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觀酈波教授評《曾國藩家書》有感……800字,原創謝謝不要網上的。幫我朋友求的,求快點。
本學期,有幸讀了曾國藩的《家書》,雖然我只是匆匆翻看了幾篇,但讓我感受很深的地方有許多。如:在家書中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對子女的學習教育非常嚴格的父親。他很多家書中都要求其子,把日常練習的字,詩詞等作品寄給他看,然後,他再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加以指導,他指出「讀書宜專,習字宜恆」。同時他也是一個慈愛的父親。一次其子久病不愈,他信中仔細詢問有沒有在吃葯,吃了什麼葯等等。還建議要想身體健康關鍵是平時要加強鍛煉,不能一味的靠吃葯,「飯後千步走」是個不錯的健身方法。
曾國藩作為國之棟梁,人們眼中最好的兒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親,其後世子孫中大師級人才輩出,遍布海內外。曾國藩的家教或許給出了答案。在曾國藩的330多封家書中講求人生理想、道德修養。他說:「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與曾氏家教比較,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教育目標發生了偏差,我們過分的重視了「才」的教育,忽視了「德」的教育。什麼是曾國藩所說的「君子」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已有定論:「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皆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愚人不足為社會患,小人卻是社會的大患,「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振聾發聵,值得我們深省呀。
與曾氏家教比,我們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談、口號的層面。小學教育應當是生活教育,教育孩子們明白人與人的關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兄與弟的關系,知道人與人的關系才能把人做好。讓孩子們明白自己的身份,應該盡什麼義務,應該行什麼禮節,這就是教育。舊時代的《弟子規》就在規范孩子們的行為,培養孩子們有修養、明事理方面做的很好。《曾國藩家書》中對弟子的教育也是從生活行為入手,著眼道德培養。而我們今天的教育卻把這些忽略掉了。有人戲稱我們和孩子是「非常6+1」的關系,6個大人圍繞著1個孩子轉。再窮也要富孩子,致使許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艱辛,追求享樂,攀比虛榮。許多孩子也習慣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為我,我還為我,極度自私。這樣的孩子都不懂也不會去敬愛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礎,不懂得敬愛自己的父母,又怎麼會愛他人、愛祖國。對家庭失去責任感,又會去擔負什麼社會責任呢?不「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
儒家思想伴隨著中華文明不斷豐富完善,可貴的是儒家能夠將思想浸潤貫穿到人們的具體行為規范中去,形成了完成的體系,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取得了統治性的主流地位。我們不主張「復古」,社會在前進,條件在變化,不加選擇的復古無異於刻舟求劍般的可笑,「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賢也,時勢異也」,我們的先賢們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黑格爾說過「存在就合理」,我們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傳承至今,獨步世界,就不能否認我們傳統文化的先進性的一面。我們不應該全面就收,更不應該全面拋棄,而應該取其精華,傳承、豐富、發揚。我們的教材中應當適當的加入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讓孩子們多知道些「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並能夠踐行,在某種意義上說比功課成績的提高更重要。
我建議我們的教育工作者都來讀一下《曾國藩家書》,這些書信中富含的教育思想,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❷ 為什麼酈波老師語文啟蒙沒有二年級下冊
多溝通。個人見解就是,關鍵是以身作則。可以買一些有關書籍比較專業內:了解孩子的一些容共性、少批評,更需要家長對孩子有耐心,不溺愛、行為和學習習慣,正確積極的選取,家長有什麼習慣孩子就容易學什麼,這一點就要求家長必須「以身作則」,比如模仿學習、多鼓勵,要體現孩子的個性。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一概否定;培養良好的生活,如果是還不大的孩子,多指導孩子的啟蒙教育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
❸ 網盤mp3 名師酈波的語文啟蒙課【初中版】 喜ma拉雅 有聲課 有聲讀物
/s/1dFF5p2h 密:pep9
❹ 薦讀︱酈波:詩詞到底有什麼用
「詩詞到底有什麼用?」
一位同學曾經這么直白地問我。
既然他這么直白,我也只好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沒什麼用!幾乎沒什麼用!」
不過,莊子也說過:「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在詩詞大會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白茹雲的大姐。場上我稱她為大姐,董卿和康老師也跟著叫大姐,結果她還不樂意了,說其實自己很年輕,比我們都小。這時董卿說的一句話代表了我們的心聲:「這聲大姐喊的不是年齡,是我們的敬重!」
就是這位普普通通的農家女子,她務農為生、家境清貧、病痛折磨、現實沉重,但她始終過著「詩意的人生」。白茹雲六年前就查出了淋巴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家中經濟拮據,為治病欠下很多債。弟弟自小腦中生瘤,一發作就拚命抓頭,為了照看、安撫弟弟,她開始為弟弟念詩、唱詩,由此走上了熱愛詩詞的道路。在生活的重重重壓面前,白茹雲一路走來,卻沒有絲毫的沮喪、不甘、憤懣與埋怨,她說因為有詩詞一路陪伴,她說因為她喜歡那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當她在詩詞大會上念出鄭板橋的那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時,我感慨地評點說:「擁有如此淡定氣魄的白大姐,真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的一面鏡子啊! 」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位 16 歲的中學生薑聞頁,在賽場失利後,在他人咄咄逼人的氣勢下,她淡定地說出: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懷有顆喜愛詩詞的初心,又何須輸贏和勝負來鑒定我對詩詞的熱愛。」
那一刻,我忍不住評價說:「詩者志也,詩者心也,在我眼裡,你才是真正的贏家!」
還有武亦姝,還有陳更,還有曹羽,還有彭敏,還有北師大校園里的「快遞小哥」,還有油田鑽井平台上的「詩詞男神」……還有很多很多這樣平凡卻優秀的人,他們「腹有詩書氣自華」,他們用詩詞盪滌著靈魂,讓世人看到即使在現實的重重迷惑中,仍有詩意的棲居,就在你我身旁!
其實,不只是詩詞大會上的選手們,我想,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時時刻刻,一定有很多因為熱愛詩詞而堅守自我靈魂的人。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詩雲: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我們熟得不能再熟的詩了,可是說到這首詩的作用,很多人卻未必明了。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作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當時柳宗元因「二王八司馬」事件被貶謫湖南永州,即今湖南永州醴陵。這一年的冬天,當地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身處流放、貶謫困境中的柳宗元遂提筆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名作《江雪》。所以,一直以來,後人多以為這首《江雪》表達的是詩人孤獨、困苦的心境。甚至還有好事者據此推測,說《江雪》是一首藏頭詩,「千萬孤獨」四字,正是柳宗元的吶喊與彷徨。
可是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發現一個矛盾——不僅是歷來的詩家、論家喜歡這首《江雪》,古來畫家、丹青妙手們也尤喜以《江雪》意境入畫。所謂「寒江獨釣」,禪境高妙,禪意與禪悅的表達正是由詩而畫一脈相承的表現。所以,甚至有論家以為,《江雪》一篇正是柳宗元禪悅思想的集中體現。
從吶喊與彷徨,到禪意與禪悅,理解大相徑庭,差異何其之遠!事實上,除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解,還有政治批判說,以為寒江獨釣是以嚴子陵高潔獨釣自喻;又有政治希望說,甚至把寒江獨釣比之姜太公垂釣渭水。真是「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作品總是給人無比豐富的理解空間。
事實上,聯系柳宗元的人生經歷我們就會知道,在這首《江雪》里,苦楚與孤獨一定有,但超越與升華也同樣在。其實,它最大的奧秘就在找回自我,達成與自我的和解。
柳宗元出身河東柳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門望族,母親則出身范陽盧氏,在看重門閥與貴族出身的唐代,這樣的家世使得他少有凌雲之志,久懷兼濟之心。加之年少揚名,二十齣頭又高中進士,所以意氣風發,銳意進取,終以極大的政治熱情加入了永貞革新的改革。可是命運卻兜頭澆下一盆冷水,改革失敗,柳宗元攜母遠謫永州。因氣候惡劣,水土不服,柳母在永州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柳宗元終於被逼到了人生的絕境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一切生機全無,一切希望湮滅!
可是,就是在人生最逼仄的困境里,一首詩、一首短短的五言絕句,卻讓柳宗元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 —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山山皆白,萬徑絕滅,當塵世的喧囂與浮華成為被摒棄的背景,那個「久在樊籠中」的自我,那個「我」身上早已丟失的靈魂,才終於被完整地找回。
關於柳宗元通過一首《江雪》找回精神的自我並完成與自我的和解,還有一個關鍵的證據,即不論是在柳宗元個人文學創作歷程還是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江雪》的出現都代表了一個重要的節點 — 就在《江雪》之後,柳宗元開始創作了奠定中國古代山水游記散文基石的系列作品《永州八記》。像《小石潭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有些篇章還被選入中小學語文教材。游記散文的本質是帶著自己的靈魂去發現山水的靈魂,柳宗元能終於從喪母之痛與政治悲情、人生困境里從容走出,一首小小的《江雪》,讓他找回精神的自我,實在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其實,不只是柳宗元,還有「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的詩豪劉禹錫,還有「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三閭大夫,還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太白,還有「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蘇東坡,還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女中豪傑李清照,還有「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辛棄疾,還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的陸放翁,還有「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的王陽明……數不勝數,嘆不勝嘆,歷代前賢,志士仁人,莫不從一首詩、一句詞里重塑過精神世界裡偉大的「自我」。正是因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尋,才終於成就現實世界的人格魅力。
所以詩詞的用處是什麼?
當人生得意時,我會提醒自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當人生失意時,我會提醒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當面臨非議與詆毀時,我會在心底告訴自己:「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當在醫院查出腫瘤時,我會笑著對安慰我的醫生朋友說:「人生自古誰無死,我也有丹心照汗青。」
當人生踽踽獨行、孤單寂寞,甚至孤獨包裹、蒼涼襲來時,我會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試問人間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所以,詩詞從來不是決定輸贏、彼此攻擊,甚至提供炫耀、以資傲嬌的力量。詩詞只給人以修養,給心靈以港灣,給靈魂以芬芳。所以詩詞是且只是一種撫慰心靈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養靈魂的力量!
那麼,這種撫慰、塑造與滋養,該從哪裡開始呢?
審美!
審美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出發,也是一種歸宿。
讀出詩歌背後的美,讀出文字背後的靈魂與人生,或豪放,或婉約,或精緻,或壯闊,讓我們的心隨之律動,與之交融,享受這樣一段有關詩詞的美的歷程。
來吧 —
人生自是有緣
相逢未必偶然
把手,高舉過星辰
讓對面的我
看見你,詩詞的靈魂
❺ 今天百家講壇酈波老師說:「孔子說: 敏於言而拙於行 就是少說話多做事 是不是錯了啊、
你是對的
❻ 誰有酈波教授兒子的照片和個人簡介呀
好像網上沒有詳細資料,你可以去酈波的博客看看,有關於他兒子的文章
他兒子小名可樂~小學四五年級吧
❼ 求名師酈波的語文啟蒙課八年級有聲讀物
點讀書3寶寶點讀機早教書學習英語0有聲讀物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