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語文學法指導可運用哪些措施
小學語文學法指導之我見
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落實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呢?我認為學法指導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教給普通的學習方法
(1)預習的方法。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有不同的預習方法。低年級語文預習要學會查字典,解決音形義等問題。中高年級在新教材講讀之前,閱讀有關資料,將要講到的內容先自讀2-3遍,從中找出不懂的難點和不甚懂的疑點,帶著這些難點和疑點,在上課時予以解決。(2)聽課的方法。指導學生沿著教師教學思路,積極參與。聽課不僅聽教師,還要聽同學對問題的各種建議、看法,並敢於提問「為什麼」。(3)練習的方法。除普通的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外,應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新知識解答,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得出的結果,都應做到理解、掌握。(4)復習的方法。分課後復習,單元復習,學期、學年復習。各種復習應以教材為重點,對照筆記,檢查作業,分析重點、難點,打破教材順序,運用對比方法找出知識異同。(5)考試的方法。考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解題要從易到難等方法的指導。
二、傳授基礎知識與學法指導
標點、字、詞、句、段、篇的學法指導,低年級是小學階段識字量大的階段,要教會查字(詞)典。中年級以句、段為指導重點,高年級以篇章結構、文章訓練為重點。根據教材結構特點,中高年級每冊教材七個單元,互相獨立,又互為整體,每單元遵循著一個由「教——扶——放」的過程,精講課文教者在「傳道授業解惑」同時注重「學法」滲透,利用教師的學法指導去學習課內自學課文,教者只要恰當點撥。最後讓學生課外獨立閱讀第三類課文,是學生運用「學法」的階段。語文課是教者傳授知識的主要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傳授,滲透學法,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如:講授《桂林山水》一文,分析桂林的山有三個特點:奇、秀、險;要求學生依同樣的方法自學下一段,桂林的水也有三個特點:清、靜、綠。作者運用了「抓住特徵,分步描寫」的方法,學生通過學法指導練習學法,最後掌握學法,讓學生體會出:描寫自然景觀,要抓住它的特徵分層、分段敘述。
三、教師示範,展示學法
由於學生的認識規律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所以上課開始便向學生灌輸抽象的學習方法是很難被小學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機械地記憶,而不是理解,更談不上應用。因此,學法指導的第一環節應先讓學生積累一定的感性認識。即通過教學中的示範性指導,讓學生從教師的教學中感知學法,領悟學法。這就要求教師的示範過程必須做到兩點:一是教師的教應做到線條明確,層次清楚,便於學生發現和領悟學法。二是教師的教應做到難易適度,便於學生嘗試和運用學法。
如在教學第十冊第三課《古詩三首》時,我將第一首詩《江畔獨步尋花》作為展示學法的範例。指導學生分五步進行學習:1、初讀,讀准字音。1)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准字音。2)指名朗讀,糾正錯誤讀音。3)教師示範朗讀,讀出詩句的停頓節奏,以喚起學生的注意。4)學生試讀,達到能讀准字音,會停頓的程度。2、細讀,理解字詞。1)學生自讀詩句,勾畫出不理解的字詞。2)指導學生運用查字典、聯系詩句等方法理解這些字詞的意思。3、精讀,體會詩意。1)指導學生再讀詩句,一邊讀一邊想每句講的是什麼。2)學生逐句講述詩句意思,要說得通順、連貫、明白。4、賞讀,想像意境。1)再讀《江畔獨步尋花》,思考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怎樣的畫面?2)自由朗讀,想像詩的意境,體會詩的情感。3)反復朗讀,欣賞詩的韻律,感受詩的情趣。5、誦讀,背誦詩句。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讀書聲中再次體味詩的意境,欣賞詩的美感,並能熟領略了詩的意境,同時使學生從這一學習過程中獲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認識。為下一步發現和領悟學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探索學法指導的教學模式
不論是何種學科教學改革,離不開課堂教學。學法指導的主戰場也是在課堂教學中。教者應根據每堂課的教學內容,確定學法指導的單項目標,講授知識內容應與學法指導融洽在一起,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情況下掌握學法,利用此法又可以獨自去獲取新的類似的知識。基本模式有:(一)課堂教學類:①前綴型。在授課開始時把學法交待清楚,讓學生根據學法學習,討論新的內容,授課結束時,教者總結、驗收。②混合型。授課時,一邊學習新知識一邊教給學法。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學法指導常用到。③後綴型。在新授課完後,由教師、學生一起歸納學法。(二)專題講座類:舉行學法指導專題講座,可以打破班級、年級界限,以學科、興趣特長為標准組織進行,同時可以根據自然區域劃分界限組織進行。
「學法指導」要有一個較開闊的思路。學習是一個終身行為,學習包括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教材的學習和非教材的學習,素質教育把學習活動的范圍盡可能地拓寬,學法指導的特點就是針對廣泛的學習活動和終身教育提供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並且進而訓練成為能力的教育。
我們古人有句名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於終身受用無窮」。這是用比喻的說法來表達「學法指導」的道理,也就是葉聖陶說的「教是為了不用教」的思想。「一個壞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教師教人發現真理」,「教人學會」進一步就是「教人會學」。現代是一個信息時代,創造性的時代,它要求受教育者在學校就要學會「高效率地處理信息以創造新的文化資源」的方法,因此美國的理查•巴斯卡、安東尼•艾索斯在《超越西方》一書中說:「在本世紀中,教育方面的一大革新是,由注意教法而轉變為注意學習法」,由此可見,我國教育必須加快「學法指導教學模式」的研究。
二、學法指導的內涵
學習方法,在小學階段,可以按學習字、詞、句、篇的不同內容分別進行指導。
1、學字的方法。常用的有結構分析法,看圖識字法,運用形聲規律識字法,兒歌記憶法,想像記憶法,比較記憶法,運用歸類識字法等等。
比如,運用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規律幫學生識字:情、請、清、晴。「情」是「忄」旁,表示內心活動;「請」是「訁」旁,表示禮貌語言;「清」是「氵」旁,表示水清純凈;「晴」是「日」旁,表示天空晴朗。
2、學詞的方法。常用的有以圖解詞,詞素解詞,查字典學詞,實驗演示學詞,比較辨析學詞,聯系生活實際學詞聯繫上下文學詞等。
又如《中彩那天》一課中有句話:「……才明白中彩那天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那貧困的家最富有的時刻。」句中「富有」的本義是「金錢多,財產多」,但聯繫上下文看,這里的「富有」就不是指金錢、財產多而是指精神充實。將詞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去理解,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3、學句的方法。常用的有:由詞到句學懂句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學句,就是先領會關鍵詞語的意思;聯系文章的中心去理解句意;聯繫上下文學句;通過體會修辭手法的作用去理解句意等等。
比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中有句話「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教學這句話我是先抓住關鍵詞語「飽經風霜」引導學生思考什麼叫「飽經風霜」?他的臉上為什麼「飽經風霜」?這「飽經風霜」說明了什麼?經過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一番議論,學生就能懂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它寫出了舊社會窮苦人的艱辛與無奈,而魯迅對車夫非常同情與關心,更襯托出魯迅高尚的品質。
4、學篇的方法。有從課題入手學課文;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從重點段入手學課文;從主要人物入手學課文;抓過渡句學課文,等等。
如《鳥的天堂》、《豐碑》、《可愛的草塘》、《珍貴的教科書》、《地震中的父與子》等課文,題目有的直接揭示文章中心,有的高度概括了全文內容,在教學中可以用「抓課題」的方法去學習課文。
學法指導,教師要增強意識性,具體指導什麼學法,則要因文而異(因教材的不同特點而異);因需而異(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而異);因人而異(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基礎和認識能力而異)。同時,進行學法指導,還要十分注意階段性、有序性和漸進性,既要有通盤打算,又要有近期目標,按低、中、高的年段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學法指導的途徑。
學法指導主要在課內進行,一般有如下三條途徑:一是學法的直接揭示;二是教法的轉化;三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的點拔引導。
學法的直接揭示,就是在講課前,教師開宗明義,直接告訴學生本課用什麼方法進行學習,然後再按照這一方法一步一步地學。這樣,既讓學生學懂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逐步學會思考。
教法的轉化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重要途徑,盡管「教法」與「學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有不少共通之處,在許多情況下,良好的教法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法。比如「審題」能力是一項重要的閱讀能力,教師在培養,訓練學生審題能力時,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先是弄清題目的意思,特別要理解題目中一些難懂的詞語的意思;再是判斷題目中的關鍵詞或中心詞;然後「看題思文」,看了題目,想想文章應該寫些什麼內容。教師這樣教審題,無疑是一種教法,但訓練到一定的程度,學生掌握了這個方法,並能運用這種方法去審新的課題,這時,對學生來說,這一「教法」也就成了「學法」。所以說,良好的教法對學生掌握學法是大有益處的。
讓學生掌握學法,教師必須做有心人,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及時點拔和引導,這對學生學法的形成至關重要。比如,聯繫上下文學詞是學詞的重要方法,如果教師能堅持及時指點,學生就能將這種方法學到手。《麻雀》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小麻雀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才出生不久,是從巢里摔下來的。」在學「絨毛」一詞時,一個學生說:「絨毛」就是人和動物身上的毛。教師否定,反問:你頭上的頭發能叫「絨毛」嗎?第二個學生回答:「絨毛」就是人或動物身上長出的柔軟而細小的毛。這時教師及時引導:再讀讀句子,想想課文中的絨毛該怎樣解釋。第三個學生回答:課文中的「絨毛」指的是小麻雀頭上長出的柔軟而細小的毛。教師肯定了這種回答。
四、學法指導中操作程序的設計。
掌握學法,必須操練。如何操練?就得根據操作程序進行操練。因此,操作程序的設計就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設計操作程序,要注意程序的有序性,還得注意程序間的連貫性以及它的內在聯系,更要注意可接受性以及可操作性。這種操作,有時是口頭的,有時是書面的,不管口頭還是書面,都應努力做到讓學生便於操作進而逐步做到樂於操作、善於操作。
有人說,缺乏質疑的教學是貧乏的,沒有啟發的教學是淺薄的,失去解惑的教學是幼稚的,毫無學法指導的教學是片面和孤立的。因為,育人的天職是教會學生做人,教書的目標是教會學生學習。注重學法指導,在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對我們每個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方面要取得成效,關鍵在實踐。因為在實踐中我們能發現問題,可以檢驗自己的做法,能提煉和積累經驗。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要我們堅持學習,堅持實踐,定能把這項工作越做越好。
如在學完《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後,我就問學生:「我們剛才是分了幾個步驟來學習這首詩的?每一步又是怎樣做的?通過回答問題,學生對剛才的學習過程進行回憶思索,把發現和領司到的學法簡明准確地歸納出來。
三、自學實踐,運用學法。
通過前兩個步驟,學生已經領悟和歸納了學法。但學法作為一種方法和本領,不但要靠講授,靠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實踐活動的訓練。只有通過學生的自學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學法,也才能使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得到培養。所以,領司和歸納學法並不是學法指導的最終目標,而只是一個起始。在此基礎上還應給學生自學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嘗試過程中運用學法,把學法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進而形成能力。
如在教學第二首古詩《游園不值》時,我就把主動權留給學生,讓出人頭地通向旬才理解和歸納的學法自學這首詩。在學生自學之前,我用小黑板出示學法,強化學生的意識,防止自學過程的混亂性;同時我還向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這樣,學生既明白了學習的方法,又弄清了自學要求,就能按部就班地進行自學。在學生自學焊,教師進行巡視,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和是否按上面的方法進行自學。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指導和點撥,使他們也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逐步提高自學水平。
學生在學習《游園不值》這首詩時,自己去朗讀詩句,分閱讀、品味、想像、誦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使閱讀的理解過程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讓理性的學習方法通過實踐真正轉化為技能。理實證明,這樣做,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發展和提高,效果很好。
四、檢查效果,鞏固學法。
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檢查,可以糾正不足;通過檢查使學生盾到自己運用學法所取得的成績,獲得成功的滿足和喜悅,激發學生運用學法的興趣。所以在學生自學後,應採取一定的方法檢查自學效果,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在教學《游園不值》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步驟檢查自學效果:1、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不值」、「游園不值」、「應」、「憐」、「屐齒」、「蒼苔」、「小扣」、「柴扉」。2、作者未能進園賞花,但他並不掃興,你從哪裡看出來?3、圖文結合,講述詩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4、感情朗讀和誦背全詩。在檢查過程中,允許學生發現不同意見,並善於用「不同」去效地促使他們獨立思考、評議、爭論和互相啟發。然後,再讓學生根據學法繼續自學、檢查,使學生真正地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望採納
Ⅱ 小學語文課堂上該如何維持紀律小學生太吵了……
語文課?做一些與課抄文內容相關襲的教具,要有味一點,做點游戲,讓他們分幾組游戲PK(可以分成左右兩組,實行加分制,不服就給對手加一分,說我的地盤我做主,他們就不敢鬧了,適當給點懲罰),但必須與課堂相關,但你得分年級來調整幼稚程度,否則他們會鄙視你。你會發現他們會在游戲競爭PK中保持紀律的,她們也會喜歡上你的課堂。
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只能告訴你,罰抄,留校之類就只奏效一兩天,久而久之……哎,只能講那是傳統老師的做法,偶爾用用也很不錯,但不要經常!
Ⅲ 如何因材施教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因材施教是一種基本的教學原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貫徹 因材施教的原則,就要在培養目標的預期標准下考察不同學生 的差異性,例如,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身體素質、性格特點、學 習基礎、家庭環境等各個方面,教師在以上眾多因素中要著重 注意學生的心理差異,根據受教育者的差異性制定相應的教學 方案。
1 小學語文因材施教的類型
由於每個學生的遺傳基因不同,從而導致不同言語資質的 學生在今後走向不同的言語人生道路。而兒童大腦在第一信號 系統、第二信號系統、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四個方面的優劣勢 差別決定了思維特點上的差異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 據興趣差異和能力差異進行因材施教。
1.1根據興趣差異因材施教
形形色色的學生會有各種不同的興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 音樂課,熱愛鋼琴的美妙旋律,而有的學生熱衷於體育,喜歡各 類競技運動,有的學生沉迷於課外讀物,對枯燥的教材理論提 不起興趣。教師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不應採取「一刀切」的強行 壓制型措施,動輒下禁令向家長告狀,施以各種懲罰措施,而應 該鼓勵學生在學好階段性基礎知識上充分發展個人興趣,興趣 是最好的老師,使其發展成為一專多能的人才。
1.2根據能力差異因材施教
在一個班級之中會出現好、中、差各類不同學習思維能力 特點的學生,教師應該根據「量力性原則」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 同廣度和深度的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既要照 顧大多數也要兼顧兩頭[1]。
2 小學語文因材施教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使興趣迥異的學生在各自的 「最近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特別注意因材施教,以下將具體敘述 如何運用因材施教策略。
2.3靈活地選擇指導方法
既然學生具有學習層次的差異性,教師就應根據「提優補 差」的根本原則,面對全體的學生,通過選擇相應的學習指導方 法,尋求達到教學目標的最終途徑。因此,在面對學習基礎較差 的學生時,應當使其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要方法,通過舉一反三的 基本原則,讓學生在案例中總結此類題目的解決方法,尋求規 律;而在面對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時,應當對學生施以創造性的 學習方法,使其盡量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散思維, 進一步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發展智力。
Ⅳ 小學語文課堂紀律、作業要求有什麼要求求詳細
1
、課前先用鼓勵性的語言強調紀律,如:老師最喜歡和你們一起上課,因為上課時你們微
笑的樣子真是太可愛了,
特別是某某、
某某等同學總是睜大眼睛認真地看著老師,
老師的每
一句他們都記在了自己的小腦袋裡,
所以他們的進步非常大!
這節課看誰的表現最棒!
這里
強調上課的眼神是應該看著老師的。老師的眼神對學生能起到提示、提醒的作用。
2
、課堂中間穿插小游戲,如:眼操
-----
同學們全體起立站好,一起做游戲,方法是我
喊
「
一
」
時學生們使勁閉上眼睛,我喊
「
二
」
時睜大眼睛看著我。游戲開始,我喊
「
一
」「
二
」
,這樣
有規律地喊過幾次,就連續喊
「
一
」
或喊
「
二
」
,學生們感覺有趣極了,這樣也在無形中培養了
孩子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小游戲也可起到這個作用。
當然任何方法用多了,就
不會引起興趣了,
所以,
我們還要不斷動腦筋想適合孩子的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好辦法,
大家
共同交流。
3
、找准機會,多巡視,多提示,可以是眼神的提示,可以是語言的提示,可以是類似
撫摸等動作的提示,
總之,老師要不厭其煩。
因為這樣的孩子通常是管不住自己,
即所謂自
制力差。
4
、建立獎勵機制,針對他的缺點,發現他已有的一點點小進步,予以獎勵,如發獎勵
小標志,請全班同學共同誇誇他的可喜進步等等。
5
、課下多談心。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讓孩子們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是希望他們更好的
成長,快樂地成長。
教育這類孩子很不容易,
我深有體會,
特別是自己的孩子這樣,
我就理解了頑皮學生家
長苦衷,把班裡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教育吧,該愛則愛,該嚴則嚴,多花費一些心思,相
信會有回報的。
參考資料:
http://www.sowerclub.com/ViewTopic.php?id=200824
Ⅳ 小學語文
什麼都得講究一個「度」,合理即「度」
當你合理的利用並沒有造成其他的危害,那麼你的利用就是合理的,比如風力發電,我們利用了風能,為人類提供了電力,但我們並沒有對其他的因素造成不良影響。
而水,我們大量濫用水資源,並造成了水資源的枯竭,那我們就是過度了,不合理了。
Ⅵ 小學語文怎麼學
對於語文這個學科來說,就一個詞可以概括學習方法,那就是「積累」。積累字詞、積累好句、積累好文。所以,語文不太可能突飛猛進,只能通過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得進步。
最後,學語文還有一個百變不離其宗的方法,那就是課外閱讀。現在網上有很多語文特級老師推薦的小學生必讀書目,我的做法是把這些書都買回來擺在書架上,然後由孩子根據個人喜好,自己選擇讀的書,然後每天堅持讀書半小時。有些家長喜歡規定孩子讀哪本書,個人覺得這樣孩子容易有逆反心理,不如讓他自己去選擇,讀得開心,效果自然也更好些。
Ⅶ 小學語文如何實施情感教學
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鎮中心校 劉江麗 【摘要】 語文課是一門極具思想與情感內涵的工具。課文是語文教學中情感信息的主要來源。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培育,是由語文課的本質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充分發揮情感教學風格,促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動、凈化,從而達到提高文學修養,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 所謂情感教育,即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優教,用積極、高尚的情感去開發、激活受教育者的內在潛能;以積極、高尚的情感為主線,影響、改變、整合受教育者的態度、興趣、動機、心理、意志力和智力等,以滿足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諧發展的需要;從而使受教育者成為既有豐富情感,又有高深智慧的情商並茂的現代人才。情感教育既以情感為出發點,又以情感為歸宿;既以情感為施教的手段和途徑,又以情感為施教內容和目標。情感教育是以素質教育為前提的,尊重人的發展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是對「應試教育」的挑戰和否定。 情感是語文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有了較豐富的情感體驗後,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寫出有感情的文章。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是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重要課程。任何一堂語文課,無不自始至終貫穿、滲透著「情」的教育,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語文課堂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把情感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把單一的文字化為優美的意境,把死板的記憶化為主動的想像,把頻頻的說教變成吸引人、鼓舞人和令人心悅誠服的形象,使學生把學習語文當作一種美的享受,當作充實自己的需要。因此,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感性處理,探究能激發學生情感的有效手段,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使學生情感處於流動狀態,實現教學目標。 「情感」本質上是一種態度的體驗,即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其功能主要是動力作用,體現在對意向的調節、維持和定向上,它與認識一起,從不同角度對教學過程施加重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語文教學融美育、德育、智育於一體,其中有激情的迸發、靈光的閃動,智慧的碰撞,而這一切都以情感因素為基礎。尤其是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挖掘教材豐富的情感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情感氛圍中得到美育的熏陶、德育的升華、智育的鞏固,構建一套適合情感教學的模式,讓語文課充滿激情,實為最佳選擇。從教以來,一直在學習與摸索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通過觀摩名師課堂、閱讀教學書籍,加上自己的親身實踐,我覺得自己比較適合情感式教學。因此,我結合本班學生實際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特色研修項目,努力在語文教學中創設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雙方互相走進對方精神、情感和整個心靈世界,並以此建樹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礎上,使教學能聽之順耳,理之達心,知之入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高效、愉快、有序的課堂情境中快樂學習、高效學習。 人的全部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伴隨.情感猶如強大的驅動力,是人類從事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內部力量,是一個人主觀世界的具體表現形式.人是多種感情的融合體,缺少感情營養的滋養,人就不能健康地成長.情感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特點,是語文教育的生命之源.因此,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情感教育.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更強調情感教育.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外,更應善於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動人,融情於事,寓情於理,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偽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動中,學生的道德認識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成為他自己的觀點,並在他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現出來,從而形成堅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為。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於強調人的智商,卻忽視非智力因素,即情意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學生的思想、品德、技能、情感、心理和身體等全面素質的降低。這就迫切需要著情感教育的雨露去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小學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當一次次面對學生空洞的說自己的父母如何如何偉大,卻沒有真情的流露時,我感到相當的蒼白和困惑。 語文學科中的情感教育一直都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們重視的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幫助學生在日常的情感體驗中培養自我精神和人格,使情感教育能夠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地、合理地結合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們學好語文,也能夠更好地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課堂上打動學生的是情,感染學生的是情,震憾學生的依然是情。可以這么說,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吸引人的教學。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出發,把情感、態度、價值觀列為課程目標之一,更可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 一、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以下幾點:第一,尊重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樹立起師生平等的觀念,做到尊重小學生的內心感受和他們的自我表達,從而使情感教育能夠順利開展;第二,情境體驗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學會創設情境並充分掌握,以便於在課堂上創設出與具體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讓小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從內心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情感得以升華,以達到提高語文情感教育的水平;第三,互啟性原則。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不僅要用飽滿的情感和高度的熱情來培養小學生們的語文素養,而且還應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啟性作用。 二、找准情感點,引起共鳴 教材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上,才能讓學生體會到課文中美麗的景色、生動的人物、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操的情操。《七顆鑽石》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從教學的角度分析,這篇文章中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入戲」點:其一,乾旱帶來危機,女孩出門尋水暈倒,體現出找水極其不易,凸顯水彌足珍貴;其二,女孩拿著水罐回家,母親寧願犧牲自己也要讓水給女兒,母愛感動天地,水壺變為黃金;其三,口渴難耐的女兒接過水,但又讓給了素不相識的討水路人,文章立意提升到「博愛」、「大愛」的高度,於是天地動容,水如泉涌,7顆鑽石從水中躍然而出並變為天空的星星。要想讓學生體會到「愛」從小到大的過程和「讓水」這一看似簡單動作背後的深意,就必須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背景——「旱」與「渴」。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我是這樣設計學習過程的:先問學生體會什麼是口渴、極其的口渴(口渴)從哪些詞體會到的(學生很快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詞)?接著引導學生從「再也忍不住」體會到隱藏於文字深處的情感:那小姑娘忍了多久呀!學生結合上文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找水時忍著,有了一罐水後為了給媽媽喝忍著,給小狗喝水時忍著,到家後遞給媽媽水時還是忍著……這忍需要多大的忍耐力,而這忍耐力是靠她那心中的「愛」支撐著。學生還從「咽了一口唾沫」感受到小姑娘已「渴到了極點」「渴得受不了」「再不喝水就要死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要把水給過路人喝。體會到這里,我和孩子們都被那無私、博大的愛震撼了。最後孩子們噙著眼淚讀完了這段話的。由此我感悟到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找准了能激發學生情感的「點」,帶著他們走進文本里去,當他們內心受到觸動,心靈受到撞擊,情便由感而發。 當然,迅速找出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能夠理解、容易接受的課文情感的切入點對教師也是一個考驗,在此我拋磚引玉提出一個自己領悟的辦法,即備課時首先弄明白文章的中心(主題)是什麼?然後找出最能表現中心的語句,接著研讀一些關鍵的詞語。教學時抓住這些內容去讀、去思、去品味,例如課文《一面五星紅旗》,我抓住「五星紅旗」這一關鍵詞,讓學生找出文中有關這個詞語的7個句子並細細品讀,這幾個句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蘊涵其中,且層層遞進,步步深入。學生讀完以後被深深的愛國之情強烈地震撼著。我用這種方法還教學了課文《賣木雕的少年》、《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收效都較好。 三、探究情感教學法運用的有效途徑、策略、方法等。 1.「導語激情」策略。教材中的每篇課文不僅是客觀事物的寫照,也是情感的載體。語文學科的特性決定了教師情感的豐富性和外顯性,教師的情感是一種「催化劑」。教師通過動情的導語和過渡語,對學生進行情感渲染,把情感點化出來,展示在課堂之中,從而打動學生的心弦,從而激發學生情感,達到師生共鳴。 2.「以境染情」教學法。「情感的情境觸發規律」告訴我們,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生起綜合作用。現代教育設施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現代教育手段,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以其聲像並茂的特點為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發掘課文特點,恰當有效地運用多種手段,適度渲染課堂氣氛,創造濃郁的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如多媒體、投影儀等),展示優美畫面,讓學生在這種特定的氛圍中,能見其形,聞其聲,感知到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以達到引起共鳴並激發學習熱情的效果。假如配以相應的樂曲來推波助瀾,再加之教師以優美的語言渲染點睛,定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從中大受感染。 3.「品讀激情」策略。語文教學離不開讀。朗讀是一種語言藝術的再創作活動,是一種語言環境中的美感體驗。教授課文時,教師要遵循朗讀過程中情感伴隨規律,認真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細心品味情感內蘊,然後再通過抑揚頓挫的聲調,輕重緩急的語氣,快慢強弱的節奏,把情感充分表達出來。讀出神韻,以聲傳情,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起學生內心的情感波瀾。 4.「生活化教學」策略。生活是語文的本源,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通過採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布置生活化的家庭作業,開展生活化的課外活動等途徑,促使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心靈相通。在生活中尋找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與語文教材接壤,在生活中生成語文教學,通過聯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語文教學的內容、形式與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體驗實踐的機會,增強情感體驗。 5、由表及裡,體會深意。 葉聖陶先生說:「文字是一道橋梁。橋的這邊宛如站著讀者,橋的那邊宛如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老師應努力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積極思維、反復品味,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動情點上合理想像,恰如其分的把激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掀起他們的情感波瀾。例如教學古詩《嫦娥奔月》(整首詩為: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在初步體會整首詩的基礎上,我追了一句:「詩中難道只有嫦娥感到孤獨寂寞嗎?」學生馬上答道:「還有詩人!」「從『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可體會到的。」我又問:「哪些詞最能體會到詩人那寂寞孤獨的心? 「深」;「我從『深』字體會到詩人孤零零地坐到了深夜。」;「我從『深』體會到那時那景非常凄涼。」;「我還從『深』體會到一種深深的寒意。」 ……多深入的體會,多豐富的想像。學生們很快就體會到詩人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意。我不禁感嘆道:「原來詩人有著與嫦娥同樣的心情,聰明的詩人是在借嫦娥抒發自己寂寞的心情。」接著學生朗讀了全詩,情自然而然產生了。 知其然應深究其所以然,這對於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是非常有好處的。詩人為何會有這般感嘆?適當引入詩詞產生的背景和作者的身世、履歷,可以讓學生對於詩詞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知識面也大大拓寬。如帶領孩子們學習古詩《游山西村》,我先抓住題目《游山西村》中的「游」讓學生說說通過讀詩,體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面的意思。接著進一步介紹陸游寫這首詩的背景:當時陸游正罷官閑居在家。一年前,陸游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同樣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罷官歸里。再接著讓學生想像此時的陸游是怎樣的心境。最後引導學生體會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表現出的詩人對人生的探索,報國無門時表現出的樂觀但並不輕松的心情。從而感受到這位著名陸游偉大的愛國情懷。 6、活用課件,拓展視野 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於一體,豐富附加資料為學生帶來的聽覺、視覺沖擊,會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讓學生心底里沉澱的情感發酵釋放。如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我製作了相關的課件展示了頤和園長廊形式多樣的彩畫。有人物故事、山水樹鳥、花卉翎毛、建築風景四大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二百多幅包袱彩畫,它包括古典文學古著、歷史人物傳奇、民間傳說、神化故事、戲曲片段等。學生看後驚嘆畫的精美與種類繁多,體會到「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的深意,同時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超凡的智慧。 總之, 語文最具情感,語文充滿靈性,因此語文課堂應洋溢生機,真情流淌,成為師生的「情場」。課堂上,教師懷揣一顆關愛學生的火熱之心,演繹文本的悲歡離合,傳遞人間的喜怒哀樂,學生在教師愛的陽光照耀下,溶於文本作者和教師的情感之中,感受世間的真情,激活智慧的種子,點燃情感的火把,在師生情感的互動中,讓語文課堂成為情感流動的磁場。 [2]靳艷琴。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1(23)。
Ⅷ 小學語文學什麼,你知道嗎
一年級語文要學: 1、首先要學26個漢語拼音。 2、漢語拼音學完了會接觸一些內比較短的課容文(不到一百字),學些簡單、筆劃少的生字,老師一般要求孩子要記牢字的筆順。 3、還會學一些簡單的成語,孩子也會接觸到一些生動、充滿童趣的兒歌。學習准備 : 1、准備一個文具盒,文具盒中正常准備三至五支削好的鉛筆(HB)、一塊擦子、一把直尺(禁止帶卷筆刀、類似玩具的學慣用具)。數學課、美術課等有特殊學具要求會通知。 2、領回新的課本,請及時為孩子包好書皮,內外封面書寫上學校、班級、學科、姓名、學號等相關信息。 3、為孩子准備一個記事本或作業本。行為准備 : 1、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紀律 。小學生活與幼兒園不同,很多時候是要受到紀律的約束。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安全常識教育准備 : 1、交通安全。過馬路應左右看,行人靠右行走等。 2、食品安全。不買校園周邊的「三無」食品。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不喝結冰的飲料等。 3、用水、用電、用火安全。嚴禁學生觸摸電器開關和損壞用電設施和器材,嚴禁學生到電桿下、電纜等處玩耍,以免發生漏電傷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