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小學語文改怎樣教

小學語文改怎樣教

發布時間:2021-02-09 07:07:24

1. 如何才能把小學語文教好

如何學好語文

語文分三部分——基礎——課上認真聽,課下認真完成作業。考試前在理解的基礎上,背好。保證基礎部分不能丟分的。
——閱讀——課內閱讀,這部分跟著老師走不能丟太多分的。
——課外閱讀,要多下點功夫,平時多讀書,提高理解能力。
——寫作——這是一個拉分的環節,同樣要多下點功夫。這里重點向您介紹一下寫作方法:
1、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
2、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比如,平時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3、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4、確立新穎、獨特的文章標題。有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
6、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說服力。
7、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
8、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9、接近大自然,節假期走出去,見多才能識廣。
10、接近大自然還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資料:原創

2. 小學語文怎樣教

只要用心,用心備課,用心學習,用心愛學生

3. 談小學語文怎樣教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的要求?筆者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我以為應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一、習慣好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說,好象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真正的」以人為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我們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那,才是」以人為本「最本質的含義。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1、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2、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3、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4、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5、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6、好問的習慣;7、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8、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范、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為例來說,筆者發現,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二、熱情高熱情高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筆者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熏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復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筆者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三、會讀書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1、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2、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3、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4、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課外閱讀量,課程標准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說,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從更廣的視覺看,會讀書,說到底是會學習,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訓練方法。學生要經歷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語文。新課程不再提語言文字訓練,但訓練肯定還是要的,是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總得以訓練為基礎。某種意義說,實踐何嘗又不是一種訓練?因此,要從聽、說、讀、寫,從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上,從合作學習上,從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上,通過指導,讓學生習得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並主動去運用,形成習慣,學生將受益無窮,有的將是終身受益。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也就是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筆者在平時,常用講幽默、笑話、俏皮話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感,來觀察學生的感悟語言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議古詩和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等。總之,要多方式、多層面、多渠道地訓練學生的語感,從而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和發展。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說話,學會寫,學會交際。即具有一定的表達,交際能力,要求達到不同標尺下的能說、能寫和與人交際的的標准。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虛與實的關系。當然這里的虛,不是無,也不是可有可無,這個虛必須務,而且必須務好!也就是小學語文教學要給學生以充分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熏陶,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務虛還要務實!必須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為他們現在的發展,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換句話說,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對立統一的,萬萬不可割裂開來。應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關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發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則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也是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因此,新課程標准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要萬變不離其宗: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著眼。

4.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課改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小學語文教學充滿了新的活力。這當然是件大好事。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大家對新課程尚處於探索階段,到底怎樣去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眾說紛紜,使人有種無所適叢的感覺。許多觀點雖然很獨到,很新穎,但操作起來,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過聽一些課,隱隱覺得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開始走向新的極端:一味的課堂對話,一味的強調讀和感悟。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式呢?像這樣教學,能否達到課程標准對語文教學的要求?
筆者認為,像這樣去教語文,如果用辨證法來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竊以為,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千萬不能忽視教育教學規律,千萬不能忽視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如果離開了實事求是,離開了全面地看問題,離開了變化發展地看問題,把什麼都來個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需要與時俱進,但絕不可拋棄!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們所揭示的教育教學規律。
因此,新課程中的語文教學,盡力使學生具備以下基本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1、習慣好。即具有各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這樣一說,好象同」以人為本「的理念相悖。其實則不然。筆者認為,真正的」以人為本「,並不完全是課堂上的熱熱鬧鬧,一味的順從和遷就學生,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我們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那,才是」以人為本「最本質的含義。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大方、大聲說話,說普通話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舉例來說,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要讓學生寫一筆好字,就必須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須規范、整潔地寫字。必須經常主動習字。習慣是具有遷移性的。還是以寫字習慣培養為例來說,在歷時數年的」土家族聚居區農村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實驗「中,筆者發現,良好的寫字習慣就具有極強的遷移性。學生把規范整潔地、有一定速度地寫字的良好習慣養成了,其他習慣:如愛惜書本文具,學習細心認真,一絲不苟,學習講效率,講質量、求速度等等也跟著上來了。
2、熱情高。即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習語言文字的激情。筆者認為,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是一種活態的,有生命的現象。更贊同一種觀點,語文課堂要成為生命成長的課堂。因此,離開了學生的感情——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感情,語文課是無法上的,至少是無法上好的。尤其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需要學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這樣才有利於語文課程目標三個維度的落實。也就是說。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必須進入「角色」,我們常說的:不動感情不讀書;拒絕偽讀等等,其實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這方面,需要引導,需要熏陶,需要結合習慣養成教育來培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孩子同語言文字傷了感情。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這種可能隨時都可能發生,如: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反感;機械重復的抄寫;教師對學困生的歧視等等,都可能導致這種後果。很好理解,試想,如果學生看了課表,某節課是語文,眉頭都是皺的,語文課還怎麼上?筆者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對語文的情,來自於趣,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字有興趣,對美好生活充滿熱愛和嚮往。一旦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感情自然也就產生了。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慾有了,主動性強了,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並按老師的要求去做。教學效果自然好。最關鍵的一點,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愛,對語文學習的激情,都來源於教師對學生的愛。有種提法,筆者很贊成:用讓大愛溫暖課堂!
3、會讀書,即具有各種基本的讀書技能。一、學生要會朗讀,要動情地讀書;二、學生要會默讀,要能做到默讀中注意力集中,不動指、不動唇、不回視,抓住主要內容等;三、學生要學會快速讀和略讀、瀏覽。四、學生要學會在讀中思考、質疑、解疑,學會在讀中圈點、批畫。會讀書,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數量的字詞。還有課外閱讀量的達到。(課外閱讀量,課程標准有個「不少於」的界定。應當說,這只是個保底的要求。)這些,就應當說是個死任務了。當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從更廣的視覺看,會讀書,說到底是會學習。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訓練方法。學生要經歷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才可能學好語文。新課程不再提語言文字訓練,但訓練肯定還是要的。是必需的。語文實踐活動,總得以訓來年為基礎。某種意義說,實踐何嘗又不是一種訓練?因此,要從聽、說、讀、寫;從字詞句段篇的學習上,從合作學習上,從收集資料,處理信息上,通過指導,讓學生習得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並主動去運用,形成習慣,學生將受益無窮,有的將是終身受益。
尤其是要在讀書中,逐步使學生形成較敏銳的語感。即基本的感悟語言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感,才可能學好語文,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語感的培養,當然首先靠讀,但教師的引導,進行一些有意思的訓練也是必要的。筆者在平時,常用講幽默、笑話、俏皮話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語感,來觀察學生的感悟語言的能力。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語感訓練方式。誠然,光靠這種方法來訓練,遠遠不夠。還要採用其他多種多樣的方法,如讀議古詩和課文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展開聯想,想像等,總之,要多方式、多層面、多渠道地訓練學生的語感,從而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和發展。
與此同時,還要讓學生在讀書中學會說話,學會寫,學會交際。即具有一定的表達,交際能力,要求達到不同標尺下的能說、能寫和與人交際的的標准。
某種意義上說,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虛與實的關系。當然這里的虛,不是無,也不是可有可無,這個虛必須務,而且必須務好!即給學生以充分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熏陶,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務虛還要務實!即必須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為他們現在的發展,也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換句話說,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對立統一的,萬萬不可割裂開來。應當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關懷的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知識,習得基本技能,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發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則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也是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原理的。因此,要萬變不離其宗:為學生的發展著想、著眼。

5. 誰知道小學語文教學怎樣改革

人教是不是安徽那裡的。。。。如果是的話,可能會改成跟魯教的這邊差不版多的吧,記得權他們的英語課本原先是仁愛的,現在都改成魯教的了呢。。。。

改成魯教的了,學生們的壓力或許就不會那麼大了吧,(那邊的語文書我看過,我個人覺得,安排的超級不恰當,不知您是否有感覺。),我就知道這些,,具體的,請再看一些資料吧。。。

6. 小學語文怎麼教

賈志敏老師以他高超的教學藝術,把我們帶入了一堂朴實無華卻又扎實有效的作文指導課中。他的講座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語文老師該怎樣去教好語文。下面是賈老講話的內容,寫下來與同行們共勉。

賈老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教了54年書,直到現在,還在研究、改進、提高。」賈老對待語文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令人感佩不已,另一方面又讓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受到了極大的鞭策。一位七十三歲的大師,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之後尚且如此虛懷若谷地鑽研探求,更何況是我們這些正站在講台上的後輩。

賈老說學生不喜歡現在的語文課,學生不會寫字,不會作文。老師費再大的勁都是瞎子點燈——白費蠟。賈老首先告訴大家什麼叫語文。他用葉聖陶的話來說:「語就是口頭語,文就是書面語言。語文課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借一篇篇課文教會孩子說,教會孩子作文。衡量一個班的語文教得好不好,就看你班上的孩子是否能說會道。賈老說他曾寫過一篇題為《老於的憂慮》的文章。老於就是於永正。於老師說全國95%的學生不會讀書(朗讀),不會讀就不會寫。賈老說今天上課這個班的學生寫得不錯,但不會讀書。讀書有三個標准:正確、流利、有感情。現在的學生朗讀存在這很多問題:一字一音,拖泥帶水,拿腔捏調。老師要用課文教會學生朗讀。賈老用他那親切而又充滿磁性的聲音為我們范讀了《雪地里的小畫家》和《兩個名字》。他說《13 兩個名字》這個課題不應該讀成「13 兩個名字」,而應該讀成「第13課 兩個名字」。這個題目應該把重音落在「兩個」上。接著,賈老又朗讀了《驚弓之鳥》,他說朗讀要自然,像說話一樣,要根據人物的身份採用不同的語氣讀。讀好了才能讀出味兒。現在的語文課成了分析課,分析得頭頭是道,從頭到尾都在提問,老師要把學生問累問倒,而讀得太少。

賈老講的第二個內容是:語文該怎麼教?語文是一門大課。語文有三大功課:閱讀、作文、寫字。閱讀是基礎,作文是表達,寫字是口頭語變成書面語的載體。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閱讀是重點,作文是難點,寫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輕點。閱讀訓練要扎實,一學期八次作文要落實,寫字教學要認真踏實。說到寫字教學,賈老講了這樣一件事:在一次中考研討會上,老師們坐在一起反復推敲中考卷上的「鬼畫符」。賈老還講了兩個笑話,一個是身份證上的四個語病:一是正面寫著「公民身份號碼」,背面卻寫著「居民身份證」,到底我們是「公民」還是「居民」?二是「公民身份號碼」, 應該是「公民身份證號碼」,因為只有囚犯才編號。三是正面的「出生」一欄,既可以是日期,也可以是地點。應該明確地說「出生日期。」第四是有效日期,一般人的上面都有規定時間,而賈老的上面寫著從他辦證開始到長期。長期是什麼時候,長期還是有效期限嗎?第二個笑話是:前段時間博物館失竊案被公安機關破獲,博物館給公安機關送了一面錦旗「撼祖國強盛 衛京都泰安」,捍衛的「捍」,竟然寫成了撼動的「撼」,真是荒唐之極。所以賈老說:「我們的語文正在被邊緣化,語文岌岌可危。所以要挽救我們的語文,只有從我們語文老師做起。」

賈老講的第三個內容是:語文課堂的三個實。第一是真實,語文課來不得半點虛假。現在社會上虛假的東西太多了,什麼瘦肉精啊,地溝油啊,假牛奶啊,這些都是社會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上,也有很多假的東西。就說賽課吧,有50%都是假的。賽前一個團隊集體備課,課前試教,暗示學生等等。第二是朴實,很多老師上課廢話都很多。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慎言。薛法根說過語文老師有三不說:學生懂了的不說,你說了學生不懂得不說,跟語文課無關的話不說。另外,語文課上要慎用課件。課件是個好東西,但常常因此忽略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第三是扎實。語文課要有語文味兒,要緊扣「字詞句篇聽說讀寫」這八個字來落實教學。好的語文課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環環相扣 絲絲相連,行雲流水,滴水不漏。」語文課要以學生為本,以訓練為主,以鼓勵為輔。學生教師要把課堂上的時間盡量留給學生,讓語文課「書聲朗朗 議論紛紛」,要實實在在讓學生有所得。賈老不贊同語文課分流派,語文課就是語文課,就是讀書認字寫字寫文章。賈老送給語文老師八個字「目中無人」,不要去關聽課的人;「目中有人」,始終關注學生。

賈老還跟我們分享了他最近的一篇文章《語文老師的看家本領》,提出了語文老師四要:一、眼睛要「獨」。他以《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為例,談到教師要透過這片綠綠的爬山虎,感受到肖復興對葉聖陶先生深切的懷念,而不是文中寫到的關於寫作方面的知識或者是對爬山虎的描寫。二、目光要准。以《兩個名字》為例,談到在教學這一課時從課題入手,可以抓住課文的牛鼻子。三、心地要善。視學生為子女弟妹,對學生要有愛心。愛學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發自內心的對孩子的關愛,對他們的成長擔負起一份責任。四、嘴巴要甜。賈老回憶起了他小時候的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有一次他老師被抽起來讀生字,十個生字有三個不會讀,老師沒有批評他,而是親切地表揚他說:「你讀得真好,十個生字就讀對了七個。」這一句話給他了極大的鼓勵,從此讓他有了學習的信心。賈老還講到在一堂語文課上,一個小女孩兒聲情並茂地朗讀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後,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老師沒有表揚她,而是俯下身請這個小女孩兒為他擦去臉上的淚水。小女孩兒為老師擦了淚水後,老師要把紙拿來扔掉。沒想到小女孩兒說:「我可以不給你嗎?我想保存著。」而這位被感動的老師就是賈老本人。

賈老講的第四個問題是怎樣教作文。他說,葉聖陶先生不教他兒子寫作文。他要兒子每天讀書,每天寫一段短文。黃昏時,他叫三個孩子一次讀給他挺。他從不評價,只說:「我不懂」。小孩就去該,再讀,直到他說:「我懂了。」葉聖陶先生倡導的「智能作文」給了我們三個啟示:多讀,朗讀課文,多讀課外書;多寫,天天寫;多改,在改中找到寫作文的方法。賈老說,教作文分兩步走,第一步:教他;第二步:放手。怎樣教學生寫作文呢?1、抄寫好的句子、段落和短文。2、聽寫句子、短文和段落,讀一句寫一句。3、視寫,發一篇文章給學生看十分鍾,在寫下來。4、改寫,給一個故事,改寫人稱,變化寫作的順序。5、續寫,接著給的一段文字寫下去。6、擴寫。第二步放手,就是讓學生自己寫,變日記為作文。

7. 小學語文怎麼教

首先 虛心聽一聽別人講課 並做好聽課記錄 這個最好在網上看教學視頻 專家級的 網路視專頻就有 然後屬時間長了 形成自己的一整套辦法 理論
其次 根據別人的經驗備好課 做到有的放矢 上課時要放鬆 不要太拘束
教學過程重要注意 以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為主 至於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 這又是一門學問了 鼓勵法 示範法 舉行小小朗誦會等等 並且在學生的反復朗讀中 還要把握住要點 做適時點撥
最後 布置作業要有竅門 最好不要抄課文 抄生字N遍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所學生字 課文即可
強調一點 檢查復習也很重要呀

8. 小學語文教什麼怎麼教

教讀書,寫字,做文章。如果一個孩子不會做文章,他的語文成績不會高。如果能把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字寫得行雲流水,那也是本事。提高語文素養的根本是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

9. 小學語文新課改應該怎麼教

經常觀摩語文公開課的影像資料,往往會遭遇這樣的尷尬:語文課不像「語文」了。比如說,教《〈物種起源〉導言》,老師卻花了近一個教時來展示通過網路搜集到的許多跟「物種起源」相關的素材,如「達爾文學說與新達爾文涵義」、「達爾文的考察經歷」等。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堂用現代媒體介紹生物進化知識的生物課,並不是語文課,由於教學內容的移位,使「概括觀點」、「篩選信息」、「理解難句」、「體會作者科學精神」等這些真正的語文目標反而旁落了。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文體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如《神奇的極光》變成了「極光圖片」的展示,《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變成了異想天開的幻想……

這樣的課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不由地總在思考一個問題:語文課,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我們究竟應該建構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內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語文教師在逐漸理解、消化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也普遍地存在著「對著新標准,苦想教什麼;捧著新教材,不知教什麼;舉著新理念,還教老一套;搬著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麼」的現象。於是,有人感慨語文教學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師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麼」的內容,有人驚呼語文課教給學生的大多是「偽知識」,也有人感嘆語文越教越不會教,越教越不知道該教些什麼。

是的,我們矚目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新理念,而我們也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心新課改的實踐。面對著在教學實踐中遭遇的諸多困惑與尷尬,誠如寧波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榮生博士所言:「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建設達成新目標的新內容,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當前最為重要也最為迫切的任務。」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那麼「語文教學內容」應該是什麼呢?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尚文、李海林等人認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言語形式,「言語形式是更本質、更關鍵、更主要的東西」。而王榮生認為:「語文教學內容,是教學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來說,主要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新。」顯而易見,後者是從教學實踐的層面上來衡量語文教學內容的。

作為我國大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近年來,王榮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建設,大致包括「語文知識」的重構和「語文教學內容」的反思兩個方面。而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對具體的教案與教例加以分析和研究,無疑更有利於促使教師自覺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在反思中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進而推動實踐中的語文課程改革。從這個角度而言,新近由廣西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語文系列叢書》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該叢書的「語文系列」正是由王榮生博士主編,共有8個分冊,包括《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這部理論著作和中小學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的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

《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詳細論述了在新課標指引下的語文教學內容建設,旨在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可謂是整套叢書的「理論統帥」。在扼要介紹了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的背景後,著者對語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教材內容、語文教學內容等基本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礎上,從對語文課程內容的認識、語文課程內容的教材呈現、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生成等角度展開論述。他指出學校語文知識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在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小說,除了被擰幹了的「人物」、「情節」、「環境」三個概念,事實上已沒有多少知識可教了;詩歌,在感知、背誦之外,只有體裁(如絕句四句、律詩八句、幾種詞牌名稱)、押韻等屈指可數而且極為表面的知識;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識又似套話的幾句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戲劇,除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套路簡介,再不見有像樣的知識等等。

而討論語文教學內容問題,又必須與語文教材聯系在一起。王榮生博士認為,由於我國的語文教材是「文選型」,教師習慣於「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造成了「選文」頂替著課程的現實狀況。這樣一來,「教什麼」的得當與否幾乎完全依賴於語文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對學生需要什麼的診斷能力,其致命的軟肋就是對語文教師個體的完全依賴。如果教師的語文能力和教學能力達不到可依賴的水準,那麼也就不可能產生適當的教學內容;而教師不同,教學內容也就不同,演變成「隨便有什麼內容」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既然「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它應該蘊涵著教師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和教學為學生服務等理念。當然,在深入剖析問題根源的同時,著者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如他將語文教材里的選文,大致鑒別出「定篇」、「例文」、「樣本」、「用件」四種功能,指出按選文的四種功能有區別地組織教學可能是改善語文教學的一種可靠選擇。

在《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搭建了理論平台的基礎上,《小學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中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等七個分冊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教學的切身需求,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具體呈現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的研究框架。豐富的教案、教例的呈現,以及獨特角度的分析無疑會為廣大一線教師有效地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師的經驗提供切實的門徑。如由褚樹榮編著的《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主要解決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內容(即「教什麼」)問題,兼顧教學形式(即「怎麼教」)問題,是一本關於閱讀教學行為研究的著作。在對當前的高中閱讀教學現狀的描述中,著者指出閱讀教學中存在著求新奇傾向、多媒體傾向、課題化傾向、無目標傾向、非語文傾向等一系列新問題。在本書的「實踐示範」部分,著者精心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古代散文、詩歌、戲劇、小說教例和現代散文、戲劇、小說、詩歌、實用文教例,而且還以同題多人教的形式對比鑒賞、點評這些優秀教例的精彩處。又如朱水根編著的《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在上編「展示與借鑒」中,援引著名教師張萬化、賈志敏、竇桂梅、葉存玲、支玉恆等人的成功教例,詳細論述了「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來教」的問題。

作為我國第一套從教學內容建設的角度來研究教案、教例的系列著作,《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的出版無疑會引發更多關心語文課程改革的人們積極思考、解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這一重要問題。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反思與實踐中,我們對於「語文教學內容」的認識必然會越來越明晰。

【相關鏈接】廣西教育出版社與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同時推出的,還有王榮生、徐斌艷主編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該系列包括《新課標與「數學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4種。與「語文教學內容」長期以來遭遇的「不確定」的尷尬不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已經或者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新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們越來越關心具體課程內容的變革以及為何發生這些變革、在實踐中如何實施這些內容等問題。而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恰恰是以「數學教學內容」為抓手,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的切身需求,以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具體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變化的理論依據,並且以實例分析如何設計新內容的教學活動。在清晰的理論架構下,呈現豐富的教案、教例,以此搭建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困惑、自評與互評教學實踐、專家型與新手型教師互動的平台。 2005年6月9日第8版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改怎樣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