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語文 >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

信息技術小學語文

發布時間:2021-02-06 19:51:53

Ⅰ 信息技術術給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什麼課件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以語文課程標准為依據,以語文課本為憑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指導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義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中提出: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更好地養成收集、處理信息的習慣,提高語文能力.教師應充分、有效地運用媒體、網路等現代技術搜集、處理和運用信息,並在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使現代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信息技術有著其獨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將在學科教學中起到較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合作學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和途徑.尤其可以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閱讀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克服學習困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現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所體現的先進性,得以廣泛應用於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之中,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突出了它的優勢.但是實踐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中還存在盲目性、形式主義的現象,甚至將語文閱讀教學課變成了教師課件製作水平的展示台.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促進作用.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和產生的相應效果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體現的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畢竟只是輔助學習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要讓課堂錦上添花,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式方法,才能發揮這種教學工具的巨大作用,產生相應的效果. (一)啟其所感,導其所難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幫助教學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 1.篩選具體形象信息資源將抽象事物具體化,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皮亞傑(J.iaget)的構建之一:理論形象的學習情境,使教學直觀化、模型化、動態化.能夠表現思維的復雜性,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持續探索的興趣,對問題從多角度進行解釋,完成知識的意義構建. 【案例1】人教(實驗)版小學第四冊中《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文化古城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於詞語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個自然段都是圍繞燈光夜景寫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為了表達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運用了很多四字成語.如:夜幕降臨、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絢麗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思維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恆性,但這種思維運演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和發散性思維還很弱.對於抽象的事物,還無法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課文中比較抽象的字、詞的理解能力還很薄弱.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可見具體形象的直觀作用不容質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字、詞的意識,為理解句子和課文內容打好基礎,只有將抽象的事物轉換為具體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術它不僅能將大量的知識信息快速地反映給學生,而且還能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具體的畫面變得通俗易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真正能感受到課文所描繪的北京夜晚的輝煌、亮麗.

Ⅱ 談談怎樣用信息技術上好小學語文課

摘要:語文來課的教學任務是通過源讀寫訓練,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語文能力.語文能力不單指聽、說、讀、寫的能力,還包括對語言信息的查找、篩選、歸納、概括和刪改、編輯能力.通過信息技術課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信息技術豐富了語文教學的信息載體和傳輸渠道,為語文學習提供了新的資源,通過信息技術課的學習,學生能自覺地,有效地使用各種基本的信息工具,進行簡單的信息加工處理,並能使用這些工具去完成語文學習任務.

Ⅲ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哪些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哪些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以語文課程標准為依據,以語文課本為憑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指導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實踐活動。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習語言、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取知識,提高認識,發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也中提出: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運用現代技術更好地養成收集、處理信息的習慣,提高語文能力。教師應充分、有效地運用媒體、網路等現代技術搜集、處理和運用信息,並在學習過程中合作交流,使現代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信息技術有著其獨有的作用,合理使用將在學科教學中起到較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合作學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和途徑。尤其可以改變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有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閱讀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克服學習困難。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現狀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所體現的先進性,得以廣泛應用於小學教學的各個學科之中,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突出了它的優勢。但是實踐證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中還存在盲目性、形式主義的現象,甚至將語文閱讀教學課變成了教師課件製作水平的展示台。沒有真正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促進作用。
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和產生的相應效果
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體現的優勢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畢竟只是輔助學習的一種手段,我們應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量和度,要讓課堂錦上添花,教學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只有根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深入研究使用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式方法,才能發揮這種教學工具的巨大作用,產生相應的效果。
(一)啟其所感,導其所難
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合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幫助教學突破難點,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
1.篩選具體形象信息資源將抽象事物具體化,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皮亞傑(J.iaget)的構建之一:理論形象的學習情境,使教學直觀化、模型化、動態化。能夠表現思維的復雜性,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起學生持續探索的興趣,對問題從多角度進行解釋,完成知識的意義構建。
【案例1】人教(實驗)版小學第四冊中《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描繪了我國首都北京那燈光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文化古城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本課教學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在於詞語句子的理解。
全文六個自然段都是圍繞燈光夜景寫的。北京是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為了表達北京城的迷人景色,文章運用了很多四字成語。如:夜幕降臨、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絢麗多彩、川流不息等。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然思維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恆性,但這種思維運演還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和發散性思維還很弱。對於抽象的事物,還無法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特別是對課文中比較抽象的字、詞的理解能力還很薄弱。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可見具體形象的直觀作用不容質疑。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字、詞的意識,為理解句子和課文內容打好基礎,只有將抽象的事物轉換為具體形象的事物。而信息技術它不僅能將大量的知識信息快速地反映給學生,而且還能將抽象的事物通過具體的畫面變得通俗易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片的展示,使學生真正能感受到課文所描繪的北京夜晚的輝煌、亮麗。

Ⅳ 談談信息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何作用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個體力求深入地認識某種事物或樂於參與某種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所以,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對學習對象的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本提供的至多隻是一幅彩色的畫面,產生的視覺效果差,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在信息技術參與下的語文教學則不然,它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教學過程呈現出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生動活潑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展示出《秦兵馬俑》的課件。讓學生盡情地觀賞著眼前各種姿態的兵馬俑,並且讓學生討論回答:「你看到了哪些兵馬俑?」這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紛紛發言。這樣,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主動地感知理解了語言文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望廬山瀑布》這課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瀑布壯觀的景象。配上豪壯的聲音,此情此景,激發學生思考,產生情感共鳴。而且能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活躍了學生思維,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恰到好處的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夠順利的突破學習的重難點,還可以讓學生內心產生探索的慾望,情緒上受到感染,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如果說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境,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快樂。
二、,有利於拓展學生視野
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積累少,而且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學生無法看到,使問題很難解決。隨著網路技術的普及,學生接觸語文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大量交互性很強、更新很快的語言和語言文化信息使廣大師生應接不暇。網上可共享的信息為語文的教育和師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圖文並茂、聲像俱全的文化資源。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學生不再受到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通過計算機網路拓展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師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檢索、閱讀各類書籍,可以從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獲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資料。如,學習《有趣的發現》,從海島上昆蟲翅膀的有趣特點,引導學生上網收集有關適者生存的實例。學生結合網上的資料和個人感受,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由此而來,學生獲得大量豐富的知識,這樣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豐富了表像,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又如在學習《橋》這一課時,由於我們所處的環境因素,大多數學生對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於祖國一些著名大橋的圖文資料進行閱讀學習。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橋梁的認識,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陶冶了學生的情操,,也增強了學生對祖國美好明天的憧憬,培養和發展了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對其課程進行學習和拓展的探討能力。
三、有利於啟迪學生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集音、像、動畫於一體,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注意與創設教學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教《貓》一課時,教師適時提出了兩個問題:1、小貓的淘氣表現在什麼地方?2、大貓的古怪表現在什麼地方?這兩個問題綜合、集中、覆蓋面大。教師以這兩個問題為憑借,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教師播放介紹貓的影片,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的軌道上來。看完影片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就能容易的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樣既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又能使學生從中領悟到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歸納總結,使整堂課處於情景交融的狀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型」學習變為「主動型」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努力發揮其特長,利用信息技術優化閱讀教學,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主動性、實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早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而運用信息技術,更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和參與行為。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
四、有利於突破教學重難點
學生在學習不同單元時,會遇到不同的重難點。如何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好的掌握重點,化解難點呢?計算機輔助教學進入課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尤其是計算機能進行動態的演示,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這個特點可處理其他教學手段難以處理的問題,並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強他們的直觀印象,為教師化解教學難點、突破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提供了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要真正做到在課堂教學的「優化」,首要要從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切入,著力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學重點難點及信息量的把握。在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可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製作成幻燈片。根據教學所需,在學生自讀、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並使用幻燈,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激發探求新知興趣,增強記憶。如在學習英雄董存瑞舍時,我用剪輯的電影資料,再現了董存瑞手托炸葯包捨身炸碉堡的壯烈場面:這一震撼人心、可歌可泣的場面深深打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心,他們真切體會到董存瑞的英勇豪邁精神,深化了感情,突破了難點,突出了中心。
綜上所述,網路環境這種基於計算機、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技術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它拓展了教學內容,提供了多種信息呈現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突出了資源共享,實現了人機友好交互,能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對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Ⅳ 信息技術如何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明確目的,變輔為寶
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把信息技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為了更好的服從語文課堂教學,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徵,讓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許多老師並沒有明白到這一點,以為要上好一節課,課件製作越多越好,課堂的容量越大越有用,製作得越精美越能得到大家的認同,還有些教師因為本地教學條件的限制、資源的不足,再加上的教學任務繁重,或沒有足夠的時間或沒有能力自己製作課件,於是就實行「拿來主義」,上網下載或直接使用其他老師的資源,導致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的整合在畸形中發展,所謂的「整合」只是以前用人教,現在用機器教,「穿新鞋走老路」,沒有真正地做到讓信息技術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的輔助手段,違背了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整合的初衷。更有甚者有些教師為了完成多媒體教學的任務,一堂課里,課堂幾乎被課件控制了,網路多媒體不斷地演示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呈流水線式的程序化模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的動畫和音響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被冷冰冰的機器隔斷,學生沒有了思維的空間 。
我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不能一味的讓信息技術主宰我們的課堂。我們要明確資源的取用不能代替文本,更不能代替學生的個性。 我們應該明白信息技術的使用是教學手段的改革,是新課程下進行地課堂教學手段的改革,而不是為了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進行課堂教學。一堂課究竟是否使用信息技術和怎樣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取決取我們教師的教學組織的需要,我們應使信息技術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一種教學擺設或者成為一種形而上學的教學形式。 由於各個地方的環境不同,各人的教學方式的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程度等都不盡相同,應要把信息技術正真有效地引入課堂,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變輔為寶。

二、利用興趣,正確引導
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一種最佳的學習環境,學生才能樂於接受,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中恰當的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生字的理解。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把多媒體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和源泉,有了學習興趣,就有探求未知的慾望,有了慾望就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學生認知的興趣對他們學習知識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充分利用這種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後就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師生互動質量,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愛學、樂學、易學。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相對來說識字教學是比較枯燥單調的,要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效果的目的,必須要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維持長久的。」識字教學更是如此。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就好。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教學中,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採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慾望。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和鞏固知識,在學習中體會樂趣,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愛學」的境界,而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在。
另外,小學生的感知水平本身就不高,有些教材內容又很難感知,我們可以應用現代媒體來縮短學生的認識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小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的限制和知識的局限,思維能力還處於起始階段,對一些抽象的東西難以理解,而運用電化教學來播放一些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來感知,這時可以使抽象的語言變得具體、形象,從而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於探索裡面的奧妙。使學生由被動不情願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這樣有助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直觀性、動態性和反饋性的不足。同時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潛在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和思維品質。
例如教學人教版的小學語文第九冊中《圓明園的毀滅》

Ⅵ 如何讓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

現代信息技術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當中的運用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效整合順應現代學生學習的心理,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信息技術能夠為教學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是把現代的信息技術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對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行改進,使其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能夠優化教學效果

(一)在教學中保障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不停地解說,學生被動地聽講,學習活動完全教師來掌控,課堂的主體偏向於教師。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到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地、生動地學習。

(二)豐富教學內容。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講解文章,板書重點。而在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通過製作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促進課堂師生的互動。新課程倡導交往與互動的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運用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整合的實際應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閱讀的實質在於培養學生運用民族語言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要從閱讀中獲取相關的信息,就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對閱讀內容的思考和討論。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利用信息技術把學習內容製作成課件的形式展現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學習內容。其次,由教師引導,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然後,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回顧和評價整個學習過程,對於不足之處進行分析總結。

具體來說,在解讀一篇小學語文課文,首先要從課文的朗讀入手。通過朗讀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之後在進一步的理解其中的內涵。要了解其中的內涵先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分析,教師要製作出最能夠體現課文內容的課件,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拓寬教學內容。並結合課文內容把學生分為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信息技術查閱相關的資料並製作一個資料集。然後,由各小組推選出代表對本組搜集和掌握的內容進行匯報,這樣能夠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文內容。最後,評價總結,在各小組匯報完之後由教師和各小組學生對其進行評價,這樣能夠使學生對課文有個更深的理解。

例如小學語文課文中的一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進行篇文章閱讀教學時,利用多媒體顯示周恩來簡介,同時要配上一些畫面和背景音樂,來體現出周恩來為國家而鞠躬盡瘁,在民族面臨重大困難時挺身而出,而他離開我們這個世界時沒有留下一個後人和一分財產,但他卻深深地留在了人民的心中。在學生對周恩來有了一些了解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時給學生提出問題,要其在閱讀中進行思考。之後教師對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並品析。在對文章題目進行解讀時,教師可以把周恩來為什麼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歷史背景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聽讀來理解文章的內容。然後讓學生精讀課文,並讓學生把文中能夠體現出「中華不振」的詞語給標注出來,之後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師指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中華不振」,通過插入一段實例進行說明,講述一個婦女的親人在外國租借被汽車軋死,它尋找中國警方幫助討回公道,結果不但沒有討回公道反倒被警方訓斥了一番。教師把這段文字利用多媒體播放出來,然後由學生分組朗讀。通過形象的文字畫面與其切合的背景音樂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情感。運用這樣的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信息儲存量還很有限,要寫出一篇較好的作文是存在一定的困難的。在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多是運用範文的講解來指導寫作。用範文講解指導寫作,過於死板和單調,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培養,寫出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因此這樣的範文教學的效果不佳。而在作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有效地提高寫作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怎樣用好教育技術呢?首先,可採取通過多媒體展示視頻畫面,呈現出相應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感知「寫什麼」,同時引導學生對多媒體畫面以外素材的想像、回憶。其次,作文教學要結合課件展示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使學生交流看法,讓學生知曉「怎麼寫」。教師要鼓勵學生寫具有新穎獨特性的作文。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寫《春天裡的發現》作文時,首先,可以把關於描述春天景色的詩歌、兒歌、文段等利用多媒體以圖片或動畫的形式將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展現給學生,並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通過眼、耳、心等感官去感受春天的氣息,感受春天的美麗。這樣利用多媒體展現出來的優美圖片、動畫、音樂,就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將學生分成小組,各小組根據多媒體技術中展現的畫面、文字、音樂等,並結合生活實際對春天展開豐富的聯想,然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由每個組員表達出對春天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使其對春天的理解更為深刻。最後,教師再根據課件展示的「春天」、小組討論的「春天」、個人感悟的「春天」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具體生動地寫出對「春天的發現」。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學生的智慧與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把預選的題材寫在紙上,作一比較,然後確定其中之一,這是一個選材的笨方法,但很實用;

Ⅶ 如何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

一、明確目的,變輔為寶
我們必須明確,我們把信息技術引入語文課堂教學的目的為了更好的服從語文課堂教學,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徵,讓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但許多老師並沒有明白到這一點,以為要上好一節課,課件製作越多越好,課堂的容量越大越有用,製作得越精美越能得到大家的認同,還有些教師因為本地教學條件的限制、資源的不足,再加上的教學任務繁重,或沒有足夠的時間或沒有能力自己製作課件,於是就實行「拿來主義」,上網下載或直接使用其他老師的資源,導致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的整合在畸形中發展,所謂的「整合」只是以前用人教,現在用機器教,「穿新鞋走老路」,沒有真正地做到讓信息技術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的輔助手段,違背了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整合的初衷。更有甚者有些教師為了完成多媒體教學的任務,一堂課里,課堂幾乎被課件控制了,網路多媒體不斷地演示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呈流水線式的程序化模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件的動畫和音響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被冷冰冰的機器隔斷,學生沒有了思維的空間 。
我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不能一味的讓信息技術主宰我們的課堂。我們要明確資源的取用不能代替文本,更不能代替學生的個性。 我們應該明白信息技術的使用是教學手段的改革,是新課程下進行地課堂教學手段的改革,而不是為了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而進行課堂教學。一堂課究竟是否使用信息技術和怎樣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取決取我們教師的教學組織的需要,我們應使信息技術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而不是一種教學擺設或者成為一種形而上學的教學形式。 由於各個地方的環境不同,各人的教學方式的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程度等都不盡相同,應要把信息技術正真有效地引入課堂,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變輔為寶。

二、利用興趣,正確引導
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一種最佳的學習環境,學生才能樂於接受,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中恰當的將抽象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畫面,不僅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生字的理解。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把多媒體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和源泉,有了學習興趣,就有探求未知的慾望,有了慾望就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學生認知的興趣對他們學習知識具有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充分利用這種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性,當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後就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師生互動質量,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愛學、樂學、易學。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相對來說識字教學是比較枯燥單調的,要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效果的目的,必須要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和僅靠強迫維持的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種學習是不會維持長久的。」識字教學更是如此。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習效果就好。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教學中,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採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慾望。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和鞏固知識,在學習中體會樂趣,從而達到「我要學」、「我愛學」的境界,而教師也教得輕松、自在。
另外,小學生的感知水平本身就不高,有些教材內容又很難感知,我們可以應用現代媒體來縮短學生的認識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距離。小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的限制和知識的局限,思維能力還處於起始階段,對一些抽象的東西難以理解,而運用電化教學來播放一些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來感知,這時可以使抽象的語言變得具體、形象,從而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樂於探索裡面的奧妙。使學生由被動不情願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這樣有助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直觀性、動態性和反饋性的不足。同時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潛在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和思維品質。
例如教學人教版的小學語文第九冊中《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很難理解課文中的內容。很難讓學生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的景觀,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創設的情境中。先利用圖片與課件把今昔圓明園進行對比,讓學生領悟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圓明園「眾星拱月」的布局,在學生形象地理解了文字難詞之後,再讓他們回到課文中,理解體會圓明園風格各異的景觀。此時,在學生對語言材料理解的基礎上,再放映出這些風格各異的建築圖片,配上教師極富感染力的解說,使課文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皇家園林」的輝煌。此時此刻的學生已完全置於人間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這時讓學生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景觀通過想像具體表達出來,這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樣的一座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是怎樣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奪、毀壞、燒毀之下,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的?在學生了解了特定的時代背景後,通過放映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斷,讓學生突越時空的隧道,親眼目睹圓明園是如何變成一片廢墟的真切畫面,從而激發起他們對侵略者的野蠻行徑、對清政府無能的無限憎恨之情。

三、巧設疑難,自主創新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我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時間上向課外延伸,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並且可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還可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布魯諾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只要恰當地使用信息技術電化教學,就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發現答案的積極性,讓學生願意去探究所學知識里的奧妙。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將豐富的影視等素材引入語文課堂,將許多抽象的知識形象化,自然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並使之課內外知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全面提高了學生素質。尤其多媒體的加入,通過聲音、圖像、文字,顏色、光彩、視聽並舉,向學生頭腦中輸入鮮明生動的立體表象,由此傳遞情思信息、語文信息,形象具體,學生能耳聞其聲,目睹其形,大腦皮層形成並保持廣泛的興奮點,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並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另外,大容量、高密度、強化性、多渠道的信息顯示,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在一堂課中收益非淺,久久難忘。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和田的維吾爾》一課的教學時,由於課文條理清楚內容簡單易懂,主要是生動而又形象地從維吾爾人樂觀、豪氣,熱愛土地,愛美愛花,以及維吾爾人能歌善舞等幾方面描繪了和田維吾爾族奇特的民風, 所以本課的學習就需要運用信息技術,通過不同途徑搜集、整理、篩選各類資料,讓學生視野開闊,了解更多。因此我巧設疑難,以尋求學生的幫助為由,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頭通過圖書、音像、電腦網路或其它途徑查找相關的新疆少數民族資料,資料可以是文章、圖片、照片、手工藝品、服飾、食品、錄象、音樂、樂器、日常用語等。有餘力的小組還可以通過小組間的強強合作,在製作演示文稿的基礎上,再製作有關新疆少數民族風情的課件,並把活動的成果進行全班共享,宣傳我們新疆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生動形象的畫面,維吾爾族民族風俗的圖片,拉近了學生和文章的距離,而且通過展示自己自製和搜集的資料活動的成果,引導了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能力,實現了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了孩子們對新疆少數民族特有民風民俗的喜愛之情。
可見,電教媒體本身不僅是外顯的內容,而且其表現手法也豐富多彩,具有巨大的表現力,既能具體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現象、情景、過程,又不受時間、空間、宏觀、微觀的限制。它可以集聲、形、色、動於一體,不僅可以再現事物的形狀,把靜止的事物動起來,而且它可以揭示事物的內部特徵。與此同時,學生的手、腦、眼、耳、口等多種器官可以同時接受刺激,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實效。
四、利用優勢,提高效率
由於多媒體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的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課文中抽象的內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識,。學生在學習某種知識結構時會出現思維的堵塞,在他們的腦海中就會疑雲繚繞,這時就希望能夠找到合理的引導,以求得茅舍頓開。此時可以運用電教手段設疑引導,為釋疑解難創設巧妙的突破口,引導學生的思路,就能夠起到架設思維的橋梁作用,起到雪中送炭、水到渠成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學得興趣盎然,同時,課文的難點也在不知不覺中巧妙地化解了。
再則,運用多媒體可使課文的語言材料變成可感的聲音,讓課文中的語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滲透到學生心裡去,從而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我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創設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學生一邊聽著悲傷的音樂,一邊觀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的生活境況,在富有磁性聲音的引導下,學生的情感得以誘發,學生被帶進了作者筆下的情感世界,達到了「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從而萌發了「我要讀」的強烈慾望。
而且,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他們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如果我們只是單一的在課堂上講啊、記啊、練啊,這樣學生會感到很乏味,甚至產生厭學的惡劣情緒。我們利用多媒體,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將語文認知教學溶於多媒體教學之中,就會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及學習狀態,學生的精神就集中了,那學習效果也可想而知。這樣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有利於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同時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恰當處理,把握有「度」
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不能改變。信息技術給課堂帶來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如果能把這些教學資源「合理整合」為學生所用,那麼這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條件下的學習方式。 但實際情況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利用這些學習資源的條件並不能達到,所以對於一些相關的語文課外知識,一般都是由老師來搜集這些資源並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課堂從以學生為中心,變成以「多媒體」為中心,忽視老師主導作用,剝奪學生的個性思維。
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因為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求新知,自主學習。我們更不能一味依賴機器來操作課堂,把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當作展示自己運用信息技術水平的工具,用機器代替自己必要的組織、啟發和引導,忽視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文本的思考、理解和反饋。甚至師生的交流也依靠機器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依靠信息技術手段來體現。事實上這種做法是本末倒置,影響教學效果,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走入「盲區」, 造成學生興趣遷移,分散注意力,甚至會對多媒體產生審美疲勞,產生厭煩,降低了教學效果 ,多媒體的優點就會變成了缺點。因此,教師在課件的運用上一定要慎重。只有恰當處理好學生、老師、信息技術運用三者關系,把握好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才能實現有效的整合。
六、找准契點,與教同步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的整合,要有效整合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有效整合為學生搭建起理解、感悟、交流的平台;有效整合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等,就必須找准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的契合點,使運用信息技術的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始終為語文教學服務,做到現代化教學手段所呈現的文字、圖像、聲音等內容與文本的內容,所表達的思想等同步;與語文教學目的同步;與文本審美價值和審美教育同步,避免使用過多的信息資源,造成「喧賓奪主」, 華而不實,無法實現兩者的有效整合。
例如對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荷花》一文的教學,一朵朵未開、待開、盛開的荷花動靜結合的美麗畫面就是信息技術與文本的契合點。我在教學時通過課件描繪出一幅幅高潔美麗的荷花畫面,並配極優美的樂曲的同時又展現重點段的內容,學生看畫面聽音樂大聲朗讀文本,學生入情入境體驗,情緒受到感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聽一位老師教學此文時,她用多媒體呈現的是作者許多資料以及課文荷花的文本內容,造成課件代替內容的現象,學生沒有品讀,就感悟不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只有找准契合點,重建新型教學模式,使現代教育技術為教學內容更好地展現,教與學兩者才能相得益彰,創造出一流的教學效果。
【結語】綜上所述,我們要明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新技術、新媒體在教學領域好處頗多,在各科教學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整合是語文課堂改革的需要,要做到能夠合理、機動地運用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語文文本特點和語文課堂教學的特徵,處理好信息技術運用和老師講解的關系,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信息技術的輔助手段這三者的關系,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中,深入到學生學習的點點滴滴中,優化教學,才能圓滿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以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有效性。

Ⅷ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計算機互聯網己走進了千家萬戶。
人類已
進入高信息社會,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現代科學的日新月異為教育提供了前所未
有的發展機遇和更加嚴峻的挑戰,
為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
探索培養全面
發展的未來人才的新型教學結構,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革教育教學模式無疑是符
合時代發展潮流的舉措。
那麼,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無疑得到了人們的關
注,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改革傳統教育模式、
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重
要途徑。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它讓學
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
愉悅、
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
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
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我就結合小學語文教學,

談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有助於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於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
向教學活動過程。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
使得教師
能集中精力於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
、運信息技術形象、直觀的特點,有效地解決難點。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由此可見,
聽、
看是教學的基礎,
藉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
把難以理解的內
容或者對理解課文起重要作用的內容,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
通過直觀、
形象、
生動的感官刺激,
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在有限的時間
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教授《鯨》
一課時,
學生對鯨這種龐大的動物並沒有親眼所見,
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遇到
一些障礙。
我將備課時搜集整理的教學信息,
體現在網路教學軟體

C A I

中,
並且通過教學軟體的鏈接指向互聯網上的相關內容,



動物博物館,
海洋世
界等,其中關於



的圖像、圖片、聲音文件等一應俱全,並且圖文並茂。學生
眼界大開,既提高了興趣,又極大地增長了知識。

2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有利於朗讀指導。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都非常重視朗讀。然而,部分老師的

以讀為本

卻未
收到成效,
學生一遍遍地讀,
卻讀不出感情來,
更談不上在朗讀中有所感悟、

朗讀中培養語感。
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師的指導方法還不到位,
只是紙上談兵式
的強調要用

高興、自豪、贊美、憤恨
……

的語氣來讀,而根本未激起學生的
情感共鳴,
學生最終還是不明白該怎麼讀。
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來指導朗讀是
一種好方法。如執教《狼牙山五壯士》一文,


頂峰殲敵

中有這樣一句話:


時,
石頭像雹子一樣,
帶著五壯士的決心,
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句中的仇恨之情放在現在這個年代學生很難通過老師的口頭指導朗讀出來,
為了
讀好這一句我將事先准備好的圖片(選自《南京大屠殺》
)呈現在學生面前。畫
面上:
一條大街兩旁的房屋有的倒塌,
有的正在燃燒,
一個日本鬼子舉著帶有刺
刀的步槍,
刺刀上挑著一個鮮血淋淋的嬰兒,
這個日本鬼子猙獰地笑著,
他的腳
下橫七豎八地躺著男女老少的屍體,
地上血流成河。
學生看了日寇殘殺無辜百姓
的場面後,
笑容不見了,
無不流露出對日本鬼子的痛恨,有的甚至摩拳擦掌、

牙切齒。這時,我趁機說:

同學們,這就是萬惡的日本鬼子,他們根本沒把中
國人當人看,在中國的大地上實行

燒光、殺光、搶光

政策,多可恨啊!我們一
中小學視頻課程和學習資料大全
視頻課程 學習資料 公開課 找老師 逛論壇
起來讀讀這句話。

看了剛才的那些圖片,老師無需再多說,學生的情感都非常
投入,一字一詞無不恰到好處。

3
、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師生互動,質疑問難答疑解惑。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語文課
程標准》
要求學生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
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在語文教學中,我經常鼓勵學
生獨立思考,
質疑問難,
並且為學生的質疑創造機會,
每節課都留一定時間讓學
生提問題。
但是,
課堂教學的時間畢竟有限,
在課堂上學生不可能將所有的問題
都提出來,
再加上學生個體有差異,
性格內向的學生不善於提問題,
有自卑感的
學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問。這樣,就不利於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通過收發電子郵件恰恰能在相當程度上解決這一問題,
在質疑中發揮了很好的作
用。

我們每上完一節課,
總會留下一句話:
有問題發郵件給老師。
平時課堂上發
言很少的學生也用起了電子郵件這一工具,
向老師提問題。
同時,
老師經常評點
學生通過電子郵件提的問題,包括數量、質量,鼓勵學生敢想、敢疑、敢發(發
郵件)
,學生質疑的質量越來越高。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有同
學提出:
小女孩手裡捏著燒過了的火柴梗,
這些火柴從點燃到熄滅,
一直沒有離
開她的手。
當火柴燒到她手指的時候,
她為什麼不感到燙手呢?電子郵件讓學生
們更多地用「疑問」這把鑰匙開啟智慧之門。

閱讀全文

與信息技術小學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