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化縣的歷史故事
唐貞元年間,朝廷析永福(泰)縣之歸義鄉置歸德場,後唐長興四年(933年),閩王王延鈞令場升縣,取「歸德」之「德」,其轄地「歸化里、靈化里、新化里」之「化」字,命名「德化縣」,寓意「以德化民」,這一縣名沿用千年,從不曾更改。
有了好的縣名,也要有庇護蔭佑百姓福地的縣城。傳說德化縣要選定縣城的時候,東路的百姓和西路的百姓有過一番激烈的爭議。西路代表說,天神曾迷戀於西路上涌的好風光,縣城要定在上涌洋,並詳細講述了這一佐證:早時天帝派天神化作放牛漢,趕著一大群黑牛,從西向東奔跑過來,一路捲起的塵霧,化成一條遮天蓋地的灰龍,要將上涌境內的涌溪改道東流入海。天神經過上涌洋的時節,看到這里好景色,不由駐足觀賞。可只停留一陣子,牛群就跑遠了。於是天神就問一個路人:「你有看到牛群過去嗎?」路人指著東邊說:「到日出的山頭去了。」他這一指,一路的塵霧就消散了,滾動的灰龍馬上變成一條石龍,牛群化成一座石牛山,天神搖頭嘆氣地說:「說破不值三枚錢!」因此涌溪仍舊向西流,天神也就留在上涌當起守護一方的神仙。
東路代表反駁說:上涌人逆天意,所以會指牛變石,涌溪照舊西流,做縣城百姓將歸無福。但是滻溪水自古東流入海,而且戴雲龍脈落腳於龍潯洋,結成龍鳳穴,風水骨重,容納得全縣福,天生是做縣城的福地。
西路代表不服,說上涌坐落戴雲九仙二大山間,天神都曾眷顧,是全縣龍脈的發源地,做縣城才會使全縣得福祉。
雙方爭議不下,只好請上司裁決。在上司主持的商定中,東路代表說,風水重骨,水質便重,要以稱水的重量為准。西路代表贊同以水重定縣城。雙方議定了各自的取水地點,用同量器裝水,同一桿稱稱重。在上司的監督下,稱水的結果是滻溪水重於涌溪水,因此德化就定龍潯洋做縣城,並將當地的善業寺辟為縣衙之所。
其實,滻溪水重量比較重自有奧妙。原來,東路代表為了取勝在議定的取水地點取了水,上了轎,在路上偷加入了三枚錢的食鹽,正應了天神那句「說破不值三枚錢」。
縣域、縣名、縣城皆定,德化事業開始蒸蒸日上。傳說宋代德化第一任縣官劉文敏為「德化」寫下一副對聯:「德風吹草綠,化雨潤花紅」,以佐德化縣名「以德化人」的美好寓意。但當時德化縣盛產陶瓷,卻不出文人。有個陳半仙雲游到德化,見縣衙門前二水平行東流,說要改二水平流為丁字形,並讖言:「水流丁,歲簪纓」。楊梅富戶林程聞言,立即獻資五十萬緡錢購買周圍的田地改溪,開鑿未竣,一日夜間突降暴雨,洪水直沖未開挖的田地,二水於是自然合流,「一夜成丁溪」,所以德化縣衙門前的小溪就定名丁溪,丁溪既成,德化的舉子陳師文、蘇祥、林揚休三人遂中進士,德化人才開始代代倍出。於是有人就仿照縣官劉文敏撰寫一聯「白瓷映草綠,舉子襯花紅」,這也補說了瓷都德化的特色。
㈡ 福建省德化縣小學派位結果在哪裡查詢
只能問班主任,想在教育網站上是查不到的,一般分數、排位。。。。查詢是要密碼滴。
㈢ 德化的歷史誰能說一下
德化建縣前疆來域分屬尤溪源縣、永泰縣管轄。唐貞元年間(785~795年)析永泰縣歸義鄉置歸德場,場址設在今德化縣城,隸屬永泰縣,初具德化縣雛形。五代後唐長興四年、閩龍啟元年(933年)由永泰縣析出歸德場置德化縣,後晉開運二年、閩天德三年(945年),德化縣隸屬閩國東都(今福州)。後漢乾韋佔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尤溪縣析常平、進城二鄉歸德化縣管轄,時屬南唐清源軍(今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和泉州。元屬泉州路、泉寧府和泉州分省。明屬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清初沿襲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劃屬福建布政使司永春直隸州。民國年間,歷屬福建興泉永道(南路道、廈門道)之第四、第六、第七、第九行政督察區。1949年11月24日解放。屬福建省第七專區(後改稱永安專區)。1950年10月劃歸晉江專區;1971年晉江專區改稱晉江地區,1985年撤地建泉州市,德化縣仍屬其管轄。
㈣ 福建德化有哪幾所小學靠近陶瓷工廠
福建德化有楊所小學,靠近陶瓷工廠。
㈤ 德化白瓷的歷史演變
曾在史書上記載:「『中國白』,乃中國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譽為「世界白瓷之母」。德化窯制瓷的始止時間可用10個字概括,即「始於宋;盛於元、明;衰於清。」早在宋元時期,德化碗坪侖窯在生產青白瓷的同時就生產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為全國制瓷業中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則是在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產歷史,得天獨厚的瓷土資源以及白瓷獨具的優良品性和廣泛的市場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產白瓷而著稱,並且成為了閩南的瓷業中心,代表了全國白瓷生產的最高水平。據考古發掘出土資料表明,在碗坪倉窯遺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殘片,在屈斗宮窯遺址則發現有大量元代燒制的青白瓷。另歷史資料記載,德化窯經過宋、元時期的穩步發展後,特別是元代所生產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過海陸運輸大量銷往海外。德化窯在元代其實應該就已經成為中國比較重要的瓷窯之一了,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曾經在他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對德化瓷器的生產和銷售有過專門的介紹:在這條支流與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著廷基(德化)城。這里除了製造瓷杯或瓷碗、碟,別無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這種瓷器的製作工藝程序如下:他們從地下挖取一種泥土,將它壘成一個大堆,任憑風吹、雨打、日曬,從不翻動,歷時三、四十年。泥土經過這種處理,質地變得更加純化精煉,適合製造上述各種器皿,然後抹上認為顏色合宜的釉,再將瓷器放入窯內或爐里燒制而成。因此,人們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兒孫貯備製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個威尼斯銀印能買到八個瓷杯。馬可·波羅的介紹,引起了西方人的強烈興趣。而整個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內外的一個良好的銷售市場,為德化窯在後代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非常優越的經濟基礎。到了明代,德化窯白釉瓷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工藝大師們研製出一種溫潤乳白,如脂如玉的白瓷,這在當時全國制瓷業中獨樹一幟,至此,德化窯達到了全盛巔峰時期。明代萬曆年間的《泉州府志》有雲「又有白瓷器,出德化程寺後山中,潔白可愛」。在明代,該窯多產觀玩器品,如瓷塑等。《天工開物》故曰「德化窯,惟以燒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適實用」。不過到了清代,還以瓶爐、文具等為多產。德化窯的瓷器在近代尋常可見,而一向以明代德化為貴。德化窯創新不斷,精品層出不窮,直至沿續到清代早期。全盛時期的德化瓷器蜚聲海內外,其特殊的製造工藝為德化瓷器打出了屬於自己的品牌。德化瓷器瓷塑胎質優異,瓷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脂,近光透視下,釉中隱現粉紅或乳白色,故有豬油白、象牙白、鵝絨白、中國白之稱,別有情趣。寂園叟在《陶雅》中評: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質雪白,價廉而式樣不俗,觀世音有彩畫者,有坐像、立像者┅┅。藍浦在《景德鎮陶錄》中評價德化窯,自明燒造,本泉州府德化縣┅┅稱白瓷,頗滋潤,但體極厚,間有薄者,惟佛像殊佳。民國時的許之衡《飲流齋說瓷》後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頗瑩亮,亦名福窯┅┅白者頗似定窯,惟無開片,佳者瓷質頗厚,而青里能映見指影,以白中閃紅者為貴。所塑人物性格鮮明,造型優美,神態逼真,風格洗練,有一種單純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質地美。
這一時期,德化瓷塑造也是大師輩出,其中,以何朝宗最為出名,他的觀音像形態萬千、豐潤飽滿,為廣大百姓所喜愛。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間《福建通志》中,在記載德化著名瓷雕藝術家何朝宗時,有如下記載:「何朝宗,不知何許人,或雲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為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何朝宗,泉州人,或雲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寶之」。德化瓷器素有「東方藝術」之稱,頗負盛名,港台及東南亞地區和英美法等博物館、民間均有收藏。此外,德化窯所制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閩山記》中所稱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合則聲凄朗,遠出竹上。明清時期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時期。明初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空前未有的盛舉,這次大規模的遠航貿易開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線,對後來東西方貿易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由於海路交通自進一步拓展,瓷器的外銷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無論是行銷的范圍還是數額。都遠遠超出了宋元時期。雖然泉州港這時期在海外交通的地位趨於衰落,但是泉州地區的陶瓷器仍然通過民間商人或其他途徑大量輸往海外。明代主要從福州港、漳州港輸出,明末以後改從新興的廈門港。與閩南地區進行貿易的有東亞的朝鮮、日本,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西亞的伊朗、伊拉克和非洲東海岸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35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中國瓷器。在對外貿易中,瓷器仍然是重要商品。德化瓷器憑借著有利的國際環境、地理條件和自身高超的工藝水平,很快就成為中國的一種外銷瓷。並在以後數百年間盛燒不衰而名揚海外。可以說,德化窯的興起與發展跟海外貿易及適應瓷器外銷的經營方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它十分注重迎合海內外市場需求,因此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佛教自東漢由印度傳人中國之後,伴隨著中日文化的交流又傳到了日本;南洋群島的人民很早就信仰佛教。德化瓷土優良,很適合燒制聖潔的白衣觀音。所燒制的觀音,潔白無瑕,溫潤如玉,充分展示了其超凡脫俗、慈悲為懷的大度氣韻,給人以力量、信賴和希望的感受,很容易喚起人們的崇敬和信仰。這些塑像輸到國外,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日本及東南亞佛教國家對它格外喜愛。而在日本的基督信徒中,當作瑪麗婭的聖像而大受歡迎,其需用量之大,幾乎達到驚人的程度,德化因此也出產瑪麗亞像,迎合日本市場需求。此外,它也生產早已流行於閩南地區的軍執,這種器型十分明顯地帶有伊斯蘭風格。
由此可見,德化瓷相對中國諸多窯口生產的瓷器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面向海外,德化瓷見證了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繁榮,見證了中國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特殊地位。不斷有新收獲的水下考古的研究成果證明了這一點,「華光礁」和「南海一號」的考古中都找到了屬於德化的大量的青白瓷器。如上所述,德化窯的工匠們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十分注意吸引外來文化,研究各國人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不斷對產品的釉色、造型、裝飾進行設計,使之盡量投合消費者的愛好和要求,因此其產品始終得以在國際市場上銷路大開。正是由於贏得了如此廣闊的銷售市場,從而又推動了德化窯瓷業生產的蓬勃發展。
㈥ 泉州小學的語文教材用的是什麼版本的
泉州市區、石獅、晉江、南安等都是北師大版本的,德化好像是人教版
㈦ 有誰知道德化2011小學畢業考的成績啊
這個要去教育局等,實二小過來教育局有個公告欄…有經過就看下…去年我也去等了。後面實在很久沒去看了,八月份經過的時候是已經貼出來了,具體時間也不是很清楚。教育局網站的信息不怎麼可靠…
㈧ 德化教育信息網
德化縣,赤水鎮,永加村9組許偉彬,升小學一年級,分配結果如何
㈨ 2011年德化縣實驗小學六(2)班有誰
熔金殘日曉露雲霜
我深深地感激您所做的切
節有趣的體育課令人難忘不已
詮
㈩ 德化第一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課本第十課的作者是誰
保加利亞作家埃林.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