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語文課本中《一去二三里》這首古詩的名稱是否錯誤正確的題目應該是《山村》嗎
山村復
宋 邵雍
一去二三里,制
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邵雍(1011—1077)北宋哲學家。字堯夫,謚康節,先為范陽人,後隨父遷共城(今河南輝縣)。隱居蘇門山百源之上,後人稱他為百源先生。屢授官不赴。後居洛陽,與司馬光等人從游甚密。根據《易經》關於八卦形成的解釋,摻雜道教思想,虛構一宇宙構造圖式和學說體系,成為他的象數之學也叫先天學。傳說他的卜術很准。著有《皇極經世》、《伊川擊壤集》等。
B.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2、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理解圖意,讀懂兒歌,體會意境。
3、認識9種基本筆畫和15個漢字,其中綠線中的只識不寫,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10個漢字。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2、識記漢字,並在田字格中將漢字寫正確,寫規范,寫漂亮。
教學准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2、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理解圖意,讀懂兒歌,體會意境。
3、認識三種基本筆畫和15個漢字,其中綠線中的只識不寫,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5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漢語拼音
1、出示:yī sì wǔ shí zhī
(1)指名認讀。
(2)說說它們是什麼音節?(師提示:整體認讀音節不可拼讀)
(3)齊讀。
2、出示:èr-rè shān-sān tíng-tǐng
(1)指名認讀,會讀哪一組就讀哪一組。
(2)指名讀,試著將三組都讀准。
(3)齊讀。
二、新授
(一)導入
學會了漢語拼音,我們就要乘著漢語拼音的快車到漢字王國去找漢字做朋友了。
(二)初讀課文
1、出示插圖及課文。
2、看圖,聽老師讀課文。思考: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
(2)從遠到近畫了哪些景物?
3、多麼美的地方呀,剛才老師給大家讀的這首童謠,就是描寫這里的。請同學們自己藉助漢語拼音也來把這首童謠讀一讀,注意把字音讀准確。
(三)精讀課文
1、出示第一行,誰來模仿老師的樣子把第一行讀好!
師:一眼望去,小山村並不遠!只有兩三里路。簡要講解一下「里」。
2、指導「一去」後面可以稍稍停頓。在句子中加「/」表示停頓,讀好第一句!
3、到了小山村,你看到了些什麼呢?
(學生說相關景物,出示相關詞句和圖面!指導觀察理解與朗讀。)
(1)煙村:冒著炊煙的村
(2)四五家,六七座:泛指,指有一些的意思。
(3)八九十枝花:也是泛指,從圖上看,可以理解為很多的意思。
4、我們走進山村,欣賞了這里的美景,你能試著將這首童謠連起來讀好嗎?
(1)自由讀。
(2)指名讀。
5、你覺得這樣的景色怎麼樣?(美)請大家閉上眼睛想像你自己親眼看到了這幅美景。看到這樣的美景,你有什麼感覺?你心裡會怎麼想?你的心情怎麼樣?(輕松、喜悅)下面,就請大家帶著這樣的心情美美地讀一讀這首詩。
(1)分小組讀。
(2)比賽讀。
(3)齊讀。
三、學習生字
(一)單獨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認讀。在讀「一」時,指導學生認識第一聲的變調。
1、講解「一」的本音讀「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調,在第四聲之前讀二聲,如「一去二三里」「一塊地」、「一片海」;在第一,三聲之前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2、出示:「一去二三里」「一塊地」、「一片海」
「一棵樹」、「一朵花」「一條小魚」
讓學生讀一讀。
3、做「找朋友」的游戲。(出示拼音找漢字)
(二)指導識記並書寫漢字
1、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漢字的家——田字格。
學說拍手兒歌認識田字格:「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中心點,各個方位記心間。」2、出示基本筆畫:橫,豎,橫折
(1)指導書空。
(2)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著重指導基本筆畫的運筆及行筆方法。
(3)練習在田字格中書寫。
3、出示本節課要寫的五個漢字:一,二,三,十,五
(1)指導書空漢字,並學習看書上的筆順圖。
(2)師范寫,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學生跟著書空。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師行間巡視。
(4)反饋書寫情況。
四、作業設計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書寫「一二三十五」這幾個生字。
3、自己找一些帶有數字的兒歌,練習讀一讀。
五、板書設計
識字1(漢字上加拼音)
插圖
一 去 二 三 里,
煙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兒歌。
2、適當拓展,鞏固已學知識,激發閱讀興趣。
3、認識6種基本筆畫,復習15個漢字,其中綠線中的只識不寫,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5個漢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進行認讀。
2、出示去拼音的生字進行認讀。
3、出示課文,讓學生將「一」到「十」十個漢字貼入課文空缺的地方。
( )去( )( )里,
煙 村( )( )家,
亭 台( )( )座,
( )( )( )枝 花。
4、指名朗讀,檢查朗讀情況。
二、指導背誦。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讀懂兒歌了嗎?說給大家聽聽。
2、你能有什麼樣的詞語來誇誇小山村。
3、假如你是一位小導游,請你看著圖,用這首兒歌來介紹一下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看圖,背誦)
(1)指名背。
(2)分男女生背。
(3)齊背。
三、拓展練習
1、將自己找到的帶有數字的兒歌讀給同座聽。
2、出示一段數字兒歌讓學生讀一讀。
數 星 星
(1)自由讀。
(2)指名讀。
(3)比賽讀。
四、指導識字,書寫
1、出示基本筆畫:豎彎,點,豎彎鉤,撇,捺,橫折 彎鉤
(1)指導書空。
(2)指導在田字格中書寫,著重指導基本筆畫的運筆及行筆方法。
(3)練習在田字格中書寫。
2、出示本節課要寫的五個漢字:七,八,九,六,四
(1)指導書空漢字,並學習看書上的筆順圖。
(2)師范寫,著重指導漢字的間架結構,學生跟著書空。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師行間巡視。
(4)反饋書寫情況。
五、作業設計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練習書寫「七,八,九,六,四」這幾個生字。
3、寫一寫你知道的節日的日期,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
六、板書設計
識字1
( 一 ) 去 ( 二 )( 三 ) 里,
煙 村 ( 四 )( 五 ) 家。
亭 台 ( 六 )( 七 ) 座,
( 八 )( 九 )( 十 ) 枝 花。
漢語拼音是漢字的輔助性工具,在漢字教學過程中要用好這一工具,因此,從拼音教學向識字教學過渡時,我們要及時地鞏固漢語拼音,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
看圖,朗讀,理解相結合,有利於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也有利於朗讀能力的提高。
漢字是有生命的,只有讓學生在讀字讀詞的過程中,產生聯想,升華情感,才能將文字讀活了,而不是將書讀死了。
學生首次在田字格里學寫漢字,寫字前要讓學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幫助把字寫端正,寫勻稱。教他們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為寫好漢字打下基礎。
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力時間較短,因此課堂教學時採用多變的方式復習已學生字,既起到了鞏固的作用,又激發了興趣,延長了有意注意的時間。
旨在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指導學生背誦,並形成背誦的習慣。
適當拓展,鞏固已學知識,激發閱讀興趣。
按照「一二三十五七八九六四」這樣的順序書寫漢字,有利於學生由易到難地掌握漢字的書寫,並將字寫規范,寫漂亮。
字上加拼音,括弧內的字由學生貼上去
C.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識字一去二三里課件那有下載,急急!!
第一課件網 看一下在網路里找 O(∩_∩)O~
D.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去二三里是一篇什麼課文
一去二三里是邵康節所作的詩,又名山村詠懷。
邵康節(1011~1077)邵康節(康節為謚號內)名雍,字容堯夫。宋朝時代的著名卜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12月25日(辛亥年辛丑月甲子日甲戌辰)生於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又遷共城(今河南輝縣),37歲時移居洛陽。
這首詩的意思:一下子到二三里遠的地方,看見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路過六七座亭台樓閣,周圍有十幾枝美麗的花。
E. 人教版小學語文1~12冊古詩,,,老師說第一篇是「一去二三里」
【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學二年級 】
上冊:《贈劉景文》蘇軾,《山行》杜牧,《回鄉偶書》賀知章,《贈汪倫》李白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冊:《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望廬山瀑布》李白,《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宿新市徐公店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望廬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小學三年級 】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後雨》蘇軾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後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下冊:《詠柳》賀知章,《春日》朱熹,《乞巧》林傑,《嫦娥》李商隱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小學四年級】
上冊:《題西林壁》蘇軾,《游山西村》陸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陸 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下冊:《獨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劉禹錫,《憶江南》白居易,《鄉村四月》翁卷,《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漁歌子》張致和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無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鄉村四月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春日 范成大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筍過牆來。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小學五年級】
上冊:《泊船瓜洲》王安石,《秋思》張籍,《長相思》(山一程)納蘭性德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下冊:《牧童》呂岩,《舟過安仁》楊萬里,《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辛棄疾
牧童 呂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舟過安仁 (宋) 揚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第十二冊:
卜運算元
詠梅
毛澤東 1961年12月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卜運算元
詠梅 宋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菩薩蠻
大柏地
毛澤東1933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示兒
宋 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塞
唐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七步詩
三國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F.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到六年級所有描寫兒童的古詩 一年級上冊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村居
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④放紙鳶。
G. 一去二三里古詩怎麼畫出圖來
詩里有什麼就畫什麼,簡單就行。
H. 請問"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有無詩名
出自宋代理學家邵康節的作品: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詩名不詳,專一作《一去二三里》屬,一作《山村詠懷》
這首五言絕句把「一」到「十」的數字嵌入詩中,組合成一幅靜美如畫的山村風景圖,質樸素淡,令人耳目一新。曾入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
邵康節,字堯夫。北宋真宗大中祥符4年(公元1011年)生於范陽(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隨父邵古遷衡漳(今河南林縣康節村),又遷共城(今河南輝縣),37歲時移居洛陽。通曉易經,擅術數。著有《梅花易數》。
I. 現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有一首詩: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里的」一「第二聲
一不是多音字,只是和不一樣,根據後面字的平仄而要變調,在這里應該讀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