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想像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語文素質,更應該注重於學生想像力和自我修養、學習方法的培養等。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講解完全文之後,讓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想像,如果讓學生參與到文章中,變身成為故事裡的主角,會讓情節有著怎樣不同的發展?如果是文章中的其他角色,他們分別又會怎麼與主角溝通?故事的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這樣學生們就可以自發的組織,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或者教師可以安排同學自由組隊,同桌之間相互合作,繼續續編故事情節,對課文中的異議和不解進一步展開,這樣一來很容易在課堂上讓同學按照老師的要求講得興致盎然。
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的方式,讓學生按照某個固定主題或者某個發展方向去編去講,並且教師要做到鼓勵和支持學生的發言與發散性思維,適時地給以一定的贊揚,指出不足之處。好的故事,可以讓學生用筆記錄下來,再動員大家一起不斷的進行修改。這樣一來,孩子的想像興趣和想像能力等等都會與日俱增,為升入初中之後的語文學習甚至日後人生的進步,打下優秀的創造性基礎。
② 如何關注小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兒童時期如果不進行說話的訓練,真是遺棄了一個最寶貴的鑰匙,若講弊病,充其量將使學校里種種的教科書與教師的教育全然無效,終身不會有完整的思想和濃厚的感情。」 可見,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入學時就注重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使他們掌握說話這一人們賴以交際和溝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熟練運用母語進行交際,最為基礎的則是說話,這是與他人交流思想、表情達意的一個主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由於低年級學生受識字不足、詞彙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弱的影響,常常出現「心中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情況,針對此情況,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說話資源,進行說話訓練;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拓寬學生的說話語境;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很多:如描述畫面、問答、朗誦、背誦、續編故事、拓展課文、復述故事等。針對不同的課文,可以選用適合的方法進行說話訓練。作為低年級教師要根據學生對圖片、故事、動物等感興趣的特點,激發他們的說話慾望,這是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首要條件。接下來我就教學中感受最深的兩種方法談談我的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描述畫面,進行說話訓練。
低年級課本圖文並茂,穿插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圖片,這是非常好的說話資源。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如在教學《要下雨了》一課中,可以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他們在干什麼,說了些什麼。孩子們有圖可依,有話可說,自然興趣盎然,爭相描繪。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把話說通順,說完整,對程度好的同學可以引導他說得更具體一些。說完後再讓學生讀課文,與課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說的哪些與文中一樣,激發學生的成就感;看看文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在對比中明確自己的不足,逐步完善。這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進行說話訓練,在比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
二、拓展課文,進行說話訓練。
教材中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只要老師善於發現,就能找到許多的口語訓練素材。如在教學第二冊課文《荷葉圓圓》後,在學生學完課文後,讓孩子們想像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還有哪些朋友也來到了池塘邊?根據學生的說,我相機出示相應的圖片,孩子們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接著引導學生想像:他們都是怎麼說的,又在池塘里做了些什麼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發揮想像,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說得有聲有色。有的學生說:「小蝴蝶說:『荷葉是我的舞台。』小蝴蝶在荷葉上跳起歡快的舞蹈。」有的學生說:「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蹦蹦床。』小螞蟻在荷葉上蹦來跳去,玩得很開心。」如此種種,顯示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在模仿課文語言的過程中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像這樣的訓練機會在很多課文中都可以用到,比如說《春雨的色彩》等。
三、聯系生活,拓寬說話語境。
俗話說「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除了教材中的口語訓練資源,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更是無窮無盡,只要我們老師善於發現,就能挖掘出源源不斷的教學資源。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是關於春天的,但由於北方的春天來的比較晚,學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何談能理解呢?於是我相機對進度做了調整,將這組課文放到了第三單元來講。此時大地春回,周末我布置學生到田野里找春天。上課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找到的春天,因為他們看到了,有話可說了,自然興趣盎然,再來學習課文,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學完課文我引導孩子們:課文把春天寫得這樣美,你能把你找到的春天也說得這么美嗎?孩子們爭相說著自己眼中的春天,不知不覺地用上了文中的語言,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覺得模仿是很有必要的。
四、創設情境,實踐中用語言。
「學以致用」,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用。低年級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使學生有實踐語言的機會。低段教材中有不少描寫小動物的課文或故事,如《狼和小羊》《狐狸和烏鴉》等,孩子們十分喜愛小動物,也愛聽童話故事。教完課文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課文故事講一講,或是演一演,回家還可以講給自己的父母親友聽,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發揮想像來續編故事,這樣讓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表演故事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並運用到說話中,使文本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逐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我認為低年級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就是要讓學生有話可說,不愁說什麼;其次,是要讓學生有例可依,不愁怎麼說;最後要為學生創設實踐語言的能力,不愁怎麼用。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機會,激發其表達的慾望,把握契機,有步驟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其過程中培養了他們想說、敢說的心理素質和語言的適應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正如語文新課程標准中所言:「說話訓練要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訓練方式力求多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找准切入點,把說話訓練與語文各環節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說話能力。
③ 小學語文課堂上怎樣關注學生學習
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樂知」才能「樂學」。前蘇聯教育學家斯卡金也認為教育效果取決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有無對學習效果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個性,尊重學生需求,是新課標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特別是對於注意力及認知能力不成熟的小學生來說,更是不容忽視的。然而,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把平淡無奇、索然無味的語文課堂變得充滿吸引力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首先,語文老師必須意識到「興趣」二字的重要性。
學習,需要身心的投入,自然免不了勞力費神,它確實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然而,我們發現,對於這種「苦」在學生中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學生將學習當成一種沉重的包袱,認為學習枯燥乏味,因而叫苦連天;有的學生將學習看成一種愉悅的勞動,認為學習其樂無窮,因而樂此不疲。究其原因,當推「興趣」二字。學習有興趣,便勁頭十足,再累也覺得精力充沛,而學習無興趣,則一蹶不振,再輕松也覺得索然無味。同樣,對某科目感興趣,往往此科目就學得好學得牢,反之亦然。可見,學習興趣的有無對學習效果的好壞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是課堂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融洽的師生關系,誘發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平等是師生間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的基本條件。同時教師應該提倡「微笑教學」,要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表達對學生的愛,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期待我」,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例如:我在課堂提問時,對答對的學生投與贊賞的目光,對其進行贊賞,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對答錯的學生進行鼓勵,稱贊其雖然答錯了但其舉手的行為勇氣可嘉等等。因為,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如果一位學生因受到某位教師的斥責而產生畏懼感,漸漸地他對該老師的學科不感興趣,會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相反地,一位學生因某事受到老師的青睞和贊賞,他便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教師應注意全面發展關心和愛護學生,多給他們表揚和幫助。
三、靈活導入的設計引趣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課堂也是如此,如何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引入你的課堂,引起學生對這堂課的好奇心與興趣,將是這堂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因此,每篇新的課文導入的設計十分重要。導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復習舊課導入、提問討論導入、圖片音像展示導入,情境設計導入、設置懸念導入等等,如何設計應根據具體的篇目和內容來考慮。
例如:我在教學《驚弓之鳥》時,開篇就布疑陣:「現在,空中飛著一隻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辦法能把它打下來?」學生憑經驗紛紛說,用箭射,用槍打,用彈弓彈——至此,我首先肯定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但話鋒一轉,說:「可是,古時候有個射箭能手更羸,卻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聲就把這只大雁射下來了。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答案就在課文中。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看誰先把答案找到。」由於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理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去讀書、思考,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藉助教學道具激發興趣
課本中有很多課文是非常有意境的,令人回味無窮。若僅教師一個人表白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所以,教師必須學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道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音樂激發興趣。
例如:《飛奪瀘定橋》描述的是紅軍長征時期飛奪瀘定橋的史實,錄像中激烈的戰斗畫面和嘹亮的沖鋒號把學生帶入硝煙彌漫的戰爭年,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課堂的下一步做好了鋪墊。
2、利用圖片激發興趣。
《少年行》是一首古詩,新教材要求學生邊學故事邊想像,但這首詩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距較遠,想像困難。我把幻燈片打在屏幕上,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上的少年,看他的衣著、鎧甲、神態,想像他揮舞兵器的英姿,聽馬的嘶鳴,再看馬的樣子和佩飾。學生的手呼啦啦舉起一大片,搶著說個沒完。
3、利用軟體激發興趣。
《草船借箭》是與歷史有關的一篇課文,全文意在贊揚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文中有一段描寫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句子,牽扯到雙方地理位置,風向、水流、船頭船尾調轉等問題,靠老師一張嘴是很難說清的,關鍵時刻我把軟體連放兩遍,學生頻頻點頭,嘴裡嘖嘖贊嘆,再問學生:看懂了嗎,學生連連點頭,隨即如數家珍般的一一說清了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難點迎刃而解。
4、利用實物激發興趣。
講《我愛故鄉的楊梅》時,我發給每個學生一個深紅的楊梅請他們觀察、品嘗,學生們看著楊梅直吧唧嘴,幾個淘氣的男孩吃完楊梅伸出紅舌頭互相笑著。
實踐證明,要是教師能善於利用教學道具來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還能使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競爭意識的培養激趣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自然的競爭法則,學習又何嘗不是如此?沒有競爭的意識,便沒有學習的動力,只有在一種你跑我追,我趕你逐的學習氛圍中,不僅僅個人才會有所進步,就是集體也才會有長足的發展。因此,我們應將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由課堂外的知識測評引入課堂內的知識競爭,讓他們真正體驗到競爭過程中的快樂與趣味。
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行的古詩文誦讀比賽,學生踴躍報名參加,通過在班中誦讀賽,競爭參賽資格。班中還舉行古詩文成語、典故出處集錦比賽,給搜集得多的同學加平時素質量化得分。還讓學生自己出題互考,並通過評比方式進行,讓學生多查找資料。同學們各顯神通,有一種在知識長河中遨遊,其樂無窮的感覺。他們在競爭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參與積極狀態和興趣程度。通過各種競賽,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六、引導想像,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興趣。」所以在小學特別是小學低年段,實施興趣教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格式塔心理學的完形理論也認為,人的學習實質上是「填補完形」。課要上得有趣,引導學生想像課文內容也是一種辦法。即力求把單調的文字元號變成形象生動的畫面,或引導學生通過想像走進課文,面對面與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對話,在空間和時間上縮短讀者與作者、及主人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覺得新奇,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在教學這課時,學生興致高漲。我趁熱打鐵:「凶惡的狼不再找理由,朝小羊身上撲去,請你想像一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學生們沉浸在想像中。不一會兒,就有學生講起了他編的故事:「說著,狼就朝小羊身上撲去,小羊將身一躲,狼用力過猛,沒收住腳步,一下就掉進了河裡淹死了。」聽到這里,有學生馬上進行完善:「狼掉進了河裡,使勁掙扎著,可是掙扎了幾下就沒勁了。不一會兒,狼就沒有了蹤影。」又有的學生這樣編:「可憐的小羊嚇得一邊跑一邊喊:『救命啊!救命啊!』恰巧,羊爸爸找小羊來到這里。羊爸爸隨手拿起一根木棍,使勁向狼腦袋上打去。狼沒注意,一下被打個正著。狼眼前一黑,一頭栽進了河裡……許久也沒有上來。」結合這個故事,學生有的編成大象伯伯來幫忙:「大象用鼻子把狼捲起,扔進了河裡」。有的編成小動物來幫忙:「小貓用爪子撓狼的眼睛,小狗用牙咬狼的尾巴,小猴拿棍子抽打狼的身體……狼疼得嗷嗷直叫,直顧躲,一不小心掉進了河裡,死了。」
聽著學生的發言,雖然語言還有些稚嫩,很多地方尚須教師指導,可是我依然由衷高興。在這里我看到學生如火的熱情,看到學生學生興趣的火花,更看到未來的路有多麼寬廣。
實踐證明,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敢說、願說、有話可說。這樣既體現了因材施教,又調動了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又例:在上《長城》這一課時,我說:「咱們學這課書要爬到長城上面去。」「怎麼爬呀?」先請同學們站起來,邊背誦邊想像「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者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圖象越來越近,越來越逼真,好像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氣魄雄偉的長城不是在我們的腦子里,而是在我們的腳下。只要我們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它。」我問:「踏上了嗎?」學生們閉著眼睛,笑眯眯他說:「踏上了!」「摸到巨大的條石和城磚了嗎?」悟性好的學生可以回憶起巨大的條石和城磚,於是便答:「摸到了!」「我們是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讓我們一起抬起著兩三千斤重的條石吧!條石重不重?」「重!」「山嶺陡不陡?」「陡!」「我們怕不怕?」「不怕!」於是學生們大聲回答邊彎下假裝抬條石,一時間課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學生們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想像感知過程中,深深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總之言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推動學生主動去探求知識並帶有情緒體驗色彩的意向,我們要在瞄準教材的重點、難點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教學內容,靈活設計,巧妙運用,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迸發出迷人的火花。而語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具體形式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無論用何種形式和方法導入都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和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④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
所謂「口語交際」是人們在交往中通過語言交流思想、傳遞信息,達到理解與協調進而影響和調節相互關系的活動。在當今講信息、講效率的現代社會中,口頭表達能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口語表達運用的范圍更廣,頻率更高,作用更大。如洽談業務、招商引資、信息傳遞等,都必須具有較強的說話能力。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在特定情境中准確地進行「言語表達」,只有有了「我想說」、「我敢說」的內在需求,才能實現「我要表達好」的自覺願望。語文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當前口語訓練的症結所在,尋求對策,加強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當前小學口語教學的特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小學生應當「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職責。但目前仍有相當多的教師對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口語交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徵不甚了解。在教學中要麼根本不重視口語交際,對教材中設計的很多口語交際內容(話題)置之不理;要麼單純地把口語交際內容作為專項訓練項目,只採取單一的課型操作,沒有真正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綜合性學習等教學有機結合;要麼沿用傳統的「聽話、說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導致口語交際訓練實際缺乏「交際」的特徵,沒有真正做到「雙向互動」。這些已經影響到了口語交際教學目標的落實,有的地方可以說口語交際教學還沒有真正起步。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優勢,恰當運用課程資源,激發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願望,培養口語交際意識。
二、口語教學的訓練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主陣地。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建立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訓練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敢於說話。
心理學家認為,在通常情況下,課堂氣氛可以分成積極的、消極的和對抗的三類。積極的課堂氣氛是恬靜與活躍、熱烈與深沉、寬松與嚴謹的有機統一,它不但有助於學生知識的學習,而且會促進學生的社會化進程。教師要做到教學語言親切、誠懇、貼近學生年齡特點,站在學生的立場,與學生一起說、一起想,縮短師生距離。經常與學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講故事,續編故事,使學生的口語交際有「源」而發。尤其是通過談論動畫片、童話故事,更能打開學生的話匣子,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學生才敢想、敢說、敢問、敢做、敢於創新、敢於創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數人的創造力,而且使大多數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
(二)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表現自我。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在新異的學習氛圍中激起思考、討論的興趣,從而鍛煉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製作一個或幾個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描繪或利用課文精美的插圖,讓學生把話說具體;通過表演體會情境,教學《小露珠》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扮演小露珠、小青蛙、小蟋蟀、向日葵、喇叭花等進行對話表演,小露珠的善良、助人為樂,小動物和植物們對小露珠的喜愛,學生都通過表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學生既展現了自我,又從中得到了樂趣,寓教於樂,樂在其中;還可以用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吸引學生注意,如第二冊語文課本中有「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的要求,教師把真正活潑可愛的小白兔呈現於學生面前,學生紛紛在老師的引導下,暢所欲言,氣氛非常熱烈。當然,在情景導引下,要注意三點:一是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二是特別關注「開口難」的學生;三是鼓勵創新,不人雲亦雲。
(三)設計各種方法,激發學生說的慾望。
1.語感訓練
語感是在長期的讀寫中,對語言進行不斷比較、揣摩中逐漸積累的。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最佳途徑,而學生在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只有通過反復朗讀與背誦,通過口、耳、眼、心並用,逐步培養學生感悟語言內涵和文章氣勢,領會其布局謀篇、遣詞造句之精妙,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境地。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多聽錄音朗讀和教師范讀,通過直接感受語調、語氣的變化和體態語言深刻感受語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訓練將作者的思想感情轉化成學生自己的「口頭語」充分表達發揮。如分角色朗讀、換角色演講、「課本劇」表演、想像延伸等都是口語練習的好形式。
2.語言通順訓練
在口語訓練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暢達感非常重要。暢達是通順的高標准,它要求語言的連貫性,還要求用語言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明白、順暢。指導學生說前理清內容、組織語言。說時要語言通順連貫、聲音洪亮、有禮貌。同時注意體態表情,舉止大方,適時地運用手勢加以表達。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並養成了習慣,運用自然,那麼口語交際就不會感到困難了。
此外,還應讓學生多看課外書,幫助他們積累知識,拓寬視野,活躍思維,發展語言。可在班級建立「圖書角」,開設課外閱讀交流課,並通過故事會、演講會、朗讀比賽等活動形式,把看課外書的所得講述出來,並把這種訓練形式擴展到課余觀看影視節目、生活見聞之中,使他們不僅有話可說,而且敢說,為口語交際創造一切條件。 3.評價交流
學生表達完,教師應進行評價,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並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矯正。這一過程應注意引導學生全體參與,共同評價。評價從以下途徑入手:一評語言,語言是否通順流暢,用詞是否准確。二評思路、內容是否表達清楚,是否有邏輯性和條理性。三評儀態是否自然大方、有禮貌,能否運用體態動作。交流是語文課堂出彩的環節。語文新課標要求我們培養學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等方法已被教師們廣泛運用,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在討論交流中得到發展。
4.游戲活動
活動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徵,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1)游戲
如組織「擊鼓傳花」、「貼鼻子」、「畫嘴巴」等游戲,用較短的時間完成簡單的游戲,然後提出幾個問題:游戲開始我們做什麼?過程怎樣?結果怎樣?你覺得哪部分最有趣?為什麼有趣?觀眾的反應怎樣?指導學生開口說;組織手工剪、貼、畫活動。由教師提供幾個簡單的圖形或符號,讓學生通過手工剪、貼、畫後,再向同學介紹自己所完成的過程及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還可以通過增強口語交際的操作性,強化訓練效果。
(2)班隊活動
班隊活動中,組織學生討論本班熱點問題,如「生日該不該送禮物」、「游戲機的危害」、「看什麼樣的課外書」等。學生面對的是自己最關心的問題,自然能敞開心扉真誠交流,並在相互接受與傾聽中學會平等參與、真誠合作、共同成長;可以把每日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鍾設為「五分鍾演講」時間,形式不拘,內容不限。教師要提醒他們注意口述條理要清楚,用詞要恰當,語言要流暢等,久而久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就會自然提高。
總之,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教師准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創造寬松、愉悅的交際環境,就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我們應當更貼近生活,追求實際,力求創設更多、更好、更生動的口語交際情境,讓口語交際真正成為師生交流的「驛站」,成為師生交流的「紐帶」,成為心與心溝通的「橋梁」。學生生活在群體中,生活在社會中,與人打交道的際遇無處不在。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爭取多說話,尤其是當眾說話,做落落大方、說話得體、受人歡迎的小學生。
⑤ 小學生關注熱點新聞,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管是老人
或者中學生。
小孩。
小學生都有權利。
發表自己的觀點呀。
⑥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首先找到源頭,現在孩子不太敢說,為什麼不敢去說,因為說了家長/老師並不會在乎,還會專覺得小孩子氣,屬並且認為小孩子說的並不正確,有的問題更會引來家長的指責;所以第一步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讓他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家長/老師強制灌輸的思想,他們說出了這些想法後要正確的引導而不是直接否定,要有根據的去跟孩子耐心去說,這是家長的部分。教師因材施教,雖然這很難,但是需要老師切實了解每個孩子,看這個孩子的脾性,鼓勵性就要去鼓勵,批評性就去批評;但是現在的教師大部分的確不如我小時候那麼認真負責了,你能提出這個問題,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是很有責任心的。然後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讓他真心的信任你,並不是僅僅把你當做一名成人;還有一點讓孩子學會閱讀書籍,學會寫日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落實「指向語言表達」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如何讓學生專通過學屬習教材的選文,培養兒童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如何把教材選文內容轉化為可教的教學內容,來呈現課程內容,最終達到課程目標,是語文教學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話題。本文從"關注表達"這一層面出發,分三方面來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落實"指向語言表達"
⑧ 如何關注學習主體,從兒童視角關注語言表達方式
1.目前,在國內外,社會語言學研究和狹義的應用語言學中的語言習得研究基本上是分別在兩個學科領域內進行的,而實際上,社會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水乳交融。語言學發展到今天,結合語言環境、言語互動和語言的社會交際來研究語言習得,特別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用社會語言學的知識和理論來解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言能力、言語交際、接受心理過程等「二語」習得中的重大問題,應該看作是為語言應用研究引進了一種新視角,是開拓語言研究領域的一條有效途徑,同時,也豐富了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范疇,為社會語言學服務語言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內容。
「漢語熱」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升溫,而漢語教學理論的研究卻相對滯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薄弱,已經帶來一系列實質性問題:教師、教材、教學法、語言測試、教學評估等。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對具體問題的微觀研究,更需要理論上的勇氣——轉換角度,調整思路,跳出一門學科的條框界限,借鑒相關學科的思路方法與研究成果,嘗試用另一種眼光觀察、探究、分析疑難問題,或許可以找到新的解釋方法和分析途徑,從而推動理論提升,為漢語教學實踐開拓新鮮的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鑒。
社會語言學和語言教學與習得理論同屬交叉性極強的學科,都受到諸多學術思想的影響。前者與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後者則與教育學、心理學、文化學密不可分。二者共同的基礎首先是語言學理論,其次是心理學理論。二者的研究對象雖各有側重,但在很多方面二者存在交匯點:社會語言學關注語言變異現象以及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語言學習者如何理解和組織多樣的話語形式,如果言語交際產生困難,這種困難緣何而起;應用語言學,特別是語言習得研究,關注語言學習者在一定的語言環境(通常是目的語環境)中接收、理解、組織、使用目的語的過程、特徵和影響因素。
社會語言學創始人威廉·拉波夫(William. Labov)曾經這樣評價社會語言學的使用價值:「社會語言學理論的價值主要是在教育方面」,具體說來,「在於如何教學生從一種語言形式轉移到另一種語言形式」。他提到美國教育界的一種叫做「語言經歷法」的教學法,對不同種族的學生都適用;而他的語言變異模式不僅適用於母語的變異研究,也同樣適用於「二語」習得中語言變異現象的研究。(石子強,1983)
互動社會語言學奠基人約翰·甘柏茲(John Gumpers)關於互動是語言的最重要的特性,一切語音、語法規則的價值只存在於具體的交際活動傳情達意的實際作用之中的論述,關於「會話策略」——會話人保持會話持續進行並能夠不斷增強理解的能力的闡釋,以及「語境化暗示」(Contextualization cue)理論與案例分析(徐大明,2002),對於語言習得,特別是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研究開啟新思路,探求新角度,均有重要作用。
2.社會語言學理論對於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研究或具有以下啟迪意義:
2.1社會文化環境與語言的文化性變異對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影響。一定民族的文化特徵與文化心理必然會對記錄該文化的語言在特徵及使用方式上造成影響,形成語言的文化差異。這是語言習得者在習得目的語時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舒曼(Schumann,1978)提出「文化合流理論」(Acculturation Theory),認為習得者與所學語言的文化之間距離遠近、目的語國家的文化環境是否良好,將決定「二語」習得的成敗。一些學者在總結教學實踐成果後發現,從習得者習得規律角度看,習得者文化背景與習得材料程度越相近,習得效果越好,反之出現偏誤的幾率就越大。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亞洲其他國家的留學生大量來華,我們對於遠東文化圈習得者的習得規律研究有所進展,而來自距離稍遠的歐美文化圈的學習者如何走進中國文化,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特別是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法手段等方面的系統研究尚不盡如人意,有進一步推進的餘地。
跨文化的交際研究(Cross-cultural of Communication)在語言習得中具有重要意義。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深入研究習得者在語言學習中吸收語言所表現的文化內涵,幫助他們將語言文化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是教師的責任。(胡裕樹等,1989)以往的研究多注重語言學習或習得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多為微觀的調查與研究,實際上跨文化交際在語言習得理論層面的系統研究更為重要。在釐清中國文化內涵與外延的前提下,在讀懂中西文化本質差別的基礎上談跨文化交際,才能真正說清諸多問題的本質所在,才能將跨文化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語言教學當中去。美國社會語言學家甘柏茲較早注意到這一問題,還有一些研究人員以某些類似的交際策略為線索,考察「同一種交際策略在不同語言文化系統下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如中、英、日口頭談話中的「應對形式」。(徐大明,2006)
2.2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對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啟示。語言能力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而語言使用就是從靜態的語言知識構架中挑選適用的語言元素,用相應的規則加以調整以適應具體的語境。語言交際則是用某個語言社區已經建立的符號系統有意識地傳遞信息,語言交際理論之「交際適應理論」(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提出「遷適」現象及「靠攏」和「分離」兩個概念,認為習得者的心理因素和語言能力,都會影響「遷適」現象的出現頻率及程度;反之,出現在習得者身上的「遷適」現象,也是其目的語學習狀況的評價依據。
交際能力是社會語言學對第二語言習得及對外漢語教學影響最大的一個重要概念。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Dell Hymes,1971)提出,語言研究也應當關注「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指:①懂得什麼樣的話合乎語法(grammaticality);②懂得什麼樣的話能被人接受(acceptability);③懂得什麼樣的話適合什麼樣的場合(appropriateness);④懂得某一種語言形式真正實用的可能性有多大(probability)。在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與韓德理(M.Halliday)的功能語言理論影響下產生的語言教學法——交際法,是迄今為止影響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語教學法。交際法改變了以往一些教學法的枯燥無味,無論是對我國的外語習得者,還是對國外來的漢語習得者都有很大的幫助。
2.3語言變化下的語言習得研究對漢語作為「二語」習得的影響在於,社會語言學認為,變化是自然語言的本質特徵,「何人何地何時對何人如何說何種話」是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因此,「二語」習得者面對的、希望習得並掌握的,始終是這種變化中的語言。這種變化在目的語社區內呈系統性、有規律可循,此其一;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也充滿了變化,習得者之間會表現出多方面的差異,此其二。研究語言習得者如何學習、掌握變化中的目的語,如何根據不同的語境說出得體的語言,其個人語言發展以及與其它習得者語言發展的差別,是社會語言學和「二語」習得理論共同的任務。
同時,各社會、語體層次上的變體形式是語言的現存單位,需要習得者逐步了解、把握、最終正確使用。目的語變體形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能形成習得者用「二語」與本地人交際的「噪音」(noise),即,因雙方語言手段不吻合而影響交際效果。一般認為,習得者正是在學習不同變體的過程中不斷接近目的語的,對目的語變體形式了解、把握的多少,是衡量習得者目的語水平高低的一把尺子。另外, 教師或其他說本族語的人在將本族語作為第二語言教授的時候,為了讓非本族人聽懂自己說的話,也會自覺不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語言,如故意放慢語速,咬音嚼字,簡化用詞和語法結構等,使人聽起來有所謂「外國人腔」。這些課堂上的語言的變化實際上也是社會語言學言語調節理論(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感興趣的一種變異:受話人對說話人言語行為的作用和影響是很大的,其話語系統成了衡量說話人言語變化的標准。
2.4 言語功能變異和交際意義的獲得與 「二語」習得也有很大關系。20世紀70年代以後,有學者開始用變異學派的理論來討論「二語」習得過程中的變異現象,一些研究者嘗試用社會語言學的方法來收集語料,系統研究二語習得者中產生的言語功能變異。同時,還有一些語言學家對引起這些變異的外部原因,如態度、動機、年齡和性別等因素進行了研究。其中拉波夫的變異模式強調語言的根本特性——社會性,認為「二語」學習者的語言行為同樣會因為語言環境和社會因素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變體(variety)。
社會語言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概念——語域(register),「指按其使用的社會情景定義的語言變體」(轉引自張德祿,1987),關注語境因素,即場境(field)、交際者(tenor)和方式(mode)對言語意義系統的決定作用。其中,交際意義是語言習得研究最為關心的,而「交際意義通常在句子的語氣(mood)和情態(modality)系統以及單詞的態度意義(attitudinal)上得到實現」(張德祿,1987)則應對語言教師產生有益的啟示。另外,語域連續體、語域反映文化的功能以及「預測」的功能對研究「二語」習得者的學習策略也很有意義。
社會語言學中的語體連續體(style continuum)的概念也被運用到二語學習中來。泰倫(Tarone 1982)認為,二語學習者也具有與母語者相似的語體連續體,他們對語言的注意程度越高,就會越多地運用較為有影響力的、受到廣泛承認的語言變體,即,語體的變異是由於學習者對於語言形式的不同關注程度造成的。(轉引自徐大明,2006)克拉申(Krashen,1987)的監控模式也應用了注意力語體的概念,認為僅有一小部分比較容易描述的語言規則是學習者通過有意識的學習(learning)獲得的,而在日常交往中,這部分語言規則並不被運用,因為學習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選擇運用它們;大部分很難描述的規則是通過無意識的語言活動習得到的,而「監控」就是指二語習得者對使用言語的注意度的監控度。
2.5言語互動與「二語」中介語。習得者的言語互動與中介語的動態同步共振:二者在運動方向、動態特徵上存在一致性。互動社會語言學(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理論關注人際交流的過程和效果,認為互動是語言的根本特性,語法規則與詞彙象徵符號的價值只能存在於具體的交際活動中,而其它語言元素只是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框架而已。中介語就是一個從非自主語碼調整逐步走向自主調整的過程,習得者對於輸出語碼的調整(自主的、非自主的)受限制、也被激活於言語雙方的互動——通過綜合收集到的信息,不斷形成和修正對交際對象意圖的假設,並通過自己的言語輸出來驗證假設。探討這個過程是社會語言學和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介語研究的共同使命。
美國社會語言學家甘柏茲(John J.Gumprez,1982,1999)立足「語境化暗示」理論提出,出現於言語交際中的一些語言的或非語言的符號,能夠「喚起」所謂情景化的理解過程(Situated Interpretive Processes),因為「當與語法和詞彙象徵符號同時使用時,它們作為指示性符號構建情景化理解蘊含的語境預設,因而影響語言成分信息的理解」;「當我們將語境化暗示與其他語法和詞彙符號放在一起分析,就會看到它們為情景化的理解構築了語境框架,並由此影響特定的信息如何被理解。」(轉引自徐大明,2006)作為元語用符號,語境化暗示可以是話語本身,如語碼以及韻律(語調和重音)、節奏、語速及其它超音段符號,也包括表情、手勢、體態等非語言手段。對於缺乏形態變化的漢語來說,盡快掌握這些元語用符號,特別是一般被認為是邊緣性語言特徵的音高、節律等,以及它們所攜帶的信息,將大大幫助學習者了解在交際場合漢語是如何表達意義的。
2.6 語言擴散——從語言的跨境變體的角度看海外漢語教學。隨著世界性「漢語熱」的不斷升溫,漢語教學的主戰場正在發生轉移,海外漢語教學,即TCFL(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逐漸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借鑒跨境語言(Languages across Borders)的研究成果,以及海外體英語(Overseas English)研究的多年積累,此話題研究將大有可為。如,跨境語言的特點、跨境語言中的跨文化交際、漢語的跨境變體、國別漢語教學法研究、海外漢語教材的本土化開發等。
以東南亞為例,漢語在東南亞許多國家擁有使用者,他們通常稱「華語」。在新加坡,有200多萬人講漢語,約占總人口的75%;馬來西亞使用漢字的人數近總人口的30%,有500萬左右;泰國有11%左右的人使用漢語;越南約有100萬人說漢語;柬埔寨、菲律賓、汶萊等國也有部分人使用。(申小龍,2003)各地漢語長期受到當地語言及漢語方言影響,已形成獨具特色的「言語社區」。
香港長期處於「兩文三語」的語言環境中,盡管自1974年中文的官方地位就得到了承認,但英文一直是「強勢語言」(prestige norm)。長期而穩定的接觸,必然會引起語言的變化。石定栩等(2000)指出,香港書面漢語受英語影響而發生變化,詞彙的變異是最明顯的,句法變異中比較突出的是語序排列的變異以及動詞的時態、體貌和語氣詞的標記等等。
2.7.語言傳播和語言的地位與漢語國際推廣戰略。目前,我們面臨兩類漢語傳播的任務:面對國內的普通話推廣與面對世界的「漢語熱」浪潮。為了避免贅言,突出重點,我們把關注放在後者上。
語言傳播與國家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推動的。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漢語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作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同中國交往的重要工具越來越受到重視,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漢語學習的需求急劇增長,漢語的價值正在不斷提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功獲得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舉辦權等,進一步帶動了全世界范圍內學習漢語的熱潮。(《2007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2008)
強勢語言與漢語「話語權」。根據聯合國《2005年世界主要語種、分布與應用力調查》,漢語已排在世界十大語言的第二位(蔣昕捷,2006)。但使用人數的多寡、分布范圍的大小,並不能代表「話語權」的強弱,學習漢語需求量的增長,更不能當作「話語權」的取得來解讀。「漢語的國際地位雖然快速提高,但目前在國際語言生活中還遠不佔優勢。將漢語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或工作語言的國家和地區還相當少;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雖然將漢語列入工作語言,但是地區性或國際性的組織中或會議上真正廣泛使用漢語的還不多。漢語在地區或國際上的重要交際領域,如外交、貿易、科技、教育等,使用十分有限;非漢語區域的華裔後代,保持漢語還有一定難度,放棄漢語的人不在少數;非華裔的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人數雖然正在快速增加,但絕對數量還是有限的。當今世界最強勢的英語其母語使用人口僅4.56億,但正在學習英語的人卻超過10億;漢語其母語使用人口有近11億,位於世界十大母語使用人口之首,但海外學習漢語的人口卻相對少得多。」(章新勝,2006)
2.8 社會因素與語言學習動機的社會語言學觀察。社會語言學認為,語言因其在社會生活中的特殊地位而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標記,透視出豐富的社會心理內容。學習語言的動機從個體的角度看,屬於個人現象;但影響動機的決定性因素——語言態度則經常來自於社會環境。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外國人幾乎不可能為了找工作而學習漢語,而今天,這一動機在學習漢語的留學生中相當普遍。其背後的社會因素不外以下:中國經濟貿易長足發展;漢語傳播渠道和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漢語拼音和簡化字日趨走俏,「陣地」越來越大等。
近30年來的社會變遷使不少香港人徘徊在「兩文三語」之間(高一虹等,1998)。有研究發現,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英語的地位有所下降,普通話作為回歸後的共同語則地位有所提高。「一個國家,兩種文化,三種語言」狀態下的香港人,難免會有一段時間患上「語言焦慮」症。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實施「推廣普通話」的政策,使其在半個世紀里保持了越來越穩固的官方語言地位;而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前列,也在近二十年間引發了全國范圍的「粵語北上」的狀況:大批粵語詞彙被普通話吸收,內地年輕人以能說幾句粵語、會唱幾首粵語歌為榮。
台灣漢語近年來的變化也很說明問題,最突出的是簡體字在台灣的使用情況。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深入,在眼下的台灣,簡體字已經擁有了一席之地:曾被視為「禁忌」的簡體漢字,現在不僅有了「合法身份」,民間的接受程度也大大增長,許多台灣的高效將其列入語文必修課;日前馬英九連續針對簡體字發表看法,可看作台灣官方對此事的重視。
⑨ 關注我想像的內容你發現了什麼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總感受到什麼?我發現了世界真奇妙,世界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