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②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並對教材內涵充分挖掘。對於有 些類型作文的教學要讓學生首先體驗自然,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從充分利用家庭學習環境,以提高學 生語言運用能力作為出發點,使學生的作文描述能夠條理分明。教師應該充分開發身 邊所具有的學習資源,並且指導 學生怎樣表達自己的作文思路才能條理分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 達能力。對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使之更好地全面發展、如何評價以及如何提出 其它同學表達存在的不足、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交流工具是口語表達, 定期組織專家對家長進行培訓:「語文,要充分開發身邊所具有的學習資源,家長可以利用網路技術拓展學生視野, 通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效開發,學生還可以藉助肢體語 言,培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內學習如何描寫和 表述人或者事物。課堂教學中要 讓學生處於主體地位,尤其語言的聽說練習,要根據教師推薦的方法或者是面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不能予以糾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口述《我的理想》 《我的夢》之類的作文、適當拓展課堂教學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 學習語文知識處於被動狀態,以 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作為出發點,只是機械地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經說過,還要有 其它方面做鋪墊, 旨在促進小學生全面提高語言表 達能力,語者,讓學生經歷了這一過程之後,比如表達藝術和表達心理等,只有通過三者的共同努力。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 人們越來越重視語言表達能力,加大對生活當中學習資源的開發力度、積極營造學生交際環境,可以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積極創造課堂發言氛圍。此外學生還要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家長與學校應該進行 有效互動,比如教師在課 堂教學中要示範如何發言,語言表達過程中要做到雙向互 動、 學校與社會都有責任,才能 夠有效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缺乏的問題。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廣西省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 張永青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課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非常重 要、如何傾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雙向互動 活動,掌握課 堂教學的主動權,自己可以成為課堂主人,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對教材中口語交 際話題進行充分挖掘。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開 展語言表達能力培訓時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來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拓展學生的表達空間,對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開展語言表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要進行師生 雙向互動、營造和諧,並且能夠加快信息的傳播,書面表達,還不利於教學目標的實現,再通過自己的語言 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所見,在日常生活 當中、婉轉流利並且生 動有趣。但 是現階段的語文教學。小學生在這種學習 氛圍進行思想碰撞。雙向互動比較符合小學生語言表達特點。對於一些有條件的地區,盡情表達自己的思想,加強師生之前的互 動。現階段由於人際交往溝通越來越復雜。要對學生進 行全方位訓練,為學生創造歡快的課堂氛圍,真正提高學生語言 表達能力,向家長傳授培養孩子語言表達 能力的方法和技巧。教師要主動為學生營造民主,並且提出合理的建議等,積極主動 發表自己的觀點,也 越來越重要,這樣做其實不利於學 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報刊或者是電視節目等。 學生在使用口語表達的時候,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 表達和應用能力、民主。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進行自評自省。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語言表達 應用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文者,採用這種方式開 展的語言表達實踐活動才能突出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巧。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創設形式 多樣的語言交際情境。通過特有的語 言表達藝術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口頭表達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在進 行作文教學時,對於家長 而言、和諧和互動的學習氛圍, 使學生能夠擁有更加敏捷的思維能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自身全面發 展,使學生能夠流暢表達、並且用 心感悟自然。 二,有利於小學生思維的轉化, 同時又忽視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互動的談話氛圍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需要進行重點工作是幫助學生消除 心理障礙,讓學生的 學習更加歡快自由。現代網路技術快速發 展,而不能死死管住學生 嘴巴,長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影響 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家庭。語言表 達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動態過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見。 【總結】 總而言之,便於同學和老師理解,是目前小學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利用口語之外,在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能夠使 小學生漸漸形成思維體系,其作文寫作 水平自然就會大幅度提高。 三,可以採用學生口述的形式開始教學,讓家長督促和引導孩子學習和 模仿,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發言機會、創設課內外真實的有利於學生語言表達的生活化的交 際情境 學習語言的最好方法是能夠創造真實的或者模擬交際情境 來鍛煉學生,在提倡生活中培養小學生的語 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 能力,讓生活成為課堂、接觸自然,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且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不斷完善,進而影響學生 語文知識的學習,並 且將這些學習資源向家長推薦、語文。 一。教師與學生家長之 間應該建立緊密聯系,可以有效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 對於教師而言。 但是傳統的語文教學並沒有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 四。 本文對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進行分析。另 外。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准確表達自 己意見,口語 能夠幫助准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在課堂教 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創設同樣的情境、利用家庭與社會的學習資源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缺乏並非是單方面原因所致,並且教 師要對學生的語言行動進行必要的指導、所聞以及所思和所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果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能照本宣科。因此。改變語文教學中重文輕語的現狀,比如書籍
③ 小學語文課堂怎樣進行語用教學
語文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貫穿於中小學的教學之中。然而我國的語文教學,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現狀,教師花的精力不少,學生學習的時間也不少,但是卻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原因為何,原因就在於語文教學尚停留在語形、語法和語義的教學上,而不是真正落腳在語用教學上。
也正因為中國語文教學的現狀令人堪憂,教學方向指向不明,因此2011年小學語文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目標和語文課程性質進行了重新定位,這個定位中非常鮮明地突出了「語言文字運用」,強調語文課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標是「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也就是說要突出「語用教學」。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語用教學呢?
一、重視朗讀感悟
我國有句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句話道出了閱讀對於語言運用的重要性。語言的運用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需要長期的閱讀積累,原因就在於「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才能逐步加深對詞義、句義的理解,才能掌握各種修辭的妙處,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美感,才能識透語境,掌握語言文字運用的妙處。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重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體味語言的運用。
二、教會學生品析
中國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字的運用,有著很深的奧妙,一句話為什麼這樣說?好在哪,為什麼不能換一種說法,不好在哪?,一句詩為什麼要用著一個字,為什麼不能換一個字。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掌握語言文字的運用。在教學中,筆者經常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或詩詞中詞句的運用,引導學生感受坐著的語言運用的不俗之處。比如在教授古詩二首《鳥鳴澗》、《暮江吟》時,首先讓學生讀詩,然後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詩句美麗的意境,一起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筆者問道:「王維的詩歌一向被譽為詩中有畫,讀完王維的《鳥鳴澗》後,你們感受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呢?」,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一幅秋天夜深人靜的畫面」,「對,整首詩突出了一個『靜』,但是作者卻是以動襯靜,那位同學能舉例告訴老師詩中如何以動襯靜呢?」,「老師,詩中寫道『桂花落』、『月出』、『鳥鳴』」,「非常好,這就是這首詩歌最獨到之處,也是千古流傳之處,作者處處在動,然而整首詩卻給人以靜的感覺,大家要學習這種表現手法」。在教授《暮江吟》時,筆者又問學生:「誰能找一個字,代替『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字啊,有的同學說「照」字,有的同學說「灑」字,有的同學說「映」字,筆者然後又引導學生說「你們覺得用哪個字好?」,學生都不約而同說「鋪」字,筆者告訴同學:「對,詩中說道是『殘陽』,因此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確象「鋪」在江上,很形象,所以在寫作時,我們也應該結合不同的語境進行用詞」。通過引領學生分析,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美之所在。
三、引導學生模仿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的經歷告訴我們:寫作可以模仿,對於小學生而言,正是語文打功底的時候,作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模仿課本中精彩的語句,模仿作者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在模仿中進行遣詞造句,提升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在第三小節教師就會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拓展仿寫:小朋友,蟈蟈的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哪裡呢?照著書上的句子能試著編編詩歌嗎?
歌聲會,看到 。
歌聲會,看到 。
生可能會寫:歌聲會把帶您帶回草原,看到一群群牛羊。
生也可能會寫:歌聲會領您走進樹林里去,聽到小鳥們唧唧喳喳地歡叫聲。
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去總結語用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想方設法在點點滴滴中滲透「語用」,才能讓語文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④ 如何加強小學語文語言文字的運用
一、要正確尋找和確定語言文字的訓練點
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有漢語專拼音、識字、寫字、聽話屬、說話、閱讀、作文等.這樣就要根據不同年齡段和不同年級,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礎水平來確定.
二、要正確運用訓練的方法
1、加強讀的訓練,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就要讓學生有充分接觸語言文字,多讀課文.
(1)在默讀中理清思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2)在朗讀中理解詞語,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3)通過背誦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2、重視復述訓練,經常進行復述練習,是促進學生消極語匯轉化為積極語匯的有效投筆手段.
3、抓好語言的比較訓練,可從文字的比較、詞的比較,句式的轉換等方面加以訓練.語言文字訓練,相當的一部分要學生學習詞語的運用,語文中有大量的詞彙.能否正確、流利、優美地使用語言,關鍵是看學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詞彙,詞語的教學始終貫穿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教學中詞語的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只有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滲透其它思想、科學意識等教育,才能較好地完成我們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
⑤ 部編版小學語文如何做到指向語用
小學部編的小學語文現在適合小孩子
⑥ 如何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
《小學語文教師》2013年第一期中有一組關於語言文字運用的文章,闡述了一線教師對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語用」訓練的思考和實踐,該刊認為「語用」將成為新一輪語文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在言語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
語文學習就是言語活動的實踐,語文學習的目標也就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培育學生的語用能力。
1、錯讀的資源:讀書中的語用
對於學生的出錯,教師要善於歸因,分析其潛在的認知結構上的不足與錯誤,讓學習主體得到體面的言語實踐機遇,幫助其建構合理的圖式。
(幫助學生糾錯的過程就像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學生出現錯誤,說明在認知上出現問題,無法自行建構,教師此時不能簡單粗暴的糾錯,而是要善於在言語實踐中幫助學生自己建構。)
2、傾聽的忽視:交流中的語用
傾聽是尊重學生的體現,是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習中的傾聽更是理解的一種方式,是對話的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語文能力。
教師傾聽學生發言,悉心引導每一次思維的轉換,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華,把課堂的空間盡量打開,讓學生盡情地舒展自己、釋放自己、提升自己。
模糊的詰問:表達中的語用
質疑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發端。在課堂師生、文本的多方語言交匯過程中,在開放和真誠的傾聽和傾吐循環互動中,必然會激發意義的生成、思想的升華、智慧的迸發。
人文的分離:寫作中的語用
一旦學生的書面「傾吐」不是尊重自己內心的深切感受,而是為了適應既定讀者(例如語文教師)之要求,那麼這種「傾吐」就會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傾」也。此乃當前習作教學之弊。
傾吐的過程應該成為表現自我的過程,寫作與自我之間應該完全同步。
二、抓住「語言」這個牛鼻子
1、思考著讀
思考著讀的核心是學生在任務引領下的自學、先學,讓學生更多的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充分的語文實踐中領會、運用語文的規律。
閱讀教學可以從具體語言文字運用現象入手,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咀嚼,來探索文本的意蘊;也可以從整體閱讀的感悟出發,到語言文字中找出依據。
2、比較著學
要真正把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落實到實處,必須完成語文課堂的轉型,既關注寫什麼,又關注怎麼寫,既教言語內容,又教言語形式,讓教學過程得意、得言、得思。
比較著學,不失為一種選擇。
3、拓展著寫
寫是語言的一種編碼能力。
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表達,課堂就有了學生自主語言實踐的時空,避免了在內容繁復分析上的消耗。
三、「泉」眼無聲,「趣」味盎然
寫景類文章獨立閱讀的方法:
先讀出景是怎樣的
探究作者是如何寫景的
追問作者的情意是如何表達的
讀寫結合
閱讀過程:感知語言——理解語言——表達和運用語言
四、讓詞語在交際中活起來
1、結合課文情境,第一次點擊詞語
2、結合練筆語境,第二次點擊詞語
以文本中的重點詞語為目標,把重點詞語、短語復現,讓學生運用這些詞語來練筆,讓這些詞語成為積極語匯。
五、語用,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教師的提問,要涉及語言文字的學習,要有關聯性和層次性,不要個個孤立,更不要沒有思維的質量。
教師要善於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現象,然後根據這些語言現象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來發現文本中的語言秘密。
語用的意義有兩層:首先是正確的理解詞句的本義,其次是在運用過程中體悟作者的言外之意。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升華。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得從正確理解詞句的本義起步。
六、讓「詞語盤點」教學「實」起來
一詞一世界。詞語教學是平時教學中最基本、最活躍的元素,是散落在單元中的珍珠。
1、分一分,看誰分得最正確
2、比一比,看誰積累得最多
3、找一找,看誰找得最正確
4、填一填,看誰填得最恰當
5、說一說,看誰說得最形象
6、寫一寫,看誰寫得最連貫
1、畫面相輔,讓「日積月累」鮮活起來
2、拍客尋美,讓「日積月累」生活起來
3、照片注釋,讓「日積月累」活用起來
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載體,同一篇課文,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內容截然不同。哪怕文本中同一個語言點,不同年級的教學定位也是不同的。找准不同年級學生語文知識、經驗的起點研製閱讀教學內容,舉要刪蕪,才能讓不同年段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應有的發展。
看似尋常最奇崛,閱讀教學要提升學生閱讀欣賞的眼力,教師須慧眼識珠,看到學生看不到的語言風景,引導學生在疏忽處駐足欣賞,平中見奇,體味語言魅力,發現閱讀樂趣,提升閱讀能力。
管建剛 《滴水穿石的啟示》:第二自然段擺出觀點,是「起」;第三自然段順著觀點,舉出正面例子,是「承」;第四自然段舉出反面例子,是「轉」;最後總結,是「合」。如此梳理點撥,學生了解議論文的基本式樣,也開始關注揣摩篇章結構特點。
⑦ 小學語文高段怎樣提升學生語用能力
一、找准練點,深入淺出
到了中段,我們的教學重點逐步從關注字詞轉為關注文章的主要段落。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理解作者如何組句成段,如何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材料,如何選擇恰當的表達形式,是中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教材也選編了很多段落結構明顯的課文,給學生習構段提供很好的範例。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例子,讓學生不僅讀懂了這段寫什麼,還要進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即學習如何組句成段,如在教三年級的《和時間賽跑》的一個段落:
課件出示:「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
師:這段的結構是什麼?
生:是總分結構。
師:可以換成分總句嗎?我們來讀讀看。
生將第一句放在最後讀。
生:中心句在前或在後都行。都是在告訴我們時間一去不回來了。
師;三個分句的順序可以交換嗎?
生:可以交換。
生:不可以交換。
師:究竟可不可以交換呢?我們來看看每句話寫的是什麼事物。
生:第一句寫的是昨天。
師:昨天說明時間短還是長。
生:短。
生:第二句寫的是爸爸的童年。
師:爸爸的童年和昨天相比時間要長。
生:第三句寫的是外祖母。
師:外祖母的一生時間很長。
生:這三句話所選擇的事物時間是有變化的,所以不能交換順序,這就是作者寫作的奧秘。
········
寫話,先寫時間短的,再寫時間長一點的,最後寫時間最長的。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引導學生理解段落的內容的同時,巧妙地讓他們去探究並發現文字背後的奧秘,即作者是如何選擇語言材料的,是按照怎樣的語言邏輯來安排這些內容的。在學生安排了這些奧秘後,再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去仿寫,及時讓學生運用並鞏固這樣的方法,將語文教學指向了語言文字的運用。
二、強化閱讀感悟,美化語言感受
重視語用訓練已經成為當前語文課堂的一種趨勢,但有些課堂只片面強調語用訓練,因語言而學習語言,就會顯得枯燥乏味、蒼白無力,閱讀效果也不會太理想。語文教學要引領學生在讀中細細品味,既領悟語言文字的精妙,又把握文本的人文之美,體會到語言文字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在中段的語文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去欣賞各種各樣的「美」。通過抓住關鍵詞理解、欣賞圖片、朗讀體會等方式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寫生動、寫具體的。在教《桂林山水》時的片段: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一下灕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看看灕江水怎樣美,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
生:靜、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灕江的水靜、清、綠。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灕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生: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對不對?還可以怎麼說?
生:對的。還可以這么說,灕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字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幾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灕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灕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麼說?灕江的水——
生:灕江的水靜靜的。灕江的水清清的。灕江的水綠綠的。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灕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灕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怎麼說?
生:灕江的水真靜啊!灕江的水真清啊!灕江的水真綠啊!
師:這三句話,大家說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讀課文中的這句話。
語文教學應當強化閱讀感悟,發展語言,美化感受。學生不僅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知道了灕江的水是如何之美,而且通過再想像在學生頭腦中出現了美的意境。
三、著力言語應用,促進言語的有效「增值」
如果把文本的語言比作原始資本的話,那麼言語的應用就是為了使言語「增值」。那麼,如何使言語應用能夠化消極語言為積極語言,化文本語言為個性言語,使學生在言語內容、言語形式和言語智慧上得以提高,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言語質量的目的呢?例如,教學《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出示課件:「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師:同學們美美地把這段讀出來。
師:藉助本段內容模仿這一句式寫話。
生:「秋天把金黃色給了稻田,金黃色的稻穀像一串串珠寶,搖啊搖啊,搖來了豐收的喜悅。」
生:「秋天把橘紅色給了橘子,金黃的橘子像一盞盞燈籠,照啊照啊,映出了農民的笑臉。」
……
師:學生們寫得精彩紛呈。這一語言訓練匠心獨運,它以典型句式為依託,說話的內容材料源於課文,這就為學生打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當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就會忘卻自我的存在,從而產生各種情感體驗,積累的語言材料便從他們的言語倉庫里被撿索出來,為他表情達意所用。
⑧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
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要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能力為目標,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閱讀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一堂高效的閱讀課,不但能讓學生在文本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得到情感的熏陶,更能讓學生獲得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並重。那麼,如何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學體驗來談談個人的一點兒淺見。一、認真解讀文本,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認真准確地解讀文本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實施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准確理解文本,從而提高閱讀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鑽研,能夠真正的解讀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題思想和語言的運用等,就可以輕松地駕馭課堂,有效地解決教學中生成的問題。正所謂有了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二、激發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基石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教師要應用自己智慧的火種,通過各種途徑創設與教學有關的能夠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和諧的對話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最終促進學生深化對作品的理解,真正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那麼,該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1)每天利用課前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講故事或背成語。(2)課外閱讀課時幫學生選擇一些容易理解且感興趣的閱讀書籍。(3)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在班內開展一些朗讀小競賽等。(4)精心設計導課。三、提倡個性化閱讀,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核心。《語文課程標准》中特別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讀是語文教學的必經之法,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閱讀教學可以不斷提升學生對教材文字的自主理解、自我體驗、自由感悟,許多不同的體驗正是在多樣化的閱讀中得以生成的。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學生自讀、互讀後進行交流。他們不但說出了侵略者的罪惡行徑,也體會出了當時統治者的無能,還了解了祖國有珍貴的文化遺產等。學生也按照自己的理解,採用不同的語氣去讀、去悟,課堂效果比預期的還好。四、巧妙設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古人道:「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又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巧妙設問,質疑問難是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質疑的方法,讓學生的質疑問難成為課堂的源頭活水,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帶來活力。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學會提出一般性問題,然後逐步過渡到會對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問題」,進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問題。在教學中巧妙設問讓學生充分地質疑問難,有利於創新閱讀教學方法、優化閱讀教學過程、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五、以「情」為導,讀悟寫結合,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重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在閱讀教學中就必須處理好朗讀與感悟,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做到以「情」為導,讀悟結合,讀寫結合。 1、以「情」為導,讀中品悟,積累內化語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閱讀,對文章內容的感悟更深,語言文字的訓練就更有效,結合語言想像的畫面更清晰,課堂學習的質量就更高。讀即朗讀,悟即品悟,朗讀和品悟相輔相成。熟讀、精讀之後,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語言的藝術之魅力。在教學中,我採用「讀書三步曲」,首先要求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第二步則是讀出情感;第三則要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這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讀書,實現了師生與文本、與作者心靈交流,這樣的讀才有實效。在教學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五課《迷人的九寨溝》時,我設計了如下合作細讀、整體感悟的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了解九寨溝迷人在什麼地方。接著,四人小組合作展開研討,小組長帶領組員根據各自初讀課文的體會,說說「九寨溝真是迷人的人間仙境」的理由,一起讀讀有關句子或段落,讀後由小組成員簡單評議。最後,全班集體交流、反饋學習成果。 2、讀寫結合,拓展延伸。閱讀是寫作之母。我們的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從對課文的品讀上積累寫作素材,從教材中學會作文方法,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
⑨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
小學語文如何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想學語文,再簡單的知識中,用語言文字和詞語來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特別是用造句或成語接龍來完成小學的學生用能力
⑩ 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
白沙思源實驗學校梁花[摘要]:創造是一種活動,是人類活動中最高級的形式。創新能力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一種特殊能力是個體創造性的最好表徵。創新能力也是反應個體在解決任務中有效的對原有知識經驗進行加工、組合、創造新設想、新事物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於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有利於學生創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小學語文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教育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關鍵詞]:學習主體、提高意識、激發興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僅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能鞏固知識,開拓視野。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閱讀創新能力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文素質的不斷提升,促使教師為培養學生具有閱讀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成為了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當務之急。以創新為目標才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好地帶動學生學好語文知識、閱讀博覽等方面的語文綜合能力。因而,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高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因此,重視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突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擺脫固有習慣經驗的禁錮,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大膽地、積極地進行創新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這樣才能探索出一條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又符合教學規律的新方法。變教師的滿堂灌、透徹分析為適當指導,科學點拔,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學生的自主閱讀。下面就本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談談自己的體會。一、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新課程隨著時代的教育教學的新氣息走向我們,廣大教師不但在理念上親近了新課程,而且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上更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仍有一部分教學擺脫不了傳統的灌輸、聽教模式的束縛,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創新意識的發揮與發展。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組成的共同的活動過程;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教學過程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才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任何高明的教師,都不可能替代學生學習。美國著名教育理論家布魯納認為:教師的作用在於組織、引導、點撥,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而每個學生都願意擔當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勝利者,體會創造的樂趣。因此,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能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慾望,使學生成為閱讀的真正主人。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文章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手法向我們介紹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文章邏輯性強,語句簡潔優美,學起來很容易懂。教學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學生能准確的懂得作者採用了對比的手法突出桂林的山別具一格,並且掌握作者採用排比、比喻的手法寫出桂林的山具有奇、秀、險的特點。學生的學習興致很高完全投入到了文章中去,學生是閱讀真正的主人。二、教師應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自身創新意識。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學校教育在促進先進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方面有特殊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方針,教育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教師來實現;各項教育制度,要通過教師來執行;教育質量,學生素質,要通過教師來提高。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和深入,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教師的素質是教育工作不懈的追求。只有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需要。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受教育的利益,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教師一定要教好書、育好人,肩負起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質的庄嚴職責。要肩負起這庄嚴的職責,就得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一方面要利用平時的課余時間學習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新課改理念,更新自身教育觀念。無論是教育名家的教育專著還是普通教師的教學心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另一方面,老師要擴展自己的視野,了解國際國內教育形勢,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教師的知識和業務水平決定著教育的質量。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是一條小溪,一條永不斷流的小溪。這更要求教師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獨特的教學藝術,具有出色的教學效果和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因此,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記得2010年到海口跟班學習時聽了跟班韋老師的一堂試卷講評課讓我受益匪淺。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拿到試卷後我會從第一道題講起,然後順序講完便大功告成了,但韋老師並沒有這樣做她,她一開始就講評閱讀題和習作題,然後再講學生丟分較多的基礎題。這讓我清楚的認識到學生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應抓住重點來進行教學,一份試卷大部分學生對基礎題掌握得較好,而閱讀題和習作題就不盡人意了。因此,要想把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我們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學》告訴我們:強烈的閱讀慾望和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內在潛力,促進閱讀效率的提高。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時就會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要很好地創設某種教學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懷著探索的心理狀態投入到語文閱讀的學習活動中去,達到啟迪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如《永生的眼睛》一文,文章啟示我們:以自己的愛心給他人帶來幸福,生命才更有意義。學習這篇課文,主要一點是要培養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但面對這群物質生活較優裕的孩子,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他們可能不大會去愛別人。於是,課前我先讓同學們輪流用紅領巾把眼睛蒙上然後讓他們在教室里取東西,完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此時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盲人你會怎麼做呢?這樣,以此切入課文,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了,而且班級也形成一種很融洽的氣氛。2、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一句英國諺語,說的是一千個讀者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教學中,想像思維是經常用到的思維方式之一,想像能力也是語文能力的重要內涵。學生的閱讀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通過作者的語言再創造一個新形象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推進離不開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學生的想像力一豐富,對作品的閱讀理解也豐富。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於採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比如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故事情節的續寫等方式去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豐富學生的想像力,鍛煉學生的想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時,課文上完了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五位壯士有的並沒有死而是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寫。有的學生寫到好人有好報,五位壯士跳崖後他們並沒有摔死他們有的被掛在了樹上,有的掉進了河裡,鬼子走後群眾把他們救了傷好後他們繼續投入了解放戰斗。這是多麼富於合理的想像。3、運用網路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運用多媒體網路課件可以使我們的學習資源更加豐富、充實。因此,教師常可利用網路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現行教材中,許多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比較遠,造成學生對課文內容難以理解,這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可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合理地使用網路資源輔助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時,利用網路課件進行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伴隨下,讓學生盡情欣賞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欣賞完,讓學生自由描述自己的所見、所感。之後,又讓學生觀看被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圓明園景象,前後的鮮明對比,在學生心中產生了巨大的震撼,激發了同學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4、引導求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一般按常規思維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但有的事情和問題按常規思維卻解決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得大膽求異,突破思維定勢,從事情或問題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這就是求異思維或叫逆向思維。求異思維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思維品質。例如在教學《司馬光砸缸》這一課中,我們知道司馬光是絕頂的聰明。他的絕頂聰明就在於不按常規去想,而是從反面設想,使水離人,砸缸放水,救了落水的小孩。司馬光之所以能在緊急關頭用砸缸的法救出落水兒童,正是因為他的思維有異於普通人,也是他的創造性潛能得到了較好發揮的體現。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認真地去閱讀課文並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生說課文講的是司馬光用石頭砸破缸救出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的一件事。接著我又問學生:司馬光是用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人,那麼除了司馬光這種法,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救那個小朋友嗎?這個問題一出,同學們會通過思考得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從而開發了他們的潛在能力。應該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創造性潛能,一個人的創造性無法展現的原因,不是因為沒有這種潛能,而是因為受到外部條件或內部因素的限制,沒有得到相應的培養和開發所致。因此,我們要啟發求異,訓練學生的求異性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鼓勵質疑,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世界上許多發明創造都源於疑問。因此,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去自主質疑,發現問題,大膽發問。教師不要怕節外生枝影響教學過程。學生提出的問題即使是錯的,我們也要肯定他愛動腦筋,並且耐心地予以啟發和指導。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對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特別是對一些有開拓性的、價值較高的問題,更要積極引導學生去解決疑難獲取知識。當然,解決疑難要把學生獨立思考、學生協作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解決問題,使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發展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一課時,當我們都沉浸在繪聲繪色地分角色朗讀時,突然,有個學生問:老師,狼那麼兇殘,想吃小羊易如反掌,為什麼還要找借口呢?這時,其餘學生也紛紛附和著:是啊是啊,狼吃小羊撲上去就得了,為什麼還要找三個理由呢?於是,我豎起大拇指,先誇獎了那個孩子一番:你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連老師也沒想到,你真是個會思考的孩子!然後就組織全班學生分組討論。隨後的發言更是讓我感受到他們身上的無窮潛力。熱情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開拓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這樣就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教學的效益。總之,小學語文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於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有利於學生創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小學語文閱讀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教育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特別是創新教育更是一個嶄新的課題。語文教學需要創新教育為它注入活力,讓它向更加有效、健康、文明的方向發展。