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語文五下人教版第十八課

語文五下人教版第十八課

發布時間:2021-02-09 01:47:38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八課將相和作者資料查詢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作者:司馬遷(公元前145~前90年,卒於公元前90年,56歲終。)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出身於史官世家,父親司馬淡是漢武帝時的史官——太史令。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生平: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
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相當於現在國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早年司馬遷在故鄉過著貧苦的生活,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刻苦,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游歷。後來回到長安,作了郎中。他幾次同漢武帝出外巡遊,到過很多地方。35歲那年,漢武帝派他出使雲南、四川、貴州等地。他了解到那裡的一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歷」。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死刑。「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報任安書)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完成《史記》,留與後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割掉鼻子或者生殖器官的酷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於是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成就了《史記》——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對現代中國研究古代歷史做出了偉大貢獻。

⑵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8課主要內容。。。急需!!!!!

教材說明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著力刻畫了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則著力贊揚了廉頗的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的精神。 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於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的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廉頗英勇善戰,威震朝野,戰功赫赫,這是實情。甚至在「澠池之會」中維護國家尊嚴也有他一半功勞,因為「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但是,對於藺相如的認識,卻失之偏頗。藺相如雖不能持刀作戰,但他的唇槍舌劍,同樣為趙國保住了尊嚴。何況,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中,他均是以性命來逼秦王,置個人生死於不顧的:「現在璧在我手裡,你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可以說,藺相如也堪稱一員猛將,只不過他出入的是沒有刀光劍影的戰場,但戰斗同樣是驚心動魄的。 將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藺相如的寬闊胸襟和廉頗勇於認錯、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實際上,是緣於他們共同的愛國思想,緣於他們共同的認識:將相不和,趙國危矣!這在他們的語言中都有體現。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將相和」的故事才成為歷史上一段光彩不滅的佳話。
學習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召集、大臣、允諾、廉頗、抵禦、侮辱、拒絕、戰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4.領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建議
1.《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本課,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後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後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另一種是,先通讀一遍課文,大體弄清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引導學生去研讀每個小故事;最後再綜合從各個故事中得到的認識,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並對人物作出評價。 2.指導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小標題,是一種概括能力的訓練。學生按課文中已出現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等概括當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應肯定,關鍵是要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至於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只要學生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不必要求過高。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完璧歸趙」的結果是藺相如被封為上大夫,這是他在「澠池之會」後晉升為上卿的前提,而藺相如晉升為上卿,是將相產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將相之間的矛盾才有了解決矛盾的「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就是這樣聯系起來的。 3.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本課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思考·練習」第一題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正是這樣的目的。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多數學生可能說喜歡藺相如,有些學生會說喜歡廉頗,可能還有說喜歡趙王的,因為他善於用人,論功行賞。只要言之有理,就應加以肯定。如果有學生說喜歡秦王,也應讓其陳述理由,但應加以疏導,不能為了體現個性閱讀而否定了基本的是非觀念。 4.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時,可結合「思考·練習」第三題,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交流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梳理,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可啟發學生課外去研究。 對思考題列舉的問題的討論,應使學生認識到:秦王叫人記錄趙王為其鼓瑟一事,是為了說明秦王可以指揮趙王,他們之間是不平等的,這對趙國是個奇恥大辱。而藺相如逼秦王擊缶,是為了說明兩國之間是平等的,從而維護了趙國的尊嚴;秦王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藺相如又拚死保護趙王,因此「不敢拿趙王怎麼樣」。 5.課文較長,可讓學生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練習有感情朗讀。 6.三個故事情節都比較生動,適於演課本劇。可鼓勵學生在課內或課外排練並演出。可以演整篇課文,也可以演其中的一個故事。 7.本課生詞較多,應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自行解決,個別較生僻的,教師可略加指點。 下列詞語解釋供教師參考。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 完璧歸趙: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本課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玉製成的璧。「完璧歸趙」指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趙國。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理屈:理虧。 絕口不提:因迴避而不說。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到,失去信用。 澠池:地名,在今河南省澠池縣境內。 示弱:表示比對方弱,不敢較量。 瑟: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鼓瑟,就是彈瑟。 缶:古代一種瓦質的打擊樂器。 攻無不克:攻城奪地,沒有拿不下來的。形容沒有做不到的。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用來打人的東西。本課指廉頗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去請罪。這個成語現在用來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主要內容: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侮辱。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
中心思想:故事表達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這個中心思想。

各個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⑶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18課

課文先講「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見渴望之極。回但一元多的書價答,貧困的家境,「我」的願望難以實現。

接著,寫母親給錢讓我買書。這部分是全文的重點。描寫了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在角落工作的媽媽」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瘦弱的母親!「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貧苦的母親!「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勞的母親!然而正是這位母親,當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通情達理的母親。這些地方突出表現了母親的慈祥與善良,表達出對母親深深地敬意與無比地熱愛。

最後,講我終於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這位平凡的母親,辛勞的母親,貧寒的母親,在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現出的深沉的母愛,給人留下了何等難忘的印象。

⑷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十八課生字組詞,組兩個詞

璧:抄合璧、拱璧、秦璧、靈璧、璧玉、白璧、璧合、懷璧、趙璧、反璧、

召:徵召、辟召、召對、奉召、召禍、點召、召試、召命、召引、呂召、

怯:輕怯、駑怯、怯怯、怯夫、懦怯、退怯、心怯、怯口、怯懼、怯色、

瑟:寶瑟、趙瑟、秦瑟、抖瑟、瑟然、湘瑟、張瑟、騷瑟、瑟歌、淅瑟、

拒:抗拒、拒付、峻拒、抵拒、拒守、拒斥、拒霜、推拒、拒戰、排拒、

諸:諸葛、諸多、諸如、諸率、諸蠻、諸緣、諸胡、諸天、專諸、諸夏、

(4)語文五下人教版第十八課擴展閱讀

筆順:

組詞解釋:

1、召開[zhào kāi]召集人們開會;舉行(會議)。

2、召集[zhào jí]通知人們聚集起來:~人。隊長~全體隊員開會。

3、號召[hào zhào]召喚(群眾共同去做某事):響應~。~全市青年積極參加植樹造林。

4、感召[gǎn zhào](政策、精神等的力量)使思想 上受到觸動而有所覺悟。

5、徵召[zhēng zhào]征(兵):~入伍。響應~。

⑸ 語文五下第18課預習

教材說明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它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以藺相如的活動為線索,通過對「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的記述,寫出了將相之間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經過;贊揚了藺相如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贊頌了他們的愛國思想.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兩個故事著力刻畫了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則著力贊揚了廉頗的勇於認錯、知錯就改的精神. 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於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的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廉頗英勇善戰,威震朝野,戰功赫赫,這是實情.甚至在「澠池之會」中維護國家尊嚴也有他一半功勞,因為「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但是,對於藺相如的認識,卻失之偏頗.藺相如雖不能持刀作戰,但他的唇槍舌劍,同樣為趙國保住了尊嚴.何況,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中,他均是以性命來逼秦王,置個人生死於不顧的:「現在璧在我手裡,你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可以說,藺相如也堪稱一員猛將,只不過他出入的是沒有刀光劍影的戰場,但戰斗同樣是驚心動魄的. 將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藺相如的寬闊胸襟和廉頗勇於認錯、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實際上,是緣於他們共同的愛國思想,緣於他們共同的認識:將相不和,趙國危矣!這在他們的語言中都有體現.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將相和」的故事才成為歷史上一段光彩不滅的佳話.
學習目標
1.學會十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召集、大臣、允諾、廉頗、抵禦、侮辱、拒絕、戰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4.領悟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建議
1.《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本課,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後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後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另一種是,先通讀一遍課文,大體弄清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引導學生去研讀每個小故事;最後再綜合從各個故事中得到的認識,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並對人物作出評價. 2.指導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小標題,是一種概括能力的訓練.學生按課文中已出現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等概括當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應肯定,關鍵是要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至於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只要學生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不必要求過高.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完璧歸趙」的結果是藺相如被封為上大夫,這是他在「澠池之會」後晉升為上卿的前提,而藺相如晉升為上卿,是將相產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將相之間的矛盾才有了解決矛盾的「負荊請罪」.三個故事就是這樣聯系起來的. 3.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本課應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思考·練習」第一題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正是這樣的目的.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多數學生可能說喜歡藺相如,有些學生會說喜歡廉頗,可能還有說喜歡趙王的,因為他善於用人,論功行賞.只要言之有理,就應加以肯定.如果有學生說喜歡秦王,也應讓其陳述理由,但應加以疏導,不能為了體現個性閱讀而否定了基本的是非觀念. 4.在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時,可結合「思考·練習」第三題,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交流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梳理,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可啟發學生課外去研究. 對思考題列舉的問題的討論,應使學生認識到:秦王叫人記錄趙王為其鼓瑟一事,是為了說明秦王可以指揮趙王,他們之間是不平等的,這對趙國是個奇恥大辱.而藺相如逼秦王擊缶,是為了說明兩國之間是平等的,從而維護了趙國的尊嚴;秦王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准備」,藺相如又拚死保護趙王,因此「不敢拿趙王怎麼樣」. 5.課文較長,可讓學生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練習有感情朗讀. 6.三個故事情節都比較生動,適於演課本劇.可鼓勵學生在課內或課外排練並演出.可以演整篇課文,也可以演其中的一個故事. 7.本課生詞較多,應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自行解決,個別較生僻的,教師可略加指點. 下列詞語解釋供教師參考.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 完璧歸趙: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本課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玉製成的璧.「完璧歸趙」指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趙國.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物歸原主. 理屈:理虧. 絕口不提:因迴避而不說.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做到,失去信用. 澠池:地名,在今河南省澠池縣境內. 示弱:表示比對方弱,不敢較量. 瑟:古代的一種彈撥樂器.鼓瑟,就是彈瑟. 缶:古代一種瓦質的打擊樂器. 攻無不克:攻城奪地,沒有拿不下來的.形容沒有做不到的.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用來打人的東西.本課指廉頗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去請罪.這個成語現在用來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主要內容: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侮辱.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
中心思想:故事表達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將相和,平天下」這個中心思想.
各個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段(1~10)自然段,寫藺相如出使秦國,機智勇敢,保護國寶,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寫藺相如在澠池會上,不畏強暴,維護國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寫廉頗負荊請罪,將相和好.

⑹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8課課後題

喜歡藺相如,因為藺相如勇敢機智,十分謙讓,喜歡廉頗,因為版他以國家為重,知錯即該權。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 第一二個故事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
擊缶:這樣可以挽回秦王的尊嚴 不敢拿趙王怎麼樣:既有藺相如以死相拼,又有廉頗的部隊,要是真打起來自己性命難保。

⑺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十八課贏在課堂

什麼是課堂?看到這個問題你一定覺得好笑:課堂就是上課的地方嗎,也就是教室唄。其實,這個答案不完全對,不信就請往下看。
一天下午,我放學回家,因為第二天是星期六,可以放假,所以我心情特別好,天空留下太陽的余暈,紅透了半邊天。
突然,從我身後傳來一陣叫喊聲:「快來人呀,有人暈倒了!」聽到聲音,我馬上跑過去看,只見一位阿姨倒在地上,不停地喘著氣,豆大的汗珠從她額上、臉頰淌過,她手捂著胸口,呼吸很困難的樣子。我慌了,卻不知如何是好:一位戴眼鏡的叔叔當機立斷,說:快點,打電話給急救中心,誰有餐巾紙,借一下,誰有水……他話音未落,旁邊的人已經遞上了紙、水,有的還拿出些葯,慌忙遞過去。我翻遍了口袋也沒找到紙,只好站在外面掂著腳看著,站在阿姨旁邊的一位老奶奶,接了一張不知誰遞去的餐巾紙,細心地給阿姨擦著汗,大家裡三層外三層圍著阿姨,,見她呼吸越來越困難。見狀,一個扎小辮的小妹妹說:「大家讓一讓,讓阿姨透透氣,好嗎?」大夥這才反應過來,都圍到一邊去了,小妹妹看大家散開了,甜甜地笑了笑。臉上露出一對小酒窩。我們感動,大家也都默默贊嘆。
終於,救護車的鳴笛聲在耳畔響起,一群「白衣天使」搬著擔架下了車,大家輕輕地將阿姨抬上擔架。看看這一張張焦急的臉,「白衣天使」們擦了擦微紅的眼眶,說「大家放心,我們保證病人會安然無恙的。大家才舒了口氣。」
望著救護車遠去,直到鳴聲消失在夜色,我這才發現,太陽的余暈不見了,夜幕已經降臨了,不知誰說了句「該回去了」人們這才發現自己還在回家的路上,慢慢地,人群散開了,我抬頭看著天,用手擦了擦將要奪眶而出的眼淚,大步流星地回家去了。
說到這里,你應該知道答案了吧,對了,那就是社會,它教給我感動、感激……
社會也是一個大課堂,所有的人都充當著老師和學生兩種不同的角色。每個人在受教育的同時也在教育別人。
社會也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從中學到更多,更多……

⑻ 五下語文第十八課將相和。

1、 完璧歸趙
起因:秦國自以為強大,想騙取趙國的寶物和氏璧,趙王很著急。
經過:藺專相如不辱使命屬,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不畏強暴的精神與秦王鬥智斗勇。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2、澠池相會
起因:趙王赴秦王之約,去澠池相會,並帶相如一起赴約。
經過:澠池會上,相如勇斗秦王。
結果:他們順利返回趙國,趙王封相如為上卿。

3、負荊請罪
起因: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廉頗不服氣,總想尋機羞辱藺相如。
經過:藺相如處處避讓,並對下人講清了避讓的原因。
結果:將相和好。

⑼ 語文五年級優學習的答案第十八課

題目是啥?拍下來吧

⑽ 五年級下冊語文人教新課標版第18課字怎麼組詞三個

二年級下冊語文18課雷雨一類字就是指我會認的「壓、亂、垂、虹」這四個字,給這四個字組詞就行了,能否幫助樓主?

閱讀全文

與語文五下人教版第十八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