣,挖掘學生的習潛能。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慾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2、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
四、優化練習布置,鞏固學生知識。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更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面的過程;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創設高效課堂。
㈢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論文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現在的語文課堂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費時多而收效微」的狀況。拿閱讀教學來說,一個是內容太多、太雜,老師駕馭不了,加上怕漏教了偏偏又考到了,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要撿,「眉毛鬍子一把抓」來個一網打盡。一個是教學過程太繁,太復雜,又太雷同。內容多,重點多,環節多,又往往千課一面,千篇一律。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另一個是方法、策略不合適。表現為「兩化」和「三多三少」: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師生對話多,學生個體與文本對話少;分析內容、開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語言,引導學生理解、積累、運用少。勢必削弱了語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語文的魅力,導致語文應用能力不強,同時人文的熏陶也大打折扣。
因此,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把握好課堂,向40分鍾要質量是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上完一節課後,我們每個人都要習慣問問自己「我教給了學生什麼?」,問問學生「你們學會了什麼?」其實,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新的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什麼是務實高效?課堂應該實在一些,要盡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課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方法,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的學習情感和興趣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加強。可以說,高效是我們課堂教學的目標,務實是課堂教學的手段。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
一、「潛心會文本」——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前提。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麼是「文本」呢?語文閱讀教學中所說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語文課文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隱藏在課文之中。在現代化技術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許多教師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製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而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書看一下,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首當應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教師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讓學生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祖國的語言文字。
我們聽過不少優秀教師的課,他們的課堂沒有華麗,只有朴實;沒有太多精美的課件,只有書本與粉筆,而我們每一個聽課的老師卻往往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隨著教者在課堂上的引導,或喜或悲或樂或怒,彷彿置身的不是課堂,而是走進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聽者走進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與文本對話,才能重拾文本的美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用心解讀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確解讀文本。正確解讀文本就是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鑽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麼」,也就是解決教學內容的問題。首先要「鑽進去」,依據《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然後再「跳出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
(二)、用心解讀文本還應做到多元化地解讀文本。大家也許都聽過「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這句禪味十足的話吧。聯系我們的閱讀教學想一想,面對課文,教師的「杯子」里,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裝滿了教參或自己的看法,不「先把自己的杯子空掉」,怎麼裝得下孩子的心聲呢?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因此我們應該秉承一種欣賞並悅納的良好心態尊重學生多元化解讀文本。
(三)、用心解讀文本更應做到能超越性地解讀文本。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超越教材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從書本中積累文化知識,間接獲得情感體驗、生活體驗等人生涵養的過程。」從網上聽竇桂梅老師的課我學到的往往不僅僅是課文。從《圓明園的毀滅》中學生讀到了《雨果致巴特萊的信》、《告別圓明園》、《透過圓明園的硝煙》等文章;《第一次抱母親》、《愛如茉莉》、《愛之鏈》等文本段落使學生對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有了更深的情感體會。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學素養更厚實,使孩子的人文素養更沉實,教師責無旁貸。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二、「精心巧設計」—— 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關鍵。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閱讀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讓我來分析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
又如我在銀川聽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後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簡簡單單教語文,其中一點要做到教學環節要簡化,而環節的簡化,最重要的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
三、「靈活用方法」——構建務實高效課堂的保障
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我們說只有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由此看來,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
(一)、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心態投入學習中。然後再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把學生逐步引入課文深處,讓他們不知不覺中進入深層次的學習之中。讓他們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探索知識,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問題中來,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 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因此設計怎樣的問題成了合作學習的關鍵所在。我們認為討論的問題必須是高質量有探究價值的。那麼應如何設計問題呢?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如:請同學在課堂上就某些問題進行一一討論,首先要求同桌之間相互進行講解,直至剩下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放在四人小組中進行第二輪討論,實在解決不了再放到全班和老師一起討論,這樣在課堂上建立起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三維模式。在小組學習中獲得的知識無疑比通過老師講解獲得的印象更為深刻!從而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三)、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
古人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高效的課堂必然是思考的課堂。思考是高效課堂的催化劑,是高效學習的助跑器。激發學生的思考慾望,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所以,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善於變通引導,而是仍舊反復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准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也是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在作怪。
4、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四)、課堂練習鞏固拓展。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五)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爭創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六)、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他體現了以人為本,更明確的說是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能夠心甘情願的學習,能夠帶著興趣去學習。在歡樂和諧中提高效率。從而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
㈣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更是一門藝術,語文課堂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博大豐贍,多少年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一直實行的是教師先寫出教案,頭頭是道地講給學生聽;學生則是記筆記,背答案,必然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耗時多、效益低。如何構建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呢?這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從教師的素養上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著、感動著、快樂著、收獲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放飛思想、張揚個性、形成能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一、尊重學生,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如果說,一個老師的課堂教學,使他的學生學得快,學到的知識多;使他的學生有良好的學習成績;使他的學生樂於學習語文這門學科,情感上也願意於親近這位老師。那麼,就可以說他的語文課堂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為濃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韻律和諧而又優美動聽的語言。教師運用這種審美化、情感化了的語言去講課,就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比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別》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了「暮春的景色」片段。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欣賞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美景後。再引導學生:多麼美麗、迷人的春天哪!讓我們聽聽,置身美景中的人們在說些什麼?快打開書讀讀吧!孩子們懷著好奇心,也帶著好勝心,興趣盎然的讀起課文來,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起來,圍繞著「話別」二字,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的求知慾、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自然流露,對古詩意境的體會和感悟也自然升華,如此,學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呢? 二、師生互動,充分享受和諧快樂課堂師生的雙邊活動,實際上是要老師發揮好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充分享受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這一過程。在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動口說一說,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問題動手劃一劃,動腦想一想,或者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在學習《快樂的小公雞》一課,我就會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有不懂的問題,在組內交流探討。由於學生相互啟發,互相補充,互相糾正,在相同時間里,發言、動口的機會多了,討論的問題更有個性化,更完整了,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率。自主,就是主體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讓學生個性化地學習。如在識字課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可以用組詞記憶生字,還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順口溜等多種方法,在學生記住生字的同時,提高了他們探索意識,發展了個性,發揮了創造力。再如:學習《小露珠》一課,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段,自己確立學習內容,然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由於學習內容是自己選的,無論小露珠、小青蛙,還是小蝴蝶,從朗讀、想像、表演,都那麼惟妙惟肖,在自主中探究交流,真是生生互動,張揚個性,展示特色呀!三、巧設課堂提問,提高教學效率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提問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在教學《嫦娥奔月》一課後,當我在問學生:你有什麼美好的心願要送給善良的月亮姐姐時,學生的回答讓我驚喜。有的說:我想折好多紙星星,掛到天上和嫦娥阿姨做伴。有的說:我想登上月球,看看她到底長什麼樣子。還有的說:我想和嫦娥一塊兒美化環境,綠化月球……言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與思維產生了真實的碰撞,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四、以趣結尾,餘音繚繞。小學語文課是堂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老師要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一堂高效的課不僅僅是以情感人,情景育人的教學過程,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尾,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簡而言之,在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我們追求高效靈動的課堂,沒有固定的模式,高效課堂的構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我們要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而採取靈活多樣教學方法,不斷地摸索和積累,需要我們帶著激情走進新課堂,在漫長的課改路上,和學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讓我們做好「引路人」,為學生營造自主、發展的空間;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學的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吧!
㈤ 如何使高效課堂小學語文課有語文味教學隨筆
淺談如何體現語文課堂中的「語文味」
內容摘要:關注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審視定位,從自身出發,關注本真的語文課堂。要使語文課堂具有濃厚的「語文味」。要使「以讀為本」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語文課教學中要得以充分體現,要使學生有說出體會的慾望,有體會的語言可說,有膽量敢說。要關注文本細讀、追求智慧課堂。關鍵詞:以讀為本、以人為本、「問題」意識、文本細讀
簡單的說「高效課堂」就是要讓最短的時間的課堂實現最大的實效。課堂教學時間是一個常量,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必須審視定位,從自身出發,關注本真的語文課堂。這就要教師「堅守語文的本真,追求智慧的課堂。」 「不要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田。」簡單的說就是要守住語文本體的「一畝三分地」, 具有濃厚的「語文味」。要在課堂上不折不扣地體現 「讀味」, 「言味」 「析味」的三「味」書屋。
(一)「讀味」——堅守語文本真、感受書聲琅琅。
特級教師於永正說:「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是誦讀。」 「多誦讀,熟讀成頌,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
「以讀為本」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在語文課教學中要得以充分體現,教師要給學生讀的機會,把讀的權利完全歸還給學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讓孩子多種形式朗讀:范讀,表情朗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默讀,誦讀,男女對讀。讀的同時要加強指導,讀的形式多了,讀的層次也就有所不同,方法也就更加靈活了,學生的精力也就旺盛了,讀書求知的興趣就更高了,這對「積累語言」和「促進人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我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就是先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導入時,讓學生先對「課題」質疑,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讀書的慾望。首先我在課件上出示圖片給了學生一個視覺和感覺上的刺激,讓學生的學習慾望達到的最高點。指導朗讀的時候,要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插圖,邊讀邊想,在頭腦中想像當時圍觀人群的表情、技藝高超的畫家、小女孩的問話一一在頭腦中浮現出來,把文字和情境結合起來,學生讀起來也入情入境,興趣高漲。整節課,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真正做到「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以讀為本」和「以人為本」的思想。
竇桂梅執教《宋定伯賣鬼》第一課時採用多種形式朗讀,先是師讀出譯文的意思,同學們讀出相應的文言文,接著讀第二自然段,同桌之間互對,最後讀第三自然段時,請一個同學讀譯文,其餘孩子讀文言文。就這樣使學生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讀書求知的興趣。書要讓學生自己先去認真讀。縱觀小學語文教材,大部分課後思考練習題的第一題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者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說明了讀書必須要讀,而且要認真讀、反復讀,讀得滾瓜爛熟,這樣不理解的內容、意思就會自然明白。怎樣才能讓孩子喜歡讀書,會讀書呢?我想應從以下三方面解決:
1、採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想使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就要讓學生有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創設情境、巧設問題、圖文結合、開展競賽、多媒體的使用等。
小學生的自製力一般說來都較差,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適時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興趣:一是當學生初讀課文對課文內容理解有了大致的了解,沒有什麼新奇的時候,就可以適時追加一個加深理解的問題,這樣孩子的興趣就再一次被調動起來;二是如果學生在思考問題時遇到困難了,教師就可以提出能使學生豁然開朗,有點撥作用的問題,減輕孩子閱讀難度;三是當學生以上問題都解決了不願思考問題時,教師就拋出可探討的問題,以激發他們探討的興趣,充分發揮小組的優勢;只有這樣不鬆懈,步步加深,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目的教育,才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
2、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要想閱讀形成能力、提高效率,達到目的,好的閱讀習慣對其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好的閱讀習慣如果養成,便會終生受用,是學生擁有的寶貴財富。在小學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和邊讀邊想的習慣,還要讓孩子學會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等。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了,就能自己樂於去讀書並大有所獲。
3、培養質疑釋疑的能力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釋疑,這樣教師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重難點在哪裡,學生有什麼地方還不明白,教師就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來講,能更好的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語文學習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尋疑、質疑、解疑。讓「尋疑、質疑、解疑,」成為激發學生閱讀的動力。發動學生互相幫助解疑,著力提高學生解疑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讓孩子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豐富孩子的詞彙量、積累語言,為習作奠定必要的基礎。
(二)「言味」——審視教師定位、做好語言訓練。
不管你是什麼級別的廚師,還是家庭主婦做一盤好菜都不能缺少鹽味。語文課堂也是這樣,不能缺少言味。這就要我們關注文本的細讀,激發說話的興趣。
首先要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活動為課堂的中心。教師在整過活動中只起「導演」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分組朗讀比賽,課本劇表演;學生是整過活動的「主角」,教師是整過活動的「配角」,活躍課堂氣氛,擴大了學生的認知結構,切實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精神。這樣,學生在各種活動中,有了再創造的基礎,使學生有說出體會的慾望,有體會的語言可說,有膽量敢說。這樣的課堂還缺少言味嗎?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孩子的評價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要有創造就要有提出問題的挑戰。面對挑戰的第一步就是提問,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比一個恰當的回答更有價值。在課堂上,作為教師應做到問題的精簡,而不能太乏,應時刻鼓勵學生多問,孩子在熟練讀好書之後也的確能思考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注意用激勵的方法,進行評價和學生相互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評語要恰當而自然,盡可能地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我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時,有幾個環節,我都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第一處,讀了描寫阮恆神態心裡的句子後,你是怎麼想的?學生的回答很積極,「他雖然害怕但他真勇敢,他真厲害,」不必要考慮他們說了多少,至少他們有強烈的說的慾望,長此以往,他們也就有話可說了。第二處,聽了阮恆的話,你有什麼話想對他說嗎?學生的發言也非常踴躍,「你當時疼不疼」「你沒有想過放棄嗎?…. 第三處,我問「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阮恆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向阮恆學習什麼?你自己怎麼做?在我的啟發下,有的孩子要好好練習寫字,有的小孩子要好好練習跑步,有的孩子說要好好練習舞蹈,……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高興,我覺得孩子的說話慾望被我調動起來了,我也有了成功的喜悅。審視教師定位、做好語言訓練,除了以上所將還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課堂中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關鍵。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產生語言表達的自覺性,增強語言表達的自信心,要多鼓勵,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訓練,充分調動他們語言表達的積極性。讓學生敢發言。不能嚴厲批語答錯的同學,對回答不完全正確的學生及時引導,幫他們能夠說對。 使孩子樂於發言。教師可以經常和學生一起聊天、共同參與活動,讓孩子敢和老師說話,樂意和老師說話,以致想和老師說話。久而久之同學們就會自然、大方,有話可說了。
2.採取讀,看,做,寫等促說途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進行說話訓練,大大地激發了孩子說話的興趣,調動了孩子說話的積極性,促進了孩子語言的規范化,能夠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是學生語言表達的基礎,讀得數量多了,記憶的內容也就多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也就更規范,更具有色彩。
科學家有過這樣的論證:人腦中所獲得的信息70%-80%是眼睛的功勞,所以要訓練學生多觀察事物,指導學生觀察事物,教給他們觀察事物的方法,為說話訓練創造必要的素材。在觀察活動中,指導學生區分特徵來觀察,如觀察景緻,要讓學生從它們的不同角度去觀察,能夠看清主要特點並能夠說出來。在說的過程中要流露出喜愛和贊美的情感。這樣看和說相互結合,不僅教會孩子觀察事物的方法也增長了孩子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以看促說,看說結合,讓孩子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但凡學生自己經歷的或者親手做的事,總能繪聲繪色,感情真摯地說出來。由此可以想到如果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孩子的手、腦、口並用,邊做邊說。
綜上所述,我們感到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中,需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種角度地訓練,這樣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引上寫作之路,為進入作文之門奠定基礎。
(三)「析味」——關注文本細讀、追求智慧課堂。
要關注文本細讀、追求智慧課堂。就要先備好課、上好課,而文本細讀就是它們的基礎。堅守語文的本真,也就是不要離開文本,要以本為本,關注文本的解讀,文本的細讀。課程標准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所謂的語文素養是指學生能夠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教師解讀文本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只有教師自己有所感悟,學生才能有所感悟;只有教師自己有所體驗,學生才能有所體驗;只有教師自己受到感動,學生才能受到感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文本細讀,學會品詞析句,要想使學生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師必須對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為此教師就要採用多種方式、多角度地進行文本細讀。
課文中的語言很豐富、精湛,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豐富、精湛、耐人尋味的語言怎樣才能讓學生得到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呢?一個字「析」 教師真正地析出味來,學生才能品出味來,才會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王崧舟老師在教學「楓橋夜泊」時緊緊抓住了「愁眠」這一核心詩眼,由此從 「月落」、「烏啼」、「霜天」、「江楓」、「漁火」,從所見、所聞、所感,幾個方面分類品讀詩歌內涵,解讀詩歌意境,引領著學生也包括在場的老師們走進了那個孤寂清冷的夜晚,走進了詩人張繼的內心,走進了《楓橋夜泊》。隨著品析詞句的層層深入,王崧舟老師依次完成了完整一首詩的板書。當解讀「霜滿天」時,王老師用李白的詩句「疑是地上霜」進行比較品析。一下子讓孩子感受到詩人在茫茫夜空中感受那彌漫滿天的霜花。正如王崧舟談「文本細讀」時說到什麼是文本細讀?他引用了朱光潛在《美學》里的話說就是:慢慢走,欣賞啊。把這個「走」換成「讀」:慢慢讀,欣賞啊。
「關注文本細讀」是個新的理念,細讀的前提是多讀。教材必須反復讀,只讀一遍兩遍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見得。」這是讀書人的切身體會。不僅要熟讀還要學會思考。《管子�6�1內業》雲:「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助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誠之極也。」教材要細讀,只要細讀到一定程度,終會有結果的。
於老師說:「文本細讀也要學會與別人交流。與別人交流是借「智慧」,會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我覺得對於文本細讀不能一個人閉門,而要經常和同辦公室的老師交流,同學科的教師交流,這樣才能有所促進,掌握才能更好。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說:「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參與教研活動,多去聽別人的課,從中發行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也可以發現別人們發現的東西,是自己能夠更准確地解讀文本,這也是文本細讀不可缺少的因素。文本細讀雖然只是一門技術,但是,它最終關乎的卻是教師作為專業人士的職業素養,「打鐵還得自身硬。」要想當個好老師,就要是自己的文化積淀深厚了,是自己的生活豐富了。更要從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的角度出發進行「文本細讀」,使「文本細讀」的效果發揮的更好,「文本細讀」之路也才能越走越順暢,越走越遠。
演繹高效,追求實效,我心中的伊甸園,也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或許我始終不能到達理想的境界,只能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徘徊,但我會引領著一群孩子,慢慢地向你靠近!我一定永遠懷著追尋理想的沖動,且行且思,且行且品。讓語文課堂這「一畝三分地」,不折不扣地體現 「讀味」, 「言味」 「析味」,使課堂落到實效,爭取高效!
zz轉載
㈥ 如何使高效課堂小學語文課有語文味教學隨筆
其實語文就是教的語言技巧。包括文本技巧和口語技巧。可以說是嚴謹、圓滑、溜須拍馬專等等的感覺屬。
我感覺當時學語文的時候就沒有弄明白語文要學什麼,現在也只是懵懵懂懂的。
只是現在自我感覺語文應該教會學生怎樣說話,怎樣行文,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語意、描述還有自己或別人的內心變化。我覺得可以讓學生練習對人或事物無論好的還是不好的得描述,或者讓大家扮演角色來達成某種預定的目的,讓大家體味用何種語言能更好的完成既定目標。
不要讓學生最後都不明白學的是什麼,好像認識幾個字,會寫幾篇作文就自我感覺良好。要讓他們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學會表達自己,學會書面嚴謹的語文措辭,學會各種表達方式。我覺得這才是語文學習的目的。
㈦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課程,是其他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有針對性地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課堂,為學生今後發展打下基礎。為此,教師應在認識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採取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的措施。
小學語文課堂高質量問題措施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偏重於講解理論知識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直採用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應用單一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講台上辛苦地教學,學生則處於被動聽講的位置。該教學方式違反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難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片面地重視對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阻礙著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課堂氣氛非常沉悶。長此以往,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2.課堂設計不合理
教師在講解相關內容之前,需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採用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然而,由於受到教師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教師無法設計出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案,無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此
㈧ 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看法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師怕漏教,考試又考到,於是無論是「西瓜」還是「芝麻」統統都撿到,來個一網打盡。這樣教師活動多,學生活動少,老師累,學生煩,效率低,導致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強。這就給我們語文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改變這種現狀,構建語文高效課堂」。那麼,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即通過教師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知識上有超常收獲、能力上有超常提高、超常進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打造高效課堂。一、潛心文本,成竹於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地提出了閱讀互動的三維結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什麼是「文本」呢?「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語文課文。它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學內容、教育目的等都隱藏在文字之中。我們不應把文本被拋在了一邊,上課前匆匆地拿出教學參考、課本看一下就去上課,也不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製作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上,應把精力放在吃透文本之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其實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意蘊深遠。作為語文老師,應當以一個學習者的身份,和文本及文本後面的作者認真對話,靜心凝神地加以研讀,吃透文本,主觀能動地「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文本,讓自己先走進文本,成為文本中的角色,與作者交流。試想,如果教者自己沒有對文本有很深刻的領會,又如何能使學生走進文本呢?如:我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出示課件——長城的結構圖。讓學生在圖上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牆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並在圖上註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的預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思維,促進課堂的有效生成。走進文本,就是「鑽進去」,用心解讀文本——指能正確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通過鑽研教材,對教材的二度開發來確定「教什麼」,依據《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特點、課後思考練習等,綜合課文的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依據教學目標,結合課文特點確定本課語言訓練的內容,確定課文教學的重難點。 「用心與文本對話,用靈魂與文本對話,從而正確地引領學生在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漫遊,並在其中自我發現、自我提升、自我成長。」 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園,教師把學生帶進這座「花園」,不僅要讓學生看到紅花,還要讓學生看到綠草。只有正確解讀了文本才可以把課文的精要提煉出來,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崔巒理事長所說的課堂教學中「兩化」和「三多三少」的問題。二、簡單教學,精巧設計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說:「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何謂簡單?「簡單不是草率,不是省事,是要改變繁瑣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課文內容、或離開課文語言挖掘人文內涵的教學套路,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語言的理解、積累與運用,來構建簡約、實用的閱讀教學。」 著名教師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一課給我很深的感悟: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層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的一組作品之中,教學環節可謂是環環緊扣,條理清晰,新穎簡潔,設計巧妙。特級教師王菘舟老師上的《荷花》一課,整堂課以「美」為主線,設計了三個部分:1.在呈象感形中發現美 2.在品詞悟情中感悟美 3.在移情入境中意會美。課堂設計緊扣語文學科特點,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從表象的美到意會的韻,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在潛心會文的過程中發現、感悟、意會美,最後用自己的情感和語言去創造美。整節課一氣呵成,重點突出,在看似簡潔的教學環節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縱觀許多特級教師的優秀課例,他們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原則,根據文本,結合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實現了老師在簡單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的教學境界。三、靈活教法,不拘一格高效課堂是學生感興趣、學得輕松、學得深入、學得自主的課堂。如何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怎樣的課堂才是務實高效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靈活的方法手段進行教學尤為重要。首先,我們要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心理學認為,愉快的環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更有利於知識的生成。因此老師要運用語言、課件、音樂等各種手段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以一種自由、放鬆的
㈨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簡單高效課堂課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以求得課堂專教學的最大效益。屬我認為,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麼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做起:一、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剩餘196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