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憫農》全詩
《憫農二首》唐代:李紳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釋義:
其一: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
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其二: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1)憫農小學語文原文擴展閱讀:
根據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李紳六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廬氏帶著他遷居潤州無錫(今屬江蘇),由母親躬授學業。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於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
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炙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那些富貴人家豐盛的盤中餐,正是農民風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勞作流下的汗水換來的呵!這一鮮明的對比,又使我們看到了詩人對農民的同情,對不平等的現實的不滿。
B. 小學課本選用古詩欣賞之《憫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1.憫:憐憫。 5.閑田:無用,不耕種的的田。 2.粟:(sù)穀子;栗粟。 3. 猶:還。 4:四海:泛指全國各地
春天,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全國各地沒有不耕種的田地,農民太過於勞累,只好餓死。賞析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土。 3.誰知盤中餐,在台灣,香港等地寫為誰知盤中飧(sūn), 國內採用簡化字後,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為餐了。餐飧: 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C. 憫農二首的作品原文
憫農二首⑴ 其一 春種一粒粟⑵,秋收萬顆子⑶。
四海無閑田⑷,農夫猶餓死⑸。 其二 鋤禾日當午⑹,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⑺,粒粒皆辛苦?
D. 憫農這首詩的全文
李紳《憫農》一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李紳《憫農》二鋤版 禾 日權 當 午,汗 滴 禾 下 土。誰 知 盤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李紳《憫農》三壟 上 扶犁兒 ,手 種 腹長 飢 。窗 下 織 梭 女 ,手 織 身 無 衣 。我 願 燕 趙 姝 ,化 為 嫫 女 姿 。一 笑 不 值 錢 ,自 然 家 國 肥 。楊萬里《憫農》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飢度殘歲,更堪歲里閏添長。憫農(作者不詳)老天不憫農,遍地起黃風。無雲難下雨,百姓少收成。
E. 憫農這首詩在小學幾年級課本
憫農這首詩在小學一年級上半年的課本裡面。
在小學生晨讀課本裡面就有這首詩。
F. 憫農詩作者和原文
《憫農二首》(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內,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首容》(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白話譯文
其一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其二
春天播種下一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一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憫農》
【唐】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G. 誰告訴我古詩《鋤禾》的原文啊
原文:
《鋤禾》
【作者】李紳【朝代】唐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
農民辛勤種田正當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誰知道盤中的顆顆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的辛苦。
(7)憫農小學語文原文擴展閱讀:
《鋤禾》是一首唐詩,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作者為唐代李紳,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所作。
此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全詩語言通俗、質朴,音節明快、上口,流傳極廣,婦孺皆知。其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國傳統的「治家格言」,提醒人們注意節約用度,珍惜勞動成果。
賞析:
首先,這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系在一起。
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後,詩的語言通俗、質朴,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H. 憫農的譯文
翻譯:
(一)農民在中午的時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誰能知道這飯菜的來歷,每一粒都是那麼的辛苦。
(二)農民把一粒粒穀子種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糧食。雖然全國各地的土地都被農民耕種,但農民還是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
原文: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憫農小學語文原文擴展閱讀:
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
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朴,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
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憫農二首
I. 瀑布小學語文課文原文
瀑布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湧上岸灘,
又好像陣陣的回風吹過松林。答
山路忽然一轉,
啊!望見了瀑布的全身!
這般景象沒法比喻,
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時時來一陣風,
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J. 李紳《憫農》原文
憫農
憫農
(唐-李紳)
鋤 禾 日 當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誰 知 盤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釋]
1.憫:憐憫。
2.鋤禾:用鋤頭松禾苗周圍的土。
[簡析]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裡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於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採用相互對比,前後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
憫 農1
李 紳
春 種 一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注釋]
1.憫:憐憫。
2.粟:(sù)
[簡析]
這是一首揭露社會不平、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
第一、二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以「春種」「秋收」,概寫農民的勞動。從「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形象地寫出豐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無閑田」,更寫出全國的土地都已開墾,沒有一處田地閑置著。此句與前兩句的語意互相補充,進而展現出碩果累累,遍地金黃的豐收景象。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在豐收的年頭,照理該豐衣足食了吧?誰知結句卻是「農夫猶餓死」。這真是觸目驚心!一個「猶」字,發人深思:到底是誰剝奪了勞動成果,陷農民於死地呢?「猶餓死」三字極為深刻地揭露了社會不平,凝聚著詩人強烈的憤慨和真摯的同情。
作者簡介:李紳(772-846),字公垂,泣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唐代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