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勸學教案

小學語文勸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11 12:18:48

A. 荀子勸學教案

<勸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設喻論證的方法和「對舉」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況關於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二、難點、重點分析
(二)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麼內在聯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③反復設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l.對照注釋,藉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 復習初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於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和「為」是兩個動詞,「***」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作「揉」,解釋「使……彎曲」。「為」,做成。「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復詞,聯繫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絕」是會意字,從「***」,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後置的標志。「爪牙」在本文中是兩個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後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代又轉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凶、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黃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於、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於心思專一(的緣故)。

(七)誦讀第l段。
1.誦讀的准備。
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學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讓學生解釋下列詞語:
「已」——在現代語中有沒有相同用法?請舉例。(奔騰不已,不能自已)
「以為」——跟「自以為得之矣」(《石鍾山記》)中的「以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為」是自己認為之意;此句中的「以為」是「以之為」(用它做成)的省文。)
「雖」——這個「雖」跟下面兩句話中哪一個「雖」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不同)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相同)
「木受繩」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來。(「受繩而後鋸之」「就礪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學生練習背誦。
先自讀兩遍,再由教師領讀一遍(師生都不看書),然後檢查試背,發現難點,指出關鍵在於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觀點
提問:這段話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觀點的?(起句和結句)
追問:開頭說:「學不可以已」,下面接著有一連串的設喻,這些設喻是證明這個觀點的嗎?(不
是直接證明這個觀點,而是用來證明結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個觀點的。)
再追問:既然如此,起句和結句所表述的觀點又是怎樣的關系呢?(後者用來證明前者——因為「博學而日參乎己」有「知明而行無過」的功效,所以「學不可以已」。)
補充問: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這句話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則「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涵
提問:這段話中的設喻可分幾組?(分三組:①「青,取之於藍……而寒於水」;②「木直中繩……***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繩……則利」。)
追問:這三組設喻從總體上看,都是為了論證「君子博學……行無過矣」這一論點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簡單的重復?(不是,因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問:它們的角度不同表現在什麼地方?①是將前後不同的狀態和性質加以對照,說明後者高於前者,用來比喻人們經過學習,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於學習之前,智力發達程度也高於學習之前。②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既經改變,則不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性質上去,用「***」來比喻學習可以改造人這一重大作用。③「受繩則直」「就礪則利」所強調的是改造的結果,照應下文「知明而行無過」;被省略的「鋸」「磨」二字,都表示持續的動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見這一組設喻是前兩組設喻的總括,由此順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觀點。
最後板書此段文理示意圖,幫助學生記誦。
4.熟練地誦讀這一段。
學生參照上面的示意圖齊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後由教師檢查。
誦讀第2段。
(八)誦讀第2段。
1.誦讀的准備。
先劃分下列句子的節奏,要求注意某一節拍之中有些字之間有極短暫的停頓(用「·」表示)。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知須臾·之所學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後解釋詞語:

「終日而思」和「***而望」——屬於「對舉」,結構相同,「而」表示修飾關系。用現代語表述,依次為「整天地想」和「躍起腳跟向遠處看」,前者加「地」,後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從「彡」,從「章」,「章」亦聲,光彩奪目之意。
「利足」——現在也有這種構詞方式,如「快手」(幹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為同「至」,非是。「致」與「絕」對應,都表示動作結果,課本注為「達到」是正確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會水」一詞,指游泳而言。
2.學生練習背誦。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師提問:本段有哪些設喻,先一一列舉出來。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②「登高而招」則「見者遠」;③「順風而呼」則「聞者彰」;④「假輿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絕江河」。)
追問:這些設喻各有什麼作用?

(①用來說明「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語,作解釋,說明「登高」的效果。③與「登高」一喻對舉,說明「順風」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與此相同。)

再追問:結句中「善假於物」是指上文哪些語句說的?(「登高而招」「順風而呼」「舟揖」「輿馬」)它們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所假之物的性質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風」,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輿馬」「舟揖」,是人的發明創造之物,二者有層次高低之分。)
小結:①喻屬起句;②③④⑤喻屬結句。
主導問:起句和結句是怎樣的關系?(「學」是前提條件,「善假於物」是結果——能利用自然可謂善,能創造可用之物,則是善之善者。)
請歸納本段大意:能學習才能善假於物(板書)。
4.熟練地背誦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學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順風」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點出「假」字;至「輿馬…「舟揖」二喻,才明白點出;最後再說「善假於物」,給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這種行文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記誦。

(九)誦讀第3段。
1.誦讀的准備。
先劃分下列句子的節奏:
蚓無·爪牙之利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後解釋下列詞語:
「興焉」「生焉」「備焉」的「焉」——或注為「於是」,亦通。虛詞也可以活解,只要於文意無害。
「無以」——可與「河曲智里無以應」作比較。這里是「沒有辦法」的意思。
2.劃分層次,然後練習背誦。
第一層(首句、以句號為標志、下同)說明積善而後聖心備的道理。
第二層(第2—4句)從正反兩面設喻說明積累的必要性。
第三層(最後兩句)從正反兩面說明用心專一才能積累的道理。
提示學生:此段較長,可按上述層次,一層一層地練習背誦,最後連貫地背誦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後,熟練地背誦這一段。
主旨是:學習知識必須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地積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用心專一。

(十)總結全文。
1.思想內容。
總結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論點(分論點);再分析這些論點跟「學不可以已」這句話 (中心論點)的關系,指出分論點就是中心論點的論據,最後列表說明。
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無過」——意義(分論點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於物」——意義(分論點之二)
學而不已,方能積累,即「鍥而不舍」——態度(分論點之三)

教師點撥:作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跟他的「性惡」說是分不開的。因為「性惡」,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後即可為善,「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就說明了這一點改造的方法就是進行教育,「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為善。這種教育改造,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又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2.設喻的運用。

教師說明:嚴格地說,通常所謂「比喻論證」是不確切的,比喻是一種修辭技巧,常用來說明事物的狀態、大小、色澤等等;設喻則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於論證,應稱為「設喻論證」。
學生討論:(1)從本文看,運用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2)本文在設喻的運用上有哪些特點?
小結要點:

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附帶說說,寓言也是設喻的一種,上學期已學過,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等,同樣也有深入淺出的效果。)

本文的設喻有兩大特點:一是方式靈活,有時從一個方面用同類事物並列設喻以加強效果,如「青,取之於藍……而寒於水」;有時從正反兩面設喻說明同一道理,如「騏驥一躍……功在不舍」。二是用一連串的設喻,而內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絕江河」。
3.對舉的運用。
說明:對舉是一種行文方式,就是將有關的兩個事物(包括同類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時舉出,其句子構造也相同或大體相同。

讓學生舉例(同類事物對舉,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相反事物對舉,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蚓無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討論對舉的作用。教師要說明一下:上述對舉句組又都是設喻,那是就其目的(說明事理)來說的,而討論對舉的作用則應從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麼好處。(讀起來節奏整齊劃一,鏗鏘有力;以同類事物對舉可以豐富內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對舉,可以使讀者對問題獲得一面的認識。)

B. 《勸學〉標准教案

<勸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設喻論證的方法和「對舉」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況關於學習意義和學習態度的論述。

二、難點、重點分析
(二)作者從哪幾個角度論述中心論點的?每組比喻包含什麼意思?各組比喻之間在意義上有什麼內在聯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系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楔而不舍」,「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二)本文設喻有什麼特點?
分析:本文是闡述學習道理的議論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既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設喻特點:

(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說明「學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的靛青色的提取,車輪的製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達了「學不可以已」而必須有所造就的道理。這樣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

(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通過正反對照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③反復設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連用幾個不同的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的理解。

(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的是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後引出「善假於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
「積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水流」兩個比喻從反面進一步論證。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於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後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後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後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師趁此在「勸」字後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麼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l.對照注釋,藉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2.給本課12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註,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 復習初中知識,綜合「思考和練習」二,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於」、「者」、「而」的用法。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一個合成雙音詞。「可以」在古漢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於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2)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句中兩個「中」作動詞,「符合」的意思。「繩」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個詞的意義現在已擴大,泛指各種繩索。「***」和「為」是兩個動詞,「***」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彎曲的一種方法,現作「揉」,解釋「使……彎曲」。「為」,做成。「以」在兩個動詞之間表明它後邊的行為是它前邊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作連詞用,譯作「而」。全句譯為:(一塊)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線,假如使它彎曲而成為車輪,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圓規(畫的圓圈)。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句中「神明」即「神靈」;「聖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現代漢語中的合成雙音詞,「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這句譯為:積累善行養成美德,因而能自通於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備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雙音詞,偏義復詞,聯繫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詞用如動詞,「游泳」。「絕」是會意字,從「***」,從「刀」,從「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橫斷絲織品,「絕江河」很像橫斷水流,所以「絕」引申為「橫渡」。「江河」古人專指長江、黃河,現在的詞義擴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譯為:藉助船隻的人,並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橫渡江河。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句中兩個「之」是定語後置的標志。「爪牙」在本文中是兩個單音詞,它們的本義是爪子、牙齒。後來形成褒義的比喻義:幫手、武士;現代又轉為貶義的比喻義:幫凶、走狗,詞義的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強」讀***,堅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黃泉」是特殊的單純雙音詞。「用心」不是合成雙音詞,「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詞,譯作「由於、因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動詞,專一的意思。全句譯為: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硬的筋骨,(卻能)上吃泥土,下飲地下水,(這是)由於心思專一(的緣故)。

(七)誦讀第l段。
1.誦讀的准備。
先給下列句子劃分節奏(學生試劃,教師糾正):
學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讓學生解釋下列詞語:
「已」——在現代語中有沒有相同用法?請舉例。(奔騰不已,不能自已)
「以為」——跟「自以為得之矣」(《石鍾山記》)中的「以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為」是自己認為之意;此句中的「以為」是「以之為」(用它做成)的省文。)
「雖」——這個「雖」跟下面兩句話中哪一個「雖」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不同)②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相同)
「木受繩」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來。(「受繩而後鋸之」「就礪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學生練習背誦。
先自讀兩遍,再由教師領讀一遍(師生都不看書),然後檢查試背,發現難點,指出關鍵在於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觀點
提問:這段話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觀點的?(起句和結句)
追問:開頭說:「學不可以已」,下面接著有一連串的設喻,這些設喻是證明這個觀點的嗎?(不
是直接證明這個觀點,而是用來證明結句「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個觀點的。)
再追問:既然如此,起句和結句所表述的觀點又是怎樣的關系呢?(後者用來證明前者——因為「博學而日參乎己」有「知明而行無過」的功效,所以「學不可以已」。)
補充問: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這句話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則「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設喻的內涵
提問:這段話中的設喻可分幾組?(分三組:①「青,取之於藍……而寒於水」;②「木直中繩……***使之然也」,③「故木受繩……則利」。)
追問:這三組設喻從總體上看,都是為了論證「君子博學……行無過矣」這一論點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認為這是簡單的重復?(不是,因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問:它們的角度不同表現在什麼地方?①是將前後不同的狀態和性質加以對照,說明後者高於前者,用來比喻人們經過學習,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於學習之前,智力發達程度也高於學習之前。②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既經改變,則不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性質上去,用「***」來比喻學習可以改造人這一重大作用。③「受繩則直」「就礪則利」所強調的是改造的結果,照應下文「知明而行無過」;被省略的「鋸」「磨」二字,都表示持續的動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見這一組設喻是前兩組設喻的總括,由此順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觀點。
最後板書此段文理示意圖,幫助學生記誦。
4.熟練地誦讀這一段。
學生參照上面的示意圖齊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後由教師檢查。
誦讀第2段。
(八)誦讀第2段。
1.誦讀的准備。
先劃分下列句子的節奏,要求注意某一節拍之中有些字之間有極短暫的停頓(用「·」表示)。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知須臾·之所學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後解釋詞語:

「終日而思」和「***而望」——屬於「對舉」,結構相同,「而」表示修飾關系。用現代語表述,依次為「整天地想」和「躍起腳跟向遠處看」,前者加「地」,後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從「彡」,從「章」,「章」亦聲,光彩奪目之意。
「利足」——現在也有這種構詞方式,如「快手」(幹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為同「至」,非是。「致」與「絕」對應,都表示動作結果,課本注為「達到」是正確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會水」一詞,指游泳而言。
2.學生練習背誦。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師提問:本段有哪些設喻,先一一列舉出來。
(①「***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②「登高而招」則「見者遠」;③「順風而呼」則「聞者彰」;④「假輿馬」可「致千里」;⑤「假舟揖」可「絕江河」。)
追問:這些設喻各有什麼作用?

(①用來說明「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②承上句「登高」一語,作解釋,說明「登高」的效果。③與「登高」一喻對舉,說明「順風」的效果。④⑤的作用亦與此相同。)

再追問:結句中「善假於物」是指上文哪些語句說的?(「登高而招」「順風而呼」「舟揖」「輿馬」)它們是不是簡單的重復?所假之物的性質是否相同?(不是。②③中所假之物「高(山)」「風」,都是自然物;④⑤中所假之物「輿馬」「舟揖」,是人的發明創造之物,二者有層次高低之分。)
小結:①喻屬起句;②③④⑤喻屬結句。
主導問:起句和結句是怎樣的關系?(「學」是前提條件,「善假於物」是結果——能利用自然可謂善,能創造可用之物,則是善之善者。)
請歸納本段大意:能學習才能善假於物(板書)。
4.熟練地背誦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學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順風」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點出「假」字;至「輿馬…「舟揖」二喻,才明白點出;最後再說「善假於物」,給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這種行文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記誦。

(九)誦讀第3段。
1.誦讀的准備。
先劃分下列句子的節奏:
蚓無·爪牙之利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後解釋下列詞語:
「興焉」「生焉」「備焉」的「焉」——或注為「於是」,亦通。虛詞也可以活解,只要於文意無害。
「無以」——可與「河曲智里無以應」作比較。這里是「沒有辦法」的意思。
2.劃分層次,然後練習背誦。
第一層(首句、以句號為標志、下同)說明積善而後聖心備的道理。
第二層(第2—4句)從正反兩面設喻說明積累的必要性。
第三層(最後兩句)從正反兩面說明用心專一才能積累的道理。
提示學生:此段較長,可按上述層次,一層一層地練習背誦,最後連貫地背誦全段。
3.概括本段主旨後,熟練地背誦這一段。
主旨是:學習知識必須有「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地積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用心專一。

(十)總結全文。
1.思想內容。
總結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論點(分論點);再分析這些論點跟「學不可以已」這句話 (中心論點)的關系,指出分論點就是中心論點的論據,最後列表說明。
學不可以已(中心論點)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無過」——意義(分論點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於物」——意義(分論點之二)
學而不已,方能積累,即「鍥而不舍」——態度(分論點之三)

教師點撥:作者在本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跟他的「性惡」說是分不開的。因為「性惡」,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後即可為善,「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就說明了這一點改造的方法就是進行教育,「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說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為善。這種教育改造,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又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2.設喻的運用。

教師說明:嚴格地說,通常所謂「比喻論證」是不確切的,比喻是一種修辭技巧,常用來說明事物的狀態、大小、色澤等等;設喻則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用於論證,應稱為「設喻論證」。
學生討論:(1)從本文看,運用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什麼?(2)本文在設喻的運用上有哪些特點?
小結要點:

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附帶說說,寓言也是設喻的一種,上學期已學過,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等,同樣也有深入淺出的效果。)

本文的設喻有兩大特點:一是方式靈活,有時從一個方面用同類事物並列設喻以加強效果,如「青,取之於藍……而寒於水」;有時從正反兩面設喻說明同一道理,如「騏驥一躍……功在不舍」。二是用一連串的設喻,而內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絕江河」。
3.對舉的運用。
說明:對舉是一種行文方式,就是將有關的兩個事物(包括同類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時舉出,其句子構造也相同或大體相同。

讓學生舉例(同類事物對舉,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相反事物對舉,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蚓無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討論對舉的作用。教師要說明一下:上述對舉句組又都是設喻,那是就其目的(說明事理)來說的,而討論對舉的作用則應從行文方式看,要想想如此行文有什麼好處。(讀起來節奏整齊劃一,鏗鏘有力;以同類事物對舉可以豐富內容,加深印象;以相反事物對舉,可以使讀者對問題獲得一面的認識。)

C. 語文必修3《勸學》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聖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蒙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凈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凈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並不是局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聖心備焉」,聖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說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亦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為其修學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老子孔子皆菩薩示現,則荀子之本跡我亦不敢妄測。從《勸學》篇中我們可以明白其修學思想與佛教戒定慧三學是暗合的。荀子對道心之堅固非常重視,而曰:「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是修道最重要的,這種德操與積善的關系是密切的,是真正的戒。「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應」即是「慧」,也可以說「定」是「止」,「應」是「觀」,「能定能應」即「止觀圓融」。這時候才可謂之成人,即成就道業之人。

成就之後,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後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勉勵後學勿得少為足,當勤精進。

D. 勸學教案

【教學目標】
掌握本文比喻論證的藝術特色。積累文中主要的文言知識及相關文學文化常識。
形成學習需要積累、專心、堅持,方能有所成就的認識。
【課文導讀】
荀子是先秦時期最後一位儒家大師。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惡」的本性,所以他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荀子》的第一篇就是《勸學》。勸,是勸勉、鼓勵的意思。勸學就是勉勵學習。在《勸學》里,荀子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課文節選的部分著重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重要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
全文共分三段。
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論點:學不可以已。後三段圍繞這一中心論點論述。第一段先從後天人的力量和作用上,說明學習可以使人進步,論證「學不可以已」。
第2段說明君子的智慧、稟賦並非不同於一般人,而是他們能選擇正確的途徑,藉助學習來提高自己,從而論證了「學不可以已」。
第3段又從學習態度上,說明只要善於積累,持之以恆,就必有成就,進一步論證了「學不可以已」。
文章開頭以「君子」的名義,提出「學不可以已」這一中心論點。「君子曰」中的「君子」並非實指,是作者用虛擬法發表議論,用以增強觀點的權威性,加強觀點的說服力。這個中心論點包括了三方面的意思:其一是學習有重要意義,其二是學習有重要作用,所以「不可以已」;其三是學習應有的態度和方法,也要求「不可以已」。下文從這三方面加以論述。
中心論點提出之後,作者先用青出於藍、冰寒於水兩個比喻,說明通過學習,後學可以超過前人,學生可以超過老師。接著又用「木直中繩,鞣以為輪」的比喻,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還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最後以「故」聯繫上文,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事例,推論人也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這段總論學習的重要性。作者從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指出人的道德、知識、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後天的學習才得到的。這一點,直到今天還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第2段先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的正面闡述和「跛而望」,「不如登高之博
見」的形象設喻,說明學習的顯著效果。又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
I楫」四個比喻,說明人藉助學習,可以有很大的進步。最後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同一般人有差異,而是後天善於學習的結果。從而論證了學習的重要作用。荀子的「君子生非異也」的觀點同孔子的「上智下愚不移」的觀點針鋒相對,這是很大的進步。
第3段,用「積土成山」和「積水成淵」兩個比喻引出「積善成德」而「聖心備焉」的結論,從正面說明學習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積累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達到所謂「神明自得」的地步。文章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的。既要長期逐漸積累,那就需要堅持不懈,所以文章緊接著舉出四個比喻,用對比的方式,說明學習上堅持不懈的重要性。「騏驥」、「駑馬」兩個比喻暗示客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好壞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鍥而舍之」、「鍥而不舍」兩例對比,說明了只要堅持不懈,學習再難也不怕,否則再易也學不成。長期逐漸積累還需要專一。作者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設喻,正反對照,進而說明在學習上盡管主、客觀條件有不同,但要學習成功就必須專一而不能浮躁。這一段論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問題,提出了三點:要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一。
荀子認為人可以通過後天學習改變先天所具有的「人性惡」的本質,從而具備「聖心」,成為君子。這雖然是按封建社會上層階級的道德標准提出的要求,但所說的有關學習的意義、規律、態度方面的道理,仍可作為今人的借鑒。
本文有①正面設喻。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楺木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闡明學習的重要性。
②有正反對比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等,通過正反對照的手法,把所要說明的道理說得更具體、明白。
③有反復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多個不同的比喻,說明一個共同的道理,闡明學習的重要作用。
④有的運用借喻,單說喻體,而把道理隱含其中,留給讀者思考。如青出於藍、冰寒於水等。
⑤有的運用暗喻:或先說道理,再用比喻證明,如「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或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⑥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作進一步論證。如第3段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白得,聖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多項比喻論證同一論題的特點及作用。
難點:不同形式、不同類別比喻的識別。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勸學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